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疗法简介17页PPT
合集下载
穴位敷贴法课件PPT
缺点
皮肤过敏风险
部分人对某些中草药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瘙 痒等症状。
疗效不稳定
穴位敷贴法的疗效受到个体差异、操作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 时会出现疗效不稳定的情况。
需要专业指导
穴位敷贴法的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应在专业医师或针 灸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展前景
1 2
结合现代科技
病变部位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 穴位,如咳嗽可选择肺俞、 天突等穴。
少而精原则
选取少数几个关键穴位, 避免过多或过于分散。
贴敷材料
中药散剂
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用适量的介 质调和制成药饼或药丸进行贴敷。
鲜药
选取新鲜的中草药,洗净后直接贴 敷在穴位上。
膏药
市售的成品膏药,根据需要选择合 适的进行贴敷。
操作步骤
清洁皮肤
敷贴结束后,用温水清洁穴位 周围的皮肤。
调整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免影响药效和刺激皮肤。
休息与活动
敷贴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和出汗,以免影响药效和造
成不适。
03
穴位敷贴法临床应用
内科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痛、腹泻等,可以通 过穴位敷贴法缓解症状, 调整消化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
穴位敷贴法课件
目 录
• 穴位敷贴法简介 • 穴位敷贴法操作流程 • 穴位敷贴法临床应用 • 穴位敷贴法实证研究 • 穴位敷贴法优缺点分析 • 穴位敷贴法常见问题解答
01
穴位敷贴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穴位敷贴法是一种将药物敷贴在 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 的渗透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的中医疗法。
清洁穴位用酒精或温水清洁所选 穴位,去除污垢和油脂。
穴位贴敷法PPT课件
03
CATALOGUE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 项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选定穴位
根据病情和具体穴位选择合适的 贴敷部位,做好标记。
清洁皮肤
贴敷前需清洁贴敷部位的皮肤, 保持干燥、无破损。
环境要求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温度适 宜,避免患者受凉。
正确使用贴敷药物和辅料
药物选择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注意 药物的性质、气味、功效等。
穴位贴敷法
汇报人:xxx
2024-01-0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疾病穴位贴敷治疗方案 •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穴位贴敷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
局限性
CATALOGUE
目 录
• 现代科技在穴位贴敷法中的应用及 前景展望
• 总结:传承创新,推动穴位贴敷法 发展
胃痛
贴敷中脘、足三里、胃俞等穴位 ,可缓解胃痛、胃胀、恶心等症
状。
腹泻
贴敷神阙、天枢、大肠俞等穴位, 可减轻腹泻症状,促进肠道功能恢 复。
便秘
贴敷支沟、天枢、大肠俞等穴位, 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头痛
贴敷百会、风池、太阳等 穴位,可缓解头痛症状, 减轻头部不适。
失眠
贴敷神门、心俞、三阴交 等穴位,可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失眠症状。
02
CATALOGUE
常见疾病穴位贴敷治疗方案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01
02
03
感冒
贴敷大椎、风门、肺俞等 穴位,可缓解感冒症状, 如发热、头痛、鼻塞等。
咳嗽
贴敷天突、膻中、肺俞等 穴位,可减轻咳嗽症状, 促进排痰。
哮喘
贴敷定喘、肺俞、膏肓等 穴位,可缓解哮喘发作时 的喘息、气促等症状。
穴位贴敷疗法【优质PPT】
源自2021/3/29 星期一
19
三、基本操作方法
贴敷方法
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敷胶 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 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 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 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 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剂、 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
3
二、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 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 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 敷治病的起源。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 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芥 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来治疗毒蛇咬伤。 当为穴位贴敷疗法的最早记载。
3.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 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和仪器。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兼学 并用,随学随用。
2021/3/29 星期一
26
四、贴敷疗法的特点
4.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 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 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 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 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 大量药材。
2021/3/29 星期一
30
五、禁忌症
3.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 过敏者慎用。 4.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 用。
2021/3/29 星期一
6
二、发展历史
晋唐时期,穴位贴敷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临 床。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 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 附子末涂背上”,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药, 如续断青、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 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 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
