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基塘农业模式的演变与发展潜力
珠三角基塘农业概况
![珠三角基塘农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49aee65240c844768eaeeb3.png)
B.塘中养鱼,基堤以塘 泥为肥料种植作物。
C.作物又可作为饲料, 如此塘基互养,形成良性 “水陆互养”。
物流中心
(一)集中储备,提高物流调节水平“ 多数物流中心虽不以储备为主要目的,但也保持一定量的储备, 因为这样才全对配货、集货、调节、加工的功能有所保证。物流中心酌储备与各个小的用户或生产: 企业比较起采是一种集中性质的储备,这种储备的存在保证了供、销能力,从而可免除或降低分散 储备,不但更有效地保证了调节能力,而且说过集中储备总量的降低实现较好的经济故益。 (二)有效的衔拉接加快物流水平,降低成本。物流中心有效解决了流通过程个必需的转换衔接,从 而使衔接前后的物流都能保持优化。主要的沏接作用表现在: 1.对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如水陆、水水、水空、陆空、陆陆运输方式转换时,由于再次装卸、 暂存等,不但贻误了时间,而且增加了货物的损坏率。转变运输方式的成本也很高,中距离物流每 次转换如果没有有效的方式,成本往往高达全部物流费20%以上。实行物流小心的有效衔接,物流 费也可有一定程度降低。 2.不同包装、集装等装运方式的树接: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是当今社会普遍采用的生产方式,产品 外运往往采用大规模载运的方式,如大型集装、散装等.许多流通中心就是特大规模装运转化成小 规模包菜,以实现有效的衔接。这种衔接可以向用户提供其所蒲的批量,免除用户大量控贷增加库 存之苦,从而产生效益。 3.不同状态的物流衔接,不同状态的物流转换棱往也是物流过程中薄弱环节,是反复倒运、装卸 致使损失增大,费用增加的环节。由物流中心承担上述任务,可以采用有效的技术解决这种衔。 (三)进行适当加工,衔接产需,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效益。除了专门从事流通加工的物流中心九其 他许多物流中心或多或少地承担一些加工任久如配送中心为配贷的加工,集货中心包装加工等。 (四)物流中心的情报系统,有效地为物流系统指挥和决策提供依据.物施中心往往也是物流情报系 统的一个环节,物流系统运行的指挥、监测、调节都是以物流中心的情报为依据.所以,物流中心 还起着指挥的作用。
探秘第一线——记佛山市顺德区水产养殖技术创新巡礼
![探秘第一线——记佛山市顺德区水产养殖技术创新巡礼](https://img.taocdn.com/s3/m/810b2af908a1284ac950431e.png)
202019-7佛山市是广东省7个内陆地级市之一,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区,其中顺德区是中心区的核心区。
该区主要是通过珠江冲积和围垦而成,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优良,作为广东省最早的水产养殖基地,该区曾以“桑基鱼塘”名噪一时。
如今,顺德区成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水产养殖成为当地第一产业掘金的重要途径,成为当地农民增收重要手段。
虽然该区建立了广东首家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但水产养殖绝大部分还是在各村的鱼塘。
池塘养殖一直是该区水产养殖的主导模式。
顺德区是广东乃至全国著名淡水渔业主产区,水产养殖业是该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渔业产值60亿元,占该区GDP的3%。
根据农业尤其是土地、水域、林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以及集体统一发包、农户分散标包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多年来,该区政府及集体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鱼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主要是疏浚塘底、加固塘堤、拓宽塘基,全区水产养殖环境条件和保障设施都得到改善。
与之相应,就是在鱼塘招投标中,塘租逐年大幅飙升,到2017年,该区鱼塘塘租均价达到7000元/亩,其中核心区更超过1万元/亩。
无论客观压力还是主观动力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活力,集中表现在该区水产养殖的技术创新上,创新让该区渔业突破了一道道阻碍,不断攀登新高峰。
一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根据市场供求变化,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将传统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调整为名优新特品种,主要品种如乌鳢、加州鲈、鳜鱼、褐塘鱼、鳗鱼、黄颡鱼、长吻鮠、斑点叉尾鮰 、广东鲂、河鲀以及中华鳖等;二是推广高效养殖模式,在传统的以草鱼为主搭配混养鲢鳙鱼、青草鲤鲫鳊鲮等的立体多品种混养模式基础上,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及市场需求,开展养殖生产模式的创新,且获得显著成效,且把许多品种打造成为全国养殖主产区甚至是核心区,其产品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例如乌鳢、加州鲈等品种养殖突出高产,主要采用高密度投苗即平均8000-10000尾/亩,获得亩产4000-5000kg,鳜鱼、褐塘鳢、中华鳖等品种养殖突出高效,每公斤利润10元以上,而长吻鮠、斑点叉尾鮰、黄颡鱼、广东鲂等则以应时令节气、大众化和高产量为目标模式,以追求最佳效益。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2fd5191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1.png)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
吴建新
