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古代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主要依据主观思辨和猜测去阐明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真正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应该是1908年应该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三大理论来源,及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上世纪20年代起,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科学,进入确立期。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3、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应该是1908年应该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
学》。

4、为社会心理学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
答:一条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另一条来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等级是由人内在的心里气质决定的。

5、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答: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

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
答:社会认知往往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情以及行为习惯等的观察和了解来进行。

分为以下途径: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4、人际距离。

8、什么是自我知觉?
答:认识自己,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叫自我知觉。

9、什么是社会印象?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印象指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基本特点:1、间接性;2、综合性;3、固执性。

10、印象形成的模式有哪些?
答:有平均模式和累加模式两种基本模式。

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识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累加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

11、名词解释:相似假定作用、类化原则、积极偏见、隐含人格理论、第一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

答: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

在社会生活中,背景相同的人并不一定有相似的个性和行为反应特征,但是人们却往往根据一些外部的社会特征,判断自己和他人的相似程度。

类化原则: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

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

积极偏见: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评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评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

积极性偏见只适用于对人的评价,当认知对象不是人格的物体时,它就不会出现。

隐含人格理论: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

又称相关偏见,这种偏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把认知到的各种特性有规则的联系起来。

每个人都依照自
己有关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

这种初次印象在对人的认知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往往是交往双方今后是否继续交往的重要根据。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先入为主的作用。

近因效应:与第一印象的首因效应相对应的是近因效应,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仅依据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做出判断。

光环效应:由于知觉者的情感而引起的对人的一种主观倾向,因而常使人对他人的评价出现偏差,这一偏差表现为当某人被我们赋予了一个肯定的被我们喜欢的特征之后,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被我们赋予许多其他好的特征,反之,如果某人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征,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坏的。

12、什么是侵犯行为?
答: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即侵犯是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13、侵犯行为可分为哪几类?
答:有反社会的侵犯行为、维护社会准则的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性行为、言语侵犯、动作侵犯。

14、什么是挫折?
答:是指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努力时,遭受到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15、侵犯的理论解释有哪些?
答:本能论,认为人类的侵犯性行为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侵犯性行为是社会习得的结果,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16、侵犯行为可通过哪些途径消除或控制?
答:1、宣泄;2、侵犯行为的社会制约;3、提供非侵犯性的榜样;4、培养对他人的感情移入;5、感情净化。

17、什么是利他行为?
答: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8、利他行为有哪些特点?
答: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3、自愿的;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19、什么是旁观者效应?
答: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其他人在场,不进不会使个体的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被称为“旁观者效应”。

20、请对旁观者效应进行解释。

答:1、社会抑制作用,社会上每个人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件都有一定
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人在行动之前会比没有他人在场时,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要作出的反应与他人的反应加以比较,以防作出尴尬难堪的事情,给人以笑柄。

比较的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利他行为时就产生了对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2、社会影响的结果,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每个人都有一种模仿他人行为而行事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紧急情况下更加突出,在当场的其他人无行动时,个人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采取一种“不介入”的态度,这是由于周围环境或团体的压力产生的一种符合团体压力而改变自己态度与行为的从众社会心理现象。

3、多数的忽略,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人对整个情境的知觉和解释、判断。

紧急情况出现后,没有前去相助是因为对情境的解释不清楚,因为当有其他人在场,且他人都镇静自若,平静专注干着各自的事情时,就会造成没有什么危险事件发生的知觉,也就是说别人的反应影响了个体对事件的判断、解释、认知,个性也会镇静下来不予理睬,这种忽略对个人采取的行动有一种抑制作用。

4、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人救助他人的责任会减少,这是因为见危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内疚感往往会扩散到他人身上,而由于责任扩散,个人的责任相对减少,个人不去帮助受难者的代价也会减少,因此他人在场会减少个人的助人行为。

21、求助者的哪些特点可以影响其能否得到帮助?
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老人和孩子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有魅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

