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组装之焊接

电路板组装之焊接
电路板组装之焊接

电路板组装之焊接

一、前言电子工业必须用到的焊锡焊接(Soldering)可简称为“焊接”,其操作温度不超过400℃(焊点强度也稍嫌不足)者,中国国家标准(CNS)称为之“软焊”,以有别于温度较高的“硬焊”(Brazing,如含银铜的焊料)。至于温度更高(800℃以上)机械用途之Welding,则称为熔接。由于部份零件与电路板之有机底材不耐高温,故多年来电子组装工业一向选择此种焊锡焊接为标准作业程序。由于焊接制程所呈现的焊锡性(Solderability)与焊点强度(Joint strength)均将影响到整体组装品的品质与可靠度,是业者们在焊接方面所长期追求与面对的最重要事项。二、焊接之一般原则本文将介绍波焊(WaveSoldering)、熔焊(ReflowSoldering)及手焊(HandSoldering)三种制程及应注意之重点,其等共同适用之原则可先行归纳如下:2.1空板烘烤除湿(Baking)为了避免电路板吸水而造成高温焊接时的爆板、溅锡、吹孔、焊点空洞等困扰起见,已长期储存的板子(最好为20℃,RH30%)应先行烘烤,以除去可能吸入的水份。其作业温度与时间之匹配如下:(若劣化程度较轻者,其时间尚可减半)。温度(℃)时间(hrs.)120℃3.5-7小时100℃8-16小时80℃18-48小时烘后冷却的板子要尽快在23天内焊完,以避免再度吸水续增困扰。2.2预热(Preheating)当电路板及待焊之诸多零件,在进入高温区(220℃以上)与熔融焊锡遭遇之前,整体组装板必须先行预热,其功用如下:(1)可赶走助焊剂中的挥发性的成份,减少后续输送式快速量产焊接中的溅锡,或PTH孔中填锡的空洞,或锡膏填充点中的气洞等。(2)提升板体与零件的温度,减少瞬间进入高温所造成热应力(ThermalStress)的各种危害,并可改善液态融锡进孔的能力。(3)增加助焊剂的活性与能力,使更易于清除待焊表面的氧化

物与污物,增加其焊锡性,此点对于″背风区″等死角处尤其重要。2.3助焊剂(Flux)清洁的金属表面其所具有的自由能(FreeEnergy),必定大于氧化与脏污的表面。自由能较大的待焊表面其焊锡性也自然会好。助焊剂的主要功能即在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洁,是一种化学反应。现将其重点整理如下:(1)化学性:可将待焊金属表面进行化学清洁,并再以其强烈的还原性保护(即覆盖)已完成清洁的表面,使在高温空气环境的短时间内不再生锈,此种能耐称之为助焊剂活性(FluxActivity)。(2)传热性:助焊剂还可协助热量的传递与分布,使不同区域的热量能更均匀的分布。(3)物理性:可将氧化物或其它反应后无用的残渣,排开到待焊区以外的空间去,以增强其待焊区之焊锡性。(4)腐蚀性:能够清除氧化物的化学活性,当然也会对金属产生腐蚀的效果,就焊后产品的长期可靠度而言,不免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危害。故一般配方都刻意使其在高温中才展现活性,而处于一般常温环境中则尽量维持其安定的隋性。不过当湿度增加时,则还是难保不出问题。故电子工业一向都采用较温和活性之Flux为主旨,尤其在放弃溶剂清洁制程后(水洗反而更会造成死角处的腐蚀),业界早己倾向NoClean既简化制程又节省成本之″免洗″制程了。此时与组装板永远共处之助焊剂,当然在活性上还要更进一步减弱才不致带来后患。三、手焊(HandSoldering)当大批量自动机焊后,发现局部少数不良焊点时,或对高温敏感的组件等,仍将动用到老式的手焊工艺加以补救。广义的手焊除了锡焊外,尚另有银焊与熔接等。早期美国海军对此种手工作业非常讲究,曾订有许多标准作业程序(SOP)以及考试、认证、发照等严谨制度。其对实做手艺的尊重,丝毫不亚于对理论学术的崇尚。3.1焊枪(SolderingGun)手焊此为最基本的焊接方式,其首要工具之焊枪亦俗称为烙铁。其中的发热体与烙铁头(tip)可针对焊锡丝(SolderingWire)与待加工件(Workpiece)提供足够的热量,使其得以进行高温的焊接动作。由于加热过程中焊枪之变压器也会附带产生节外生枝的电磁波,故焊枪还须具备良好的隔绝(Isolation)功能,以避免对PCB板面敏感的IC组件造成″电性压力″(ElectricOverstress;EOS)

或″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等伤害。焊枪选择应注意的项目颇多,如烙铁头形状须适合加工的类型,温度控制(±5℃)的灵敏度、热量传导的快速性、待工温度(IdleTemp.)中作业前回复温度(RecoveryTemp.)之够快够高够稳,操作的方便性、维修的容易度等均为参考事项。3.2焊锡丝(SolderWire)系将各种锡铅重量比率所组成的合金,再另外加入夹心在内的固体助焊剂焊芯,而抽拉制成的金属条丝状焊料,可用以焊连与填充而成为具有机械强度的焊点(SolderJoint)者称之。其中的助焊剂要注意是否具有腐蚀性,焊后残渣的绝缘电阻(InsulationResistance,一般人随口而出的″绝缘阻抗″是不正确的说法)是否够高,以免造成后续组装板电性绝缘不良的问题。甚至将来还会要求″免洗″(NoClean)之助焊剂,其评估方法可采IPC-TM-650中2.6.3节的″湿气与绝缘电阻″进行取舍。有时发现焊丝中助焊剂的效力不足时,也可另行外加液态助焊剂以助其作用,但要小心注意此等液态助焊剂的后续离子污染性。3.3焊枪手焊过程及要点(1)以清洁无锈的铬铁头与焊丝,同时接触到待焊位置,使熔锡能迅速出现附着与填充作用,之后需将烙铁头多余的锡珠锡碎等,采用水湿的海棉予以清除。(2)熔入适量的锡丝焊料并使均匀分散,且不宜太多。其中之助焊剂可提供清洁与传热的双重作用。(3)烙铁头须连续接触焊位,以提供足够的热量,直到焊锡已均匀散布为止。(4)完工后,移走焊枪时要小心,避免不当动作造成固化前焊点的扰动,进而对焊点之强度产生损伤。(5)当待加工的PCB为单面零件组装,而其待焊点面积既大且多者,可先将其无零件之另一面板贴在某种热盘上进行预热;如此将可加快作业速与减少局部板面的过热伤害,此种预热也可采用特殊的小型热风机进行。(6)烙铁头(tip)为传热及运补锡料的工具,对于待加工区域应具备最大的接触面积,以减少传热的时间耗损。又为强化输送焊锡原料的效率,与表面必须维持良好的焊锡性,以及不可造成各种残渣的堆积起见,一旦烙铁头出现氧化或过度污染时则须加以更换。(7)小零件或细腿处的手焊作业,为了避免过热的伤害起见,可另外加设临时性散热配件,如金属之鳄鱼

夹等。四、浸焊(ImmersionSoldering)此为最早出现的简单做法,系针对焊点较简单的大批量焊接法(MassSoldering),目前一些小工厂或实验做法仍在使用。系将安插完毕的板子,水平装在框架中直接接触熔融锡面,而达到全面同时焊妥的做法。其助焊剂涂布、预热、浸焊与清洁等连续流程,可采手动或自动输送化,则视情况而定,但多半是针对PTH插孔焊接而实施浸焊。SMD之贴装零件则应先行点胶固定才可实施,锡膏定位者则有脱落的麻烦。五、波焊(WaveSoldering)系利用已熔融之液锡在马达帮浦驱动之下,向上扬起的单波或双波,对斜向上升输送而来的板子,从下向上压迫使液锡进孔,或对点胶定位SMD组件的空脚处,进行填锡形成焊点,称为波焊,大陆术语称为″波峰焊″。此种″量焊″做法已行之有年,即使目前之插装与贴装混合的板子仍然可用。现将其重点整理如下:5.1助焊剂波焊联机中其液态助焊剂在板面涂布之施工,约有泡沫型、波浸型与喷洒型等三种方式,即:5.1.1泡沫型Flux:系将″低压空气压缩机″所吹出的空气,经过一种多孔性的天然石块或塑料制品与特殊滤心等(孔径约5060μm),使形成众多细碎的气泡,再吹入助焊剂储池中,即可向上扬涌出许多助焊剂泡沫。当组装板通过上方裂口时,于是板子底面即能得到均匀的薄层涂布。并在其离开前还须将多余的液滴,再以冷空气约5060℃之斜向予以强力吹掉,以防对后续的预热与焊接带来烦恼。并可迫使助焊剂向上涌出各PTH的孔顶与孔环,完成清洁动作。至于助焊剂本身则应经常检测其比重,并以自动添加方式补充溶剂中挥发成份的变化。5.1.2喷洒型SprayFluxing:常用于免洗低固形物(LowSolid;固含量约13%)之助焊剂,对早先松香Rosin型固形物较高的助焊剂则并不适宜。由于较常出现堵塞情形,其协助喷出之气体宜采氮气,既可防火又能减低助焊剂遭到氧化的烦恼。其喷射的原理也有数种不同的做法,如采不锈钢之网状滚筒(RotatingDrum)自液中带起液膜,再自筒内向上吹出氮气而成雾状,续以氮气向上吹出等方式进行涂布。5.1.3波峰型WaveFlux:直接用帮浦及喷口向上扬起液体,于狭缝控制下,可得到一种长条形的波峰,当组装板底部通过时即可进行涂布。

