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婴师情感和社会性课件
中国育婴师情感和社会性课件
![中国育婴师情感和社会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4d8391ba1aa8114531d933.png)
养
在活动与游戏体验积极情感
动作轻柔、 言语温和、
笑容亲切、
应答及时。
(2) 良 好 社 会 性 行 为 培 养
1)良好社会性行为培养的意义 ①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内容 ②是婴幼儿适应社会、全面认识社会的基础 ③能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身心健
康、积极愉快的人。 ▪2)良好社会性行为培养的目标:
▪让婴幼儿感受周围人的关爱,
游戏准备:雪碧瓶或盒子、小勺、米。 游戏方法:略。 游戏提示:注意安全。
(4) 交 往
1)逗笑 适宜年龄:第1个月。 环境创设:日常生活中。 游戏方法:从出院第一天起,育婴师
要经常逗婴儿笑,这是婴儿第一个学习 的条件反射。
▪ 2)照镜子。增进亲子感情,认识自我。
▪
适宜年龄:第4个月。
▪
游戏材料:镜子。
▪
1)情绪的基本种类
▪
大约为8~10种:愉快、兴趣、惊奇、厌恶、 痛苦、愤怒、惧怕、悲伤
▪
2)情绪的运动模式。 情绪表达有三种形式: 面部肌肉运动模式(面部表情)、 声调和 身体姿态。
(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 积极情绪的意义: 保持积极的情绪对婴幼儿有重要意义,当婴幼儿大发脾气(愤怒)时,育婴
师应认识到婴幼儿也需要适当地进行情绪宣泄,因此,可以考虑采取三种处 理办法:
婴幼儿快乐时出现笑的面容,最易于被人识别。
笑有一个发展过程:
0~5周:
自发性的笑;
5周~3.5个月: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5个月以后: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痛苦 痛苦是持续的、超水平刺激的结果。 哭是婴幼儿表达痛苦的基本方式。 婴幼▪ 儿一出生就会哭,初生的婴幼儿通过哭来反应饮食、睡眠等生理需求; 1~2个月时常因大人离开或拿走玩具等引起啼哭。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22d5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0.png)
汇报人:XXX 2024-01-21
目 录
• 婴幼儿情感发展概述 • 婴幼儿基本情感表现及识别 • 亲子关系对婴幼儿情感发展影响 • 同伴关系对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作用 • 家庭环境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影响 • 总结与展望
01
婴幼儿情感发展概述
情感定义与特点
情感定义
注意身体语言
婴幼儿的身体语言如动作 、姿势和表情等也能传达 情感信息,需要细心观察 和理解。
案例分析:如何准确识别婴幼儿情感
01 02
案例一
宝宝哭闹不止,可能是饿了、尿了或者不舒服,妈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 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以及检查尿布和喂奶情况等方式来判断具体原因 ,并给予相应处理。
案例二
宝宝看到陌生人时表现出紧张和害怕,家长可以通过温柔的声音和安抚 的动作来缓解宝宝的情绪,同时逐渐引导宝宝接触和适应陌生人。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 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特点
具有主观性、深刻性、稳定性和 持久性等特点,对个体的行为和 心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婴幼儿情感发展重要性
促进认知发展
情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积极的 情感体验能够激发婴幼儿的探索 欲望和好奇心,促进认知能力的
发展。
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
家长采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 主性、创造性和社会适应性。
积极、耐心的教育态度
家长应以积极、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长问题,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引导孩 子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
优化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 2 3
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
家庭应为婴幼儿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包 括合适的玩具、图书等教育资源,以满足孩子的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指导ppt课件
![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指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76b3978e9951e79b8927e3.png)
精选编辑ppt
25
3岁时
宝宝心里话:“我害怕,不要把我扔到水里。”“我不 敢过去,我害怕后面有个大妖怪!”“窗帘后面有个魔兽吧 。”……
• 典型恐惧:
怕水、妖怪等。对宝宝来说,水和想象中害怕的对象, 往往有着成人不可思议的力量。
• 恐惧解析: 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会把想象和现实混淆在一
起,对他们来说,那些想象中的恐惧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大人表现出完全不信,甚至训斥孩子,会把孩子推向更 孤独、更恐惧的境地。
①本能的恐惧:出生就有的本能的、反射性的反应 ②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约从4个月开始 ③怕生: 6-8个月起 ④预测性恐惧: 1.5-2岁起 • 当婴幼儿表现出害怕时,育婴师不可讥笑或吓唬
,而应该亲近或安慰。育婴师可以预先告诉婴幼 儿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其对可能性的危害性刺激 有相应的准备,并有做出相应选择的机会。
精选编辑ppt
26
妈妈对策:
★接纳宝宝的恐惧。需要父母注意的,不是 宝宝描述的怪物,而是他当时的情绪。成人应仔 细倾听,引导孩子用语言或者用画笔详细地描述 恐惧的对象。描述得越仔细、越明白,心里的恐
惧就会越少,因为人害怕的大多是未知的东西。
★和恐惧的对象打招呼。成人要引导宝宝和 恐惧的对象简单交流,哪怕只是打个招呼。如, 可以让他和“躲在床底下的大灰狼”喊话:“大 灰狼,你好啊,这么晚你怎么还不回家啊?你的 宝宝在等你呢,快回去吧!”然后您可以问他: “大灰狼说什么了?”通常,宝宝的反应是“大 灰狼回家了”,而他心里大部分的恐惧感也随之 消失了。
和大方
很少有探索 抗拒型依恋 行为,对陌 (10%) 生人保持相
当的戒备
对陌生人相 回避型依恋 当友善,但 (20%) 有时也回避
