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现代性思想及其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使文学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还对文学的主题、风格和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首先,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统的中国文学形式主要以诗、词、曲为主,注重韵律和格律的运用。
然而,现代主义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形式束缚,使文学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
例如,鲁迅的散文作品《狂人日记》以及《阿Q正传》等,采用了新颖的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展现了现代主义的特点。
此外,现代主义还引入了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新的文学手法,进一步拓展了文学的表现形式。
其次,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主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文学主题多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道德伦理和人性的修养。
然而,现代主义的出现使文学的主题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现实化。
现代主义作品关注社会问题、个人内心的挣扎和迷茫,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
例如,鲁迅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性的关注。
现代主义的主题使中国文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多样性。
再次,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的中国文学风格注重文人雅致和修辞技巧的运用,追求意境的营造。
然而,现代主义的出现使文学的风格变得更加大胆和直接。
现代主义作品的语言更加贴近生活,注重表达个体的情感和思想,强调真实性和直观性。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以其简洁直接的叙述风格和鲜明的现实主义描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现代主义的风格使中国文学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体验。
最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改变也是不可忽视的。
传统的中国文学观念强调文人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将文学视为一种教化和启迪的工具。
然而,现代主义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观念,将文学视为一种自由表达和思考的方式。
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兴盛
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兴盛在中国历史上,明清时期被视为是文化兴盛的时期。
自唐宋以来,中国文学和文化经历了一些起伏和变革,但在明清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本文将探讨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和文化兴盛的原因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文学兴盛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的思潮引入中国。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崇尚个人才华和创造力。
这一思潮的引入激发了中国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创新。
在明代,有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文徵明、唐寅等,他们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拓的精神,将诗词、绘画等文化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们的创作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和题材,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为明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一个促使明清时期文学兴盛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在明代后期,中国社会出现了相对较长时间的稳定局面。
这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文化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而随着明朝统治的衰落,清朝的建立为社会带来了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也为文化事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对文学艺术的需求增加,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明清时期文学兴盛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明清时期的文人们不仅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例如,明代的杨慎修继承了唐宋以来的诗歌传统,发展了“词”,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清代的曹雪芹则创作了《红楼梦》,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时期文学与文化兴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明清时期文学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观念的变革为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学界的新思潮和技巧传递给了后来的文人,为他们提供了灵感和寻找创新方向的思路。
其次,明清时期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如诗词、戏曲、小说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明清文学的时代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明清文学的时代特点及其文化价值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它的文学创作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下得以迅猛发展,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其作品在当今世界文化领域中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一、时代特点1. 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是封建中国的最后一个时代,封建礼教思想十分盛行,儒家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儒家思想对文学的影响在这一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学作品大多遵循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从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思想、情感、艺术等多个方面。
2. 科举制度带动文学创作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一款世界闻名的选拔制度,它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外因。
为了考取功名,大批士人在历次科举考试中竞争激烈,文学创作成为了他们提高文化修养的一大途径。
同时,科举制度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积淀。
3. 文化多元性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加上国家面临的内外压力,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
这个时期文学多以小说、戏曲、诗词为主,同时又不乏古文散文、杂文等多种体裁的作品。
因此,明清文学不但丰富多彩、各类文体都有,并且题材广泛,从人、事、地、物、理、肺、天、道,乃至玄幻、奇趣、武侠等无不涵盖,这些成为明清文学的重要特点。
