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中的“六义”?()A. 风B. 雅C. 赋D. 琴答案:D2.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答案:C3.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蒲松龄答案:B4.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下哪一项不是他梦中的十二钗之一?()A. 薛宝钗B. 林黛玉C. 贾巧姐D. 贾迎春答案:C5. 以下哪一篇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狂人日记》答案:D6. 以下哪位作家是现代文学史上“京派”代表人物?()A. 钱钟书B. 老舍C. 沈从文D. 丁玲答案:C7. 《离骚》的作者是谁?()A. 屈原B. 宋玉C. 贾谊D. 韩愈答案:A8.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史”?()A. 杜甫B. 白居易C. 韩愈D. 柳宗元答案:A9.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A. 蒲松龄B. 洪显祖C. 李贽D. 王世贞答案:A10. 《围城》的作者是谁?()A. 钱钟书B. 张爱玲C. 茅盾D. 巴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____首诗。

答案:3052. 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以____、____、____为特点。

答案:豪放、奔放、想象丰富3.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为____。

答案:曹雪芹4.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____、____、____等经典作品。

答案:《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5.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辞的代表作,其作者为____。

答案:屈原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论气节》中提到“家家愿意收容”,所谓“望门投止”的是A. 东汉党人B. 宋朝大学生C. 明代东林党D. 东晋陶渊明2.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这里的“幽谷”喻指A .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农家3. 王安石以“盘庚之迁”的事例驳斥司马光责备他A. 侵官B. 生事C. 拒谏D. 致谤4. 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是A. 卫懿公B. 羊祜C. 林逋D. 嵇绍5. 《廉颇蔺相如列传》情节的顺序应是A. 完璧归赵、将相和、渑池之会B. 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C.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D. 渑池之会、将相和、完璧归赵6. 《沁园春·雪》所说“唐宗宋祖”,“唐宗”指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治7. 下列叠字中用来表示声响的是A. 皎皎B. 札札C. 纤纤D. 盈盈8.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作者是A 韩愈 .B. 贾岛 C. 苏轼 D. 欧阳修9.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孟子面对面驳斥的是A. 许行B. 陈良C. 陈相D. 陈辛10. 《桥的运动》中用尾生守约的故事来说明桥的固定性,这里的说明方法是A. 定义法B. 诠释法C. 比较法D. 引用法11. “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门便是切菜间”,“切菜间”指A. 胃B. 口腔C. 小肠D. 大肠12. 记述菊花故事的《黄英》的作者是A. 苏东坡B. 范成大C. 刘克庄D. 蒲松龄13. 下列文章中以事件为叙述线索的是A. 《狱中杂记》B. 《北京的春节》C. 《毛颖传》D. 《哭小弟》14. 《蝜蝂传》第一部分的表达方式是A. 叙述描写B. 夹叙夹议C. 抒情D. 议论15. 下列诗句中,在写景中通过暗示手法书写人情的是A. 捣衣砧上拂还来B. 滟滟随波千万里C. 汀上白沙看不见D. 斜月沉沉藏海雾16. “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文中借此表示A. 需要丰富的直接的生活知识B. 需要丰富的间接的生活知识C. 需要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的水平D. 需要高超的表达技巧17.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所说“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是赞美A. 子贡B. 孔子C. 子夏D. 曾子18.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的“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是A. 鲁迅B. 郭沫若C. 胡适D. 徐志摩19. 下列文章中,以人的叙述为线索的是A. 《狱中杂记》B. 《北京的春节》C. 《廉颇蔺相如列传》D. 《哭小弟》20. 《迢迢牵牛星》中写道,虽然“盈盈一水间”,但是A. 脉脉不得语B. 相去复几许C. 河汉清且浅D. 皎皎河汉女二、多项选择体(每题2分,共10分)21. 下列作品中,为老舍所作的有A. 《倪焕之》B. 《骆驼祥子》C. 《茶馆》D. 《月牙儿》E. 《春蚕》22. 下列孔子语录,对道德修养提出要求的是A.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E.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 《追悼志摩》主要通过说理来抒情写人,表现在A. 反复阐发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理想B. 一再引用志摩自己的诗篇C. 反复肯定他不为挫折、失败和苦痛而低头的精神D. 多方驳难人们对志摩的不公正的批评E. 为志摩的行为辩护24.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现仕途束缚、官场险恶的词语有A. 尘网B. 羁鸟C. 桃李D. 池鱼E. 樊笼25.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下列词语含有联想意义的有A. 一川烟水B. 依依墟里烟C. 杨柳万条烟D. 烟光凝而暮山紫E. 蓝田日暖玉生烟三、词语解释(每题2分,共10分)26. 简能而任之简能:27. 这些渺渺茫茫无稽之谈无稽之谈:28. 决负约不偿城负约:29.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奇羡:30.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质其首: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古代诗人里对菊花最有兴趣的当然是晋代的陶渊明。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题1、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2)()A.散曲B.套数C.诸宫调D.杂剧标准答案:D2、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2)()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鸵传》C.《马伶传》D.《李将军列传》标准答案:B3、七言绝句《从军行》的作者是()(2)()A.王维B.王昌龄C.王之涣D.王建标准答案:B4、《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2)()A.曹操B.曹丕C.曹植D.陶潜标准答案:A5、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2)()A.皆以力战为名B.斧斤以时入山林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标准答案:A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2)()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役之苦D.伤古叹今之悲标准答案:C7、《饮酒》(结庐在人境)的作者是()(2)()A.曹操B.李白C.王维D.陶渊明标准答案:D8、谥号“靖节先生”的诗人是()(2)()A.杜甫B.李白C.陶渊明D.曹操标准答案:C9、中国现代杂文的创始人是()(2)()A.鲁迅B.郭沫若C.梁启超D.朱光潜标准答案:A10、《炉中煤》作者是()(2)()A.郭沫若B.鲁迅C.冰心D.艾青标准答案:A11、《心灵的灰烬》的作者是()(2)()A.梁启超B.朱自清C.朱光潜D.傅雷标准答案:D12、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2)()A.新月社B.创造社C.语丝社D.文学研究会标准答案:A13、《灯下漫步》选自鲁迅的杂文集是()(2)()A.《朝花夕拾》B.《野草》C.《坟》D.《二心集》标准答案:C14、培根是16世纪()(2)()A.法国哲学家B.俄国文学家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D.德国政治理论家标准答案:C15、“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2)()A.培根B.莫泊桑C.欧.亨利D.契柯夫标准答案:A16、《选择与安排》选自朱光潜的文集()(2)()A.《悲剧心理学》B.《文艺心理学》C.《诗论》D.《谈文学》标准答案:D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A.慰籍,蜂涌,家具店,独书己见B.修订,事绩,众生像,世外桃源C.黯淡,针砭,荧光屏,功亏一篑D.反馈,词藻,雄赳赳,再接再厉标准答案:C18、下列诗歌属于七言绝句的是()(2)()A.杜牧《泊秦淮》B.杜甫《蜀相》C.王维《山居秋暝》D.李白《行路难》标准答案:A19、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2)()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标准答案:C20、《诗经》的主体形式是()(2)()A.