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7837571a7c1cfad6185fa7c9.png)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地理考试试卷高一地理必修一湘教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栏。
1.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耀斑和色球 B.黑子和日珥 C. 黑子和耀斑 D.日冕和太阳风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5.关于“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B.所在地的地方时C.只适用于地区的围D.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的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A.2月15日10时 B.2月16日07时C.2月16日12时 D.2月15日23时7.下列节气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8.岩石圈是指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 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地壳和上地幔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A.大气圈、水圈、地壳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地壳、地幔、地核 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10.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地壳运动 D.侵蚀作用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容反映的是A.断层 B.地垒C.地堑 D.褶皱12.关于图示构造,说确的是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 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 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斜构造1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B.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C.风力搬运作用形成的 D.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14.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是15.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 B.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C.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较差 D.云层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太差读“冷锋示意图”,分析判断16~17题西北东南甲乙0 600 1200千米16.这种锋面的气团活动规律是①暖气团推动冷气团前进②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③暖气团主动爬升④暖气团被迫抬升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7.当锋面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前移动,20小时后乙城市是A.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雪) B.出现连续性降水C.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 D.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暖18.下列四幅洋流分布模式图中,符合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的是A 暖流寒流DCB19.形成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地形起伏 D.海陆差异20.世界上干湿度地带分异最明显的是A.北美大陆的中纬地区 B.南美大陆的中纬地区C. 亚欧大陆的中纬地区 D.非洲大陆的中纬地区21.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①印度洋海啸②5.12汶川地震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④等沿海城市地面下沉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读市略图,回答22~23题。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f5e2044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2.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极点处最慢2、以下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描述,错误的是:A、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多个板块B、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C、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D、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大陆漂移的现象3、全球气候变暖为何会影响农业生产?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雨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农业生产。
B、全球气候变暖会提高地下水位,保障充足的灌溉水源。
C、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影响农作物生长。
D、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4、下列哪项不属于荒漠化的成因?A、过度放牧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C、温室气体排放D、过度砍伐森林5、在我国地理分布上,以下哪种地理事物属于地方性特征明显的自然地理单元?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珠江三角洲C. 塔里木盆地D. 喀喇昆仑山脉6、下列哪种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 石油B. 天然气C. 铁矿D. 太阳能7、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中,南方地区的界线是以下哪一项?A. 秦岭-淮河一线B. 横断山脉C.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 1月0℃等温线8、关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B.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差异C.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风带的形成D.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9、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日益显著,下列哪种农业措施最有助于适应全球变暖的趋势?A、扩大耕地面积B、增加化肥使用量C、种植抗旱作物D、减少灌溉量 10、地质灾害是自然地质环境变动或人类活动影响下,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质灾害?A、火山爆发B、滑坡C、台风D、地震11、我国地理知识中,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类型与“三江源”地区的气候类型最为相似?A. 黄河三角洲地区B. 华南地区C. 寒温带地区D. 高原山地地区12、在下列自然环境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地区是:A. 门户开放的自然保护区B. 荒漠化严重的地区C. 森林覆盖率极高的地区D. 农业生产过剩导致耕地退化的地区13、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南方地区全年气温较高,降水充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高山高原气候14、以下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B、我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C、我国地形以高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D、我国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15、在地球上,地图上经度相同的地方会有哪些共同特点?A. 季节变化相同B. 昼夜长短相同C. 地方时相同D. 气候类型相同16、在地球表面上,纬度45°的地点比纬度20°的地点距离赤道更远的原因是什么?A. 地球是完美的圆形B.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C.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D. 由于地球是一个非均匀的椭球体,但可以近似看作是一个球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我国某城市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51acfd72a26925c52cc5bf27.png)
回答10题。
10.该山地可能位于
A. 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图二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1.若该山地山麓的夏季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
不超过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D.4000米
图三表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最可能有瀑布的地方是
图一
1 图三
4.一年中每天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总是朝南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
C.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D.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
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 C.两个板块张裂形成 6.如图一所示的天气系统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BC.南极大陆的极地东风 D装潢材料。据此回答7-8题。
7
A.岩浆岩 B D.变质岩
8
A B.大理石能放射出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
C D.大理石分布广泛,加工容易
9
A. B.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
2.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轨西侧磨损较重
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 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一、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2分,共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中。
1.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形成,与下列条件不密切的是 ...
