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台铸造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绪论 (2)
2 材料的确定 (3)
3 结构工艺分析 (4)
4 工艺方案的设计 (5)
4.1铸型种类及造型方法的确定 (5)
4.2分型面的选择 (5)
4.3铸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6)
5 铸件工艺参数的确定 (8)
5.1加工余量 (8)
5.2起模斜度及圆角确定 (10)
5.3铸出孔 (10)
5.4型芯及型芯头选择 (10)
6 浇注系统的设置 (11)
6.1浇注系统作用与结构分析 (11)
6.2浇口杯和直浇道 (11)
6.3横浇道和内浇道 (11)
6.4各组元截面尺寸确定 (11)
6.5冒口及尺寸确定 (13)
7 铸件工艺图和铸件图 (14)
附录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1 绪论
铸造工艺是应用铸造有关理论和系统知识生产铸件的技术和方法。

包括铸件工艺,浇注系统,补缩系统,出气孔,激冷系统,特种铸造工艺等内容。

就是将液态合金注入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内使之冷却、凝固,制备铸件的工艺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铸件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值;要求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如耐热、耐蚀、耐磨等,同时还要求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合理的铸件结构是获得优质铸件的前提,是简化铸造工艺,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根本方法。

需铸造的零件结构不仅满足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铸造工艺、方法及合金铸造性能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效果。

铸造工艺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工艺方案,其主要包括零件结构分析和铸造工艺方案分析两部分内容。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生产批量等条件确定其铸造工艺,绘制铸造工艺图和铸型图;然后依据绘制的铸造工艺图,结合所选定得造型方案和工艺卡,便可绘制出模样图及铸型图。

2 材料的确定
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掌握工程材料理论及其应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及限制条件,进行具体分析,进行必要的试验和选材方案对比,最后才能确定选材方案。

一般应遵循“使用性、合理性、经济性和工艺性”原则[1]。

支撑台零件主要用于承受中等静载荷,即在工作时起支撑机器上其它部件的作用,而经常处于压应力状态,要求能抗压和耐磨即可,故选用灰铸铁HT150制成。

灰铸铁是一种断面呈灰色,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式出现的铸铁。

并且其含碳、硅较高(碳3.0%-3.7%、硅 1.8%-2.4%)其铁水不经任何处理,出炉后可进行直接浇注。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减磨性、吸振性和切削加工性,以及铸造流动性好,充满型腔的能力较强,有利于金属渣中的气体和杂质上浮。

HT150的工作条件是承受中等负荷,且摩擦面间的单位面积压力不大于490kpa,一般机械制造中的铸件,如:支柱、底座、齿轮箱、刀架、轴承座、轴承滑座等[2]。

符合本设计的要求,故支撑台零件的材料选用灰铸铁HT150。

3 结构工艺分析
支撑台零件由法兰、锥度、内腔及小孔等结构组成。

此产品的生产性质为单件小批量生产。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液态流动性好,凝固收缩性小,抗压强度高,吸振性好,使用时有充分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满足支撑台工作要求,而且价格适宜,故选用灰铸铁作为铸件材料。

此零件外形轮廓尺寸为160mm*200mm*200mm,主要壁厚12mm,最大壁厚20mm,为一小型铸件;机器支撑台零件主要用于承受静载荷,即在工作时起支撑机器上及其他部件的作用,而经常处于压力状态,故要求能抗压和耐磨即可。

故选择灰铸铁HT150制成。

零件结构图及三维图3.1如下所示。

图3.1 零件图及三维图
4 工艺方案的设计
4.1铸型种类及造型方法的确定[3]
铸型包括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铸模(同铸锭过程),铸模的型腔提供了最终有用的形状,之后仅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加工和焊接。

铸型通常按照造模的方法、造模的材料或进铸模的方法进行分类,铸造工艺有四种基本类型:砂型铸造、永久型铸造、压模和离心式铸造。

考虑其经济性、合理性、工艺性,对本设计采用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的铸型主要分为湿型、干型、表面干型、自硬型四种。

每种铸型的选择需要根据铸件重量、结构和质量要求、生产批量及车间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