【期刊名称】《古今农业》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在顺德县基塘农业中,池塘以淡水养殖业为基础而兼有蓄水的生态功能,而基面上的作物应对市场而转换,由此形成不同的基塘类型.基面作物的转换与经济类型的变化有关.明代的果基鱼塘,促进了面对国内市场的果品加工业的形成.清代桑基鱼塘大发展,产生了面对国际市场的缫丝业;晚清民国初年机器缫丝业兴起,桑基鱼塘与外向型的缫丝业更紧密连接一起.30年代前期,面对国际经济危机,广东当局兴起机器糖业,带动了蔗基鱼塘的产生;并发起了蚕业复兴运动,对丝业发展模式做了一些修正,使桑基鱼塘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得以延续.
【总页数】9页(P96-104)
【作者】吴建新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广东广州,51064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人民公社时期的基塘农业——以广东省顺德县北水大队为例 [J], 谢淑娟
2.让基塘变成聚宝盆:顺德市伦教镇基塘整治侧记 [J], 寒江雪
3.佛山市顺德区基塘农业模式的演变与发展潜力 [J], 魏兴琥;王海;刁华涛
4.遥感技术在珠江三角洲基塘用地变迁调查中的应用——以顺德、南海基塘区为例[J], 王兴玲;亢庆
5.以有机—双循环为特色的珠三角基塘农业模式规划设计
——以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为例 [J], 陈金峰;韩庆斌;徐扬;王代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有机—双循环为特色的珠三角基塘农业模式规划设计——以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为例
![以有机—双循环为特色的珠三角基塘农业模式规划设计——以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7b434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d.png)
以有机一双循环为特色的珠三角基塘农业模式规划设计以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为例陈金峰韩庆斌徐扬王代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摘要:历史上,珠三角地区有着发达的基塘农业,但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裹挟下逐渐丧失竞争力而演变成今天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水土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乡村景观单调等问题。
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为例,规划设计了以有机一双循环为特色的珠三角基塘农业模式。
该模式变废物为资源,实现了物质的水陆循环和水域内部的循环的双重循环,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采用有机化生产方式,可产生较高经济效益;辅以水生态修复、水乡田园景观优化等措施,关键词:基塘农业;双循环;水生态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河流冲积地貌地势低、水网密布的自然条件特点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1]o这种农业模式的特点,由“基”和“塘”组成,并在“基”和“塘”之间形成良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3],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典范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o基塘农业以桑基鱼塘为典型,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基和鱼塘的面积,在基上种植桑树,形成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内部物质循环模式,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源化肥和农药等物质的投入,降低对周边水土环境的影响。
基塘系统还兼具湿地的一般功能,如防旱蓄洪、调节地表径流、调节区域小气候等[5]o基塘农业景观也别具一格,被联合国称为“世间罕见美景”。
然而,近30a来随着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传统的桑基鱼塘模式逐渐转变为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4-6],塘基被废弃或开挖成新的养殖塘,不再发挥初级生产资料生产和养分循环的作用。
本质上这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切断了桑基鱼塘原有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导致“基”和“塘”的孤立,种和养的分离,桑基鱼塘原有的结构和功能退化或消失[5,6],形成了依靠大量外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223d833d67ec102de2bd896f.png)
转 型
顺 德 在 明代 景 泰 2年 开 县 ,是 水 域 广
等 3 主要 的形式 ,其形成 与 当地 的地理环 种 境 有非 常密切 的关 系 。顺德 处于西北 江三角 洲的下游 ,经 常受 洪涝 灾 害 ,低 洼 田地 多 , 修建 水利工 程是发展农业 的首要 条件 。除 了
修筑 堤坝 ,还要将低洼 田地开挖成 池塘 蓄水 以防涝 ,池 塘 与 池 塘 之 间、池 塘 与 河 涌之
1 杂志 ・ 九 》 “ 郭 之 田为 圃 ,名 日 0《 第 : 负 基 。以树果 木 ,荔 枝最 多 ,茶桑 次之 ,柑橙 次之 ,龙 眼则树 于宅 。亦 有 树 于 基 者 。 ’ ’这 也是关 于珠 江 三 角洲 基 塘农 业 的最 早 记 载 。 明代 中叶 以后是 果基 鱼塘大 发展 的时期 :广
而基 面上 的作物应 对 市场 而转换 ,由此形成 不 同的基塘 类型 。基 面作物 的转换 与经
济类型 的变化有 关。明代 的果基 鱼塘 ,促进 了面对 国 内市场的 果 品加 工业 的形成 。
清代桑基 鱼塘 大发展 ,产 生 了面对 国际市场 的缫丝业 ;晚清 民 国初年机 器缫丝业 兴
面作 物 的变化 、基 与塘 比例 的转换 来应对 市
场 ,从 而配合 经济 的转 型 。以往对 于顺德基
基 塘 的雏形 是 “ 田” 四面为水圳 ,田高 基 ,“ 汲水 ,以润 田。专种 菜果之类 。_ 由此 可见 ”4 ]
