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型超临界机组现状及发展

合集下载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和运行情况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和运行情况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和运行情况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周志明 戴天将 谷双魁 顾正皓 茅建波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是转变电力发展方式、调整电力结构、优化电力布局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但由于单机容量较大,一旦故障跳闸可能会对电网安全运行、电力可靠供应、发电设备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为全面掌握我省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建设期和投产后的安全生产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日前,我办对浙江省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本报告。

一、浙江省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基本情况(一)机组建设情况截止2011年底,浙江统调装机容量达到3967.9万千瓦。

其中:火电装机容量3771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5.04%;核电装机容量32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0.8%;水电装机容量164.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16%。

截止2011年底,浙江省统调最高负荷5061万千瓦。

截止2011年底,浙江省共有10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投产并转入商业运行,占省统调装机容量的25.20%。

1、工程建设工期和总投资额浙江省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10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工期最短为22月6天,最长为40个月28天,平均为30个月2天;已竣工结算的8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平均每千瓦投资为0.3649万元。

详见附表1。

宁海电厂#5、#6机组受线路送出因素影响,其建设工期延长了半年左右,相对较长;嘉华电厂#7、#8机组受全省用电负荷紧张因素影响,建设工期控制的非常紧,较其它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工期减少了3~4个月;宁海电厂#5、#6机组由于采用塔式锅炉、建造冷却水塔等设计,使得总投资额较其它工程增加。

2、工程项目采取的优化设计浙江省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工程不断优化设计,详见附表2。

各工程均在总平面与主厂房布置、厂房内桩(地)基、给水泵系统、四大管道以及循环水系统等方面,结合工程本身特点,吸取已投产机组在建设、调试、运行中的经验教训,通过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减小了用地面积,节省钢材及建材,降低了投资。

2024年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分析现状简介超临界CO2发电技术是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工质的发电方式。

它与传统的燃煤发电和核能发电相比,在效率、环保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对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与趋势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近年来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超临界CO2发电技术的高效性和环保性,以及全球对于减少碳排放的需求增加。

竞争格局目前,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上主要存在着几家主要的厂家和供应商。

这些厂家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相对较为激烈,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

同时,这些厂家和供应商也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技术发展超临界CO2发电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非常活跃。

目前,超临界CO2发电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CO2工质循环系统、燃烧系统和蒸汽循环系统等。

各个厂家和供应商都在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提升超临界CO2发电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市场驱动因素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多个市场驱动因素。

首先,全球范围内对于减少碳排放的需求逐渐增加,超临界CO2发电技术具有更低的碳排放量,因此备受关注。

其次,超临界CO2发电机在能源转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供支持。

此外,超临界CO2发电技术还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能源成本。

市场挑战与前景尽管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超临界CO2发电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才能更好地竞争市场。

其次,与传统发电技术相比,超临界CO2发电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待更多实践经验和数据的积累。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加,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并在未来的能源转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结论超临界CO2发电机市场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规模。

大型超临界锅炉发展现状简介

大型超临界锅炉发展现状简介

1.发展概况
600MW~660MW--->250台; 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屏“W”炉>10台; 1000MW---~80台; 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效率、NOx等指标 超临界600MW-CFB项目立项启动;
亚临界300MW-CFB--->30台(上不了的会有不 少); 国产亚临界300MW液态排渣炉项目进展顺利。
% Variation from mean heat absorption
Existing Proposed by MBEL
-20 -25 -30
2.2 由于高等级钢材进口困难而又价高, 减少进口高等级钢材的用量,并逐渐 扩大国产钢材的用量; ---有利于高级钢材的国产化;使用中注意质量监测
控制与及时总结经验。
---更要密切关注设计壁温与材质的匹配合理性 2.3 业主方宜慎重选用成熟而具有良好运 行业绩的新技术 ---例如吹灰器、点火方式的选用
25 20 15
MBEL Proposal Flow Response
Existing Furnace Mass Flux 2000 kg/m2s Negative Flow Response
-30 -25 -20 -15 -10 -5
10 5 0 -5 -10 -15 5 10 15 20 25 30
2. 当前新扩建锅炉机组招议标中的 几个问题 2.1 机组容量增大而炉膛大小不变
(例如 用600MW锅炉直接作为660MW空 冷机组锅炉 ) 不仅使炉膛热力特性参数增高,超出标准 范围,炉膛相对较小; 而且使水冷壁管内的工质质量流速更是高 达3000kg/m2.s(BMCR)以上; 甚至设计排烟温度升高---
密切注意!
TP304H TP347H (TP347HFG SUPER304H HR3C; SH/RH最高计算壁温与材质强度、壁厚)