此法可能呈现液量过多的情形,其后续气刀(AirKnife)的吹刮动作则应更为彻底才行。此种机型之价格较泡沫型稍贵,但却比喷洒型便宜,其中溶剂的挥发量也低于泡沫型。5.2预热一般波焊前的预热若令朝上板面升温到65~121℃之间即可,其升温速率约2℃/S~40℃/S之间。预热不足时助焊剂之活性发挥可能未达极致,则焊锡性很难达到最佳地步。且在挥发份尚未赶光之下,其待焊表面的助焊剂黏度仍低时,将导致焊点的缩锡(Dewetting)与锡尖(SolderIcicles)等缺失。但预热温度太高时,则又可能会对固形物太低的免洗助焊剂不利,此点须与助焊剂供货商深入了解。5.3波焊5.3.1锡温管理:目前锡池中焊料的合金成份仍以Sn63/Pb37与Sn60/Pb40者居多,故其作业温度控制以260o±5℃为宜。但仍须考量到待焊板与零件之总体重量如何。大型者尚可升温到280℃,小型板或对热量太敏感的产品,则可稍降到230℃,均为权宜的做法。且还须与输送速度及预热进行搭配,较理想的做法是针对输送速度加以变换,而对锡温则以不变为宜,因锡温会影响到融锡的流动性(Fluidity),进而会冲击到焊点的品质。且焊温升高时,铜的溶入速率也会跟着增快,非常不利于整体焊接的品质管理。5.3.2波面接触:自组装板之底面行进接触到上涌的锡波起,到完全通过脱离融锡涌出面的接触为止,其相互密贴的时程须控制在3-6秒之间。此种接焊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输送速度(ConveyorSpeed)及波形与浸深等三者所组成的″接触长度″;时程太短焊锡性将未完全发挥,时程太长则会对板材或敏感零件造成伤害。若该波焊联机是直接安装在一般空气中时,则锡波表面会不断形成薄薄的氧化物,由于流动的原因与组装板(PWA)不断浮刮带走,故整体尚不致累积太多的氧化物。但若将全系统尤其是波焊段采用氮气环境所笼罩时,则可大大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当然也就使得焊锡性有了显着的改进。输送组装板的传动面须呈现4o12o的仰角,如此将使得零件本体的后方,被阻挡之″背风波″锡流不强处的焊接动作大获改善。一般现行波焊机均设有可单独控制的双帮浦与双波(锡池则单双波均有),前波呈多股喷泉式强力上涌者称为″扰流波(TurbulentWave)″,系逼迫强力锡流穿过多排各种直径的

迂回小孔而形成,可直接冲打到行走中的底板表面,对通孔插脚或贴装尾部接脚等焊接非常有利。之后遭遇到的第二波,则为呈抛物线状的″平滑(流)波(LaminarWave)″对朝下板面的接触时程较长,就板面需填锡补锡的引脚有利,且还可消除过多的锡尖。某些商品机种还可另行加装热空气(或热氮气)的刮锡设施于第二波之后,也可消除锡尖与焊点的过多锡量。对于板面众多的小型片状零件(如ChipResistor或ChipCapacitor)而言,“扰流波”附带的机械打击力量,还可迫使锡流包围零件四周甚至进入腹底,使其等所形成的焊点更为完整,任何局部的缺失还可被随即报到的“平流波”所再补足。且此第二波中亦可加装额外的振动装置,以增加波流对板面所施展的机械压力。5.3.3接触的细节:若再仔细深入探讨其瞬间接触焊接的细节时,还可再分述于后:(1)板面与扰流波接触的初期,助焊剂立即进行挥发与分散的动作,连带使得待焊的金属表面也开始沾锡(Wetting)。此波中也可再加装低频的振荡装置,以加强与配合其待焊面接受助焊剂的搓擦动作。如此将可对贴装零件脚之填锡补锡大有助益,并可减少背风坡处的″漏焊″(Skipping)现象。当然在双波的先强劲与后温柔的不同作用下,整体焊锡性也将会更好。(2)当板面进入锡波中心处的″传热区″(HeatTransferRegion)时,在大量热能的推动下,Wetting瞬间的散锡(Spreading)动作也迅速展开。(3)之后是锡波出口的″脱离区″(BreakAway),此时各种焊点(SolderJoint)已经形成,而各种不良缺点也陆续出现。组装板若能快速顺利的脱离锡波则万事太平。难舍难分的拖锡,当然就会成为不良锡桥(SolderBridge)或锡尖(Soldericicles)甚至锡球(SolderBall)的主要原因。其脱离的快慢虽直接取决于输送速度,但刻意将输送带平面上仰4o12o时,还可借助重力的协同而能更干脆而方便的分开。至于该等拖泥带水造成的板面缺点,当然还有机会被随后即到的热风再加修整。此时却不能用冷风,以免造成组装品温度过度起伏的热震荡(ThermalShock)不良效应。5.3.4氮气环境的协力:在免洗助焊剂的弱势活力下(只含CarboxylicAcid羰酸1%而已),还要奢

求更好的焊锡性,岂非缘木求鱼撖面杖吹火然而回避溶剂清洗之环保压力既不可违,当然只好另谋他途寻求解决。于是当波焊线之锡池区,若能改装成氮气环境以减少氧化的不良反应者,自然大大有助于焊接。经过众多前人试验的结果,氮气环境的锡池区其残氧量以100ppm以下的焊锡性最为良好,然而其成本的额外增加自是不在话下。为了节省开支,一般实用规格多半都将残氧率范围订定在500ppm至1000ppm左右。也曾有人将甲酸的气体引入氮气环境中,或加用在助焊剂中,以其强烈的还原性协助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然而此种具毒性的刺激物质,其在室内的挥发浓度却不可超过5ppm,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设计良好的″氮气炉″其待焊件的进出口与充气装置等动态部份,都已做好隔绝密封的设施,自可减少氮气的无谓消耗,此等氮气炉波焊线具有下列效益:(1)提升焊接之良率(yield)。(2)减少助焊剂的用量。(3)改善焊点的外观及焊点形状。(4)降低助焊剂残渣的附着性,使之较易清除。(5)减少机组维修的机率,增加产出效益。(6)大量减少锡池表面浮渣(Dross)的发生,节省焊锡用量,降低处理成本。5.3.5波焊不良锡球的发生:早先业界于焊后仍维持清洗的年代,锡球较少发生于完工板面。主要原因是焊后溶剂冲刷清洗的功劳。如今之″免洗″不但带来板面助焊剂残渣的增加,也使得不良锡球(SolderBall)附着的机率变大。免洗所造成板面锡球已带来许多为头痛的问题,而且几乎都是无解的悬案。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反过头来仔细追究为何会出现锡球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板面绿漆本身的硬化(Curing)不足,又经助焊剂在高温中对其产生交互作用Interaction,形成软泥状的环境,致使细碎的溅锡得以附着。除了加强绿漆硬化与减少锡池溅锡外,板面零件的密集布局也会增加锡球的机率。

5.3.6波焊的问题与原因大批量波焊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然而要仔细追求原因与找出对策,确是需要相当专业与长期经验的专家才能胜任。如何将多年所累积下来的智能,让大多数从业者在很短时间内灵活应用,则可藉助对照表式一一列举其纲要,可从发生的原因上逐一着手解决,即便生手上路也会出现″虽不中亦不远矣″的成绩。运用纯熟后按图索骥手到擒

