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示例
![教育行动研究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75a3760b1c59eef8c7b46b.png)
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
打算在语文课上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语文课上学生自由发言 积极活跃但混乱噪杂,引起科任教师不满 自由发言如何更加有序(纪律与自由) 召开主题班会“我们怎样自由发言?” 制订自由发言的“三大纪律” 在语文课和其他课上实施 有序了,但出现两极分化:优生发言,差 生听话 如何让差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开口说话
发现问题
初步计划 第一次行动 观察监控 反思并发现新问题 改进后的计划 第二次行动
观察监控
反思并发现新问题
教育行动研究示例
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
◆ 行动研究的程序
● 凯米斯程序:
计划 — 行动 — 观察 — 评价
●
改进后的程序:
问题 — 计划 — 行动 — 观察 — 反思
发现问题
学习、讨论初步ຫໍສະໝຸດ 划第一次行动评价反思 发现新问题
学习、讨论
观察监控
修改后的计划
第二次行动 评价反思 观察监控
案例:关于初中生课堂自由发言问题 的行动研究
幼儿教育活动行动研究
![幼儿教育活动行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be5ca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e.png)
幼儿教育活动行动研究幼儿教育活动行动研究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成为了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通过实践、反思、调整等环节,不断改进实践效果。
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特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和特点(一)行动研究的概念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通过实践、反思、调整等环节,不断改进实践效果。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提高实践效果,而不是为了获取理论知识。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1.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获取理论知识。
因此,行动研究的选题通常是来自于实践中的问题,研究的过程也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
2. 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 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研究者不仅要对实践问题进行研究,还要与实践者一起参与实践,共同解决问题。
因此,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
3. 强调实践、反思、调整的循环过程 行动研究强调实践、反思、调整的循环过程,研究者通过实践来检验研究假设,通过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调整来改进实践效果。
因此,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的过程。
4. 强调研究结果的应用和推广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提高实践效果,因此,行动研究的结果应该能够应用于实践,并得到推广。
因此,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注重研究结果的应用和推广,将研究结果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
三、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一)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但是目前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九章教育行动研究法
![第九章教育行动研究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294ed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4b.png)
第九章教育⾏动研究法第九章教育⾏动研究法“⾏动”和“研究”,在西⽅社会科学⼯作者那⾥,是两个⽤以说明由不同的⼈从事的不同性质的活动的概念。
“⾏动”主要指实践者、实际⼯作者的实践活动和实际⼯作;“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作者、学者专家对⼈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
最早把这两个词结合起来,表述为“⾏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本世纪三四⼗年代的事情。
第⼀节教育⾏动研究法概述⼀、“⾏动研究”⼀词有两个来源⼀是1933—1945年间,柯⽴尔曾与同事共同研究如何改善印第安⼈与⾮印第安⼈之间的关系问题。
他认为,研究的结果必须能为实践者付诸实⽤,并利⽤⾃⼰的经验进⾏检验,因⽽它⿎励实践者参与研究。
他把这种实践者在⾏动中为解决⾃⾝问题⽽参与进⾏的研究,称为“⾏动研究”。
⼆是40年代,美国社会⼼理学家勒温曾与他的学⽣⼀道,试图深⼊地研究⼈际关系,以提⾼⼈际关系的质量。
勒温⼯作的⼀个重要⽅⾯,是关注社会冲突的实践背景,很多⼯作是与犹太⼈或⿊⼈合作进⾏的。
这些实践者以研究者的姿态,在研究中积极地反思和改变⾃⼰的境遇。
1946年,勒温把这种结合了实际⼯作者智慧和能⼒的研究称之为“⾏动研究”,并指出了⾏动研究的⼏个特征:参与、民主、对社会知识及社会变化同时具有的贡献。
它还对“⾏动研究”本⾝进⾏了思考,⽤“计划”、“发现事实”或“监察”、“实施”、“评价”等字眼,把⾏动研究描述成⼀个螺旋状逐步⾏进的过程。
后来的学者把这⼀过程明确地解释为计划——⾏动——观察——反思——计划。
⾏动研究是诞⽣于社会活动领域的,它对于社会活动具有极为独特的价值。
教育活动是⼀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因⽽⾏动研究得到教育研究的很⼤关注。
经哥伦⽐亚⼤学师范学院前院长考瑞等⼈的倡导,⾏动研究于50年代进⼊了美国教育科研领域,运⽤范围⽇益扩⼤。
考瑞在1953年出版的《改进学校实践的⾏动研究》⼀书中,第⼀个系统地将⾏动研究定义到教育中来,提出“所有教育上的研究⼯作,经由应⽤研究成果的⼈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费。
教育行动研究课题
![教育行动研究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3348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e.png)
• 为课题研究提供问题意识
02
应对策略
• 提出应对教育行动研究课题挑战的策略和方法
• 分析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为课题研究提供解决方案
03
经验教训
• 总结教育行动研究课题中的经验和教训
• 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指导和改进方向
案例三: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的创新与突破
创新特点
• 为课题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背景介绍
• 介绍成功教育行动改革实践的背景和条件
• 分析教育改革实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借鉴
改革措施
• 分析成功的教育行动改革实践的具体措施
• 了解教育改革实践的过程和方法
• 为课题研究提供经验参考
案例二:教育行动研究课题中的挑战与应对
01
挑战分析
• 分析教育行动研究课题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 分析研究发现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意义
• 为课题研究提供成果展示
解决问题
• 分析教育行动研究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了解课题研究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和影响