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运行现状及性能优化研究

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运行现状及性能优化研究

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运行现状及性能优化研究摘要:文章主要对目前我国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其进行性能优化的方法,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性能优化的整体策略和优化目标,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临界火电机组;现状;性能优化;1引言在我国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运行中,仍然存在供电煤耗较高和厂用电率较高、机组故障率较高、发电效率较低等问题,所以本文对目前我国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性能优化方法进行研究。

2超临界火电机组发展现状2.1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国外发展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对超超临界机组的研究,并投入运行了容量为125MW的超超临界试验机组,这是对超临界机组研究和应用的第一个阶段。

到8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各种机组材料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超临界机组遇到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以欧洲以及日本等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现了大批量的超临界机组投入运行,此为超临界机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到了90年代后期以及本世纪初期,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更为迅速,机组的可靠性和可用率大大增加,并且采用更高的蒸汽温度和压力,且以欧洲以及日本等国家的技术最为先进,并将蒸汽温度为700℃作为超临界机组的发展目标,这是超临界机组新的发展阶段。

2.2我国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现状我国的超临界机组研究和应用较晚,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相关技术和机组设备,并于本世纪初在河南沁北电厂进行第一个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的投产和示范运行。

此后,随着我国超临界机组的快速发展,我国投产运行的超临界机组数量急剧增加,对超临界机组的研究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在2011年也启动了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发计划。

3性能优化的研究方法3.1整体优化理论在600MW超临界机组中的节能降耗工作中,采用整体优化理论思想,就需要建立多变量以及主、辅设备及系统的能耗评估系统,提高对超临界机组能耗指标管控的高度,这就要求将原有的对超临界机组运行系统中的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回热系统、冷端系统以及辅机系统等单一系统的能耗管控和研究,提升到从整体上对系统能耗进行整体优化的高度,通过上述能耗评估系统,可以对600MW超临界机组的最佳供电煤耗指标进行确定,然后通过对指标进行分解和量化,从而针对不同系统和设备提出相应的具体优化策略和实施方案。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现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现
国际上,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已经相对成熟,许多国家已经拥有 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国外先进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已经实现了高效、低污染的运行,为全球能源结构 的优化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在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方面也 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内多个大型发电企 业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术,并成功投运了
投资成本
运行维护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运行和维 护需要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持,对人员 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设备成本 较高,需要大规模投资才能获得回报。
03
CHAPTER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发 展现状
国际发展现状
全球范围内,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已经成为新建火电机组的主流技术,尤其在 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中应用广泛。
案例一:某大型火电厂的应用
总结词
技术成熟、效率高、经济性好
详细描述
某大型火电厂采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煤耗率,同时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经济 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案例二:核能发电的辅助应用
总结词
高效、安全、稳定性好
详细描述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在核能发电中作为辅助手段,能够提高核能利用率和安全性,降低核废料的 产生,同时保证稳定的电力输出。
解决方案
通过研发新型材料、优化设备设计和 运行控制技术等手段,提高设备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市场前景与发展规划
市场前景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要求的提高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
VS
发展规划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 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 级,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市场应用。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环境分析概述超临界火电机组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发电设备,其市场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国内市场政策支持超临界火电机组在国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的能源政策鼓励采用高效节能的发电技术,超临界火电机组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设备。

