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8A型转向架检修作业指导书

转8A型转向架检修作业指导书
转8A型转向架检修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转8A型转向架检修

目 次

一、作业介绍 (3)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5)

1.作业前准备 (5)

2.检查确认上道工序 (5)

3.转8A型转向架分解 (5)

4.转向架各配件检测及修理 (6)

5.组装转8A型转向架各配件 (10)

6. 转8A型转向架组装落成质量检查 (11)

7.填写检修记录 (12)

8.设备故障处置 (12)

9.质量反馈处置 (12)

10.完工要求 (12)

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14)

五、附件 (15)

附件1 作业台账记录 (15)

附件2 检测器具使用方法 (17)

一、作业介绍

作业地点:站修作业场。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站修转8A型转向架检修作业。

上道作业:车辆入线预检。

下道作业:落成检查。

人员要求:本岗位作业须由车辆钳工完成,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

作业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开工前全面检查工具、材料状态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检查测量具计量检定不过期;确认车辆修程,核对现车扣修故障和预检标注的故障;转8A型转向架分解检查;转8A型转向架配件测量及修理; 转8A型转向架组装;完工进行整理,清扫场地。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作业前准备

1.1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1.2点检所用设备、工具、计量器具状态良好,检定不过期。

1.3确认施修车辆防溜安全防护设置到位。

2.检查确认上道工序

2.1检查确认车体上标注的车辆修程及故障。查看《货车站修车检修记录单》(车统-22D)内“转向架”栏内扣修故障。核对扣修故障、预检标注的故障与现车是否一致,如扣修故障、预检标注的故障与现车故障不一致时,及时上报工长。

2.2确认转向架已推出,止轮器已打好(如图1所示)。

图1

3.转8A型转向架分解

3.1分解固定杠杆支点、杠杆、下拉条、制动梁。使用扳手分解制动梁安全链螺栓,再使用手锤和小撬棍拆除各圆销的开口销,按顺序分解取出:固定杠杆支点圆销→固定杠杆支点圆销→固定杠杆支点→下拉条圆销→下拉条→制动梁支柱圆销→杠杆→制动梁,拆下后分别放到小车上,然后转运至待检测处。

3.2分解心盘。先取出心盘销,再使用手锤和小撬棍拆除各螺栓的开口销,然后再使用风扳机拆下心盘螺栓。拆下后将心盘与心盘垫板放到小车上,然后转运至待检测处。

3.3分解承载鞍。使用承载鞍卡具固定好四个承载鞍,将专用吊具的两个直钩分别插入摇枕上平面心盘两侧的两个工艺孔内(如图2所示),利用天车吊起转向架放置到专用支架上。放稳妥后,依次卸除承载鞍卡具,取下承载鞍放置到小车上,并做好位数标识,然后转运至待检测处。

图2

3.4分解枕簧及斜楔。将专用工具插在弹簧中部取出弹簧,依照弹簧取出的顺序在顶部用白色粉笔标注序号。取出固定在斜楔上的卡具,然后取出斜楔,并做好位数标识。分解下的枕簧及斜楔放置到小车上,然后转运至待检测处。

安全风险点:不得用手直接取出斜楔、摇枕弹簧。(如图3、4所示)

图3 图4

4.转向架各配件检测及修理

4.1侧架检测及修理

检测转8A型侧架导框磨耗,须符合以下要求,超限时更换侧架。更换侧架时同一转向架两侧架铲豆位置须相同。

4.1.1使用侧架导框检测量规测量侧架磨耗,侧架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不大于2mm(测量方法见附件2)。

4.1.2侧架导框两侧磨耗深度之和不大于3mm。

4.1.3使用侧架导框检测量规测量侧架导框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不大于3mm,侧架导框支承面或原磨耗板磨耗不大于3mm(测量方法见附件2)。

4.1.4使用侧架承载鞍支承面磨耗检测尺测量侧架导框偏磨深度不大于1mm(测量方法见附件2)。

4.1.5使用侧架立柱磨耗板检测量规测量侧架立柱磨耗板磨耗深度不大于2mm (测量方法见附件2)。

4.1.6侧架立柱磨耗板裂损时更换,丢失时补装;铆钉松动、丢失时,更换或补装。更换侧架立柱磨耗板作业步骤及要求详见《更换侧架立柱磨耗板作业指导书》。

4.1.7侧架上的斜楔挡焊缝开裂时清除原焊波重焊,弯曲时调修,裂纹时焊修或更换;斜楔挡脱落或与侧架铸造一体者折损时,在原处焊装95×75×16mm的钢板,焊角为8×8mm。