19
三、基本操作方法
贴敷方法
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敷胶 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 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 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 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 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剂、 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
3
二、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 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 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 敷治病的起源。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 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芥 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来治疗毒蛇咬伤。 当为穴位贴敷疗法的最早记载。
3.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 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和仪器。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兼学 并用,随学随用。
2021/3/29 星期一
26
四、贴敷疗法的特点
4.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 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 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 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 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 大量药材。
2021/3/29 星期一
30
五、禁忌症
3.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 过敏者慎用。 4.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 用。
2021/3/29 星期一
6
二、发展历史
晋唐时期,穴位贴敷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临 床。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 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 附子末涂背上”,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药, 如续断青、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 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 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
穴位贴敷法PPT课件
未来将在穴位贴敷法的技术和 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如采 用新型材料、优化贴敷方式等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中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不断扩大,未来穴位贴敷法将 在国际医学交流中发挥更加重 要的作用,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与交流有助于推动穴位贴敷法 的进一步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药物选择与配方原则
药物选择
根据病情和辨证结果,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药物进行贴敷。常用药物包括中药、 西药和中成药等。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用法用量 等。
配方原则
在配制贴敷药物时,应遵循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则,合理搭配药物,以达到最佳的 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药物的用量和用法,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导致的不 良反应。
贴敷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贴敷操作技巧
在贴敷前,应对皮肤进行清洁处理,保持皮肤干燥。贴敷时,应将药物均匀涂抹在胶布上,然后贴于选定的穴位 上。贴敷后,可用手指轻轻按压片刻,以加强刺激作用。
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活动和出汗。如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贴敷 并就医。同时,孕妇、皮肤破损处及过敏体质者禁用此方法。
定义及作用机制
穴位贴敷法定义
穴位贴敷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将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 ,利用药物的刺激和渗透作用,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 病的目的。
作用机制
穴位贴敷法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促进气血运行, 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同时,药物通过皮肤 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和胃 肠道副作用。
04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与安全 防护措施
操作前准备工作
确定贴敷穴位
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中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不断扩大,未来穴位贴敷法将 在国际医学交流中发挥更加重 要的作用,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与交流有助于推动穴位贴敷法 的进一步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药物选择与配方原则
药物选择
根据病情和辨证结果,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药物进行贴敷。常用药物包括中药、 西药和中成药等。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用法用量 等。
配方原则