湿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铸型。

湿型铸造法的基本特点是砂型无需烘干,不存在硬化过程,其主要优点是生产灵活性大,生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便于组织流水生产,易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材料成本低。

通常情况下,中小型铸件应尽可能选择湿型。

故本设计采用湿型铸造法。

因湿型铸造法水分多,强度低,铸件易产生结疤、鼠尾、粘砂、气孔、砂眼、胀砂等缺陷,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浇注时铸件有较大水平壁时,用湿型容易引起夹砂缺陷,应考虑使用其他砂型。

2.铸件过高,金属静压力超过湿型的抗压强度时,应考虑使用干砂型或自硬砂型。

3.型内放置冷铁过多时,应避免使用湿型,因为冷铁生锈或变冷而凝结“水珠”,浇注后会引起气孔缺陷。

如果必须使用冷铁时,冷铁应事先预热,放入型内后要及时合型浇注。

4.造型过程长或需长时间等待浇注的砂型不宜采用湿型,因为湿型放置过久会风干,使表面强度降低,易出现冲砂缺陷。

支撑台零件为回转体结构,且平直分型面,故适合分模造型。

因其生产批量小,因此采用手工造型和制芯。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湿砂手工分模造型。

4.2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

分型面的得选取优劣,对铸件的精度、生产成本和生产率影响很大。

选择分型面时应注意一下几项原则:
1.尽可能将整个铸件或其主要加工面和基准面置于同一砂箱内;
2.尽可能减少分型面数目;
3.尽量选用平面分型;
4.分型面应选取在铸件最大投影面处;
5.尽可能少用砂芯;
6.尽量避免铸件非加工面产生飞边;
7.尽量降低砂箱高度;
8.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
9.有利于下芯、验型与合型。

支撑台零件有三个最大截面,可以设计轴向分型和径向分型两种方案。

径向分型有两个分型面,分别为A、B在上下法兰下面。

需要用三箱造型,工艺复杂,砂箱数量多且容易出现错箱等错误,生产效率低。

而轴向分型为一个分型面,在零件垂直轴线上,分两箱造型。

便于起模、下芯和验型等且分型面与分模面相同,因此选择轴向分型。

图4.1 分型面选择图
4.3铸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

浇注位置不仅对保证铸件质量有重要影响,而且与工艺装备(如模样、芯盒)结构,下芯、合型甚至清理等工序均有密切的关系,还能影响到机械加工。

浇注位置的选择要根据铸件的大小、结构特点、合金性能、生产批量、现场工艺条件及综合等方面加以确定[3]。

以保证铸件质量为出发点,应尽量简化造型工艺和浇注工艺。

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浇注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侧立面
一般情况下,铸件顶面形成气孔和夹杂物等缺陷的可能性大,而铸件向下的底面和侧立面比较光洁,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小。

2.尽可能使铸件的大平面朝下
既可避免气孔和夹渣,又可防止大平面处发生夹砂缺陷。

3.应保证铸件能充满
对薄壁部分的铸件,应把薄壁部分放在下半部或置于内浇道以下,以免出现浇不到和冷隔等缺陷。

当铸件薄壁部分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倾斜浇注,以保证铸件能充满。

4.应有利于实现顺序凝固
铸件的厚大或局部厚实部分,应置于铸型的顶部或侧面,以便于安放冒口,实现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

5.应尽量减少砂芯数量并使其稳定
避免使用吊砂、吊芯或悬臂砂芯,以便于下芯、检验、固定和排气。

本次设计中,支撑台在工作中起支撑和承受载荷的作用。

下法兰受力大,应宽大。

按照重要加工面或大平面应朝下或呈侧立面,为了避免出现浇不到和冷隔等缺陷,将支撑台水平浇注,可使两端加工面处于侧立面,以保证铸件的质量和精度,并且有利于下芯、检验、固定和排气。

其示意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浇注位置图
5 铸件工艺参数的确定
5.1加工余量
为了保证零件加工面尺寸和精度,在铸造工艺设计时,将加工面上留出的、准备切去的金属层厚度,称为机械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零件的质量。