早期 的基是 园圃 ,为了排水 ,园 圃的四面开
挖为 沟 。但是在 顺德 ,由于 田地 低洼 ,基 面
阔 、沙 田广袤 的水乡 ,农 业 以稻作 为主 。开 县之后 ,人 口增 长很快 。嘉 靖年 间顺德 已经 有 人 口增 长率 很 高 的记 载 , ] 是 耕 地并 没 l但 2
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de685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f.png)
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苏炎芳;王思远;廖森泰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22(28)5
【摘要】为了探讨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设计,搜集原始数据并进行编码登录处理,构建了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理
论模型。
结果表明: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技术、政策措施、市场因素、生产主体和生态环境5个范畴;其中生产技术是根本因素、政策措施是
保障因素、市场因素是驱动因素、生产主体是直接因素、生态环境是内在因素。
基于此,建议加强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建设基塘农业发展示范基地以及提高农户生态
养殖认知水平,以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基塘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6页(P24-29)
【关键词】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扎根理论
【作者】苏炎芳;王思远;廖森泰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32.2
【相关文献】
1.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的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
2.乡村振兴战略下珠三角基塘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思考
3.以有机—双循环为特色的珠三角基塘农业模式规划设计
——以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为例4.佛山市南海区万亩基塘农业示范区助推渔业高质量发展5.珠三角基塘农业生态系统修复及其生物多样性提升策略研究——以佛山市鲤鱼沙万亩公园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山市基塘农业发展过程及原因分析
![佛山市基塘农业发展过程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728a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2.png)
佛山市基塘农业发展过程及原因分析周兆杰梁家钧刘占明詹露茜黎倩瑜梁海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摘要:基塘农业存在了数百年,佛山作为基塘农业的起源地,也是当前基塘农业分布面积较多的地区。
改革开放政策使 该地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导致基塘农业不断衰退。
本文通过统计年鉴、农业部门统计数据及相关公开出版文献 数据,分析了佛山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塘农业发展过程及原因。
关键词:基塘农业;发展过程;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佛山市基塘农业是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具有水陆交互作用的 产物,是结合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的生态型农业。
基塘, 顾名思义,“塘”指的是池塘,“基”就是把各个池塘隔 开的泥土,在基地上种植桑树就叫做“桑基”,种植甘蔗就 叫“蔗基”,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就叫“果基”,如此类 推。
基塘农业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地区,诸如 《南海县志》《顺德县志》和《九江乡志》等较早的历史文 献有地的基塘。
早在,的南海、顺德(现佛山 )等地就开始“凿地蓄鱼”“堆泥成基”,把大积的 地挖成鱼塘养鱼,用出的泥土 (基)在鱼塘鱼塘。
种t把 土地 ,土地的用 ,也是基塘的。
它是一种的地循环型农业。
,山 基塘农业 ,生出“ ”、等,有重大:的。
基塘农业 桑基鱼塘,,20 世纪 30 ,|佛 山 基塘大 积 。
佛 山珠江三角 洲 区 ,改 开业,业结生,农业在业结 越来越,基塘农业也因此不断衰退,逐渐走下农民 舞台。
进入21,基塘农业已经不再受地形的限,不断往欠发达地区发,欠 发达地区增加第业活力,基塘农业得以延续。
一、佛山市基塘农业发展过程 (一)减少阶段(1978—1990年)20 8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各地农村实行,政策确1982—1984基塘农业的回暖。
由家庭联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劳动生率的大大释放出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土地农业用途遇 发瓶颈,难 收入,山便把目光投向了收益更且更劳动力的土地非农业用途。
佛山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佛山农村产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8cf34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4.png)
佛山农村产业发展现状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农业大县。
近年来,佛山农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