4.1.8外观检查侧架制动梁滑槽磨耗板是否裂损、丢失,裂损时更换,丢失时补装;平板式滑槽磨耗板材质为27SiMn,硬度须为40~50HRC,规格为(167±1)mm×70 0 -1.5(内档65+2-1 )mm×(7~12)mm。焊装时须三面满焊,但磨耗板外侧焊缝允许中间70mm不焊(如图5所示);焊装磨耗板后,使用侧架制动梁滑槽磨耗板磨耗深度检测量规检查滑槽上挡下平面与磨耗板上平面之

间的距离不小于56~58mm。侧架滑槽高度(不含磨耗板)小于64mm时允许以厚度为6mm的磨耗板代用。(测量方法见附件2)。

图5 平板式滑槽磨耗板焊接示意图

4.2摇枕检测及加修。

4.2.1外观检查摇枕有裂纹时更换,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丢失窜出时补装,焊缝开裂时更换。焊装磨耗板时上、下端面与摇枕须满焊(如图6所示),焊波高度不得超过磨耗板工作面,高于时打磨平整。各面须焊装140×80×(3~5)mm的磨耗板;无铸台者焊装(145~155)×80×(3~5)mm的磨耗板。

图6

4.2.2使用摇枕斜楔摩擦面检测样板测量工作面磨耗量(测量方法见附件2),大于2mm时更换。

4.2.3使用心盘螺栓孔、圆销孔检测量规检测摇枕支点座圆销孔磨耗,大于2mm

时更换摇枕。(测量方法见附件2)。

4.3摇枕弹簧检测及更换。

4.3.1使用弹簧自由高测量尺检测弹簧高度(测量方法见附件2)。同一转向架摇枕弹簧各外卷自由高度差不大于3mm,同组、同套摇枕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mm。支承斜楔的摇枕弹簧内圈自由高不得小于外圈自由高,支承斜楔的摇枕弹簧自由高须大于同组其它摇枕弹簧2mm及以上。

4.3.2弹簧折断或丢失时更换或补装。更换枕簧须符合“4.3.1”条之要求。4.4斜楔检测及更换。使用斜楔磨耗检测量规检测斜楔主摩擦面或副摩擦面(测量方法见附件2),磨耗大于2mm时更换。

4.5承载鞍检测及更换。

4.5.1同一车辆承载鞍型式须一致,各型承载鞍不得混装。不一致时更换为同型承载鞍。

4.5.2承载鞍裂损、异常磨耗、顶面金属碾出、磨耗超限时更换承载鞍。

4.5.3使用承载鞍顶面磨耗及偏磨检测仪、承载鞍综合检测量规合0.5mm针规、承载鞍鞍面及导框检测量规检测,承载鞍顶面偏磨不大于1.5mm(顶面四周10mm 以内不算偏磨)、磨耗不大于5mm,导框挡边内侧磨耗一侧不大于2mm、两侧之和不大于3mm,导框底面磨耗一侧不大于2mm、两侧之和不大于3mm,鞍面径向(半径)磨耗不大于0.5mm,推力挡肩两端磨耗后不大于155.8mm。承载鞍垫板无裂纹、变形,偏磨不大于1.5mm,磨耗不大于2mm(测量方法见附件2)。

4.6下心盘检测及更换。使用下心盘检测量规测量下心盘平面(测量方法见附件2),磨耗不大于6mm;使用下心盘检测量规测量下心盘直径(测量方法见附件2),磨耗不大于3mm。下心盘裂损、磨耗超限时更换。

4.7心盘销检测及更换。使用心盘中心销直径检测量规检测直径(测量方法见

附件2)。中心销裂纹、弯曲、直径磨耗超限(直径磨耗大于2mm )时更换。 4.8心盘磨耗盘检测及更换。外观检查无破损,有裂纹时使用直钢尺进行测量,可有1处从周边至中心孔的裂纹或2处以上长度之和不大于150mm 的裂纹。丢失时补装,破损或裂纹超限时更换。

4.9固定杠杆支点、杠杆、下拉条、圆销检测及更换。(测量方法见附件2)。 4.9.1 固定杠杆支点、杠杆、下拉条、圆销裂纹、缺损、丢失时更换、补装,弯曲时调修;使用圆销孔检测量规测量局部磨耗,磨耗大于3mm 时更换。 4.9.2 使用圆销孔检测量规测量固定杠杆支点、杠杆、下拉条各圆销孔磨耗情况,磨耗大于2mm 时更换。