政策的推动为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电力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和生活用电需求的增长,电力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加。

超临界火电机组以其高效的发电能力,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环保压力环保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高效节能特性使其在环保方面相对传统火电机组更有竞争力。

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大,推动了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市场需求。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更高,因此对高效节能的超临界火电机组有着较大需求。

发达国家在煤炭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转向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方式,超临界火电机组成为他们的首选。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超临界火电机组以其高效的发电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

因此,发展中国家是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的重要发展潜力。

市场竞争供应商竞争目前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上的供应商竞争激烈,主要包括国内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

国内企业在技术上和成本控制上与国际企业处于竞争劣势,但凭借良好的政府关系和对国内市场的了解,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产品竞争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上的产品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和性能上。

供应商通过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性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超临界火电机组作为高效节能的发电设备,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能源转型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结论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在国内外都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政府支持和电力需求的增长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同时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强。

2024年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高效的发电设备,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排放水平。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正经历着快速增长。

本文将对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市场概况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是电力行业中一项重要的子市场。

这些机组能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大大提高了燃煤发电厂的效率。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正受益于国际社会对减少碳排放的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对更可靠、更高效发电设备的需求提高。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数据,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规模正呈现强劲的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衡量:1.装机容量超超临界机组的装机容量是衡量市场规模的关键指标之一。

预计未来几年,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装机容量将同步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亚洲和北美这些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市场对超超临界机组的巨大需求。

2.市场收入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市场收入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加,市场收入也在迅速增长。

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超超临界机组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市场收入也相应增加。

3.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衡量超超临界机组厂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的指标。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厂商竞争超超临界机组市场份额,其中一些公司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新厂商的进入,市场份额分布可能会发生变化。

市场推动因素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1.环境法规全球各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越来越严格,这推动了电力行业对更高效、低排放设备的需求,从而促使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增长。

2.能源需求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在亚洲等快速发展的地区。

超超临界机组具有高效的发电能力,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3.技术进步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也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超超临界机组更加可靠、高效,满足了电力行业对于更先进设备的需求。

市场挑战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虽然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1.高投资成本超超临界机组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这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加大,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已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作为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发电技术之一,其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超超临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阐述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包括锅炉技术、汽轮机技术、发电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本文还将对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总结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高效、清洁发电技术的迫切需求,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超临界机组是指蒸汽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且蒸汽温度也相应提高的火力发电机组。

与传统的亚临界和超临界机组相比,超超临界机组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煤耗,是实现火力发电高效化、清洁化的重要途径。

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核心在于提高蒸汽参数,即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使其接近或超过水的临界压力(1MPa)和临界温度(374℃)。

在这样的高参数下,机组的热效率可以大幅提升,煤耗和污染物排放也会相应降低。

同时,超超临界机组还采用了先进的材料技术和制造工艺,以适应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超超临界机组中,关键技术包括高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锅炉和汽轮机的优化设计、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等。