五言诗B.七言诗C.四言诗D.杂言诗标准答案:C21、《陌上桑》从体裁上看是()(2)()A.叙事诗B.抒情诗C.散文诗D.格律诗标准答案:A22、《氓》选自()(2)()A.《乐府诗集》B.《楚辞》C.《古诗十九首》D.《诗经》标准答案:D23、世称王右丞的唐代诗人是()(2)()A.王建B.王维C.王之涣D.王昌龄标准答案:B24、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2)()A.孙子B.孔子C.庄子D.孟子标准答案:B25、成语“分崩离析”出自()(2)()A.《谏逐客书》B.《寡人之于国也》C.《季氏将伐颛臾》D.《秋水》标准答案:C26、北宋豪放词的开创者是()(2)()A.辛弃疾B.李清照C.陆游D.苏轼标准答案:D27、《国殇》选自于()(2)()A.《九歌》B.《九章》C.《离骚》D.《天问》标准答案:A28、从体裁上看,《饮酒》(结庐在人境)是()(2)()A.五言古诗B.五言律诗C.五言绝句D.乐府诗标准答案:A29、婉约派词人柳永是()(2)()A.初唐人B.盛唐人C.北宋人D.南宋人标准答案:C3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2)()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标准答案:B31、主张“唯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2)()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标准答案:A32、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的作品是()(2)()A.《天净沙.秋思》B.《山坡羊.潼关怀古》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声声慢》(寻寻觅觅)标准答案:A33、《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大多是()(2)()A.正声雅乐B.贵族诗歌C.宗庙祭祀乐歌D.民间歌谣标准答案:D3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一语出自()(2)()A.《答李翊书》B.《答司马谏议书》C.《谏逐客书》D.《论气节》标准答案:B35、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是()(2)()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标准答案:D36、我国古代第一个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是()(2)()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屈原标准答案:D37、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2)()A.张勋复辟B.辫子事件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D.九斤老太唠叨标准答案:B38、《秋水》是一篇()(2)()A.记叙文B.说明文C.议论文D.应用文标准答案:C39、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2)()A.朱光潜B.华罗庚C.钱钟书D.竺可桢标准答案:D40、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A.恶wǜ,憎恶,可恶,深恶痛绝,好逸恶劳B.哄hòng,起哄,哄骗,一哄而散,哄堂大笑C.载zǎi,记载,登载,千载难逢,怨声载道D.强qiǎng,勉强,强迫,强弩之末,强词夺理标准答案:A4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A.积毁消骨,百无聊赖,敝帚自珍,风驰电掣B.豆蔻年华,感恩戴德,飞扬拔扈,惑人心C.功成名就,觥筹交错,独辟蹊径,旁征博引D.撼然不顾,放浪形骸,苦心孤诣,刚愎自用标准答案:C42、下列的作品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2)()A.《史记》B.《国语》C.《左传》D.《战国策》标准答案:C43、我国古代传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2)()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标准答案:B44、《山居秋暝》是()(2)()A.五言律诗B.五言绝句C.五言古诗D.乐府诗标准答案:A45、下列作品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2)()A.《虞美人》B.《八声甘州》C.《水调歌头》D.《从军行》标准答案:D4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的作者是()(2)()A.苏轼B.柳永C.陆游D.辛弃疾标准答案:D47、《谏逐客书》一文选自()(2)()A.《左传》B.《史记》C.《汉书》D.《孟子》标准答案:B48、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2)()A.《饮酒》B.《行路难》C.《山区秋暝》D.《泊秦淮》标准答案:C49、唐代号称青莲居士的诗人是()(2)()A.杜甫B.王维C.李白D.王昌龄标准答案:C50、楚辞的开创者是()(2)()A.孔子B.孟子C.屈原D.宋玉标准答案:C51、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2)()A.《离骚》B.《天问》C.《九歌》D.《九章》标准答案:C52、《陌上桑》选自于()(2)()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标准答案:C5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2)()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七言歌行D.七言排律标准答案:C54、《杜陵叟》是()(2)()A.律诗B.绝句C.新题乐府诗D.乐府旧题诗标准答案:C55、唐代诗人杜甫是()(2)()A.现实主义诗人B.浪漫主义诗人C.豪放派词人D.婉约派词人标准答案:A56、岑参是()(2)()A.山水田园派诗人B.边塞派诗人C.豪放派词人D.婉约派词人标准答案:B57、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引用的“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一语出自()(2)()A.《答李翊书》B.《答司马谏议书》C.《谏逐客书》D.《论气节》标准答案:D5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2)()A.田园诗B.爱情诗C.宴饮诗D.边塞诗标准答案:B59、唐代诗坛上的“小杜”指的是()(2)()A.杜审言B.杜甫C.杜牧D.杜荀鹤标准答案:C60、《北方》的作者是()(2)()A.冰心B.徐志摩C.郭沫若D.艾青标准答案:B61、用“茅盾”作笔名的作家是()(2)()A.周树人B.沈德鸿C.郭沫若D.谢婉莹标准答案:B62、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2)()A.今昔对比B.托物言志C.借景抒情D.先抑后扬标准答案:D63、《北方》选自()(2)()A.诗集《北方》B.诗集《大堰河》C.诗集《宝石的红星》D.诗集《向太阳》标准答案:A6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A.悖谬,急于事功,焕然冰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炫目,矫揉造作,愤世嫉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C.诀别,珠连璧合,直截了当,一言以蔽之D.起讫,风餐露宿,仓皇失措,万变不离其中标准答案:B6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随着个人崇拜的逐渐淡漠,那些曾经令人________的“圣地”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2024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2
1、下列文章。“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谏逐客书》
2、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的心里”此诗句出自( )
A、《炉中煤》;
B、《再别康桥》;
C、《发现》;
D、《我爱这土地》
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请回答:
A、这里的说话人是谁?是对谁说的?
B、“早听人一句话”、“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同指什么事?这说明说话人是什么性格的人?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C、孟浩然 D、高适
14、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 )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
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 D、发物是人非之伤痛
15、《陌上桑》同“脱帽著帩头”相同表现手法的是
A,采桑城南隅;B,缃綺为下裙;
C,冉冉府中趋;D,但坐观罗敷;
16、《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 )
A、铺垫 B、侧写
C、对比 D、象征
11、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A、沉郁顿挫 B、飘逸奔放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的故宫里的一块牌匾,其中蕴含的思想来自于: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正确答案:C2、使闻一多产生最初的民主思想的学校是:A、北京艺术专科学校B、丹佛阿罗拉多大学C、北大D、清华正确答案:D3、重耳历史上称:A、晋献公B、晋文公C、晋襄公D、晋桓公正确答案:B4、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小谢”指:A、谢安B、谢灵运C、谢玄D、谢脁正确答案:D5、贾让是()末年水利家。