二、文化价值1. 传承中华文化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时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新高峰。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可以作为今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桥梁和窗口。
例如《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等著名的明清小说,它们不仅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格,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价值观。
2. 突出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明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文学概念表达、诗情画意等纷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了中国文学独特的魅力。
如《春秋左传》、《孟子》等著作,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儒家思想。
另外,明清文学中的小说、戏曲赢得了无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无论是《红楼梦》的情感抒发,还是《长生殿》的历史叙事,都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学的魅力。
近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思考
近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思考近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时期,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解放,都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思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作家们通过对现代性的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首先,现代性的思考在近代文学中体现为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反叛。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被束缚在各种规范和约束之中,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受到限制。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开始反思这种束缚,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发展。
在文学作品中,这种思考体现为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对权威的质疑,以及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主人公通过疯狂的言行来表达对传统社会的不满和对现代性的追求。
其次,现代性的思考还体现为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近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工业化带来的劳动问题、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矛盾、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困境等等。
这些问题成为了近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作家们通过描写社会的黑暗面,展现现代社会的丑陋和残酷,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葛雷格·索姆斯被变成了一只巨大的昆虫,象征着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被边缘化和异化。
此外,现代性的思考还体现为对人类命运的思索。
近代社会的变革使人们对自身的存在和命运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作家们通过对人类存在的探索,表达了对生命的痛苦和对人性的关怀。
例如,尤瑟尼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他通过描写各种社会角色的命运和悲剧,呈现了人类存在的无常和苦难。
最后,现代性的思考还体现为对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
近代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结构,而是开始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例如,莫泊桑的《羊脂球》采用了以事件为中心的叙述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使得故事更具有现代感。
同时,一些作家还尝试将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例如诗歌与小说的结合,戏剧与小说的结合等等,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现代性文学与明清小说
现代性文学与明清小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学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现代性文学与明清小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学时期。
本文将探讨现代性文学与明清小说之间的异同以及现代性文学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首先,现代性文学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方式。
在这个时期,文学开始追求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探索。
与此相反,明清小说强调社会地位和道德规范。
在明清小说中,人物形象常常被赋予固定的社会角色,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道德约束。
而现代性文学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人物形象更加多样化和真实。
这种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现代性文学具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其次,现代性文学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现代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现代性文学试图通过作品来揭示和批判这些问题。
它主张反映社会现实,并传达作者的价值观念和批判意识。
相比之下,明清小说更多地关注于情节的发展和娱乐性。
明清小说常常以讲故事、取悦读者为目的,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较少。
现代性文学的兴起使得文学切实地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成为反映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
另外,现代性文学倡导个体意识的觉醒与自由探索。
在这个时期,人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更加重视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发展。
而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则常常被束缚在既定的社会角色中,缺乏个体的自由选择。
现代性文学呼唤个体的意识觉醒,鼓励人们追逐自己的内心激情和追求。
它试图通过作品来唤起读者对于自身内在世界的思考和发现。
现代性文学所强调的个体意识的觉醒对于明清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文学创作的全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代性文学与明清小说在审美观念和创作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许多共同点。
比如,现代性文学和明清小说都关注人性和情感的细腻描写。
无论是现代性文学还是明清小说都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情感和情绪。
另外,现代性文学和明清小说都试图通过作品来传递某种思想和价值观念,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明清之际的新文化思潮与文学实践
明清之际的新文化思潮与文学实践明清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环境的变革,人们开始进入了新的文化思潮,寻求一种更加自由、开放和创新的精神境界。
