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大功率变流器技术
基于Icepak的MW级大功率变流器热设计
基于Icepak的MW级大功率变流器热设计苗亚;翟志华;王彤;周辉;田雷【摘要】从主电路损耗计算、热流路径分析、散热通道设计、热仿真分析、试验验证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MW级大功率变流器的热设计,给出了功率元件损耗计算公式,介绍了热传导路径、散热系统参数计算方法和热设计思路,通过Icepak软件进行了热仿真,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述热设计方法的准确性.【期刊名称】《电气传动》【年(卷),期】2014(044)007【总页数】5页(P58-62)【关键词】MW级大功率变流器;热设计;散热系统设计;仿真分析【作者】苗亚;翟志华;王彤;周辉;田雷【作者单位】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61;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61;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61;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61;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6近年来随着大功率传动和新能源的高速发展,用于能量变换的变流器容量越来越大,功率密度越来越高。
在大功率变流器设计中,常用的冷却方式一般为强迫风冷和液体冷却,液体冷却的散热效果更好。
但液体冷却结构复杂,实现难度较大,成本高,可靠性比风冷低。
因此,本文所设计大功率变流器采用强迫风冷进行散热。
本文针对MW级大功率变流器进行热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通过风机和散热器参数的优化设计提高了大功率变流器的散热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1 主电路损耗分析分析与计算功率器件损耗是散热系统设计的前提。
对MW级大功率变流器而言,功率单元的设计一般以桥臂为单元进行,即每个散热器上安装一个桥臂的主功率元件。
通常情况下,IGBT模块一般包括IGBT和并联二极管,IGBT和并联二极管的损耗均包括通态损耗和开关损耗。
在正弦脉宽调制模式下,考虑温度和死区时间对IGBT和二极管通态损耗的影响,IGBT的通态损耗有[1]:并联二极管的通态损耗有:其中式中:td为死区时间;Ts为开关周期;M为调制比;φ为电流与电压的相角;rCE,VCEO分别为IGBT正向导通电阻和擎住电压;rD,VDO分别为二极管通态电阻和门槛电压;rCE_25°C,rD_25°C分别为IGBT和二极管25 ℃时的额定通态电阻;VCE_25°C,VD_25°C分别为IGBT和二极管25℃时的额定导通压降;Tj1,Tj2分别为IGBT和二极管的实际结温;Kr_Tr为温度对IGBT通态电阻影响的温度系数;Kr_D为温度对二极管通态电阻影响的温度系数;KV_Tr为温度对IGBT导通压降影响的温度系数;KV_D为温度对二极管导通压降影响的温度系数。
大功率三相静止变流器研究
() 2 直流升压变换器和阶梯渡合戚 逆变器组 合
( 图 1。 见 )
阶梯渡合成逆变 器输 出电匪中低次谐波 古量
小 , 减 小 交 漉 滤 渡 器 的重 量 体 积 , 本 身 授 有 调 可 但 节 输 出 电压 功能 , 出 电 压 调 节 通 过 前 级 的 直 流 变 输
产品 。
直流变换器一般采 用高攘工作 的有隔离 的单 端正激 或单蛸反 激变换器 , 正弦脉竟调制逆 变器输 出渡形失真度小 , 由于无需较大的滤渡器和低频输 出变压器 , 积重量小 , 体 这种方案 可以采用两个 电
压闭环, 以加 快 系 统 的 响 应 速 度踟 。
本 文 首 先 对 几 种 静 止 变 流 器 技 术 方 案 进 行 比 较 分 析 , 此 基础 上 提 出一 种 适 台 于 低 压 大 功 率 应 在 用 的 技 术 方 案 , 以此 研 制 了 XX一0k 并 2 VA 三 相 静
用 多重 叠 加 和 穆 相 调 压技 术 成 功 地 研 制 了 2 8V 堵 八 2 V 静 止 芟流 嚣 , 变 流 嚣 速 到 了机 墙 地 面 电 潭 啊 车 0k A 诸 军 用 标 准 技 术 要 求 . 载 对 效 率 高 速 9 以上 . 最 后 蛤 出 了试 验 培 秉 和 韭 帮 . 满 3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1期 20 0 2年 2月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学
报
Vo . 1
No 1 .