• 为课题研究提供自我评价和反思
启示与建议:教育行动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启示
建议
• 提炼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的启示和经验
• 提出教育行动改革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制定研究计划和时间表
研究计划
• 制定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的研究计划
• 分配研究任务,明确研究人员职责
• 确保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时间表
• 制定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的时间表
• 合理安排研究进度,确保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 为课题研究提供时间保障
实施研究并收集数据
教育学行动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
![教育学行动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bb39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2.png)
在国外,教育学行动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或项目,支持教 育工作者开展行动研究。同时,国外的学术期刊和会议也 大量发表和讨论与行动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分享。
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学行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未来其发展趋势 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跨学科合作
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学 术共同体,共同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02
01
03
行动研究关注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可以为教育改 革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依据。
通过行动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教育改 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 建议。
03
典型教育实践案例解析
案例一: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
背景介绍
某中学在面对传统教育模式僵化、学生缺乏创新 能力习新教育模式的理念和方 法;同时,改造教室环境,提供适合学生合作学 习的空间。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跨学科综合性项 目,引导学生探究现实问题。
案例三: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
• 背景介绍:某初中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缺乏特色、师生认同感不强的问题 。
• 建设目标:学校希望通过行动研究,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提高师生 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实施过程:学校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 和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师生对学校文化的期望和需求。然后,制定学校文化建 设方案,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策划、校园环境改造、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等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 量。
行动研究法的例子
![行动研究法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18f604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f.png)
行动研究法的例子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可以用来改善实践环境的方法,它利用学习、实践和评估的循环进行评价,以针对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行动研究法可以帮助改善实践情境,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经历,推动实践的持久发展和改变。
以下是一些行动研究法的例子:
1、课堂特色 -> 在小班中开展行动研究,以改善课堂行为管理。
通过这种行动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弄清楚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特点,以及如何改善行为管理,进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专业发展 -> 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实施对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以改进教师的教育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学生发展 -> 通过在课堂和外部实践场合,进行行动研究,了解学生学习行为,为学生设计行动计划,并实施改善措施,以改进学习效果。
4、课程发展 -> 使用行动研究来改进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建立有效的教育模式,将持续改进带入实践中。
5、校园文化 -> 通过开展行动研究,为社区、师生和家长提供实施正面的社区文化变革措施,以改善校园氛围,提升学习和教育效果。
- 1 -。
教育行动研究法及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法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52e55abd64783e08122b61.png)
教育行动研究法及案例一.定义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教育行动研究法的“行动”特征1.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行动研究打破了传统研究在研究目的上的局限性,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和普遍规律的发现,而是为了行动的改进、实践的改进。
2.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行动研究是抓住行动中值得关注的对象作为研究的问题的。
3.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既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更不是在图书馆里开展。
行动研究的环境是教师工作于其中的实际环境。
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自身工作。
这把教育研究和教育行动结合起来。
4.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开展行动研究的人就是党校的教育行动者----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
他们一边工作,一边研究,研究的结果以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把探索研究结果和运用研究结果结合起来。
5.从研究范围看,是研究者行动所涉及的范围研究者不是去研究工作范围之外的对象。
他研究的是自己工作中涉及的具体人、事、物。
其研究结果----问题的解决及由此得到的经验只限于自己特定的工作范围内有效,不一定能普遍应用。
6.从研究进程和方法看,是边行动边调整行动研究要通过研究者行动上的干预来达到对象的改变。