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指导课件
![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0a138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6.png)
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指导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2. 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3. 学会运用家庭教养方法促进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的相互作用及其家庭教养策略的运用。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感发展阶段、社会性发展关键因素以及家庭教养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教材、《幼儿心理学》相关章节、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的思考。
2. 理论讲解:(1)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2)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3)家庭教养对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家庭教养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教养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关于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的典型例题。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感发展:阶段与特点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2.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因素家庭教养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2)列举三个影响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分析其作用。
(3)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家庭教养在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性。
2. 答案:(3)家庭教养在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父母对婴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及时回应,有助于婴幼儿建立安全感;父母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婴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利于其社会性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家庭教养方法的运用上仍需加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婴幼儿情感发展阶段与特点的理解。
2.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优质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6c41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a.png)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掌握情感表达的途径。
2. 培养学生关注婴幼儿情感需求,提高情感教育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学会有效的促进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教育策略的运用。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感表达途径的理解、社会性发展的促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感发展PPT、案例分析视频、教具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婴幼儿情感表达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婴幼儿情感发展的关注。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表达途径,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情感教育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某一情感教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共同探讨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感发展阶段特征2. 情感表达途径3. 情感教育策略4. 社会性发展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5. 社会性发展促进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位婴幼儿的情感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情感教育策略。
2. 答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所学,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深入了解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前沿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教育策略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感表达途径的理解、社会性发展的促进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情感教育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某一情感教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作业设计:分析一位婴幼儿的情感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情感教育策略。
月嫂培训之情感和社会性
![月嫂培训之情感和社会性](https://img.taocdn.com/s3/m/d0e3552df46527d3240ce06d.png)
(4)婴儿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良好 饮食习惯
• 培养婴儿对食物的兴趣和好感 • 养成饮食定时定量,养成专心吃饭、自己进餐、 细