22、什么是态度及其特征与功能?
答: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态度有五个特征:态度是个体意识和神经系统的某种状态;态度表示准备反应;态度是有组织的系统;态度是以过去经验为基础的;态度对个体行为产生指导性的和动力性的影响。

态度认知功能,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的信息;情绪功能,人的某种态度决定了他的某种期望、某种目标,与其态度一致的事物会带来满足,与态度相反的事物则能唤起失望感或不满足的情绪;动机功能,驱使人们趋向或逃离某些事物,主要有三方面:适应功能、表现功能、防御功能。

23、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论是什么?
答: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和内化。

服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一时性的,如果上述可能性消失则其行为马上终止。

同化是指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的接受他人观点、信念,是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它不是在外界的压力下才形成与转变态度,而是出于自愿,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很重要。

内化则是指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的转变自己的态度,这意味着人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纳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态度只
有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

内化在态度形成过程中最持久,最难转化。

24、阐述海德的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

答:海德的平衡理论又为人际关系理论,人的认知对象包括世上各种人、事物和概念,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则联成一体被我们认知,联成一体的两对象间的关系叫单元关系,个体对单元两个对象的态度通常是一个方向的,当个体对单元内两对象的认知和评价一致,其认知体系就平衡,当评价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将引起不快和紧张,个体会设法解除,解除紧张的过程就是人们态度转变的过程。

25、举例说明费斯廷格关于改变的认知失调理论。

答: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有相互关系的认知因素之间有的呈协调关系,有的呈不协调关系,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呈协调关系时,就会设法保持这种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矛盾的信息,当人们的认知体系不协调时,就会设法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关系。

当个体发觉自己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时,便出现了不协调状态,不协调状态有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认知因素对个人的重要性,二是不协调的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产生认知不协调后,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愉快及紧张的感觉,由此而产生解除不协调的动机,态度也就随之而改变。

以抽烟已经成瘾同时又认识到抽烟会产生肺癌,严重危害健康的人为例,解除失调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
其他的认知元素趋于协调,例如,认知元素A—我喜欢抽烟,与认知元素B—抽烟容易得癌症,是不协调的,一个人可以改变A为我不喜欢抽烟,或改变B为抽烟容易患癌症是不足信的,从而可以达到协调;第二,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例如上例中认知元素A与B的不协调,可以增加新的认知元素C—世界上抽烟而长寿者很多,认知元素D—抽烟可以减轻精神紧张,有利于心理健康等,可以使不协调程度大大降低;第三,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如上例中,可强调A可以使我快乐,这是最重要的,不必管以后会不会患癌症,也可强调B,认为自己的健康最重要,为此可以少抽烟甚至戒掉。

26、有哪些具体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发生态度改变?
答:1、说服宣传;2、积极参加活动;3、强迫接触;4、群体规定。

27、什么是群体及其特征?
答:群体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

有如下特征:各成员间具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群体要满足成员的归属感;群体之间要有交流。

28、群体有哪些类型?
答: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3、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4、假设群体与实在群体。

29、群体压力的发生要经历哪四阶段?
答:1、辩论阶段;2、规劝阶段;3、攻击阶段;4、心理隔离阶段。

30、群体决策的意义与局限有哪些?
答:群体决策的意义:1、减少偏见;2、获得决策者们的支持;3、满足成员自尊心、增强成员责任感;4、提高成员执行决策的效率。

局限性:1、在人的创造性方面,个人决策高于群体决策;2、个人决策速度高于群体决策;3、当解决步骤多,解决方法也不确定时,个人决策更有优势;4、个人决策比群体决策更具有逻辑性;5、在非连续性的工作中,个人决策更优越。

31、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合作?
答: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32、什么是社会影响?
答: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考、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33、什么是从众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答: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觉的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叫从众。

从众原因来自于信息压力及规范压力,它受个体特点及群体因素的影响。

34、什么是顺从?什么是服从?
答:顺从是在群体压力下,表面上遵从群体意见或他人期望的行为;服从是受他人和群体压力,被迫做出附和规范和他人意志的行为。

35、什么是模仿及其分类?
答: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分为有意模仿、无意模仿、对个人的模仿和对群体的模仿。