电力机车的传动控制技术
摘要:近年来, 为了适应“提速、重载”的要求, 功率大、性能技术先进的新型国产内燃、电力机车的投人运用, 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
自1995年以来, 我国铁路机车迅速更新换代, 不仅蒸汽机车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而且国产第一代内燃机车和第二代内燃机车的早期产品也批量报废, 国产第一代电力机车早期产品已开始批量报废, 第二代国产电力机车正通过大修改造为第三代相控电力机车。
近年来, 大批量生产的是适应“提速、重载”的第三代内燃、电力机车, 并在积极研制第四代新型内燃、电力机车。
本文简要介绍了机车电力传动形式的转变历程,回顾了交流传动的发展历史,揭示出电力电子技术与电传动技术的密切关系,重点阐述了我国电力牵引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并展望了以交流传动技术为方向的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力机车传动,控制技术,发展与现状。
目录1.电力传动形式的转变 (3)2.交流传动技术 (3)2.1 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 (3)2.2交流传动技术的原理简介 (5)3.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 (6)3.1 第一代电力机车控制技术 (6)3.2 第二代电力机车控制技术 (7)3.3 第三代电力机车控制技术 (8)4.展望 (10)参考文献: (11)1.电力传动形式的转变从很早的年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努力探索机车牵引动力系统的电传动技术。
1879年的世界第一台电力机车和1881年的第一台城市电车都在尝试直流供电牵引方式。
1891年西门子试验了三相交流直接供电、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牵引的机车, 1917年德国又试制了采用“劈相机”将单相交流供电进行旋转、变换为三相交流电的试验车。
这些技术探索终因系统庞大、能量转换效率低、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转换能量小等因素,未能成为牵引动力的适用模式。
1955年,水银整流器机车问世,标志着牵引动力电传动技术实用化的开始。
1957年,硅可控整流器( 即普通晶闸管) 的发明, 标志着电力牵引跨入了电力电子时代。
全功率变流器介绍
43
l 车载振动试验 l 正弦振动试验 l 随机振动试验
振动测试
44
电磁兼容测试
静电放电枪
l 静电放电 l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l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l 射频场感应传导抗扰度试验
接收机(人工电源网络)
45
综合测试仪
综合测试
l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l 电压跌落试验 l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l 电压跌落试验
盐雾环境 • 适应严酷的风场运行
30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
双PWM控制, 四象限运行, 确保低风速时 多发电
自适应无速度传 感器控制方法, 精确检测发电机 转速,实现磁场 定向
复合矢量控制技 术,快速实现 MPPT控制,提 高发电效率
自动软并网、软 解列控制,对电 网冲击小
31
完善的保护功能
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 配置有源撬棒,支持LVRT功能。
40
通过了电科院实地检测和用户报告
41
测试项目
外观结构
功能测试
电磁兼容 (EMS)
性能测试
变流器 测试项目
安规检查 环境试验
运输振动
防护
42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21m3 )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1m3 )
环境测试
l 恒温试验 l 高低温交变试验 l 恒定湿热试验 l 交变湿热试验 l 盐雾试验
WT1600 数字功率计
46
内容导航
阳光风电简介 WG2000KFP变流器
测: 六鳌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大陆的边缘地带即半岛地形, 岛上环境优美、风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产品应用: 我公司2MW全功率水冷 风机变流器,在风场运 行稳定,并通过电科院 测试。
大功率变流器系统H桥低感叠层母线排设计
大功率变流器系统H桥低感叠层母线排设计大功率变流器系统H桥低感叠层母线排设计1 引言大功率变流器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所使用的igbt越来越短的开关时间导致了过高的dv/dt和di/dt,这就导致了分布杂散电感对功率器件关断特性有更重要的影响。
叠层母排技术可以有效抑制igbt的过电压尖峰[1][2]。
近年来直流母线排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1)由于开关频率越来越高,其母线排的高频模型变得非常重要。
在文献[3]中提出了直流母线排的高频模型,但是这些文章都采用了较小尺寸器件适用的peec 方法,通过建立等效电路得到母线排的高频模型,所得到的母线排模型应用范围比较狭窄,而且缺乏工程实用性。
(2)改变母线排形状以实现低电感。