A、西汉B、东汉C、三国D、两晋正确答案:A6、傅玄称赞()是“天下之名巧”。

A、沈括B、徐溪C、马力D、马钧正确答案:D7、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尚书》B、《诗经》C、《大雅》D、《论语》正确答案:B8、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主张胡族向汉人学习的事件是:A、班超出使西域B、北魏孝文帝改革C、张骞出使西域D、忽必烈定鼎大都正确答案:B9、《迟桂花》中的女主人公是:A、翁则生B、莲C、桂花D、花正确答案:B10、马克斯·韦伯是()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A、意大利B、法国C、德国D、美国正确答案:C11、蔡元培在演说里共向学生提出了()件事。

A、6B、4C、5D、3正确答案:D12、《七月》反映的是()的历史。

A、商民族B、夏民族C、周民族D、原始社会正确答案:C13、慧能是从禅宗五祖()处得传衣钵。

A、弘忍B、神秀C、达摩D、道一正确答案:A14、刘以鬯是香港哪类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A、现代主义小说B、改革小说C、通俗小说D、现实主义小说正确答案:A15、爱伦堡认为意大利之美不仅在于它的博物馆和大自然的展现,根本上还和人有关,而()的变化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A、时代B、民族C、环境D、国家正确答案:A16、《中国对科学人道主义的贡献》选自:A、《四海之内》B、《中国科学技术史》C、《联合论》D、《宗教与科学》正确答案:A17、马克斯·韦伯诠释现代性的关键词是:A、世界的理性化B、世界的全球化C、世界的理知化D、世界的趋同性正确答案:C18、将赵武灵王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的是:A、梁启超B、毛泽东C、康有为D、司马光正确答案:A19、以下不属于“疏”(“奏折”)这一文体的特点的是:A、说话细致周到B、语气委婉深切C、言辞激烈D、态度虔诚认真正确答案:C20、《新青年》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是:A、《敬告青年》B、《呐喊》C、《文学改良刍议》D、《文学革命论》正确答案:A21、在《封建论》所援引的朝代中,因实行郡县制而获得成功统治的是:A、周B、商C、汉D、秦正确答案:D22、《西铭》中提出的()主题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稂莠(làng)踯躅(zhí)舐犊情深(shì)B. 剽窃(piāo)蹉跎(cuō)瞠目(chēng)呱呱坠地(gū)C. 蹊跷(qī)恣意(zì)桎梏(gù)锱铢必较(zī)D. 觊觎(jì)潸然(shān)箴言(zhēn)饕餮盛宴(tāo)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很年轻,但做起事来却总是瞻前顾后,一点也不果断。

B. 这部电影的情节跌宕起伏,让观众看得如坐春风,赞不绝口。

C.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总是不修边幅,给人一种不拘小节的印象。

D.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他竟然能够迎刃而解,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B.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C.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完全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观点也很新颖,值得一读。

4.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B.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作以豪放著称。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D.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其词风以婉约为主,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5. 下列关于现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B.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子夜》《家》等。

