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课件
节俭的生活
辣椒佐饭 咸菜
剪纸
现代民居
新窑洞
高楼房
现代交通方式
火车
现代饮食
山西刀削面
陕西羊肉泡馍
山西焖面
陕西岐山臊子面
兰州拉面
陕西裤带面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
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 沙打坝淤地等。
2、建设能源基地 黄土高原地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
安塞腰鼓
第五节 黄土高原 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南方 地区还是北方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与范围 东— 北— 西— 南—
黄土高原
秦岭
一、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与范围 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至乌鞘岭,东到 太行山, 面积约50万千米2。
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 盖厚度一般在100米 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 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 100米--200米之间,最 厚在兰州,达300米以 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 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樵采
太可惜了!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裂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 被覆盖较差。
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
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 开矿等。
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居民生活
过去的民居
旧式窑洞
旧式窑洞
过去的交通方式
马车
驴车
传统饮食
小麦
谷子
传统饮食
能源基地,山西煤炭基地、陕北煤炭与 油气基地,在全国皆占突出地位。
黄土剖面
海拔 面积 黄土厚度
初中地理_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师:同学们提到的这些都是窑洞的优点。
而窑洞能够成为黄土高原的传统特色民居,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窑洞的修建?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可就地取材;师:且黄土具有直立性,因此建成的窑洞坚固耐用。
师:再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探究问题2:山西人喜食醋这种生活习俗与当地的环境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生:山西人喜食面食,醋有利于调味和消化;水呈碱性,食醋有利于酸碱平衡。
(对学生难以总结出的答案进行启发:师:同学们的回答主要是从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解释了当地人喜食醋,那么从供应的角度来看,山西有利于生产食醋的条件有哪些?今天黄土高原上的主食有杂交高粱等,而这正是酿造醋的原料。
)政府政策支持下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反馈师:以上就是本节课我们所学的全部内容,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大家完成学案上【反馈矫正】的题目,看看谁能又快又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接下来,1分钟的时间,小组核对答案,解答疑难,并将仍然存疑的问题标出,我们在全班范围内解决。
(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题目进行点拨:第4题:可持续发展,应该侧重于保护性的开发,而非大力发展。
)反馈矫正,落实提高。
5min落实师:谁能分享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
归纳总结。
2min结课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以及它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了解了环境的有效治理能够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配合板书)。
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应该建立起这样的理念,只有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富足,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正如习总书记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所提到的: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够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归纳总结,达成情感目标。
2min板书设计学情分析5、经过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了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贮水拦沙
改善生产条件,合 理利用水土
蓄水保土,发展多 种经营
合理安排 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
生产活动
放牧的牲畜数量
【典例】 读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窑洞”景观图,完成(1)~(2)题。
(1)这种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 A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2) 该地区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 C ) A.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B.缓坡地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C.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 D.陡坡地种植牧草,大量增加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及生态建设的措施。读图 可知,图中所示的是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生态环 境脆弱,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其水土流失,可以在坡脚修挡土坝、护坡; 陡坡地植树种草,保持水土;缓坡地修建梯田,适当发展种植业等措施。
【名师讲解】
黄土的成因 图8-5-3
【巧学魔方】 1.黄土高原的位置
图8-5-4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地形破碎沟谷深,土质疏松直性强; 降水集中在夏季,植被缺少地表露。 人口增长破坏强,过牧过垦植被荒。
知识点二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历史上
现在
生产方 半农半牧,经济发展缓慢,
式
工业也很落后
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3.当地采取了哪些环境整治措施和生态重建工作?
