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松果体区占位影像表现

松果体区占位影像表现
> CT/MR表现 :常为囊实性 ,病灶密度/信号不均 ,钙化、 脂肪密度/信号是重要诊断依据 > 增 强 扫 描 :强化不均 ,囊壁及实性成分强化 ,显著强化提示恶性
8岁 男性 突发头痛2天 ,呕吐1天——成熟畸胎瘤
混合型生殖细胞瘤
> 一种罕见的癌症 ,由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瘤肿瘤组成 > 包括 :绒癌( HCG )、卵黄囊瘤( AFP )、胚胎性癌、 畸胎瘤、精原细胞瘤 > CT/MR:密度/信号常不均匀 囊变多见 > 增 强 :明显强化、不均匀
> 女 11 岁 腰痛4月余
松果体囊肿
女 29岁 体检发现松果体囊肿2年余
转移瘤
> 松果体区转移瘤少见 > 如为多发病灶 ,则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鉴别 ,后者也可多发 > 脑内转移瘤水肿明显 ,生殖细胞瘤周围水肿不明显 > 转移瘤发病年龄较生殖细胞瘤大 ,且有原发病史 > 松果体区最常见转移瘤 :肺癌、乳腺癌、 肾癌、 胃肠道肿瘤等 > 转移性疾病被认为与血源性扩散有关 > 影像表现大多与原发肿瘤相似
56岁 女性 头痛、头晕1周——松果体细胞瘤
60岁 男性 反复头痛1月余——松果体细胞瘤
松果体区松果体细胞瘤主要与生殖细胞瘤鉴别 : a. 年龄很重要!生殖细胞瘤青少年男性多见 ,松果体细胞瘤年龄大者多见 b.松果体细胞瘤CT密度及MR信号、 强化与生殖细胞瘤相似 ,难以鉴别 c.松果体细胞瘤内可出现散在钙化斑点 ,生殖细胞瘤常推移松果体钙化 d.松果体细胞瘤不具有生殖细胞瘤侵犯三脑室后部形成的V形狭窄 e. 鞍上池、基底节区及脑实质内有肿瘤病灶时考虑生殖细胞瘤
松果体母细胞瘤
> 高度恶性松果体细胞瘤 ,WHO IV 级 ,常见脑脊液转移 > 发生于任何年龄 ,常发生于20岁以前 ,无明显性别差异 > 脑脊液转移常见且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 ,故全颅脊柱轴成像很必要 > 肿瘤体积较大 ,向周围浸润性生长 ,边界不清 ,瘤内坏死出现常见 > CT呈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MR信号与灰质信号相近;增强肿瘤不均匀显著强化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及影像学诊断(三)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及影像学诊断(三)

Age and sex distribution of medulloblastoma, based on 651 cases.
• 临床及神经影像
– 患者常出现共济失调、步态紊乱。由于脑脊液循 环受阻,出现高颅压症状,包括嗜睡、头痛和晨 起呕吐 – 在CT 和MRI 上,髓母细胞瘤为高密度信号影,增 强后均匀强化。约l/3 患者发生脑脊液播散,影 像学上表现为软脑膜或脑室壁上出现点状高密度 /信号影
• 特点
– 相当于WHOⅣ级。是颅内罕见肿瘤,占松果体肿瘤的 45%
Age and sex distribution of pineoblastoma based on 93 cases.
• 神经影像
• 肿瘤在CT 上呈大的分叶状,边界不清,密度均匀, 增强后可强化,少见钙化。MRI TlW上呈低信号或 等信号,可有不均匀增强
• 定义
– 发生于大脑或幕上的胚胎性肿瘤,由未分化的或分化 差的神经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具有向神经元、星 形细胞、室管膜细胞、肌肉或黑色素细胞方向分化的 能力
• 特点
– 相当于WH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位于幕上大脑和鞍上。松果体区的 PNET 为松果体母细胞瘤。发病年龄4 周~20 岁,平均 年龄5.5 岁,男女之比为2:1
On T1-weighted MRI, pineoblastoma shows homogeneous contrast enhancement.
A Large, haemorrhagic pineoblastoma.B Highly cellular pineoblastoma showing undifferentiated small cell histology.
Medulloblastoma of the cerebellar vermis compressing the brain stem.