超临界机组发展和现状概要

超临界机组发展和现状概要
第25页/共45页
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
以材料技术发展为中心,超超临界机组处于调整期。锅炉和汽轮机材料性 能大幅度提高,电厂水化学方面的认识更趋深入,美国对已投运的超临界 机组进行大规模的优化和改造,形成了新的结构和新的设计方法,使可靠 性和可用率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相应的亚临界机组。其后,美国将超临界 技术转让给日本,GE公司转让给东芝和日立公司,西屋公司转让给三菱 公司。
(超超临界是我国的一种划分,也称为优化的或高效的 超临界参数,一般认为蒸汽压力大于25MPa,蒸汽温 度高于580℃为超超临界状态。世界上尚未有统一的规 范。在中国电力行业,蒸汽参数达到27MPa/580℃ /600℃以上的高效超临界机组,属于超超临界机组。)
第15页/共45页
2 超临界机组特点
1)最大优势:能够大幅度提高循环热效率,降低发电煤耗。 • 亚临界机组(16~17Mpa、538/538℃),净效率约为37
• 绝热膨胀过程:从锅炉出来的过热蒸汽导入汽轮机中,在其中膨胀做功 (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能);
• 定压放热过程:在汽轮机内作完功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内,在循环水的冷 却下放出它的汽化潜热,定压凝结成饱和水;
• 凝汽器内的凝结水重又通过凝结水泵和给水泵送入锅炉加热蒸发从而完成 了循环。
第9页/共45页
5)控制系统复杂
• 无汽包、锅炉动态特性受扰动影响比汽包式锅炉大;
• 有时会在亚临界压力范围内运行,由于亚-超临界区工质特性的巨大差异,使超临界机 组呈现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和变参数特性,远比常规的亚临界机组难于控制
• 超临界机组蓄热量和蓄质量相对亚临界小,负荷调节的灵敏性好,可实现快速启停和调 节负荷,但是对扰动响应快,反而更容易出现较大的热偏差。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火电机组作为一种主要的发电方式,在电力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超临界火电机组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发电设备,具有较低的燃煤消耗量和较高的发电效率。

本文将对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2. 火电机组市场概述火电机组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市场,涵盖了各种类型的火电机组设备和相关服务。

其中,超临界火电机组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产品。

3. 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技术优势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以下技术优势:•高效能:超临界火电机组在煤炭燃烧过程中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煤炭能量,提高发电效率。

•环保:超临界火电机组采用先进的煤燃烧技术,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燃料灵活性:超临界火电机组适应性强,既可以燃烧传统煤炭,也可以利用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

4. 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目前,全球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未来几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的增长将保持稳定,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最大的市场,主要由于该地区能源需求增长和环境法规的推动。

5. 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竞争格局当前,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少数重要的供应商手中。

这些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渗透能力,但也面临着来自新进入者和替代产品的竞争。

6. 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发展机遇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其中,一些关键因素包括:•能源需求增长: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为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提供巨大的机遇。

•环境法规的推动:各国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将推动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需求增长。

•技术创新:新技术的发展将推动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效率和可靠性提升,进一步促进市场发展。

7. 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挑战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替代能源的竞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成本下降可能对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构成竞争威胁。

•污染排放问题:虽然超临界火电机组通过先进技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需要面对环境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2024年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发电领域的一种高效能设备,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和较低的环境污染排放。

本文将对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2. 超超临界机组的定义和特点超超临界机组指的是以超超临界技术为核心的发电机组。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效能:超超临界机组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与传统的发电机组相比,其发电效率提高了约10%左右。

•低污染排放:由于超超临界机组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煤粉燃烧优化技术,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含量较低,符合环保要求。

•资源节约:超超临界机组可以利用低质煤等燃料进行发电,提高燃料利用率,节约能源资源。

3.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国内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需求量巨大。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使得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内市场上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超超临界机组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2 国际市场除了中国市场外,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逐渐采用超超临界机组进行发电。

这些地区由于能源需求强劲,且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要求,对超超临界机组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除了国内市场,超超临界机组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3.3 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超临界机组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

例如,超超临界机组的燃烧控制系统、燃烧器设计和先进的燃料供应系统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这些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和性能,增加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 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情况,可以预见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高效能:超超临界机组将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燃料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低排放:超超临界机组将继续优化燃烧控制和污染治理技术,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更清洁的发电过程。

浅谈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效益分析

浅谈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效益分析

浅谈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效益分析摘要:本文针对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较其他类型机组具有的相对优势进行了简单分析,对2×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个体优势效益做了相对的介绍。

关键词: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效益;分析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alyzed 350MW supercritical heat supply unit compared to other types of unit has relative advantages simply, introduced 2×350MW supercritical heat supply unit individual advantage.Key words: supercritical 350MW; heating units; benefit analysis;引言超临界机组是指主蒸汽压力大于水的临界压力(22.12 MPa)的机组。