C.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家》《春》《秋》三部曲。

D.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茶馆》《四世同堂》等。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马伶传》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答案: a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答案: b3.《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A.贡献卓著B.无私奉献C.全才罕遇D.英年早逝答案: b4.《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A.天然之境B.融情入境C.移情于境D.因情造境答案: d5.贯串《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长宜子孙”四个字的联想答案: c6.《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烘托D.象征答案: c7.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答案: b8.《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答案: b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答案: c10.《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答案: b11.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答案: d12.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A.市义于薛B.薛地建庙C.游说于梁D.游说齐王答案: c13.《吃饭》选自钱钟书的()A.《人兽鬼》B.《围城》C.《写在人生边上》D.《谈艺录》答案: c14.《声声慢》中,“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A.休闲感B.急切感C.失落感D.绝望感答案: c15.《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A.斟酌字句就是调整思想感情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D.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答案: d16.《哦,香雪》的整体建构特点是()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C.以铅笔盒为聚焦点D.借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情答案: b17.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B.朱熹的《诗集传》C.郁达夫的《孤独的秋》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答案: a18.以“心里想”、“心里又想”领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行为描写B.语言描写C.直接心理描写D.典型细节描写答案: c1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答案: b20.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D.奇怪而高的天空答案: c二、多选题1.《虞美人》中,借以表达“物是人非”情感的事物有()A.春花秋月B.小楼C.雕栏玉砌D.东风E.一江春水答案: acde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主要议题有() A.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C.改良讲义D.添购书籍E.敬爱师友答案: abe3.《蚂蚁大战》描写生动的原因有()A.观察细致B.描写细腻C.画面清晰D.类比贴切E.拟人传神答案: abcde4.下列作品,属于记事散文的有()A.《爱尔克的灯光》B.《香市》C.《西湖七月半》D.《马伶传》E.《哭小弟》答案: abc5.《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小说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A.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答案: bc三、词语解释题1.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8分)1 、根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可分为 ___风__ 、 _雅____ 、 ___颂_____ 三部分。

2 、知我者, __谓我心忧______ ;不知我者, __谓我何求____ 。

(《诗经·王风·黍离》)3 、孟子曰:“ 民为贵__ , ___社稷_次之____ ,君为轻。

”(《民为贵君为轻》)4 、中国现代戏剧肇始于 1907 年“ __春柳社__ ”的创立及其演剧活动。

二、选择题(10分)1 、《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A 、征战诗B 、思妇诗C 、送别诗D 、爱情诗2 、()是语录体散文向专题论文过渡的桥梁。

A 、《论语》B 、《庄子》C 、《孟子》D 、《荀子》3 、李商隐《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A 、东风无力百花残B 、蜡炬成灰泪始干C 、夜吟应觉月光寒D 、青鸟殷勤为探看4 、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概念的是()A 、梁实秋B 、周作人C 、徐志摩D 、林语堂5 、曾写下大量乡愁主题的诗作,被称为“乡愁诗人”的是()A 、戴望舒B 、徐志摩C 、余光中D 、艾青三、名词解释(6分)1 、诸子散文: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记载或收集“诸子百家”主要言论和学说的文章,称之为“诸子散文”,诸子散文以议论说理为主。

2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四、文言文翻译(15分)1 、试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想要让孔子拜见他,孔子不见他。

阳货给孔子送了一只蒸熟了的小猪。

孔子打听到阳货出门,往他家拜谢。

两人在路上遇见了。

阳货对孔子说:"来啊!我有话和你说。

大学语文模拟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京海县人事局关于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的请示》应主送A、京海县人民政府B、××省人民政府人事厅综合处C、中共京海县委组织部D、京海县教育局正确答案:A2.在报告的结尾一般要谈“今后的打算”,它主要是谈A、发出号召,抒写豪情B、提出要求,表达愿望C、针对问题,提出办法D、展望未来,描绘宏图正确答案:C3.“等候他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他。

但他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霞:飞来了,不见了。

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此诗句中的“他”,在胡适先生看来是A、林徽因B、胡适之C、徐志摩D、陆小曼正确答案:C4.“工作总结”的根本任务是A、态度实事求是,总结成绩和问题B、找出工作规律,把工作推向前进C、总结成绩,介绍经验D、关键是找出问题,以利解决问题正确答案:B5.李白《蜀道难》是一首A、楚辞体B、乐府诗C、绝句D、律诗正确答案:B6.计划属于A、事后行文B、事中行文C、事前行文D、以上三种都对正确答案:C7.下列通知中,属于部署性通知的是A、关于依法打击制造、贩卖盗版光盘的通知B、关于公布实行《集贸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C、某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彩票市场管理的通知D、关于春节期间放假的有关事项的通知正确答案:A8.一般来说计划前言部分写A、希望和号召B、措施和步骤C、任务要求D、制订计划的指导思想正确答案:D9.在王维《山居秋瞑》一诗中,最能体现山中景物情趣的一个字是A、晚B、秋C、喧D、空正确答案:D10.行文规则指A、公文传递运行的规则B、公文管理的规则C、公文发文的规则D、公文撰制处理的规则正确答案:A11.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应使用的公文是A、报告B、通报C、请示D、通知正确答案:A12.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的北宋初期文人是A、苏轼B、欧阳修C、王安石D、王禹偁正确答案:D13.如果计划在标题后或在标题下用括号加注“草案”、“初稿”、“讨论稿”字样,说明这项计划A、未经作者修改抄正B、没有经过正式讨论,还不成熟C、未经作者同意D、未经上级批正确答案:B14.发文字号中的“年度”需要A、用中括号括起来B、用大括号括起来C、用六角括号括起来D、用方括号括起来正确答案:C15.公文的作者是指A、撰拟文章的机关工作人员B、制发文件的机关C、审核签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D、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部机关工作人员正确答案:B16.下列文书不属于计划范畴的是A、规划B、要点C、报告D、方案正确答案:C17.下列不属于公文组成必备项目的是A、发文字号B、抄送机关C、发文机关D、标题正确答案:B18.某单位要求下级各机关在年底前进行一次清洁环境的大扫除活动,为此必须下发一份公文。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A.茅盾B.赵树理C.老舍D.巴金2.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A.曹禺B.巴金C.鲁迅D.茅盾3.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豪放词派的词人是()A.李煜B.苏轼C.柳永D.辛弃疾4.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A.感情充足B.欲扬先抑C.骈散相间D.感情充足5.下列谈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论毅力》C.《季氏将伐颛臾》D.《论欢乐》6.《马伶传》的侯方域生活在()A.清代中期B.明末清初C.明代中期D.晚清7.《门槛》一文是()A.寓言诗B.散文诗C.抒情诗D.哲理诗8.屈原依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A.《天问》B.《离骚》C.《九歌》D.《九章》9.《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A.叙述和抒情B.谈论C.叙述和谈论D.叙述10.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1.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A.予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C.斯天下之民至焉。