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613aa4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c.png)
2024年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湖南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带C. 云贵高原D. 珠江三角洲2、下列关于湖南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湖南省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 湖南省主要河流为珠江C. 湖南省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D. 湖南省矿产资源贫乏3、湖南省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4、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洞庭湖是淡水湖,水体储量丰富B. 洞庭湖盐度较高,适宜养殖海产品C. 洞庭湖是人工湖,主要用于城市供水D.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5、题干:在湖南,下列哪个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 张家界B. 长沙C.Ă®里苗寨D. 湖南洞庭湖6、题干:下列关于湖南省地理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 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类型多样C. 湖泊众多,以洞庭湖最大D.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7、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B. 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C. 地球公转轨道是正圆形D.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8、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也相等B.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 0°经线和0°纬线的长度相等D. 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9、关于地球上的五带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 温带位于赤道与极圈之间C. 寒带位于南北纬66.5°之间D. 极地气候区仅指北极地区 10、关于地球内部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均匀B.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主要由固态硅酸盐矿物构成C. 外核是由液态铁镍组成的,温度极高D. 内核被认为是固态,主要成分也是铁镍合金1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方地区冬季气温普遍低于北方地区B.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征为南北普遍高温C. 春季气温分布特征为南北温差小,南北温差大D. 秋季气温分布特征为南北温差大,南北温差小12、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A. 内蒙古自治区B. 黑龙江省C. 四川省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哈尔滨B、武汉C、乌鲁木齐D、拉萨14、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地球上的什么现象?()A、四季变化B、昼夜更替C、风云变幻D、日食月食15、湖南省地处我国南方,主要受到哪种季风的影响?选项:A. 西风B. 东风C. 西南季风D. 东南季风16、关于长沙市的城市职能,以下哪项表述错误?选项:A. 长沙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B. 长沙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C. 长沙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D. 长沙的主要产业为农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00c0f20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b.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形B. 洋流C. 人口密度D. 纬度2、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而这些水中约97%存在于哪里?A. 冰川B. 海洋C. 地下水D. 湖泊与河流3、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分布B、中部高,四周低,呈盆地状分布C、南北高,中间低,呈平原状分布D、东西高,南北低,呈高原状分布4、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经济发展水平5、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D、青海湖6、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华北高原7、下述关于地壳物质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物质主要由硅酸盐类岩石构成B、地壳物质主要由金属矿石构成C、地壳物质主要由有机物质构成D、地壳物质主要由火山灰构成8、以下关于三大沉积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砂岩由砂粒组成,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B、页岩是由微细碎屑物组成的,易变质形成板岩C、砾岩由大小不等的砾石组成,砾石成分复杂D、石灰岩是由生物骨骼、遗迹化石等构成的沉积岩9、题干: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B. 冬季普遍寒冷,夏季普遍高温C. 南方多雨,北方干旱D. 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小 10、题干:以下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正确的是()A. 北极圈以内地区属于北寒带B. 南极圈以内地区属于南寒带C. 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多雨D. 温带地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11、关于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标准的正球体B.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短C.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D. 地球的最大周长出现在北极圈上12、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地壳被分为多个大的板块和一些小的板块B. 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不断移动C. 板块边界处地震和火山活动较少D. 海沟通常位于板块相撞的边缘1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C. 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快D. 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14、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海陆变迁的是()A. 沙漠的形成B. 大陆漂移C. 冰川的退缩D. 河流改道15、板块构造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形成的重要理论,关于板块构造的描述,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全球地壳分成两大板块B、板块之间的运动主要表现为挤压、拉伸和剪切C、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没有影响D、板块运动仅限于海洋区域16、地球的倾斜轴导致了四季的形成,关于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关系,下面哪个描述是准确的?A、地球公转的速度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近时是夏季C、地球的倾斜轴指向固定不变,因此四季更替的模式永远相同D、夏季至少有一半时间地球是倾斜着面向太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一、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气温、降水等)、地形、土壤、水源等。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646b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6.png)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广东揭阳期末)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并在轨驻留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工作。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据此完成第1~2题。
1.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昼夜长短变化的是( )A B C D2.航天员驻留空间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山西太原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持续不断变大D.始终保持不变【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夏至日极昼范围的最低纬度为66.5°N,6月5日距离夏至日约半个月,极昼范围的最低纬度约为70°N,黄河站位于70°N以北地区,航天员进驻空间站时黄河站已经出现极昼现象,此后一段时间黄河站一直处于极昼,昼长一直为24小时,直至7月8日左右极昼结束,昼长不断缩短至0,A项正确。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间的纬度差。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山西太原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塔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两地的纬度差不变,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始终保持不变,D项正确。
