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城山简介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青城山是道教的第五洞天,在雄,秀,奇,险,幽中也是排名第五,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五名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

青城天下幽

在这巴山蜀水间,自古名震天下的景色有很多很多,像这峨眉天下秀、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那今天我们要去感受的是什么呢?对了,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所以有人形象地说,青城山既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才女。美女的特征是一个字——“幽”,才女的灵魂是一个字一一“道”。

先说幽。

青城山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它像清丽脱俗的仙女,写一下这个“幽”字,就是“山”里藏着“丝丝”,意思就是说,青城山里蕴藏着丝丝不断、连绵不绝的生命力。‘

青城山的自然植被

多年来,青城山的平均气温一直都是15摄氏度,非常宜人,年平均降雨量是1300毫米,非常湿润:也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青城山风景区的林木总面积达2350公顷,可以说是植被繁茂。

其中的古树名木有银杏,它是世界上稀有的最古树种之一,俗称白果树,最著名最神奇的是青城山天师洞银杏,传说是张天师手植的,高50多米,径围20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被四川省林业厅正式封为“天府树王”,是青城山的镇山之宝,是中国道教诞生、发展的见证。

另外,青城山还有大量的楠木、唐衫、棕树、珙桐等珍稀树种,青城山的花卉资源也非常丰富,青城幽兰驰名中外。青城山的森林植被,都有很高的生态、科研、旅游价值,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

青城天下幽的来历

最早用“幽”字形容青城山的,是唐朝诗圣杜甫,他在《丈人山》一诗中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后陆游赞叹青城山说“坐观山水气幽清”,近人吴稚晖更是直接说:“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嵋皆无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这就是常说的“青城天下幽”的来历。

青城山名字的由来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

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代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崇信道教,唐朝李氏天下都非常重视道教,据说是因为道教教祖老子姓李名耳,与李唐同出一家。对青城山道佛之争这段公案,玄宗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顺势把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道教概况

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道教的情况。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广泛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精华思想内容。道教起源于上古鬼神崇拜,发端于黄帝和老子,创教于张道陵,至今约有1900年的历史。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宗教意识、性格心理和精神生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道教建立产生

那这道教是如何产生和建立的呢?

道教思想渊源杂而多端,它有三大基本源头:鬼神崇拜、方仙信仰和黄老道家,同时四大重要源头: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易学理论和阴阳学说。

促使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有:深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两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统治黑暗腐朽,民众深陷苦难之中,祈求神灵拯救自己;汉朝统治思想的宗教化,神仙方术、宗天神学被帝王推崇而广泛流行;印度宗教的启示和借鉴,佛教传入中国成为道教产生的催化剂。

道教教义

我们再来看看道教的教义。

道教的教义非常庞杂,但基本内容是两点:

1、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这是道教最基本的教义。道教奉老子为最高天神及祖师,以其所著的《道德经》为圣典,道德经中的两个基本概念,道和徳便成为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为万物之母,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存,道是宇宙万物中最核心的东西。与道并提的是徳,讲求尊道贵德,天人合一,道之于个人就是徳,道与徳制约一切,驾驭一切。

2、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道教认为,道可以因修炼而获得,只要认真修炼,丹道修真,服药炼气,积德行善,建功立业就可得道,即可以长生不老,成神成仙。

其他的还包括,天人感应,天道承负——这是道教善恶报应;上善若水,柔弱不争——这是道教为人品质;清静寡欲,自然无为——这是道教处世方式;忠孝节义,仁爱诚信——这是道教伦理道德;天人同构,阴阳协调,形神共养,统筹兼顾——这是道教养生原理。

青城山道教发展历程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

千多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

张道陵,原名张陵,客居四川,学道于鹤鸣山中,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并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被后世尊为天师,道名为张道陵。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代以后,山中道教渐盛,极盛时有道观70余处,胜景108处。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

道教在唐代进入鼎盛。这是由于唐王李渊在建立王朝时为了表明自己受命于天,是人间的真龙天子,而宣称李耳就是他的先祖,如此一来,李家人夺天下、得天下、守天下就不是什么谋反了。但李姓人万万没想到,李家的媳妇武则天却没把这个当回事,竟将李家的龙椅自己坐了,大兴佛法与道教抗衡,直到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重新从祖母那儿夺回了李家天下。这就出现了刚才提到的青城山产权之争时,为什么李隆基会偏袒常道观而压抑飞赴寺,说穿了,就是有重新为李家天下正名。

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道士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现在的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

道教漫长的历史铸就了青城山灿烂的道教文化,包括易经、青城气功、青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