习惯上又将超临界机组分为2个层次:①常规超临界参数机组,其主蒸汽压力一般为24 MPa左右,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40~560℃;②高效超临界机组,通常也称为超超临界机组或高参数超临界机组,其主蒸汽压力为25~35 MPa及以上,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80 ℃及以上。

理论和实践证明常规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可比亚临界机组高2%左右,而对于高效超临界机组,其效率可比常规超临界机组再提高4%左右。

一、超临界机组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发电机组已进入大容量、高参数的发展阶段,近10多年来已从国外引进了7800 MW常规超临界机组(不包括后石电厂已投运4×600 MW),分别是华能石洞口二厂2×600 MW,华能南京电厂2×300 MW,华能营口电厂2×300 MW,华能伊敏电厂2×500 MW,盘山电厂2×500 MW,绥中电厂2×800 MW,外高桥电厂2×900 MW,这些机组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能,在提高发电煤炭利用率和降低污染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为我国超临界机组的运行积累了经验。

2023年超超临界机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超超临界机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超超临界机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超超临界机组是指蒸汽温度和压力都超过临界点的蒸汽发电机组。超超临界机组以其高效率、低污染、低耗水等特点,成为发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超超临界机组在市场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超超临界机组装机容量已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30%。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火电装机规模的扩大,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广阔。
最后,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厂商角力角逐。随着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厂商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内市场上,超超临界机组市场主要由国内大型机组厂商和国际知名厂商掌握,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竞争,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未来,国内外厂商将继续加大对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投入,其竞争势必将更加激烈。
其次,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不断创新。超超临界机组采用高温高压的工作状态,对机组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此,国内外厂商加大了对超超临界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不仅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和可靠性,也为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再次,超超临界技术逐渐成熟。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成熟度对于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厂商在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和性能上,更体现在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成熟上。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繁荣离不开这些技术的积累和成熟。
总之,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技术不断创新,技术逐渐成熟,竞争激烈。超超临界机组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发电方式,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仍加大对超超临界机组的研发和应用支持力度,促进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内大型超临界机组现状及发展

国内大型超临界机组现状及发展

欧洲 Future Ⅱ
40.0 MPa,700℃/720℃
平圩电厂 600 MW(亚临界)
17 MPa,537℃/537℃
机组效率,% 投运年份
45.3
1992
42.5
1992.09
1992
44
1997
47
1998
>45
1999
>50
2005
52-55
2015
36.9
1989
500
88.92(1994)
2× 600 2× 300
91.47(1994)
连续运行 1700多 天(到 1998年底)
超(超)临界机组的特点
运行效率高,可靠性好,环保指标先进 可复合滑压或纯滑压运行,调峰性能好 超(超)临界机组最佳适用条件: 大容量:≥600MW 燃料价格较高时,技术经济性能更佳;
1.30GW超临界机组创造过连续安全运行607天的 记录。
日本 早期的超临界机组可用率大多数在99%以上。 德国机组的可靠性数据 表明,机组可靠性与可用率 与参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国华能石洞口二厂两台600MW超临界机组投运 后第二年可用系数可达到90.8%和93.97%。
目前超临界机组的可用率与亚临界机组相当。
项目
蒸汽参数
丹麦 Vesk 电厂 407 MW
25.1 MPa,560℃/560℃
法国 STAUDINGE 厂 550 MW
25 MPa,540℃/560℃
德国 ROSTOCK 电厂 559 MW
25 MPa,540℃/560℃
韩国 500 MW
24 MPa,538℃/538℃
石洞口二厂 600 MW
4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超临界火电机组是目前火电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环境污染。

本文将对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2. 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概况超临界火电机组是指燃煤火电机组中,蒸汽压力超过22.1MPa、温度超过565 ℃的高温高压锅炉。

相比传统的超临界火电机组,超临界火电机组在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全球范围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3.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前景分析3.1 市场需求推动因素•能源需求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高效发电能力,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环境保护压力: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要求减少温室气体和排放物的排放,超临界火电机组具备更低的污染排放特性,受到政府和环保机构的青睐。