来,则远比阅读众多文献而却条理不清下更为有效。下表列之问题与原因的对照表相当务实,业者应可加以利用。顺序缺点原因之编号 1 沾锡不良或不沾锡1,2,3,11,12,13,14,16,,19,20,24,25,29,30 2 吹孔(Blow Hole)或孔中未填锡3,4,7,8,15,17,24,27,29 3 搭桥短路(Bridge) 1,3,11,12,13,14,16,21,23,24,25,27,29,30,31 4 冷焊点(Cold soldering Joints)1,3,11,12,13,14,16,21,23,24,25,27,29,30,31 5 缩锡(Dewetting) 1,3,8,20,24,27 6 焊点昏暗不亮(Dull Joint)9,16,25,27 7 板面助焊剂过多 3,7,14,18,19,24 8 锡量过多(Excess Solder) 2,3,6,7,10,14,18,19,24,17,31 9 锡池表面浮渣过多 10,25,26 10 拖带锡量过多 14,25,26 11 焊点表面砂粒状(Graing) 5,6,9,16,25,26,27,28 12 锡尖(Icicles)1,3,5,8,11,12,13,14,15,24,25,26,27,29,31 13 通孔中流锡填锡不足 1,3,5,8,13,16,19,24,28,29 14 焊点之锡量不足 4 15 焊垫浮离22,26,28 16 焊点缺锡1,3,10,12,13,18,24,29,31 17 焊点中有空洞3,4,7,8,13,15,17,24 18 溅锡(Solder Ball)5,7,12,13,18,21,26,27,30 19 焊点板面出面不良锡球(Solder Ball)7,10,11,15,22,24,30 20 焊点中或锡柱出现空间2,3,8,13,14,15,24,27 21 白色残渣(White Residues) 20,30 原因编号之内容说明焊锡性不好板子在夹具上固定不牢或于输送带之移动不正确输送速度太快输送速度太慢输送带出现抖动情形锡池发现铜污染或金污染助焊剂之比重太高助焊剂之比重太低焊锡中出现浮渣锡波之规律性不良助焊剂遭到污染助焊剂之活性不足助焊剂与板子的互动不足助焊剂涂布站之操作不均匀通孔孔壁出现裂口及破洞,焊接时造成所填锡柱被板材中蒸气吹入或吹歪而成吹孔焊点热容量不足孔径对脚径之比值过大板面对锡波之浸入深度不正确板子夹具不正确助焊剂不正确板面线路布局不良基材板有问题(如树脂硬化不足)锡波表面发生氧化预热不足锡池焊料遭到污染锡温太高锡温太低焊接时间太长焊接时间太短绿漆不良或硬化不足锡波之波形或高度不适应六、锡膏溶焊(ReflowSoldering)各种表面黏装组件在电路板面上的互连引脚,不管是伸脚、勾脚(J-Lead)、球脚或是无脚而

仅具焊垫者,均须先在板面承垫上印着锡膏,而对各″脚″先行暂时定位黏着,然后才能使之进行锡膏融熔之永久焊接。原文之Reflow系指锡膏中已熔制成的焊锡小球状粒子,又经各种热源而使之再次熔融焊接而成为焊点的过程。一般业者不负责任的直接引用日文名词″回焊″,其实并不贴切,也根本未能充份表达ReflowSoldering的正确含义。而若直译为″重熔″或″再流″者更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6.1锡膏的选择与储存:目前锡膏最新国际规范是J-STD-005,锡膏的选择则应着眼于下列三点,目的是在使所印着的膏层都要保有最佳的一致性:(1)锡粒(粉或球)的大小、合金成份规格等,应取决于焊垫与引脚的大小,以及焊点体积与焊接温度等条件。(2)锡膏中助焊剂的活性(Activity)与可清洁性(Cleanability)如何(3)锡膏之黏度(Viscosity)与金属重量比之含量如何由于锡膏印着之后,还需用以承接零件的放置(Placement)与引脚的定位,故其正面的黏着性(Tackiness)与负面的坍塌性(Slump),以及原装开封后可供实际工作的时程寿命(WorkingLife)也均在考虑之内。当然与其它化学品也有着相同观点,那就是锡膏品质的长期稳定性,绝对是首先应被考虑到的。其次是锡膏的长时间储存须放置在冰箱中,取出使用时应调节到室温才更理想,如此将可避免空气中露珠的冷凝而造成印点积水,进而可能在高温焊接中造成溅锡,而且每小瓶开封后的锡膏要尽可能的用完。网版或钢板上剩余的锡膏也不宜刮回,混储于原装容器的余料内以待再次使用。6.2锡膏的布着及预烤:板面焊垫上锡膏的分配分布及涂着,最常见的量产方法是采用“网印法”(ScreenPrint),或镂空之钢板(StencilPlate)印刷法两种。前者网版中的丝网本身只是载具,还需另行贴附上精确图案的版膜(Stencil),才能将锡膏刮印转移到各处焊垫上。此种网印法其网版之制作较方便且成本不贵,对少量多样的产品或打样品之制程非常经济。但因不耐久印且精准度与加工速度不如钢板印刷,故在大量生产型的台湾组装厂商较少使用前者。至于钢板印刷法,则必须采用局部化学蚀刻法或雷射烧蚀加工法,针对0.2mm厚的不锈钢板进行双面精准之镂空,而得到所需要的开口出路,使锡膏得以

被压迫漏出而在板面焊垫上进行印着。其等侧壁必须平滑,使方便于锡膏穿过并减少其积附。因而除了蚀刻镂空外,还要进行电解抛光(Electropolishing)以去除毛头。甚至采用电镀镍以增加表面之润滑性,以利锡膏的通过。锡膏的分布涂着除上述两种主要方法外,常见者尚有注射布着法(SyringeDispensing)与多点沾移法(DipTransfer)两种用于小批量的生产。注射法可用于板面高低不平致使网印法无法施工者,或当锡膏布着点不多且又分布太广时即可用之。但因布着点很少故加工成本很贵。锡膏涂布量的多寡与针管内径、气压、时间、粒度、黏度都有关。至于″多点沾移法″则可用于板面较小等封装载板(Substrates)之固定数组者,其沾移量与黏度、点移头之大小都有关。某些已布着的锡膏在放置零件黏着引脚之前,还需要预烤(7080℃,515分钟),以赶走膏体中的溶剂,如此方可减少后来高温熔焊中溅锡而成的不良锡球(SolderBall),以及减少焊点中的空洞(Voiding);但此种印着后再热烘,将会使降低黏度的锡膏在踩脚时容易发生坍塌。且一旦过度预烤者,甚至还会因粒子表面氧化而意外带来焊锡性不良与事后的锡球。6.3高温熔焊(Reflow)6.3.1概说是利用红外线、热空气或热氮气等,使印妥及已黏着各引脚的锡膏,进行高温熔融而成为焊点者,谓之“熔焊”。80年代SMT兴起之初,其热源绝大多数是得自发热效率最好的辐射式(Radiation)红外线(IR)式机组。后来为了改善量产的品质才再助以热空气,甚至完全放弃红外线而只用热空气之机组者。近来为了″免洗″又不得不更进一步改采″热氮气″来加温。在其能够减少待焊金属表面的氧化情形下,″热氮气″既能维持品质又能兼顾环保,自然是最好的办法,不过成本的增加却是无比的杀伤力。除了上述三种热源外,早期亦曾用过蒸气焊接(VaporSoldering),系利用高沸点有机溶剂之蒸气提供热源,由于系处于此种无空气之环境中,不会氧化之下既无需助焊剂之保护也无需事后之清洗,是一种很清洁的制程。缺点是高沸点(B.P.)溶剂(如3M的FC-5312,沸点215℃)之成本很贵,且因含有氟素,故长期使用中免不了会裂解产生部份的氢氟酸(HF)之强酸毒物,加以经常出板面小零件之″竖碑″(Tombstonin

g)不良缺点,故此法目前已自量产中淘汰。还有一种特别方法是利用雷射光的热能(CO2或YAG),在非焊枪式的接触下,可对各单独焊点进行逐一熔焊。此法具快热快冷的好处,而且对极微小纤细的精密焊点相当有利。对于一般大量化之电子商品则显得非常不切实际了。其它尚有类似手工焊枪式做法的″热把″(HeatBar)烙焊,系利用高电阻发热的一种局部焊接法,可用之于修理重工,却不利于自动化量产。6.3.2红外线与热风常见红外线可按其波长概分为:(1)波长为0.721.5μm接近可见光的″近红外线″(NearIR)。(2)波长1.55.6μm的″中红外线″(MiddleIR)。(3)以及热能较低波长为5.6100μm的″远红外线″(FarIR)。红外线焊接的优点有:发热效率高、设备维修成本低、“竖碑”之缺点较蒸气焊接减少、并可另搭配高温热气体共同操作。缺点为:几无上限温度,会常造成烧伤,甚至导致待焊件过热的变色变质,且也只能焊SMD无法焊PTH之插装组件脚。IR的热源有日光灯式长管状的T3钨丝灯管,属NearIR直晒热量很大,但也容易出现遮光而热量不足的情形。其次是镍铬丝(Nichrome)的灯管,属Near或Middle之IR类。第三种是将电阻发热体埋在硅质可传热的平板体积中,属Middle/Far之IR形式。此全面性热量,除了正面可将热量凌空传向待焊件外,其背面亦可发出并针对工作物反射热能,故又称为″二次发射″(SecondingEmitter)。使各种受热表面的热量更为均匀。由于红外线在高低不同的零件中会产生遮光及色差之不良效应,故还可吹入热风以调和色差及辅助其死角处之不足处,并可进行PTH之插焊;因而使得早先之单纯IR者几乎为之除役。所吹之热风中又以热氮气最为理想,其优点如下:(1)大幅减少氧化反应,故助焊剂已可减量使用,并亦减少清洗及降低锡球。(2)无氧环境中助焊剂被点燃机率减少,故可提高焊温(如300℃)加快输送速度。(3)树脂表面变色机率减少。6.3.3自动输送流程:联机熔焊之整体温度变化曲线(Profile);有预热(吸热),熔焊及冷却等三大阶层。每阶层中又有数个区段(Zones),区段较少者(3-4段)输送速度较慢(26cm/min),区段较多者(7段以上)

