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生平及作品简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恨水
1.人物经历
目录
2.小说风格
CONTENTS
3.张恨水作品介绍
4.总结
01
张恨水人物经历
一、张恨水生平简介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 原名张心远,安徽安庆潜山县人。他是中国章回小说 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 “章回小说大家”。 1911年,张恨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张恨 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 此后,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 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 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 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1967年,张恨水在北京逝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巧合与误会
接着,关氏父女与樊家树游公园时,又碰巧遇着了已做军长太太的沈 凤喜,让矛盾冲突的双方直接面对面。还有,樊家树在经历了凤喜变 心的经验教训后,开始对早就暗恋倾慕他的关秀姑有了“向来不曾有 过的恳切表示”(见第十八回《惊疾成狂坠楼伤往事 因疑入幻避喜谢 新知》),樊关二人的关系有了转机。可不久,秀姑在公园里看见樊 家树与何丽娜并肩而行,恰又听别人议论说,他们是一对未婚夫妇, 于是便对樊家树有了误解,以为他对于爱情总是以容貌为先决条件, 遂起身而去,决心退出情场,两人之间的感情萌芽也由此夭折……这一 系列的巧合与误会最终导致了令人啼笑的结局:男主人公所爱的人疯 了,所喜欢的人退出了,而当初所不喜欢的时髦女子却成了与自己共 结连理的唯一理想选择。尽管事情错综复杂,但读者却在趣味性的阅 读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张恨水生平经历
张恨水所处的历史环境 张恨水先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历史时期。这是一个过渡的时代,古老封闭的中国 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历程,经历了一个痛苦的“现代化”、“世界化”过程。我们说生活 在这个时代的张恨水是不幸的,因为这个时代是这样的迅猛而艰难;同时,也正是这一特殊的人生的经历,为他创作 小说提供了源泉。张恨水也是中国通俗小说由近代走向现代的代表作家,他早年接受新学,以维新少年、革命青年自 居,却又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词章和风流才子式的小说。因而当人们提起张恨水,往往能联想到民国时期旧上海的十 里洋场,想到专写以男欢女爱为主题的爱情小说,因此有人把他归为专写爱情小说的鸳鸯蝴蝶派,尤其只是看了他的 早期作品,有这样的印象是很正常的。其实正如一个人的成长一样,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免不了要刻意模仿。但当我们 真正的通读了张恨水先生的作品,我们说他和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是有区别的。
悬念设置
《金粉世家》中,女主人公冷清秋一出场,便因当场手写了一幅镶嵌 着求联人名字和职业的对联“文章直至饥臣朔,斧钺终难屈董狐”, 而赢得了作品中“我”的好感,也引起了“我”进一步探究其身世的 好奇心,当然也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冷清秋为逃避“我”的探究而逃 走了,“我”又在她的宅里发现了已被烧残的诗集,上面有些残存的 诗句:“……莫当真,浪花风絮总无因。灯前闲理如来忏, 两字伤 心。……”,“想当年,一番几回肠断。只珠泪向人……”(见楔子 《 燕市书春奇才惊客过 朱门忆旧热泪向人弹》),这些伤感的诗句, 吸引读者和“我”一样急切想知道冷清秋的身世和遭遇,小说产生了 令人不得不读下去的效果。接下来,在作家叙述的跌宕起伏、真挚感 人的故事情节中,在层出不穷、纷至沓来的悬念中,读者一点点地了 解了“真相”,感动不已,欲罢不能,只能天天盼着下回分解。
故事娱乐性