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12.“易安居士”是指()A.苏东坡B.李清照C.王安石D.辛弃疾13.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A.契诃夫B.泰戈尔C.屠格涅夫D.伏尔泰14.《论毅力》的是()A.欧阳修B.康有为C.梁启超D.王安石15.《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A.祭祀为楚国捐躯的将士B.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D.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16.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犹如一个蓬松的球儿。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一)下列文章属于演讲词的是《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二)“肝肠似火,色貌如花”是形容A.《八声甘州》B.《一句话》C.《摸鱼儿》D.《雨巷》(三)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四)《垓下之围》项羽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1,兵少;2,天亡我;3,将叛离;4,我战略失误;(五)“设法了解一下与你所在的社会圈子不同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看法”是一种1,丰富心里想象力的好办法;2,摆脱心理郁闷的好方法3,摆脱某些武断看法的好办法;4,外出旅游的好办法。

(六)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属于1,心理描写;2,比喻描写3,议论描写;4,侧面描写;(七)《秋夜》中要敬奠的是1,枣树;2,小粉红花;3,小青虫;4,天空;(八)《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自喻的词句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九)属于理论论据的材料是1,韩愈“唯陈言之务去”2,郭沫若改剧本3,贾岛“推敲”的例子4,王若虚改李广射虎(十)运用反衬手法的是1,《香市》2,《都江堰》3《垓下之围》4《先妣事略》(十一)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原因在于1,树立自己的权威;2,塞维图斯不听话;3,厌恶塞维图斯;4,深信自己不会错;(十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1,归纳法;2,演绎法;3,对比法;4,类比法;(十三)《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十四)《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1,为做官提供方便2,研究高深学问3,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4,为发财提供方便;(十五)“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1,对比法;2,类比法;3,演绎法;4,归纳法;(十六)马伶在《鸣风记》中扮演的是A.严嵩B.杨继盛C.夏言D.顾秉谦(十七)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A.是处红衰翠减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十八)《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是1,树立宇宙有限的观念2,树立宇宙无限的观念;3,树立人的认识无限的观念;4,树立宇宙有限,人的认识无限的观念;(十九)《吃饭》一文主要论点是1,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2,吃饭要有音乐;3,吃饭有许多社交功能4,吃饭有时像结婚;(二十)《王制》中,可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条文是:1,“假于鬼神时曰卜筮以疑众,”2,“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3,“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

大学语文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推举杜甫诗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著名文人为()。

A、苏轼B、白居易C、韩愈D、元好问正确答案:C2.“草色烟光残照里”中的“残照”是指A、残余的花草B、凄惨的景色C、残余的烟光D、西下的太阳正确答案:D3.博尔赫斯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由无数的图书、书架构成的宇宙。

A、《沙之书》B、《影子的颂歌》C、《巴别图书馆》D、《面前的月亮》正确答案:C4.根据教学视频诗人席慕蓉,虽然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写作,但直到20世纪()年代才开始登上现代诗歌的舞台,因为直到那时,她才公开出版自己的第一本诗集。

A、七十B、六十C、八十D、九十正确答案:C5.读《声律启蒙》的诗文,要有节奏,现在请你来读一读,朗读节奏是正确的是()。

A、芝草/覆云/含宿雨,柳花/舞雪/障晴空。

B、芝草/覆云含/宿雨,柳花/舞雪障/晴空。

C、芝/草覆云/含宿雨,柳/花舞雪/障晴空。

D、芝草覆/云含宿/雨,柳花舞/雪障晴/空。

正确答案:A6.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哪里?A、《庄子·外篇·秋水》B、《山海经·大荒东经》C、《周易》D、《诗经·大雅·思齐》正确答案:D7.“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下一句是A、吟赏晚霞B、吟赏烟霞C、吟赏朝霞D、吟赏云霞正确答案:B8.李清照的词集为()。

A、《断肠词》B、《漱玉集》C、《清真集》D、《东篱乐府》正确答案:B9.《诗》云:“瞻彼淇澳,蒃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者,()。

A、威仪也B、道学也C、恂慄也D、自修也正确答案:B10.陶渊明归隐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社会动荡,出仕有生命之忧B、督邮的欺压C、照顾家人D、陶渊明热爱自由,拙于交游的个性正确答案:D11.“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句中的“买相如赋”的人是().A、陈皇后B、杨玉环C、汉武帝D、赵飞燕正确答案:A12.《六丑·蔷薇谢后出作》词中,花A、插在头巾上。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一箭双雕B. 画龙点睛C. 一诺千金D. 一言难尽2. “朝花夕拾”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老舍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举头望明月4.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马致远D. 苏轼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李商隐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8.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哪位诗人的《春江花月夜》?A. 王之涣B. 张若虚C. 王勃D. 李白9.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将进酒》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岳阳楼记》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篇。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________的诗句。