嚼慢咽的习惯。 • 做好进餐前的准备,餐前让婴儿用肥皂水洗手。 • 在固定座位上坐好准备进餐 • 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 • 3-4月自己抱奶瓶 • 5-6月可以自己往嘴中喂食 • 9-10个月学捧杯喝水 • 1岁左右的学自己拿勺吃饭 • 2岁以后就可以学用筷子吃饭
(5)婴儿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良好 清洁卫生习惯
• 饭前饭后洗手 • 便后冲洗厕所 • 每天洗脸 • 勤洗手,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 • 1岁半左右儿,要学自己擦鼻涕和擦嘴 • 2岁半左右的婴儿要学用肥皂把手洗干净,并
逐步学会洗脸、洗脚等。 • 要求婴儿认识自己的毛巾、肥皂及其他个人用
• (2 )认识“我的…… • ( 3 )从别人评价到自己评价 • ( 4 )自我表现与克服害羞
2、婴儿社会交往能力训练
• (1)抱着婴儿同陌生人说话,甚至让陌生人抱 一抱
• (2)婴儿学会称呼大人后,鼓励婴儿与陌生人 打招呼,每次称呼都要给予表扬
• (3)鼓励婴儿经常表演儿歌、唱歌、搭积木、 拼图等,每次要给予称赞,鼓舞信心
• (4)经常带婴儿到有儿童的地方参与同伴的 活动,与同伴一起做游戏
• (5)经常让婴儿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 ,
• (6)鼓励婴儿与同伴交往 • (7)让婴儿学会分享食物和玩具 • (8)游戏中角色扮演
3、婴儿社会交往的技巧
• (1)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 (2)学会尊重理解 • (3)学会遵守规则·在游戏训练中提高社会交
干预 • (5)让婴儿学会与人交换、分享和等待等习
惯
高级育婴师培训 第五章 教育实施( PPT
![高级育婴师培训 第五章 教育实施( 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a585b403d8ce2f006623e6.png)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月):刺激范 围缩小,人的声音和面孔容易引起微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5月后):选择性的 社会性微笑
引起笑的刺激: 1.视觉刺激 3.听觉刺激
2.触觉刺激 4.社会性刺激
4-6个月,触觉刺激 7-9个月,社会性刺激、触觉刺激、视觉刺激 10-12个月,社会性刺激和视觉刺激 1.5岁,自己笑,非社交性微笑 3岁,社交性微笑
• 当婴幼儿表现出害怕时,育婴师不可讥笑 或吓唬,而应该亲近或安慰。育婴师可以 预先告诉婴幼儿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其对 可能性的危害性刺激有相应的准备,并有 做出相应选择的机会。
0~3岁的宝宝怕什么?
• 新生儿至1岁 宝宝心里话:“我的爸爸妈妈和我熟悉的人都到哪儿
去了?”“天啊,周围怎么这么大的声音?这样的吵闹声 会伤害到我吗?”“是什么东西在我眼前一闪一闪的呢? 我真的不知道。”……
兴趣的发展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是一种内 在机制,是人动机系统的最基础层次。 兴趣发展阶段 1.先天性反射反应阶段(0-3月):视觉、听觉、运
动刺激吸引 2.相似性再认知觉阶段(4-9月):重复性相宜刺激 3. 新异性探索阶段(9月以后):对新异事物产生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18a2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8.png)
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了解和 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引导婴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 习惯,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质量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是衡量婴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促进婴幼儿的情 感及社会性发展,可以提高婴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支持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 的温暖和安全感。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关注孩子 的情感需求。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
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快乐、悲伤、愤怒等,以培 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12-24个月
宝宝开始懂得一些简单的人际 交往,如分享、等待和轮流。
情感表达与识别
01
02
03
面部表情
婴幼儿通过面部表情来表 达情感,如开心、生气、 悲伤等。
声音和动作
婴幼儿也通过声音和动作 来表达情感,如尖叫、挥 舞手臂等。
情感识别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 能够识别他人的情感,这 有助于他们建立更好的人 际关系。
课程内容
本课件包括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概述、影响因素、发展阶段、教育方法 和实践案例等内容,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情感发展
婴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未来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了解和掌握婴幼儿 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满足婴幼儿的情感需求,促进其健康成 长。
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fc7c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6.png)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的第八章,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
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策略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培养策略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关爱婴幼儿,关注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
难点: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培养策略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课件、案例资料。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和思考。
