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公开课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完整优质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完整优质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完整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部分。

具体章节包括:《古诗十九首》中的《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等经典篇目,以及教材中其他单元的古诗词作品。

内容涵盖诗词的作者背景、诗词意境、韵律节奏及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鉴赏。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风画卷,让学生猜测画面中的诗句,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课堂讲解:a. 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发展历史。

b. 详细讲解本节课要复习的古诗词,分析作者背景、诗词意境、韵律节奏等。

c. 举例说明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背诵古诗词,并进行相互评价。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古诗词鉴赏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复习要点:a. 作者背景b. 诗词意境c. 韵律节奏d. 文学常识2. 精选古诗词:七、作业设计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春晓》2. 答案示例:a.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描绘了黄河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参加诗词鉴赏活动,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提到的“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鉴赏”。

3.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讲解”和“互动环节”。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和鉴赏题目”。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总复习 城区公开课(课堂PPT)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总复习  城区公开课(课堂PPT)

陆 游
州 同 。

悲事 空 ,


临终前的陆游 13
诗中之情:浓浓乡愁
1、 对于张籍来说,乡愁就是那一封写
又拆的( 家 书 ),开封。
”。2、对于王安石来说,乡愁就是那吹绿
了江南岸的( 春风)。诗中曰: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3、 对于 来说,乡愁就是那(
31
“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两清句秋诗是唐朝 诗人李贺借马发出想建功力业却不被赏 识的感慨。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这又是明代诗人于谦借咏石灰 咏自己不畏 艰险、不怕磨炼和清白高洁的高尚情操。
32
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 坚强,我们用《竹石》的: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来风鼓励最好!
4
画中有诗
东岩咬
西中定
南。青
北千山
风磨不
。万放
清击松
郑 燮
还 坚 劲
, 立 根
,原
任在
尔破
5
画中有诗
晴西湖
6
画中有诗
小组PK 分组找描写自然画卷的诗: 一组找山水诗句 二组找花草树木诗句 三找组日月诗句 四组找雨雪的诗句。
7
诗中有画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中曰: “

), ”。
14
诗中之情:切切友情
友情是高适笔下《别董大》中的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友情是王维笔下《送元二使安西》中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情还是李白笔下《赠汪伦》中的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优秀精品课件

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优秀精品课件

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优秀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古诗背诵、默写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古诗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以及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中的美丽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回顾已学过的古诗,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

3. 课件展示:以《静夜思》为例,详细讲解古诗的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分析其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鉴赏古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分析其特点,并在课堂上分享。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古诗中的难点和重点,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2. 内容:古诗韵律意境修辞手法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默写《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古诗。

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要求包括韵律、意境、修辞手法等方面。

2. 答案:《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作品,如《唐诗三百首》等,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课件展示:以《静夜思》为例,详细讲解古诗的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

六年级古诗文复习优秀课件定稿

六年级古诗文复习优秀课件定稿

六年级古诗文复习优秀课件定稿一、教学内容1. 《登鹳雀楼》王之涣了解作者背景诗句解析诗意理解2. 《早发白帝城》李白作者介绍诗句解析诗意体会3. 《江南春》杜牧作者简介诗句解析诗境描绘二、教学目标1. 熟悉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增强古诗文阅读能力。

2. 领悟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文意境的理解和体会。

2. 教学重点:诗句解析和诗意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诗文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文意境的兴趣。

提问:“你们最喜欢的古诗文是哪一首?为什么?”2. 新课内容呈现:介绍作者及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作的时代背景。

逐句解析诗句,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

引导学生体会诗意,进行意境描绘。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文进行详细讲解,示范解题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跟随讲解,共同解析诗句,理解诗意。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解析另一首古诗文。

指名回答,检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解析能力和理解程度。

强调古诗文的意境体会和情感共鸣。

六、板书设计1. 六年级古诗文复习2. 内容:作者及背景诗句解析诗意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选取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文,进行诗句解析和诗意理解,并写出你的感悟。