行动干预的进程和方法没有一个严格的程序,也无法预先完整地设定。
它具有弹性或动态性,由研究者根据情况边实践边修改。
7.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发展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具有双重含义。
一是学生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学习行为、品德行为、社会性行为;二是教师行动的改进和发展;教师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三.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凯米斯的四环节:凯米斯(kemmis)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了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幼儿园教育行动研究:
![幼儿园教育行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4b60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c.png)
案例结果:总结案 例的成果和效果以 及给其他幼儿园带 来的启示
案例总结与反思
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可操 作性
案例实施:具体实施过程和细 节
案例效果:实施效果和影响
案例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 改进建议
幼儿园教育行动研 究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幼儿家庭教育缺失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教育理念与实践脱节
幼儿园教育行动研 究的实践案例
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案例来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 案例背景:介绍幼儿园的基本情况、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 案例选择标准:说明选择该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和标准 案例分析方法:介绍对幼儿园教育行动研究的分析方法
案例实施过程
确定研究问题: 针对幼儿园教 育中存在的问 题确定具体的
行动研究的定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旨在改进实践和解决实践问题的研究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它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通过实践者的参与和反思促进实践的改进和理论的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行动研究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合作性和反思性等特点能够为实践者提供一种有效的研究方式 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展望:对未来幼儿园教育行动研究 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THNK YOU
汇报人:
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查 阅相关文献了 解国内外相关 研究现状和成
果。
实地调查:对 幼儿园进行实 地调查了解实 际情况收集数
据和信息。
行动计划制定: 根据研究问题 和实地调查结 果制定具体的
行动计划。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幼儿园 教育行动研究实践 案例
案例背景:介绍案 例发生的背景和原 因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案例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3a0d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9.png)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案例引言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的一种方式。
本文以我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为例,介绍了我进行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问题描述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他们往往会把加法视为一种简单的“合并”操作,而没有考虑到其中的数学本质。
因此,我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的本质和运算过程?研究过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目标我希望通过教学实践来改善学生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设计实施方案根据研究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教师讲解、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等。
在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学生将通过操作物品和绘制图形等方式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第三步:实施教学活动我将上述设计的教学活动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仅是一个传输知识的角色,更是一个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导师。
第四步:观察和记录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记录相关数据来了解学生们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思考和解决策略。
第五步:分析和总结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我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和总结,我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发现。
结果和讨论通过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践,我发现以下一些结果和讨论:- 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操作物品和绘制图形等方式深入理解了加法的本质。
他们不再简单地将加法视为一种“合并”操作,而是通过具象化操作抽象概念,建立起了对加法的深入认识。
- 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别辅导等方式,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 由于学生们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提高,他们在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
![《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ab2932580216fc700afd36.png)
环 保, 生 , , 身 学 习 的问题 , 当地积 卫 健康 终 或
常州 市第八 批青 年骨 干教师 , 时成为 了我 同 校第 一位获得高 级职称 的教 师 。
更多 的老师 在科技 教育 的舞 台上 , 到 找
习 的观念 与生活 习惯, 都会像 一面镜 子一 样,
反射 出过 去教育 的结果 , 并提供 当前教 育借 镜 和反 省的机会 , 而能 有效 回口到正式 教育 系统, 为强化教 学重 点或修正 教育施 为的 作
小学 成它 ,这 个基金 完 全 由宋 玉 芳 个人 出资 。 宋玉 芳女士 同时还 向学 校捐 赠 了一座 “ 的心 爱
现, 教育 的 目标 才能真 正落实 。同时, 区的 社
环境 与生活, 其实也 是学 生, 义 的学校 , 町以 弥补学校教 育形式 化的缺 失, 提供 学生认识 乡土风情 与各种学 习的机会 。 社 区提供 了大 量丰 富的科 技教 育资 源 : 为 了增进 教学 效果 , 区内 的机 构 1 以提供 社 日 『