2. 理论讲解:介绍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培养策略。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1. 基本理论2. 发展过程3. 影响因素4. 培养策略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个你熟悉的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答案:请根据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关注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进行实际观察和分析,提高关爱婴幼儿的能力。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精品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d6b5f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8.png)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理论知识,重点探讨03岁婴幼儿情感的发展特点、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婴幼儿在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3. 培养学生关爱婴幼儿,关注其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关键期。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婴幼儿在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教材、《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笔记、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反应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关注。
2. 理论讲解:讲解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关键期。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婴幼儿在家庭、幼儿园等环境中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具体的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案例,并提出教育建议。
2. 答案:(1)案例描述:描述案例中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状况。
(2)问题分析:分析案例中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3)教育建议: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前沿研究成果。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3. 例题讲解的深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
育婴师课件(2023版ppt)
![育婴师课件(2023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600a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1.png)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监测
定期测量身高、 体重、头围等生
长发育指标
观察婴幼儿的行 为、语言、认知、 情感等方面的发
展
定期进行健康检 查,及时发现生
长发育异常
关注婴幼儿的营 养摄入和饮食习 惯,保证生长发 育所需营养素摄
入充足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1 蛋白质:生长发育的基础,需要适量摄入 2 脂肪:提供能量,促进大脑发育,需要适量摄入 3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需要适量摄入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需要适量摄入 5 水: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需要适量摄入 6 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需要适量摄入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尊重家长: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想法, 平等对待
倾听:认真倾听家长的需求和问题, 给予关心和支持
沟通技巧: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如语言、肢体语言等
建立信任:通过诚实、可靠、专业 的表现,建立与家长的信任关系
解决家长疑虑和问题
解释: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向家长解释育婴师的工作,
以及如何帮助宝宝成长
睡眠时间:新生儿每天需要16-18小 时的睡眠,婴儿需要14-15小时的睡 眠
睡眠姿势:新生儿应采取仰卧位, 避免俯卧位
睡眠习惯: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 避免过度刺激和干扰
婴幼儿的洗澡护理
洗澡频率:根据 季节和宝宝的皮 肤状况调整洗澡 频率
洗澡水温:控制 在38-40度之间, 避免过冷或过热
洗澡时间:每次 洗澡时间不宜过 长,控制在1015分钟
洗澡用品:选择 温和、无刺激的 婴幼儿专用沐浴 露和洗发水
洗澡步骤:先洗 脸、再洗头,最 后洗身体,注意 清洗皮肤褶皱处
育婴师培训课件课件
![育婴师培训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91bc5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f.png)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第19页,幻灯片共114页
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第20页,幻灯片共114页
有一定的顺序与方向,不会越级发展
神经系统
4、小脑发育晚:出生时脑干、脊髓已发育成熟,但小脑 发育较晚。3岁左右婴儿小脑功能才逐渐完善。
1~3岁左右平衡能力差,走路不稳,动作协调性差,容
易摔倒。
第43页,幻灯片共114页
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途径
皮肤的特点:
1、皮肤保护功能差:皮肤细嫩,角质层薄;真皮层的胶原纤
维和弹性纤维少,细菌容易入侵,易感染。
6岁大脑重量虽然接近成人,但功能不完善,需要大量的信
息刺激,来帮助婴儿建立各种感觉通道。
第41页,幻灯片共114页
神经系统
3、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兴奋 占优势,抑制过程形成缓慢,大脑对外界刺激非常敏 感,容易兴奋。因此婴儿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疲劳。
第42页,幻灯片共114页
