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成份分析及在抗菌消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齐乐辉,讲师,工作于黑龙江中医 药大学药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主要从事药物分 析及电化学分析等工作的研究。
李彦冰,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 药的活性成分和先是标准的研究。
-207-
肛门瘙痒症。 3 结论 忍冬藤分布甚广,我国除新疆之外均产,四
季均可入药,随手可得,干鲜无异,只不过鲜品用 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两倍,真可谓价廉物美,正 如寿颐已赞此药道:且不仅煎剂之必须,即外用 煎洗之大良,随处都有,真所谓简、便、廉、效四字 皆备之良药也。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5:13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 本草,第 7 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529. [3]赵娜夏,韩英梅等.忍冬藤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07,38(17). [4]刘文炜,霍昕等.忍冬藤挥发性成分研究[J].生 物技术,2008,18(3). [5]肖冰梅,盛孝邦等.不同产地灰毡毛忍冬藤主 要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22(3). [6]刘文炜等.忍冬藤挥发性成分研究[J].生物技 术,2008,18(3). [7]祁增年.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J].卫生与生活 报,2008,04. [8]童惠云,熊源胤,李建武等.五藤汤辨治类风湿 性关节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 [9]张剑勇,邱侠,刘题章,陈敏庄等.李志铭教授治 疗类风湿关节炎四结合疗法介绍.全国第七届中 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10]刘禄江.类风湿性关节炎分期辩治.2008 全国 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名店、名药、名厂”品牌 发展战略论坛. [11]陈立坤.综合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农 村医药报.2007.12. [12]李丽萍,王海江,童竞亚. 牡丹皮、忍冬藤及泽 兰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中药新药与临床 药理,2000,11(5). [13]周虎,俞庆福.忍冬藤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防床军医杂志,2002,30(6). [14]康德,张利芳.忍冬藤加病毒唑治疗流行性腮 腺炎 198 例观察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7,7(4). [15]盛爱华.三黄忍冬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例观 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5,5. [16]郭才晟,钟义.忍冬藤代茶饮治疗免疫性不育 39 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8(10). [17]潘玉荣.忍冬藤皮汤坐浴治疗肛门瘤痒症 56 例[J].新疆中医药,2001,19(2).
关键词:忍冬藤;成份分析;抗菌消炎;综述
忍冬藤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 络的功效。2005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忍冬藤为 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茎枝 [1]。忍冬全身是宝, 藤、叶、花均可入药,三者性味基本相同,味甘苦、 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通经活络之功 效。但性有所不同,花性不如藤、叶之味厚,散结 消肿、通经活络之力,花远不及藤、叶。《本草正 义》曰:“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 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 花,则并不用花入药自可于言外得之。观《纲目》 所附诸方,尚是藤叶为多,更是佐证。”吾临床 30 余载,除卫分用花外,多用其藤,疗效甚佳,现将 案例录述,冀为同道而抛砖引玉。《中华本草》记 载忍冬藤的来源有忍冬科植物忍冬、山银花、红 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等的茎枝[2]。忍冬藤不仅可内 服,而且是外用的良药,外敷外洗亦具有奇效,对 于疖、疮、痈、肿,虫蛇咬伤,无名肿痛皆可用之。 忍冬藤味甘苦,具有燥湿而不伤阴,苦寒而不损 气,故对于风湿、类风湿、痛风、血栓性脉管炎、淋 巴管炎、跌打损伤等的早期伴有湿热、毒热、瘀 热,以及局部有红、肿、热痛者皆可用之。此物分 布甚广,我国除新疆之外均产,四季均可入药,随 手可得,干鲜无异,只不过鲜品用量宜大,一般为 干品的两倍,真可谓价廉物美,正如寿颐已赞此 药道:且不仅煎剂之必须,即外用煎洗之大良,随 处都有,真所谓简、便、廉、效四字皆备之良药也。