“ 小黑成 ‘ 星星 ’ 了” “ 黑” 学校 的名人 r, 叫陈亮 。 因 小 是 他
■
一
门课程 。摸索着 实践 , 实践 巾反 思 , 反思 中 己的位置 。金 因来老 师是一 名语 文教师 , 却
给 自 己 ” 。
成 长, 在不 属 于 自己的舞 台中硬是 找到 了 自
在机 器人活 动中取得 了骄 人的成绩 。被评 为
徐
建
蝰
宋 玉 芳 是 一 位 年 迈 、甚至 有些饱 经沧桑
一
~
…
…
一
…
…Leabharlann ……一…
教学研究
( ( 经济I发区掌凌与让区科技教育簧 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 I = : 澡题研究的素倒分沂
第七章行动研究
![第七章行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251ac21a37f111f1855bc1.png)
▪ ●因行动而研究 ▪ ——研究的问题是研究者实践中的问题 ▪ ●为行动而研究 ▪ ——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 ●由行动者研究 ▪ --研究的主体是行动者 ▪ ●在行动中研究 ▪ ——研究的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螺旋展开的过
程
3.行动研究分类 (1)技术性行动研究,也被称为科学性行动研究或技术
(3)行动研究即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 评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意识的 启蒙”等引起和改进行动。代表人物凯米 斯。
(4)定义一强调行动研究的“科学性”,定 义二关注行动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改进” 功能,定义三突出了行动研究的“批判 性”。这三种定义实际上反映了行动研究 的三种不同类型。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行动研究
有的教师邀请体育明星到学校来与男生交谈
然后,教师们又聚集在一起,分析采取对策后的效 果;如果有的对策效果不大,则采取不同的对策。
此时,外来研究者又来了,协助教师对研究 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并敦促他们将 研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六个月后,不同学校的教师 又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自己的 研究成果,讨论遇到的困难和对 策。外来的研究者也参与到讨论 中,并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2.行动研究与一般行动的区别
▪ ●行动的自觉性 ▪ ●注重反思循环 ▪ ●注重客观的证据 ▪ ●注重合作公开性 ▪ ●注重发展性
3、行动研究与学术研究的区别
幼儿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幼儿教育行动研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60acd810661ed9ac51f338.png)
幼儿教育行动研究案例一、发现问题东东哭着向老师说:“小朋友们都不和我玩,我不想上幼儿园了”二、分析界定如何引导引导幼儿正确与人交往?三、计划1:措施——在游戏活动中观察东东的特质——内向型。
行动——引导鼓励东东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或设置情景活动让他参与,并个别关注,引导。
观察反思——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能参与活动,与人交往,但仍缺乏主动性。
计划2:措施——在活动中委以重任,担任角色,促使东东主动交往。
行动——例如请东东担任值日生工作,东东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主动去执行值日生工作,要求小朋友收拾玩具、喝水排队等,能与小朋友友好合作。
观察反思——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到和鼓励,让他有自我认可,感到自己也能为小朋友和老师做事情,和小朋友做好玩伴,给东东了自信心,促使东东乐于主动与他人交往。
四、其他1、在每个计划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老师都会考虑到家园沟通,了解造成东东性格特征形成的可能因素,并在行动不同时期保持家园互通,步调一致。
2、在班级活动中,多创设情景模拟,让东东参与角色,引导启发东东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3、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其他幼儿找冬冬游戏,让冬冬感到集体的温暖,与集体自然融合。
4、老师及时鼓励和表扬,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小班幼儿尚未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语言区里的图书容易破损,一些反复修补的破图书对幼儿再也没有吸引力了,放着多余,扔了又可惜。
我引导幼儿把破图书里完好的插图剪下,可小班幼儿手的精细动作还没发育完善,不会沿弯曲的边缘剪插图,做精细动作很累也不感兴趣。
于是我请大班幼儿帮忙剪下插图装在盒子里投放在语言区,看看小朋友会怎么玩,于是就衍生了“大带小”故事墙排图讲述活动。
活动目标:1。
激发排图讲述的兴趣,发展语言表达力。
2。
语言区活动中乐于合作,体验“大带小”的乐趣,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第一阶段活动观察:我将大班幼儿剪好的图片用大月饼盒盛着,投放到语言区,语言区顿时热闹起来。
孩子们争先恐后涌入语言区,都挤在月饼盒前,七手八脚地翻找自己喜欢的图片随意在地面上、桌子上、椅子上摆放。
分析教育行动研究案例(3篇)
![分析教育行动研究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851b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小学教育质量逐年提升。
然而,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本案例以某农村小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次基于行动研究的英语教学改进实践。
二、研究目的1. 通过行动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改进策略。
2. 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研究方法1. 行动研究法: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
2. 案例分析法:对行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四、研究过程1. 现状调查与分析(1)教师教学观念: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英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2)教学方法: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普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3)学生学习兴趣: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 改进方案制定(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贴近生活的英语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改进措施实施(1)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英语教学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改进措施,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
(3)教学反思: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 改进效果评价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教学效果,发现以下成果:(1)教师教学观念得到转变,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行动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行动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2f0c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6.png)