4.9.3使用圆销孔检测量规测量各圆销磨耗情况,磨耗大于2mm 时更换。

5.组装转8A 型转向架各配件

5.1在侧架导框内侧面、立面各部分均匀涂抹适量润滑脂,安装承载鞍,并用承载鞍卡具固定在侧架上。

安装承载鞍时卡具要固定牢固防止承载鞍脱落伤人(如图7、8)。

图7 图8

5.2组装枕簧、斜楔。利用专用工具依次组装摇枕弹簧、减振弹簧、斜楔,斜楔必须正位,摇枕弹簧落入相应弹簧定位脐及挡边内。

5.3组装制动梁。抬起制动梁放入制动梁滑槽内,制动梁滚子轴及滚套须入侧

架滑槽内。组装制动梁安全链。组装固定杠杆支点、杠杆及下杠杆,安装圆销及开口销,圆开口销开度不小于60°;扁开口销销尾须卷起,并超过圆销杆圆周长度的四分之三圈,窜动量应为2-10mm;

5.4 选配下心盘垫板。下心盘垫板总厚度不大于60 mm;厚度为20 mm以下时,须使用每块厚度不小于8 mm的钢质垫板。钢质垫板超过一层时,须在钢板层间四周点焊固。竹质垫板可于车辆横向2块拼装,各占一半。竹质垫板除可与钢质垫板叠装外,须单层使用,厚度不小于20 mm。

5.5 组装下心盘。下心盘组装须使用FS型或BY-B、BY-A型防松螺母,并配套使用强度符合GB 3098.1规定的10.9级、精度等级符合GB 9145中6g要求的螺栓,螺栓头部须有10.9级标记;装用BY型防松螺母时均须安装符合GB/T 7244规定的加重型弹簧垫圈。装用FS型防松螺母时,须取消弹簧垫圈并安装符合GB/T 6172要求性能等级为04级的薄螺母。螺栓规格为M22。使用风扳机将下心盘螺栓打紧。

5.6组装心盘磨耗盘、旁承。安装心盘磨耗盘、心盘销;安装旁承垫板及下旁承体。

6. 转8A型转向架组装落成质量检查

6.1转8A型转向架组装落成

利用天车,将专用吊具的两个直钩分别插入摇枕上平面心盘两侧的两个工艺孔内,吊起摇枕、侧架放在轮轴上。

6.2.检查承载鞍配合间隙

承载鞍需正位。使用阶梯塞尺测量承载鞍与侧架导框间隙(测量方法见附件2)。承载鞍与侧架导框(导台)的间隙前后之和2~9mm;承载鞍与侧架导框(导台)的间隙左右之和转8A型(Ⅰ型)为5~12 mm,转8A型(Ⅱ型)为

9~12 mm。

6.3.检查下心盘组装螺栓紧固质量

下心盘螺栓拧紧力矩:FS型不小于300 N·m ,BY型为747~830N·m。螺栓安装φ4mm开口销,劈开角度不小于60°。须采用符合要求的锁固剂对下心盘连接螺栓与螺母啮合部分进行锁固。

6.4. 检查垂下品转向架限界

转向架各垂下品限界:在钢轨外侧的配件距轨面水平距离为80mm以上,在钢轨内侧的配件距轨面水平距离为60mm以上,其中闸瓦插销距轨面水平距离为25mm以上。

检查完毕后,班组质量检查员检查后交质检、验收检查确认好后才能装

车。

7.填写检修记录

在《货车站修车检修记录单》(车统—22D)填写故障及施修方法并签章。

8.设备故障处置

工作者在设备点检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处理,属于自修范围的故障由工作者处理。超出自检自修范围的故障,立即填写《设备故障信息单》并通知工长,由工长联系设备车间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处理后确认良好时开启设备电源,空载试运转设备,确认符合点检标准,合格后开工作业。

9.质量反馈处置

作业人员收到检查人员(工长、质检员、验收员等)质量信息反馈后,按如下程序处置:

(a)作业程序不符合规定时,立即纠正。对不符合程序规定作业过程中

的产品全数返工。

(b)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时,对不合格产品返工检修。

10.完工要求

完成当日工作后,整理量具、样板、工具并按定置管理要求摆放,擦拭设备并作日常保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清单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规格 备注

1 天车 台 1 10t

2 专用支架 个 2 自制

3 止轮器 个 2 自制

4 手锤 把 1 2.5磅

5 小撬棍 根 1 自制

6 检点锤 把 1

7 检查灯具 个 1

8 阶梯塞尺 个 1

9 弹簧自由高测量尺 个 1

10 侧架导框检测量规 个1

11 侧架承载鞍支承面磨耗检测尺 个1

12 侧架立柱磨耗板检测量规 个1

13 承载鞍顶面磨耗及偏磨检测仪 个1

14 承载鞍综合检测量规、0.5mm针规套1

15 承载鞍鞍面及导框检测量规个1

16 摇枕斜楔摩擦面检测样板个1

17 摇枕斜楔面磨耗板检测量规个1

18 斜楔磨耗检测量规个1

19 下心盘检测量规个1

20 心盘中心销直径检测量规个1

21 侧架制动梁滑槽磨耗板磨耗检测量规 个1

22 心盘螺栓孔、圆销孔检测量规 个1

23 圆销孔检测量规 个1

物料清单

序号 物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粉笔 盒 1 白色

2 润滑脂

五、附件

附件1 作业台账记录

货车站修车检修记录单

车统-22D正面

货车站修车检修记录单

车统-22D背面

检修记录

部位 故障 施修方法 工作者 工长

空气

制动

单车试验结果:

轮对

轴承

名称 位置换上配件制造单位

代码、制造号、年

换上配件检修单位

简称、检修号、日

换下配件制造单位

代码、制造号、年

换下配件检修单位

简称、检修号、日

更换

配件

记录

更换轮对记录

位置 轴号 轴号 故障原因

换 上 轮 对 换 下 轮 对

记事:

预检员 检查员 车间主任 主管段长 一次交验合格 验收员 签

附件2 检测器具使用方法

序号

量具名称

使用方法

1

侧架导框检测量规

量具示例:

铸钢侧架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深度检测:将量规2Z 端置于磨耗最深处,量规工作面与导框摩擦面未磨耗面贴靠时超限。

检测要求:以侧架导框两侧摩擦面未磨耗部位为基准,检测导框磨耗处最大深度。

检测示意:

2

侧架导框检测量规

量具示例:

铸钢侧架导框两侧磨耗深度之和检测:将量规LZ 端插入导框两侧摩擦面磨耗最深部位,工作面与导框内侧面贴靠时超限。

检测要求:距侧架导框两侧摩擦面边缘5mm 处检测导框两侧摩擦面最小距离。检测示意:

3

侧架导框检测量规

铸钢侧架导框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检测:将量规3Z 端置于磨耗最深处,量规工作面与导框内侧面未磨耗部位贴靠时超限。

检测要求:以侧架导框内侧摩擦面未磨耗部位为基准,检测磨耗处最大深度。检测示意:

4

侧架承载鞍支承面磨耗检测尺

量具示例:

铸钢侧架承载鞍支承面磨耗及偏磨检测:将检测尺工作面贴靠在侧架承载鞍支承面未磨耗部位,移动滑尺对准磨耗处,推动主尺使其与磨耗处接触,滑尺游标刻线所对应主尺上的示值为磨耗量。分别测量最大和最小磨耗量,两者之差为偏磨量。

检测要求:1.以侧架承载鞍支承面未磨耗部位为基准,测量磨耗处最大深度。2.以侧架承载鞍支承面未磨耗部位为基准,测量磨耗处最大和最小深度,二者之差为偏磨量。 检测示意:

5

侧架立柱磨耗板检测量规

转向架侧架立柱磨耗板磨耗检测:1.用量规t1或t2端伸入侧架立柱磨耗板两侧磨耗最深处,量规工作面B 与侧架立柱接触时超限,见图1;2.用量规HZ 端落在立柱磨耗板磨耗最深处,量规工作面A 与立柱磨耗板贴靠时超限,见图2。

检测要求:以侧架立柱磨耗板安装面为基准,检测距磨耗板边缘15mm 处磨耗板最小剩余厚度;以侧架立柱磨耗板未磨耗部位为基准,检测磨耗处最大深度。检测示意:

6

承载鞍顶面磨耗及偏磨检测仪

量具示例:

承载鞍顶面磨耗及偏磨检测:1.用标准棒校准尺寸,百分表定位为0位。2.将承载鞍置于检测仪上,调整定位板螺栓,定位板卡紧承载鞍,移动滑座和百分表至承载鞍顶面,测量承载鞍顶面最大、最小尺寸,最大值为顶面磨耗深度,差值为偏磨量。

检测要求:以承载鞍鞍面两环带圆弧和导框底面定位,测量承载鞍顶面最大和最小磨耗深度。 检测示意:

7

承载鞍综合检测量规、0.5mm 针规

量具示例:

承载鞍鞍面径向(半径)磨耗检测:用量规R 圆弧落入承载鞍鞍面,量规圆弧测量面与鞍面如有间隙,用0.5mm 针规插入时超限。

检测要求:以原型轮廓为基准,检测承载鞍鞍面两环带圆弧中部的磨耗量。 检测示意:

8

承载鞍鞍面及导框检测量规

量具示例:

承载鞍推力挡肩两端磨耗检测:将量规LZ 端置于承载鞍推力挡肩推力挡肩边缘向下5mm 处,旋转量规,LZ 端可通过推力挡肩时磨耗超限。

检测要求:距承载鞍推力挡肩边缘5 mm 处检测两端内侧面磨耗处最大距离。检测示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