松果体区肿瘤放射治疗探讨(附13例报告)

松果体区肿瘤放射治疗探讨(附13例报告)

5
3
周 为 1 个周期
1


全组 患
07 %
)

者 临 床 特征 与放 射治 疗方 法 见 表

F ig u
re
1
诊断 M R I
n
图2
in M R I
放疗前
n s
1
Ma
if e s t a t i o
n s
F igu
r e
2
Ma
n
if e s t a t io
be fo
r e
r a
dio th e
r a
py
2009
年第 3 6 卷第 3 期
松 果 体 区 肿 瘤 放 射 治 疗探 讨 ( 附 1 3 例 报 告 )
14 卜
图3
F igu
re
放疗 2 2 G y 时
n s a
图4
r a
放疗 5 4 G y 时
n s
a
3
Ma
n
ife
s
ta tio
f te
r
r a
d io th e
py
w
ith 2 2 Gy
F igu
r e
4
Ma
n
if e s t a t io
fte
r
r a
d io t h e
r a
py
w
it h 5 4 G y
表1
T a b le 1 Cl in i c
a
13
te
r
例 松 果 断 体 区 肿 瘤 患 者 临 床 特 征 与放 射 治 疗 方 法
s

松果体瘤有哪些诊断方法

松果体瘤有哪些诊断方法

松果体瘤有哪些诊断方法
一、概述
松果体瘤一般都发生在儿童身上,而且有性早熟的倾向。

这种松果体瘤压迫症状,经常会出头痛呕吐现象。

在侵犯下丘脑的时候,就会出现尿崩症或其他下丘脑的神经精神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两眼上视不能,翻转眼球都感觉到很困难,而且经常会感觉到精神不振,无精打采,做事也是有气无力的样子,很容易感到疲倦。

那么大家就应该了解一下,松果体瘤有哪些诊断方法到底有哪些?
二、步骤/方法:
1、进行MRI检查。

这检查方法对松果体母细胞瘤诊断有独到优点,松果体母细胞瘤起源于松果体腺,恶性程度大,具浸润性,生长快,易转移,病人存活期短,因而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MRI检查起了很大的作用。

2、进行CT扫描诊断方式。

如果有四叠体上丘综合征,瞳孔改变,颅内压增高等情况,或者男孩有性早熟等症状表现,在这种情况下,CT扫描诊断还是起到关键的作用,借助CT扫描才能得正确的诊断。

3、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也是不错的诊断方式。

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诊断生殖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最有价值,因这两种肿瘤细胞易脱落,出现脑脊液内种植,如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病理细胞,即可明确诊断。

所以这种诊断方式最易被病人的所接受。

三、注意事项:
在被诊断为松果体瘤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心态调整。

就是有病一定要医治,不要有心理阴影,只有及时就医才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做的事情。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最新PPT课件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最新PPT课件
基因表达谱
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了解肿瘤细胞中基因的活跃程度,进而揭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针对松果体区 肿瘤的基因表达谱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预测预后。
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松果体区肿瘤,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如PD-1、PD-L1等正在临床试验阶段,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最新ppt课件
• 松果体区肿瘤概述 •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类型 •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 最新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 病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松果体区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松果体区肿瘤是指生长在松果体 区的肿瘤,多为脑肿瘤的一种。
分类
松果体区肿瘤主要分为生殖细胞 瘤、畸胎瘤、胶质瘤等类型。
02
这些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因具 体类型而异,需根据具体情况制 定治疗方案。
03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MRI检查
MRI是诊断松果体区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肿瘤 的大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显示松果体区的钙化灶和骨性结构,对于诊断松果体区肿 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诊断方法
诊断松果体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和脑脊液检查等。影 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包括头颅CT和MRI等。
02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类型
松果体细胞瘤
01
02
03
04
松果体细胞瘤是松果体区最常 见的肿瘤之一,通常为良性,
但也有恶性变的可能。
肿瘤通常表现为松果体区的占 位性病变,可能导致颅内压升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松果体区肿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如何诊断鉴别,小儿松果体区肿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头颅平片、颅脑CT检查*一、检查:
脑脊液中脱落肿瘤细胞学的检查对诊断有帮助;血清和脑脊液中肿瘤标记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含量增高有助于诊断,还可作为疗效评价和复发监测的指标。