• 研究结果需要更多的实证支持
05
小学语文教师行动研究的推广与借鉴
行动研究成果的推广途径
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推广
• 将研究成果纳入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改革
• 为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
学校层面的推广和实施
•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 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
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通过教研活动和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合作
小学语文教师行动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对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进行观察记录
• 了解教学现状和学生需求
•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点
访谈法:与学生、同事和家长进行访谈
• 收集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期望
文本分析:分析教材、教参和其他相关文献
• 了解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和背景
• 寻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成果总结与反思
• 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
• 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03
小学语文教师行动研究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提高小学生
阅读理解能力的行动
研究
• 研究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本分析
• 研究步骤:
•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
• 文献综述
• 制定行动计划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成果总结与反思
案例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的行动研究
• 研究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 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本分析
• 研究步骤:
•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
• 文献综述
• 制定行动计划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成果总结与反思
案例三:提高小学生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及分析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de6d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2.png)
• 20世纪80年代,教育行动研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育行动研究的趋势
• 全球化:教育行动研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 跨学科:教育行动研究开始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心理学、社会学等
• 技术支持:教育行动研究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研
究效果
教育行动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
教育行动研究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教育行动研究的数据收集
• 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收集教育实践中的有关数据和信息
• 访谈法:通过与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收集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收集有关问题的数据和意见
教育行动研究的数据分析
• 定性分析:对收集到的非数值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解读
教育行动研究的定义
•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 教育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参与
• 教育行动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研究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40年代,教育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
• 20世纪60年代,教育行动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 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数据
• 研究结果:通过实施行动计划,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关键成功因素一:明确研究
问题和目标
关键成功因素
二:采用合适
的研究方法和பைடு நூலகம்
技术
关键成功因素
四:持续反思
和总结
关键成功因素
三:实施有效
的行动计划
• 教育行动研究关注实
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分析
![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7d72dbddccda38366baf1f.png)
掌握了教育行动研究的操作模式和基本步 骤后,大家对教育行动研究有了大体的认识, 那么在实际教育情景中,教育行动研究是什么 的呢,你想从哪些方面来深入的了解呢?
2
畅所欲言
小A:我想结合实际的案例,了解一个完整的 教育行动研究过程 小B:我想知道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阶段是怎 么具体实践。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量表”
对所获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 发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6
3.拟定计划 4.实施行动
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 重新整合教材 把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
7
5.监控和观察 在行动的过程中,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批改了解行动实施的效果 。
6.修正总体设想
自行反思
3 3
第四讲 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分析
4
“如何增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育行动研究
1. 确定初始的设想(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佳
分 析
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习兴趣”作为研究问题。
5
2.收集资料,考察分析 有关的文献
问卷和访谈
撰写教学日志
修正总体设想
8
小结 一 通过实际的案例,了解如何在实际教育情
境中运用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
9
思考题
你可以根据一个课题设计出完整 的教育行动探究设计方案吗?
