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杂交育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有三种: ①三交(A/B//C):两个亲本单交后再与另一个亲本 杂交。
通常把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放在最后(第二次)进 行杂交。使其遗传基础在杂种后代中占一半。
C占50%, A和B各占25%。
第5章杂交育种
农大17 × 鹅冠186 F1×早洋麦 农大45
第5章杂交育种
②双交:两个单交种之间进行的杂交。可分为: 三亲本(A/ C // B / C ): C (基础亲本)占
第五章 杂交育种
本章重点: 了解杂交育种的地位,掌握杂交育种的亲本
选配原则、杂交育种的基本技术与程序 。 授课内容: 一、杂交育种的地位和意义 二、杂交育种技术 三、 杂交育种程序
第5章杂交育种
一、杂交育种的地位和意义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1、定义:指通过品种间人工有性杂交获得杂种,并在杂种 分离世代中选择符合目标要求的新品种的育种技术。
(2)性状互补:亲本间可以有共同的优点,不能有共同 的主要缺点。
互补的含义:在一个亲本选定之后,与之交配
的其它亲本必须具有克服第一个亲本主要缺点的优良
性状。
第5章杂交育种
实例1
互补杂交
万利香 ×D18B ↓
系谱法选育 ↓
BC7、F12 →金山A(B)-3
米质优、有香味,异交率高
万利香: 米质优、有香味、 异交不好.
1、杂交方式 (1)单交(成对杂交):两个亲本进行一次杂交。
正交:A/B 反交: B/A 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工。 不足:难于综合改良。 应用:在双亲的优缺点能够互补、总体上基本符合 育种目标时采用。
第5章杂交育种
华北187 × 阿 桑
晋中849 晋阳829
第5章杂交育种
(2)复交(复合杂交、多元杂交):两个以上亲本进 行多次杂交。
配合力(Combining ability )的概念:是指一亲本与其它
亲本杂交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可分为一般配合力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和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SCA )
一般配合力(GCA):指一亲本与其他若干亲本杂交后,杂种后 代在产量(或某个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第5章杂交育种
(5)一般配合力好 优良性状多,缺点少是选择亲本的重要依
据。优良品种常常也是个好亲本(核心亲本), 但并非所有优良品种都是好亲本。不少情况下, 利用好品种做亲本,就是选不出新的优良品种, 而利用并不突出的材料做亲本,却育出好品种。 原因何在?这就是不同亲本间存在不同的配合 力问题。
第5章杂交育种
第5章杂交育种
通过不同亲本间的杂交,可以产生基因重组、 基因互作、基因累加等遗传效应,从而获得综合 双亲的优良性状(基因重组)、产生新性状(基 因互作)、或产生超亲性状(基因累加)。这是 杂交育种的优点。
但是,杂交育种只能产生新基因型,不能产 生新基因,而且由于基因连锁的存在,在有利基 因重组的同时,也可能带进不良基因(即,所谓 的连锁累赘)。这是杂交育种的局限。
一般地,选用生态类型差异大,亲缘关系 较远的亲本材料杂交,后代分离较大,容易选 出超越亲本和适应性较广的新品种。但亲缘关 系并非越大越好,亲缘关系太大,分离世代太 长,稳定慢,育种年限长。 (4)选用核心亲本。
亲本之一最好是当地大面积推广的品种, 这样的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 新育成的较容易在当地推广。
回交育种)的主要方法,各种作物通过杂交育种均育成了 大批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自交(常异交)作物:不同品本间杂交→单株选择→纯系品 种(近似纯系品种)或杂交种的亲本 异交作物:不同品本间杂交→混合选择→综合品种。不同品 本间杂交→强迫自交、单株选择→自交系 无性繁殖作物:不同品本间杂交→单株选择→无性系品种。