这种新文化思潮的出现,对于当时的文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从新文化思潮的起源、表现及其对文学实践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探究。
一、新文化思潮的起源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封建制度开始逐渐瓦解,市民阶层的出现使得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
文化自由、自我创新、理性思考等新思潮开始乘风而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思潮的普及,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社会各个层面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明朝中期的“东林党”。
东林党是以江南八十一家为主体的一派文化团体,由一些知名文学大师、政治家组成,致力于激发人们新的文化思潮和文化创新。
他们提出了“继承孔子、忠君爱民、自由创新”的理念,强调道德的规范、知识的精通、思想的创新和民主的开放。
这种新文化思潮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共鸣,成为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代表性力量。
二、新文化思潮的表现新文化思潮的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既有体制内、也有体制外的文化组织,既有社会团体、也有学者、文人的自由活动,这些体现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求。
首先,新文化思潮的表现可以体现在政府的文化政策上。
明代萧朝藩在其《太和正音谱》中规定了21个声母和36个韵母,重点规范了古典汉语的读音,在语言甚至是文学领域定下了官方规范。
在文学史上,这被看做是文言文的充实化和规范化的代表性事件。
其次,新文化思潮的表现也可以在文人的文学作品中看出。
明末清初,文学作品的谈资无处不在,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情感的流畅性和表达的精确性。
鲁迅所说的“从袁朗读到二府二宫诗文,都是散散的不小心丢出来的哀哗,没有文艺学说,更没有学科分明,也没有用一种“良心”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文艺创作活动”。
在这样的文学大背景下,可以看到作者开始追求创造性和思辨性的作品,体现了更为自由、自我意识和现实性的新文学思潮。
中国的明清时代文学
中国的明清时代文学明清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学形式和内容都经历了诸多变革,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人才。
本文将从明清时代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明清时代文学的特点1. 崇尚实用主义:明清时代,文人对文学的追求更加注重实用性,追求实际的功效,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因此,文学作品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描写和表达,内容更加接地气,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2. 逐渐形成的小说文学:明清时代,小说成为中国文学中重要的文体之一。
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为代表的古典小说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小说以其活泼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鲜明的社会写照,吸引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关注。
3. 千变万化的戏曲艺术:明清时代,戏曲艺术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
由元曲发展而来的明清戏剧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对古代文学的继承和创新:尽管明清时代文学追求实用功能,但对古代文学的继承和创新也是重要的方面。
文人学者们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也不断对古代文学进行研究和借鉴,将古代文学的精华发扬光大。
二、明清时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 《红楼梦》: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之巅的小说,描绘了贾府荣辱和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道德沦丧,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西游记》:这部以孙悟空等人物为主角的神魔小说,以浩大的篇幅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人们爱不释手。
《西游记》通过讲述取经的故事,表达了对封建统治的批判和对自由解放的追求。
3. 《水浒传》:这部以宋江等梁山英雄为主角的武侠小说,通过描绘梁山英雄的生死离合和对正义的追求,呈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三、明清时代文学对社会的影响1. 思想启蒙和社会批判:明清时代的文学作品对人们的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清小说的文学风格与社会意义
明清小说的文学风格与社会意义明清小说是指在明朝和清朝时期兴起并流传下来的小说,这些小说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历史、传奇、爱情、武侠等多种题材,风格各异,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明清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文学风格和社会意义。
一、文学风格1.艺术手法多样化明清小说在艺术手法方面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们不仅运用了真人真事的素材,也运用了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加入了奇幻的元素,使得其色彩丰富而生动。
另外,明清小说还运用了蒙太奇手法,构造了复杂的情节结构,引人入胜。
2.细节描写精细入微明清小说在描写方面也非常细腻,通过对人物、环境、事件的细节描写,使得读者可以逼真地感受到小说中的情景,例如《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和唐僧一行人的描写,以及《红楼梦》中对贾府生活的细致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语言幽默生动明清小说中的语言也非常幽默生动,它们常常使用俚语和方言,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例如《水浒传》中大梁说话的俚语、《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顽皮话,都非常有趣。
二、社会意义1.反映社会现实明清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它们描绘了人民的生存状态和阶层矛盾,反映了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宗教、道德等诸多问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2.弘扬人文精神明清小说弘扬了人文精神,其中包括孝道、纯真爱情、正义意识、忠诚精神、真善美等等。
例如《红楼梦》中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人性描写是非常深刻的,体现了人文情感的高度。
3.传承文化遗产明清小说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元素,而且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并加以吸收融合。
在中国文化遗产中,明清小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些小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明清小说以其多样化的文学风格和独具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其影响不仅深远而且持久。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清朝文化的影响与现代转型
清朝文化的影响与现代转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文化对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包括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方面。
