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学案
总复习(一)勾股定理
【知识点归纳】: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 等于斜边c 的 ;即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 ;称为勾股数. 注意:1.勾股定理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2.常见的勾股数:3;4; ;6;8; ;5;12; ;7;24; ;8;15; .
3.若a ;b ;c 为勾股数;则ka ;kb ;kc (k 为正整数)也是勾股数. 【基础训练】
1.一架2.5m 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墙脚0.7m .那么梯子的顶端距墙脚的距离是( ).
(A)0.7m (B)0.9m (C)1.5m (D)2.4m 2.以下各组数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1.5;2;2.5 (C)6;7;8 (D)8;9;10 3.如图1;为了求出湖两岸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点C 设桩;使三角形ABC 恰好为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得到AC 长160m ;BC 长128m ;则AB 长 m .
图1 图2
4.如图2;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从图2
中可以看到: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因而 c 2= + .化简后即为
c 2= .
5.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 恰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6.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多少米?
A
C 1a
b
c A
C
D
B
E
总复习(二)位置与坐标
【知识点归纳】:
一、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坐标平面的四个部分: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
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0
⇔y
x
,0>
<
,0>
>
⇔y
x点P(x,y)在第二象限0点P(x,y)在第三象限0
>
⇔y
,0<
x
<
x点P(x,y)在第四象限0
,0<
⇔y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0
⇔y;x为任意实数
=
点P(x,y)在y轴上0
⇔x;y为任意实数
=
(3)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坐标相同.
(4)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坐标相等;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坐标相等;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
(5)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
(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
三、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的规律:(与上面第(4)点相同)
【基础训练】
1.已知坐标平面内一点A (1;-2);
(1)若A ;B 两点关于x 轴对称;则B 点坐标为__________; (2)若A ;B 两点关于y 轴对称;则B 点坐标为__________; (3)若A ;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B 点坐标为__________.
2.已知点M 在y 轴上;点P (3;-2);若线段MP 的长为5;则点M 的坐标是_____. 3.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C 为坐标原点;以CA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
系;如图所示;则Rt △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__.
4.将点P (-3;y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 (x ;-1
);则xy =__________.
总复习(三)实数
【知识点归纳】: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归纳起来有四类:
(1)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
+8等;
(2)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到九年级上册才学习)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a 与
b 互为相反数 a+b=0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 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a 与
b 互为倒数 ab=1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零没有倒数. 4、数轴
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 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 . 2、平方根: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互为 数;零的平方根是 ;负数 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0 3、立方根:表示方法:记作3a
性质:一个正数有 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 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 .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实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 ;负数小于 ;正数大于一切 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 边的总比 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算术平方根有关计算(二次根式)
1、含有二次根号“
”;被开方数a 必须是非负数.
2、性质:(1))0()(2≥=a a a )0(≥a a
(2)==a a 2 )0(<-a a
(3))0,0(≥≥•=b a b a ab ()0,0(≥≥=•b a ab b a )
(4)
)0,0(>≥=b a b a b a ()0,0(>≥=b a b a
b
a ) 3、运算结果若含有“a ”形式;必须满足(化到最简为止):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六、实数的运算
(1)六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实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基础训练】
1.37-3的数是 . 2.化简18= .
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066.043.0≈ (B)30895≈ (C)4.602536≈ (D)969003≈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2)2(2-=- (B) 9)3(2=- (C)
393
-=- (D) 39±=±
5.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2,3.0,10,1010010001.0,125,722,0,122
3π---•-
有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负实数集合:{ }.
6.若x ;y 为实数;且满足|x -3|+y +3=0;则⎝ ⎛⎭⎪⎫
x y 2 012的值是__________.
7、4的平方根是 ;16的平方根是 ;2)4(-的算术平方根是 ;
27
1
的立方根是 ;2绝对值是 ;-2的倒数是 .
8、如果4y
=+
;则x= ;y= .
9、计算 (1)(3+2)(3-2)-|1-2|. (2)483122+
(3)812213
32-+ (4)3
2748515--⨯
(5)2731
3
6*18⨯- (6)3
12793+⨯;
10、已知2x -y 的平方根为±3;-4是3x +y 的平方根;求x -y 的平方根.