有文献采用给现有母线排开狭长形缺口的方法以改变电流流向,但其减少母排电感的可靠性值得怀疑,因为母线排内的孔洞造成的涡流损耗和电流分布不均可能反而会增加母线排的电感。
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80kva/400a变流系统h桥母线排提出一种新的优化设计方案,从igbt布局,母排结构设计,缓冲吸收电路选择等方面全方位保证母排电感参数达到最优,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 igbt并联均流设计随着市场对兆瓦级大功率变流器的需求激增,目前igbt并联方案已成为一种趋势。
因为igbt并联能够提供更高的电流密度、均匀的热分布、灵活布局以及较高的性价比(这取决于器件及类型)。
通过将小功率igbt模块(包括分立式igbt)、大功率igbt模块进行并联组合,可获得不同额定电流的等效模块,而且实现并联的连接方式也灵活多样。
以高压变频器中广泛采用的h桥拓扑结构功率单元为例,其并联实现可以用不同电路结构的igbt模块,如半桥“ff”、单个“fz”、四单元“f4”和六单元“fs”,如图1所示。
并联可降低模块热集中,使其获得更加均匀的温度梯度分布,较低的平均散热器温度,这有益于提高热循环周次。
因此,igbt并联是大功率设计应用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大功率三电平中点箝位变流器损耗特性分析
大功率三电平中点箝位变流器损耗特性分析
卫炜;葛琼璇;李耀华;赵鲁;张波
【期刊名称】《微电机》
【年(卷),期】2022(55)7
【摘要】随着大功率变流器容量的提升,功率器件的损耗也逐步增加,从而导致系统的散热及可靠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本文分析了基于IGCT器件的三电平中点箝位变流器各部分损耗的理论计算方法。
考虑高压大电流条件下器件电压及电流谐波含量对损耗计算的影响,本文通过电压及电流瞬时值计算功率器件通态损耗、开关损耗,以及缓冲电路损耗,实现变流器系统损耗的准确计算,为大功率变流器不同拓扑结构和调制策略的效率优化分析打下基础,也为系统散热设计提供参考基准。
基于负载功率自循环老化原理,本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损耗计算模型及仿真平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工程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总页数】8页(P37-44)
【作者】卫炜;葛琼璇;李耀华;赵鲁;张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46
【相关文献】
1.三电平变流器中点电位平衡及低开关损耗SVPWM策略
2.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用中点箝位式三电平变流器损耗与结温分布
3.二极管中点箝位型三电平变流器改进设计
4.三电平中点箝位型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和控制方法研究
5.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三电平中点箝位整流器中点电位控制方法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功率IGCT高压变流器的研究
大功率IGCT高压变流器的研究兰志明;李崇坚;朱春毅;王成胜;绳伟辉【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年(卷),期】2007(041)010【摘要】通过对大功率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高压变流器的结构、控制系统、保护系统的研究,设计出一套7.5 MVA的基于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的高压三电平中点箝位(NPC)变流器.通过对几种常见的三电平NPC变流器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选取了采用分散的缓冲吸收电路的结构方式.控制系统采用基于VME总线的VMIC核心系统,利用信号数字处理(DSP)控制板生成三电平电压空间矢量PWM调制脉冲.保护系统可以对变流器运行中的过压、过流等各种故障采取快速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变流器系统的性能试验中,最大直流母线电压达到5 000 V,最大输出电流达到2 500 A.试验结果表明,该变流器达到了7.5 MVA的设计要求.【总页数】5页(P1674-1678)【作者】兰志明;李崇坚;朱春毅;王成胜;绳伟辉【作者单位】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北京,100071;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北京,100071;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北京,100071;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100080;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北京,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相关文献】1.大功率IGCT三电平变流器缓冲电路研究 [J], 柯勇;陶以彬;钟国基2.微电网大功率IGCT变流器重触发问题的研究 [J], 王晨屹;赵毅;许傲然;孙文瑶3.高压IGCT三电平变流器的试验研究 [J], 王成胜;李崇坚;朱春毅;张胜民;段巍;王鹏;成小瑛4.