而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习惯于思考传统文化的中国人们更是从中获取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思想方法。
清朝的文化传统由汉族传统文化在满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代表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等。
这些文学作品以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闻名,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影响深远。
其中,《红楼梦》更是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顶峰之作,洋溢着浓郁的人情味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揭示出了封建宗法社会的最深层次的矛盾。
此外,在科学领域,清朝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例如,乾隆帝时期,曾邀请西方天文学家中国㛲罗辑来中国,对中国天文学做出重大贡献。
在医学方面,清朝医学家四库全书编纂者杨绳声提出了“四诊法”,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理论。
他在医学研究中注重实践,把治病救人放在首要位置,并且提倡预防为主,使得“治未病”的理念在当时就已经产生了。
清朝时期,有很多先进的理念被提出。
例如,在哲学领域中,清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思考人与国家、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境界,它对于现代民主思想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在现代中国,清朝的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清朝文化进行重新认识,这有助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例如,在基础教育中将清朝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文化本质,从而更好地接受传承与创新。
总之,清朝文化如同一座丰厚的金库,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中国。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只有注重传承、融合与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为现代中国的发展奠定更加牢固的文化基础。
明清小说的成就及其文学意义
明清小说的成就及其文学意义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一时期的小说产生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和进步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清小说的成就及其文学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历史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经典小说,如宋慈的《吴文英状元升官记》、凌蒙初的《李娃传》、冯梦龙的《三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等。
而且,明清小说的创作水平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明代的小说以“话本”为主要形式。
话本是一种口头讲述的小说形式,讲述的范围很广,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
其特点是细节描述生动,语言流畅,因此颇受读者欢迎。
而且,话本在文化上直接与大众联系在一起,并有着深厚文化根源的传统。
因此,话本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小说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清代则出现了具有长篇和章回结构的小说。
对话本中的细节性描写进行了发扬光大,细腻多样的画面描写、逼真的人物塑造、情节的跌宕起伏、意蕴的丰富多彩和写作技巧的提高,都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加成熟的底蕴。
二、明清小说的文学意义1、细节描述水平高超明清小说的作者注重细节描写,对人物、场景、情节的描写相当细腻入微,真切再现了生活的色彩与人情味儿。
如《红楼梦》中对香菱、宝钗两个人的描写,各自的生活环境、习惯,以及宝玉与二人的心理交往,都让人感觉真实而生动。
亦如《三言》中再现了很多民间生活细节的描写。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不仅让小说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借鉴作用。
2、种种意蕴深厚,寓意深远明清小说对于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做了很深入的探讨。
如《儒林外史》寓意当下难为历史之遗产,以及官场上一些不良风气,牢牢把握民间现实情况,为读者提供了怎样看待世界、怎样看待人生的一份指南。
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与文学创作
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与文学创作一、背景介绍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段时期经历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革。
明朝时期相对繁荣稳定,但却内忧外患;而清朝建立后,带来了新的统治者和新的社会秩序。
这些变革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为文学艺术注入了新的灵感和内容。
二、社会变革1. 政治与统治者更迭在明朝晚期,官员腐败现象严重,导致统治危机。
随着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成功,明朝灭亡并被清朝所取代。
清朝带来了强势中央集权制度,为前朝社会制度注入新元素。
2. 经济改革与商业发展随着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繁荣,商业资本逐渐崛起。
海外贸易也得到拓展,并引入西方的科技与知识。
这些经济变革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3. 社会阶级与家族观念明清时期社会阶级固化,封建等级制度得到强化。
家族观念成为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
这些社会现象反映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揭示了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三、文学创作1. 小说的兴盛与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
《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名著问世,描绘了各种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和他们之间复杂纷争关系。
2. 戏曲与艺术表达京剧、评剧等民间戏曲流派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
戏曲作品通过歌唱、舞蹈和表演来表达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百态。
3. 文人与士人文学文人墨客们以诗词歌赋、论文随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于社会变革的看法。
他们关注时事政治,并对社会现象进行审视和批判。
四、影响与意义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它不仅丰富了文学内容,也拓展了表现形式。
同时,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成为后世研究历史与社会的重要资料,帮助我们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以上是关于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与文学创作的简介。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都发生了深远的变革。
这些变革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优秀作品,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和社会状况。
明代文学的思想价值与文学特色
明代文学的思想价值与文学特色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充满活力和文艺辉煌的时代。
在文学方面,明代文学的思想价值和文学特色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明代文学的思想价值和文学特色,以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一、明代文学的思想价值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明代是一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