在选择加工余量时要考虑铸造合金种类、铸造工艺方法、生产批量、设备与工装的水平、加工表面处的浇注位置、铸件的基本尺寸的大小和结构的影响。

支撑台零件采用砂型手工造型且最大轮廓尺寸为630-1000之间,且其基本尺寸为160mm、200mm,查表5.1表5.2表5.3和表5.4可知其加工余量等级为F-H,尺寸公差等级为CT(11-13),确定其加工余量为7.5mm。

表5.1 毛坯铸件典型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GB/T6414-1999)[3]
方法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铸件材料
铸钢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铜合金轻金属合金
砂型手工造型G-k F-H F-H F-H F-H F-H
砂型机器造型或
壳型
E-H E-G E-G E-G E-G E-G
金属型或低压铸

D-F D-F D-F D-F D-F
压力铸造B-D B-D 熔模铸造 D D D E E
表5.2 要求的铸件加工余量(GB/T6414-1999 [3]单位(mm)
最大尺寸①
要求加工的机械余量等级
A②B② C D E F G H J K
≤400.1 0.1 0.2 0.3 0.4 0.5 0.5 0.7 1 1.4 >40-6
3
0.1 0.2 0.3 0.3 0.4 0.5 0.7 1 1.4 2
>63-1
00
0.2 0.3 0.4 0.5 0.7 1 1.4 2 2.8 4 >100-
160
0.3 0.4 0.5 0.8 1.1 1.5 2.2 3 4 6
>160-
250
0.3 0.5 0.7 1 1.4 2 2.8 4 5.5 8
>250-
400
0.4 0.6 0.9 1.3 1.4 2.5 3.5 5 7 10
(续)
最大尺寸①
要求加工的机械余量等级
A②B② C D E F G H J K
>400-
630
0.5 0.7 1.1 1.5 2.2 3 4 6 9 12
>630-
1000
0.6 0.8 1.2 1.8 2.5 3.5 5 7 10 14
... ... ... ... ... ... ... ... ... ... ... >6300
-1000
1.1 1.5
2.2 3 4.5 6 9 12 17 24
①最终机械加工后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

②等级A和B仅用于特殊场合,例如,在供需双方已就夹持面和基准面或基准目标商定了模样装备、铸造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的成批生产的情况下。

表5.3 小批量或单件生产的毛坯铸件公差尺寸等级[3]
铸造方法造型材

公差等级
铸件材料
铸钢灰铸铁球墨铸

可锻铸

铜合金轻金属
合金
镍基合

钴基合

砂型铸

粘土砂13-15 13-5 13-15 13-15 13-15 11-13 13-15 13-15
手工造型化学粘
结剂砂
12-14 11-13 11-13 11-13 10-12 10-12 12-14 12-14
表5.4 铸件尺寸公差数值[3]单位(mm)
毛坯铸件基
本尺寸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①
大于至 1 2 3 4 5 ... 11 12 13②- 10 0.09 0.13 0.18 0.26 0.36 ... 2.8 4.2 -
10 16 0.10 0.14 0.20 0.28 0.38 ... 3.0 4.4 -
16 25 0.11 0.15 0.22 0.30 0.42 ... 3.2 4.6 6
25 40 0.12 0.17 0.24 0.32 0.46 ... 3.6 5.0 7
40 63 0.13 0.18 0.26 0.36 0.50 ... 4.0 5.6 8
63 100 0.14 0.20 0.28 0.40 0.56 ... 4.4 6 9 100 160 0.15 0.22 0.30 0.44 0.62 ... 5.0 7 10 160 250 - 0.24 0.34 0.50 0.72 ... 5.6 8 11 ... ... ... ... ... ... ... ... ... ... ...
①在等级CT1-CT15中对壁厚采用粗一级公差。