首先,佛山农村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在过去,佛山以种植业为主,农民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传统农作物。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纷纷转型,发展新兴产业。
如今,佛山农村产业已经全面开花,农民可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绿色环保产业等多种行业。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其次,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佛山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
农村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例如,佛山农村已经建立起了一批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推广了节水灌溉、智能养殖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佛山市政府还与企业合作,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佛山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再次,佛山农村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有的农民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家乐等休闲观光业,增加了收入来源。
有的农村企业通过产品出口,拓宽了市场。
有的农村家庭通过小微企业的发展,成为了当地的带头人。
这些农业产业的改革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佛山农村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农村环境的改善。
随着农民转型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农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通过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风险。
在佛山农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象逐渐显现,农民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总之,佛山农村产业发展正在取得良好的成绩。
政府的政策支持、农民创新创业的热情、市场需求的增加等因素,共同推动着佛山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佛山农村产业将继续朝着绿色、科技、创新的方向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2-2023学年陕西省部分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陕西省部分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82534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0.png)
2022-2023学年陕西省部分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首先分成东部和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位德国教授划分图中四块区域最主要的依据是()A.地形地势B.气候类型C.植被类别D.自然景观2.受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各区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四大区域与制约其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热量不足B.“金色中国”—地形崎岖C.“绿色中国”—旱涝灾害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2. 自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三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迁移;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中国台湾迁移;第三次是由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迁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半导体产业发生三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迁入地生产成本较低B.迁入地技术水平高C.扩大技术普及度D.迁出地产业衰落2.目前,美国通过政策补助的方式吸引半导体产业链回归美国。
半导体全产业链回迁美国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土地成本高B.技术水平低C.劳动力成本高D.能源价格高3. 贵州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均居全国第一,分别为247万公顷和363.8万公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贵州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有()①毁林开荒②气候干旱,植被稀少③石灰岩广布,土层薄④工矿、道路、城市建设,破坏植被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贵州克服石漠化难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大力实施生态退耕,封山育林B.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苹果种植C.恢复草地,增加地表覆盖率D.全面推广太阳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4. 江东生态湿地公园—再生水回用活水示范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长江与青弋江的交会处,青戈江穿城而过)镜湖区西部。