经过元代的异族统治和文化冲击后,明代文人开始重新审视并归纳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他们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常常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来表达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例如,明代文学中大量出现了对儒家经典的引用和模仿,这些作品反映了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2.倡导民本思想明代是中国古代倡导民本思想最充分表现的时代之一。
在明代文学中,很多作品都表达了对民众权益的关注和保护。
例如,明代门阀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天下为公”的主题,就表达了对于社会公正和人民权益的强烈呼吁。
这些作品表达出了文人在民本思想方面的认同和贡献。
3. 探索人性与情感在明代文学中,文人对于人性和情感的探索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由于明代社会中没有强制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因此文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探索和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作品通常表达出了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在世界。
二、明代文学的文学特色1.门阀小说的兴盛在明代文学中,门阀小说得到了广泛的流行和发展。
门阀小说是一种描写官宦贵族生活的小说,它通常以展示门阀贵族的生活风俗和礼仪文化为主题,具有鲜明的阶级特色和生活气息。
2.较多的文言小说创作在明代文学中,文言小说的创作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文言小说是一种用文言文写成的小说,其特点是语言华丽、结构复杂,情节奇异、幽怪。
这种小说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一些文化人对于神怪、民间传说和古代传说的热衷。
3.古文运动的兴起明代是一个古文运动最为热烈的时期。
这种运动主张用古文来表达现代思想和情感,以此来回归传统文化和“专精致远”的思想。
明清社会思潮与文化变革
明清社会思潮与文化变革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于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
在明清时期,社会思潮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在明朝时期,儒家思想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并且影响深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赋予了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基石。
然而,在明朝后期,其他的思想派别也逐渐开始兴起,例如道家和佛家等。
这些思想派别的出现,打破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中的垄断地位,导致了更加完善和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体系。
在清朝时期,一些新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在中国社会中兴起。
例如,基督教和天主教这两个西方宗教在中国传播开来,对于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和天主教弘扬“爱”的概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礼”、“义”等概念进行了引导和照应,形成了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的文化变革。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化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革。
其中最大的变革是朱子学派的出现。
朱子学派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分支,它认为,唯有通过对于自我修养和品行的追求,才能够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完美。
这个理念在后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于中国社会的思想和品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例如,小说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文学形式。
明朝时期的《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是后来世世代代流传的文化经典。
而清朝时期的诗人和画家们则在诗歌和绘画领域探索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些文学和艺术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对于后来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总之,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和文化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而丰富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
同时,新的文化形式也在当时产生,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文学与思想
明清时期的文学与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文学和思想的发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这个时期,文学和思想的发展相互影响,互相促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明清时期的文学和思想做一个概述。
明清时期的文学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学已经从中古时期的唐诗宋词发展到了一个更加自由、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小说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学类型。
明代时期的小说以《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为代表,这些作品描写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社会中的困境,这些作品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清代时期的小说以《红楼梦》、《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代表,这些作品描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和现实中的社会问题,这些作品挑战了传统文化的观念。
明清时期的诗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类型。
明代时期的诗歌以边塞诗为代表,这些诗歌描写了边疆的苦难和人们的生命代价。
清代时期的诗歌以《木兰诗》、《离骚》为代表,这些诗歌描写了人性的探索和生命的意义。
在这个时期的诗歌中,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成为了相对独立的思想系统,同时,一些像黄宗羲、朱光潜、袁枚等思想家也使用了这些诗歌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明清时期的散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类型。
明代时期的散文以《牡丹亭》、《异史氏传》为代表,这些散文描写了人性和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缺陷,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问题。
清代时期的散文以《谈判录》、《贾仲明文集》为代表,这些散文描写了对不公正现象的厌恶和反叛,它们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开端。
在这个时期的散文中,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仍然是主要的思想来源,但一些像李渔、梁启超等思想家也使用了散文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明清时期的思想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种思想流派都有很重要的发展。