10
教育行动研究法运用示例一
![教育行动研究法运用示例一](https://img.taocdn.com/s3/m/0b0580e8bb68a98270fefad9.png)
关于解决大多数儿童歌唱走音问题的研究过程1、问题某教师在新学期接受了一个由其他教师执教的中班后,发现该班大多数儿童在唱歌时严重走音,其中在唱某三首歌曲时走音的情况特别严重。
2、第一次诊断经与年级教育小组其他教师共同讨论,推断其原因可能是:该班在小班阶段教师教歌曲的进度太快,致使儿童没有能够真正掌握。
3、提出解决方案经共同讨论后提出:该班暂时不教新歌,而将这三首歌曲全部重新教唱,并且在教唱时特别使用分句教唱,反复听,反复模唱的方法,以避免唱错音和唱走音。
4、施行方案该班教师按计划认真地重新教唱三首歌曲。
5、评价问题的解决情况在施行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并记录每次教唱的效果。
发现儿童对反复学唱过的歌曲没有兴趣,学唱活动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消沉、烦燥。
在反复倾听、模唱个别句子或个别音的时候,儿童可以暂时达到不走音的要求,但是一旦将全曲连贯起来唱,往往又会按照习惯的方式唱错音或唱走音。
有时即使在反复训练后,当时可以做到连贯歌唱也不走音,但当隔了一段时间后再唱这首歌时,又会回复到原先的走音状况。
经一再反复训练后,仍旧不能改善这三首歌曲的走音状况。
6、第二次诊断年级教育小组再次讨论,推断其原因可能是:因儿童对这几首歌曲已形成了错误的定势,很难予以纠正。
所以不能再唱。
7、再次提出解决方案经共同讨论决定:该班放弃对这三首歌曲的反复训练,改教其它新歌曲。
8 、施行方案该班教师按新方案教唱新歌曲,并请幼儿园比较有经验的教师到场旁听。
9、评价问题解决情况在施行过程中,发现儿童仍旧容易唱错音和唱走音。
同时,执教教师和旁听教师都发现:该班儿童学习歌唱的方法有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该班儿童没有倾听范唱的习惯,教师(或录音)磁带一唱,儿童马上就跟着一起唱;该班儿童没有倾听监测自己歌唱声音的习惯,一开口就用很大的声音唱,而不注意自己的歌声范唱的歌声、伴奏的琴声是否一致。
10、第三次诊断经共同讨论推断:该班儿童不会倾听,总是在尚未形成正确、清晰的声音表象之前就开口唱,这是造成容易唱错音唱走音的重要原因。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教案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d094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d.png)
• 调查和分析学校管理数据
• 调整学校管理体制
• 管理效率低下
• 观察和访谈学校管理人员
• 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教育行动研究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应用
01
分析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
• 教育改革滞后
• 教育发展不平衡
02
采取教育行动研究方法
• 分析教育改革案例
• 探讨教育发展策略
03
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 深化教育改革
•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行动研究在学校文化建设与价值观传承中的应用
分析学校文化建设与价值观传承中的问题
• 学校文化缺失
• 价值观传承不力
采取教育行动研究方法
• 分析学校文化建设案例
• 探讨价值观传承策略
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 传承优秀价值观
⌛️
S M A RT C R E AT E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教案
CREATE TOGETHER
01
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教育行动研究的定义与特点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 关注实际问题解决
• 以教师为主导
• 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
教育行动研究具有针对性、实证性和反思性
• 针对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 教学方法单一
采取教育行动研究方法
• 观察和访谈学生
• 收集和分析数据
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 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行动研究在课程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课程开发和管理中的问题
• 课程内容脱离学生需求
• 课程资源不足
采取教育行动研究方法
数学教师行动研究的案例分析-伍春兰 PPT课件
![数学教师行动研究的案例分析-伍春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33276e19e8b8f67d1cb93e.png)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
5.小明、小华用 3 张扑克牌(方块 3、红桃 4、黑桃 5、)玩游戏,他俩将扑克牌背面朝上洗
匀后放置在桌面上,小明先抽,抽出的牌放回后重新洗牌,小华后抽。
①小华抽出的牌面数字比小明抽出的牌面数字大的概率是
。(直接写出答案)
②小明、小华约定:若小明抽到的牌面数字比小华的大,则小明胜;若小明抽到的牌面数
资源的利用? 2020/4/8
伍春兰
10
一个游戏:24点游戏
5,5,5,1 ➢ 5×5-1=24→5(5-1÷5)=24 1,4,5,6 ➢ 4×6=24 ➢ 4×6÷(6-5);4×6÷(5-4) ➢ 4÷ (1-5÷6);6÷(5÷4-1) 爱用-会用-妙用
伍春兰
11
2020/4/6
1.2审题研究
请准备一张纸: 一分钟测试
④ 请在这张纸的左上角画五个小方格
⑤ 请在③的姓名下写上“教龄:”,并将您的教龄填在其后
⑥ 请在④中的方格内写您的属相和星座
⑦ 请您站起来,再坐下
⑧ 请在空白处写出3,3,7,7只能利用四则运算等于24的算式
⑨ 既然您已按①要求,认真读完了全篇内容,那么您只需做好 ②的要求就算完成任务
分析1:成绩特好和成绩特差的孩子课 堂笔记比较简单;
分析2:成绩特差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 分孩子的智力不差于斯通;