高压大功率IGCT三电平变流器的研究与试验 [J], 王鹏;朱春毅;张胜民;王成胜;成小瑛;李崇坚;李耀华;葛琼璇5.大功率三电平IGCT交-直-交变流器的研究 [J], 兰志明;李崇坚;朱春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压三电平全功率风电变流器关键技术研究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验证中压三电平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本次演示进行了实验 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可以提高风电变流器的 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通过稳定性分析和能流控制策略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 高风电变流器的性能和可靠性。然而,实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开关器件 的损耗、谐波含量等,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系统参数和应用场景进行优化设 计。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三电平大功率中压变频器的关键性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设计问题,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这项先进的技术。
参考内容三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 全功率变流器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其高效、可靠、环保的特性使其在风力发电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电网故障导致的电压跌落是风电系统中常见 的问题,这会对风力发电机组和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全功 率变流器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进行研究,对于提高风电系统的稳 定功率风电变流器的核心,其直接影响到风电变流器的 性能和可靠性。目前,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直接功率控制(DPC)、间接功率 控制(IPC)、矢量控制等。其中,DPC具有控制简单、动态响应快等优点, 但鲁棒性较差;IPC则具有鲁棒性好、稳态性能好的优点,但动态响应较慢。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相关技术综述
中压三电平全功率风电变流器是一种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低谐波含量的变 流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动作,将风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再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能。该技术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控制技术、 电磁兼容技术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该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大功率pcs储能变流器参数
大功率pcs储能变流器参数一、概述大功率PCS储能变流器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既可以将电能储存起来,也可以在需要时释放电能。
对于维持电网稳定、提高电力质量、降低峰值负荷以及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主要技术参数1. 输入电压:该变流器的输入电压范围应在380VAC/400VAC到460VAC/480VAC之间,允许有一定的电压波动。
2. 输出电压:输出电压可以在0到400VDC范围内调节,以满足不同的储能和供电需求。
3. 最大功率:变流器的最大功率应达到兆瓦级,以满足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需求。
4. 效率:在满载情况下,变流器的效率应不低于96%。
在部分负载情况下,效率也应保持在90%以上。
5. 储能容量:变流器应能适配不同的储能电池,储能容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6. 控制策略:变流器应具备完善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能量的高效管理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7. 环境适应性:变流器应能在-20℃到50℃的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且应具备一定的防尘、防水功能。
8. 安全性能:变流器应具备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多重安全保护功能,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9. 尺寸和重量:变流器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尺寸和重量,以便于安装和运输。