2、组合育种与超亲育种
根据指导思想,可将杂交育种分为两类:
(1)组合育种:将分属于不同亲本中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 基因通过杂交重组于一体,从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技术。
组合育种的结果是纯系品种或杂交种品种的亲本(不 育系、恢复系、自交系),其遗传机理是基因重组或互作。 长期以来,自交作物、常异交作物的育种基本上按组合育 种的指导思想进行。它的时间短、易出成果。
D18B:异交率高,株叶态好
第5章杂交育种
实例2
互补杂交
万利香 ×D702B ↓
系谱法选育 ↓
BC7、 F12 →金山A(B)-4
米质优、外露率高、 柱头紫色、配合力强
万利香:优叶态好、
外露率高、
柱头紫色、
第5章杂交育种
配合力强
(3)亲缘关系较远,即,亲本间要有一定的遗 传差异。
第5章杂交育种
2、亲本选配原则
(1)优点多、缺点少。实践表明,如果双亲的优点多、 缺点少(即优良基因多,不良基因少),双亲杂交后 通过基因重组,出现综合性状优良的个体几率也大。 特别是由多基因控制的经济性状改良,双亲的优点多 尤其重要 [F1=(P1+P2)/2],且随着世代的增加,加性 方差逐步提高。
第5章杂交育种
二、杂交育种技术
包括四个主要技术环节:亲本选配技术、杂交技 术、后代处理技术、加速育种进程技术。 (一)亲本选配
亲本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亲本选配得当,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亲本选配不当,则往 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获。 1、亲本的选与配 选择什么样的亲本才能实现育种目标? 如何根据不同的亲本优缺点采取最佳的交配顺序?
育种实践表明,选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做亲本,其 优良性状传递给后代的能力较强,育种效果好。
不过,亲本自身性状的优劣可以在杂交之前预先鉴定, 而配合力的高低却只有通过大量测配杂交组合,根据后代 的表现才能确定。
特殊配合力(SCA):指杂种的性状观测值与双亲一般配合力预 测值的偏差。
第5章杂交育种
(二)杂交方式与杂交技术
如:亲本1(高产、感病)×亲本2(抗病、产量低) →新品种(高产、抗病)。
第5章杂交育种
(2) 超亲育种:将分散于不同亲本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多基 因通过杂交累加到一个体中,从而培育在该性状上超过其 双亲的育种技术。 超亲育种的结果是优良的超级亲本。其主要遗传机理 是基因的累加。
(二)杂交育种的意义 杂交育种技术是作物常规育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
通常把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放在最后(第二次)进 行杂交。使其遗传基础在杂种后代中占一半。
C占50%, A和B各占25%。
第5章杂交育种
农大17 × 鹅冠186 F1×早洋麦 农大45
第5章杂交育种
②双交:两个单交种之间进行的杂交。可分为: 三亲本(A/ C // B / C ): C (基础亲本)占
第五章 杂交育种
本章重点: 了解杂交育种的地位,掌握杂交育种的亲本
选配原则、杂交育种的基本技术与程序 。 授课内容: 一、杂交育种的地位和意义 二、杂交育种技术 三、 杂交育种程序
第5章杂交育种
一、杂交育种的地位和意义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1、定义:指通过品种间人工有性杂交获得杂种,并在杂种 分离世代中选择符合目标要求的新品种的育种技术。
(2)性状互补:亲本间可以有共同的优点,不能有共同 的主要缺点。
互补的含义:在一个亲本选定之后,与之交配
的其它亲本必须具有克服第一个亲本主要缺点的优良
性状。
第5章杂交育种
实例1
互补杂交
万利香 ×D18B ↓
系谱法选育 ↓
BC7、F12 →金山A(B)-3
米质优、有香味,异交率高
万利香: 米质优、有香味、 异交不好.