儒家思想是最影响社会的思想之一,儒家强调礼、义、智、信的重要性,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和尊重传统,这些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思想也在这个时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佛教强调世俗生命和超脱的均等性,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文学现象及其社会意义
明清时期的文学现象及其社会意义明清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繁荣多彩,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本文将从文学作品特点、文学家代表以及社会意义三个方面分析明清时期的文学现象。
一、文学作品特点在明清时期,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包括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的兴盛,以及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的质变。
早期明代的文学作品大多延续了元代文学的传统,依然注重“诗以景,文以情”,风格上多追求优美华丽。
而到了中期明代,文学开始朝着艺术性和思想性与情感性的统一方向发展,代表作品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施耐庵的《水浒传》等。
清代文学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现,代表作品如纪昀的《四库全书》、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文学作品的主题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爱情、史诗、神话、民间故事等。
在诗歌方面,明清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不拘泥于诗歌的形式,成功地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
例如,杨慎的《临江仙·滕王阁序》、张岱的《桃花扇·春情》等,都是明清时期极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
二、文学家代表明清时期涌现了许多文学家,他们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以下是几位明清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代表。
1. 杨慎杨慎是明代末期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代表作品有《临江仙·滕王阁序》和《竹石》等。
他的诗歌和散文都表现出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社会和人民的深切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
2. 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晚期文学家,他的诗歌和词作是当时文坛上的佼佼者。
他的代表作有《钗头凤·世情薄》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这些作品表现出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
3. 曹雪芹曹雪芹是清朝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以爱情和家族关系为中心,巧妙地描绘了封建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物性格,体现了曹雪芹的文学造诣和才华。
明末清初的文化和思想变革
明末清初的文化和思想变革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变革极其重要,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明朝时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多样。
但到了明朝后期,政治日趋腐败,对外侵略战争频繁,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清朝在这个时期大力征发士兵,积极参与对明朝的战争,最终消灭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明末清初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艺术变革明代文学艺术以唐诗宋词为主要参照,贯穿了整个明代文学的主题是“永垂不朽”、“弘扬国风”。
然而,到了明末清初时期,随着社会动荡的加深和文化的多元化,文学艺术开始发生转变。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大意》中指出:“,直到元代文艺革命而后改变。
”明代文学中多有周汝昌、纳兰性德等人的作品。
但清代文学中的《红楼梦》、《西厢记》、《长恨歌》、《青玉案》却都比较具有现代性。
明代文学中强调史志、政论、文集,清代文学则更注重小说、戏曲等士人不太重视的文艺形式。
此外,明末清初时期的诗词也有很多变化。
明末时期的诗人大多受到南宋的影响,诗歌形式相对较为规范,内容多半歌颂民族精神,弘扬文化瑰宝。
而清代时期,对诗歌的探讨、研究更为深入,人们开始挖掘无限的诗歌魅力,并且发展出了很多新的诗歌形式。
2. 儒学思想变革明代的学者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儒学是对待世之道,儒学所提倡的礼、乐、诗书、礼法、德行,大皆弘扬文化的信仰。
但到了明末清初时期,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对儒学进行重新评估。
儒学思想被更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哲学开始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
在文官世家中,学术传承的本质也被进一步探讨,并成为学术讨论的主要对象。
独立倡导“还原性”的一些经典问题、学术成果、学术呈现方式等,也都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3. 科学技术变革明朝初年是中国文化科技的巅峰,但到了明末清初时期,科技发展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现代性”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起源
2神州文学“现代性”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起源朱丹湖北荆楚理工学院摘要:针对“现代性”思想,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本文分别阐述了“现代性”思想的产生和矛盾,激进主义在文化方面的战略,启蒙主义文学观念和“现代性”思想之间的内在矛盾。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文学;启蒙主义;激进主义随着西方国家的扩张,西方“现代性”思想进入了中国,对中国文化造成了新型的矛盾,就是在这样复杂矛盾的背景下,中国的现代文学思潮就此诞生,中国的“现代性”思维包含的内容很多,既包括现行的时间观和目的论的世界观,又包括了历史决定论和二元对立独断论,对于“五四”文学大革命来说,深深的影响了它的激进主义的战略文化,同时,对于启蒙主义文学来说,也决定了它的政治和审美在结构上的矛盾性。
这就成为了阻碍中国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发展的绊脚石。
一、“现代性”思想的产生和矛盾在文学史的结构中,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有着30年的历史,以“五四”文学革命为起点,终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不仅是时间标识,更是具有了某种政治意识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是反对封建帝国主义的,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但是,这种思想的本身蕴含了多重矛盾,对此人们未能引起重视,因此,缺少深刻的反思以及批判。
中国“现代性”思想并不是通过本民族历史文化自发而生的,他是被动的卷入了资本主义的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中,从而被激发了出来。
西方“现代”思想历经了数百年,在此期间形成了复杂的矛盾,虽然在逐渐的成熟,但至今也未能完成。
西方的现代性思想矛盾是二元紧张,主要表现在工具理性,以及价值理性,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增加与科学技术进步,还有就是精神危机与严重的人性异化,这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文化矛盾。
近现代的西方文化思潮,不管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绝大多数是运用现代性的激进思想,进行物质“现代化”进程的批判,且本身就具有了自我否定的因素。
中国“现代性”思想有着不同的复杂面貌。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作为明显的标志,我国开始了大变局,春秋大梦被西方列强的大炮击碎,激发了有识之士的亡国意识和变革的热情,“现代性”思想在中外的矛盾中明显的彰显出来。