则速度加快(接近50cm/min)温控也较准确。一般批量者以6段较合适。全线行经的时间以4-7分钟之间为宜。预热可使板面温度达150℃,而助焊剂在120℃中90-150秒内即可发挥活性去除锈渍,并能防止其再次生锈。板材的Tg温度愈高愈好,因超过Tg以上的塑料材料,不但会呈现软化之塑性而大大伤害到尺度安定性,且各方向(X.Y.Z)的膨胀加剧下PTH也容易断孔。每种不同料号板面,均有其最佳的输送速度,但一般性熔焊区之停留时间可规定在3060秒之间,焊温以220℃为宜。量产前应分别订定出实用标准作业程序(SOP)。

PCB板焊接工艺流程

PCB板焊接工艺(通用标准) 1.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1.1PCB板焊接工艺流程介绍 PCB板焊接过程中需手工插件、手工焊接、修理和检验。 1.2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按清单归类元器件—插件—焊接—剪脚—检查—修整。 2.PCB板焊接的工艺要求 2.1元器件加工处理的工艺要求 2.1.1元器件在插装之前,必须对元器件的可焊接性进行处理,若可焊性差的要先对元器件 引脚镀锡。 2.1.2元器件引脚整形后,其引脚间距要求与PCB板对应的焊盘孔间距一致。 2.1.3元器件引脚加工的形状应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和焊接后的机械强度。 2.2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工艺要求 2.2.1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 器件后特殊元器件,且上道工序安装后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2.2.2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 2.2.3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2.2.4元器件在PCB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 排列;不允许一边高,一边低;也不允许引脚一边长,一边短。 2.3PCB板焊点的工艺要求 2.3.1焊点的机械强度要足够 2.3.2焊接可靠,保证导电性能 2.3.3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 3.PCB板焊接过程的静电防护 3.1静电防护原理 3.1.1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累,采取措施使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1.2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累应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 3.2静电防护方法 3.2.1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采用 埋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 3.2.2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用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可以中和静电源的静电。

线路板生产工艺流程

线路板生产流程(一) 多种不同工艺的PCB 流程简介 *单面板工艺流程 下料磨边T钻孔T外层图形T(全板镀金)7蚀刻T检验T丝印阻焊T (热风整平)7丝印 字符T外形加工T测试T检验 *双面板喷锡板工艺流程 下料磨边7钻孔7沉铜加厚7外层图形7镀锡、蚀刻退锡7二次钻孔7检验7丝印阻焊7镀金插头7热风整平7丝印字符7外形加工7测试7检验 *双面板镀镍金工艺流程 下料磨边7钻孔7沉铜加厚7外层图形7镀镍、金去膜蚀刻7二次钻孔7检验7丝印阻焊7 丝印字符7外形加工7测试7检验 *多层板喷锡板工艺流程下料磨边7钻定位孔7内层图形7内层蚀刻7检验7黑化7层压7钻孔7沉铜加厚7外层图形7镀锡、蚀刻退锡7二次钻孔7检验7丝印阻焊7镀金插头7热风整平7丝印字符7外形加工7测试7检验 *多层板镀镍金工艺流程下料磨边7钻定位孔7内层图形7内层蚀刻7检验7黑化7层压7钻孔7沉铜加厚7外层图形7镀金、去膜蚀刻7二次钻孔7检验7丝印阻焊7丝印字符7外形加工7测试7检验 *多层板沉镍金板工艺流程下料磨边7钻定位孔7内层图形7内层蚀刻7检验7黑化7层压7钻孔7沉铜加厚7外层图形7镀锡、蚀刻退锡7二次钻孔7检验7丝印阻焊7化学沉镍金7丝印字符7外形加工7 测试7检验 一步一步教你手工制作PCB 制作PCB 设备与器材准备 (1) DM-2100B 型快速制板机1 台 (2) 快速腐蚀机1 台 (3) 热转印纸若干 (4) 覆铜板1 张 (5) 三氯化铁若干 (6) 激光打印机1 台 (7) PC机1台

(8) 微型电钻1个 (1) DM-2100B型快速制板机 DM 一2100B型快速制板机是用来将打印在热转印纸上的印制电路图转印到覆铜板上的设备, 1) 【电源】启动键一按下并保持两秒钟左右,电源将自动启动。 2) 【加热】控制键一当胶辊温度在100C以上时,按下该键可以停止加热,工作状态显示 为闪动的“ C”。再次按下该键,将继续进行加热,工作状态显示为当前温度;按下此键后, 待胶辊温度降至100C以下,机器将自动关闭电源;胶辊温度在100C以内时,按下此键, 电源将立即关闭。 3) 【转速】设定键一按下该键将显示电机转速比,其值为30(0.8转/分)?80(2.5转份)。按 下该键的同时再按下”上"或"下"键,可设定转印速度。 4) 【温度】设定键一显示器在正常状态下显示转印温度,按下此键将显示所设定温度值。 最高设定温度为180~C,最低设定温度为100C ;按下此键的同时再按下”上"或"下"键,可设定温度。 5) "上"和"下"换向键一开机时系统默认为退出状态,制板过程中,若需改变转向,可直接按此键。 (2) 快速腐蚀机 快速腐蚀机是用来快速腐蚀印制板的。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腐蚀小型潜水泵使三氯化铁溶液进行循环,被腐蚀的印制版就处 在流动的腐蚀溶液中。为了提高腐蚀速度,可加热腐蚀溶液的温度。 (3) 热转印纸 热转印纸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通过高分子技术在它的表面覆盖了数层特殊材料的专用纸,具有耐高温不粘连的特性? (4) 微型电钻 微型电钻是用来对腐蚀好的印制电路板进行钻孔的。 4 ?实训步骤与报告 (1). PCB图的打印方法 启动Protel 98 一打开设计的PCB图-单击菜单栏中的File-Setup Printer 一获得Printer Setup 对话框.

焊接电路板技巧

手工焊接电路板的一点经验 2007-03-11 20:53 名词解释: 电烙铁:一种手工焊接的主要工具。 助焊剂:松香熔于酒精(1:3)形成"松香水",又称助焊剂。 一:正确使用电烙铁 1、电烙铁使用前要上锡,具体方法是:将电烙铁烧热,待刚刚能熔化焊锡时,涂上助焊剂(松香),再用焊锡均匀地涂在烙铁头上,使烙铁头均匀的吃上一层锡(亮亮的薄薄的就可以)。 2、在进行普通焊接的时候(比如在万能板上焊接直插式元件),一手烙铁,一手焊锡丝,靠近根部,两头轻轻一碰,一个焊点就形成了。焊点理想的形状是一坨屎那种。 3、在万能板上焊接直插元件时,要将引脚尽量插到底。 4、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烫坏元件,必要时可用镊子夹住管脚帮助散热。 5、焊接完成后,要用酒精把线路板上残余的助焊剂清洗干净,以防炭化后的助焊剂影响电路正常工作。 4、电烙铁应放在烙铁架上。 二:元件焊接顺序 先难后易,先低后高,先贴片后插装。 宗旨:焊接方便,节省时间。 先焊接难度大的,这主要是指管脚密集的贴片式集成芯片。如果把这些难度大的放于最后焊接,一旦焊接失败把焊盘搞坏,那就会前功尽弃。 先低后高,先贴片后插装。这样焊接起来方便。如先把高的元件焊接了,有可能妨碍其他元件的焊接,尤其是高大的元件密集众多的时候。如果先焊接插装的元件,电路板就会在焊台上放不平,影响焊接心情。 三:手工焊接贴片元件方法经验 首先在干净的焊盘上涂上一层助焊剂,再用干净的恒温电烙铁往焊盘上薄薄一层焊锡(一般