2024年基塘农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基塘农业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cc13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e.png)
2024年基塘农业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随着全球农业市场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基塘农业市场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经营模式,逐渐受到农民和投资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基塘农业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从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2. 市场规模基塘农业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模式,当前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然而,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追求,以及社会对可持续农业的需求增加,基塘农业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3. 发展潜力基塘农业市场在发展潜力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首先,基塘农业市场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高效灌溉和养殖。
其次,基塘农业可以采用先进的温室技术,实现全年无霜期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
另外,基塘农业的集约化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竞争格局当前基塘农业市场尚未形成明确的竞争格局,处于发展初期。
但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该领域。
因此,随着竞争的加剧,基塘农业市场的发展将面临一定的挑战。
5. 问题与挑战尽管基塘农业市场具有发展潜力,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基塘农业的投资成本较高,需要农民和投资者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
其次,基塘农业对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需要农民和投资者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知识。
最后,基塘农业市场在推广和普及方面仍面临困难,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
6. 发展策略为了实现基塘农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科研力量,推动基塘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支持政策,提供技术培训和经验分享。
•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和宣传力度,提高基塘农业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塘农业市场的运营效率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7. 结论基塘农业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模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然而,其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科研力量、制定支持政策、加大市场推广和宣传力度,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塘农业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并为农民和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深入探究顺德区水产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
![深入探究顺德区水产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f65bc149e314332396893f2.png)
深入探究顺德区水产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顺德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水产养殖资源丰富。
随着近年来渔业生产水产养殖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水产养殖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规模及发展速度日益壮大。
而在顺德区水产养殖生产快速发展的背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之增多,严重阻碍顺德区水产业生产发展速度及水平。
基于此,文章从全局角度出发,对顺德区渔业生产水产养殖现状进行全面阐述,针对顺德区目前水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相关路径化解水产养殖生产中的问题。
标签:水产养殖;安全监督;存在问题;解决对策1、顺德区渔业生产水产养殖现状2016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9.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其中,水产养殖业60.5亿元,增长5.5%;。
