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方案范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方案

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FS-DY-63931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方案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几个年头了,总感觉所教班级多,时间少,任务重,压力大。县教育局提出五大镇小学英语成绩合格率要达到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方案,这对于我们一线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加上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要想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使所有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就必须打破和摒弃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等教学模式。这时,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走进我们的视野。

一、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一)学生英语水平悬殊须分层

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之间英语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受家长重视,参加多种形式的英语培训,如卓越英语、昂立英语等,他们的接受能力会强一些。教师授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太浅且速度太慢,已不能

满足他们的需要而造成了他们“吃不饱”。因此在课堂中,显得索然无味、无所事事。与之相反的是有一部分学生和家长没有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只要学好数学、语文就可以了。于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加深,他们感到教师的授课内容偏难且速度太快,跟不上老师的步伐,时间长了,对英语就失去了兴趣。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教学”,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培养更多的优秀生,尽可能多地转化学困生,也就不是一个口号了。

(二)学生个体差异不同须分层

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心理发展水平都会有所不同,存在着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又容易被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忽视,因此,在同一个班按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搞“一刀切”的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那么分层教学就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它的目的并不是消灭学生之间的差异,消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可以说分层教学刚好是运用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学生分层,注重实际

可以说一个班中,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等,他们的学习方式、接受知识能力等会各不相同。如果要实施分层教学,就必须以分层方式把他们区分开。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在分层前,对学生原有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和个性特点等进行了全面、充分地了解,把他们划分成A、B、C三个层次,A为优等,B为中等,C为后进。一般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来进行划分的。当然,不同的课型也可以有不同的分层,而且在不同的课例

中,学生所表现的情况也不一致。正如恩格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学生的层次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可变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会相应地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就要注意这些变化,并以此定期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调整,以此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递进。

对于我们这些班级相对较多,个别辅导时间少的英语老师来说,每个班能有几个小助手、小帮手之类的,那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啊!这学期我就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遵循自愿、均衡的原则。各小组基本一致:有同等数量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总人数相等;学生以自愿为主,适当调整:不要强迫学生参加哪个组,尊重他们的意愿,来作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达到“均衡”。并由组员推荐一位有责任心的,各方面能力强的担任本组的组长。这样一来有利于本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二来有利于各组之间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赛,相互激励。实践证明,这十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充分调动了

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二)备课分层,明确目标

都说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话一点都不假。你只有备好课,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那么在分层教学中,就要按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进行分层次备课。教学实际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同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学困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后,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同时,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分析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多数学生学会并掌握知识的要点和重点,使优等生能在知识的网络中、对比中、拓展中学会灵活运用。例如:在教授PEP 5《My New Room》Part A Let’s learn 中,我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对C层

学生要求理解和认读trash bin, curtain, mirror, end table, closet 等单词;对B层学生不仅要求能认读单词,而且能熟悉“In my room ,I have ….”的句型;对A层学生的要求是在B层学生的基础上,并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相关的单词和句型。

在备教材的同时,也要备学生,即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有个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三)教学分层,提高效率

课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根本保障。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并注意难度。对于A层学生要设计一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对于C层学生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学习兴趣,树立他们学习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简单,让他们从厌烦学习转到愿意学习上来,感受成功的乐趣。比如在复习“forest”这一单词时,对于C层学生提出认读并回答“Do you like the forest?” “Is the forest bi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