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医医案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诊:肿胀十减七八,身热亦觉渐退,惟神疲形瘦, 谷食少许,水湿已化,正虚困顿,脾胃阳衰,鼓舞无 权也。仍守原方出入。 原方去柴胡,加焦谷芽三钱,佩兰梗钱半。
原按:此症疑似之处,最难辨别,认定三阴见蒙,投以 温药,故能无虑也,否则再进寒凉,必致邪陷阳越而不 起矣。
按:上案为阴虚证,此案为阳虚证,可见湿温病变 化颇多,于此亦可见医者辨证工夫之浅深。此案身 热不退,而投银、翘、芥、连不效者,为邪机已内 陷三阴,非振奋阳气不能达邪。
丁甘仁医案的案语比较规范,故利于初学者。 凡重症救治,必用经方,善后调理则用时方平淡之品。 医案来源 :《丁甘仁医案》
湿温案
郑,湿温十六天,身灼热,有汗不退,口渴欲饮,烦躁 少寐,梦语如呓,目红溲赤,舌红糙无津,脉象弦数, 红疹布于胸膺之间。此湿已化热,湿已化燥,燥火入营, 伤阴劫津,有吸尽西江之势,化源告竭,风动痉厥之变, 恐在日前。亟拟大剂生津凉营,以清炎炎之威,冀其津 生邪却,出险人夷为幸。
其医学以仲景为宗,故临证好用仲景方,自谓在上海期间 “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经方实验录》序)。曹氏用 药峻重,所用经方每有一味不更且剂量依旧者,在风行时方 的当时确是别有风格,故有“曹派”之称。研读其医案颇能 体会经方运用的深意。
医案来源:《曹颖甫先生医案》
湿热案
火车站赵左 发热咳嗽,溲赤足肿,脉濡数。 当从肺治,猪苓汤主之。 猪苓二钱 滑石四钱 桔梗一钱 阿胶二钱 云苓三钱 通草五分 炙款冬二钱 紫苑二钱 服猪苓汤,嗽已,足肿退。刻诊脉象虚细而滑,湿未全 去,仍宜前法加减。
湿温案
鲜生地六钱 天花粉三钱 川贝母二钱 生甘草八分 粉丹皮二钱 冬桑叶三钱 银花八钱 白薇钱半 羚羊 片八分 茯神三钱 带心连翘三钱 茅芦根各一两 鲜 石斛四钱 鲜竹叶三十片
湿温案
二诊:湿温十八天,甘寒清解,已服二剂,舌红糙略润,津 液有来复之渐,身灼热,口渴欲饮均减,夜寐略安,佳境也。 红疹布而渐多,自白红丝,小溲短赤,脉数不静,少阴之阴 已伤,水不济火,营分之热尚炽,木火升腾,前方既见效机, 毋庸改弦易辙也。
按:瘦人阴虚,加之呕泻,舌光口干,明系肝胃阴 伤、肝气横逆之证。治当酸甘化阴,乌梅、芍药、 白术、木瓜、山药均不可缺。
曹颖甫医案
曹颖甫(1867—1937),名家达,江苏江阴人。1902年中举 人,后致力于医学。曾执教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 校并主持上海慈善团体同仁辅元堂的医务。
著作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以及学生整理的《经方 血亏不能养肝,肝气横逆,犯 胃则呕,克脾则泻,泻久阴伤,津无上潮,口干舌光,经闭 四月,脉象弦细,延即成损。拟敛肝柔肝,扶土和中。