明清小说中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
明清小说中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明清小说历来被誉为中国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更是不容忽视。
写实主义的小说在现代文学中颇受欢迎,然而在明清时期,小说更多的是以浪漫、幻想、夸张为主调,却不失真善美的表现手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明清小说中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探究小说家们对于社会现实、人性张力的表达与感悟。
一、明清小说中的社会现实表达小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不但要用艺术语言表达思想,还要通过故事情节来阐述社会现实。
在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社会的存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百姓,贫困落后的工农生活深深影响了他们的精神状态。
小说家们深知这一现象,故在作品中揭示了农村百姓贫困、官僚腐败等社会弊病。
例如,程德全所著《镜花缘》就是一部大力揭露封建社会晦暗面的小说。
小说家通过镜子将人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相互映照,表现了那些善良美好的人在封建社会下的艰辛生活和被不公正的社会现实所迫害的悲苦遭遇。
而这部小说也因此成为了当时社会正义的呼声,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二、明清小说中的人性张力表现在明清小说中,往往可以看到小说家们对于人性的深刻刻画与感悟。
他们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不可测性,深挖人性内在抉择的复杂和张力,表现出无私的关怀和宽容的心态。
例如,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就是明清小说中人性表现最为深刻的一部,全书共有四百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心路历程和人性深层次的抉择。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江湖人物生活的凄美、悲怆、狂妄、豁达等多重情感,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张力,使得小说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三、明清小说中的艺术感染明清小说的作者往往通过艺术表现手法,将社会现实和人性张力与美学享受融为一体,以此感染观众,达到一种深入人心的艺术效果。
例如,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就是一部充满艺术感染的小说。
小说中的宋江、方腊等“梁山好汉”形象,其表现手法是典型的浪漫艺术,透过其各自的性格、形象、行为等诸多方面,展现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出观众浓烈的情感共鸣。
明清时期的文化现代化及其意义
明清时期的文化现代化及其意义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尤其是在文化领域,明清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现代化是指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和创新。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化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文化从儒学向科学转变。
在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
这一过程由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倡导心学开始,到清代思想家郑板桥等人兴起“格物致知”运动,最终演变成为了科学思想的兴起。
科学思想的兴起推动了数学、物理、天文、地理、药理、医学、机械等领域的发展,对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文字印刷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明清时期,印刷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逐渐向手工艺转移。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移动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和质量,对于普及知识、传播科学、加强文化教育和文化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文学艺术从古典走向现代。
在明清时期,文学艺术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从思想主题的选择到表现形式的创新,在文学与艺术领域中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
这种多样性不仅是各自的传统优势的综合发挥的结果,也更多是对欧美现代文化的接受和创新。
这不仅拓展了文学与艺术的表现范畴,而且为后来的文学与艺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总的来看,在明清时期,文化现代化体现出了多方面的特征,发展程度和成就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
这种发展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基石,对于今天中国的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明清时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现代化的探索和追求,为今天的文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文基础。
其次,明清时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遗产和文化支撑。
最后,明清时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为我们认识、研究、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西方先进文化创新素材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本和文化遗产。
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冲击
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冲击近代以来,现代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文化革命,对各个领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现代主义的潮流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本文将探讨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冲击,并分析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首先,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冲击表现在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
传统的中国文学注重情感的抒发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现代主义则更加注重形式的创新和对语言的实验。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呈现,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客观叙事模式,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这种形式上的创新使得中国文学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其次,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冲击还体现在对主题和思想的突破。
传统的中国文学主题多以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为核心,而现代主义则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以一个小人物的形象展现了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丑恶,引发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
这种对主题和思想的突破使得中国文学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命运,呈现出更加真实和深刻的作品。