1.头颅X线平片除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外,生殖细胞瘤可见病理性钙化斑。

2.CT 松果体细胞瘤多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病灶,等或等高混杂密度,有散在的钙化,发生室管膜下转移时可见脑室周围带状、略高密度的病灶。

生殖细胞瘤边界不规则,有时呈蝴蝶状,多有弹丸状钙化,有的可见侧脑室内播散,可以此确诊。

畸胎瘤含有脂肪、骨骼及牙齿故多呈混杂密度,有低于脑脊液密度的脂肪密度区和接近骨质密度的高密度区。

MRI:对肿瘤的周围结构显示较好,有信号不均及强化明显的特征。

*以上是对于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小儿松果体区肿瘤易混淆疾病。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如何鉴别?:
*一、鉴别
与其他病因引起的脑积水,共济失调等疾病相鉴别,辅助检查MRI检查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有助鉴别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松果体区肿瘤”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
; 核磁共振 ; 诊断 松果 体 区肿 瘤 占全部 脑肿 瘤 的 2 , % 占成 人 脑肿 瘤 的
内口, 则前置胎盘 的诊 断确属无疑 。 32 关于处理 . 前置胎盘引起孕妇 的死 亡原 因主要为 出血 及感染 , 引起胎儿及新生儿死亡 的原 因为早产及缺 氧。所 以
2 1 B型超声诊断 .
完 全性 2 2例 ( 65 ) 部 分性 l 2.% , 4例
对前置 胎盘 的处 理 , 根据 出血量多少 、 应 有无休 克 、 孕周 、 胎 儿存活与否 、 前置胎盘 的类型 、 露与方位 、 胎先 产妇 的孕产 次 以及宫颈是否 已经扩 张等而决定 , 妊娠 已达 3 以上者 , 对 7周
性, 诊断符合率 8.% ; 75 边缘性 4 例 , 断符合率 9.% 。 5 诊 58
2 3 并 发 症 及 产 后 母 婴 情 况 合 并 胎 位 异 常 者 9例 .
前提下 , 行期待疗法 , 延长胎龄 以提 高新生儿 的存 活率 ; 对胎
(08 )其 中横位 3例 , 1.% , 臀位 6 , 例 合并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5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1 0 0年 2月第 4卷第 3期
C i o rgA p,e 0 0, 14 N . hnJM dD u p lFb2 1 V0 , o3 .
例 (7 8 )3 3 周 2 例 (5 3 , 2 2 5 . % ,0— 6 1 2 . %) 孕 8— 9周 l 4例 ( 69 ) 孕 妇 最 小 2 1. % , 0岁 , 大 3 岁 ; 产 妇 2 例 最 7 初 7
(25 )经产妇 3 (34 ) 其 中剖宫 产史 3例 ) 余 3.% , 6例 4 .% ( ,

松果体实质肿瘤

松果体实质肿瘤

三、松果体母细胞瘤(PB)
松果体母细胞瘤:是松果体实质肿瘤最原始的类型,占松 果体实质肿瘤的40%。松果体母细胞瘤为胚胎瘤,即松果体 的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儿童多见,好发于 10-20岁,但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无性别差异。脑脊液 转移常见且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为富细胞性胚胎瘤。
影像学表现
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可侵犯周围结构。实质肿瘤使松 果体结构膨胀及消失,使正常的松果体钙化向周围爆裂。
MRI:
常规序列:T1低信号\T2高信号,明显均匀强化。 DWI: MRS: PWI: SWI:
松果体实质肿瘤,39岁男患,伴视力模糊。检查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 (a)轴位T2WI像示累及松果体区的高信号肿块,并导致了脑积水。肿 块后方可见囊变区(箭)。(b)轴位增强T1WI像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MRI:
常规序列:T1等/低信号,T2高信号,轻-中度均匀强化。 DWI: MRS: PWI: SWI:
平扫
增强
T1WI T1WI+C
T2WI T1WI+C
松果体细胞瘤可发生囊变或部分囊变,有时不易于松果体囊肿鉴别。 然而,在增强像上,囊性的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内部强化或结节状囊 壁强化。肿瘤内出血(松果体卒中)罕见 。
谢谢!
单纯囊变
囊变伴卒中
二、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PPTID)
PPTID:同时具有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的特征, 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20%以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儿童 及成人均可发病,女性略多见。
影像学表现CT:(难以同松果 Nhomakorabea母细胞瘤鉴别)
平扫:边界不清楚,常表现为小于3 cm的等到高密度的肿 块。
生殖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和脑膜瘤因 富含细胞结构在CT上呈高信号,但在生殖 细胞瘤松果体的钙化趋于被肿瘤包绕,而 在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钙化趋于像外周 爆裂。脑膜瘤与硬脑膜广基底相连。