(2022年河南三门峡联考)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高尔夫项目男子个人比杆赛第四轮比赛在日本埼玉县霞关乡村俱乐部(35°54′N,139°24′E)举行。
图1为中国某高尔夫爱好者在家中观看甲选手比赛时用手机拍下的电视画面。
据此完成第3~4题。
图13.图示时刻,伦敦(假设此时天气晴朗)( )A.烈日当空B.夕阳西下C.晨曦微露D.月朗星稀4.推测图中甲选手比赛时球洞位于高尔夫球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根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北京时间12:59,伦敦时间(中时区)和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相差8小时,伦敦时间比北京晚8小时,计算出伦敦时间为12:59-8=4:59,8月初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在6时之前,4:59伦敦最可能晨曦微露,C项符合题意。
湘教版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测试卷(含答案)
![湘教版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3f08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0.png)
湘教版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测试卷(含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人类活动中,能源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行进中的摩托车B.煤炭发电机C.原子能发电站D.风力发电站人类利用地震波揭示地球内部物质组成。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上层,E为内部圈层的分界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结合上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波在E界面处消失B.外核处S波速度加快C.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构成,称为岩石圈D.P波通过莫霍面时速度降低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中,与右图中的甲圈层无关的是()A.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B.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年降水量变化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有相关性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4.风影沙丘是风沙流遇到灌丛阻挡,沙质物在灌丛周围堆积而成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灌丛周围的风影沙丘。
图示风影沙丘常见于()A.沿海沙滩B.河流两岸C.绿洲边缘D.森林内部5.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最有利于霜的形成()A.阴雨的冬春清晨B.晴朗的春夏夜晚C.阴雨的秋冬清晨D.晴朗的秋冬夜晚新疆乌尔禾“魔鬼城”长、宽约在5千米以上,地面海拔350米左右,土丘呈西北—东南走向,下图为乌尔禾“魔鬼城”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A.沟壑纵横B.侧壁陡立C.奇峰林立D.地势平坦7.形成图示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堆积B.流水堆积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8.常见雅丹地貌中不包括以下哪种地貌类型()A.风蚀柱B.风蚀残丘C.海蚀崖D.风蚀沟槽乾坤湾位于延安市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构成一个太极图,此处为特殊形式河曲,一般来说蛇曲形成于由松散堆积物组成的平原或宽谷中,很难发育在岩石中,但此处“S”形蛇曲深深嵌入了岩石中。
下图是乾坤湾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蛇曲能深深嵌入到岩石中的原因是()A.地形平坦、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B.地壳抬升、流水侧蚀作用强C.地形平坦、流水侧蚀作用强D.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10.有关图中甲河岸的类型和主要外力作用形式,叙述正确的是()A.凹岸、流水沉积B.凹岸、流水侵蚀C.凸岸、流水沉积D.凸岸、流水侵蚀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燃放的孔明灯将开幕式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e00f21524de518964b7df8.png)
2020秋季学期地理期末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相应的题号下面。
)读“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 下列地形区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属于丰富地区的是A. 四川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塔里木盆地2. 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
其主要原因是A. 海拔高,冬夏温差大B. 海拔高,降水多C. 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D. 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单位:千米)”,回答3~5题。
3.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A.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B. 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 由西向东逐渐增大D.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4.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 海平面B. 岩石圈底部C. 莫霍面D. 软流层中部5. 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发现某地层中含有下图所示的化石。
读图完成6~7题。
6. 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A. 寒武纪B. 二叠纪C. 石炭纪D. 泥盆纪7. 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A. 湖泊B. 高山C. 高原D. 盆地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
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
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
读图回答8~10题。
8. ①坡是A. 迎水坡,流速快B. 迎水坡,流速慢C. 背水坡,流速快D. 背水坡,流速慢9. 图示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A. ①坡和②坡B. ③坡和④坡C. ①坡和③坡D. ②坡和④坡10. 图示沙波的移动方向是A. 向上游移动B. 向下游移动C. 维持在原地D. 往复摆动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
据此完成11~12题。
湘教版高一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一)附答案
![湘教版高一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一)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16df4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2.png)
湘教版高一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一)第Ⅰ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玉兔二号,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于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完成与嫦娥四号着陆器的分离,驶抵月球表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辞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下列在月球探测任务中属于人造天体的是()A.玉兔二号B.月球C.鹊桥中继星D.嫦娥四号2.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还没有找到月球生命存在的证据,与月球相比,地球出现生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自身的质量、体积适中C.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相扰D.公转轨道的近圆性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及“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B.水圈是被陆地分割成的不连续圈层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4.右图中①②③④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
据此完成5—6题。
5.相比较而言,中生代的气候()A.温暖湿润B.寒冷干燥C.温暖干燥D.寒冷湿润6.不属于三次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7—8题。
7.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8.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完整)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详解
![(完整)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e8e59f1bcd126fff7050bd1.png)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多米尼加共和国为西半球岛国,境内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下图为该国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埜歸上ifiu A-河谊十-时少禅1. 关于恩里基约湖的水文特征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 海拔较高,有结冰期B. 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C. 7月份盐度最高D. 5〜10月,湖泊水位持续升高2. 关于该国交通运输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 公路分布较为均匀B. 铁路主要沿海沿河分布C. 机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D. 港口数量北部比南部多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低压向东移动。