炙乌梅四分 陈木瓜五钱 大白芍钱半 云茯苓三钱 生白 术三钱 炒淮药三钱 陈皮一钱 紫丹皮二钱 炒诃子皮五钱 炒御米壳五钱 灶心黄土四钱 焦谷芽四钱 陈米汤煎,十剂 后,呕泻均止,加炒潞党二钱
原方加西洋参钱半,鲜藕四两(切片入煎)。
湿温案
三诊:湿温三候,温化热,湿化燥。叠进生津谅解,身灼热 大减,寐安,梦语亦止,红疹满布,营分之热已得外达;脉 数不静,舌转光红,小便黄,七八日未更衣,阴液难以骤复; 水火尚炽,余焰未净,仍拟生津泄热,佐通腑气,虽缓下, 亦寓存阴之意。
西洋参钱半 冬桑叶二钱 天花粉三钱 白薇钱半 鲜生地 四钱 粉丹皮二钱 川贝母三钱 生甘草六分 鲜石斛四钱 茯神三钱 郁枣仁各三钱(研)麻仁四钱(研)活芦根一尺 (去节)
猪苓三钱 阿胶二钱 滑石五钱 扁豆四钱 冬瓜仁三钱 瓜蒌皮二钱 象贝母三钱 炒泽泻三钱 桔梗二钱
按:
此方为猪苓汤去泽泻,加桔梗、通草、款冬花、紫 苑。猪苓汤为仲景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 利者,曹氏用治肺气失宣,水与热结的咳嗽足肿, 故如此加减。
阳明头痛案
水神阁彭左,不大便五日,头痛,脉滑。 下之愈。 生川军一钱 火麻仁三钱 炒莱菔子三钱 炒枳实 二钱 芒硝钱半 冲
湿温案
按:湿温并非禁用养阴剂,此案患病十六天,一派 伤津劫液、肝风内动之象,故用药如此。
湿温案
朱孩,湿温已延月余,身热不退,腹痛便泄,大腹膨胀,面 浮体肿,舌苔灰黄,脉象濡数,纹色青紫,已逾气关,某专 科投以银、翘、芩、连、滑石、通草、楂、曲、鸡金、苓、 术等。
意谓府积成矣。惟按脉论症,此三阳之邪,已传入三阴。在 太阳则大腹胀满,在少阴则泄泻体肿,在厥阴则腹痛肢冷,卫 阳不入于阴则发热,水湿泛滥横溢则遍体泛肿。小孩稚阳,病 情若此,犹小舟之重载,覆沉可虑,今拟真武、理中、小柴胡, 复方用治,冀挽回于什一。
原按:服药后下燥屎数枚,头痛即止。彼头痛
近代名医医案介绍
内容
丁甘仁医案 曹颖甫医案 章次公医案 吴佩衡医案 蒲辅周医案 岳美中医案
丁甘仁医案
丁甘仁(1865—1926),名泽周,为孟河名医。他初在无锡、 苏州行医后,后经人推荐去沪,时喉痧流行,丁氏因内外喉 三科兼擅,救治危症颇多,声名遂盛。丁氏一生平忙于诊务, 著作有《喉痧证治概要》、《脉学辑要》、《丁甘仁医案》 等。
湿温案
四诊:湿温二十二天,身灼热已退,寐安神情,红疹布而渐 化,腑气亦通,舌质红,苔微白,脉象濡软而数,精神疲倦, 小溲淡黄,谷食无味。邪退正虚,脾胃鼓舞无权。今拟养血 和胃。寒凉慎用,虑过犹不及也。
西洋参五钱(米炒)茯神三钱 川石斛三钱 生甘草五分通 草八分 瓜蒌皮二钱 广橘白一钱 川贝母二钱 北秫米三 钱(包)
熟附片八分 炒干姜五分 炒白术钱半 连皮苓三钱 陈皮 一钱 炒潞党一钱 软柴胡五分 清炙草五分 川椒目十粒 砂仁八分 大腹皮二钱 六神曲三钱
二诊:服理中、真武、小柴胡复方以来,腹胀满、肢体肿均 见轻减,泄泻亦止,佳兆也,惟身热晚作,乳食少进,口干 欲饮,指纹色青紫已回气关之内,脉仍濡数无力。是阴盛格 阳,真寒假热,切勿因身热而即改弦易辙也。仍守原法,努 力前进。 原方加嫩白薇一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