松果体区病变影像表现

松果体区病变影像表现
松果体区肿瘤的预后: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治 疗方法等因素,预后情况有所不同
非肿瘤性病变
松果体囊肿:松 果体区常见的非 肿瘤性病变,可 表现为囊性或实

松果体脓肿:由 细菌感染引起的 松果体区病变, 可表现为脓性或
肉芽肿性
松果体钙化:松 果体区常见的非 肿瘤性病变,可 表现为点状或片
状钙化
松果体萎缩:松 果体区常见的非 肿瘤性病变,可 表现为松果体体
02
药物剂量:根据 患者病情和药物 特性确定合适的
剂量
03
药物疗程:根据 病情和药物疗效
确定疗程
04
药物副作用: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 及时调整药物剂
量或更换药物
05
药物联合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 可采用多种药物
联合治疗
06
药物监测:定期 监测药物疗效和 副作用,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野缺损等。
素、促性腺激素等分泌异常。
05
精神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 06
癫痫发作:部分患者会出现
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
癫痫发作,可能与病变累及
失眠等。
脑组织有关。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病变组织, 减轻症状
手术方式损伤等
术后护理:预防感染、监 测病情、康复治疗等
放射治疗
1. 放射治疗原理:利用高能射线破 坏病变细胞
2. 放射治疗方法:包括外照射和内 照射
3. 放射治疗适应症:适用于松果体 区病变的早期和中期
4. 放射治疗副作用:可能导致局部 组织损伤和全身反应
5. 放射治疗注意事项:遵循医生建 议,定期复查,注意饮食和休息
药物治疗
01
药物选择:根据 病变类型和程度 选择合适的药物

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

• 影像表现 在MRI上,松果体囊肿圆形或椭圆形、壁薄、 边界清晰。在T1WI及T2WI上,病变呈典型 脑脊液信号。于FLAIR序列上,因为囊液为 蛋白成分,病变信号不能完全抑制。于增 强扫描,大部分病变囊壁呈典型不完全强 化,这主要是囊肿扩大致松果体实质断裂 所致(图20)。
• 松果体囊肿的处理 松果体囊肿的处理具有争议性。具我们所知,目前 尚无研究随访到囊肿完全消退,所以松果体囊肿的 自然史并没有完全理解。很多研究显示在随访中松 果体囊肿比较稳定。在一项32例病例的研究中, Barboriak等报道在0.5-9.1年的随访中,75%病例 稳定,而那些大小发生变化的病例也没发生相关临 床表现。一些作者提倡只对无症状松果体囊肿进行 临床随访。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被广泛接纳,因为有 研究显示松果体肿瘤像松果体囊肿。然而,这种情 况十分罕见。通常大松果体囊肿(≥10mm)要行 影像随访以证实其稳定性。有时,为了取得确切诊 断,可实施外科干预。
• 影像表现 病变在CT上呈边界清晰锐利、高密度肿块影,包 埋松果体钙化,因为肿瘤内淋巴细胞密集,肿块 呈高密度。并可见脑积水。病变在MRI上呈典型 实性肿块,其内可见囊性成分。与灰质相比,生 殖细胞瘤在T1WI及T2WI上呈等至高信号,增强 扫描后,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图16a)。弥散 受限说明肿瘤内细胞丰富(图16b)。CSF播散 的可能性使整个神经轴(neuroaxis)的影像评估 成为必然(图16c)。鉴别诊断包括松果体原发肿 瘤,然而,如癌蛋白出现、且在CT上观察到被包 埋的松果体钙化,那么这些证据有利于缩小鉴别 诊断范围。
疾病治疗 ·1、伽玛刀立体手术治疗:

• • • • •
临近重要脑功能区及深部血管,开颅手术风险极大, 伽玛刀可作为首选治疗。 理由为: ·1)、直接开颅手术死亡率为5%~10%; ·2)、75%的肿瘤为恶性,不能全切(即便良 性肿瘤全切率亦较低),且同样75%的病患对伽玛 射线敏感; ·3)、手术增加了肿瘤发生脑脊液播散的可能。 ·