【答案】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为水平梯田;在沟里 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等。
【总结】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 原因
地形条件 黄土特征
地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 斜坡多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 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PPT教学课件
子
实 种子 胚
受精卵 胚珠 房
胚乳 受精极核
胚芽 变蓝色
胚轴 胚
胚根
种
子叶
子
种皮
菜豆种子
种皮
胚乳
子叶 种
胚芽 胚轴
胚
子
胚根
玉米种子
相同点 不同点
都有种皮和胚, 胚都由胚芽、胚轴、 胚根、子叶四部分构成
子叶2片,营养物 子叶1片,营养物 质储藏在子叶里 质储藏在胚乳里
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为什么?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1.查找整治环境的措施、效果,能源基地及城市化建设: (1)措施:_植__树__造__林__、种草以保持水土;_将__坡__耕__地__改__造__成__水__平__
_梯__田__;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_打__坝__淤__地__;等等。
(2)效果: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种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5、如何区分生活中常见的果实与种子?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果 受精极核 种 实
胚乳 子 受精卵 胚
在从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花的各部分
结构产生什么变化?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
来。 花瓣 胚
雄蕊
花柱
果实
子房
果皮
子房壁
种子
胚珠
凋落
受精卵 受精极核
胚乳
果皮
子房壁
果
种皮 珠被
2.(1)本实验有3组对照:1号瓶与2 号瓶对照,变量是水。3号瓶与2号瓶对 照,变量是空气。4号瓶与2号瓶对照, 变量是温度。
(2)l号瓶不萌发,原因是没有水;2号 瓶萌发,原因是有适宜的水、充足的空 气、适宜的温度;3号瓶不萌发,原因是 没有空气;4号瓶不萌发,是因为没有适 宜的温度。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区域 环境与发展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2 (新版)湘教版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
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讲授新课]【板书】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自读】p101 回答:1.黄土高原有哪些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明确半农半牧,经济落后,主要粮食是小麦和杂粮。
咸菜、辣椒佐食,交通工具以马车驴车为主。
2.传统的民居是什么?明确:窑洞,容易保暖。
3.现在有什么变化?明确:植树造林、种草,黄土高原的山变青了,水变绿了。
交通方便了。
等【活动一】讨论:山西人为什么爱食醋?明确高原干燥,食醋可以降火润肺。
【板书】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升首先,让学生读图8-72和8-73,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教案名称:【精】《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3.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内容:第一章: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1.2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1.3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第二章: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特点2.1 农业发展2.2 工业发展2.3 旅游业发展第三章: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3.1 居民生活习惯3.2 居民生活方式3.3 区域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第四章: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与保护4.1 环境问题的表现4.2 环境保护的措施4.3 学生行动:我为家乡环保做贡献第五章:案例分析:黄土高原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5.1 成功案例一:生态农业发展5.2 成功案例二:乡村旅游兴起5.3 成功案例三:特色产业培育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区域发展成果。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特点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的关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特点及其影响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黄土高原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程度。
4. 学生对黄土高原环境保护措施的行动实践。
第六章: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6.1 生态环境的挑战6.2 可持续发展的策略6.3 学生行动计划:设计可持续发展方案第七章:黄土高原的文化遗产与传承7.1 文化遗产概述7.2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7.3 学生参与: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第八章:黄土高原的现代化进程8.1 城镇化的影响8.2 信息化的发展8.3 学生观察:家乡的现代化变化第九章:黄土高原的资源利用与合理开发9.1 资源的种类与分布9.2 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9.3 学生研究:合理开发资源的建议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探索黄土高原的未来10.1 小组项目:设计未来黄土高原发展计划10.2 实地考察:黄土高原的发展现状考察10.3 反思与展望:黄土高原的未来展望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和作业提交,评估学生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地表沟壑 纵横,形成了:
黄土塬
黄土峁
地势平坦, 有利于农 业生产。
黄土墚
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主食 佐食 民居 交通工具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方式 小麦和杂粮
咸菜、辣椒和醋 窑洞
马车、驴车
小麦
谷子
辣椒
山西醋
传统窑洞造价低廉, 坚固耐用,冬暖夏 凉,适宜居住,既 不破坏生态,又不 占用良田。 窑洞的建造是利用 了黄土垂直分布的 特性。
一、自然地理概况
太
行
黄土高原
山
秦岭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秦岭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 青海、河北、河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①自然因素: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 乏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 ②人为因素:人口增长快;乱垦滥伐、过度 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高
1、黄土高原的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生态改善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 3、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充分利用当地能源优势,建设了山 西煤炭基地、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现已成 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西部大开发和一系列的开放开发措施: 2009年设立关中—天水经济重点开发区 2011年设立西安咸阳国家级高新区 2012年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 黄土高原现代生活
方式
方式
以小麦和杂粮为主 居民的食物日趋 食物 食,咸菜、辣椒、 丰富,鱼肉蔬菜 结构 醋为佐食,食物结 四季不断。
构简单
民居
传统窑洞,居住条 件差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
水利设施建设取得进展
黄土高原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相继 建成投运,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03
居民生活水平及变化
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
收入水平
黄土高原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逐年 提高,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仍 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异 。
消费结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 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食品支出比 重逐渐下降,教育、医疗、交通 通信等支出比重上升。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改善情况
