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评说“中庸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评说“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人们常以此来

衡量自己待人处事的规范。然而真正的中庸之道,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难以做到,因为它具有很多内涵。孔子如何看待中庸之道?他又有何妙论?概括起来,孔子的观点,大致有三点。

第一,君子中庸,小人反之

孔子认为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则恰恰相反。这句话里面似乎又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君子本身固有的天然属性,就具备中庸的特质,所以君子行中庸之道,

是自然而然地做到的;其二,君子通过努力与后天的教化,最后达到了中庸的

境界。

说到这里,就不由得联想起孔子的另一句话“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你看,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并不是自我约束、努力克制自己才能达到的

状态,它是“浑然天成”的。

不管以君子固有的属性达至中庸,还是通过后天“修炼”达至中庸,殊途同归,效果是一样的。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小人的表现。

小人则违背中庸,与君子相反,他们要么天然地不具备中庸的特质,要么后天

也不认可中庸的理念,当然也就不肯接纳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与中庸之道渐

行渐远。

第二,君子适时中节,小人肆无忌惮

君子奉行中庸之道,所以随时按照中庸的理念行事,恰如其分,适中合度。当

一个人把中庸的理念贯彻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状态,他

不会觉得自己受何拘束,更不会有什么不方便、受抑制的感受,在中庸的指引下,可以“畅游”,可以做想做的事,他的所有行为和思想,与中庸之道吻合。

这里还有一个因果关系,君子为什么能做到中庸?是因为他随时做到合乎尺度;小人为什么违背中庸,是因为他没有顾忌,肆无忌惮,胡为妄为。

最好的方式,一定不是最极端的那一个,而是处在最好和最差之间的方式,恰

恰好,刚刚好,小人破坏了这一原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是不可取的。

第三,中庸是最好的德行,但人们很少能做到

孔子对中庸的论断是“其至矣乎”,最高最好的德行,但很多人难以完全做到,且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孔子周游列国,看了不少风景,见了不少人物,他自

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远的不说,就近的情况看,比如他的弟子子路,性格上

属于直爽躁动、勇猛好斗之人,这就与中庸的要求有些距离,子路后来的结局

比较惨。

连孔子的弟子都难以达到,可想而知普通人要做到中庸,谈何容易?如果说子路属于个例,那么孔子一定不只留意子路一个案例,是经过大量的观察,阅人无数之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观点已经给出,剩下的就只有履行和付诸实施了。对于孔子眼中的“最好的德行”,其价值多么珍贵,境界又多么高深,普通人达至中庸之境,与其说完全做到,不如说一点点靠近,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再讲回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说法,其实就是中庸的境界。孔子经过一生的磨砺与修炼,一直到了七十岁,也才有了如此体悟和感受,或者说也才终于达到这种境界,那么普通人呢?所以孔子说中庸这种最好的德行,人们很少能做到,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