电路板制作的时候都已上好锡,不过有时手工上锡还是非常必要的),把元件放置上去对准,上锡固定好对角,然后随意挑一边用烙铁垂直引脚出线方向较缓滑过,同时稍用力下压元件这条边;然后就同样方法焊对边;然后就另外两边。最后检查,不好的地方重新焊过。焊接时电烙铁温度要适中,一般400度左右为好。 检查方法:首先目测,然后用尖细的东西检查每个引脚是否松动,最后可用万用表测量。 如果两管脚之间短路可涂上些助焊剂,趁酒精尚未挥发之际拿烙铁再烫一次就搞定了(烙铁头一定得弄干净了)。 在电子制作活动中,焊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焊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制作的质量。电子初学者往往忽视这个问题,下面我向大家谈谈焊接的基本知识。 1电烙铁的选择 焊接的主要工具是电烙铁。常用的除有内热式与外热式电烙铁外,还有吸锡电烙铁与恒温电烙铁。目前,市售的多为内热式电烙铁,常用规格有 20W,40W,70W几种。选哪一种电烙铁,这要根据具体的焊接对象来决定。如果你装制半导体收音机或其它小型电子元件,那么应该选20W的电烙铁,因为它具有发热快,耗电省,体积小和重量轻等特点。如果你装制电视机或维修较大型的家用电器时,要选用功率大一点的,如40W的电烙铁。电烙铁的功率选择一定要确当,过大会烫坏晶体管或其它怕热元件,过小往往会焊不牢元件,表面上看焊牢拉,实际上很容易产生假焊或虚焊现象。

电路板组装之焊接2

电路板组装之焊接(二) 主编白蓉生先生 5.3.6波焊的问题与原因 大批量波焊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然而要仔细追求原因与找出对策,确是需要相当专业与长期经验的专家才能胜任。如何将多年所累积下来的智能,让大多数从业者在很短时间内灵活应用,则可藉助对照表式一一列举其纲要,可从发生的原因上逐一着手解决,即便生手上路也会出现″虽不中亦不远矣″的成绩。运用纯熟后按图索骥手到擒来,则远比阅读众多文献而却条理不清下更为有效。下表列之问题与原因的对照表相当务实,业者应可加以利用。 顺序缺点原因之编号 1 沾锡不良或不沾锡1,2,3,11,12,13,14,16,,19,20,24,25,29,30 2 吹孔(Blow Hole)或孔中未填锡3,4,7,8,15,17,24,27,29 3 搭桥短路(Bridge)1,3,11,12,13,14,16,21,23,24,25,27,29,30,31 4 冷焊点(Cold soldering Joints)1,3,11,12,13,14,16,21,23,24,25,27,29,30,31 5 缩锡(Dewetting)1,3,8,20,24,27 6 焊点昏暗不亮(Dull Joint)9,16,25,27 7 板面助焊剂过多3,7,14,18,19,24 8 锡量过多(Excess Solder)2,3,6,7,10,14,18,19,24,17,31 9 锡池表面浮渣过多10,25,26 10 拖带锡量过多14,25,26 11 焊点表面砂粒状(Graing) 5,6,9,16,25,26,27,28 12 锡尖(Icicles)1,3,5,8,11,12,13,14,15,24,25,26,27,29,31 13 通孔中流锡填锡不足1,3,5,8,13,16,19,24,28,29 14 焊点之锡量不足4 15 焊垫浮离22,26,28 16 焊点缺锡1,3,10,12,13,18,24,29,31 17 焊点中有空洞3,4,7,8,13,15,17,24 18 溅锡(Solder Ball)5,7,12,13,18,21,26,27,30 19 焊点板面出面不良锡球(Solder Ball)7,10,11,15,22,24,30 20 焊点中或锡柱出现空间2,3,8,13,14,15,24,27 21 白色残渣(White Residues)20,30 原因编号之内容说明 1.焊锡性不好 2.板子在夹具上固定不牢或于输送带之移动不正确 3.输送速度太快 4.输送速度太慢 5.输送带出现抖动情形

电路板的焊接工艺

电路板焊接工艺 1、焊接的必要条件 1.1清洁金属表面 如欲焊接的金属表面有氧化膜或各种脏污存在时,则会形成焊接时之障碍物,溶锡不易沾到表面上。因此必须要将之除去。氧化膜可用松香除去,而像油脂之类的脏污,则要需用溶剂来去除。 1.2适当的温度 当加热过的焊接金属的温度比溶锡的溶点低时,则焊锡不会溶得好,也不能顺利地沾染到金属之表面。所以当加热温度过低时,则沾染性及扩散性都会变不佳,而无法得到良好的焊接结果。因此绝对需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之内加热。 1.3适当的锡量 如无法配合焊接部位的大小供给适量的溶锡的话,就会产生焊接强度不够的问题。 2、电烙铁的使用 2.1电烙铁的握取方法 2.2烙铁的保养方法 1)烙铁头每天送电前先将发热体内杂质清出,以防烙铁头与发热体或套筒卡死,并随时锁紧烙铁头以确保其在适当位置。 2)在焊接时,不可将烙铁头用力挑或挤压被焊接之物体,不可用磨擦方式焊接,如此并无助于热传导,且有损伤烙铁头。 3)不可用粗糙面之物体磨擦烙铁头。

4)不可使用含氯或酸之助焊剂。 5)不可加任何化合物于沾锡面。 6)当天工作完后,不焊接时将烙铁头擦搽干净重新沾上新锡于尖端部份,并將之存放在烙铁架上以及将电源关闭。 2.3烙铁使用的注意事项 1)新买的烙铁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给它蘸上一层锡(给烙铁通电,然后在烙铁加热到一定的时候就用锡条靠近烙铁头),使用久了的烙铁将烙铁头部锉亮,然后通电加热升温,并将烙铁头蘸上一点松香,待松香冒烟时在上锡,使在烙铁头表面先镀上一层锡。 2)电烙铁通电后温度高达250摄氏度以上,不用时应放在烙铁架上,但较长时间不用时应切断电源,防止高温“烧死”烙铁头(被氧化)。要防止电烙铁烫坏其他元器件,尤其是电源线,若其绝缘层被烙铁烧坏而不注意便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不要把电烙铁猛力敲打,以免震断电烙铁内部电热丝或引线而产生故障。 4)电烙铁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在烙铁头部留有锡垢,在烙铁加热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用湿布轻檫。如有出现凹坑或氧化块,应用细纹锉刀修复或者直接更换烙铁头。 3、焊料与焊剂 3.1焊料 有铅锡丝,成份中含有Pb(如:Sn63/PB 37)溶点: 183度 无铅锡丝 1)成份中未含有Pb (如:Sn96.5 / Ag3 / Cu0.5) 2)有无铅标记 3)溶点: 217度 3.2助焊剂 助焊剂是一种焊接辅助材料,其作用如下: 1)去除氧化膜。2)防止氧化。3)减小表面张力。4)使焊点美观。 常用的助焊剂有松香、松香酒精助焊剂、焊膏、氯化锌助焊剂、氯化铵助焊剂等。

手工焊接电路板的一点心得体会

手工焊接电路板的一点 心得体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以下是我从事几个月的焊接工作的一点体会,献给大家。 名词解释: 电烙铁:一种手工焊接的主要工具。 助焊剂:松香熔于酒精(1:3)形成"松香水",又称助焊剂。 一:正确使用电烙铁 1、电烙铁使用前要上锡,具体方法是:将电烙铁烧热,待刚刚能熔化焊锡时,涂上助焊剂,再用焊锡均匀地涂在烙铁头上,使烙铁头均匀的吃上一层锡。 2、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烫坏元件,必要时可用镊子夹住管脚帮助散热。 3、焊接完成后,要用酒精把线路板上残余的助焊剂清洗干净,以防炭化后的助焊剂影响电路正常工作。 4、电烙铁应放在烙铁架上。 二:元件焊接顺序 先难后易,先低后高,先贴片后插装。 宗旨:焊接方便,节省时间。 先焊接难度大的,这主要是指管脚密集的贴片式集成芯片。如果把这些难度大的放于最后焊接,一旦焊接失败把焊盘搞坏,那就会前功尽弃。 先低后高,先贴片后插装。这样焊接起来方便。如先把高的元件焊接了,有可能妨碍其他元件的焊接,尤其是高大的元件密集众多的时候。如果先焊接插装的元件,电路板就会在焊台上放不平,影响焊接心情。

三:手工焊接贴片元件方法经验 首先在干净的焊盘上涂上一层助焊剂,再用干净的恒温电烙铁往焊盘上薄薄一层焊锡(一般电路板制作的时候都已上好锡,不过有时手工上锡还是非常必要的),把元件放置上去对准,上锡固定好对角,然后随意挑一边用烙铁垂直引脚出线方向较缓滑过,同时稍用力下压元件这条边;然后就同样方法焊对边;然后就另外两边。最后检查,不好的地方重新焊过。焊接时电烙铁温度要适中,一般400度左右为好。 检查方法:首先目测,然后用尖细的东西检查每个引脚是否松动,最后可用万用表测量。 如果两管脚之间短路可涂上些助焊剂,趁酒精尚未挥发之际拿烙铁再烫一次就搞定了(烙铁头一定得弄干净了)。

