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火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 地形区名称 全国的位置 分界线 所在阶梯 所在省区 青藏高原 (讲述并演示关于青藏高原的计算机课件)以青藏高原为例,青藏高原(点击 青藏高原的位置,出现文字注记并变底色),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准确的范围 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地区(边讲边点击上 述山脉,使其注记出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海拔 4000 米以上, 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占全国面积 1/4。主要包括青海 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西部。 (总结板书)西南部 昆仑祁连横断喜山 一级 青、藏,川西部 (学生活动)按上述方法读图,将另外三个大高原的位置读出,并完成笔记 (教师总结并演示计算机课件)课件演示过程同青藏高原”,略。如学 校生源较好,也可由学生来完成此环节。 (讲述)这四大高原虽然在地形类型上同属高原,但地表特征却有很大差 异。看一段影像资料。 (演示课件四大高原)
ຫໍສະໝຸດ Baidu
各地形区的分布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各地形区的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又是 教学难点。因此,关于各地形区的位置这个层面的教学,一定要抓住读图环 节,教师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后,让学生充分活动,从读图中去发现和掌握 知识。 各大地形区的地形特点也是本节教学重点之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与读图相结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每一个地形区各自的典型特点。 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的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教材中想一想 ”的两个问题特别提出,这是人类长期以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 物,是人地协调、良性发展的极好例证,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 观。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位置和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 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主要山脉,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 脉之间相对低下的区域则形成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在第三节我们学习 有关上述地形的知识。观察中国地形图,考虑上述四种地形的分布是交错在 一起,还是有明显的集中分布区?(学生读图回答)可见我国地形构成的东西差 异很大,西部主要是高山、高原和盆地,东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我们先从 西部地区开始。 (板书) 主要地形区 一、四大高原 (讲述)四大高原的分布,我们很容易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到,但这不够具 体,现在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准确指出它们的位置,并用语言叙述出 来。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仔细读图。
一、 多地震的国家 (学生活动)考虑从哪些方面得知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从课文中找答案。 (总结)从两方面说明:一是文字记载地震最早;二是发生地震次数很多。 (讲述)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分布都是有规律的,地震也是如此。它们 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就是这样的地区。 (学生活动)回答世界两大地震带。 (演示课件)世界两大地震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 丘陵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各自的地形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读出四大高原、四大 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界线,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从而
地震和火山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并能结合世界地震带的 分布,分析我国多地震的原因;能够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地震和火山的分布。 通过阅读有关地震的检测和预报的知识,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 中,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地质灾害中影响特别大、危害特别严重 的,又当属地震。火山在我国危险不大。所以教材详讲地震、略讲火山。关 于地震,教材分了三个标题: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 地震的监测和预报”(选学课文)。这三个标题的思路是:告诉事实分析 原因、图示分布教会预防。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建议采用讲授法和学习指导法。
在山脉的基础上,建立起各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观念;通过阅 读地表形态景观图、示意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使学生学会从海拔高度、地 形起伏、地表物质组成等方面去表述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云贵高原的坝子”、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等知识,使学生 知道这是人类依据自然条件,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的产物,树立因地制宜的 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引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五部分组 成。引言部分简要说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在地形构成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二至 第五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分别讲述了各地形区的位置和特点,其中高原 和平原详讲,盆地和丘陵略讲,而每一部分又都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每 一个地形区的分布和地形特点。 教法建议 建议以读图讲述法、分析对比法和指导学习法相结合进行教学。引言部分 可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也可直接读图得出结论。
关于多地震的国家”的教学,可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看书。主 要地震带”的教学。要结合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从原理讲清我国为 什幺多地震;四个主要地震区结合图进行教学即可;地震的危害是通过一段影像 资料展示给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认识到地震确实给我国造成巨大的 经济损失。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标题。地震监测和预报”,虽然是选 学课文,但却是重要的防灾常识,且本节教材内容不多,课时也允许,所以 选学课文”和读一读”要组织学生学习。关于火山的分布” 的教学,注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明确我国活火山不多,危害不大;二是把教 材中出现的火山名称在图 3.23 中找出,读出所在省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教学过程〉 (引课)在第二节的探究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我国的三列横向和三列纵向 山脉的成因,它们是因受到的挤压力隆起而形成,这个过程是缓慢和漫长 的,当这个变化缓慢进行时,人们不易察觉,而当地壳发生突然断裂和错动 时,人们就感觉到大地在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板书)第四节 地震和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