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基本类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传播
增
群体意识
群体规范
大
群体压力
趋同心理和行为
消除
或
减弱
3、群体传播的特殊样态——集合行为
1)定义:
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 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
2)三个基本条件:
结构性压力; 触发性事件;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 机制活跃化。
3)传播机制:
3)电视
到目前为止,电视仍然是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二次大 战后到20世纪末,电视的发展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 由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输、由信号模拟到数字化的变 革过程,其屏幕也由小到大由窄变宽,每一次发展都 大大加强了电视媒介的影响力。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 电视媒介的发展正在面临着一场新的数字化革命。
五、人际传播的基础——自我表露:
是交往个体将自己的情况、状态、能力、要求等信息 传送给交往对象的一种行为。
分浅层、中层和深层三个方面,浅层面的就是直观信 息,中层就是直观信息隐含的主观意图,深层信息就 是浅层、中层信息之外隐藏的更为深刻的以体现交往 主体性质、交往性质和环境意涵的带有规律性、意向 性的信息。
3、讯息的大量化、复制化
4、受众的大众化
分众化、细分化
5、反馈的弱化
强化
三、产生与发展:
大众传播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结
果。因此,大众传播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 以前已经存在的传播形式而言的、一种更大范围、更 具影响力的人类社会的传播行为,而它的出现是与传 播技术的发展和新的传播工具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 古登堡的印刷术虽然具有重要意义,但真正意义上的 大众传播(即我们在定义中所界定的大众传播)的诞 生,却是近四百年以后的事情,确切地说,近代大众 传播的起点,应该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 标志。
指作为个体存在的每个人本身。
“自我”是同时作为主我(I)和客我(ME)的沟通而 存在,人类的社会传播各形态都通过“自我”而获得 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自我沟通的机制便成为传播认知行为的最基本 机制。
三、自我传播的重要形式——内省
内省
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 分为两种: 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目的是完善个 人的修养,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 另一种是短期的自我反思活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 的,称为 “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 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发生“内省式思考”。
在内容上:个人会把自己迄今为止有关该问题的社会经验和 知识积累(作为有意义的象征符而保存在头脑中的记忆信息) 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重新进行解释、选择、修改和 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的状况相适应的新的意义和行 为。
信息传播
群体 暗示
群体 感染
情绪及感情
源自文库
群体无意 识模仿
特殊信息流
集合行为的匿名性
4)特殊信息流——流言:
流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重要性(I)和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暧昧 性(A)之乘积成正比:
R=I × A
特点:a、信息快速增殖;
b、信息奇异回流; c、伴随谣言。
第四节、组织传播
一、定义:
在结构严密的社会人群中的信息交流活动,是组
——梅尔文·德福勒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
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 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概念首次出现于 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
二、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
1、传播者的职业化
组织化
2、媒介的机械化
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自我表露蕴藏着人际传播的基本动机:
1)、认识自我(以人为镜、内省); 2)、激发沟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3)、寻求人际协作; 4)、与环境相协调; 5)、寻求感情上的依靠; 等。
1、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 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
物品
金钱
人
人际
服务
交往
际 关
信息
系
地位
爱
2、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
因其摆脱结构性压力具有了 人情味特点: a、信息广泛; b、平等互动; c、真实与情感。
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指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分三种 形式:组织内人际传播、非正式小群体传播和组 织内的网络传播。包括Intranet论坛和Internet中发 布的关于组织的信息和展开的交流等。
五、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传播就像血液流经人的心血管系统一样流过社会 系统,为整个有机体服务。……我们已经习惯于生 活在传播的汪洋大海中,以至于很难设想要是没有 传播,我们将怎样生活。”
——施拉姆
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1、监测环境 2、社会协调 3、传承遗产
“外交官、使馆官员和驻外记者是专门研究环境的 代表性人物,编辑、新闻工作者和演说家是内部反 应的起关联作用的人,家庭和学校里的教育者传递 社会遗产。”
的生存与发展对信息的输入和处理要求也呈现不同的
层次;
输入:DSS决策支援系统、MIS
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服务数
据系统
2)组织的信息输出:
是组织为实现其独特社会功能而展开的向环境以及目 标受众发布信息的活动,其行为主要是宣传。
例如:企业宣传活动是组织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 信息输出活动,主要包括:公关宣传、广告和企业标 识系统(CIS)等 。
织为达成适应内外环境的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传 播活动。 包括组织外传播和组织内传播两个对立统一的 两个部分。
组织:
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 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组织都有统一的指挥管理系统,它有三个结构上 的特点:
(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 程,因此,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第二节、人际传播
一、定义 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
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 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二、人际传播的符号互动过程
个
人
编码
生 活
解释者
经
解码
验
讯息 讯息
个
解码
人
解释者