电路板手工焊接通用工艺

电路板手工焊接通用工艺 一、目的 规定电路板元器件手工焊接工序应遵循的基本工艺要求。 二、手工焊接工艺要求 1、焊前准备 ⑴熟悉所焊印制板的板图,并按板图检查元器件型号、规格及数量是否符合图纸上的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反映。 ⑵检查各种元件的引脚或引线是否氧化过重、元件标识是否不清,如有以上情况,必须将其挑选出来以作其它处理。 ⑶检查印制板是否有变形和挠曲。 2、装焊顺序 元器件装焊顺序依据的原则是:先低后高,先小后大。一般情况下,应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大功率管顺序焊接。 3、对元器件焊接的要求 ⑴电阻的焊接:按图将电阻准确装入规定位置,型号标记要易

见且方向也尽量一致。要求焊接一种规格后再焊接另一种规格。 ⑵电容的焊接:按图将电容准确装入规定位置,并注意有极性电容的极性方向不能错。电容上的型号标记要易见见且方向也尽量一致。电解电容要紧靠PCB板,不可悬浮。 ⑶二极管的焊接:正确辨认正负极性后按要求装入规定位置,型号标记要易见,焊接时间尽量可能短。 ⑷三极管的焊接:正确辨认各引脚后按要求装入规定位置,型号标记要易见,焊接时间尽可能短。 ⑸场效应管的焊接:正确辨认各引脚后按要求装入规定位置,焊接时间尽可能短。需要加散热片的,将接触面打磨光滑并加硅脂后再紧固。 ⑹集成电路(芯片)的焊接: 集成电路(芯片)焊接时,要注意按图纸要求检查型号、焊接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焊接时先焊芯片边沿的两只引脚,以便使其定位,然后再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进行逐点焊接。焊接时间尽可能短,禁止拉焊。 4、焊接时焊锡用量适当,偏少不易焊牢,偏多焊点不美观且容易短路。焊接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焊接工具:焊接小型电子元件用20w内燃式电烙铁。 焊料:中间带松香的焊锡丝。 焊接方法: (1)新的电子元件及线路板都有镀锡,可以直接焊。旧的元件要除去表面氧化层、锈蚀、污物等。 (2)先将加热好的电烙铁,放在引脚与线路板的交界处并与平面成45度角。(3)加热3-5秒再将焊锡丝放在交界处,待焊锡充分熔化后并充分结合后,移开电烙铁级焊锡丝。 (4)用吹气的方法是焊点迅速冷却。 (5)焊点尽量小,牢固。 (6)焊接时间尽量短。 焊接时注意事项: (1)电烙铁接地线与电源接地线相接,防止电烙铁漏电发生事故。 (2)焊接时用镊子夹住元件的引线,防止因温度过高损坏元件。 (3)焊锡未凝固前切莫摇晃元件,防止虚焊假焊。 (4)焊接多种电器元件时,以先大后小的原则。 (5)焊接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芯片时,应将电烙铁接地,或切断电烙铁电源后用余热来焊。防止电烙铁感应电压使芯片损坏。 评估要素: (1)采用正确的方法完成电子线路的焊接与装配。(工具、焊料的准备、焊接步骤及方法。) (2)经仪器测试,电路功能正确。 (3)检查外观,电子元件排列整齐焊点圆滑且无虚焊。 a.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PCB板焊接工艺流程介绍 PCB板焊接过程中需手工插件、手工焊接、修理和检验。 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按清单归类元器件—插件—焊接—剪脚—检查—修整。 PCB板焊接的工艺要求 元器件加工处理的工艺要求 元器件在插装之前,必须对元器件的可焊接性进行处理,若可焊性差的要先对元器件引脚镀锡。

元器件引脚整形后,其引脚间距要求与PCB板对应的焊盘孔间距一致。 元器件引脚加工的形状应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和焊接后的机械强度。 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工艺要求 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且上道工序安装后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 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元器件在PCB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不允许一边高,一边低;也不允许引脚一边长,一边短。 1.1P CB板焊点的工艺要求 焊点的机械强度要足够 焊接可靠,保证导电性能 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 2.PCB板焊接过程的静电防护 静电防护原理 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累,采取措施使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累应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 静电防护方法 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采用埋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 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用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可以中和静电源的静电。 常使用的防静电器材 电子元器件的插装

电路板焊接工艺模板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PCB板焊接工艺 1.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1.1PCB板焊接工艺流程介绍 PCB板焊接过程中需手工插件、手工焊接、修理和检验。 1.2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按清单归类元器件—插件—焊接—剪脚—检查—修整。 2.PCB板焊接的工艺要求 2.1元器件加工处理的工艺要求 2.1.1元器件在插装之前, 必须对元器件的可焊接性进行处理, 若可焊性 差的要先对元器件引脚镀锡。 2.1.2元器件引脚整形后, 其引脚间距要求与PCB板对应的焊盘孔间距一 致。 2.1.3元器件引脚加工的形状应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和焊接后的 机械强度。 2.2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工艺要求 2.2.1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 先小后大, 先轻后重, 先 易后难, 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 且上道工序安装后不能影响 下道工序的安装。 2.2.2元器件插装后, 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 并尽可能从左到右 的顺序读出。 2.2.3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 不能错装。 2.2.4元器件在PCB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 排列整齐美观, 不允许斜排、 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 不允许一边高, 一边低; 也不允许引脚一边 长, 一边短。

2.3PCB板焊点的工艺要求 2.3.1焊点的机械强度要足够 2.3.2焊接可靠, 保证导电性能 2.3.3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 3.PCB板焊接过程的静电防护 3.1静电防护原理 3.1.1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累, 采取措施使之控制在安全 范围内。 3.1.2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累应迅速消除掉, 即时释放。 3.2静电防护方法 3.2.1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 提供静 电释放通道。采用埋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 3.2.2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 用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 能够中和静电 源的静电。 常使用的防静电器材 4.电子元器件的插装 电子元器件插装要求做到整齐、美观、稳固。同时应方便焊接和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 4.1元器件分类

PCB板焊接工艺流程讲解学习

P C B板焊接工艺流程

PCB板焊接工艺(通用标准) 1.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1.1PCB板焊接工艺流程介绍 PCB板焊接过程中需手工插件、手工焊接、修理和检验。 1.2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按清单归类元器件—插件—焊接—剪脚—检查—修整。 2.PCB板焊接的工艺要求 2.1元器件加工处理的工艺要求 2.1.1元器件在插装之前,必须对元器件的可焊接性进行处理,若可焊性差的要先对元器 件引脚镀锡。 2.1.2元器件引脚整形后,其引脚间距要求与PCB板对应的焊盘孔间距一致。 2.1.3元器件引脚加工的形状应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和焊接后的机械强度。 2.2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工艺要求 2.2.1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 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且上道工序安装后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2.2.2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 2.2.3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2.2.4元器件在PCB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 叠排列;不允许一边高,一边低;也不允许引脚一边长,一边短。 2.3PCB板焊点的工艺要求 2.3.1焊点的机械强度要足够 2.3.2焊接可靠,保证导电性能 2.3.3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 3.PCB板焊接过程的静电防护 3.1静电防护原理 3.1.1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累,采取措施使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1.2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累应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 3.2静电防护方法 3.2.1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采 用埋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

电路板组装之焊接

自路板组装之焊接 一、前言电子工业必须用到的焊锡焊接(Soldering )可简 称为“焊接”,其操作温度不超过400 C(焊点强度也稍嫌不足) 者,中国国家标准(CNS称为之“软焊”,以有别于温度较高的 “硬焊”(Brazing,如含银铜的焊料)。至于温度更高(800 C以上)机械用途之Welding,则称为熔接。由于部份零件与电路板之有机底材不耐高温,故多年来电子组装工业一向选择此种焊锡焊接为标准作业程序。由于焊接制程所呈现的焊锡性 (Solderability )与焊点强度(Joi nt stre ngth )均将影响到整体组装品的品质与可靠度,是业者们在焊接方面所长期追求与面对的最重要事项。二、焊接之一般原则本文将介绍 波焊(Wave Soldering)、熔焊(Reflow S oldering )及手焊(Hand Soldering) 三种制程及应注意之重点,其等共同适用之原则可先行归纳如下: 2.1空板烘烤除湿(Baking) 为了避免电路板吸水而造成高温焊接时的爆板、溅锡、吹孔、焊点空洞等困扰起见,已长期储存的板子(最好为2 0C,RH30%)应先行烘烤,以除去可能吸入的水份。其作业温度与时间之匹配如下:(若劣化程度较轻者,其时间尚可减半)。温度「C) 时间 (hrs. ) 12 0C 3 . 5-7 小时100C 8 — 16 小时8 0C 18-48小时 内焊完,以避免再度吸水续增困扰。 2.2预热(Pre heating) 当电路板及待焊之诸多零件,在进入高 温区(2 2 0 C以上)与熔融焊锡遭遇之前,整体组装板必须先行预热,其功用如下:(1)可赶走助焊剂中的挥发性的 成份,减少后续输送式快速量产焊接中的溅锡,或PTH孔中填 锡的空洞,或锡膏填充点中的气洞等。(2)提升板体与 零件的温度,减少瞬间进入高温所造成热应力(Thermal Stress)的各种危害,并可改善液态融锡进孔的能力。 (3)增加助焊剂的活性与能力,使更易于清除待焊表面的氧化