医学影像-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诊断
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林雪花
松果体区占位
ü松果体区正常解剖及病理基础 ü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 ü松果体区占位鉴别诊断
松果体区正常解剖及病理基础
松果体
• 由间脑上后部突出形成的结构,形似圆锥形松子样
三脑室后方 四叠体池前方 胼胝体压部前下方 后联合、导水管及上丘上方
• CT:很不均质之混杂密度; • MRI:很不均质信号,无论是T1WI还是T2WI。 • 骨和牙齿:特征性改变 • 脂肪:重要依据 • 增强扫描:肿瘤的囊性部分不强化,实质部分
可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 若肿瘤以实质为主,且增强很显著强化时则应 考虑恶性畸胎瘤。
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
一般认为,松果体区若出现很不均质混杂信号(密度) 的肿瘤时则提示畸胎瘤(另两种常见肿瘤均质)
• 与其他部分的脑膜瘤一样,影像学表现 较具特征。
女,头痛伴复视2+月
病理
(小脑幕)脑膜瘤(过渡型),侵犯硬脑膜,间质见多量 淋巴,浆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EMA(+),S-100(-),Ki-67(-)。
诊断要点
• 脑膜瘤影像表现 • 松果体区脑膜瘤也可为多发性脑膜瘤或
者神经纤维瘤病的一部分 • T1WI增强扫描是确定肿瘤来自于小脑幕
切迹的最好办法。 • 松果体存在
பைடு நூலகம்
松果体囊肿 (pineal cyst )
• 常见,常规尸体解剖时约40%可见到有松果体 囊肿存在。
• 增强扫描时,松果体囊肿本身不强化,MRI增 强上环形强化
• 出血、蛋白含量高时,信号不同
松果体囊肿
• 少数也可起源于松果体腺的纤维星形细 胞。

松果体区肿瘤课件

松果体区肿瘤课件
4.2 肿瘤的密度或信号 表皮样囊肿、畸胎瘤成分较 特殊,畸胎瘤内含有脂肪、钙化、软组织及液体等, CT及MR呈混杂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多不均匀强化。
生殖细胞瘤本身一般没有钙化,松果体钙斑被肿瘤 包绕则支持生殖细胞瘤的诊断
《松果体区肿瘤》
20
4.3 肿瘤的边界、形态和有否分叶 松果体细胞瘤为 良性肿瘤,部分可有包膜,边界清楚。松果体母细 胞瘤、生殖细胞瘤没有包膜,可侵犯邻近结构,呈 明显的不规则和分叶。
《松果体区肿瘤》
3
2.1 畸胎瘤
共 5 例 ,其 中 4 例 为 恶 性 (不 成 熟 型 )。 肿 瘤 直 径 2 — 5 cm ,边 界 欠 清 ,CT 显 示 肿 瘤 内 散 在 点 状 、斑 片 状 钙 化 影 和 低 密度区,1例肿瘤内见更 低密度的脂肪影(图 IA)。MR扫描 T I W I 、 T 2 W I 均 呈混杂信号(图IB)。1例合并肿瘤内出血, 周 围 脑 组 织 受 压 移 位 ,但 无 明 显 水 肿 区 。 增 强 扫 描 肿 块 不 均 匀 强化。
仅 1 例 ,CT 平扫示松果体区直径 3 cm 等密度肿块 , 边界光滑清楚 , 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M R 扫描 T 1 W I 、 T2WI均为较均匀等信号 (图 2A)。增强后肿瘤明显均匀强化(图2B)。 该例术前 误诊为脑膜瘤。
《松果体区肿瘤》
10
《松果体区肿瘤》
11
2.5 星形细胞瘤
松果体区肿瘤 是颅内常见的区域肿瘤,常认为这一 区域肿瘤在影像学上多无特异性征象 ,难以做出肿瘤 间的鉴别诊断。但不同的肿瘤其治疗方法和预后均 有明显不同,如生殖细胞瘤对放疗较敏感,早期治疗可 治愈,而松果体细胞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因此松果 体区肿瘤若能在术前做出准确定位 、定性诊断仍具

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
中间分化的松果体实质瘤影像表现介于二者 之间很难鉴别。