在配制贴敷药物时,应遵循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则,合理搭配药物,以达到最佳的 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药物的用量和用法,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导致的不 良反应。
贴敷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贴敷操作技巧
在贴敷前,应对皮肤进行清洁处理,保持皮肤干燥。贴敷时,应将药物均匀涂抹在胶布上,然后贴于选定的穴位 上。贴敷后,可用手指轻轻按压片刻,以加强刺激作用。
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活动和出汗。如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贴敷 并就医。同时,孕妇、皮肤破损处及过敏体质者禁用此方法。
定义及作用机制
穴位贴敷法定义
穴位贴敷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将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 ,利用药物的刺激和渗透作用,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 病的目的。
作用机制
穴位贴敷法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促进气血运行, 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同时,药物通过皮肤 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和胃 肠道副作用。
04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与安全 防护措施
操作前准备工作
确定贴敷穴位
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 。
穴位贴敷治疗PPT课件
ppt精选版
24
6.本疗法会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 红肿、轻度处水疱等反应,可自然 吸收,无需特殊处理。如贴敷处有 烧灼或针刺样剧痛,发红、起疱, 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
ppt精选版
25
7.外敷药物须妥善保管,不宜内 服, 谨防儿童误食中毒。
8.小儿皮肤娇嫩,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2-4小时。
4.冬病夏治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 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 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ppt精选版
12
贴敷疗法的特点
1.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 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 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 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 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 不到的显著功效。
ppt精选版
26
9.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 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 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 处理、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对某种 药物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应 及时到医院就诊。
ppt精选版
27
10.贴敷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者,待 皮肤愈后再行治疗。小的水疱一般 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 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 内液体,涂以碘伏等消毒,覆盖消 毒敷料,防止感染。
ppt精选版
28
ppt精选版
29
.敷贴法选药规律(药物组方):
(1)气味俱厚的选药特点
药物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 的药物。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在此基础上适 当配伍通经走窜、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之品,以 促进药物吸收,如冰片、麝香、沉香、丁香、檀 香、菖蒲、花椒、白芥子、姜、肉桂等。一则易 透入皮肤起到由外达内之效;二则气味俱厚之品 经皮透入,对穴位局部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三 是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也 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
穴位贴敷法ppt
2.华佗在《 神医密传》中 记载治脱疽“用极大甘草, 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 逐日更换,十日而愈。”
晋唐时期
1.穴位贴敷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 临床。 2.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 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 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 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如断 续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 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 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
PART 04 药物的选择及制作
(二)药物剂型 1.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能,临床中有多种剂型可供穴位贴敷使用。如膏剂、 丸剂、散剂、糊剂、泥剂、膜剂、饼剂、熨贴剂等,其中膏剂又分为软 膏剂、硬膏剂。
2. 以辨证选穴为主,用穴力求少而精。也可选择病变局部或阿是穴经 验穴贴敷药物,如吴茱萸贴敷涌泉治疗小儿流涎等。 3. 贴敷药物之前,先对喻穴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PART 05穴位贴敷的禁忌症
感染性、过敏性皮肤病禁用 有出血倾向禁用
壹
贴敷部位皮肤有
创伤、溃疡者禁
用
贰
叁
孕妇不能运用活血的 药物,以免发生流产
2岁以下儿童、有恶 性肿瘤、病情危重的 肆 患者禁用
眼、口唇、会阴部、小
伍 儿脐部等部位禁用
操 作 方 法 及 注 意 事 项
PART 06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PART 04 药物的选择及制作
药物的制作
1、丸剂:将药物研末,用水、蜜、药汁均匀拌和, 制成圆形药丸。 2、散剂:药物研末。 3、糊剂:将药物制成膏剂或软膏。 4、饼剂:将药物研末,加适量水调匀,制成药饼。
适 应 症 及 禁 忌 症
PART 05 穴位贴敷的适应症