•能源安全需求:超临界火电机组在燃煤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更高,在煤炭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更高的能源安全性。

3.2 技术进步的影响•燃烧效率提升:超临界火电机组采用高温高压的锅炉技术,燃煤燃烧效率提高,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煤炭能源,降低燃料消耗成本。

•环保性能提升:超临界火电机组通过使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等净化措施,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和国际环保标准。

•装机容量扩大: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单机容量相对较大,可以满足大规模电力供应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市场竞争状况•国内市场:国内火电市场竞争激烈,超临界火电机组有着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应用经验,主要供应商包括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市场份额相对稳定。

•国际市场:超临界火电机组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部分国家和地区面临电力供需矛盾,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可靠性,有望进入新兴市场。

我国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我国是煤炭生产与消费大国,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电力需求在不断增大,作为耗煤量高、能源利用率低的典型航呀,发电行业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大量煤炭的燃烧,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积极提升燃煤发电机组的能源利用率非常的必要,本文就主要对我国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电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火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能量消耗,这不仅会加剧我国的能源危机,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积极提升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非常的重要,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研究。

1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简单介绍首先对超超临界的参数概念进行简单分析,通常会将水蒸气参数值超过临界状态点的参数值称作超临界参数,并且当水蒸气参数值超出水蒸气参数值,并且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达到了超超临界参数范围中,我国的相关标准中,超超临界状态主要是指,蒸汽压力值大于27兆帕的状态,国内外的大多数发电企业及动力设备制造企业,认为机组的主蒸汽参数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以将其称之为超超临界机组:(1)机组的主蒸汽压力大于等于27兆帕;(2)机组的主蒸汽压力大于等于24兆帕,并且蒸汽的温度值≥580e。

超超临界机组与普通的燃煤机组相比,其水蒸气的温度、压力等明显提升,这对于机组的热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亚临界机组的效率相比,超临界机组能够提升2%~3%,而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能够在超临界机组的基础上,再提升2%~4%,但是在机组使用寿命、运行灵活性、可靠性、可用率等方面与亚临界机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源利用率等方面,超超临界机组是明显优于普通的超临界机组及亚临界机组的。