松果体母细胞瘤较松果体细胞瘤常见, MRI诊断较CT容易,脑脊液细胞检查可 确诊。
鉴别

松果体瘤主要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鉴别: a. 松果体细胞瘤CT密度及MR信号与生 殖细胞瘤相似,但增强扫描时强化不如生殖 细胞瘤显著; b.松果体细胞瘤内可出现散在钙化斑点, 生殖细胞瘤常推压松果体钙化移位; c.松果体细胞瘤多见于青年女性,松果 体区生殖细胞瘤多见于青少年男性; d.松果体瘤不具有生殖细胞瘤侵犯三脑 室后部形成的“蝴蝶征”; e. 鞍上池、基底节区及脑实质内有肿瘤 病灶时考虑生殖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为松果体区圆形、类圆形或浅分叶 实性病灶,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常有松果体的 钙化斑块包裹其中或挤向边缘。 MRI为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三脑室后部受 压变形,若肿瘤向前沿三脑室两侧壁生长使三脑 室后部呈V字形,尖端指向肿瘤,瘤体呈蝴蝶状, 是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较为特征的表现。因多数 肿瘤富含血管,增强扫描时病灶明显均匀强化。 少数病灶内可有出血和囊变。肿瘤可有多发及沿 脑脊液种植于蛛网膜下腔、室管膜下及软脑膜, 需增强扫描明确。

松果体细胞内含分泌颗粒,主要分泌褪黑素。 负责人体生物钟及睡眠规律功能调节的激素, 具体机制还在研究中。松果体细胞间有少量神 经胶质细胞充填,还可见到一些形态不规则的 钙化颗粒,称为脑沙,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钙和 碳酸钙,脑沙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其功能和 意义尚不清楚,在CT影像上的表现为松果体的 钙化。人类的松果体会成长到大约1-2岁时,之后就保持
2.5转移瘤

松果体区转移瘤少见,如为多发病灶,则 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鉴别,后者也可多 发,单影像表现不同,脑实质内转移瘤水 肿明显,生殖细胞瘤周围无明显水肿;转 移瘤发病年龄较生殖细胞瘤大,且有原发 癌史者易诊断,如单一转移瘤则不能与松 果体区原发实质瘤病鉴别。

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目录CONTENTS概 述01分 类02影 像 表 现03小 结04松 果 体n主要由松果体实质细胞n形似圆锥形的松子而得名,大小约10-14mm。

n中线,位于第三脑室后部、中间帆及胼胝体压部下方、n四叠体池前方,上丘上方。

n通过松果体柄附着在第三脑室后壁。

(95%)n和星形胶质细胞(5%)组成。

n生理性松果体钙化,通常与年龄的增长有关n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存在松果体钙化。

n无血脑屏障,增强明显强化。

松 果 体n内分泌腺,褪黑素。

n褪黑素有镇静、催眠、抗抑郁的作用,其分泌与合成受光照与黑暗的调节。

n光照刺激-视网膜-视交叉-下丘脑视上核n-松果体-抑制褪黑素分泌。

n分泌呈现明显的日周期变化。

n青春期开始,松果体细胞开始钙沉积n褪黑素合成和分泌量随年递减。

n能通过下丘脑、或直接抑制垂体n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抑制性腺活动n与性激素成负相关。

松 果 体 区n包括松果体及其周围的结构:n前方的三脑室后部。

n后方的四叠体池。

n上方的胼胝体压部。

n下方的四叠体、中脑导水管。

n小脑幕切迹。

n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

n概述ü松果体病变占成人颅内肿瘤的1%,占儿童颅内肿瘤的3-8%。

ü肿瘤位置深,与中脑、丘脑、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四叠体等结构关系密切。

ü确诊靠病理,特征性影像征象有助诊断。

n临床表现:ü肿瘤对松果体周围结构的压迫和受累有关:ü中脑导水管受压、梗阻性脑积水、颅高压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ü内分泌症状:性早熟、性腺功能减退和尿崩症等(后二者较少见)。

üParinaud综合征:1)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向上凝视麻痹、瞳孔对光反射消失;2)神经性聋;3)小脑性共济失调。