鼻炎、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腹泻等 糖尿病等 冠心病、心绞痛等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缓解疼痛、腰腿痛等 痛经、产后头痛等寒症
晋唐时期
1.穴位贴敷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 临床。 2.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 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 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 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如断 续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 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 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
PART 04 药物的选择及制作
(二)药物剂型 1.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能,临床中有多种剂型可供穴位贴敷使用。如膏剂、 丸剂、散剂、糊剂、泥剂、膜剂、饼剂、熨贴剂等,其中膏剂又分为软 膏剂、硬膏剂。
2. 以辨证选穴为主,用穴力求少而精。也可选择病变局部或阿是穴经 验穴贴敷药物,如吴茱萸贴敷涌泉治疗小儿流涎等。 3. 贴敷药物之前,先对喻穴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PART 05穴位贴敷的禁忌症
感染性、过敏性皮肤病禁用 有出血倾向禁用
壹
贴敷部位皮肤有
创伤、溃疡者禁
用
贰
叁
孕妇不能运用活血的 药物,以免发生流产
2岁以下儿童、有恶 性肿瘤、病情危重的 肆 患者禁用
眼、口唇、会阴部、小
伍 儿脐部等部位禁用
操 作 方 法 及 注 意 事 项
PART 06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PART 04 药物的选择及制作
药物的制作
1、丸剂:将药物研末,用水、蜜、药汁均匀拌和, 制成圆形药丸。 2、散剂:药物研末。 3、糊剂:将药物制成膏剂或软膏。 4、饼剂:将药物研末,加适量水调匀,制成药饼。
适 应 症 及 禁 忌 症
PART 05 穴位贴敷的适应症
鼻炎、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腹泻等 糖尿病等 冠心病、心绞痛等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缓解疼痛、腰腿痛等 痛经、产后头痛等寒症
穴位贴敷疗法图文
详细描述
腹泻贴敷疗法主要选取神阙、中脘、天枢等穴位,贴敷药物多为健脾止泻类中药,如白 术、山药、砂仁等。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作用,达到健脾止泻、缓解腹泻症状的目的。
痛经贴敷疗法
总结词
痛经贴敷疗法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贴敷 药物来缓解痛经症状的方法。
VS
详细描述
痛经贴敷疗法主要选取关元、气海、三阴 交等穴位,贴敷药物多为活血化瘀类中药 ,如丹参、红花、川芎等。通过刺激穴位 和药物作用,达到活血化瘀、缓解痛经症 状的目的。
药物选择与制备
药物选择
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具有相应 功效的药物,如辛温解表药、清 热解毒药等。
药物制备
将药物研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溶 剂(如黄酒、醋等)搅拌均匀, 制成糊状或膏状。
贴敷方法与技巧
贴敷方法
将制备好的药物均匀地涂在穴位上, 然后用胶布固定。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单穴贴敷或多个穴位贴敷。
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穴位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事项
贴敷时间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贴敷时间, 一般为2-4小时,不宜过长或 过短。
饮食调理
贴敷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 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贴敷前准备
确保穴位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无破损、炎症等异常情况。
贴敷后护理
贴敷后避免剧烈运动、热水洗 澡等,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感 染。
历史
穴位贴敷疗法源于古代,经过长期实践和发展,已成为中医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人们常用天然药物、动物器官等 制成药膏或药饼,直接敷贴在穴位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原理与特点
原理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整经络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同时,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和渗透,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 挥药效。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课件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规 范及注意事项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穴位贴敷疗法简介 •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步骤 • 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 • 穴位贴敷疗法安全规范 • 穴位贴敷疗法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穴位贴敷疗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将药物敷于 人体穴位,通过药物刺激和穴位 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过敏反应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 即停止贴敷,并就医处
理。
皮肤破损
皮肤破损或感染的部位 不宜进行贴敷。
饮食禁忌
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辛 辣、刺激性食物,以免
影响疗效。
03 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
常见病症与适应症
01
02
03
04
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 疾病
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 系统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 妇科疾病
探讨了穴位贴敷疗法对患者自我保健的意义,包括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等方 面的作用。
对应病症选穴
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 ,如感冒可选取大椎、风 门等穴位。
远近配穴
选取离病变部位较远或较 近的穴位进行配伍,以达 到更好的疗效。
局部取穴
针对病变部位附近的穴位 进行贴敷,以缓解症状。
贴敷方法
调制药物
调整药物厚度
将中药材研磨成粉,加入适量的姜汁 、蜂蜜等调制。
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厚度,以保持药效 持久。