总复习(四)一次函数
【知识点归纳】: 一、函数: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给定一个x 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唯一的一个y 值;那么我们称y 是x 的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二、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1)关系式(解析)法;(2)列表法;(3)图象法. 三、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2)描点;(3)连线. 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b kx y +=(k ;b 为常数;k ≠0)
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kx y =(k 为常数;k ≠0) 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一条直线
3、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是经过点(0;b )的直线;
正比例函数kx y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4、正比例函数kx y =的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 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 ;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 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 . 5、一次函数b kx y +=的性质:
(1)当k>0时;y随x 的增大而;(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 .
6、图像的平移: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b个单位;
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下平移b个单位.
b>0 b<0 b=0
k>0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经过第一、三象限
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 .
k<0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经过第二、四象限
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 .
7、直线y=k
1x+b
1
与y=k
2
x+b
2
的位置关系
两直线平行 .
8、求函数的表达式: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需要确定正比例函数kx
y=(k≠0)中的常数k.
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b
kx
y+
=(k≠0)中的常数k和b.
9、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转化为kx+b=0(k、b为常数;k≠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一次函数值y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基础训练】
1、一个正比例函数经过点(2;4);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2、一次函数b
x
y+
=2与y轴交于点(0;-2);则b= .
3、一次函数b
kx
y+
=经过点(0;1)与点(2;3);则这个函数的关系式为 .
4、求直线1
2+
=x
y与直线2
-
=x
y的交点坐标.
总复习(五)二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归纳】:
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 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 三、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直线y=kx+b 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它所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kx-y+b=0的解 (2)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看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的坐标;反之也行. 【基础训练】
1.已知⎩⎨
⎧==5
,3y x 是方程ax -2y =2的一个解,那么a 的值是 . 2.已知2x -3y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 ;当x =0时;y = .
3.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y x 2,
102的解是( ).
(A )⎩⎨⎧==;3,4y x (B )⎩⎨⎧==;6,3y x (C )⎩⎨⎧==;4,2y x (D )⎩⎨⎧==.2,4y x
4.已知y =kx +b .如果x =4时;y =15;x =7时;y =24;则k = ;b = .
5、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x -2y=4z
B .6xy+9=0
C .1x +4y=6
D .4x=2
4
y -
6、如果2315a b 与11
4x x y a b ++-是同类项;则x ;y 的值是( ).
A.1,3x y =⎧⎨=⎩
B.2,2x y =⎧⎨=⎩
C.1,2x y =⎧⎨=⎩
D.2,3x y =⎧⎨=⎩
7.解下列方程组:
(1)⎩⎨⎧-=--=-.2354,42y x y x (2)⎩⎨⎧=-=+.52,
02y x y x
(3)
5818,
37,
x y
x y
+=
⎧
⎨
-=
⎩
(4)
⎩
⎨
⎧
+
=
-
=
+
.7
6
)1
(4
,4
4
3
y
x
y
x
8、已知
4,
3
x
y
=
⎧
⎨
=
⎩
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1,
2
ax y
x by
+=-
⎧
⎨
-=-
⎩
的解;求出a+b的值.
9.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40%;调价后两种商品的单价和比原来的单价和提高了20%.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各是多少?
10.某校有两种类型的学生宿舍30间;大的宿舍每间可住8人;小的宿舍每间可住5人.该校198个住宿生恰好住满这30间宿舍.大、小宿舍各有多少间?
总复习(六)数据的分析
【知识点归纳】:
一、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水平)的量: 、 、 . 1、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x =)(1
21n x x x n +++
(2)加权平均数:x = 2、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 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3、中位数
一般地;将一组数据按 排列;处于 位置的一个数据(或 两个数据的 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二、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有 、 、 .
它们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稳定性的.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 ;这组数据就越 . 求方差的公式:S 2= 【基础训练】
1.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4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
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40
B .42
C .38
D .2
2.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2
m 的某种风景树来进行街道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
树苗平均高度(单位:m) 标准差
甲苗圃 1.8 0.2 乙苗圃 1.8 0.6 丙苗圃 2.0 0.6 丁苗圃
2.0
0.2
请你帮采购小组出谋划策;应选购( ).