10. 噪音:运行过程中,变流器的噪音应低于60分贝,以满足环保和降低噪声的要求。
三、其他参数1. 通信接口:变流器应具备与上位机或能量管理系统通信的能力,通过RS485、以太网或其他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2. 显示界面:变流器应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够显示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关键数据。
3. 维护与保养:变流器应易于维护和保养,主要部件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4. 兼容性:变流器应兼容多种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协议,以适应不同的储能系统需求。
四、性能要求1. 稳定性:变流器应能在各种运行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如电网电压波动、负荷变化等。
MW级大功率风电机组变流器系统的研究
系统的稳定性 。图 5为系统结构示意 图。
图 5 系 统 结 构 框 图
其 主要优 点在 于 :单个器 件承受 的 电压 应力 小,更
容 易 实 现 高 压 大 功 率 ;在 相 同 开 关 频 率 下 ,输 出波 形 更 接 近 正 弦 波 ,谐 波 含 量 更 低 ; 同 时 还 大 大 减 轻 了 电 磁 干 扰 ( MI 问 题 。 E )
Absr c I h a r t a t n t e p pe ,we su y t e w id p we yse i o mo e o hr e ki d i h t d h n o rs t m n c m n us ft e n s ofh g
系 统 由 一 个 操 作 器 和 两 个 并联 的 变 流 器 组 成 。
系 统各个对 象之 间采 用 C N 总线方式进行 通信 。 A 操
作 器 ( 机 接 口 ) 控 制 各 变 流 单 元 的 启 停 和 参 数 修 人
改 ;变流器 负责机 侧整流 与 网侧逆 变 。机侧 整流原
采用器 件 串并联方 式提 高变流 器的功 率 ,具有 拓 扑结构 简单 ,功率器 件个 数少等优 点 。但器件 串 联会 带来分压 不均 问题 ,器 件并联 会带来器 件的均 流 问题 ,因而对驱 动 电路 的要 求也大 大提 高,要尽 量做到 串联器 件 同时导通 和关 断,否则 由于各器 件 开断 时间不一 ,承 受 电压 不均或 分流不均 ,会 导致 器件 损坏甚 至整个 逆变器 崩溃 。 23 多 电平 大功率 变流器 . 多 电平 变频器 本质 依赖于 内部 多 电平逆 变器 的
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
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
一、工作原理:
1.风能转换:当风能发电机接收到风能时,风轮叶片被风推动旋转,驱动风能转换机械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2.三相桥式整流:风能转换后的电能为三相交流电能,需要经过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将交流电能转换成直流电能。
3.全功率变流:直流电能通过全功率变流器进行变流,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与电网频率相同的交流电能。
4.电网连接: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能与电网的相电压相同,可以直接连接到电网。
二、控制策略:
1.风能最大化控制策略:风能最大化控制策略的目标是使风电机组能够最大化地利用风能并输出到电网。
该策略通过控制风能转换机械和全功率变流器的工作状态,以及叶片的角度等参数,实现不同风速下的最大功率输出。
2.无功功率控制策略:无功功率控制策略是为了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而采取的控制策略。
根据电网的需求,风电机组通过控制全功率变流器的无功功率输出来调节电网的功率因数。
总结:
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风能转换、整流和变流等步骤将风能转换成交流电能输出到电网。
其控制策略包括风能最大化控制策
略和无功功率控制策略,通过优化和调整控制策略,可以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量和电网的稳定性。
储能变流器技术规格书
储能变流器技术规格书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储能变流器技术规格书这玩意儿。
你说这储能变流器啊,就像是电力世界里的神奇魔法师!它能把电能这儿变变那儿换换,可神奇了呢!想象一下,电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储能变流器就是那个能管住它们、让它们乖乖听话的厉害角色。
咱先说说它的容量吧。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口袋,能装多少电进去。
要是口袋太小,那能装的电就有限,可能关键时刻就不够用啦;要是口袋够大,那就能放心大胆地存好多电,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啊,选个合适容量的储能变流器可重要啦!还有它的效率呢,这可关系到咱的电有没有被好好利用。
就跟咱吃饭一样,得把营养都吸收了才不浪费呀。
