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4-0673-05

武汉市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

赵亮1,王婧2

(1.湖北大学商学院,中国湖北武汉430062;2.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湖北武汉

430062)

摘要: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它为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提供依据,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的需求。在研究各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的现状及变化特征,

指出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构想。关键词: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分布特征;优化构想;武汉市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游憩(Recreation )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各种活动的总称。现代城市四大功能之一的游憩活动对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其他功能的实现(居住、工作、交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西方社会17—19世纪就开始出现了游憩地规划,有关游憩地大范围的理论研究始于1950年代的西欧和北美。进入197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出现为西欧各国城市游憩地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从强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园体系开始转向对城市游憩产业系统的研究。

西方有关游憩地方面的研究完成了由实践向理论发展的阶段,并注重游憩地规划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的问题,着重于对游憩地规划、游憩者目的行为选择及游憩产业系统方面的研究。我国有关游憩方面的研究尚处在发展的阶段,保继刚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首次在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中运用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以下简称RBD )的概念。武汉市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的研究工作进展比较快,但参与研究的人员比较少,且研究的领域也有局限性,多放在游憩资源、游憩功能开发、环城游憩带(ReBAM )、中心商务区(RBD )等方面。本文期望在武汉市建立“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武汉市游憩地布局现状及其优化模式,为武汉市建设“两型”社会及其城市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1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1.1研究范围

本文研究的是城市游憩地的空间布局,由于城市空间范围的尺度较大,加之各种游憩地类型涵盖

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武汉市各类型游憩地服务功

能的大小和其空间布局的现状,研究区域为武汉市主城区,主要研究对象为大型游憩区和公共游憩地。

1.2研究方法

利用调查与统计资料,建立游憩点个数、类型、建设规模、区位分布等GIS 空间数据库,运用其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空间方法。1.2.1资料的收集获取。以武汉市交通图、武汉市旅游地图、

武汉市道路规划图为底图,获取不同类型的游憩地属性资料,结合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补充。1.2.2资料的空间提取。选取武汉市游憩地分布图,矢量化武汉市游憩地样本空间数据,采用武汉市交通图提取主城区边界、主要水体、交通要道等空间要素,对所有空间数据进行配准叠置,生成游憩地样点空间分布图。统计分析各游憩地样点名称、类型、规模等数据,建立游憩地样本属性数据库,更新列转换成空间数据。

1.2.3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将武汉市主要游憩地按照不同类型反映在底图中,综合考察其出现密度、频率等参数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映射,按照不同游憩地的接待能力和接待规模用不同标准做各种类型的游憩地缓冲区,借此分析武汉市主要游憩地的空间布局特征。

2武汉市各类游憩地空间分布特征

2.1购物游憩地主要分布于城市内环线及其以内的中心地带

以汉口江汉区为中心,直径在5km 范围内已形

收稿时间:2008-12-18;修回时间:2009-03-10

第29卷第4期经济地理Vol.29,No.42009年4月ECONOM IC GEOGRAPHY Apr.,2009

成大大小小数十个城市商业购物游憩区(RBD),其中有全市著名的武汉广场—世贸广场、新武展中心—中山公园、中南—亚贸、徐东商业区4大主要“面状”商业游憩区。已建有大型购物商场11家、大型超市26家、购物游憩街区7个,且主要分布在城市内环线及以内的中心地带(图1)。

图1武汉市购物游憩场所分布图

Fig.1The distribution of shopping sites in Wuhan

2.2历史游憩胜地

主要沿城市近于东西向的中轴线展布。现已形成有国家4A级著名旅游景区和景点4个,分别是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归元寺和东湖风景区,省级和市级旅游景区和景点22个,分布在市区三镇以长江一桥为核心南北的中轴线地带(图2)。

图2武汉市历史胜地空间分布图

Fig.2The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in Wuhan 2.3水体游憩地

遍布城区各地。市区现在共有湖泊147个,其中主城区湖泊有38个,中心城区湖泊有27个(图3)。各种大小水体遍布武汉三镇,呈现出较为分散的分布形态。

2.4其他公共游憩场所

布局集中于东西中轴线和长江沿岸。全市已建大型市民游憩公园7个、大型市民广场(面积≥5万

图3武汉市主城区湖泊分布图

Fig.3The distribution of lakes in Wuhan

m2)5个。市政府还兴建了武汉杂技厅、武汉剧院、湖北剧院、省图书城等大型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共计32个,各类民众乐园、小型公园和广场共计近110个,市区大小绿地场所近40处,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97年的6.6m2上升到8.3m2。2004年后,汉口永清街、唐家墩、武昌岳家嘴等处相继出现5片“城中小森林”(图4)。

图4武汉市公共游憩场所分布图

Fig.4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 recreation sites in Wuhan 综合叠加上述图层,发现武汉市主要游憩地空间布局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同心圈层结构,主要游憩地集中分布在城市内环。但由于受到两江三镇的独特地理条件影响,在小尺度上表现出扇型结构,尤其明显的是在江汉区和江岸区游憩地的分布,明显受到两江制约,由中心向外围呈扇形拓展。

3游憩地空间布局规划存在的问题

3.1理论滞后,实践有盲目性

我国旅游开发与规划理论发展滞后与旅游开发实践,在学术界尚未对游憩开展真正的研究,对游憩地规划是旅游规划核心内容认识不够,理论滞后使实际旅游开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文化体育设施系统规划缺少必要依据。

674经济地理第29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