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________的诗句。

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________的诗句。

5.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________的诗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1

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1

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 闻一多《一句话》中的“霹雳”隐喻A.蕴藏巨大力量的民众B.革命的火种C.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D.民众的革命2.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写的是A.他家乡的景象B.他生活过的地方的景象C.解放区的景象D.江南水乡的景象3. 屠格涅夫的《门槛》中的“门槛”象征A.革命征途的艰难B.囚禁革命者的监狱C.革命者的秘密组织D.敌人设下的陷阱4. 曹操的《短歌行》借用“周公吐哺”表达的心情是A.思慕贤才B.礼贤下士C.求贤不得的苦闷D.贤才云集的兴奋5. 李清照的《声声慢》,作者自喻的事物是A.过雁B.晚风C.黄花D.梧桐6. 《杜陵叟》为了突出急征暴敛的罪行,先写灾情之重,这运用的是A.铺垫手法B.对比手法C.侧写手法D.象征手法7.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的秋天黄昏旅行图的中心画面是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夕阳西下8. 《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表现手法是A.融情入景B.因情造景C.移情于景D.以景托情9. 《上邪》运用的抒情方法主要是A.直抒胸臆B.间接抒情C.寓情于景D.反讽10. 表达了“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A.《江城子》B.《虞美人》C.《八声甘州》D.《声声慢》11. 和高适齐名的盛唐边塞诗人的是A. 李商隐B.岑参C.王昌龄D.王维12.《报刘一丈书》中的“报”是指A.报答B.回复C.报复D.报告13.不属于北京的秋的特点是A.清B.静C.悲凉D.淡14.《张中丞传后序》最大的特点是A.描写叙事并重B.叙事抒情并重C.描写抒情并重D.议论叙事并重15.《爱尔克的灯光》的中心思想是A.抒写对故居的留念B.悼念亡姐的不幸C.否定封建家庭和礼教D.展现作者的理想16.《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A.“长宜子孙”B.灯光C.石狮子17.《往事》描写的是A.风B.山C.树D.海18.《背影》一文主要描写了A.父亲送儿子乘火车北上B.家中生活惨淡C.父亲给儿子找工作D.父亲脾气的变化19.《灯下漫笔》写到“罗素见轿夫含笑”一段属于A.反语B.讽刺D.反诘20.五四时期,展开“问题和主义”论战的代表人物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成仿吾D.郭沫若21.<<寡人之于国也>>阐述的政治主张是A.民本思想B.王道思想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D.认识有限22.<<选择和安排>>,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来证明A.选择材料的重要B.安排材料的重要C.轻重分明的重要D.结构严谨的重要23.<<论学问>培根认为读书为学主要目的是A.娱乐B.装饰C.增长才干D.权衡轻重,审察事理24.“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属于论据。

大学语文模拟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公务文书简称A、公务文B、公书C、公文D、文书正确答案:C2、通报的特点具有A、推荐信B、告知性C、科学性D、创新新正确答案:B3、公文的作者是A、起草公文的秘书B、答发公文的领导者C、制发公文的机关和组织D、修改定稿负责人正确答案:C4、合同的首部包括A、双方签订合同的依据B、标题、当事人、合同编号与签订地点和时间C、订立合同各方单位名称和仲裁机关的全称及代表人姓名D、双方签订合同的目的正确答案:B5、公文中使用楷体字印刷的是A、签发人的姓名B、发文字号C、标题D、主题词正确答案:A6、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应使用的公文是A、通报B、报告C、通知D、请示正确答案:B7、《相信未来》的作者是A、食指B、北岛C、海子D、顾城正确答案:A8、经济合同的前言一般包括签订合同的目的或签订合同的A、主要条款B、依据C、次要条款D、姓名正确答案:B9、无论事实、数字、意见、结论,一旦进入正式公文,就不能任意更改、否定,这体现了公文的A、威性特点B、工具性特点C、规范性特点D、约束性特点正确答案:A10、下列不属于公文组成必备项目的是A、发文机关B、抄送机关C、标题D、发文字号正确答案:B11、应用文在我国的历史已有A、3000年B、500年C、4000年D、1000年正确答案:A12、应用文写作源远流长,诸葛亮《出师表》就是一流传千古的A、合同B、通报C、请示D、报告正确答案:D13、“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玉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正确答案:A14、词语“含英咀华”中“咀”字的解释是A、品尝B、细嚼C、掇拾D、咬碎正确答案:B15、下列关于行政机关公文成文日期的书写,哪项是正确的A、二OO三年四月B、2003年7月8日C、二OO三年七月八日D、二OO三年壹月五日正确答案:C16、统领规划全文的中心和主线是指A、奋斗目标B、具体措施C、指导思想D、工作要求正确答案:C17、在报告的结尾一般要谈“今后的打算”,它主要是谈A、提出要求,表达愿望B、展望未来,描绘宏图C、针对问题,提出办法D、发出号召,抒写豪情正确答案:C18、具有密级标识的公文,还应标明文件的A、份数序号B、发文机关C、紧急程度D、签发人正确答案:A19、《进学解》的作者是A、韩愈B、陶渊明C、曹操D、柳宗元正确答案:A2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诲涩心心相印欢欣雀跃趋炎附势B、描摹曲水流觞儒子可教管窥蠡测C、昏聩瓜熟蒂落入不敷出羁旅行役D、震撼安分守纪不假思索流言蜚语正确答案:C21、“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A、中国B、九州C、神州D、中原正确答案:D22、对发文进行终审的工作,是A、核稿B、承办C、签发D、批办正确答案:C23、《相信未来》是()作家的作品。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茅盾的处女作是( )A.《白杨礼赞》B.《蚀》三部曲C.《子夜》D.《腐蚀》2.作者写往昔“桃源”香市的盛况,所运用的是( )A.景物描写B.人物描写C.场面描写D.细节描写3.茅盾的著名短篇小说集有( )A.《春蚕》B.《沉落集》C.《泡沫》D.《烟云集》4.茅盾的著名散文作品有( )A.《白杨礼赞》B.《故都的秋》C.《风景谈》D.《香市》二、分析题《香市》一文的中心主题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作品主题的?参考答案:一、1.B2.C3.A、C、D4.A、C、D二、本文的中心主题是通过写“香市”昔盛今衰的巨大反差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市镇面貌的变化,揭示大革命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日益凋敝的现实,展示旧中国由封建自然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反而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破产这一悲剧。