然而,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冲击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和批判有时候过于激进,使得一些作品过于晦涩难懂,无法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例如,一些现代主义诗歌倾向于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其中的意义。
这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导致了作品的传播受限,使得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力相对有限。
其次,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冲击还带来了一些思想的冲突。
传统的中国文学注重思想的启迪和价值的传递,而现代主义则更加关注形式和艺术性。
这种思想上的冲突使得一些作品在表达方式上过于冷漠和理性,缺乏情感的渗透和人性的关怀。
这种冲突使得一些读者对现代主义作品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其过于冷艳和脱离现实。
综上所述,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冲击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现代性思想及其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关于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发生问题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明清两朝成为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集中时期,这种变化是指中国本土现代性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已经较为明显地表露出来。
从文化角度来看,思想与文学是两个重要的考察领域。
就思想而言,中国本土现代性思想是在反封建王权统治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点并无疑问(类似于西方现代性也正是在反中世纪基督教神权统治中产生一样)。
明中后期反封建理学的泰州学派是主要的中坚力量,这一派的学者有王艮、颜钧、何心隐、罗汝芳等,而代表性思想家则是李贽,他的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承认人的自然天性,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肯定欲望的合理性,来反对宋明理学的灭人欲;二是否定孔孟之学,揭露其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动摇了维护封建王权的正统思想[1]。
随着这一思路在明后期的展开,再加上明代中后期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以及市民社会群体的扩大,形成了一种广泛的、具有全社会性质的(主要体现在中下层人群中)影响,而且这一影响到晚明的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时达到高潮,并对清中期以后的反封建王权思想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2]。
清中期的乾嘉朴学既有对晚明思想的继承,又开辟出新的路径,以戴震、章学诚为代表的学者在方法论上取得了突破,他们所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实证辨伪方法打破了宋明理学中占主流的玄想空谈方法,因为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辨伪以存义理之真,必然涉及到理性的推理判断,所以乾嘉学派总结出一些类似于西方的形式逻辑的方法(即理性的逻辑演绎)。
这种重视实证辨伪的方法与精神对现代中国学术的影响至今可见。
所以,明清时期反封建正统的思想,在理论与方法上都显露出中国本土现代性的踪迹[3]。
就文学方面而言,白话文学创作开始步入成熟,其代表性的标志是《金瓶梅》的出现。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章回体小说,体现明中期社会世俗化生活的《金瓶梅》,就是以描写人的自然欲望(以性欲、物欲为集中代表)来反抗禁欲主义的代表性作品。
它是当时的反理学思想与市民世俗生活相交汇的结果,就白话程度而言,因其尚未脱离话本的窠臼,所以还显得比较粗俗,口语化痕迹较为明显。
随着印刷业的兴起,城市的繁荣,市民社会对描写世俗生活的白话文学作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白话文学的传播与兴盛,并于清中叶最终诞生了《红楼梦》这一成熟的白话文学作品。
从白话的角度来看,《红楼梦》的白话语言已无早期白话粗俗、不精致的弊病,而上升到一种精致的纯白话程度,这就为白话最终取代文言并获得正统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而言,胡适与陈独秀所提倡的文学革命正是白话文学继续发展的结果。
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先生从两个方面对新文学作出规定就是明证:首先是从形式方面,一曰,不用典。
二曰,不用陈套语。
三曰,不对仗(文当废骈,诗当废律)。
四曰,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
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
一、二、四项是讲语用,三、五项是讲语法,这些正是明清时期白话文学语言早已具备的特征。
其次是从精神方面:六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七曰,不模仿古人,语语需有个我在。
八曰,需言之有物。
这三项正击中了文言的弊端。
陈独秀先生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所提倡的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明瞭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也可以在明清白话文学中得到求证[4]。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白话与国语的关系,白话来自方言,在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中可见各地之俗语,但白话一旦成为国语就具有了普适性,因此从史实来看京城地区的方言上升为国语,就与政治密切相关。
美国学者安德森曾论及到欧洲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拉丁文的衰落,他说:一言以蔽之,拉丁文的衰亡,其实是一个更大的过程,也就是被古老的神圣语言所整合起来的神圣的共同体逐步分裂、多元化以及领土化的过程的一个例证。
[5] (p.18 )拉丁文的衰落以及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的崛起,与中国明清时期文言的衰落以及白话的崛起何等相似!
在思想与文学领域出现巨变的同时,明清时期又出现了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那就是百科全书的编撰。
以往的观点认为,百科全书(如明代《永乐大典》《天工开物》《本草纲
目》《农政全书》;清代《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是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不错,但这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笔者以为对于百科全书的出现,更应当首先以文化达到繁荣成熟的角度来审视,我们说文化无所不包,难以把握,而百科全书难道不正是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吗?不仅如此,百科全书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文化开始真正走向成熟与统一,而文化的成熟与统一正是现代民族观念形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
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了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的提法,我们可以就此接着分析下去:这样的想象在何种空间中才能形成?答案只有一个,正是文化提供了这个空间,而且必须是一个统一性的文化空间。
到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十七世纪启蒙时期的法国、英国在编撰他们的近代百科全书,这正意味着英、法的文化在迅速走向丰富、繁荣与统一,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作了文化上的准备。
在百科全书时代的中国社会,诞生了《金瓶梅》与《红楼梦》这两部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社会小说,也正体现了文学创作与时代的关联,由此也就不难找出这两部小说中蕴含的现代性因素:语言的变革白话走向成熟(为晚清文学、尤其是五四新文学变革奠定了语言基础,结束了宋元明清以来的文言与白话相互并行的局面)、生活的世俗化、对封建正统思想的轻视与瓦解、物欲至上的观念与行为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