水产产业主要分布在杏坛、均安、龙江等镇,全区主要水产品养殖种类有生鱼、吻鱼、加州鲈鱼等;顺德区水产品产量23万吨,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鳗鱼加工基地和加州鲈鱼生产基地,全区活鳗出口占全国80%;加州鲈鱼2万多亩,占全国70%;甲鱼年投苗量超1500万尾,是全国最大的甲鱼养殖基地之一。
2、顺德区渔业生产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水产品的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顺德水产养殖业还是主要以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为主,农民的品牌意识淡薄,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
而农业企业是农业品牌的创建主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德有些水产企业有了一定的品牌意识,也创出了一些名牌。
但相当多的企业仍缺乏品牌意识,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于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同时,品牌营销机制不完善也制约着当地农产水产品品品牌的健康发展。
因为品牌一旦建立起来,聘请专业团队进行专业的市场运作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顺德市场中很多农产品品牌的策划和推广并不是由专业团队运作的,只是企业自身行为,因而缺乏整体策划,传播范围也不大,品牌整体运作能力较差。
大多数人们知道当地的产品,却不清楚其品牌,这说明企业品牌宣传不到位或没有采取正确的品牌宣传战略、策略,因而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低,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顺德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顺德产业结构演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c222573c1ec5da50e270cc.png)
在 1975 至 2006 这 三 十 多 年 间 , 随 着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 顺 德 第 一 产 业 占 GDP 比 重 不 断 下 降 , 第 二 产 业 占 GDP 比重在前一阶段迅猛上升而后两阶段趋于稳定且缓 慢 上 升 , 第 三 产 业 占 GDP 比 重 在 第 一 阶 段 缓 慢 上 升 、 第二阶段迅速上升而后一阶段处于下降趋势, 基本上符 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但值得注意的是, 第三产 业 占 GDP 比 重 从 2002 年 起 呈 下 降 趋 势 是 一 种 反 常 现 象。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 随着经济 发 展 和 人 均 GDP 的 提 高 , 第 三 产 业 将 迅 速 上 升 , 在 国 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据主要位置。因此, 顺德政府应加 大发展服务业的力度。服务业具体分为四大类: 基础服 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根据 顺德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地情文化, 笔者认为政府可从以 下几方面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第5卷 第4期 2007 年 12 月
顺德研究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unde Polytechnic
顺德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Vol. 5 No. 4 Dec. 510006)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 顺德经济发展迅猛, 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顺德第三产业变化趋 势, 将顺德产业结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并对各阶段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顺德; 产业结构; 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6138( 2007) 04- 0004- 03
改革开放以来, 顺德经济发展迅猛, 在全国百强县 排名中一直处于前列, 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现有研究主 要针对顺德的技术创新、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工业结 构以及产业集群等, 但较少对其产业结构演变进行探 讨。笔者认为, 理解顺德经济的崛起, 离不开对其产业 结 构 演 变 的 分 析 。 顺 德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由 1975 年 的 45.5∶36.1∶18.4 转 变 为 2006 年 的 2.4∶62.2∶35.4, 产 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本文基于顺德第三产业变动情 况, 将顺德产业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并对各时期的 特点及演变原因进行探索。
2023年基塘农业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基塘农业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d9a1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d.png)