将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与其他相关的洁净煤发电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其具有这样的优势:(1)超超临界机组的单机容量能够达到1000MW及以上,这与电力工业的大容量机组需求相符;(2)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具有很高的发电效率,并且其应用高效的除尘技术、低二氧化氮技术及烟气脱硫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与其他发电技术相比,具有非常好的环保性能,并且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水平;(3)超超临界机组已经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的应用于电力工业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2023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2023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绪论 (4)一、2023-2028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5)(一)、树立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战略突围”理念 (5)(二)、确定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5)1、市场定位 (6)2、产品定位 (6)3、品牌定位 (8)(三)、创新力求突破 (8)1、基于消费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型 (9)2、创新促进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更高品质的发展 (10)3、尝试格式创新和品牌创新 (11)4、自主创新+品牌 (11)(四)、制定宣传方案 (13)1、学会制造新闻,事件行销--低成本传播利器 (13)2、学习通过出色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征 (13)3、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 (14)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政策环境 (14)(一)、政策持续利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发展 (14)(二)、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5)(三)、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5)(四)、宏观环境下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定位 (16)(五)、“十三五”期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业绩显著 (16)三、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政策背景 (17)(一)、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发展 (17)(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8)(三)、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9)(四)、宏观经济背景下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的定位 (19)四、2023-2028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企业市场突破具体策略 (20)(一)、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策略,提高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20)(二)、使用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市场渗透策略,不断开发新客户 (21)(三)、实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市场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各类市场创新源 (21)(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覆盖完善的服务体系 (21)(五)、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深化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国内外市场拓展 (22)(六)、在市场开发中结合渗透和其他策略 (22)五、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23)(一)、我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23)(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 (23)(三)、中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的市场增长点 (24)(四)、细分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品将具有最大优势 (25)(五)、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与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机遇 (25)(六)、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人才培养市场广阔,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6)(七)、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发展需要突破创新瓶颈 (28)六、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企业战略保障措施 (28)(一)、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及时调整组织架构 (29)(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29)1、制定人才整体引进方案 (30)2、渠道人才引进 (30)3、内部员工竞聘 (30)(三)、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 (31)七、宏观经济对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的影响 (31)(一)、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线性决策机制分析 (32)(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竞争与行业壁垒分析 (33)(三)、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库存管理波动分析 (34)八、“疫情”对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及对策 (34)(一)、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对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业的建议 (35)(二)、关于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业上下游产业合作的建议 (35)(三)、突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企业疫情的策略 (36)九、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成功突围策略 (37)(一)、寻找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准差异化消费者兴趣诉求点 (37)(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精准定位与无声消费教育 (37)(三)、从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硬文广告传播到深度合作 (38)(四)、公益营销竞争激烈 (38)(五)、电子商务提升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广告效果 (38)(六)、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渠道以多种形式传播 (39)(七)、强调市场细分,深耕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业 (39)绪论本文主要分析了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公司在未来五年(2023-2028)中的市场突破份额,并提供了指导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MPa,538℃/538℃
石洞口二厂 600 MW
24.2 MPa,538℃/566℃
日本松蒲电厂 1000 MW
25.2 MPa,598℃/596℃
丹麦 Nordjylland 电厂 410 MW 28.5 MPa,580℃/580℃/580℃
西门子设计 400-1000 MW
27.5 MPa,589℃/600℃
气 半焦 增压
化 炉
流化床
蒸汽轮机
煤 脱硫剂
燃烧器 980~1092℃
燃气轮机
增压流化床系统示意图
第10页/共81页
IGCC结构原理图
第11页/共81页
高效、绿色发电技术








节 水 发 电
分 布 式 电 源
新 型 发 电

超 临 界
联 合 循
多 联 产
炭 加 工
机环




以以 发煤 电气 为化 核为 心核
20
25
30
35
蒸汽参数MPa (初温℃/再热温℃/再热温℃)
不同蒸汽参数、再热次数和参数对发电厂供电热效率的影响
第2页/共81页
热效率提高,%
超(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
蒸汽参数与效率的关系 530/538
538/538
•常规的亚临界机组发电效率为38%左右;
10
566/538
•常规超临界机组的效率为40%左右;
• 大容量:≥600MW • 燃料价格较高时,技术经济性能更佳;
第8页/共81页
9
燃烧室 3
2 压 气 机 1
4
燃气 轮机
G ~
发电机
8 余热锅炉 e
汽轮机
发电机
G ~
给水 加热器
7
水泵
10 凝汽器
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原理(基本形式)
第9页/共81页
537~815℃
颗粒控制
815~925℃


空气
•目前燃煤机组效率最高为47%(海水冷却)
8
566/566

6
538/552/566(两级再热) •欧洲计划用10年至15年的时间 将发电效率提高到52~55% 。
538/552/566
4
566/566/566
2
593/566/566
0
650/593/593
10 15 20 25 30 35 40 连线
总和 45 43 40 36 42
38 31 37 27
顺次 1 2 4 7 3 5 8 6 9 9
二、超临界机组的技术特点
容量 参数 结构 炉型
燃烧方式 水冷壁型式
第14页/共81页
1.容量
从技术可行性、设计制造模式、国外 业绩及与国外合作问题、技术经济等问题考 虑,超临界锅炉选择1000MW及以下容量都 是可行的。一般采用 1000MW和 600MW 两个容量等级。
7× 1300 平均 EAF=8.33
500
88.92(1994)
2× 600 2× 300
91.47(1994)
连续运行 1700多 天(到 1998年底)
第7页/共81页
超(超)临界机组的特点
• 运行效率高,可靠性好,环保指标先进 • 可复合滑压或纯滑压运行,调峰性能好 • 超(超)临界机组最佳适用条件:
目前超临界机组的可用率与亚临界机组相当。
第6页/共81页
部分超临界机组可靠性举例
电厂 美