将解析和感悟整理成文字,下节课分享。

答案示例:选取《登鹳雀楼》进行解析,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解析:诗句描绘了日落时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感悟: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无穷,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短暂,要珍惜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古诗文解析和意境体会方面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古诗文,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组织古诗文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归类复习》公开课教案 去格式整理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归类复习》公开课教案 去格式整理

《古诗词归类复习》李白的诗一、谈话导入1. 师: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对于古诗词的复习,我们从上学期就开始着手,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再加上课本中出现的那些古诗,加起来有近百首诗要求掌握。

同学们背的怎么样了?我来抽查一下(随意说诗题目,学生背诵诗句)真不错,对于每一首诗,同学们已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值得肯定,但是要想把这些诗都记下来,应该怎么办呢?对,给诗归类(让学生试着说说,可以按着什么进行归类)好,同学们的意见我采纳,以后就照你们说的办。

这节课,我们以人物归类,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在我们要求识记的近百首诗中,有一个诗人的诗最多——你猜,他是谁?2. 出示课件(层层揭示)3. 板书题目:《古诗词归类复习》(1) 你了解到的李白。

诗人简介:李白(701年2月 8日—762年12 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为了区分,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2) 诗仙的由来:“诗仙”这个雅号最早是贺知章给起的,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神仙。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他的诗显示出很高的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城。

唐大诗人杜甫有诗赞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狂客,李白好友贺知章也,因此,后人便把李白尊为“诗仙”。

二、别人眼中的李白。

1. 诗人学者黄锦祥因惦念李白而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谁为我斟酒,胸前月催愁。

入梦邀李白,胜诉心里忧。

”2.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之评。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 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 公开课教案

18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以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首古诗表现了不同地域的景物特点,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涯”“莺”两个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前两首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通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大意,并抓住重点诗句体会景物特点,感受诗词之美。

3.结合创作背景及诗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品读感悟把握古诗大意。

2.走进诗意境,感受诗词之美,体会诗人情感。

【前置性作业】1.自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能背过。

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中的词语。

3.理解:诗中描述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查阅并整理刘禹锡、杜牧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交流分享积累。

背古诗优胜小组上台展示积累的的古诗,要求声情并茂。

1.引领大家一起评价。

2.交流喜欢的原因——学生评价——对喜欢的再背一遍【设计意图:拓展积累,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激情导入1.结合小组课前三分钟导入:通过背诵,老师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诗歌的热爱,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第17 课《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分别是----齐读:《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出示课题,生齐读)2.在欣赏之前我们要先会读,我们回想一下读诗要注意什么?(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调动情绪,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检测交流,巩固前置性作业。

学习:《浪淘沙》(其一)(一)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哪些字音要注意?九曲(qǔ)浪淘风簸(bǒ)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预设评价】:你读的真流畅!字音也读对了还有谁也想像他一样读一读?那就齐读吧(二)注意停顿、读出节奏读通诗句对我们来说并不难,读古诗还要读出节奏。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总复习城区公开课PPT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总复习城区公开课PPT课件
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
详细描述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抢答或必答形式的竞赛。
邀请专业教师或语文老师担任主持人或评委,进行题目 解答和点评。
古诗创作展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通过让学生们创作古诗,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 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02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总复习
古诗分类复习
01
02
03
04
送别诗
这类诗主要表达离别之情,如 《送元二使安西》。
山水田园诗
以自然风光为题材,表现对田 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如《过
故人庄》。
边塞诗
以边疆地区生活为题材,表现 战士的英勇和战争的残酷,如
《凉州词》。
咏物诗
通过对事物的描绘来寄托作者 的志向或情感,如《石灰吟》
完成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 的总复习,帮助学生掌握必备 的古诗词知识。
城区公开课活动得到了家长和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好评,提高 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教师的 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为今后 的教学活动积累了经验。
活动反馈与改进
部分学生在古诗词背诵方面还存 在困难,需要加强记忆和巩固。
04
城区公开课活动内容
古诗朗诵比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通过朗诵比赛,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 的韵律和美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朗诵能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古诗,如唐诗宋词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制定评分标准,包括语音、语调、节奏、感情等方面。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统编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1. 《静夜思》李白2. 《登鹳雀楼》王之涣3. 《春晓》孟浩然4. 《悯农》李绅5.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二、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学生能够熟练背诵指定古诗词,并理解其诗意。