36、什么是暗示及其分类?
答: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

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反暗示。

37、什么是感染?如何解释感染行为?
答:感染是指个人的情绪反应受到他人的或群体的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或群体的某种心态的无意识、不自觉的遵从。

解释:1、循环反应刺激下的社会感染,指一种相互刺激的情形,当刺激发生时,一个人的反应由他人刺激而来,而这个人的反应又形成了对他人的刺激,而且这种刺激比以前的刺激更强烈;2、去个性化下的责任分散,参加集体行为的个体,由于其原有的个性特征完全埋没在集体之中,成为一个没有个性的去个性化的个体,从而使个体的自我意识降低,变的不负责任,最终导致了反制度化的集体行为的产生。

3、弗洛伊德的“本我”也是解释,本我,代表了人类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只要寻求快乐,按“快乐原则”行动。

自我,与现实环境相接触,负责对现实环境进行考察,以寻求满足本我的现实途径,因而,是按“现实原则”行动。

而超我则代表了良心,是道德我,时时提醒自我按社会道德、法律规范行为,履行的是“至善原则”。


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我的力量特别大,它喜欢用暴力来释放本能中的冲动。

当一个人在匿名时,本我便极容易随心所欲。

在群体中,其实就是一个个本我在游荡。

38、什么是时尚及其分类?
答: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社会上或某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范或样式。

分为阵热、时髦和时狂。

39、什么是流言?什么是舆论?
答:流言是相互传播关于某现实社会问题的不明确的信息,一般是口头的、非形式化的和非官方的。

舆论是指众人对某种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公开表明一致意见,即在背离通常行为规范的事件发生后,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社会价值进行评论,表现出他们的一般认识和情感,并产生影响这一事件发展的巨大力量。

40、什么是社会促进?什么是社会抑制?有哪些理论解释?
答:社会促进:指当个人的活动由于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抑制: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

优势反应强化说和注意力转移说两种理论解释。

41、什么是亲和?
答:指人类的群集性,任何人类个体都愿意与其他人类个体进行交往,并结成团体的倾向。

42、对亲和行为有哪些解释?
答:1、本能;2、内在决定因素;3、学习;4、需要的满足。

43、什么是人际吸引?
答: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状态就是人际吸引。

44、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怎样影响着人际吸引?答:1、能力,能力与被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比例关系,超出了这个范围,其能力所造成的压力这一变量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外貌,人们对外貌好的人会作出更积极参与的评价,但对有魅力的人所作出的判断并不总是朝有利的一面倾斜。

3、报酬,人际交往中的相互性原则,如果某人的全部信息资料说明他喜欢我们,我们就可以预先确定我们也喜欢他,如果关于某人的全部信息资料说明他不喜欢我们,我们也就可以预先确定我们也不会喜欢他,如果一个人自始自终都对我们表达喜欢的话,我们可能不仅不珍惜,反而还因为对其动机和智力的怀疑而不喜欢他,当一个人起先表达对我们的不喜欢,但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他变的喜欢我们了,反而会增加我们对其智力和诚意的判断,我们会更强烈的表现出对他的喜欢。

4、相似、互补,日常生活中,各种情况的相似都可能引起程度不同的人际吸引效应,当然相似也不一定都产生吸引力。

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喜爱程度也会增加。

当他人的某一种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补,而更是补偿作用。

45、人际关系的发展经历哪三个阶段?
答:1、简单相识阶段;2、表面性接触阶段;3、亲密阶段。

46、什么是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下,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47、从人的一生发展看,社会化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1、基本社会化,是最基本的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3、发展社会化,是在预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正和补充;4、再社会化,是指个体放弃原有的价值理念,重新学习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5、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将他们的知识、观念传递给上辈人。

48、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
答:个体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中,也是人的遗传物质基础提供了社会化的潜在的可能性,环境与教育则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49、什么是自我意识?
答: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50、自我意识发生与发展的指标是什么?
答: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有关自我词的掌握;自我过程可分为1自我评价2自我美化;自我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