如果储能变流器效率低,那好多电就白花花地浪费掉了,多可惜呀!所以咱得找个效率高高的,让每一度电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再看看它的响应速度。
这就像是跑步比赛,反应快的才能最先冲出去。
储能变流器要是响应速度快,那在需要它工作的时候就能立马行动起来,不耽误事儿。
要是慢悠悠的,那可就麻烦咯,等它反应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还有它的稳定性呀,可不能三天两头出毛病。
这就像家里的老冰箱,要是总坏,那里面的好吃的不都得坏了呀。
储能变流器也一样,得稳稳当当的,才能让我们放心地用它来存电、放电。
那怎么才能选到合适的储能变流器呢?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这技术规格书。
上面的每一个参数都像是一个小线索,能帮我们找到最适合的那个。
别小看这些参数哦,它们可都是关键呢!就像拼图的小块,少了一块都拼不出完整的画面。
咱得仔细看看容量够不够大,效率高不高,响应速度快不快,稳定性好不好。
要是有一个方面不行,那可能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电这东西可得小心对待。
而且啊,不同的场景对储能变流器的要求还不一样呢!就好比在大工厂里和在家里用,那能一样吗?大工厂需要更大功率、更高效的,家里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夸张啦。
总之呢,储能变流器技术规格书就像是一份藏宝图,我们得好好读懂它,才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宝藏”储能变流器。
大功率逆变电源 PWM 控制技术分析
大功率逆变电源 PWM 控制技术分析摘要:在功率电子学中,逆变电源控制技术是重要一个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全桥变换器PWM控制技术分类上,首先对PWM控制技术含义以及在纯硬件PWM法控制充电电流方法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比较了四种PWM控制技术,并对四种技术的特点和原理做了分析,并根据对电路的要求,发现大功率全桥变换器还是比较适合电流型相移式PWM控制技术的。
关键词:电流型相移式控制;全桥变换器;PWM控制技术引言在电力电子技术中,逆变电源的控制技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脉宽调制(PWM)技术不但对电力变压器和输出滤波器的体积进行了减小,同时还使控制补偿网络的设计进行了简化,并且发展为了逆变控制技术的主流。
在等离子体、通信和表面工程领域,逆变电源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其中,变压器式全桥变流器控制技术一般分为四种技术:1电压型移相(PWM)技术、2电流型同步(PWM)技术、3电压型同步(PWM)技术、4电流型移相式(PWM)技术,分析表明,电流型移相式(PWM)技术是电力全桥逆变器较好的控制技术。
1.PWM控制技术含义PWM控制技术也叫做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他是先对脉冲先进行调节,然后来获得波形的宽度,并且它的等效原理也是其技术中的重要领域,其中非常典型的是SPWM波形,这种波形就是正弦波的脉冲宽度和等效。
PWM的含义就是打开和关闭输出波形调解。
开关电源通常是一个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其特点是高频,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然而,由于以高频率的开关状态的开关装置的操作,所以,其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快速的瞬态电磁干扰源,而且它产生的EIM信号频率范围比较广,同时它具有一定幅度,当这样的电源是在数字装置直接使用,该设备产生的EMI信号将更加激烈和复杂[1]。
2.PWM技术的实际应用2.1在1PWM软件法控制充电电流方法中的应用在PWM软件法控制充电系统电流计算方法中的应用中,它是在不改变PWM信号周期的前提下,然后在利用单片机的PWM端口,来利用软件的方式调整单片机的PWM控制功能以及PWM的占空比,然后来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流器原理及功能介绍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流器原理及功能介绍摘要:本文详细介绍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流器的电路原理、结构特点、工作方式、理论基础、安全保护方法与实施情况。
关键词:交流传动;机车主变流器;四象限整流器、PWM逆变器。
一、引子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流器是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核心构成。
在正常的牵引/制动工况下,主变流器内的牵引控制单元接收司机控制指令,控制各变流器单元实现电源从工频、高压不可控单相交流电源到三相可控变压、变频的交流电源的转化,拖动异步牵引电动机,实现对牵引电机的控制。
二、主变流器的电路原理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交—直—交电传动方式,主变压器的次边牵引绕组向主变流器中的四象限脉冲整流器供电,实现电源从交流到直流的转换;四象限脉冲整流器输出形成一个中间直流电路,变流器直流环节实现二次谐波吸收、直流储能、各种保护;中间直流电路向电压型牵引逆变器供电,实现直流到3相交流的VVVF变换,拖动一台异步牵引电动机,实现机车牵引电机轴控方式。