2. 学生能够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古诗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及修辞手法的分析。

难点:古诗词创作及情感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古诗词内容、图片、例题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古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2. 古诗词复习(15分钟)学生齐背古诗词。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静夜思》中的修辞手法。

举例讲解如何体会诗人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析《登鹳雀楼》的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对《春晓》情感体会。

5. 古诗词创作(10分钟)教师给出主题,指导学生创作简单的古诗词。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及作者。

2. 修辞手法及情感体会。

3. 古诗词创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创作一首以“秋”为主题的古诗词。

2. 答案示例:《秋夜》秋风送爽凉意生,月明星稀夜未央。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古诗词创作的指导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示例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在选取古诗词进行复习时,应关注诗词的经典性、教育意义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古诗复习公开课

六年级古诗复习公开课
鸟 不惊。 (1)春去花还在,人来___ 黄牛 ,歌声振林樾。 (2)牧童骑____ 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西塞山前____ 莺 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草长___ 黄鹂 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两个_____ 蝉 ,忽然闭口立。 (6)意欲捕鸣___
鸟 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众___ 蜻蜓立上头。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____ 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3)儿童急走追黄___
儿童
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 __________ 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怕得鱼惊不应人 “路人借问遥招手, ______________”写 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 忙趁东风放纸鸢 童散学归来早, ______________”写出了 最喜小儿亡赖 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_____________ ,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 的稚态。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 红 总是春。 碧 水东流至此回。 (2)天门中断楚江开, ___ 黑 江船火独明。 (3)野径云俱___, 翠 ,白银盘里一___ 青螺。 (4)遥望洞庭山水___
红 丝几万条。 (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___
绿 水,红掌拨清波。 (6)白毛浮___
填上表示动物的词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逢年过节,人们常常引用唐代诗人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 的哪两句诗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昨天下午,老师布臵了一道数学 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 山重水复疑无路 得其解。就在我“ _____________”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 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_____________”。于是我很快 解开了这道难题。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古诗词,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2. 熟练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修辞手法等。

3. 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能理解并评价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诗词的韵律、对仗、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

重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理解并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古诗词复习资料、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古诗词中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基本知识:讲解古诗词的韵律、对仗、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 实践情景引入:选取一首古诗词,如《望庐山瀑布》,让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以《春晓》为例,分析诗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析其意境和情感,进行课堂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复习2. 内容:a. 古诗词基本知识:韵律、对仗、修辞手法b. 古诗词鉴赏方法:意境、情感、修辞c. 例题:《春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古诗词,分析其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写一篇鉴赏短文。

2. 答案示例:诗词:《静夜思》鉴赏短文:诗人通过描绘月夜中的寂静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古诗词鉴赏方面是否存在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参加诗词鉴赏活动,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紧扣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精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古诗词作品。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静谧美好
结构图示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往
一、比一比,再组词。
沙( 泥沙 ) 砂( 砂锅 )
淘( 淘气 ) 涛( 波涛 )
随堂练习
簸( 簸箕 ) 菠( 菠萝 )
崖( 山崖 ) 涯( 天涯 )
二、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三、这首诗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散 文家。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 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 世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赤壁》《山行》《秋夕》 《江南春》《泊秦淮》等。
会写的字
yīnɡ
莺莺
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 面的“鸟”,使整个字的结构 稳定、平衡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浪淘沙 (其一)
刘禹锡
朗读示范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 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点击图标即可播放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 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 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 《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
整体感知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同到 牵牛 织女家。