作品揭示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力深入农村是造成农村自然经济衰败的主要原因。

而作者对往昔“桃源”时代农村自然经济的田园生活的留恋恰恰反映了他对大革命后社会动荡现实的不满。

作者在本文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小说的主题。

三、文言文解答类阅读本文内容,回答下面试题: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大学语文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耕地占用税检查工作的通知》按其功能和内容来分,属于A、商榷性通知B、任免性通知C、周知性通知D、批转性通知正确答案:C2.下列不属于公文组成必备项目的是A、发文机关B、标题C、发文字号D、抄送机关正确答案:D3.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骓zhuī, 刈(yìē)旗B、辽夐(xiòng),阙(qè)C、田父(fǚ),绐(tǎi)D、椽(chuán),氅(chǎng)正确答案:C4.公务文书中,联合行文排列在前的应是A、协助机关B、主办机关C、上级机关D、级别大的机关正确答案:D5.按时间顺序将许多延续信息进行综合,有条不紊地概述出来,这种综合技巧叫做A、归纳概述法B、纵横法C、纵横综合法D、汇集概述正确答案:C6.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使用A、通报B、通知C、报告D、请示正确答案:C7.计划的内容,全部是未来要做的事情和步骤的打算和安排;这体现了计划的A、预定性特点B、科学性特点C、实践性特点D、目标性特点正确答案:A8.抄送机关指A、办理或答复收文的机关B、收文机关C、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D、必须送达的机关正确答案:C9.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A、通知B、通报C、命令D、指示正确答案:A10.“等候他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他。

但他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霞:飞来了,不见了。

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此诗句中的“他”,在胡适先生看来是A、徐志摩B、林徽因C、陆小曼D、胡适之正确答案:A11.有“诗史”称誉的盛唐诗人是B、孟浩然C、杜甫D、李白正确答案:C12.“今年秋季要打一个翻身仗”此计划的标题是A、公文式标题B、无答案C、正副标题D、新闻式标题正确答案:D13.“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玉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大学语文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求职人向用人单位自我介绍、谋求工作岗位时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是A、求职信B、表扬信C、慰问信D、感谢信正确答案:A2.××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2001年国资管理工作情况做出总结形成公文上报市人民政府,其公文文种是A、函B、请示报告C、请示D、报告正确答案:D3.报告和请示都有A、行文的单一性B、表述的概括性C、内容的单一性D、行文的祈请性正确答案:A4.呈送给上级的报告或请示,第二人称称谓最为恰当的是A、该单位B、你单位C、贵单位D、根据上级机关的级别,称为“厅、局、处……”正确答案:D5.应用文的主要特点是A、逻辑性B、实用性C、思想性D、精炼性正确答案:B6.如果计划在标题后或在标题下用括号加注“草案”、“初稿”、“讨论稿”字样,说明这项计划A、未经作者修改抄正B、没有经过正式讨论,还不成熟C、未经作者同意D、未经上级批正确答案:B7.对发文进行终审的工作,是A、签发B、批办C、承办D、核稿正确答案:A8.计划的灵魂和总纲是A、前言B、任务和目标C、标题D、步骤和措施正确答案:B9.“今年秋季要打一个翻身仗”此计划的标题是A、新闻式标题B、正副标题C、公文式标题D、无答案正确答案:A10.徐志摩的《泰山日出》是为迎接谁到华而写的文章A、泰戈尔B、卡比尔C、歌德D、普希金正确答案:A11.总结应以客观的态度评价自我,不盲过其实,也不文过饰非,表达上部追求华丽辞藻,不必写得形象生动,这体现了总结的A、回顾性特点B、平实性特点C、自身性特点D、综合性特点正确答案:B12.请示的正文包括A、请示原由请示时间请示要求B、请示目的请示原由请示要求C、请示原由请示事项请示要求D、请示事件请示事项请示的请求正确答案:C13.某单位要求下级各机关在年底前进行一次清洁环境的大扫除活动,为此必须下发一份公文。