育婴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强但又跨学科领域、社会性强
的特点,是一项全新的、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广泛群众性 的社会事业、是一项蓬勃发展的朝阳事业。
第12页,幻灯片共114页
选择育婴师职业的10个理由
1、收入高 2、发展空间大
3、越老越有资本
4、和最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 5、受到尊重
6、社交范围广 7、培养你有好的情感特征 8、接触的都是有爱心的人 9、工作稳定 10、改变我们的未来社会
第7页,幻灯片共114页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4c834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d.png)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内容主要基于《幼儿心理学》第3章“婴幼儿的情感发展”及第4章“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详细内容包括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情感表达的方式、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以及影响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基本阶段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为婴幼儿的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提供适宜的支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表达的方式及其在情感与社会性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重点: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以及影响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家庭和社会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相关的教学视频、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小组讨论时所需的白纸和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短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0分钟):详细介绍婴幼儿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和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
3.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具体案例,讨论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情况。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个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关于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分析。
6.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小组内讨论,然后向全班分享各自的分析和结论。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感发展四个阶段2.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里程碑3. 情感表达方式4. 影响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支持策略。
2. 答案要求:包括对案例的详细分析、应用的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支持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文献,加深理解,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中级育婴员技能培训全套教学课件第3章教育实施第4节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行为培养(1)
![中级育婴员技能培训全套教学课件第3章教育实施第4节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行为培养(1)](https://img.taocdn.com/s3/m/cec1bb6ae009581b6ad9eb02.png)
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
2.婴幼儿基本情绪情感表现与应对 •(1)哭:婴儿出生就会哭,代表不愉快的情绪。 •第1周啼哭:是饥饿、冷、裸体、疼痛、想睡眠等 •2周以后啼哭:增加了很多原因,如中断喂奶、烦 躁,成人离开或玩具被拿走等原因。 •研究表明:婴儿的啼哭有不同的模式,看护人员 根据不同哭声来判别啼哭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护
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
(2)情绪的分化 ①婴幼儿在原始情绪反应基础上,出现了真正的
情绪,并分化为愉快和不愉快两极,以后又分: 不偷快的情绪:分化为愤怒、厌恶和害怕 愉快的情绪:分化为喜欢、好奇等。 ② 2~3岁时,婴幼儿和成人的情绪相差无几了,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好奇、害羞等情绪几乎
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
一个也不比成人少。 ③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认为: 初生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
激动。 3个月后:分化为快乐和痛苦。 6个月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如眼睛睁
大、肌肉紧张,是恐惧的表现。
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
12月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 18个月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 ④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观察了500多个出生后1 到10天的新生儿所反应的54种动作的情况认为: 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 映,即愉快和不愉快,二者都与生理需要是否得 到满足有关的表现。
•2)强烈性:对成人是微不足道的刺激,对婴幼儿可 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3)易变性:在短时期内有很大的改变。 •4)真实性和外显性:情绪毫不掩盖,完全表现出来 (3)婴幼儿情感初步发展 •①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先于情感而产生,情绪不仅人 有,动物也有。