六年级古诗复习课(完美版)(课堂PPT)

六年级古诗复习课(完美版)(课堂PPT)
23
环节五:五彩斑斓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5)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24
第三关:古诗对对碰
抢答题
规则
一、举手抢答。
二、立即答题,否则该题作废。
4、 李白,字 ,太号白 青,莲是居我士国 古代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世称诗仙,与 齐名杜,甫人称 “ ”李。杜
10
11
古诗按内容分类,可分为:
爱国诗: 《示儿》《己亥杂诗》 咏物言志诗:《石灰吟》《竹石》 说理诗: 《登鹳雀楼》《悯农》《题西岭壁》 写景诗: 《渔歌子》《江畔独步寻花》 送别诗: 《赠汪伦》《别董大》 思乡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4
·

课后作业乐 府
百川1东.请到同学海们,按“送别诗”、“边塞诗”、
长 何“时爱国复诗西”“归咏?物诗”等类别分别默写出两 歌 少首壮不同2不.类当努别当的力小古诗,诗人。,自己创编古诗。 行 老大徒伤悲。
45
三、答对一题加20分,答错一题
不扣分。
25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6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完整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完整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理解、感悟和赏析能力。

2. 深入了解唐代和宋代诗词的特点,掌握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对古诗词内涵的深入理解。

重点:唐代和宋代诗词的特点,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古诗词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词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古诗词鉴赏方法回顾:带领学生回顾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朗读、理解、感悟和赏析。

3. 唐代诗歌学习:a. 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

b. 讲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唐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c. 举例分析唐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手法。

4. 宋代诗词学习:a. 介绍宋代诗词的特点。

b. 讲解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宋代诗词大家的经典之作。

c. 举例分析宋代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古诗词鉴赏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鉴赏方法:a. 朗读b. 理解c. 感悟d. 赏析2. 唐代诗歌特点:a. 意境优美b. 艺术手法丰富3. 宋代诗词特点:a. 境界高远b. 语言精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选择一首唐代诗歌,进行朗读、理解、感悟和赏析。

b. 请你选择一首宋代诗词,分析其意境和艺术手法。

2. 答案:a. 示例:《静夜思》朗读:清晰、流畅地朗读诗歌。

理解:描述诗歌的内容,如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感悟: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赏析: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b. 示例:《江城子·密州出猎》意境:描绘出猎场景的壮观和豪迈。

艺术手法:运用豪放、激昂的语言表达诗人豪情壮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齐读课题,读准节奏。
书湖阴先生壁
➢ 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 檐 长 扫qí 净 无 苔 ,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 水 护 t田à 将 绿 绕 , 两山排闼送青来。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 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 的画面,同桌交流。
➢ 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读诗句,说说诗句描绘 的画面。
18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 《石头城》等。

浪淘沙(其一)
《浪淘沙》是刘禹锡的
注释
组诗作品,一共九首。
① [浪淘沙]唐代曲名。
➢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看到黄河,表示自己要逆流而 上,去黄河的源头——银河,和传说中 的古人一起到牛郎、织女家做客。这样 的想象奇特而又浪漫,既让人感受到诗 人的豪迈气概,也让人感受到黄河之水 好像从天而来的雄伟气势。
➢ 说说诗句的意思。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 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天上的牛郎织女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 读出江南春天不同的美。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朗绚丽 烟雨迷蒙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作者简介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江
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 临川先生。宋代改革家、思想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作有《元日》《梅花》《泊船 瓜洲》等。

六年级语文10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10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10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10古诗三首教案第1 篇教学目标: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

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

2.解诗题。

渔者——打鱼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不要读作“me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渔”“鱼”。

(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

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

逐一解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

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3)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2.课堂讨论:(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

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

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

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

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优秀课件

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优秀课件

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1.《静夜思》——李白描述了作者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2.《登鹳雀楼》——王之涣描述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所见的壮阔景象。

