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渊考: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族人民自觉凝聚而成的共同体称谓。中华民族前身的融合和统一,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全过程,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
1、社会历史根源
原始社会时期,神州大地上的中原华夏族先民与其他地区先民在文化上,已经互相渗透,相互融合。从神州大地文明产生开始,这种渗透与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夏,接下来是商、周,其分布都在黄河流域,在它们周围还有淮夷、于夷、方夷、人方、土方、戎方等族部交错而居。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名字消失,他们都融入到了夏人、殷人、周人为主体的族群中,统称为华夏族。由此可见,华夏族从一开始便包融进了多民族血统和多民族文化。到了汉代,华夏族居住范围更大,与周围部落的交流,融合进一步增强,从而形成更大的民族——汉族,华夏族改称汉族。汉族的形成使更多的血统与文化融入。在以后的岁月里,这种融入更是不断增强,在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同时,汉族也不断融入少数民族中。尤其是成吉思汗迁民等官方移民,大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当时,中国以汉人为主的中原文明属于强势文明,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被广为传播。多渠道融合使民族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不少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如“拓跋氏自认为黄帝的后裔,宇文氏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也以‘汉’为国号,这些都说明了众多的少数民族都对中国历史有着强烈的自觉的历史认同感”。[1]历史认同导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所以每当中华民族遭受外来列强侵略时,华夏儿女作为外来侵略势力的应对者,其整体性就会突显出来,各族人民由自发结合走向自觉联合,中华民族由一个自发的整体升华为一个自觉的整体,各族人民对其共同的利益、安危、内在联系和一体性有了更为明确、自觉地认识。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国人对“中华”一词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的认同,使得人们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利益,确立各类组织和事物名称时,喜欢用“中华”字符。从近代的鸦片战争到“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一次又一次使中华儿女认识到团结统一的重要,一体化的“中华民族”观念渗透到了各民族和各阶级人民大众的心中。最终把“中华民族”观念牢牢地确立在最为广大的国人和海外侨胞脑海与心中。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应是就所有民族共有的精神而言的,而不是指哪一个少数民族或汉族单独拥有的整体精神。因此,团结统一,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和精神积淀。
2、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地域因素: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它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沃土。但同时又是在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历史推动下形成和不断发展的。
中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江山如此多娇。这些都为中华儿女提供了极为生动极富魅力的情感素材,使中国人为之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这种情感日积月累,便孕育了中国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大地的这些优势向来被人视为得天独厚之处。事实上,它也有着人们往往忽视的不利因素。汤因比曾在《历史研究》中指出:“(关于黄河下游古代文明)我们发现人类在这里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
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灾难以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地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换。”除了汤因比列举的黄河下游上述不利环境因素以外,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也是如此,直至汉唐盛世,人们动辄还称其为“瘴疠蛮荒之地”。总之,华夏先人早期面对的自然生存环境比我们所想象的要艰难得多,就是在这样艰苦的自然生存环境中,我们的先人没有气馁,凭借着他们对这片土地和生命的挚爱,演绎了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礼赞人力、颂扬进取精神的英雄颂歌。
华夏大地除了上述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外,其地理环境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厚重的民族精神也产生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各族人民很早就生息在东亚大陆上。她的东面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沧海,西北面多为沙漠戈壁,而西南面则是峰峦叠障、险峰林立的青藏高原。尽管中国北面、西面和西南面与许多国家接壤,但基本上属于半封闭性的大陆国家。这种半封闭性的大陆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精神和品德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这种地理环境使中国人不必像海洋民族那样承担许多风险,过多地与自然做斗争,而是过着相对平稳而安定的生活。这便使我们中华民族一开始就有求“稳”求“静”的精神理念。由此培育了中华儿女安土重迁、默默耕耘,厌兵息战,爱好和平的传统民族精神。其次,这种半封闭性陆地特点使中国人生活和生产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较少依赖外来力量。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依靠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以求生存。尤其是中华儿女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创造了秦汉的威武、唐宋的豁达和明清的宽广等辉煌的古代文明。长期以来,中华儿女逐步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意识,从而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勇敢的品德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3、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距今170多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生息在祖国这片土地上。公元前21世纪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之一。在人类社会初期,中华民族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没有先人的经验可学,只能靠摸索向前,这种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的伟大开拓精神和勇敢精神,便在中华儿女的现实生产生活中沉淀和积累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中华民族在古代和近代,始终以农耕经济为主。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包含了华夏儿女无尽的努力和付出。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以桑麻、黄帝造车、伏羲制卦、仓颉造字、大禹治水,无不映射出华夏先民重视人力,奖励进取的自强精神。在农耕文明中,通过长期的摸索,他们深深地体会到,要生存和发展,就须有两大保障:一是人的不懈努力,二是靠天的配合。在当时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情况下,要想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这种观念意识逐渐培育出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古代中国人眼里,凡是自己无能为力的自然和社会力量都是“天”,所以要生存和发展就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也就是只有人和现实世界统一起来,人们才可生存和发展,否则,逆天(自然、社会规律)而行只能死路一条。这样“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追求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就成了古代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华儿女就是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改造自然,抵御外强,发展生产,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和交流,创造了东方的人类古代文明,并形成了民族绝大多数人认同、接受、追求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