1、杂交方式 (1)单交(成对杂交):两个亲本进行一次杂交。
正交:A/B 反交: B/A 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工。 不足:难于综合改良。 应用:在双亲的优缺点能够互补、总体上基本符合 育种目标时采用。
第5章杂交育种
华北187 × 阿 桑
晋中849 晋阳829
第5章杂交育种
(2)复交(复合杂交、多元杂交):两个以上亲本进 行多次杂交。
配合力(Combining ability )的概念:是指一亲本与其它
亲本杂交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可分为一般配合力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和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SCA )
一般配合力(GCA):指一亲本与其他若干亲本杂交后,杂种后 代在产量(或某个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第5章杂交育种
(5)一般配合力好 优良性状多,缺点少是选择亲本的重要依
据。优良品种常常也是个好亲本(核心亲本), 但并非所有优良品种都是好亲本。不少情况下, 利用好品种做亲本,就是选不出新的优良品种, 而利用并不突出的材料做亲本,却育出好品种。 原因何在?这就是不同亲本间存在不同的配合 力问题。
第5章杂交育种
第5章杂交育种
通过不同亲本间的杂交,可以产生基因重组、 基因互作、基因累加等遗传效应,从而获得综合 双亲的优良性状(基因重组)、产生新性状(基 因互作)、或产生超亲性状(基因累加)。这是 杂交育种的优点。
但是,杂交育种只能产生新基因型,不能产 生新基因,而且由于基因连锁的存在,在有利基 因重组的同时,也可能带进不良基因(即,所谓 的连锁累赘)。这是杂交育种的局限。
一般地,选用生态类型差异大,亲缘关系 较远的亲本材料杂交,后代分离较大,容易选 出超越亲本和适应性较广的新品种。但亲缘关 系并非越大越好,亲缘关系太大,分离世代太 长,稳定慢,育种年限长。 (4)选用核心亲本。
亲本之一最好是当地大面积推广的品种, 这样的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 新育成的较容易在当地推广。
回交育种)的主要方法,各种作物通过杂交育种均育成了 大批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自交(常异交)作物:不同品本间杂交→单株选择→纯系品 种(近似纯系品种)或杂交种的亲本 异交作物:不同品本间杂交→混合选择→综合品种。不同品 本间杂交→强迫自交、单株选择→自交系 无性繁殖作物:不同品本间杂交→单株选择→无性系品种。
2、组合育种与超亲育种
根据指导思想,可将杂交育种分为两类:
(1)组合育种:将分属于不同亲本中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 基因通过杂交重组于一体,从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技术。
组合育种的结果是纯系品种或杂交种品种的亲本(不 育系、恢复系、自交系),其遗传机理是基因重组或互作。 长期以来,自交作物、常异交作物的育种基本上按组合育 种的指导思想进行。它的时间短、易出成果。
D18B:异交率高,株叶态好
第5章杂交育种
实例2
互补杂交
万利香 ×D702B ↓
系谱法选育 ↓
BC7、 F12 →金山A(B)-4
米质优、外露率高、 柱头紫色、配合力强
万利香:优叶态好、
外露率高、
柱头紫色、
第5章杂交育种
配合力强
(3)亲缘关系较远,即,亲本间要有一定的遗 传差异。
第5章杂交育种
2、亲本选配原则
(1)优点多、缺点少。实践表明,如果双亲的优点多、 缺点少(即优良基因多,不良基因少),双亲杂交后 通过基因重组,出现综合性状优良的个体几率也大。 特别是由多基因控制的经济性状改良,双亲的优点多 尤其重要 [F1=(P1+P2)/2],且随着世代的增加,加性 方差逐步提高。
第5章杂交育种
二、杂交育种技术
包括四个主要技术环节:亲本选配技术、杂交技 术、后代处理技术、加速育种进程技术。 (一)亲本选配
亲本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亲本选配得当,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亲本选配不当,则往 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获。 1、亲本的选与配 选择什么样的亲本才能实现育种目标? 如何根据不同的亲本优缺点采取最佳的交配顺序?
育种实践表明,选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做亲本,其 优良性状传递给后代的能力较强,育种效果好。
不过,亲本自身性状的优劣可以在杂交之前预先鉴定, 而配合力的高低却只有通过大量测配杂交组合,根据后代 的表现才能确定。
特殊配合力(SCA):指杂种的性状观测值与双亲一般配合力预 测值的偏差。
第5章杂交育种
(二)杂交方式与杂交技术
如:亲本1(高产、感病)×亲本2(抗病、产量低) →新品种(高产、抗病)。
第5章杂交育种
(2) 超亲育种:将分散于不同亲本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多基 因通过杂交累加到一个体中,从而培育在该性状上超过其 双亲的育种技术。 超亲育种的结果是优良的超级亲本。其主要遗传机理 是基因的累加。
(二)杂交育种的意义 杂交育种技术是作物常规育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