据图回答4题。
i |«IW100s1293 •图中此时湖面的风向主要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4. 未来几天内,P地天气的变化,正确的是A. 气压先升咼后降低B. 气温先升咼后降低C. 风力由弱变强,再变弱D. 前次降水强度大于后次洪涝灾害与地形、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中国大陆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次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下列城市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A. 北京、长沙、广州、贵阳B. 长沙、北京、广州、贵阳C. 北京、长沙、贵阳、广州D. 长沙、北京、贵阳、广州6. 下列关于涝灾分布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 西部地区降水少,没有涝灾B. 东部地区涝灾北多南少C. 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涝灾最多D. 东北地区降水少,涝灾较少7. 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是涝灾多发地区,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的是A. 修建水库、利用天然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B. 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C. 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建立防灾、减灾的机制体系D. 将富余的水调出到其他流域,减轻洪涝灾害F图是摄影师在某沙漠地区旅游拍摄图片的剪影,图中骆驼向西南方向行进,驼影与前进方8. 拍摄时,太阳位于A. 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9 .该照片拍摄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A. 5: 00B. 9: 00C. 15: 00D. 19: 00下图为某山地山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图中山峰为该区域最高向垂直。
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
![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b009e5b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e.png)
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为?A. 3:7B. 7:3C. 63.5:36.5D. 29:712、下列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A. 热带雨林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3、题干:以下关于我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长江上游,其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B. 位于长江中游,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C. 位于长江下游,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基础设施D. 位于长江上游,主要功能是减轻下游的洪水灾害4、题干:以下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地理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B. 地形以高原为主,河谷深切C. 植被主要是热带雨林D. 多地震、冰川地貌5、湖南省地处中国南部,属于哪种气候类型?A. 温带季风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6、下列哪项不属于湖南省的主要矿产资源?A. 钢铁B. 铜矿C. 钛矿D. 钾矿7、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下列哪种地形不是常见的中国地形类型?A、山地、丘陵B、平原C、沙漠D、高原8、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位于?A、青藏高原B、吐鲁番盆地C、漠河D、大兴安岭9、湖南省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A. 东北地理区域B. 西南地理区域C. 华北地理区域D. 华中地理区域 10、在我国,下列哪个湖泊被称为“千湖之省”?A. 青海湖B. 洞庭湖C. 嘉陵江D. 鄱阳湖11、下列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B. 上海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C. 辽宁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D. 福建省位于珠江三角洲1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B.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C. 我国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黄河、长江、珠江等D.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13、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降水的主要季风是(2)。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一上地理湘教版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一上地理湘教版期末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39e6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9.png)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一上地理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4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5分)1.意大利的实验性农业项目“尼莫花园”创立于2012年,其主体是海底农场,占据的水域面积约100平方米,由5个透明塑料材料制作的充气“生物圈”组成,用绳索固定在海底,悬浮在水面以下6至10米的海中。
启动时作物所需淡水由潜水员带入,之后完全可以自给。
实验初期,尼莫花园项目只在每年的5—9月进行。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生物圈”内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完全可以自给,推测其原因是()A.利用海水淡化水B.利用内壁的冷凝水C.叶片直接吸收水汽D.就近利用海水(2)该实验项目()A.适宜以山地为主、地形险峻的地区,可弥补耕地资源不足B.农产品供给量小,适宜人口稀少的地区C.所需淡水由潜水员带入,适宜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D.适合光照充足、海上风浪大的地区2. 下图为某课堂演示实验: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堆积体形成的地貌类型为()A.峡谷B.河口三角洲C.沙丘D.冲积扇(2)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分布于()A.狭长山谷底B.平原边缘处C.河流出山口D.河流入海口3. 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C.大气运动D.海水运动(2)60°N附近海域海水盐度低于60°S附近海域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西风漂流的影响C.蒸发量大于降水量D.陆地淡水河注入(3)大洋表层的海水年平均密度()A.与海水盐度呈负相关B.随纬度增高而增大C.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D.随纬度增高而减小4.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期末试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f5a88bec3a87c24128c402.png)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1.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
读图回答题。
3.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4.上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5.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2.1969-1972年,美国人登月成功。
他们在月球可能上看不到()A. 太阳黑子B. 流星现象C. 夜晚的星星D. 彗星的长尾阅读以下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2014年10月8日傍晚,上海的夜空开始上演今年国内可见的唯一月全食;18时25分,月亮开始变红,红月亮过程持续近1小时。
3.月球所属于的天体类型是()A.恒星B.行星C.卫星D.彗星4.下列天体系统与此次月全食所涉及的天体系统无关的是()A.总星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太阳系5.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C.地壳就是岩石圈D.岩石圈就是地壳图中,圆心是极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并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界线恰好吻合。
回答下列各题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0°,70°EB.23°26′N,20°WC.0°,110°WD.23°26′S,100°E7.若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3月21日15:20B.3月21日8:40C.9月23日15:20D.9月23日8:4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南半球 B此时北京昼长和夜长的比值是1C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D此时泗县可能正直小麦收获期右图是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