教育服务
黄土高原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学 校数量、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都有显 著提高,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依 然存在。
生态环境保护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黄土高原地区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产业发 展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
黄土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在新 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 源、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旅游等措施,促进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融合。
产业结构特点
农业占比较大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工业发展不足
受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产值占比较低。
服务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服务业发展迅速,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1)存在问题: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引发了一系列 _生__态__环__境__问题。
(2)解决措施:国家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 方式的_可__持__续__发__展__战__略__。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类
活动是(
)
A.过度放牧 B.开采
C.毁林开荒 D.营造宫殿
C .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 .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9.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起大兴安岭,四至乌鞘岭,北连长城,南抵南岭
②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③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④采取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复杂的自然环境使我国不同地域差异显著。下列景观或活 动与我国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2.区域特色:P106~107 (1)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发展较快,京__津__冀___、长江三 角洲和_珠__江__三__角__洲__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
(2)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边界贸易发展迅 速,旅游业成为_云__南__省的经济支柱。 (3)黄河流域:新__亚__欧__大__陆__桥___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 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由图可知,延安在1951-1991年的40年中,约有___年为涝 年,约有____年为旱年.可见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______.
(3)该高原的地表形态是______. (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______
滥垦乱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第八章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3:06:5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42021/9/42021/9/4Sep-214-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4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单项选择
【基础过关】
1.黄土高原位于( B )
A.大兴安岭以东 B.太行山以西 C.秦岭以南 D.乌鞘岭以北
2.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问题是( B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全球变暖 D.酸雨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B )
A.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C.地势西高东低 D.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形
【名师点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①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 碎。②土质方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 多物质易溶于水。③降水方面: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 7、8 月份, 且多暴雨。④植被方面:植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开矿、毁林开荒)。
9.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D )
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 B.退耕还林、还草 C.减少放牧的牧畜数量 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课件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艰辛的黄土人民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1994年列 入“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的贫困县有123个,占到了黄土高 原地区总县数的46.68%,全国总贫困县数的五分之一。 建国以后,国家对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黄土高原地区的贫困状况 依旧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1994年黄土高原贫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平均只有620.16 元,为全国平均水平(1220.98元)的50.79%,人均纯收入 低于500元的人有1542.80万人,占总乡村人口一半以上。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1、黄土高原地区治理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 植树种草、将坡耕地改成梯田、打坝淤地等。 2、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黄土高原地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煤炭基 地、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2009年设 立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2011年设立国家级高新区—西安 咸阳高新区;2012年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
黄土高原治理前
黄土高原治理后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高原绿了,农民富了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 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在延安市宝塔区张新 庄村群众眼中,这首“信天游”不但唱出了自己村庄的变化, 也唱出了整个黄土高原的变化。 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开始披上绿装。 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而随着高原 的变绿,人们开始富裕起来。 张新庄村一位农民高兴地说:“10年前自己家种90亩山 地,守黄土高坡受穷受累;如今87亩山地变成了林子,栽种 了果树,自己家的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有的地方还将旅游和特色农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农民 收入增加了,逐渐摆脱了贫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图标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黄土高坡》导入
自然地理概况
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65、8-66、8-67、8-68
①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黄土高原气候的特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课堂活动2,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69、8-70、8-71,填表
传统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食物结构
民居
交通方式
通信方式
课堂活动3、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72、8-73
黄土高原的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