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入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读故事—明道理—受教育。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查字典验证)弄懂字义。

2.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刻舟求剑的寓言中总结出一些人生道理。

3.继续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4.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难点: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都听过寓言故事,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生: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师: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生: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刻舟求剑……

师:哦,你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来,用你的话说说,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讲故事)

师:你讲的真好,同学幼儿园时就听过这个故事,看动画片里就讲了这样的故事(播动画片)。今天我们学习仍然要学习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但是我们一起来学习它的原文。

(引题)

师:你知道“刻舟求剑”的意思吗?

生:原意: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全文,解决生字读音。

师: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谁来读一读,请同学们仔细听,看他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勾画出本文共有几句。

生读

师:还有哪些生字你觉得比较难,想提醒大家?

生:涉she

(she )坠(zhui ) 遽(ju) 契(qi ) 惑(huo)

师:老师还要提醒你这几个字,遽的读音,意思

契的右上角是个“刀”

师:把这个字再写一遍。注意笔顺、笔画。

师: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同学们读的很通顺,听录音它是怎么读的,在停顿的地方用“/”,在重读的地方用“。”标出。

边听边做好停顿或重读符号,

(放录音)

生看书勾画,

老师听同学的汇报

师:请问文章在那些地方停顿了的,又在哪些地方重读的

(请看PPT )

指名让学生朗读,注意停顿及重读的地方。

一二大组按停重再次齐读。三四大组读。全班齐读。

三、理解课文意思

1、请同学们看译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师:请同学自读全文,边读边看译文,一定要做到“逐字逐句”理解句子的意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自读指看

生:我读懂了……(事情发展顺序、字词意思,细节描写,课文意思)

过渡:同学们有的更具文章内容,有的根据描写方法,有的根据字词来学习本文的都对文章有了进一步了解。那老师考考大家看得仔细嘛,我读原文,你读译文。或则我读译文,你就读原文。

2.老师说句子,学生读译文

师:楚人有涉江者,

生: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师: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生: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

师: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生: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师: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生: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师: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生: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3

师:说得真好,谁来用自己的话在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用自己的话讲刻舟求剑

师: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经过是: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结果是: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师生配合完成一问一答。(先用译文回答,再用文言文答。)

4、师:结果,楚人找到剑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找不到剑呢?

生:因为船移动,船舷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所以他不能把宝剑捞上来,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ppt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用文中的话来说说?

生: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全班齐读)

师:“原来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反问句。

师:谁来改成陈述句?

生:像这样找剑,真的太糊涂了。(读出语气来强调“真的”、“太”)

5、、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懂得了什么道理?

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问题。

生:学习了刻舟求剑的故事,我明白了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问题的道理。

6、联系实际,

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处理?

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停下来,之后再想办法捞剑。

四、整理全文思路,集体背诵。

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几副图,用文章的话来说说图中的内容。

生看图说话。

全班边看图边背诵全文。

五、作业设计

用刻舟求剑造句。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