②对于不超过16mm的尺寸,不采用CT13到CT16的一般公差。

本设计中未到的数据在本表中有所省略。

5.2起模斜度及圆角确定
起模斜度是指为了方便起出模样或取出砂芯,在模样、芯盒的出模方向留有一定斜度,以免损坏砂型或砂芯。

由于铸件两端法兰较厚,可在远离分型面处减少1mm的加工余量,取起模斜度为1度。

铸造圆角是指在铸件上相邻两壁之间的夹角,为了防止该处产生缩孔、因冲砂而缺角、因集中力而产生开裂等缺陷。

一般为两交壁平均厚度的1/3-1/2,这里取R5mm[3]。

5.3铸出孔
对于支撑台零件上8个小孔尺寸大小,根据铸造工艺性的可能性和使用的必要性。

小批量孔直径30mm-50mm,而本次设计零件小孔直径为20mm,且如果要铸出,会增加型芯数量,而且还不好放置,所以不用铸出,直接在钻床上用钻头钻出。

5.4型芯及型芯头选择
铸件上的孔腔要用芯型铸出,芯型要芯头支撑、定位、排气和落砂,芯头是型芯的外伸部分,起辅助作用。

型芯头的形状尺寸: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内腔用一个整体型芯铸出,当内腔简单,可以自带砂芯成型而不采用型芯。

当复杂时,可将型芯分为数块。

芯头分为垂直芯头和水平芯头。

垂直芯头必须保留一定的斜度,以增强型芯在铸型中的稳定性。

水平芯头一般都有左右两个芯头,并增强型芯的稳定性,通常加大或增长芯头,从而使型芯稳固并增加透气。

支撑台零件中央内腔呈锥形孔,适合采用整体型芯和大芯头,便于合箱,以利于稳固、定位、排气和落砂。

由基本尺寸可知,型芯长度为200mm。

选用垂直芯头,一般小中芯头长为20mm-80mm,确定芯头长为50mm,大端芯头直径90mm,小端芯头直径50mm。

芯头的间隙查表5.5得1mm。

表5.5 垂直芯头与芯座之间的间隙[3]
铸型种类
D或(A+B)/2
≤5051-100 101-1
50
151-2
00
200-
300
301-4
00
401-
500
501-
70
1-15
00
>200
湿型0.5 0.5 1.0 1.0 1.5 1.5 2.0 2.0 2.5 2.5 3.0 干型0.5 1.0 1.5 1.5 2.0 2.5 3.0 3.5 4.0 5.0 7.0
6 浇注系统的设置
6.1浇注系统作用与结构分析
系统浇注是指砂型中引导金属液流入型腔的通道,一般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等组成。

浇口杯承接金属液,并经直浇道流入横浇道,再分配给各内浇道流入型腔,因此各交道形状及截面大小均影响铸件质量。

对于本次设计采用中间注入的基本形式,其特点是内浇道开设在铸件中部某一高度上,一般开在分型面上造型比较方便,并且兼有顶注式和底注式的优缺点,生产中应用广泛,适用于壁厚较均匀、高度不太大的各类中小铸件[4]。

对于支撑台零件正好适合。

6.2浇口杯和直浇道
浇口杯的作用是用来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防止金属液飞箭和溢出,便于浇注,减轻液流对型腔的冲击,分离渣滓和气泡,阻止其进入型腔,增加充型压力头等。

浇口杯安结构形状可分为漏斗形和池形两大类,本设计采用漏斗形结构。

且在上型面开设浇口杯。

直浇道多为圆形或方形断面的锥形管道,其功用是从浇口杯引导金属液向下进入横浇道、内浇道或直接导入型腔,并提供足够的压力头,使金属液在重力作用下能克服流动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充满型腔的各个部位[5]。

6.3横浇道和内浇道
水平的横浇道用以连接直浇道和内浇道,并将金属液平稳而均匀地分配给各个浇道。

其作用除了液流的分配,就是起到挡渣的作用。

横浇道截面多为梯形、圆形和圆顶梯形。

其中梯形和圆顶梯形截面,主要用于浇注灰铸铁和非铁金属铸件。

对支撑台零件的横浇道采用梯形截面。

内浇道的作用是引导金属液进入型腔,内浇道比较短,本身不能挡渣,但合理的结构尺寸以及与横浇道的连接方式将有助于挡渣。

内浇道对于小件20mm-30mm有助于横浇道挡渣,且制模及切除方便。

支撑台零件的下型面开设内浇道,并分两道将金属液从两端法兰处注入,有利于法兰冷却过程中的补缩。

且内浇道采用梯形截面[4]。

6.4各组元截面尺寸确定
各组元截面尺寸可根据铸件合金种类、质量、尺寸、壁厚、浇铸时间等,利用简便经验公式求得。

内S :模S :直S ⎪⎪⎩
⎪⎪
⎨⎧适用于薄壁小件适用于中小件适用于大中件适用于大件 1.11:1.06:1
1.15:1.1:1
1.4:1.2:1
2:1.5:1
生产中最小的内浇道截面积为0.04cm 2,直浇道最小直径一般不小于15-18mm 。