A .甲苗圃的树苗
B .乙苗圃的树苗
C .丙苗圃的树苗
D .丁苗圃的树苗
3.衡量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是( ).
A .平均数
B .方差
C .众数
D .中位数
4.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该射手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8环,9环B.8环, 8环C.8.5环, 8环D.8.5环, 9环
5.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结果如下表:
班级参加人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
甲55149191135
乙55151110135
某同学根据上表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
(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3)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小.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1)(2)(3) B.(1)(2) C.(1)(3) D.(2)(3)
6.某学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纪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 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则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
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
甲908395
乙989095
丙808890
A.甲B.乙、丙C.甲、乙D.甲、丙
7.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x甲=x乙=80;s2甲=240;s2乙=180;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A.甲班B.乙班C.两班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是同一个数
B.一组数据中中位数可能不唯一确定
C.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D.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有多个
9.一组数据为:3,5,7,8,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 _;众数是__ __.
10.有一组数据如下:2、3、a、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 ____.
11.某公司欲招聘工人;对候选人进行三项测试:语言、创新、综合知识;并按测试得分1∶4∶3的比例确定测试总分.已知某候选人三项得分分别为88,72,50;则这位候选人的招
聘得分为_ _.
12.如果有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1 4
[(x1-2)2+(x2-2)2+(x3-2)2+(x4-2)2];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这组数据共有个数.
13.已知x1;x2;x3的平均数x =10;方差s2=3;则2x1;2x2;2x3的平均数为_____;方差为_______.
总复习(七)平行线的证明
【知识点归纳】:
一、定义与命题的有关概念(自己看书)
二、平行线的判定:
※1. 平行判定公理: ,两直线平行.
※2. 平行判定定理: ,两直线平行.
※3. 平行判定定理: ,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公理: 两直线平行, ;
※2.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 两直线平行, ;
※3.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 两直线平行, .
四、三角形和定理的证明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2. 一个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个直角.
3. 一个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个钝角.
4.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五、关注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
推论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 .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如图1;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①量得∠3=100°;∠4=100°,则AB与CD的关系是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
②量得∠1=80°,∠3=100°,则AB与CD的关系是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
2、如图2;BE是AB的延长线;量得∠CBE=∠A=∠C
①从∠CBE=∠A;可以判定直线____与直线____平行;根据是____ _______
②从∠CBE=∠C;可以判定直线____和直线____平行;根据是__ _________
图1图2
3、如图3;∠α=125°,∠1=50°;则∠β的度数是_______.
图3 图4
4、如图4;AD、BE、CF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2+∠3=________.
5、已知;如图5;AB∥CD;BC∥DE;那么∠B+∠D=__________.
6、已知;如图6;AB∥CD;若∠ABE=130°,∠CDE=152°,则∠BED=__________.
图5 图6
7、在△ABC中;若∠A∶∠B∶∠C=1∶2∶3;则∠A=___;∠B=___;∠C=___.
8、在△ABC中;若∠A=65°,∠B=∠C;则∠B=_______.
9、命题“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__ __;结论是_ ____.
10、如图7;根据图形及上下文的含义推理并填空:
(1)∵∠A=_______(已知)
∴AC∥ED()
(2)∵∠2=_______(已知)
∴AC∥ED()
(3)∵∠A+_______=180°(已知)
∴AB∥FD()图7
图8 图9
11.如图8;△ABC中;∠B=55°,∠C=63°,DE∥AB,则∠DEC= .
12.如图9;AB∥CD;∠A=35°,∠C=80°,那么∠E= .
二、选择题
1.下列语言是命题的是( )
A.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B.等于同一个角的两个角相等吗?
C.延长线段AO到C;使OC=OA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
A.同角的补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
C.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D.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3、在△ABC中;∠A=50°;∠B、∠C的平分线交于O点;则∠BOC等于()
A.65°
B.115°
C.80°
D.50°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A.相互重合
B.互相平行
C.相互垂直
D.无法确定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