2023年基塘农业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基塘是一个农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农业是基塘主要的经济支柱,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对于了解基塘农业行业的情况,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政策、需求、供应、竞争等方面对基塘农业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农业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对农业的政策也是基塘农业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国家通过农业政策的引导、调节和扶持,促进基塘农业行业持续发展。
首先,国家出台了各种农业扶持政策,如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种补贴、保险等,这些政策能够提高基塘农民种植、养殖等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基塘农业产量,提高基塘农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地区实施了新型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比如农村道路、水电路供应等方面得到了大的改善,这也为基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另外,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环保政策和质量监督政策,对农业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
这些政策能够提高基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需求因素需求因素是农业市场环境分析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需求的变化对农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有着直接影响。
基塘农产品主要销售于城市或出口到国外,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国内外集中市场、超市等渠道,因此基塘农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价格通常受到这些市场渠道的直接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高品质、生态、健康的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为发展基塘有机农业提供了机遇。
三、供应因素供应因素是指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价格等因素,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农业市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农业县,基塘农业产量丰富,以水稻、甘蔗、鸡肉、猪肉等为主要产品,大部分农产品销售以散装方式进行,供应量较大。
但是,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基塘一些农产品可能存在过剩的现象,部分农民缺少销售渠道,导致农产品售价过低。
四、竞争因素基塘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业市场竞争激烈。
首先,基塘农产品在国内市场中面临激烈的竞争,在品质、价格、服务等方面需要与其他地区的农产品竞争。
探乡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见广东乡村改革成效——以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逢沙村为例
![探乡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见广东乡村改革成效——以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逢沙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ed48e3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2.png)
探乡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见广东乡村改革成效——以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逢沙村为例黎韵马纯宜骆美映文章展示了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的一条古村落四十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了地理环境、产业发展状况、生产方式、风俗文化、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等,探析了乡村地理结构与文化布局的改变给人们生活与思想的变化。
以小见大,展现了广东乡村改革的成效。
该项研究报告拟纳入《顺德农村四十年》的专项报告,待顺德区档案馆收录。
调查目的:为深入系统分析顺德近四十年农村的深刻变化,本次调查以逢沙村为例,通过对其乡村地理、风俗变化、产业结构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的变化进行深入调研,从一条古村落的四十年发展历程看顺德四十年乡村地理结构与文化布局的改变,从而展现广东乡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调查方法:1)实地考察当地环境2)走访逢沙村,以访谈的形式向当地人了解详情3)去顺德区档案局查看相关资料4)在网上百度相关资料调查报告:逢沙村地势低洼,原本是一个小渔村,其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中东部,临近区政府,东北面与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仅一河之隔。
华侨城项目落实在逢沙村后,逢沙村新区崛地而起,村里经济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直线提升,其被称作顺德未来核心的逢沙村片区。