灰铸铁阻流截面计算公式:
P
H A μτ31.0m =

阻A ——浇注系统中的最小断面总面积(cm 2); m ——流经F 阻断面的金属液总重量(Kg ); μ——总流量损耗系数;
τ——浇注时间(s );
P H ——平均静压力头(cm )
式中m 由proe 分析的毛坯质量m=8.6kg ;μ=0.42[3];p H = 110cm ; 浇注时间τ的计算如下:
m s 1=τ
m ——型内金属液的总质(重量)(Kg )
1s ——系数,取决于铸件壁厚,由表查出是1s =2.2[3]。

计算得出浇注时间为6.5s 。

由于支撑台零件为中小型铸件,确定其截面比为1:1.1:1.15。

由阻流截面计算公式可得出内浇道截面积内A =8.902cm ,查表得a=56mm,b=52mm
,c=17mm ;直浇道截面积直A =10.242cm ,查表得D=18mm ;横浇道截面积
横A =9.972cm ,a=32mm,b=22mm,c=35mm 。

所以支撑台零件的各浇道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6.1 内浇道、直浇道、横浇道截面积
表6.1 灰铸铁件浇注系统标准值[4]
内浇道尺寸/mm(S内/m㎡) 横浇道尺寸/mm(S横/m㎡直浇道尺寸/mm(S
直/ m㎡)
a b c S内 a b c S内 A B C S横 D S直
11 9 5 5 18 240 17 230 14 12 6 8 22 360 20 310 18 120 23 0
2 0 27 570 24 21 1 2 800
3 2 1380 38 1130 4
45 41 14 6 56 4 00 56 52 17 92 5 45 7
58 53 22 12 80 5030
6.5冒口及尺寸确定
一般小型、壁厚均匀的铸件可不设冒口,故在此省略。

7 铸件工艺图和铸件图
图7.1 铸件工艺图
图7.2 铸件图
附录
铸造工艺卡拟定铸件
名称材料牌号生产类型毛坯质量
最小壁

铸件图
支撑

HT150 小批8.6kg 12mm
造型造型方

砂箱铸造、两箱造型
砂箱内
部尺寸
/mm
规格长宽高紧固方法
上箱250 220 130
/
下箱250 220 130
砂型烘干烘干温度
\℃
烘干时间\h
方法300 5 烘干炉
浇冒口尺寸\mm 浇道数量长宽高截面积
横浇道1

200 22 35 9.97c㎡内浇道2

50 52 17 8.90c㎡直浇道1

150 18 18 10.24c㎡
浇注工艺规格
出炉温度
/℃
浇注温度/℃浇注速度/sec 冷却时间/h >1300 >1250 35~55 >10
热处理工
艺加热2~4h至550±20℃,保温均热1 ~2h后缓

总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铸造工艺设计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对于支撑台零件的铸造工艺设计,首先从零件图出发,读懂了图,接下来再去分析它的铸型种类、型芯结构以及分型面的选择等,然后逐步确定铸件的各个工艺参数,设计出浇注系统。

在本次设计中,铸造工艺图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其标示出了分型面、机械加工余量、砂芯形状尺寸、浇注系统等一系列铸造中必不可少的参数。

设计中我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各个参数的选定,信息的取舍直接影响到课题设计的严密性、严谨性,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讨论,最终得出了结果。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很不好,还需要多多的努力去融会贯通,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的认真才行。

参考文献
[1]苏翠娥.谈怎样选择机械零件的材料[J]. 科技信息,2012,33:604.
[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铸造手册(造型材料)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3]李荣德,米国发.铸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
[4] 李宏英赵成志编著.铸造工艺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97-193.
[5] 陆文华,李隆盛,黄良余.铸造合金及熔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