牵引时能量从电网流向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制动时过程相反,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回馈电网。
主变流器内部设置有向加热装置提供交流电源的接口,使机车电传动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主变流器电路原理如上图1所示,按照功能可分为:四象限变流电路(输入电路)、中间直流电路、VVVF逆变电路(输出电路)。
2.1四象限变流器2.1.1 四象限变流器电路构成如图1所示,四象限变流器通过主变压器的牵引绕组得电,每组四象限变流电路由1个充电电阻、1个预充电接触器、一个主接触器及1个四象限变流器构成,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由一个功率模块单元构成,其每一臂IGBT模块组成。
四象限变流器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向中间回路供电。
2.1.2 四象限变流器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主变流器刚启动工作时,中间电压为零,所以首先开始预充电,此时主接触器断开,预充电接触器闭合,四象限以自然整流方式向中间回路电容充电,预充电电阻的作用在于限制充电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假定通过采用谐波消除技术,变流器输出的电压 可以近似看作是和系统频率相同的正弦交流电压, 并且所有的有功损耗均可以用一个等效的串联电 阻来近似,则并联条件下电压源变流器和电力系 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等效为通过一个串联电 抗相连的两个电压源之间进行功率交换。
• 由于上述电压源变流器的运行和常规同步电机一样, 必须和系统同步,所以在电力系统控制器中统称为同 步电压源变流器,其工作原理可以参照同步电机的运 行来加以说明。据此,送电端提供的有功功率和无功 功率可以分别由下式给出:
Us U cU s P cos cos( ) Z Z 2 Us U cU s Q sin sin( ) Z Z
2
U iU s Pi sin XL U s (U i cos U s ) Qi XL
• 根据图示的电流和电压相量可以得到,电 流相量处于1,4象限表明电流的有功分量和 电压同相,由系统流入变流器;而电流相 量位于2,3象限表示电流由变流器流入系统, 所以平面上横轴的正方向表示系统输出有 功功率到变流器,负方向则表示系统吸收 变流器发出的有功功率。
• 在FACTS技术中,相控式变流器主要用作 交流开关,通过开关作用在负荷上产生一 个其基频分量的频率和电源频率相同,但 幅值可调的交流电压。
• 实际上,由于相控变流器是通过改变无源储能元 件如电容和电抗的电纳,进而改变相应元件所产 生和吸收的无功能量来进行补偿的;它实质上等 效于一个无源器件,所以除了从系统中吸收一定 的有功功率以补偿装置本身的有功损耗外,并不 与系统进行有功功率的交换;因此此类装置所涉 及的仅是无功能量的交换。在功率平面上只能实 现两象限运行,是此类补偿器的一个主要局限, 也是从上个世纪30年代就开始推动研究人员开发 自换流变流器的一个重要原因。
0
IL
Us
jI L X L
Uc
当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基频幅值大于系统电压幅值 时,电流超前系统电压,系统将吸收感性无功,或 者说变流器将输出感性无功功率。
0
IL
jI L X L
Us
Uc
当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基频幅值小于系统电压幅值 时,电流滞后系统电压,系统将输出感性无功, 或者说变流器将吸收感性无功功率。
• (2)自换流变流器 虽然上述采用相控技术的变流器已经在电力系统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 是随着用电负荷的急剧增加和输电距离的加大, 以及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日益增加的关注,不论 从响应速度还是从电能质量来考虑,相控式变流 器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采用可 关断器件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控性,成为推动现 代电力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IL
Iq Ip
Us
Uc
jI L X L
IL
Iq Ip
Us
Uc
jI L X L
Ip Iq
Us
IL
Uc
jI L X L
Ip Iq
Us
IL
Uc
jI L X L
• 假定变流器输出电压的相位和系统电压的 相位相同,此时变流器和系统之间将不存 在有功功率的交换。
• 但是,构成补偿器的变流器、变压器等均不可避免地 存在有功损耗,如线路电阻引起的损耗,器件的开关 损耗等。由于储能元件本身不能提供能量来补偿这些 损耗,所以只能由系统提供这部分能量,以维持补偿 器的正常运行,显然系统电流相量将位于1、4象限。 又由于通常变流器的损耗均很小,大体为1%~5%, 所以为补偿上述损耗所需的有功功率也很小,实际运 行中如图所示,上述变流器将工作在1、4象限中横轴 附近夹角为±M 的一个很窄的扇形区间,而由系统 提供相应的有功电流。
•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到,我们可以通过控 制开关器件开通和关断的时刻来调节充电 模式和放电模式动作时间的比例,从而控 制电力系统和变流器之间所交换的有功功 率和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