六、故事娱乐性 就人的天性和本性来说,人是追求享乐、快乐、娱乐的,需要娱乐、 满足娱乐、想方设法制造娱乐,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遵循的一个普遍规 律。而故事、小说正是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的产物,其娱乐性是不言 自明的。 张恨水先生清楚地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由于受着现实生活中的种 种制约,总有许多正当的愿望、理想和梦想不能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他们总希望有什么能寄托和替代自己对美好而完满的生活的憧憬与向 往,人们渴望着童话世界和世外桃源,这个时候,将生活“单纯化”、 “诗意化”的通俗文学可以使人短暂地从烦恼琐屑的人生中超脱出来, 获得休憩与调剂。
小说中穿插诗句
四、小说中穿插诗句 张恨水先生的诗词写的很好,而他替书中杏园与李冬青唱和之作, 写的情意缠绵,文才斐然,而在《金粉世家》里为金燕西诗社所邀请 的一队假文人所作的诗,却拙劣不通,就令人捧腹大笑了。中国古代 小说一向有诗文结合的传统,如唐人传奇,前人归结为“文备众体”, “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这个传统也一直保留在清明的章回小说 里,如《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和海棠社的诗课,林黛玉史 湘云的联句,都作为小说人物吟咏性情的作品,对刻画人物的性格大 有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有诗为证”的俗套。这些诗词增加了小说的文 学性,得到了一部分文人学者的赞赏,对一般读者也起了文艺熏陶的 作用。
悬念设置
三、悬念设置 啼笑因缘》每一回的末尾都是在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戛然而止,作家 人为地设置悬念,吊足读者的胃口。不仅如此,在行文中,张恨水亦 能巧妙、自然地在多处设置悬念,常常在人们极想知道的某一点上打 住,卖关子来“勾住”读者。如第十三回《沽酒迎宾甘为知己死 越墙 窥影空替美人怜》中,沈凤喜身陷虎穴,作者只是耐心地细述关寿峰 师徒如何商量、准备营救的过程,却只字不提读者急于知道的沈凤喜 在刘府的情况,直至关寿峰越墙窥影,才解了心中之疑惑,凤喜背叛 的举动令他们大吃一惊。在第十九回《慷慨弃寒家酒楼作别 模糊留血 影山寺锄奸》中,关氏父女极端决绝地与家树告别,不仅家树内心不 解,读者更是急于知道原因,但作者偏偏不忙解释,却一味以松散之 笔写樊、何二人晚饭后看戏的细节,直至过了两日,家树躺在沙发上 悠闲地看报纸,才大惊失色地同读者一道得知了早已发生的“大事”。
章回体小说
张恨水先生的小说则是用诗的语言来描写场景,如《春明外史》的 “月底宵光残梨凉客梦,天涯寒食芳草怨归魂”;“归巷吊英灵不堪 回首,寒林埋客魂何处招魂”;《啼笑因缘》的“豪语威风尘倾囊买 醉,哀音动弦索满座悲秋”;《金粉世家》的“月夜访情俦重来永巷, 绮宴抬腻友双款幽斋”;“消息索哀词人悲秋扇,生涯寄幻影梦老寿 婆”。我们注意到,他习惯用九言句的对仗,而且多数用了上五下四 的句式,就突破了旧体诗的三字尾的格局,与现代诗人提倡的九言诗 相吻合。这是他章回小说的一种新革。
情节传奇
五、情节传奇 情节的传奇性主要表现为现实社会中的人总是不满足于自己生活其中 的世界,他们总想了解身外之身、世界外的世界。他们在进入艺术王 国的时候,总是希望看到奇人奇事,而不愿意看到那些平淡无奇、波 澜不兴的人物和故事。剧作家胡可在讲到戏剧创作的进修曾经这样说: “观众喜欢的是百岁挂帅而不是百岁养老,是十二寡妇征西而不是十二 寡妇上坟,是武松打虎而不是武松打狗,是木兰从军而不是木兰出 嫁……”为了适应读者的审美需求,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通俗文学作品 努力提高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使情节的发展以奇制胜。
02
张恨水言情小说的风格
章回体小说
一、章回体小说 他的小说采用的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回章,回目由实用性的标题发展为 装饰性的对仗,也是中国小说文体的特点之一。他叙事用了很流畅的 白话,和传统的小说一脉相承,而回目则写的非常工整雅丽,超过了 许多古代的章回小说。张恨水小说的回目注重情节的渲染,多用虚写, 不是平实地标示人物姓名和情节要点,显的很富有诗意。古代早期的 章回小说,回目由单句发展为对仗,一般人名地名标明要点,如《三 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放曹操”;《水浒传》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情节传奇
在张恨水的小说里,情节的传奇性处处显见,《啼笑因缘》里有自小 飞檐走壁、跟随父亲除暴安良的秀姑对家树肝胆相照、尽显“为知己者 死”的英雄本色和儿女情怀,但家树却醉心于与之“心情相投”的凤喜, 最后凤喜又卖身至疯狂而终,家树在秀姑的撮合下,竟与自己开始并 不喜欢的何丽娜重逢;《金粉世家》又描写了朱门阔少金燕西和布衣 少女冷清秋的爱情悲剧,以及人与人之间赤裸的金钱关系,权贵关系。
巧合与误会