ü松果体卒中,突发性头痛。

松 果 体 区 肿 瘤 的 分 类n多潜能胚胎生殖细胞分化而来:生殖细胞肿瘤。

n松果体实质细胞分化而来:松果体细胞瘤、中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nn起源于松果体周围组织结构的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松果体区乳头状瘤、松果体母细胞瘤。

松果体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松果体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Re t r o s p e c t e d a n d a n a l y s e d 2 8 c a s e s o f p i n e a l r e g i o n t u mo r s d i a g n o s e d wi t h MRI d a t a .Re s ul t s 8 c a s e s o f g e r m

影像与介入 ・
2 0 1 3 年 7 月 第 3 卷 第 1 a m
松 果体 区肿 瘤 的MRI 诊 断与鉴别诊 断
岑 家定
南宁市 中医医院放射科, 广西南宁 5 3 0 0 0 1 【 摘要 】 目的 探讨松果 体区肿瘤 的 MRI 诊 断与鉴别诊 断。 方法 回顾分 析 2 8例松果体 区肿瘤 患者 MR I 诊断资料 。 结 果 生殖 细胞 瘤 8例 , 胶质瘤 及畸胎瘤各 5例 , 脑膜瘤 2例 , 绒 毛膜癌 4例 , 神经母 细胞瘤 、 松果体母 细胞瘤 、 蛛 网
M RI d i a g no s i s a nd d i fe r e n t i a l di a g n o s i s o f p i ne a l r e g i o n t um o r s
C EN J i a d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Ra d i o l o g y , Na n n i n g C i t y H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N a n n i n g 5 3 0 0 0 1 , Ch i n a
e x a mi n a t i o n c o u l d a c c u r a t e l y d i s p l a y t h e p i n e a l r e g i o n t u mo r mo r p h o l o g y a n d l o c a t i o n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果体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发表时间:2018-06-06T15:52:53.0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作者:甘椿银孔令强黄曼文红梅罗玉霞[导读] 通过影像诊断能够清楚的显示松果体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松果体区的组织来源复杂多样,临床症状也表现不一,通过分析松果体瘤的影像表现,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有效治疗松果体瘤。

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或者病理组织证实的松果体瘤的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

结果:松果体囊肿10例,脑膜瘤2例,胶质瘤4例,生殖细胞瘤8例,畸胎瘤2例。

结论:通过影像诊断能够清楚的显示松果体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松果体瘤;影像表现;鉴别诊断;
松果体位于间脑的顶上方,长宽厚约为7*5*4mm,质量为140-200mg,它的作用与脑垂体的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相反,受颈上节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主要是分泌褪黑素,能够让皮肤色素变浅[1]。

松果体瘤是颅内肿瘤的多发区,类型比较多,影像学表现也比较负责,大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和术后放疗化疗,常规的X线无法显示肿瘤的全貌与临近结构的受侵情况。

1.资料与方式
1.1资料
本文选取2012年-2016年某院神经外科收录的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松果体瘤患者,其中难15例,女11例,年龄段在3-6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3.5±11岁左右,临床表现主要是恶心、头疼、呕吐和性早熟等。

1.2检查方式
根据临床表现,大多数松果体瘤是采用CT或者MRI进行检查,CT是松果体瘤检查的首要选择方式,采用飞利浦公司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轴位扫描的层厚、间距为五毫米,用碘海醇作为增强对比剂;也可以从CT扫描进行活检的引导,在病灶的局部获取病理组织,并对松果体组织进行病理明确诊断。

用万东公司的MRI机对SE、FSE、DWI和FLAIR等序列进行扫描,并用Gd-DTPA作为MRI的增强造影剂,不仅如此,MRS还采用press序列,借助随机分析软件包获取波谱,7例患者在手术之前还进行了DWI和H-MRS检查,对肿瘤区域的ADC值和波谱进行测量,MRI检查诊断的优势比较明显,能够清楚的显示松果体瘤区域的程度,有利于针对松果体瘤的特点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

2.结果
2.1影像学表现
生殖细胞瘤8例、畸胎瘤4例、神经胶质瘤7例、表皮样囊肿4例、脑膜瘤3例。

影像学表现显示,大部分的患者病理上都显示有脑积水,肿瘤形状呈不规则或类圆形,其中,8例TIWI呈等高混杂信号,当扫描增强时,边界比较清晰,明显看出强化肿块均匀,并到达边缘,伴随着钙化、囊变,且都侵犯四叠体,造成中脑导水管狭窄,上脑室扩张。