1 忍冬藤化学成份的研究 国内外对忍冬属植物花、叶的化学成分研 究较为深入,发现其主要含有皂苷、黄酮、环烯醚 萜苷、木脂素类成分,而对其他部分化学成分的 研究却鲜有报道。已经鉴定出的成分有:木犀草 素(Ⅰ)、马钱素(Ⅱ)、r- 1- (4- 羟基 - 3- 甲氧基苯 基)- 反 - 2,顺 - 3- 二羟甲基 - 7,8- 二羟基 - 6甲氧基 - 1,2,3,4- 四氢萘(Ⅲ)[3]。在忍冬藤挥发性 成分中,共分离提取 113 个成分,检测出 89 个。 占挥发油总量的 77.81%。大于 1%的成分有 29 个,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为芳樟醇(Linalool L) 7.98%,(Paeonal)3.73%,苯甲醛(Benzaldehyde) 3.46%,壬醛(Nonanal(CAS))3.19%,3- 乙烯基吡啶 (Pyridine,3- Ethenyl- )3.11%,正庚醛(N- Heptanal) 2.56%,3- 羟基 - 1- 辛 烯 (1- Octen- 3- ol(CAS)) 2.02%[4]。 肖冰梅等[5]对采自湖南省四个不同产地的 灰毡毛忍冬藤的主要成分绿原酸、挥发油含量进 行比较,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采用紫外分 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按《中国药 典》2000 年版附录 XD 挥发油测定乙法测定挥 发油含量。结果显示隆回产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 (0.5%) ;其次为武岗和邵东产,分别为 0.32%和 0.2%;最低为祁东产的含量为 0.1%。绿原酸含量 也以隆回产为最高(2.66%);其次为祁东和邵东产 的,分别为 2.35%和 2.31%;最低为武岗产的为 2.07%。
医药与保健
忍冬藤成份分析及在抗菌消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齐乐辉 杨连荣 尹 蕊 杨军涛 李彦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忍冬藤 Caulis Lonicerae 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2005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Thunb.的干燥茎枝[1]。但在实际使用中,多种金银花原植物的藤茎(即茎枝)在不同的区域以中药忍冬藤入药。
2 忍冬藤药理作用的研究 2.1 忍冬藤在治疗风湿方面的作用 祁增年等[7]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忍冬藤其他主 要配伍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童惠云等[8] 研究忍冬藤经过配伍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张 剑勇等[9]研究发现忍冬藤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刘禄江等[10]研究发现忍冬藤经过配伍用于风湿 类疾病的早期称为早期湿热症;陈礼坤[11]研究发 现忍冬藤经过配伍可治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 2.2 忍冬藤在抗肿瘤抗方面的作用 李丽萍等[12]采用具抗噬菌体作用的中草药 牡丹皮、泽兰和忍冬藤进行小鼠体内抑瘤实验及 体外杀瘤细胞实验,结果显示: 牡丹皮抑瘤率 >50% ,IC50 为 38.40 mg/L,其 95%的可信限为 31.19~47.29 mg/L;忍冬藤抑瘤率 >30%,IC50 为 7.31 mg/L,95%的可信限为 4.56~11.71 mg/L。泽 兰抑瘤率 <30%,IC50 为 18.11mg/L,95%的可信 限为 11.23~29.20 mg/L,说明牡丹皮及忍冬藤 具有抗肿瘤作用。 2.3 忍冬藤在治疗肝病方面的作用 周虎等[13]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 肝)是否存在内皮功能损害,活血化癖法治疗是 否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慢肝 例血浆与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将例慢肝随机分为 健康对照组组例和治疗组组例,组进行辨证论 治,组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服忍冬藤。结果慢肝 血浆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降低水平明显 优于组,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组。结论慢肝存 在内皮功能损害,活血化癖法能提高慢肝临床 治愈率。 2.4 忍冬藤在消炎止痛方面的作用 康德等[14]应用忍冬藤, 病毒唑联合治疗流行 性腮腺炎 198 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盛爱华[15] 运用中药三黄忍冬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 60 例, 取得较好疗效。 2.5 忍冬藤在其他方面的作用 郭才晟等[16]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忍冬藤、甘草 泡茶, 内服甲珠, 对免疫性不育的治疗有较佳效 果。潘玉荣等[17]研究发现忍冬藤皮汤坐浴可治疗
Baidu Nhomakorabea
刘文炜等[6]研究了忍冬藤中的挥发性成分。 他采用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忍冬藤挥发油,用 GC- MS 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 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 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 89 个化 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 2%的分别确定 为芳樟醇 (Linalool L)7.98 %,丹皮酚(Paeonal) 3.73% , 苯 甲 醛 (Benzal- dehyde)3.46% , 壬 醛 (Nonanal(CAS)) 3.19 %,3- 乙烯基吡啶(Pyridine, 3- Ethenyl) 3.11%,正庚醛(N- Heptanal) 2.56%, 3- 羟基 - 1- 辛烯(1- Octen- 3- ol(CAS)) 2.02%。结 论为 89 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 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