对此工作,较为适合采用的公文文种是A、通知B、通报C、命令D、决定正确答案:A14.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A、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B、通用公文、专业公文C、收文、发文D、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正确答案:C15.不能体现应用文特点的一项是A、格式规范B、允许适当的虚构C、内容真实D、语言简明正确答案:B16.内容单一、业务性强、数据多的计划常采用A、文件式B、条文式C、诗行式D、表格式正确答案:D17.属于下行性的公文是A、请示B、通知C、求职信D、报告正确答案:B18.余秋雨的《都江堰》是文化散文,此文首先用都江堰与()进行对比A、三峡B、黄河C、长城D、长江正确答案:C19.有“诗史”称誉的盛唐诗人是A、李白B、杜甫C、孟浩然D、高适正确答案:B20.《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秋季(专升本)入学考试(一)注意事项:1.本考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习中心名称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考卷上的不记分;3.答题完毕,将试卷和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A、xx和xxB、xx和老子C、xx和xxD、xx和老子2、xx的短篇小说集有:()A、《呐喊》、《彷徨》、《野草》B、《故事新编》、《呐喊》、《彷徨》C、《呐喊》、《彷徨》、《朝花夕拾》D、《呐喊》、《野草》、《故事新编》3、《论气节》中关于气和节的两个意念起源的引文均见于:()A、《诗经》B、《论语》C、《xx》D、《xx》4、xx《论快乐》一文选自:()A、《人.兽.鬼》B、《清华夜读》C、《写在人生边上》D、《管椎篇》5、傅雷《心灵的灰烬》将下列哪个文学人物看成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A、奥斯特洛夫斯基B、茶花女C、xx朵夫D、xx6、“惟陈言之务去”主张的提出者是:()A、xxB、xxC、韩愈D、xx7、《郑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亟”的意思是:()A、迅速B、急忙C、屡次D、竭力8、孟尝君是战国时期:()A、魏国人B、齐国人C、赵国人D、楚国人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班固B、茅盾C、鲁迅D、李白10、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字而幼孩”一句的正确译文是:()A、给幼小的孩子起名字B、向百姓介绍植树的先进方法C、借种树比喻作官D、哺育你们的幼孩11、周作人散文的特色是:()A、激昂慷慨B、平和冲淡C、沉郁凝重D、婉约典雅12、“五四”以来,最擅长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写作的著名作家是:(A、巴金B、郁达夫C、鲁迅D、茅盾13、茅盾《沙滩上的脚迹》一文中的主人公“他”要寻找的是:()A、“禽兽的脚迹”B、“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C、“孩子们的脚印”D、“真的人的脚迹”14、王昌龄《从军行》中最有概括力的诗句是:()A、青海长云暗雪山B、孤城遥望玉门关C、黄沙百战穿金甲D、不破楼兰终不还15、唐代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人是:()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九斤老太的口头禅是“”。

2、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

”3、《长亭送别》选自中国古典戏曲名作。

)4、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也是派的主要代表。

5、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

”6、《论毅力》选自梁启超的。

7、欧阳修在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的论点是:“”8、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9、1918年,鲁迅写了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10、傅雷写给其子及弥拉的书信集是。

三、解释划线的词: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2、请以遗之。

遗:。

3、公伐诸鄢。

诸:4、使人属孟尝君。

属:5、于是梁王虚上位,……虚:6、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陈:7、以此诟远。

诟:8、书中情意甚殷。

殷:9、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问:10、犹可说也。

说:11、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12、罗敷喜蚕桑。

蚕桑:13、契阔谈宴。

契阔:1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15、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济: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划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2、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3、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张中丞传后序》)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灯下漫笔》中,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答:2、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哪些关于写作的主张?答:3、李密为什么要写《陈情表》?答:4、《秋水》的主旨是什么?答:5、沙子龙“不传”断魂枪绝技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态?答: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三分,共30分。

(一)阅读培根《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4个问题。

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

“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诸如此类。

同此,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底证理中,如果他的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

如果他底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末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底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

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的案卷,如此看来,精神上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2)这个论点说明了什么道理?(3)这段话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这段话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二)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2个问题。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者香港广州的市民之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本文的主旨是要赞美北国的秋天?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2)这段话里哪些地方用了排比的手法?(三)阅读傅雷《心灵的灰烬》一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3个问题。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廊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没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头爬不起来的人。

(1)在这段话中,作者提出国什么论点?(2)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论证这一论点的?(3)地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四)阅读宗臣《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者固不受,则固请;主者固又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1)这里刻划了权贵者、干谒者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暴露官场的黑暗?七、作文:50分题目:论挫折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B、不能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04年秋季(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B2 B3 C4 C5 C6 C7 C8 B9 C 10 D 11 B 12 B 13 D 14 C 15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一代不如一代2遗世独立3《西厢记》4豪放5正伤心6《饮冰室文集》7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8仁9《狂人日记》10《傅雷家书》三、解释划线的词: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延续,推及。

2遗:赠送3诸:之于。

4属:同“嘱”。

5虚:使…虚,把…空出来。

6陈:同“阵”,布阵。

7诟:辱骂、诽谤。

8殷:深切、恳切。

9问:探访、探寻。

10说:同“脱”,解脱。

11惩:恐惧。

12蚕桑:名词用作动词,养蚕采桑。

13契阔:聚散,这里是久别重逢的意思。

14尔:如此,这样。

15开济:开国、济世。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划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分,共10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懂得的道理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人)。

2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管是诸侯还是大夫,不担心财富少,就担心财富不均。

3但坐观罗敷:只因为看罗敷出了神。

4瀚海阑干百丈冰:辽阔的大沙漠里纵横着百丈坚冰。

5其绝必有处:(绳子)必然有断开的地方。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答:2“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简言之,中国固有的文明实质就是:人吃人。

2、答:“惟陈言之务去”和“气盛言宜”。

3、答:是为了陈述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真情、实情,请求皇帝允许他不奉诏书,留在家中为祖母养老送终。

4、答: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

5、答:表现了沙子龙在自己的世界里被时代的狂风吹走后,内心深处孤傲、保守、没落,以不传断魂枪绝技来与时代抗衡。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三分,共30分。

1、答:(1)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

”(2)说明了学问可以变化人的气质,可以补救人的个性弱点。

(3)类比法、例证法。

(4)比喻、排比。

2、答:(1)写江南的秋天是用来反衬北京的秋天,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2)“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3、答:(1)人的顺达与坎坷是人生必经的窄门,是合合乎自然规律的,要以一种平和、超然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2)从人生发展以及人生经验体会的角度。

(3)比喻。

作用是增加了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加强了本文哲理的深度。

4、答:(1)刻划了权贵者:贪婪、虚伪和干谒者奴颜婢膝的性格特征。

运用类型化形象勾画人物丑态的方式来暴露官场黑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