4例畸胎瘤影像学表现肿瘤呈现不规则形状或者结节状,边界一般清楚,CT平扫发现为松果体肿块呈高低混杂密度,一些病灶还可以看到脂肪密度影和钙化,且都侵犯了四叠体,导致中脑水管狭窄,上脑室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张状态[2]。

7例神经胶质瘤,肿瘤与临近的脑组织关系比较密切,偏中线生长,且2例肿瘤呈等或低密度,边界还能够看清。

2例表皮样囊肿,松果体区长囊性肿物,脑脊液分别低于、高于T1WI信号强度T2WI的信号强度,信号呈现不规则,脑室扩张,增强后也没有什么强化。

3例脑膜瘤,脑膜瘤的影像表现基本相差无异,大部分都是在小脑幕前缘,且CT平扫呈高密度,增强脑皮质信号后,都呈现强化。

3.讨论
3.1松果体瘤的临床表现
大部分松果体瘤患者有性早熟的问题;当肿瘤压迫到其他区域,会导致头疼、呕吐;而当肿瘤侵犯下丘脑,就会出现尿崩症或者其他神经精神类症状,主要表现为两眼不能上视,动眼神经受到麻痹,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反射改变和共济失调等。

松果体瘤压迫四叠体会造成四叠体综合症,还会引起小脑性共济失调或者波及三脑室出现植物神经障碍等。

3.2不同病理分类松果体瘤的MRI结果分析,详见下表
CT及MRI影响学表现是松果体瘤手术前非常重要的评价,MRI的分辨率相当高,能够清晰的显示松果体瘤的准确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环境的关系,对手术入路的确认十分有利,不仅如此,还能明确判断松果体瘤与大脑大静脉间的关系,提高松果体瘤手术的安全。

3.3松果体瘤鉴别诊断
松果体瘤的鉴别诊断是依据松果体的病理组织学分离进行的,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很难获取松果体的组织学标本,因此,松果体区的病变活检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松果体瘤进行鉴别诊断时,应当注意区分松果体内或者临近部位的肿瘤,松果体区外的肿瘤主要有脑膜瘤、血管瘤,邻近部位的如小脑蚯部、脑干肿瘤等,松果体瘤与其他疾病的诊断区别是要是根据影像学检查。

松果体瘤的形态和位置来源也可以作为肿瘤鉴别的一项重要依据,如果松果体被侵犯或者推移,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考虑是胶质瘤和脑膜瘤。

如果松果体作为肿瘤的中心,那么这种情况就大部分是属于畸胎瘤、膜囊肿或者生殖细胞瘤。

边界清晰,有包膜多的可以考虑是蛛网膜囊肿或者脑膜瘤。

分化比较好的是胶质瘤,形状不规则的则大多是恶性畸胎瘤和生殖细胞瘤[3]。

3.4松果体瘤的手术治疗
在对松果体瘤进行治疗时,可以依据松果体瘤的发展方向,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如果松果体区的肿瘤体积偏大,甚至是压迫到了导水管引起严重脑积水的话,在伽玛刀治疗前,应先进行开颅手术,从而祛除颅内高压的症状。

受松果体瘤位置、周围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松果体瘤的风险较大,直接开颅的手术死亡率高达5-10%,也增加了松果体瘤脑脊液散播的可能,因此,伽玛刀是松果体瘤治疗的首选工具,治疗效果不错,有应用实例表明,使用伽玛刀进行松果体瘤治疗,患者的高颅症状完全没有。

松果体瘤可以有两种手术方法供选择选择:一是第三脑室造瘘术,就是在脑室3镜辅助下,打开第三脑室底前的终板池,将脑脊液流通梗阻解除。

二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就是先将分流管进行安装,再在腹腔引入脑脊液。

3.5松果体瘤术后并发症
血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脑脊液鼻漏、高低钠血症等是松果体瘤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松果体瘤手术治疗死亡率在14-37%之间,因松果体瘤患者组织学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不同,松果体瘤患者的预后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松果体的综合放化疗。

参考文献:
[1] 董星河、张芙蓉,松果体瘤的治疗新思路,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5-15.
[2] 钟淑清,松果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7-08-01.
[3] 徐庆云,松果体区肿瘤的CT与MRI鉴别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04-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