湘教版必修1 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湘教版必修1 地理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4cda17a300a6c30c229f35.png)
- 1 -必修1学业水平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 .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 )A .日冕B .极光C .太阳光D .黑子和耀斑 3.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A .季节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 D .地方时相同4.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 .每天都重合 B. 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C .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 .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5.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A .太阳辐射B .大气逆辐射C .地面辐射D .大气辐射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 .大气环流B .季风环流C .低纬环流D .热力环流 7.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8.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9.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最主要的是( )A .海洋水B .湖泊水C .冰川D .地下水 10.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 .河流水和湖泊水 B .地下水和冰川C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11.某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干涸断流,它的补给形式主要是( ) A .大气降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12.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欠的主要指标是 ( ) A .多年平均降水量 B .多年平均蒸发量 C .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 D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13.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 )A .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 .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C .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D .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14.表示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A .火山喷发、板块碰撞B .地下热能、变质作用C .地壳运动、构造地震D .褶皱、断层 15.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 A .风力 B .冰川 C .流水 D .植物16.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2 -17.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18.形成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 ) A. 水分 B. 热量 C. 地貌 D. 海陆差异19.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 .纬度地带性B .经度地带性C .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 20.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 ( )A. 亚欧大陆B. 北美大陆C. 非洲大陆D. 南美大陆 21. 如图A 从成因上看,山地M 属于(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2.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A 所示不同的是( ) 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华山 D. 泰山 23. 图为某四地气候图。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e2bb7ec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d.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以下哪个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A. 气象预报B. 地质勘探C. 土地资源管理D. 军事侦察2、2、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地理的主要特征?A. 地域辽阔,地形复杂B. 四季分明,气候多样C. 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D. 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3、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南向北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公转的周期是365天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公转产生了地球的四季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最快,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4、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大气密度最大,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平流层大气中臭氧浓度最高,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吸收作用C、高层大气中水汽含量最多,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D、电离层大气中含有大量离子,能反射无线电波5、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A、地形地貌B、气候条件C、经济活动D、文化背景6、以下哪座城市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A、哈尔滨B、重庆C、拉萨D、长春7、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部高原、山地为主,东部平原、丘陵为主B、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高原分布较少C、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山地分布较少D、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山地、高原分布较多8、题干:关于我国气候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北差异大,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B、东西差异大,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亚热带和寒带C、南北差异小,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D、东西差异小,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亚热带和寒带9、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线速度在赤道处最大B. 地球自转角速度在两极最小C.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D. 地球自转角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0、关于季风气候的特点,以下哪个描述最准确?A. 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B. 全年高温多雨C. 夏季暖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四季分明,降水均匀11、关于“五带”的划分,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带B.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高原地带C.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热带雨林气候12、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海陆分布B. 太阳辐射C. 地形地势D. 生物因素13、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壳厚度均匀分布B. 软流层位于地核之中C.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D.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者均为固态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A. 水圈B. 生物圈C. 岩石圈D. 大气圈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B. 我国全年降水量分布均匀C.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D.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6、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两极处最慢B.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处最快,远日点处最慢C.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D. 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志中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地理考试试卷高一地理必修一湘教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栏内。