3.《早发白帝城》——李白描述了作者早晨离开白帝城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中的意境理解和诗歌韵律分析。

2.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古诗复习资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古诗意境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复习《静夜思》朗读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分析诗中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讲解诗中的关键字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 复习《登鹳雀楼》朗读古诗,理解诗中的景象。

分析诗的构思和表达技巧,如对偶、夸张等。

举例说明诗中的关键字词,如“千里江陵一日还”、“黄河之水天上来”等。

4. 复习《早发白帝城》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分析诗的节奏和韵律,如平仄、押韵等。

解释诗中的关键字词,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古诗,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技巧和韵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2. 板书内容:《静夜思》重点字词、韵律特点《登鹳雀楼》重点字词、表达技巧《早发白帝城》重点字词、节奏韵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堂所学的古诗技巧和韵律,仿写一首古诗。

2. 答案示例:《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课复习,发现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对韵律分析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
儿_忽_童_然__是闭__那_口_样_立”天写真出可了爱儿。童“捕意蝉欲前捕的鸣专蝉注,, “出怕路了得人垂鱼借钓惊问时不遥怕应招鱼人手儿,吓走___时__的__担__心___;__“”儿写 童儿溪忙散童头趁学放卧东归风剥风来筝莲放早时蓬纸最,的”鸢喜天写__小_真出_儿_,了_亡_“儿_赖_童______剥____莲_”_蓬_写_时_出__的了_, 稚态。
谜底 来之不易 开卷有益 人迹罕至 触景生情 高瞻远瞩
第三关第四关
学以致用
诗句接龙
在春天的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 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 了家乡,于是他吟起诗句是什么?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 时,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 的《游子吟》中的哪一诗句?
谁言寸草心,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落红不是无情物 忽如一夜春风来 14、、水粉光骨潋碎滟身晴浑—方不—好怕化—作—春山泥色更空护蒙花雨亦奇 25、、少小离家老—大—回千—树—万乡树音梨无花改开鬓毛衰 36、、千山鸟飞—绝———万要径留人清踪白灭在人间
王勃诗中表达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 豪迈情怀的两句:
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桃成花为潭借景水抒深情千的尺名
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
无知己,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
的美好祝福。
天下谁人不识君
山河
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 如李白在《 望庐》山中瀑写布到 “飞__流__直__下___三__千__尺_,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 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 句 顺:水“白疾_日_驶_依_的_山__船尽__中__,,两黄岸河景入色海一流晃”而。过坐,在 不由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 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_____________”。 轻舟已过万重山
报得三春晖。
当你在公园里散步,看到满池荷 花,你会吟诵什么?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 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用唐代 诗人李绅的哪一句诗来教导我们?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有时候,有的人对自己所处的环 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 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 清”。宋代诗人苏轼用了哪一句 诗也说明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
我___们__自__然__天会__涯。想”若到和送比别邻“诗劝,君“更海进内一存杯知酒己,, _______西___出__阳_。关”无的故诗人句,李白送别孟浩
然时写了“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
送流 ”孤,帆表远达影了碧友空人尽离别之情。他还送别好 别 友汪伦时,写下了“______________,不及
《西词江牌月名·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
夜行黄沙道中是 诗的题目 牌名还有 卜算子 浣溪沙

