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高教版国经课件ppt
![国际经济学高教版国经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4101a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9.png)
本章结构
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关税的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1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其他非关税壁垒
❖ 自愿出口限制 ❖ 歧视性公共采购 ❖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口商品的数量。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13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图7-4
14
❖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 额Q3Q4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 费者剩余减少(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7-2
7
❖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 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 积e;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 这些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 、净福利 效应等。
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关税的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1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其他非关税壁垒
❖ 自愿出口限制 ❖ 歧视性公共采购 ❖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口商品的数量。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13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图7-4
14
❖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 额Q3Q4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 费者剩余减少(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7-2
7
❖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 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 积e;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 这些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 、净福利 效应等。
国际经济学课件
![国际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f5e921ad51f01dc381f189.png)
第十三页,共598页。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policies are the microeconomics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ecause they deals with individual nations treated as single units and with the (relative)price of individual commodities. On the other hand,since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deals with total receipts and payments while adjustment policies affect the level of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general price index,they represent the macroeconomics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se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open-economy macroeconomics or international finance.
2、在国内外经济学教学中,国际经济也已被越来 越多的大学列为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成为 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3、经济类学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考试内容之一。 4、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5、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五页,共598页。
课时安排:54课时
第六页,共598页。
学习的总体要求:
作业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第十四页,共598页。
二、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1、 国际经济学研究以国家或独立的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跨国界的资源分 配; 2、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policies are the microeconomics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ecause they deals with individual nations treated as single units and with the (relative)price of individual commodities. On the other hand,since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deals with total receipts and payments while adjustment policies affect the level of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general price index,they represent the macroeconomics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se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open-economy macroeconomics or international finance.
2、在国内外经济学教学中,国际经济也已被越来 越多的大学列为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成为 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3、经济类学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考试内容之一。 4、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5、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五页,共598页。
课时安排:54课时
第六页,共598页。
学习的总体要求:
作业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第十四页,共598页。
二、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1、 国际经济学研究以国家或独立的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跨国界的资源分 配; 2、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6c97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7.png)
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货币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投机攻击或政 府政策失误导致的汇率剧烈波动。货币危机通常表现为本币大
幅贬值和外汇储备流失。
04
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通过征收关税来限制或鼓励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或增加财政收入。
非关税壁垒
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 动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国实施紧 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内利率上升 ,从而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脆弱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体
系的崩溃。
债务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债务国的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债务 危机。债务危机通常表现为债务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息,进
02
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 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 获取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有产 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仍可通 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贸易 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密 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 产品。
贸易自由化政策
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 化,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政策
汇率政策
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或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国际收支平 衡和国内经济稳定。
国际储备政策
货币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投机攻击或政 府政策失误导致的汇率剧烈波动。货币危机通常表现为本币大
幅贬值和外汇储备流失。
04
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通过征收关税来限制或鼓励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或增加财政收入。
非关税壁垒
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 动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国实施紧 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内利率上升 ,从而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脆弱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体
系的崩溃。