1 地理环境1.1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逢沙村位于珠三角腹地,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一个行政村,属于新城区规划范围,靠近区政府,东北面与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仅仅一河之隔,邻近碧桂路,总面积有7.8平方公里。
逢沙村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特别是7-9月份台风活动频繁,加上逢沙村地势较低洼,河网密布,出水通道系统不完善,所以每逢大雨暴雨路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浸。
特别是在基地建设那一附近的路面,涝灾情况严重,防洪防涝的措施必不可少。
为连接顺德新港至城区,需要新修一条6车道的公路,并建桥跨越桂畔海水道。
经区(市)五套班子讨论决定,按“桥闸合一”的规划建设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1年 9月
佛 山科学技 术 学院学 报 ( 自然 科学版 )
J un l f o h nUnv ri ( tr l c n eE io ) o r a o s a iest Nau a S i c dt n F y e i
Vo . 9 No 5 2 .
对 比分析 , 计算其 基塘农业 面积的变化 , 对基塘农业 的生态效应 、 生态优势 及其发展 前景进行 了讨论 , 出了基 提
塘 农 业 生 态模 式 将 来 的 发 展 对 策 。
关 键 词 : 基 鱼塘 ; 态 模 式 ; 桑 生 问题 ; 景 ; 德 区 前 顺 中图分类号 :3764 F 2. 5 文献 标 志码 : A
发 展趋 势 和潜力 。
1 研 究 区域 概 况
佛 山市顺 德 区位 于珠 江 三角 洲平 原 中部 , 临广州 , 北 毗邻 港 澳 。地 处东 经 1 31、 纬 2 。0~2 。 1。 北 24 3
2 0之间 , 面积 8 6 1 m 其 中大 部分 地 区属 于 由江河 冲 积而成 的河 口三角 洲平 原 , 势西 北稍 高 , 总 0 . 5k , 地
3 结 果 与 分 析
3 1 基塘 农业 生态 结构 功能及 其模 式变 化 .
基 塘农 业 , 论是 桑基 鱼塘 、 无 稻基 鱼塘 、 菜基 鱼塘 , 还是 蔗基 鱼塘 、 基 鱼塘等 , 果 都是将 平原 水 网地 区 经 过 人工改 造建 成陆 地与水 塘 相间分 布 的基本 格局 , 过 物质循 环和 能量 流动将 水 、 两个子 系统联 为 通 陆
S p.20 e 11
文 章 编 号 :0 8O 7 (0 10 —0 10 10 一1 1 2 1 ) 50 0—7
佛 山市 顺 德 区基 塘 农 业 模 式 的 演变 与发 展 潜 力
魏 兴琥 , 王 海 , 刁华涛
( 山 科 学技 术 学 院 资 源 环 境 系 , 东 佛 山 5 8 0 ) 佛 广 2 00 摘 要 : 择 佛 山 市顺 德 区 作 为 调 查对 象 , 该 区 桑 基 鱼 塘 分 布 较 多 的陈 村 、 选 对 谭村 和 杏 坛 进 行 实 地 调 查 , 析其 基 分 塘 农 业 模 式 的 发 展 变 化 与 原 因 , 过 遥 感 技 术 和 ArGI 术 利用 遥 感 图像 对 调 查 地 区 的基 塘农 业 进 行 分 期 通 c S技
基 塘农 业是 珠江 三 角洲 人 民根据 当地 河 流 冲积地 貌 地势低 、 网密布 的 自然 条件 特点 而创 造 的一 水 种独 特 的农 业 生产 方式 。 这种 模式 充分 利用 了珠 江三 角洲 冲积平 原地势 低洼 、 坦 、 平 多水 的地 理优 势 , 将 难 以利用 的 积水洼 地开 挖整 理为 水塘 —— 塘 基 的水 陆两个 系统 , 并相 应 的形 成 水产养 殖 、 基塘 栽植 两个 既独 立 又有密 切关 系 的完整 农业 生态 系统 。 鱼塘 养鱼 , 塘基 上种 植桑树 、 蔗 、 树等 , 甘 果 称为桑基 鱼塘 、 蔗
收 稿 日期 : 0 10 — 1 2 1 . 3 1
作者 简 介 : 兴 琥 (9 4) 男 , 肃 兰 州 人 ,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教 授 , 士 。 魏 1 6一 , 甘 佛 博
第 5期
魏兴 琥等 : 山 市顺 德 区基 塘 农业模 式 的演 变与发展 潜 力 佛
3
一
体, 形成 具有 种 、 、 功 功能 的立 体生 态农 业 系统 , 养 加 充分 利用 各种 资 源 , 以获 得 良好 的经济 和 生态 效
益 。图 2所示 的桑 基 鱼塘 与蔗基 鱼塘 都是完 整 的生态循 环 系统 , 在该循 环 系统 中 , 物质 和能量得 到最 大 限度 的利用 , 形成 完好 的循 环 。
传统 的桑基 鱼塘 模式 发生 了结构 性 变化 ; 另一方 面 , 工业 污水 、 生活 污水 和农业 内源污染不 断加剧 , 基塘 系统大 量 出现萎 缩 和退 化 的现 象n ] 。。 .
为 系统 掌握 基塘 农业 模式 的现 状及其 演 变 , 对其 发展潜 力进行 分 析 , 研究选 择基 塘农业模 式 的 并 本 发 源地 和集 中分 布 区—— 佛 山市顺 德 区作 为典 型 调 查 区 , 过 实地 调 查 和近 2 的遥感 与 GI 术 通 O年 S技 监 测数 据分 析其 动 态变化 。同时对 其变 化的成 因进 行 分析 , 未来 的发 展进行 预测 , 对 从而 了解佛 山市顺 德 区基 塘 农业模 式 的空 间格 局和 时间 的演 变特 征 [ , 结 合研 究 区域 的经 济 统计 数据 分析 基塘 农 业 的 1并 ]
污 染 物质 、 调节 气 候 、 洪 防旱 、 蓄 调节 径 流等 类似 “ 自然 之肾 ” 的多种 功 能 , 又具 有 景观美 化 、 旅游 观 光 和
良好 的生产 及经 济 效益 , 一种 结构 合理 、 能 高效 的复 合农业 系统 , 是 功 在传 统农 业 和现 代生 态农 业建 设 中, 发挥 着重 要作 用 , 被认 为是 中 国传 统农业 的典范 和 中国农业 可持 续发 展 的重要途 径 。其 中佛 山市顺 德 区的基 塘 系统更 是 闻名 中外 , 其成 功经验 深受 国 内外农业 和环 境保 护方 面专 家 的推 崇 。 但是 , 2 近 O年 来, 城市 化 的不 断推进 业结构 的调整等 因素 使佛 山市顺 德 区 的传 统基 塘农业 受 到严重 冲击 , 方 面 , 产 一
基 鱼塘 、 果基 鱼塘 等 。
在这 些模 式 中 以桑 基 鱼塘最 为典 型 。 塘农 业很 好地 反映 了珠江 三角 洲农 业 的特 色 , 中分布 在顺 基 集 德、 南海 等地 区 。基塘农 业 模式 已有 6 0 年 的历史 , 既具有 积蓄水 分 养分 、 0多 它 减少化 肥农药 使用 、 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