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
•②情感是在与理性的相互作用下,并在社会关系 形成进程中发展起来的。 •③人类的情绪着重体现情感现象的过程和状态, 情感主要体现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而且是与社会 性需要相联系的那部分情感现象。 •④0~3岁婴幼儿,生活经历短暂,尚不足以形成稳 定的情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开始萌芽。
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指导课件
![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d8b5a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2.png)
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指导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材第五章“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指导”,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社会性发展的阶段特征与促进策略;家庭教养中的情感支持与社会性引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 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阶段特征及相应的家庭教养策略;3. 提高学生在实际家庭教育中运用情感支持和社会性引导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婴幼儿情感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实现情感支持和社会性引导的有机结合。
重点:婴幼儿情感发展特点,社会性发展阶段特征,家庭教养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案例视频;2. 学具:教材,笔记本,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的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婴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2)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阶段特征与促进策略;(3)家庭教养中的情感支持与社会性引导。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实例,分析婴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特定婴幼儿案例,制定情感支持和社会性引导的家庭教养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感发展特点情感需求情感表达情感调节2.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阶段特征社会兴趣社会交往规则意识3. 家庭教养策略情感支持社会性引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情感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2)论述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家庭教养策略;(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在实际家庭教育中运用情感支持和社会性引导。
2. 答案:(1)婴幼儿情感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情感发展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对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家庭教育应关注婴幼儿的情感需求,尊重其情感表达,引导其情感调节,为婴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游戏方法:拉着婴儿的手摸育婴师的耳朵、
摸育婴师的脸,边拍边告诉他“这是阿姨的脸”,
然后发出“咩咩”好玩的声音,使他们高兴,并
对育婴师的脸感兴趣。然后,和婴儿同时照镜子,
看他们的反应。
3)听到说“妈妈”时眼看妈妈 说“爸爸”时眼看爸爸 适宜年龄:第6个月。 环境创设:日常生活中。 游戏方法:略
4)喜欢育婴师 适宜年龄:任何年龄。 活动方法:略
3 个 阶 段:
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1~3个月): 婴幼儿接触到外界事物后,由视觉、听 觉和运动刺激所吸引持续维持着反应性;
相似性再认知觉阶段(4—9个月): 适宜的声、光刺激的重复出现能引起婴 幼儿的兴趣,婴幼儿有意作出活动以使 有趣的情境得以保持并伴有快乐感;
新异性探索阶段(9个月以后): 开始对新异事物感兴趣。
婴幼儿快乐时出现笑的面容,最易于被人识别。
笑有一个发展过程:
0~5周:
自发性的笑;
5周~3.5个月: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5个月以后: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痛苦 痛苦是持续的、超水平刺激的结果。 哭是婴幼儿表达痛苦的基本方式。 婴幼▪ 儿一出生就会哭,初生的婴幼儿通过哭来反应饮食、睡眠等生理需求; 1~2个月时常因大人离开或拿走玩具等引起啼哭。
首先,让婴幼儿喜欢育婴师。 其次,让婴幼儿喜欢父母。
(3)丰富生活环境 首先,通过向婴幼儿提供实物、色彩、图案、符号,听音乐、念
儿歌、讲故事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婴幼儿选用适宜的智力游戏。 其次,用育婴师的热情态度和友好气氛去感染婴幼儿,训练婴幼
儿与成人一起游戏,鼓励婴幼儿与同伴交往,帮助他克服害羞怕生 情绪,培养婴幼儿的沟通能力,学会慢慢适应陌生的人和环境。
1)母婴关系的作用。五级97页 2)同伴交往的意义。
2.良好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培养的意义
(1) ▪ 1)良好情绪情感培养的意义(重点)(98页):
良
▪ 适应性价值 ▪ 驱动作用
好
▪ 组织功能
情
▪ 人际交流功能
绪
情
▪ 2)良好情绪情感培养的目标:
感
让婴幼儿感受爱
培
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
3)良好情绪情感培养的原则:
4)恐惧
恐惧是一种最有压抑作用的情绪,它可引起 逃避和退缩,也可由于肌肉紧张而僵化不动。
面部表情表现
额眉平直,有时额头有平行皱纹,
眼睛张大,眼睑肌肉紧张,
口微张,唇紧张并向后拉。
婴幼儿的恐惧发展 本能的恐惧:出生就有的本能的、反射性
的反应;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约从4个月开
情
图画书(线条简单、色彩鲜明)、玩具车、 拉着走的动物玩具都有利于积极情绪的
绪
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情