电路板板焊接工艺和流程

电路板板焊接工艺和流程 1.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1.1PCB板焊接工艺流程介绍 PCB板焊接过程中需手工插件、手工焊接、修理和检验。 1.2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按清单归类元器件—插件—焊接—剪脚—检查—修整。 2.PCB板焊接的工艺要求 2.1元器件加工处理的工艺要求 2.1.1元器件在插装之前,必须对元器件的可焊接性进行处理,若可焊性差的要先对元器件引脚镀 锡。 2.1.2元器件引脚整形后,其引脚间距要求与PCB板对应的焊盘孔间距一致。 2.1.3元器件引脚加工的形状应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和焊接后的机械强度。 2.2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工艺要求 2.2.1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 特殊元器件,且上道工序安装后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2.2.2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 2.2.3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2.2.4元器件在PCB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 不允许一边高,一边低;也不允许引脚一边长,一边短。 2.3PCB板焊点的工艺要求 2.3.1焊点的机械强度要足够 2.3.2焊接可靠,保证导电性能 2.3.3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 3.PCB板焊接过程的静电防护 3.1静电防护原理 3.1.1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累,采取措施使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1.2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累应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 3.2静电防护方法 3.2.1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采用埋地线 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 3.2.2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用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可以中和静电源的静电。

如何焊接电路板

如何焊接电路板 我现在开始焊接电路板,我在焊接的过程中有很多心得,下面的一些技巧都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 在焊接的过程中,我明白了焊接的原理,即是:焊锡借助于助焊剂的作用,经过加热熔化成液态,进入被焊金属的缝隙,在焊接物的表面,形成金属合金使两种金属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金属合金就是焊锡中锡铅的原子进入被焊金属的晶格中生成的,因两种金属原子的壳层相互扩散,依靠原子间的内聚力使两种金属永久地牢固结合在一起。 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并且通过观看视频,更加了解焊接的步骤以及七种错误的焊接方法,步骤为:用斜口钳将铜丝截成等长度的小段,并加工成弯钩,插入过孔;将烙铁头清理干净; 用电烙铁与焊锡丝将加工好的弯钩焊接在新的电路板上:a左手拿焊锡丝,右手拿电烙铁。b把电烙铁以45度左右夹角与焊盘接触,加热焊盘。c待焊盘达到温度时,同样从与焊板成45度左右夹角方向送焊锡丝。d待焊锡丝熔化一定量时,迅速撤离焊锡丝。e最后撤离电烙铁,撤离时沿铜丝竖直向上或沿与电路板的夹角45度角方向。 在焊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焊接的时间不能太久,大概心里默数1,2即可,然后再撤离焊锡丝,再撤离电烙铁,在撤离电烙铁时,也一样心里默数1、2即可;焊锡要适量,少了可能虚焊。 在焊的过程中,出现虚焊或则焊接不好,要把焊锡焊掉,重新再焊。在吧焊锡焊掉的过程中,左手拿这吸锡器,右手拿着电烙铁,先把电烙铁以45度左右夹角与焊盘接触,加热焊锡,再将吸锡器靠近焊锡,按下吸锡器的按钮,就可以吧焊锡焊掉,重复多次,就可清除焊盘上的焊锡,注意不要将焊盘加热太久,以免把焊盘的铜给焊掉。

焊接电路板的图片:

PCB板设计的作业—P62 第15题 一、焊接操作要领 1、焊前准 1.1、物料:含直接用料和辅料,留意焊接元件有否极性要求,元件脚有否

电路板焊接规范精编版

电路板焊接规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路板焊接规范一、元器件在电路板插装的工艺要求: ①元器件在电路板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且上道工序安装后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②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③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④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不允许一边高、一边低,也不允许引脚一边长、一边短。 二、插装元器件焊接规范 1、电阻器的插装: ①、看电阻器上的色环(高精度金属膜电阻器)或电阻器上的标示字符排列顺序(高精度低温漂电阻器),确定电阻值是否正确,如有色环不全(字迹不清晰)或封装有破损的需更换器件;②、弯脚插装,根据插装孔的实际间距对比电阻器的引脚,用镊子夹住引脚平移到合适位臵后快速将引脚弯下,以两引脚插装后能自行稳固为宜,同时使电阻离印制板面高度为2mm左右;③、插装时注意电阻器的正反方向,正向应为从左到右前四个色环之间间隙较小,与第五个色环间隙相对较大(高精度低温漂电阻器的正反判断和集成电路相同);反之则为反向。正确的插装方式应为正向插装;

④、若是纵向排列,则按色环排列,上面四个环间隙较小,第五个环与前四个色环间隙较大(高精度金属膜电阻器)或电阻器上的表示字符为从上到下排列(高精度低温漂电阻器)。 2、电容的插装: ①、看电容上的文字标识,确定使用产品与器件表无误,如有封装损坏、字迹模糊或断腿则需更换器件; ②、弯腿插装,根据插装孔的实际间距对比电容的引脚,用镊子夹住引脚平移到合适位臵后快速将引脚弯下,以两引脚插装后能自行稳固为宜,同时使电容离印制板面高度为2mm 左右; ③、电容排列要保证其标识字方向一致,便于观测。焊盘左右排列的电容应使标识字面朝操作者,焊盘上下排列的电容应使标识字面向操作者左边方向。(电路板正面向上) 3、二极管的焊接 正确辨认正负极后按要求装入规定位臵,型号及标记要易看得见,焊接要求可参考电阻的要求。 4、集成电路器件的插装: ①、如器件引脚弯曲,则用镊子夹住弯曲引脚所在面所有引脚轻轻捏合以矫正; ②、如有引脚端裂或断则视为器件损坏,不予使用需更换新器件; ③、在进行插装的时候要注意器件的正反,面对器件时,器件上的标号字符应为由左到右排列。

电路板焊接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一、电路板焊接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1、焊接微小器件(电阻、电容等)。 2、焊接电源部分,并进行电源的调试,确保各组电源的正确无误。 3、焊接IC。 4、焊接接插件。 5、电路焊接完毕,酒精浸泡10分钟左右,用刷子洗刷干净,晾干。 6、电路板的检查:A、元件有没有错焊、漏焊。 B、元件的方向、极性是否正确。 C、仔细检查是否有短路和虚焊。 注:电路板检查应重复两三次。 二、电路板焊接工艺要求: 1、正确:保证每个元件的正确无误。 2、美观:元器件摆放端正,焊接点圆滑。 3、牢固:保证元器件焊接牢固可靠。 三、整机测试 1、编码器的测试: 准备工作:准备好调制器一台,节目源(如DVD等)一台,卫星接收机(用作接收调制器信号)一台,电视机一台,视频线三根,S端子连接线、音频线、码硫数据线(双Q9线)、射频线(L16转F 头)各一根。

测试步骤: A.连接好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开机,查看显示屏,看显示是否正常。 B.操作键盘,首先将编码器调用一次默认设置。 C.在电视机上查看图像效果,看图像是否正常。 D.用电吹风给编码器慢慢加温,观察图像是否正常。 E.用手敲打编码器,观察图像是否正常。 F.重复多次开关机,看编码器是否很正常工作。 G.接口检查:更换不同的数据接口进行检查。 注:以上操作过程所涉及的具体操作方法请查看产品操作说明书,对应说明书所注明的功能做一次检查。 测试结束:在以上检查过程,图像和声音一直是流畅的设备为合格设备。 2、复用器测试: 准备工作:准备好调制器一台,编码器一台,节目源(如DVD 等)一台,卫星接收机(用作接收调制器信号)一台,电视机一台,码流数据线两根,视频线、音频线、(双Q9线)、射频线(L16转F 头)各一根。