债务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债务国的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债务 危机。债务危机通常表现为债务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息,进
02
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 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 获取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有产 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仍可通 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贸易 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密 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 产品。
贸易自由化政策
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 化,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政策
汇率政策
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或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国际收支平 衡和国内经济稳定。
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经济学课件 ppt
![国际经济学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1155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e.png)
劳动力市场萎缩,社会保障负担 加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
0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崛起
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 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格局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竞争并存
01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
家则通过区域一体化等方式寻求合政策信息和经验,提高货币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作与创新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 危机。
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国际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和危机,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财政纪律与监督
国际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区别
股票市场主要涉及企业所有权,而债券市场主要涉及债务和借贷关系。
国际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国际投资的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济风险等 。政治风险指因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 导致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指因汇率波 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经济风险指因 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投资风险 。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 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维持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中央银行需要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金融监管加强
0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崛起
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 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格局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竞争并存
01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
家则通过区域一体化等方式寻求合政策信息和经验,提高货币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作与创新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 危机。
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国际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和危机,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财政纪律与监督
国际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区别
股票市场主要涉及企业所有权,而债券市场主要涉及债务和借贷关系。
国际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国际投资的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济风险等 。政治风险指因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 导致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指因汇率波 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经济风险指因 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投资风险 。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 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维持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中央银行需要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金融监管加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21b74e8e9951e79b89278f.png)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二、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重商主义贸易思想 1.货币是财富惟一形式 2.国家财富增加依靠货币流入 3.货币流入依靠贸易顺差 4.政府应当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理论 1.财富的最终形式是实际资源(商品与劳务) 2.增加财富依靠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3.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并深化分工,提高专业
开放均衡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五、贸易利益 (一)贸易利益的衡量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1. 来自于交换的利益 2. 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贱买贵卖 提高效率
U3 U2 U1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无贸易假设 1.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 规模收益不变 5.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外部性
化程度与实际收入 4.应当鼓励互利互惠的自由贸易 5.互利贸易的基础是绝对优势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
于其他国家,生产效率绝对高于他国,则 该国在该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则具 有绝对劣势。一国应当出口本国具有绝对 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 产品。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四、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B国生产可能性边界:
X/ax+Y/ay=LA
X/bx+Y/by=LB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902bf8f78a6529657d535b.png)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所有国家
产品/时间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食品
32 74
61 100 73 99 56 92
农业原材料 14
45
4
28
0 59
4 41
能源
92
0
11 37
33 28 27 27
矿产品与金属 0
16
0
40
2
31 1 29
制成品
39
71
10 56 48 50 19 58
二 H-O定理
1。 基本假设与基本内容
前提要素不能跨国流动——如果,未来若干年,只要是可移 动的商品,
将形成美国人设计、港台商人投资、大陆生产、出口到美国市场销售。可移
动的服务也会转移到印度和中国。也许美国能够留住的只是那些不可移 动的
服务20,21/8比/18如餐馆、理发店、洗衣店和超市。”
10
2X2X2模型 X为劳动密集产品,Y为资本密 集产品 A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技术相同 规模报 酬不变 需求偏好一样 要素国内自由流动诡计间 不能流动 产品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贸易 无摩擦成本 贸易平衡 资源充分利用
X商品的劳动生产 Y商品的劳动生产
率
率
A国
6
4
B国
1
5
优势分析——分工情况——贸易情况——结果
假定国际交换比例1:1,A用6个X交换B上午6个Y,则获利2 个Y;6个Y在B国需1.2小时,这可生产1.2个X则获利4.8个X。
2021/8/18
3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假定与内容13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绪论课件PPT28页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绪论课件PPT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4fc220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1.png)
2、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
End 5 第6页,共28页。
二、国际经济学的特征(2)
3、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带有明显的 民族性。在政策制定上,一国往往考虑的 是本国的福利与稳定而非世界的福利与稳 定。
4、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 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
End 第7页6,共28页。
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 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End 9 第10页,共28页。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1—2)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 在于:
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 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 新李 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 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 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 不同。
三、国际经济学的范围
1、微观国际经济理论:古典国际经济理 论、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2、宏观国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内外平衡政策
3、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间的资本 流动(国际间接资本流动和国际直接资本流动)、 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
4、国际经济协调:国际间贸易关系协调、 国际间金融关系协调、国际间税收关系协调、国 际经济一体化;
End
第181页7,共28页。
3、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 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 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 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 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End 5 第6页,共28页。
二、国际经济学的特征(2)
3、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带有明显的 民族性。在政策制定上,一国往往考虑的 是本国的福利与稳定而非世界的福利与稳 定。
4、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 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
End 第7页6,共28页。
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 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End 9 第10页,共28页。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1—2)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 在于:
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 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 新李 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 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 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 不同。
三、国际经济学的范围
1、微观国际经济理论:古典国际经济理 论、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2、宏观国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内外平衡政策
3、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间的资本 流动(国际间接资本流动和国际直接资本流动)、 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
4、国际经济协调:国际间贸易关系协调、 国际间金融关系协调、国际间税收关系协调、国 际经济一体化;
End
第181页7,共28页。
3、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 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 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 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 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第一章 绪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ae516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c.png)
国际贸易问题 (1)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2)国际经济一体化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QD Q* QS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பைடு நூலகம்
QD Q* QS
国际贸易理论 (1)国际贸易为什么产生 (2)国际贸易利益如何分配 (3)国际贸易模式如何解释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知识 (2)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3)对外贸易措施 (4)对外贸易战略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化浪潮与国际经济的发展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世界贸易
1500
1000 500
GDP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1.2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 1.3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1)开放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学 (1)“国际”的含义 (2) 国际经济与对外经济 2)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问题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与战略 国际贸易问题 2)要素流动理论 3)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5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与微观 2)理论与政策 3)静态与动态 4)定性与定量 5)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QD Q* QS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பைடு நூலகம்
QD Q* QS
国际贸易理论 (1)国际贸易为什么产生 (2)国际贸易利益如何分配 (3)国际贸易模式如何解释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知识 (2)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3)对外贸易措施 (4)对外贸易战略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化浪潮与国际经济的发展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世界贸易
1500
1000 500
GDP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1.2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 1.3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1)开放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学 (1)“国际”的含义 (2) 国际经济与对外经济 2)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问题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与战略 国际贸易问题 2)要素流动理论 3)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5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与微观 2)理论与政策 3)静态与动态 4)定性与定量 5)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ce814555270722182ef71b.png)
2020/6/16
20
2、按征收关税的依据
正税; 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 反倾销税
差价税(也称做滑动关税)
按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价征收,如欧共体的 农业关税。
2020/6/16
21
3、按征税的优惠程度
普通税
最惠国税
中美最惠国待遇问题(1999年克林顿改为正 常贸易关系)
普遍优惠制(GSP) 特惠税
18
一、关税概述
(一) 关税的概念
关税(tariff)是一国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 所课征的一种税收。由 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 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 品的数量,故又称关税 壁垒。
征收关税的目的: 其一,增加政府的财
政收入(财政关税); 其二,保护本国的产
品和市场(保护关税)。
2020/6/16
26
表6-1 中国2002年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种和税率
货品名称
最惠国税率
普通税率
从
鲜荔枝
36
80
价 香水及花露水
22.5
150
税
(
剃须刀
30
100
% )
真空吸尘器
22.5
130
山地自行车
17.8
130
高速摄像机
14
40
整只冻鸡
1.6元/千克
5.6元/千克
从
啤酒
量 税
石油原油
未曝光的窄长彩
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2020/6/16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73c2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c.png)
05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投资概述
国际投资的定义与类 型
国际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将资金、资 产等形式转化为另一国投资的行为, 通常涉及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个人 投资者等主体。国际投资按照投资形 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混 合投资。
国际投资的目的与动 机
国际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 ,但具体动机略有不同。一些投资者 追求资本增值,将资金转移到高回报 的投资领域或国家。其他投资者则更 注重资产保值,通过购买股票或债券 来分散风险并获取稳定的收益。还有 一些投资者为了扩大市场覆盖、提高 品牌知名度或获取战略资源等而进行 投资。
贸易创造的意义
贸易创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 重要的意义,它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贸易转移效应
• 贸易转移的概念:贸易转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其他国家的制成品或服务来替代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但因 为该国自身的成本或价格高于其他国家,不得不放弃这种替代进口的做法而继续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现象。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导致跨市场关联增强,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监管和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增加。