• 由于电压源变流器采用的是全控器件,所 以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开关器件的导通时刻 来控制变流器输出电压和系统电压之间的 夹角,进而使流经耦合电抗的负荷电流和 系统电压之间的夹角在0-360o之间变化,即 一个自换流变流器可以如一个常规的同步 交流电机一样,随着输出电压和电流之间 夹角的变化在4个象限中运行,从而和交流 电力系统交换有功能量和/或无功能量。
• 以上两模式表明了变流器的一个特殊运行 工况——无功功率补偿。由于此时变流器 和系统之间仅进行无功功率的交换,而不 涉及有功功率的流动,所以在变流器中用 来提供和吸收有功能量的直流侧电源就不 再需要,而代之以可对电能进行存储和释 放的储能元件——直流中间电容或电感来 提供中间直流电压(或电流)支撑。
• 自换流变流器就是利用上述6个电子开关在 控制信号作用下的顺序通断,将直流电源 Ed 的正负两端交替地接到交流侧,从而在 变流器的接入端产生三相交流输出电压。
◆同一相(即同一半桥)上下两臂交替导电, 各相开始导电的角度差120 °,任一瞬间 有三个桥臂同时导通。
VT1, VT2 和 VT6在开通脉冲的作用下导通(图中涂黑器件,下同),负荷电流由 三相交流电源的B相和C相经VT2和VT6流入直流电源Ed的负极,再由电源正极 流出,经VT1注入A相交流电源。由于此时电流是由直流电源的正极流出,所以 该电压源变流器工作于逆变状态,也即变流器向交流系统输出有功功率,一般称 为“放电”模式。
Uc
IL
Us
jI L X L
Uc
IL
Ip
Iq Us j源自 L X L Uc Ip Iq
Us
jI L X L
IL
Uc
Ip Iq
Us
jI L X L
IL
• 上述两个模式中,变流器输出电压的相位 超前系统电压 ,此时变流器将通过直流 电源向系统输出有功功率,即处于发电状 态。因此当变流器直流侧装有有功电源时, 上述变流器可以作为独立电源通过直交变 换向系统提供有功支持。
• 电流相量位于上半平面表示代表系统的发电机的电流 超前电压,即发电机处于欠励磁(进相)运行,发电 机输出超前的无功功率,即吸收滞后(感性)的无功 功率。同理,由于落后的电流起去磁作用,故电流相 量位于下半平面则表明代表系统的发电机处于过励磁 状态,将输出滞后(感性)的无功功率,即吸收超前 (容性)的无功功率。
IL
阻抗角
Us
jI L X L
M
Uc
I Lr
阻抗角
M
Uc
Us
I Lr
IL
jI L X L
在预定时刻,控制器向VT1的门极发出一个开通脉冲,同时向 VT4的门极发出一个关断脉冲,VT4被强迫关断,使原流经其 的电流转移到VD1。此时,负荷电流由直流电源的正端流入, 表明交流系统对直流电源进行充电,所以该过程被称作变流器 的“充电”模式。
由VT4,VD1和变压器漏抗La构成的A相半桥电路,显然上 述电路构成一个常规的升压斩波器。和常规升压斩波器的 工作过程同样,在上一“续流”过程中存储于漏抗La中的 磁能将在VT4关断时,转换成直流电能,并经VD1向直流电 源充电。因此采用电容提供中间直流支撑电压时,可以根 据需要利用斩波器的升压作用得到高于输入交流电压峰值 的中间直流电压。
• 自换流式变流器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但根据其 控制变量的不同,大体分为可以看作一个电压源 的电压源变流器,和可以看作一个电流源的电流 源变流器两种。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大量采用的逆 变器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 • 电流源型变流器直流侧大电感上始终有电流流过, 该电流将在大电感的内阻上产生较大损耗,因而 电流源型变流器目前比较少用。
3基本大功率变流器技术
• (1)相控型变流器
所谓相控型变流器即采用如晶闸管这样的半控器 件作为开关元件所构成的变流器,其开通时刻是 在器件处于正向偏置时,通过在门极施加的脉冲 信号加以控制;关断时刻则是当器件在外界条件 的作用下,比如处于反向偏置时,使得流经该器 件的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时自行关断。
相控式整流电路
• 用于电力系统的变流器虽然从结构上和常 规的逆变器相似,但由于其和交流系统直 接相连,为了可以稳定工作,其输出信号 的基频需与系统频率相同;同时外接交流 电源既是其输入信号源,又是其控制对象, 因此二者之间必须保持同步,所以一般将 此类变流器又称为同步变流器。
VT1
VT3
VT5
Us
Ui
VD1 VT6 VD3 VT2 VD5
假定在某一时刻向VT1的门极施加一个关断脉冲,同时向VT4的门极施加 开通脉冲。此时VT1将被关断,而VT4导通,也即原来流经变流器上臂开 关( VT1, VD1 )的A相交流电流将被转移到下臂开关 (VT4,VD4 ), 同时A 相接点也将由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转换为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 注意到由于电路中存在连接电感La ,所以电流的 方向不能瞬时变化,而相对于原负荷电流而言 VT4处于反方向,所以不能为上述电流提供通路。 但仔细研究一下电路就可以发现反并VD4正好处 于电流的方向上,所以可以为上述电流提供通路, 从而维持电感La中的电流连续。这样原来流经 VT1的负荷电流将转移到VD4中,而导通的二极 管VD4和VT2、VT6在同一点相连,事实上造成 三相交流电压通过变压器的漏抗短路,从而引起 负荷电流的增加,以及存储于变压器电抗中的磁 能的增大。
• 虽然电路中该连接电抗的减小有利于增加 响应速度和储能,但实际应用中为了限制 换流电流,变压器的电抗也不能取得过小。 在上述换流过程中,由于负荷电流流经相 连的VD4, VT2, VT6,从而在三相电压之间 造成环流,因此该模式通常被称为“续流 模式”或“环流模式”。
随着流经VD4的电流逐渐减小到零而关断,此时VT4将处于正 向偏置而导通,如图所示,连接电抗La,Lb,Lc中的电流将 反向,流经VT4, VD2和VD6,形成一个新的续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