分析3:斯通强调通过笔记的方式强迫 自己认真听课,找到并记录教师讲解中 不懂的问题,课后想法弥补。
行动研究案例1:第二轮研究
▲形成3种课堂笔记范例,对比研究
A模式-只记自己感兴趣的课堂笔记;
假设:调整作业题的结构,即每次作业模仿性和创 造性练习比例为7:3或8:2,可以提高作业的练习效 果
教育行动研究例子
![教育行动研究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183b9ec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c.png)
教育行动研究例子
1. 老师们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了一项教育行动研究呀。
就比如王老师,他发现很多学生不爱读书,于是他就尝试在课堂上搞各种有趣的读书活动,像读书比赛啦,分享会啦,哇,这效果可太棒啦!
2. 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行动研究也能发挥大作用哟!李老师注意到一些孩子数学总是学不好,她就专门为这些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不就是像医生给病人开专门的药方一样嘛,真的很有效果呢!
3. 学校想让学生们更有创造力,这不就是得行动起来嘛!张老师组织了各种创意小组,像绘画小组、手工小组,让学生们在这里尽情发挥想象,就像小鸟在广阔天空自由翱翔一样,学生们的创造力真的提升了好多呀!
4.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也可以通过教育行动研究呀!陈老师在班级里组织了很多团队活动,让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这就跟大家一起搭积木盖房子似的,大家相互配合,社交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呢!
5. 想让课堂更有趣味吗?那就来看看这个教育行动研究的例子呗。
刘老师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好玩的游戏,哇,这就好像把苦药裹上了一层甜甜的糖衣,学生们可喜欢啦!
6.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呀!赵老师通过和学生们谈心聊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就如同在学生心里种下了一棵棵温暖的小树苗,让他们的内心茁壮成长呀!
7. 想要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教育行动研究就有用武之地啦!孙老师针对学生们的一些不好行为,专门制定了纠正计划,就像给生病的小树除虫一样,效果那叫一个显著啊!
8.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靠教育行动研究呀!周老师设立了各种奖励机制,学生们为了得到奖励都拼命努力呢,这跟赛马比赛似的,多有动力呀!我觉得教育行动研究真的是让教育变得越来越好的法宝呀,我们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一、问题与设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一定程度会影响到教师所教授内容被学生所接受的效率和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行动能帮助老师提升课堂气氛呢?由此我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坐井观天》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来发现促使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师教学行动上的因素。
二、设计与实施
(因为条件所限,自己模拟担任教师,找同学模拟学生)
1、课例
所选课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坐井观天》
2、执教者
自己
3、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不可以坐井观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难点是寓意的理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简记):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④⑤⑥
①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②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共说了几次话?是在什么地方说话?每次说话的内容是什么?
③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a. 第一次对话: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小鸟怎么回答?
b. 第二次对话: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小鸟是真的说大话吗?为什么?
c. 第三次对话:青蛙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劝青蛙做什么事?为什么要这样劝他?
d. 在理解三次对话的意思时,指导学生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
④朗读全文,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⑤教学生字。
(2)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从这则寓言中明白的道理或受到的启发;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并记住这个成语;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识“寓”、“则”、“际”三个生字,并会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朗读好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难点是感知课文中蕴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青蛙和小鸟的画片与头饰、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