二、巧合与误会 以作品《啼笑因缘》为例,张恨水首先在多处设置了巧合与误解,来 增强情节的戏剧性和趣味性。设计沈凤喜与何丽娜容貌酷似,就是小 说中最大的巧合,由这种巧合便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樊家树本来对 沈凤喜一见倾心,陶伯和夫妇将凤喜剪发那天新照的照片误以为是何 小姐,因此断定他俩关系不一般,而樊家树又不便解释,由此又造成 了樊家树的母亲和叔父的误会,再引起何丽娜父亲何廉的误会。随着 这种误会的进一步扩大,再加上何丽娜的痴心,樊何的关系逐渐变得 暧昧起来,家树也对容貌与凤喜相似的何丽娜渐渐有了亲近感。另外, 刘德柱垂涎凤喜的美色,要把凤喜搞到手,刚巧发生在樊家树离京赴 杭探母期间,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樊家树一直守在凤喜身边,也许凤 喜性格中贪财、虚荣的一面就不会有时机发展了。
二、张恨水生平经历
转变文风 1931年,由于东三省沦陷。为表示内心激愤,张恨水把在《新闻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太平花》增写了抗战内容。 这是张恨水的第一部宣传抗战的作品。此后,他又连续发表了《热血之花》、《东北四连长》、《潜山血》等一系列 抗战作品,并于1932年出版宣传抗战的短篇小说集《弯弓集》。 1934年,张恨水由北平出发,游历西北。他以西北人民的生活为素材,创作了《燕归来》、《小西天》两部长篇小 说,分别发表于上海《新闻报》和《申报》。阅读中的张恨水 1936年,张恨水前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张恨水任 《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期间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 1937年,张恨水因病到芜湖住院治疗。病愈后,他和家属一同回故乡潜山。年底,张恨水前往重庆,加入《新民报》 工作,任主笔、总社协理、重庆版经理,自编重庆版文艺副刊《最后关头》。 1939年,张恨水在《新民报》上连载寓言式长篇小说《八十一梦》。由于这部作品鞭挞了贪官污吏,触犯了当时社 会上的权势人物,张恨水受到严密的监视。因此,张恨水被迫只写了十四个梦便停了笔。 1945年,张恨水创作了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虎贲万岁》,该小说是中国第一 部现代战史小说。 1948年,张恨水因故辞去北平《新民报》的所有职务,结束了四十年的新闻生涯。 晚年岁月 1949年,张恨水发表了《写作生涯回忆》。此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所写长篇小 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等发表于香港、上海等地的报刊上。 1955年,张恨水健康状况开始好转,便辞去文化部顾问职务,又专事写作。 1956年,张恨水创作了游记《西北行》,刊于上海《新闻日报》。 1967年,张恨水因脑溢血发作在北京逝世。
二、张恨水生平经历
少年时期 1905年,十岁的张恨水在江西黎川读书时,先后阅读了《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小说。从此,他“跌进了小说 圈”。 1912年,因为家道中落,张恨水随母亲回到潜山,同年底考入苏州蒙藏垦殖学校。 1913年9,由于垦殖学校被迫解散,辍学后的张恨水开始自谋生路。 初入报馆 1914年,十九岁的张恨水到汉口投靠在报馆工作的本家叔伯张犀草,开始了媒体生涯,自取笔名“恨水”。 1918年,张恨水到安徽芜湖《皖江日报》任总编辑兼文艺副刊。同年,创作了中篇文言小说《紫玉成烟》,该小说也 是张恨水真正的处女作品 1919年,张恨水发表小说《南国相思谱》。 1920年,张恨水担任天津《益世报》和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同时还兼任世界通讯社总编辑,并应邀为上海 《申报》和《新闻报》撰写通讯报告。 成名之路 1924年,恨水开始在《夜光》上连载第一部后来产生影响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该小说对当时官场和社会的奇闻 怪事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嘲讽和谴责。小说连载了五年之久,直到1929年1月底才刊载完毕,获得读者的青睐。张恨水 也由此一举成名。 1925年,张恨水担任《世界日报》副刊主笔,其长篇小说《新斩鬼传》、《金粉世家》也相继在该报的“明珠”副刊 连载。其中,《金粉世家》全书100万字,揭露当时上层社会和官场贪婪、伪善、腐败的生活。这部作品进一步扩大了 张恨水的影响。 1930年,张恨水在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连载了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集于一体的长篇小说《啼笑因 缘》。该小说被戏曲、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样式所改编,《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至此, 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