感
培
3)在购买或准备玩具时,注意玩具的使用方
养
法,以免让婴幼儿受到惊吓或损伤听力。
▪(2) 1)给婴幼儿创造充满爱、规则稳定的家庭环境。
良
好 社
2)提供婴幼儿能够与同伴一起玩的玩具,
会
如积木、图书、水盆等,并注意安排一
性
起玩的机会
行
为
培 养
▪3)鼓励、激发婴幼儿主动表达、
沟通的愿望和能力。
▪3.活动、游戏及其操作方法
(1) 感 受 关 爱
1)对眼睛。 适宜年龄:新生儿。 环境创设:当新生儿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时, 距离新生儿的面部约20~25cm, 并让新生儿直接注视到育婴师的脸。 游戏方法:模仿吐舌头。
2)亲一亲 适宜年龄:9~12个月。 游戏材料:照片。 游戏方法:育婴师给婴儿看照片,说一说照片上的妈妈在做什么:
他们在与同伴主动的交往(包括冲突)中学习人际交往的
能力,建立平等、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
④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各种活动中,自然而随机地
培养婴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良好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 . 途 径 与 方 法
▪(1)满足婴幼儿的合理需求。
(2)建立亲密的感情。育婴师与宝宝之 间亲密融洽的关系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同时也应意识到父母在宝宝成长中不可 替代的作用,培育母婴依恋亲情。
能录成影像带则更好。 游戏方法:在妈妈上班期间,由育婴师放给婴幼儿听。
(2) 寻 找 快 乐
1)逗笑。 适宜年龄:0一12个月。 游戏方法: ①举高高。 ②挠痒痒。
▪ 2)娃娃吹泡泡。
▪
适宜年龄:19—24个月。
▪
游戏准备:彩色纸剪成的圆圈、各种大小不同的瓶盖、彩
色小皱纸、印泥、吹泡泡的工具、胶水、擦手的毛巾、画有娃
痛苦虽然是一种消极情绪,但具有适应价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让婴 幼儿长时间忍受因痛苦而哭泣的折磨。
3)兴趣
兴趣是一种先天性情绪,是婴幼儿好奇心、求知欲的内在来源。 兴趣在婴幼儿认知和智力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已有的研究表明,兴趣表现强度与后天的环境经验,尤其是父母的态 度密切相关。
其 早 期 发 展 可 分 为
养
在活动与游戏体验积极情感
动作轻柔、 言语温和、
笑容亲切、
应答及时。
(2) 良 好 社 会 性 行 为 培 养
1)良好社会性行为培养的意义 ①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内容 ②是婴幼儿适应社会、全面认识社会的基础 ③能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身心健
康、积极愉快的人。 ▪2)良好社会性行为培养的目标:
▪让婴幼儿感受周围人的关爱,
情感和社会性
一、良好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培养的基础
五级96页
1.婴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 (1)情绪。情绪是婴幼儿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应。
▪
1)情绪的基本种类
▪
大约为8~10种:愉快、兴趣、惊奇、厌恶、 痛苦、愤怒、惧怕、悲伤
▪
2)情绪的运动模式。 情绪表达有三种形式: 面部肌肉运动模式(面部表情)、 声调和 身体姿态。
游戏准备:雪碧瓶或盒子、小勺、米。 游戏方法:略。 游戏提示:注意安全。
(4) 交 往
1)逗笑 适宜年龄:第1个月。 环境创设:日常生活中。 游戏方法:从出院第一天起,育婴师
要经常逗婴儿笑,这是婴儿第一个学习 的条件反射。
▪ 2)照镜子。增进亲子感情,认识自我。
▪
适宜年龄:第4个月。
▪
游戏材料:镜子。
“宝宝,这是谁啊?咦,妈妈在亲宝宝,宝宝笑啦!”育婴师可亲 吻婴儿身上的不同部位,育婴师也可边念儿歌《亲一亲》,边抚 摩婴儿身上不同部位。游戏反复进行。
3)看不见的妈妈讲故事 在听故事的同时,感受到妈妈的爱意; 减少婴幼儿和母亲分离的痛苦,加深亲子接触。
适宜年龄:1.5~3岁。 游戏准备:由母亲用自己的声音录制故事或儿歌音带,
般,育婴师可根据他的能力选择材料,并鼓励他尝试其他 材
料;如果婴幼儿动作慢,可作适当的示范,并与他一起做,引
发他的兴趣。作品完成后 可鼓励婴幼儿张贴展示,让他在达
成目标后有满足感和自豪感。
▪
▪ 3)“美丽的链子”
▪ 25~36个月
▪
适宜年龄:25~36个月。
▪
游戏准备:各种颜色、形状的珠子,自制的塑管珠子,各式纽扣、
成功。可鼓励婴幼儿多做一些,以赠送给同伴。活动结束时,与婴幼
儿一起把材料整理好。
1)“这是我的脸”。
(3)
适宜年龄:1个月左右。 游戏方法:略
关
爱
2)我是可爱的娃娃。
他 人
适宜年龄:13~18个月。 游戏准备:婴幼儿喜爱的玩具和食品。 游戏方法: 玩“躲猫猫”的游戏
3)喂娃娃吃饭。 适宜年龄:1.5~3岁。
(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 积极情绪的意义: 保持积极的情绪对婴幼儿有重要意义,当婴幼儿大发脾气(愤怒)时,育婴
师应认识到婴幼儿也需要适当地进行情绪宣泄,因此,可以考虑采取三种处 理办法:
保持中立态度,即育婴师不表示态度,也没有批评--冷谈处理 给婴幼儿换个环境,通过环境的改变转移他们的情绪--转移 育婴师暂时回避,不正面冲突等--回避
3)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让婴幼儿体会家人的关爱并学着在力所 能及的范围内关爱他人。
适宜年龄:2~3岁。 游戏准备:全家照、日常生活用品等。 游戏方法:略
(6) 合 作
1)乘飞机 婴幼儿与成人一起玩游戏,体验合作。
适宜年龄:8—24个月。 游戏方法:同骑大马 游戏提示:注意安全。
2)模仿镜 体验相对的左右方位, 促进动作模仿能力。
娃的美工纸。
▪
游戏方法:在户外,育婴师可与婴幼儿一起做,由育婴师
吹泡泡,婴幼儿观赏并追泡泡。回到家里,引导婴幼儿为娃娃
贴上或画上各种泡泡,比如:用彩色圆圈纸贴、用大小 不一
的瓶盖沾上印泥印、或用皱纸捏成小团贴成各种泡泡。
▪
游戏提示:活动中如果发现婴幼儿能力较强,应立即给予
肯定,并鼓励他用多种材料 做丰富画面;如果婴幼儿技能一
四级112页
▪1.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表现 ▪情绪、情感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媒介的心理活动,是人 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 情绪是这种反应比较短暂的状态 情感则是比较稳定和持续的状态
(1)婴幼儿情绪发展特点 1)易变化。 2)易感性。 3)冲动性。
(2)婴幼儿的基本情绪及其表现
1)快乐
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最普遍的社会性刺激,是人际交往的纽带。
3)依恋感的形成阶段五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①0~3个月,无区别、无顾虑的依恋阶段。 ②4~6个月,有选择的依恋阶段。 ③6~12个月,明显的母子依恋阶段。 ④1岁左右,依恋扩展阶段。
⑤1—3岁依恋行为开始向社交行为转化阶段: 吸引和保持成人对自己的注意 利用成人帮助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 领着或跟着小伙伴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