,我知道的词
第一关
画中藏诗
《悯农》
《小儿垂钓》
《山行》
《回乡偶书》
《赠汪伦》

《泊船瓜洲》
《绝句》
《游子吟》
《望庐山瀑布》
《小池》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元日
静 夜 思
咏柳
竹石
第二关
填上表示地点的词
姑苏
(1)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晓看红湿处,花重 。
锦官城
洛阳 (3)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
扬州
第四关 第三关 诗学句以对致对用碰
1、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三关 第五关
声情并茂诵古诗
诗句接龙
感 悟 四 季——春
春天美在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美在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感 悟 四 季——秋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在诗 人的眼里是悲凉的, 杜甫说:“无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马致远说:“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
填字成诗 诗苑拾趣
填上表示颜色的字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___ 。
紫 (2)日照香炉生_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黄 (3)儿童急走追__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_黄__橘绿时。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红__于二月花。 (6)小时不识月,呼作_白__玉盘。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一去不复返”这一成语出自 崔颢《黄鹤楼》,原句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对 前途充满信心,且说明站得高,望 得远的两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牧童骑____ ,歌声振林樾。
((43))西草塞山长前__莺_____飞飞,二桃花月流天水鳜,鱼肥拂。堤杨柳醉春烟。 (5)两个黄___鹂__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意欲捕鸣_蝉__ ,忽然闭口立。
(1)众_鸟__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___蜓_立上头。 (3)儿童急走追黄_蝶__ ,飞入菜花无处寻。 (4)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_鱼__惊不应人 (5)知有儿童挑促__织_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读古诗,填修辞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反问)
把诗句(谜面)与成语(谜底)用线连接起来。
谜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 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倍思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终闻折杨柳,何人不
诗中的爱国 情怀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记 告乃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们赞美小草,赞美它具有顽强的 生命力,他们常常引用白居易的哪 一句诗呢?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当我们取得成绩时不能骄傲,因为 哪句诗告诉我们要百尺竿头,更 进一步。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 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 我不禁想起了哪句诗?
你能说出哪些诗人?
于谦 杜甫 王冕 郑燮 曹植 苏轼
你能给以下诗人排排队吗?
答案: 曹植 杜甫 苏轼 王冕 于谦 郑燮
我知道:
诗仙是( 李白) 诗圣是( 杜)甫 诗魔是(白居)易 诗鬼是( 李)贺 诗豪是( 刘禹锡) 大李杜( 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我知道李白的诗有《 赠汪伦》《望庐山瀑》布 ; 杜甫的诗有《春夜喜雨》《 绝 句 》; 辛弃疾的诗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节日
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 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 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贴春联等, 正 中如一王岁安除石,_春_所_风_写__送_的_暖_《_入_元_屠_日_”苏》;,重“阳爆节竹登声高 之 东际兄,弟忽》然,想“起___王_独_维_在_的_异_《_乡__九_为_月,异九每客日逢忆佳山节 倍思亲”;清明去扫墓,正值细雨绵绵, 看着路上行人很多,脑海中闪现出唐朝 杜 ___牧__的路__《上__清_行__明人__》欲_”“断。清魂明时节雨纷纷,
漫步古诗苑
快乐大闯关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诗的国度。 古诗词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 能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 思想,陶冶情操。今天,我们一 起漫步诗林,快乐闯关,体会诗 的魅力!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距》今约有两千多年 。 排序:
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诗经 明清小说 汉赋 宋词 唐诗 楚 辞 元曲
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枫渔火对愁眠” 。
品味乡愁
乡愁是李白“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孤寂,
乡愁是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惆怅, 乡愁是马致远“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的涯感伤。
话说友谊
友谊是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 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动,
友谊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 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友谊是“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劝慰,
诗中的友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 不识君。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诗中的童趣: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 无处寻。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 放纸鸢。 怪生无雨都张平,不是遮头 是使风。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
诗中的乡愁:
友谊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 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
友谊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 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痴望。
根据古诗写成语:
粒粒皆辛苦
来之不易
花落知多少
不计其数
读书破万卷
熟能生巧
春蚕到死丝方尽 鞠躬尽瘁
有心栽花花不开 事与愿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 人迹至罕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 红总是春。 (2)天门中断楚江开, _碧__水东流至此回。 (3)野径云俱_黑__,江船火独明。 (4)遥望洞庭山水_翠__ ,白银盘里一__青_螺。 (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_红__丝几万条。 (6)白毛浮_绿__水,红掌拨清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