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演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演进

【内容提要】文章论述了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演进历程,即从心理取向到社会取向,再到多元化取向的转变。心理取向注重个体的心理认知因素,以个体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为核心,强调个体的信息搜寻行为;社会取向将对个体的信息行为研究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多元化取向从认知、社会、组织和情境的复合视角看待信息行为,三种研究取向对人类的信息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行为/心理取向/社会取向/多元化取向

信息行为研究涵盖信息的需求、搜寻、组织、评价和利用。信息搜寻行为是信息行为研究的环节之一,是指个体从意识到有信息需求至满足其信息需求为止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连串活动。本文探讨的范畴为信息需求和信息搜寻,不过多涉及信息的组织、评价和利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深受当代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信息行为的研究经历了由“系统为中心”到“用户为中心”范式的转变,“用户为中心”开始成为信息行为研究关注的重点。除了用户研究的数量增长外,该领域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突破,借鉴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推进了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演进。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信息行为的研究经历了从心理取向到社会取向,再到多元化取向的转变[1]。心理取向注重个体的心理认知因素,以个体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为核心,强调个体的信息搜寻

过程;社会取向注重社会因素,强调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对个体信息行为的影响和塑造;多元化取向强调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交互过程,关注复杂的信息搜寻活动中的个体、情境、工作任务和其他各种相关因素。本文将对这三种取向、理论及相关的信息行为研究进行具体论述。

1心理取向(Psychological Approach)

在“用户为中心”成为主流研究范式之前,系统方法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在最佳匹配算法、查询与文献匹配、查全率和查准率、全文检索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成果,“但是系统方法过于机械化,要求用户适应系统,关注系统的内部程序,强调人工制品(如文献)或物理媒介所记录的知识的表达,忽略了用户的情感和认知能力而受到批评”[2]。

以“用户为中心”即是从用户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等)角度审视信息行为,称为心理取向。心理取向摒弃了系统论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强调信息概念的主观性质,重视个体的信息需求和对个体信息行为、信息交流效果的研究。从系统取向转向心理取向意味着研究的重点从信息以及承载信息的系统转移到信息消费主体的内在认知和系统化,从信息服务实践上说,二者的转变最终体现为信息服务思维的转变,即从采取信息供应系统来推理用户信息行为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路线到用户自主产生信息需求,指引着信息供应系统“自下而上”的研究路线,用户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利用中的核心地位自此确立。心理取向代替系统取向,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行为研究的主流纲领,与此同时,研究方法也从定量向定性转变。

1.1心理取向的理论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取向的主要理论依据[3]。认知心理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份,在这一年中,几项重要的心理学研究都体现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如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纽厄尔和西蒙的“通用问题解决”模型。1967年奈瑟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后来,一些科学家将几个独立学科,如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逻辑和认识论等加以综合,形成了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在认知科学与心理学领域都占有主导地位,并与计算机科学一起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将人脑看做类似于电脑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其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认知视角的特点在于:“以个体为分析单元,通过观察个体的外在行为探索其认知过程的特征”[4];倾向于对个体的认知研究做超越情境的分析,不考虑信息行为的情境因素;强调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个体的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的决定作用。在研究方法上,通过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个体的认知过程,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

1.2心理取向的信息行为研究

在认知视角的影响下,信息学家倾向于模拟人脑解决问题的过程,挖掘信息需求(问题)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开展信息搜寻行为,解决信息需求(问题)是这一阶段信息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

1.2.1信息需求

20世纪70年代是心理取向研究的起始阶段,最大的贡献是将用户需求由作为常量的假设转为变量的假设。关于信息需求比较知名的理论是Belkin的“知识异常状态”和Devin的“意义构建理论”等。

Belkin于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异常状态(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理论[5],认为信息需求起源于认识到自己既有的知识状态发生异常,现有的知识结构无法运用于目前任务的情况,寻求各种信息是为了解决知识结构上的异常状况。其次,知识状态具有动态的特质,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亦有所不同,因此信息搜索过程不仅是检索行为上的变化而已,需要考虑在检索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面临的认知与心理差异。“该模型被经常用于信息检索系统设计的过程,对于信息搜索过程中获得更广的信息起到桥梁作用,可以用于跨越知识鸿沟”[6]。

此外,Dervin在1992年提出“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Model),以解释信息需求产生的原因[7]。她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情况与认知不同而产生的差距是信息需求的来源。换言之,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状况无法从其现有的知识或认知中获得解释或理解时,也就是当下所拥有的知识与其所处的外在环境或情境产生落差时,需要从其他人或者资源获取帮助,这样就形成了信息需求。Dervin的“意义构建理论”强调了个体在信息行为过程中对信息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8]。

1.2.2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