主要产品和服务
外汇交易
债券交易
股票交易
国际金融市场中最活跃和最主要的交 易之一,包括买卖各种货币对,如美 元对欧元、美元对日元等。外汇交易 的价格波动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投资 者关注的焦点。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破坏国际贸易发展,引发贸易摩擦和冲突;损害其他国家利益,引发贸易战等经济危机; 破坏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贸易格局。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之策
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和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反制措施;加强本国 企业和产业的国际化建设,提高竞争力。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投资概述
国际投资的定义与类 型
国际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将资金、资 产等形式转化为另一国投资的行为, 通常涉及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个人 投资者等主体。国际投资按照投资形 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混 合投资。
国际投资的目的与动 机
国际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 ,但具体动机略有不同。一些投资者 追求资本增值,将资金转移到高回报 的投资领域或国家。其他投资者则更 注重资产保值,通过购买股票或债券 来分散风险并获取稳定的收益。还有 一些投资者为了扩大市场覆盖、提高 品牌知名度或获取战略资源等而进行 投资。
贸易创造的意义
贸易创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 重要的意义,它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贸易转移效应
• 贸易转移的概念:贸易转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其他国家的制成品或服务来替代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但因 为该国自身的成本或价格高于其他国家,不得不放弃这种替代进口的做法而继续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现象。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导致跨市场关联增强,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监管和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增加。
主要产品和服务
外汇交易
债券交易
股票交易
国际金融市场中最活跃和最主要的交 易之一,包括买卖各种货币对,如美 元对欧元、美元对日元等。外汇交易 的价格波动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投资 者关注的焦点。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破坏国际贸易发展,引发贸易摩擦和冲突;损害其他国家利益,引发贸易战等经济危机; 破坏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贸易格局。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之策
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和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反制措施;加强本国 企业和产业的国际化建设,提高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 于其他国家,生产效率绝对高于他国,则 该国在该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则具 有绝对劣势。一国应当出口本国具有绝对 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 产品。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o
x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3)
(二)消费者均衡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y
o
x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4)
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一般均衡条件 MRT=Px/py MRS=Px/py Xc=Xp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4) y
o
x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4)
(二)国民供给与国民需求曲线 (三)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 的发生 国际贸易的发生是以两国相对价格差异为先 决条件的。 相对价格差异是贸易的基础。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5)
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一般均衡条件 MRT=Pwx/Pwy MRS=Pwx/Pwy Pwx(Xc-Xp)=Pwy(Yp-Yc)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四、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B国生产可能性边界: X/ax+Y/ay=LA X/bx+Y/by=LB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贸易均衡状态与贸易利益
第三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一、实证验证
二、评价 贡献:贸易理论的基础 不足:两方面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澄清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2)
二、主要分析工具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 生产可能性边界
2. 机会成本 3. 产品市场均衡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2)
机会成本不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Y
O
X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2)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y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下)
国家A 产品X 产品Y 1/3
国家B 1/12
1/6
1/8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若ax/ay>bx/by,则称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 较优势,同理,B国在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 优势(因为若ax/ay>bx/by 成立,则必定有 by/bx>ay/ax)。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与李嘉图的出现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二、李嘉图模型基本结构 2×2模型 假设:(书中P37) A、B两国,X、Y两种产品,两国两种产 品生产函数分别为如下线性形式: Xa=axLx Xb=bxLx Ya=aYLY Yb=bYLY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三、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国家A 产品X 3
国家B 12
产品Y
6
4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国家A 产品X 3
国家B 12
产品Y
6
8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绝对优势下)
国家A
产品X 1/3
国家B
1/12
产品Y
1/6
1/4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二、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重商主义贸易思想 1.货币是财富惟一形式 2.国家财富增加依靠货币流入 3.货币流入依靠贸易顺差 4.政府应当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理论 1.财富的最终形式是实际资源(商品与劳务) 2.增加财富依靠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3.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并深化分工,提高专业 化程度与实际收入 4.应当鼓励互利互惠的自由贸易 5.互利贸易的基础是绝对优势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1. 来自于交换的利益 2. 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贱买贵卖 提高效率
U3
U2 U1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无贸易假设 1.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 规模收益不变 5.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外部性
第一篇 国际贸易基础与政策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对象:产品(实际资源)的跨国流动—贸易 目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内容: 国际贸易纯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1)
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微观经济分析方法 1. 不涉及货币因素 相对价格 Px/Py 2. 简单的模型分析 2×2 2×2×2 3.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4. 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5)
(二)国际均衡价格 一国过剩需求(供给)等于另一国过剩供给 (需求)时,对应的相对价格就是国际均 衡价格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5)
开放均衡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五、贸易利益 (一)贸易利益的衡量
绪
论(1)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对象:国际经济关系 内容: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金融理论(国际货币经 济学) 二、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 1. 交易的障碍 2. 独立的经济实体
绪论(2)
三、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新 贸易理论 (二)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汇率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开放经济的宏观 经济理论
举例说明:2×2模型 两国劳动总量均为60 两国单位产品成本(劳动量)
产品X 产品Y
国家A 3 6
国家B 12 4ຫໍສະໝຸດ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若两国各以一半资源生产X和Y,则 A国:10X,5Y B国:2.5X,7.5Y
若按照绝对优势分工,A专门生产X,B专门 生产Y,则 A国:20X B国:1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