项目 马歇尔电厂 勃鲁斯电厂 国 蒙太尔电厂 AEP电力公司 韩国保宁电厂 石洞口二厂 国 华能南京电厂
机组容量,MW 可用率,%
2× 630
88.7(1985年)
2× 1120
94( 1985年)
2× 1300 连续运行 607天

流 整可
化 体再
床 煤生
F 气能
B
化源 联发
C 合电
循及
环核
I电
G
C
C
烟灰 气渣 净及 化废
水 资 源 化
空 冷 机 组
硫 资 源 化


第12页/共81页
烟 气 循 环 流 化 床
其 它 节 水 技 术


燃 料 电 池
微 型 燃 气 轮
太 阳 光 发 电
风 力 发 电

各种煤清洁利用方式相对评分比较表
利用方式 型煤
环保 7
原煤加工 流化床
洗选煤
8
CFBC
9
PFBC
9
超(超)临界机组 7
IGCC
10
燃料转化
气化
8
CMW
8
液化
8
其他清洁技术 注:10分为满分
节能 8 7 5 8 9 8 6 6 5
运行 10 9 9 6 9 6 6 8 4
投资 10 9 8 5 7 6 5 7 5
第13页/共81页
成熟 10 10 9 8 10 8 6 8 5
1999
>50
2005
52-55
2015
36.9
1989
第4页/共81页
超超)临界机组的可靠性
• 美国初期 蒸汽参数过高,当时冶金工业 难以提供满 足31MPa,621/566/566℃的合理钢材,投运后 事故频繁,可靠性、可用率低,后降低参数运行,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业绩。
• 原苏联在发展超临界机组的初期,因缺少经验和选 用 参数过高,使其可靠性低。 经改进和完善,超临 界机组的可用率与亚临界机组差别不大。
主蒸汽压力,MPa
第3页/共81页
部分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举例
电厂
项目
蒸汽参数
丹麦 Vesk 电厂 407 MW
25.1 MPa,560℃/560℃
法国 STAUDINGE 厂 550 MW
25 MPa,540℃/560℃
德国 ROSTOCK 电厂 559 MW
25 MPa,540℃/560℃
韩国 500 MW
一、超临界机组的优越性
• 经济性好 • 可靠性高 • 环保特性好
第1页/共81页
49
700℃ /720℃/ 720℃
47
600℃/ 600℃/600℃
45
566℃/ 566℃/ 566℃ 高超临界
593℃/ 593℃
43
41
39
540℃ / 540℃
37
亚临界
566℃/ 566℃
超临界
35 10
15
欧洲 Future Ⅰ
33.5 MPa,610℃/630℃
欧洲 Future Ⅱ
40.0 MPa,700℃/720℃
平圩电厂 600 MW(亚临界)
17 MPa,537℃/537℃
机组效率,% 投运年份
45.3
1992
42.5
1992
42.5
1994
41
41.09
1992
44
1997
47
1998
>45
• 1980年美国公布的71台超临界机组和27台亚临界 机组运行统计数据表明,两类机组可用率已没有差 别。
第5页/共81页
1.30GW超临界机组创造过连续安全运行607天的记录。 日本 早期的超临界机组可用率大多数在99%以上。 德国机组的可靠性数据 表明,机组可靠性与可用率 与参数之间没有 必然的联系。 我国华能石洞口二厂两台600MW超临界机组投运后第二年可用系数 可达到90.8%和93.97%。
1000MW 等 级 超 超 临 界 机 组 方 案 具 有 效率高、单位千瓦投资省、人员少、维护费 用低及同容量电厂建设周期短,建筑用地少 等综合优点,同时也适应我国电力工业的发 展和符合电网对机组容量的需求,将成为反 映我国电力工业技术水平的代表性机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