生 活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式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都要与其环境联系在一起。 依赖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因此组织外 传播的过程,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 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
1)组织的信息输入:
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
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组织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组织内传播的结构取决于组织本身的结构,其传播的正式渠道与 非正式渠道跟组织的正式与非正式结构是相对应的。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 流通的过程。一般来说分为纵向和横向传播,但组织 管理的特殊性,可进一步将纵向传播分为单向的上行 和下行传播。
2)电报、电影、广播
19世纪30年代以后,电子媒介电报出现 ,电报本身并 不是大众传媒,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 信手段,作为现代重要传播媒介的通讯社,它是在电 报技术发明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大众传媒 的电影诞生的日期是1895年12月28日 ,即公映电影开 始。现在,在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巨大冲击之下 ,电影 成了 “夕阳产业” 。广播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 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20世纪初,诞生了第一个早期 唱片播音员。
四、组织传播的手段
1、文字。包括文件、报告、信件等。 2、会议。 3、电话。 4、组织内部的公共媒体,如内部报刊、电台、电视
台等。 5、内部网络。
五、组织传播的功能
1、内部协调,形成整体。 2、控制环境,决策应变。 3、形成共识,进行情感交流。
4、鼓舞士气。
第五节、大众传播
一、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 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 不断的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 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
发展过程大致有如下几个阶段:
1)大众报刊
报纸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老大” ,廉价“便士报”的出 现(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 创刊为标志) 使报刊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在 这个过程中,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观点纸” 向“新闻纸”的转变,二是由政党经费经营向市场运 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换句话说,到了这个时期, 报纸开始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4)新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诞生了新一代的媒介,包括录 像,有线电视,光纤通信,电传,综合数字通信网等 等。其中,渗透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的是“高速信息 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电脑及其互联 网络、有线电视、通讯卫星、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和信 息高速公路 。
四、大众传播的新的发展:
1、信源多元化 2、技术融合化 3、内容个人化 4、传受交互化 5、关系平等化
动力:
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是人为了及时对周围变 化了的环境做出适应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
能动地意识和思维活动,是人内传播区别于其 他动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
作用和意义:
了解他人和自己,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是 其他传播活动的基础.
二、传播的基础—— “主我与客我”
主
有意
客
义的
象征
我
符号
我
先介入的一个概念——自我(self):
第三讲 传播的基本类型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 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 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 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
第一节 自我传播
一、定义:
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 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具体的说 是个人内部对接受自外部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活动。 相当于“思考”,即所谓主我(I)和客我(me) 的对话。
自我实现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3、约哈里之窗
自己了解
自己不了解
他人了解 他人不了解
开放区域
盲目区域
个人资料,如名字、 缺乏自知之明的那 相貌、身份、职业 一部分 等
秘密区域
隐私,或者尚未公 之于众的东西
未知区域
潜质、潜能
六、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 ?
课堂思考:
1、掌握尽可能多的符号及其 意义,熟练进行编码、解码
编码
经
验
人际传播情境
三、人际传播的形式和使用的符号
1、面对面 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等 2、借助听觉媒介 如电话 口语、类语言等 3、借助视觉媒介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等 书面语、绘画语言等
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
四、人际传播的特点
1、直接性 2、随意性强 3、保密性强 4、反馈迅速 5、可控性强
4、娱乐功能:对生活空余时间的消遣和社会风 尚的欣赏与传播;
5、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分析和协调以及自身 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6、舆论引导:这是社会的特殊凝聚功能,也是民族 文化和政治力量的一种体现;
7、政治宣传:与政策紧密相关,是大众传播的公共 事务之一,包括政治行为的正面宣传与相关的言论 评说。
后两个功能是传统政治生活的传承,在我国,这两个功 能更能体现大众传媒的特殊功能,从另一个方面讲,民主的 进步、市场的发展,社会对传播媒介的运用并没有脱离整体 的政治社会运作,这是大众传媒命定的责任,因此也不可能 从人们的批判中彻底被抛弃,而是将被民主政治科学理性地 运用:
2、注意生活经验的不同
3、注意传播情境的制约
第三节、群体传播
1、定义:
指在结构松散的特定人群中的信息交流活 动。
2、群体传播的内在机制
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观念)和群体规范(对内部成 员的可操作的约束规定),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反过 来影响、制约群体传播,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反作用 于群体传播的结果变是形成一种群体压力,造成群体 成员的趋同心理。
2、传播学者施拉姆
1、社会雷达,监视社会环境 2、操纵、管理和规定 3、指导和教育 4、娱乐
总结人们对于大众传播以往的功能论说,我们将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总结为以下几点:
1、环境监视:对异常社会信息的反应;
2、社会协调:对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疏导、 协调;
3、文化传递: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 继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