1.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 C. 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5.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 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时7.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8.岩石圈是指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A.大气圈、水圈、地壳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地壳、地幔、地核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10.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地壳运动D.侵蚀作用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内容反映的是A.断层B.地垒C.地堑D.褶皱12.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斜构造1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C.风力搬运作用形成的D.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14.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是15.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 B.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C.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较差D.云层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太差读“冷锋示意图”,分析判断16~17题西北东南甲乙0 600 1200千米16.这种锋面的气团活动规律是①暖气团推动冷气团前进②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③暖气团主动爬升④暖气团被迫抬升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7.当锋面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前移动,20小时后乙城市是A.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雪)B.出现连续性降水C.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D.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暖18.下列四幅洋流分布模式图中,符合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的是A 暖流寒流DCB19.形成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地形起伏D.海陆差异20.世界上干湿度地带分异最明显的是A.北美大陆的中纬地区B.南美大陆的中纬地区C. 亚欧大陆的中纬地区D.非洲大陆的中纬地区21.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①印度洋海啸②5.12汶川地震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④上海等沿海城市地面下沉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读兰州市略图,回答22~23题。
22.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社会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2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兰州城区主要交通干道的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环形——放射状D.环形24.在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中,恐龙绝迹于A.太古代末期B.元古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D.中生代末期读“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完成25~26题。
25.从图中看出,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1880——1900年B.1920——1940年C.1958——1978年D.1978——1998年26.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D.降水增多,大陆冰川面积扩大27.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铝土矿B.耕地C.森林D.水能28.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电29.在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A.旱涝B.地震C.台风D.寒潮30.有关后工业化阶段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B.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影响加强C.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将逐渐缩小D.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深度逐步拓展③④ 沉积岩 乙 甲 岩浆 ④④ ② ③ ① ②二、综合题(共6题,计40分)31.(5分)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是 (填二分或二至中的一个节气) 日的太阳光照示意图。
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
(2)图中正午12时所在经线的字母代号是_____。
(3)这一天,A 点所在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小时。
(4)A 、B 、C 、D 四点的昼长由短到长排列依次是: 。
32.(6分)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方框分 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 突出特征的是( )A .具有层理构造B .具有气孔构造C .含有化石D .坚实致密(3)图中数字代号①②③④中,表 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
33.(7分)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 代表 板块, E 代表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是 板块。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填图中字母)板块和 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 成的。
(4)红海是B 板块和C 板块的 边界,它是两大板块 (填运动方 式)形成的。
得 分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34.(6分)读“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图中数字的单位为百帕),填写下表。
35.(8分)读 “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圈、水圈、岩石圈、___________圈 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图中数码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循环;该水 循环的重要意义是给_______________补充水资源。
(4)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是示意图中的____________ (环节),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任意列举一个例子)。
36.(8分)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但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
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1)阅读以下地理现象关联示意图,分析图中数码代表的含义:A 图B 图 气流状况 气压状况 气流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天气状况举 例夏秋季节,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_______风冬季,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_______________(填气压中心名称)人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有毒的SO 2 滥垦草原,毁林开荒,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城市人口不断膨胀 导致 产生造成产生引起 ①③ ②④ ⑤引起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天然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CO 2大量增加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排放出大量的氟氯烃①气候变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 (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
①按A 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0C ; 到2100年,按C 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 预案低 0C 。
参考答案二、综合题(共6题,计40分)31.(5分,每空1分)(1)冬至23.5°S(或南回归线)(2)B (3)12 (4)DBAC32.(6分,每个得分点1分)(1)岩浆岩变质岩(2)A C (3)③②33.(7分,每空1分)(1)亚欧美洲(2)太平洋(或D)(3)A C (4)生长张裂34.(6分,每空0.5分)35.(8分,每空1分)(1)大气生物(2)水汽输送径流输送(或地表径流)(3)海陆间陆地(4)④(或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等任意一个例子36.(8分,每个得分点1分)(1)②臭氧层空洞③酸雨⑤城市环境问题(2)①0.3 1.5—1.8范围内都对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