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雀麦蔓延快,小编有法宝
你尝过香烤麦粒的滋味吗?你嚼过青草的味道吗?小编尝过,自那以后念念不忘,总想着在奶奶的田里能多些麦穗,这样我就可以天天吃到美味。大自然如此神奇,怎么会只馈赠田间这一种美味呢!木栅栏门外的构树果、枝头上的麻雀、地里绿色的大蚂蚱、在地下还能刨出蝉蛹,放到火里烤一烤,那白嫩鲜香的肉质······
我天天在田里淘“零食”,有时候帮奶奶浇浇水、除草;累了,就与蚯蚓,蚂蚱玩玩!一日,我在田块里发现了一样“好东西”,与麦子长得十分相像。
长长的绿杆,支撑着头上的穗苞,绿色的叶片长满了细细的绒毛,生出细弱的分枝,头间有小穗,呈绿黄色,小穗为椭圆形,有的饱满,有的空瘪。小时候,对于我来说,除了黄土,田地里的什么东西,我都会品尝下!我拔下这颗“小麦”,用手拨拉开,拽出一粒塞到嘴里,嚼啊嚼!嗯——软软的、涩涩的、还带点甜,这什么味道?我吐了出来,大喊:“这个小麦味道不对,我要烤着吃!”奶奶走过来,看了看我手里的战果,嘿嘿乐起来,说:“这是野雀麦,燕子吃的,你把它的吃食抢走,咋办!”
我激动:“我不吃它的口粮,我帮它摘下来,等它过来吃!”“好呀,你来把这一片的野雀麦都摘了吧!”说干就干!小孩手脚快,一下午的功夫,菜园门口就堆满了野雀麦!等了很久,也没见燕子飞来!我很失落,开始动手拔地里的菜苗,奶奶不忍,放下锄头,走到我身边,拿起一绺野燕麦,编起东西来。奶奶的手,指关节粗大,长满皱纹,就是这样一双手,让野雀麦在她手里渐渐变成一个花冠,绿色的杆茎圈成的圆,边缘有麦穗的搭配,上下跳动,缝隙间还有蓝色小花点缀着,在阳光照射下,变成亮绿色,奶奶把这个花冠戴到我头上,说:“呀!这妮,真好看哩!”这一夸,我就蹦蹦跳跳地和奶奶回家吃饭。
以后只要在田里看到野雀麦,我就全摘下来,学奶奶圈一个圆,戴在头上。长大后,我才知道,雀麦是我国麦田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其种子萌发出苗受土壤深度、墒情和气温影响较大,位于土表5厘米内的种子冬前出土,“立冬”后停止出苗,次年“清明”后又开始出苗。在常发地区,雀麦密度大、繁殖能力强、扩散蔓延快,加上其对许多除草剂有较强耐药性,难以根除,给防除带来很大压力。
怪不得奶奶当时让我全摘了!原来是让我帮忙分担农活!我还傻乎乎的认为真的会有燕子来!
这个雀麦有哪些识别特征呢?让我们细细说来。
幼苗雀麦幼苗的识别主要通过3个方面。一是叶片的形状和绒毛。雀麦的叶片狭长细弱,布满绒毛,而小麦叶片比较宽肥,光滑无毛。二是根茎部颜色。雀麦根茎部红褐色,而小麦根茎部白色。三是叶缘的特征。雀麦的叶缘有细长的绒毛,而小麦的叶缘无毛。
成株雀麦成株和其他禾本科杂草一样先匍匐生长,再膝曲上升,但外形上具有明显差异。一是叶鞘紧包茎秆,叶鞘和叶片两面都布满绒毛,用水喷雾可以集聚大量的水珠;二是叶舌先端近圆形,无叶耳。
花穗圆锥形花序,稀疏,生有细弱的分枝,向下弯垂,上部生有黄绿色小穗。小穗长椭圆形,两侧压扁,有的生芒,有的无芒。
识别过后,我们就要来说道说道这雀麦的防除方法!
其实,在雀麦重发地区,不能仅依靠化学药剂来控制,要利用其种子发育特点,结合农业措施,辅以土壤封闭和茎叶处理防除。
农业措施进行深翻耕,将土表的雀麦种子深翻到10厘米以下,可以大幅度降低雀麦发生程度。在播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等雀麦种子萌发后灭茬处理,再播种小麦。
土壤封闭处理小麦播种前或播种后,每亩用40%野麦畏乳油200毫升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可以控制雀麦种子萌发出苗,播后用药要适当耙一下,使药与土壤混匀。也可以在播种后,用拜宝玛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或速杰50%苄·丁·异丙隆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茎叶处理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对雀麦防效较好,可在冬前杂草2~3叶期每亩用2~3克防除,对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也有效。啶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对雀麦也有较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