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与和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主要内容是反映1805~1912年间俄国在国外和本土同拿破仑法国之间的几次战争以及和平时期的生活。全书重点是歌颂俄国人民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托尔斯泰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同时宣传一切历史事件都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论观点。主人公安德烈和彼埃尔是精神探索型的人物。前者意志刚强、性格果断、富有理智,后者容易感情冲动,缺乏意志力但纯朴善良。娜达莎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有艺术魅力的妇女形象之一。《战争与和平》被誉为史诗体小说。
《战争与和平》赏析评论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写于1863 至1869 年。托尔斯泰原先想写一部“十二月党人”(贵族先进青年)的中篇小说。经过反复构思,他决定写一部以1812 年卫国战争为中心的长篇小说。于是他改变了原来的写作意图,扩大了构思范围。为了写好这部作品,托尔斯泰研究和引用了大量历史材料和文学材料,甚至有关哲学著作。他拜访了1812 年卫国战争的参加者,实地考察了波罗金诺战场。在最好条件下,写了7 年,最后脱稿于1869 年。这是一部结构庞大,人物众多(有559 人),富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性的长篇巨制。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这样的作品全欧洲除了托尔斯泰以外没有人写得出来。”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说:“这是自古以来所写成的作品中最最伟大的一部。”
这部作品有两条互相交错的情节线索。这便是1812 年的卫国战争和贵族家庭纪事。这两部分又用来说明两个中心——“战争”与“和平”。1864 年12 月8 日,托尔斯泰从莫斯科写信给他的妻子说:“我记得你对我说过,我现在这样努力写的军事和历史事件不会写好,而写得好的只有家庭,人物性格,心理状态。这真是说得再对也没有了。”然而,托尔斯泰在写作过程中克服了自己的弱点,作品中军事场面和对历史的叙述并不逊于家庭纪事和心理的描写。
《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的描写,可分为两个阶段:即1805 年至1807 年俄军在欧洲的对法战争和1812 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卫国战争。托尔斯泰不仅具体地、真实地描写了奥斯特里茨和波罗金诺战役的广阔战斗画面,而且把战争描写和人物心理体验紧密地结合起来。歌颂了俄国人民和军队的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们对入侵者的英勇反抗,称赞了游击运动。在这种意义上,它违背了托尔斯泰宣扬的“勿以暴力抗恶”的学说。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托尔斯泰在作品中表达的历史观点。他十分重视对历史、人类的发展、个人和群众的关系的看法。1868 年,他写信给历史学家博果金说:“我关于自由和依赖的界限的意见,我的历史观点,并不是我一时想出的偶然的怪论,这些思想是我一生中全部脑力工作的果实,而且成了我的世界观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托尔斯泰的历史观虽有偏颇,甚至包含唯心主义的成分,但他正确地认为推进历史的是人民。他在谈到《战争与和平》时,曾用一句话加以概括说,他写的是“人民的历史”。他在作品中,也不止一次谈到“人民举起了战争的棍棒”,把1812 年卫国战争的胜利当作是全民战争的胜利。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法军入侵时,人民如何把粮食埋藏起来,把干草烧掉,不给法国人任何的物质供应。游击队员齐洪用一把斧头战胜了四个法国兵,教堂执事
在一个月内捉住了几百个俘虏,同时村长老婆华西里莎也一举杀死了几百个法国人。在波罗金诺的战役中,俄国士兵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人,一个堡垒往往要争夺七、八次。一些炮兵一只手臂被打断了,便用另一只手去开炮。正是这些普通的俄国人,成为反击侵略战争的主体。
托尔斯泰与英雄造时势的唯心主义历史学家不同,他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个别杰出的英雄人物身上,而看不到人民。英国著名政论家、历史学家卡莱尔在他的《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中,宣扬的就是这种观点。托尔斯泰始终是反对卡莱尔的主张的。但他自己在写群众运动时,又把它写成是一种自发的、盲目的“群蜂”式的力量,体现了他历史观中自相矛盾的一面。作品中,描写了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库图佐夫和拿破仑。托尔斯泰在这两个人物身上贯穿了自己的历史观点。一方面,他把库图佐夫当作俄国人民精神力量和意志的体现者,是个真正的人民战争的统帅,他唯一愿望是赶走法国人,保卫祖国。他纯朴、善良、富有历史经验;另一方面,由于托尔斯泰否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观点,而赋予库图佐夫宿命论的思想。库图佐夫的座右铭是“忍耐与时间”,他不去阻碍和预先决定任何事物,而是等待事件的自然到来。这是不符合客观的历史事实的。至于拿破仑,托尔斯泰把他描写成过于自负和自信的法国统治者,他充满冒险精神和利令智昏。作家把他和库图佐夫对照起来:库图佐夫具有人道精神,拿破仑则冷酷无情;库图佐夫对祖国忠贞,拿破仑则充满虚荣心;库图佐夫纯厚朴实,拿破仑则装腔作势。同样地,托尔斯泰也否定拿破仑的历史作用,并嘲笑地说:“拿破仑只是像一个抓住马车里的带子的小孩,就认为自己在驾驶这辆马车前进了。”这里的马车,指的是历史。这样,托尔斯泰在肯定人民的同时,完全否定个别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体现了他历史观的偏颇的一面。
1812 年的卫国战争,对俄国贵族来说是个真正的试金石,使他们分成爱国的和卖国的两个集团。作品中对四大家族的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特点。库拉根家族是贵族上流社会贪婪、愚蠢和无耻的代表,是个卖国的家族。他们关心的是卢布、爵位和勋章。充满卑鄙的利己主义和不道德的行为。他们对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漠不关心。托尔斯泰在作品中猛烈地抨击道:“所有这一群人都攫取着卢布、十字勋章和官爵,而他们在捞取这些东西的时候所注意的仅仅是沙皇的恩宠的鼻息。”不仅库拉根公爵是这样,他的女儿——“美丽的动物”爱仑,和儿子——“一个好动的傻瓜”阿那托尔莫不如此。保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三个家族是属于爱国的贵族。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保尔康斯基家族,具有正直、爱国和孤傲的特点。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是安德来·保尔康斯基。他是个聪明英俊的贵族青年。早年幻想荣誉和建立功勋。在奥斯特里茨战场上受重伤后,他的宗教意识抬头,打消了对一切虚名浮利的幻想。他在自己的领地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热衷于对儿子的教育。不久,他认识了朝气蓬勃的娜塔莎,重新燃起他对生活的希望。可是,娜塔莎受到花花公子阿那托尔的诱骗,给了安德来沉重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苦闷之中。再次使安德来振作起来,是1812 年的卫国战争。他重返前线,并担任了团队指挥官。在作战中,他表现得异常勇敢。但在波罗金诺战役中,他又受了致命的重伤,被抬回后方。最后,他在向神呼吁,号召道德自我完善中死去。托尔斯泰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自己对人生探索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