电路板焊接通用工艺规范

电路板焊接通用工艺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路板焊接中的工艺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XXX公司电子元器件焊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 7262.1-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件的安装 HB 7262.2-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件的焊接 SJ 20385A-2008 军用电子设备电气装配技术要求 QJ 3011-1998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焊接通用技术要求 QJ 3012-1998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元器件通孔安装技术要求 3环境要求和一般要求 3.1 工作场地应通风、照明良好,并保持温度为15℃~35℃,湿度为30%~75%。 3.2 工作场地应无灰尘,及时清除杂物(如污垢、油脂、导线头、绝缘体碎屑等)。工作区不得洒水,不允许吸烟和饮食。 3.3 工作台上应有防静电台垫等防静电措施,防静电台垫要可靠接地。工作台应整洁、干净、无杂物。工作台上应有触电断路保护装置。 3.4 在焊接ESDS元器件时,操作人员必须身着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防静电帽、防静电腕带进行操作。 3.4 技术文件、工具、元器件等应放在规定的地方。 3.5 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人员,并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4元器件搪锡 4.1 清洁元器件引线 检查元器件引线查看是否有氧化层、粘污,用橡皮擦轻擦引线去除氧化层、粘污,必要时可用W14-W28号金相砂纸单方向轻砂引线表面,直至去除氧化层,但不可将引线上的镀层去除。距引线根部3~5mm的位置处不进行去除氧化层操作,引线清洁后要对清洁部位进行清洗。氧化层去除后2H内要搪锡完毕,清洁后引线禁止用手直接触碰。 4.2 元器件引线搪锡 在清洁后的元器件引线上搪锡,搪锡段离引线根部距离一般不小于3mm。引线上无氧化层,可焊性良好的元器件,可不搪锡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 5元器件安装 5.1 元器件成形 5.1.1 成形工具必须表面光滑,夹口平整圆滑。以免损伤元器件。 5.1.2 成形时,不应使元器件本体产生破裂,密封损坏或开裂,也不应使引线与元器件内部连接断开。 5.1.3 当弯曲或切割引线时,应固定住元器件引线根部,防止产生轴向应力,损坏引线根部或元器件内部连接。

PCB焊接工艺

PCB焊接工艺 1、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1.1 PCB焊接工艺流程介绍 PCB焊接过程中需要手工插件、手工焊接、修理和检验 1.2 PCB焊接的工艺流程 按清单归类器件—插件—焊接—剪脚—检查—修正 2、PCB板焊接的工艺要求 2.1 元器件加工处理的工艺要求 2.1.1 元器件在插装之前,必须对元器件的可焊接性进行处理,若可焊性差的要先对元器件引脚镀锡 2.1.2 元器件引脚整形后,其引脚间距要求与PCB板对应的焊盘孔间距一致。 2.1.3 元器件引脚的加工形状应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和焊接后的机械强度 2.2 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工艺要求 2.2.1 元器件在PCB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小小后大,先轻后重,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且上道工序安装后补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2.2.2 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 2.2.3 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2.2.4 元器件在PCB板上的插装应分步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不允许一边高,一边低;也不允许一边引脚长,一边短。 2.3 PCB板焊接的工艺要求 2.3.1 焊点的机械强度要足够 2.3.2 焊接可靠,保证导电性能 2.3.3 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 3、PCB焊接过程的静电防护 3.1 静电防护原理 3.1.1 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累,采取措施使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即时释放。 3.2 静电防护方法 3.2.1 泄露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

采用埋底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底线。 3.2.2 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用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可以中和静电源的静电。 常使用的防静电器材。。。。。。 4、电子元器件的插装 电子元器件插装要求做到整齐、美观、稳固。同时应方便焊接和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 4.1 元器件分类 按电路图或清淡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变压器,插件先、座,导线,紧固件等归类。 4.2.1 元器件整形的基本要求 所有元器件引脚均不得从根部弯曲,一般应留1.5MM以上。 要尽量将有字符的元器件面置于易观察的位置。 4.2.2 元器件的引脚成形 手工加工的元器件整形,弯引脚可以借助镊子或小螺丝刀对引脚整形。 4.3 插件顺序 手工插装元器件,应满足工艺要求。插装时不要用手直接碰元器件引脚和印刷版铜箔。 4.4 元器件插装的方式 二极管、电容器、电阻器等元器件军事俯卧式安装在印刷PCB上的。 5、焊接主要工具 手工焊接是每一个电子装配工得必须掌握的技术,正确选用焊料和焊剂,根据实际情况喧杂焊接工具,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必备条件。 5.1 焊料与焊剂 5.1.1 焊料 能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易熔金属或合金都叫焊料。通常用的焊料中,喜占62.7%,铅占37.3%。这种配比的焊锡熔点和凝固点都是183℃,可以有液态直接冷却为固态,不经过半液态,焊点可迅速凝固,缩短焊接时间,减少虚焊,该点温度称为共品点,该成分配比的焊锡称为共品焊锡。共品焊锡具有低熔点,熔点与凝固点一致,流动性好,表面张力小,润湿性好,机械强度高,焊点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剪力,导电性能好的特点。 5.1.2 助焊剂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 焊接工具:焊接小型电子元件用20w内燃式电烙铁。 焊料:中间带松香的焊锡丝。 焊接方法: (1)新的电子元件及线路板都有镀锡,可以直接焊。旧的元件要除去表面氧化层、锈蚀、污物等。 (2)先将加热好的电烙铁,放在引脚与线路板的交界处并与平面成45度角。 (3)加热3-5秒再将焊锡丝放在交界处,待焊锡充分熔化后并充分结合后,移开电烙铁级焊锡丝。 (4)用吹气的方法是焊点迅速冷却。 (5)焊点尽量小,牢固。 (6)焊接时间尽量短。 焊接时注意事项: (1)电烙铁接地线与电源接地线相接,防止电烙铁漏电发生事故。 (2) 焊接时用镊子夹住元件的引线,防止因温度过高损坏元件。(3)焊锡未凝固前切莫摇晃元件,防止虚焊假焊。 (4)焊接多种电器元件时,以先大后小的原则。 (5)焊接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芯片时,应将电烙铁接地,或切断电烙铁电源后用余热来焊。防止电烙铁感应电压使芯片损坏。 评估要素: (1)采用正确的方法完成电子线路的焊接与装配。(工具、焊料的准备、焊接步骤及方法。) (2)经仪器测试,电路功能正确。 (3)检查外观,电子元件排列整齐焊点圆滑且无虚焊。 a.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PCB板焊接工艺流程介绍

PCB板焊接过程中需手工插件、手工焊接、修理和检验。 PCB板焊接的工艺流程 按清单归类元器件—插件—焊接—剪脚—检查—修整。 PCB板焊接的工艺要求 元器件加工处理的工艺要求 元器件在插装之前,必须对元器件的可焊接性进行处理,若可焊性差的要先对元器件引脚镀锡。 元器件引脚整形后,其引脚间距要求与PCB板对应的焊盘孔间距一致。 元器件引脚加工的形状应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和焊接后的机械强度。 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工艺要求 元器件在PCB板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且上道工序安装后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 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元器件在PCB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不允许一边高,一边低;也不允许引脚一边长,一边短。 1.1PCB板焊点的工艺要求

电路板焊接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电路板焊接流程及其注意事 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电路板焊接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1、焊接微小器件(电阻、电容等)。 2、焊接电源部分,并进行电源的调试,确保各组电源的正确无误。 3、焊接IC。 4、焊接接插件。 5、电路焊接完毕,酒精浸泡10分钟左右,用刷子洗刷干净,晾干。 6、电路板的检查: A、元件有没有错焊、漏焊。 B、元件的方向、极性是否正确。 C、仔细检查是否有短路和虚焊。 注:电路板检查应重复两三次。 二、电路板焊接工艺要求: 1、正确:保证每个元件的正确无误。 2、美观:元器件摆放端正,焊接点圆滑。 3、牢固:保证元器件焊接牢固可靠。 三、整机测试 1、编码器的测试: 准备工作:准备好调制器一台,节目源(如DVD等)一台,卫星接收机(用作接收调制器信号)一台,电视机一台,视频线三根,S端子连接线、音频线、码硫数据线(双Q9线)、射频线 (L16转F头)各一根。

连接框图: 测试步骤: A.连接好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开机,查看显示屏,看显示是否正常。 B.操作键盘,首先将编码器调用一次默认设置。 C.在电视机上查看图像效果,看图像是否正常。 D.用电吹风给编码器慢慢加温,观察图像是否正常。 E.用手敲打编码器,观察图像是否正常。 F.重复多次开关机,看编码器是否很正常工作。 G.接口检查:更换不同的数据接口进行检查。 注:以上操作过程所涉及的具体操作方法请查看产品操作说明书,对应说明书所注明的功能做一次检查。 测试结束:在以上检查过程,图像和声音一直是流畅的设备为合格设备。 2、复用器测试: 准备工作:准备好调制器一台,编码器一台,节目源(如DVD 等)一台,卫星接收机(用作接收调制器信号)一台,电视机一台,码流数据线两根,视频线、音频线、(双Q9线)、射频线(L16转F头)各一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