医。
05 穴位贴敷疗法研究与发展 趋势
研究进展与成果
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渊源
梳理了穴位贴敷疗法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穴位贴敷疗法的现代研究
总结了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目录
CONTENTS
• 穴位贴敷疗法简介 •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步骤 • 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 • 穴位贴敷疗法安全规范 • 穴位贴敷疗法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穴位贴敷疗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将药物敷于 人体穴位,通过药物刺激和穴位 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过敏反应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 即停止贴敷,并就医处
理。
皮肤破损
皮肤破损或感染的部位 不宜进行贴敷。
饮食禁忌
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辛 辣、刺激性食物,以免
影响疗效。
03 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
常见病症与适应症
01
02
03
04
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 疾病
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 系统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 妇科疾病
探讨了穴位贴敷疗法对患者自我保健的意义,包括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等方 面的作用。
对应病症选穴
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 ,如感冒可选取大椎、风 门等穴位。
远近配穴
选取离病变部位较远或较 近的穴位进行配伍,以达 到更好的疗效。
局部取穴
针对病变部位附近的穴位 进行贴敷,以缓解症状。
贴敷方法
调制药物
调整药物厚度
将中药材研磨成粉,加入适量的姜汁 、蜂蜜等调制。
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厚度,以保持药效 持久。
医。
05 穴位贴敷疗法研究与发展 趋势
研究进展与成果
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渊源
梳理了穴位贴敷疗法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穴位贴敷疗法的现代研究
总结了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穴位敷贴PPT课件
其他禁忌
如患有恶性肿瘤、炎症等特殊疾病的 患者,以及皮肤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染等情况下 应禁用穴位敷贴。
06
穴位敷贴的研究与发展
研究现状
穴位敷贴的历史渊源
详细介绍了穴位敷贴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穴位敷贴的现代研究
概述了当前关于穴位敷贴的科研进展,包括实验研究、临床观察等 方面的内容。
穴位敷贴的应用范围
其他辅助材料
01
其他辅助材料包括食醋、姜汁、 蒜汁等,这些材料可以增强敷贴 的药效,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02
另外,为了方便使用,有些穴位 敷贴产品会配备说明书、使用指 南等资料,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敷 贴,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穴位敷贴的操作方法
准备工作
确定适应症
穴位敷贴主要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和 虚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咳嗽、慢 性胃肠炎等。在操作前应明确适应症, 避免误用。
。
敷贴操作
将调制好的药物放在选定的穴 位上,用胶布固定,保持敷贴
干燥、紧贴皮肤。
敷贴时间
一般敷贴时间为2-4小时,但 具体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
生建议而定。
敷贴后的护理
观察反应
敷贴后应观察皮肤反应,如出 现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应
及时取下敷贴并就医。
避免抓挠
敷贴后应避免抓挠敷贴部位, 以免损伤皮肤或导致药物脱落 。
历史
穴位敷贴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长期 实践和发展,已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原理与作用
原理
穴位敷贴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 体经络系统,改善气血循环,增 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作用
穴位帖敷ppt课件
11
(一)、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常用穴位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
12
神阙穴
13
14
内关: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15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6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
17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穴位贴敷的药物分类
28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失眠
方法:睡前洗净双脚,取吴茱萸5g,用白凡士林或醋 调成圆球状,用透明敷贴贴敷于双侧涌泉穴,次日清 晨取下。7天为1疗程。
29
帖敷流程
30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药丸现做现贴,研细末为宜 注意饮食禁忌:治疗期间避免食生冷、辛辣、海鲜 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避免冷水浴 交替使用穴位,避免连续用药 避免头面部、关节、心脏、大血管等部位; 出现过 敏现象,及时停药;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 低过敏胶 带或绷带固定药物。 残留药膏避免用汽油或肥皂擦拭,用清水擦净
26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便秘
方法:采用生大黄粉5g,用白凡士林或醋调成十次、点压按揉中脘、天枢、合谷、足三里,3-7天为1疗 程。
27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体虚自汗盗汗
方法:取五倍子粉适量(5g),白凡士林或白醋调成糊状, 敷神阙穴透气敷贴固定,每日1次(临睡前敷,次晨取下) 7-10次为1疗程。
等。
21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穴位贴敷常用药物
单味中药:如大黄、芒硝、五倍子、吴茱萸等 主药(君药):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多为厚味力猛 、有毒之品——白芥子、蒜、细辛、南星、巴豆
(一)、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常用穴位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
12
神阙穴
13
14
内关: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15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6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
17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穴位贴敷的药物分类
28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失眠
方法:睡前洗净双脚,取吴茱萸5g,用白凡士林或醋 调成圆球状,用透明敷贴贴敷于双侧涌泉穴,次日清 晨取下。7天为1疗程。
29
帖敷流程
30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药丸现做现贴,研细末为宜 注意饮食禁忌:治疗期间避免食生冷、辛辣、海鲜 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避免冷水浴 交替使用穴位,避免连续用药 避免头面部、关节、心脏、大血管等部位; 出现过 敏现象,及时停药;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 低过敏胶 带或绷带固定药物。 残留药膏避免用汽油或肥皂擦拭,用清水擦净
26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便秘
方法:采用生大黄粉5g,用白凡士林或醋调成十次、点压按揉中脘、天枢、合谷、足三里,3-7天为1疗 程。
27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体虚自汗盗汗
方法:取五倍子粉适量(5g),白凡士林或白醋调成糊状, 敷神阙穴透气敷贴固定,每日1次(临睡前敷,次晨取下) 7-10次为1疗程。
等。
21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穴位贴敷常用药物
单味中药:如大黄、芒硝、五倍子、吴茱萸等 主药(君药):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多为厚味力猛 、有毒之品——白芥子、蒜、细辛、南星、巴豆
穴位贴敷疗法ppt课件
4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 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 本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 少有毒药物外,本法一般无危险性和 毒副作用,较为安全、简便,对于衰 老稚弱者、药入即吐者尤宜。
腧穴敷贴法与现代医学的“透皮 给药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现 代医学“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不断 深入,中药透皮治疗与经络腧穴相结 合,将为中医外治法开拓广阔的前景。
23
2、咯血
取穴:双侧涌泉。药物:独头蒜1头, 硫磺末6克,肉桂末3克,冰片3克
用法:将大蒜去皮洗净,捣烂成泥膏 状,再加入上药末调匀。敷贴时每次 用10克,分别贴于双侧涌泉穴,用胶 布固定。为防止局部起泡,可先在穴 位处涂擦植物油少许。每次敷贴3~5 小时。每日1次,连续3天为1疗程。
24
3、支气管哮喘
27
(三)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需随调配随敷 贴,以防蒸发。 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 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无纺布制品 或用绷带固定敷贴药物。
28
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敷贴 穴位不宜过多,敷贴面积不宜过大, 敷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 或发生药物中毒。 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 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 大,敷贴时间不宜过久,并在敷贴 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36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 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 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 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8.其他谨遵医嘱。
37
38
谢谢!
39
9
(二)药物的制作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 般都可以熬膏或研末用作腧穴敷贴来治 疗相应疾病。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 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 本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 少有毒药物外,本法一般无危险性和 毒副作用,较为安全、简便,对于衰 老稚弱者、药入即吐者尤宜。
腧穴敷贴法与现代医学的“透皮 给药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现 代医学“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不断 深入,中药透皮治疗与经络腧穴相结 合,将为中医外治法开拓广阔的前景。
23
2、咯血
取穴:双侧涌泉。药物:独头蒜1头, 硫磺末6克,肉桂末3克,冰片3克
用法:将大蒜去皮洗净,捣烂成泥膏 状,再加入上药末调匀。敷贴时每次 用10克,分别贴于双侧涌泉穴,用胶 布固定。为防止局部起泡,可先在穴 位处涂擦植物油少许。每次敷贴3~5 小时。每日1次,连续3天为1疗程。
24
3、支气管哮喘
27
(三)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需随调配随敷 贴,以防蒸发。 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 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无纺布制品 或用绷带固定敷贴药物。
28
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敷贴 穴位不宜过多,敷贴面积不宜过大, 敷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 或发生药物中毒。 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 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 大,敷贴时间不宜过久,并在敷贴 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36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 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 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 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8.其他谨遵医嘱。
37
38
谢谢!
39
9
(二)药物的制作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 般都可以熬膏或研末用作腧穴敷贴来治 疗相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