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 名词解释与简答
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会计分录:是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3、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的项目。
4、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
并具有一定的格式,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
5、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销售或耗用的各种实物性资产。
的各种实物性资产。
6、复式记账法: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 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7、未达账项:是指银行与企业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导致一方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项目。
致一方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项目。
8、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银行借款利息支包括银行借款利息支 出(减存款的利息收入)出(减存款的利息收入) 、汇总损失(减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
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
9、贴现:指 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贴付一定利息将 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权利转让给银行的 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10、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的分摊。
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的分摊。
11、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简答题会计的六大要素及其特征:一、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式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 带来经济利益。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内部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进行归类而形成的具体项目。
2、复式记账法:是指将每笔经纪业务都在两个过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的方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复式记账法。
3、会计对象:是对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价值运动。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又称会计报表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最基本的分类,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构成了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
两者关系: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最基本的分类4、平行登记:是指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的登记,又要在相应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详细登记。
5、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企业对各项存货的收入数和发出数,都要根据原始凭证逐笔地在有关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接触各种存货的账面数额的一种方法。
6、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的分摊,是对固定资产被消耗价值进行转移并予以补偿的方式。
7、投入资本:是所有者投入企业资产的索取权表现形式,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8、期间费用:是指那些仅仅有助于当期收入的实现但与收入没有直接联系的费用。
(P112)9、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起的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的时间不一致而造成的账项,也就是一方接到结算凭证已经入账,而另一方由于时间的原因未收到结算凭证所以尚未入账的款项。
(P224)10、会计报表:是对企业或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
会计学原理简答1、会计等式、会计账户、复式记账法之间的关系。
P34会计恒等式是账户设置、复式记账法等基本账务处理方法的基础。
第一,会计恒等式决定了会计体系中的内在逻辑联系,或者说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1.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的对称。
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
2.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经济的权益和责任的发生,即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3.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有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4.损益表又称利润表, 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利润实现(或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
5.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6.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可以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
7.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
包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8.资产资产是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和其他。
9.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对称。
记载商主体营业交易和财产出入事项的会计记录文书。
为商业帐簿的一种。
10.红字冲销法红字冲销法又称红字更正法也称红字调整法,即先用红字编制一套与错账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予以冲销,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会计分录。
1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深圳齐创辉财务代理公司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
12.产品成本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在一部分产品生产完毕成为产成品后,还有一些产品尚未完工而形成在产品,这样就需要在一定时点(一般为月末),将生产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后,产成品所分担的生产成本,即为“产品成本”,而在产品所分担的部分,继续留在生产成本中,待其完工后比照上述办法处理。
13.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什么是会计学原理
什么是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是指会计学中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它们是会计处理和报告经济活动的核心理论基础。
会计学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实体原则:会计学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与业主个人的财务状况是分开的,因此需要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业主个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分开处理和报告。
2. 会计分期原则:会计学将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期进行考虑,将企业的经济生活划分为一段一段的时间期间,以便进行财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常用的分期方法包括月度、季度和年度。
3.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会计学假设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和记录,因此会计报表中的各种经济事项都要以货币形式进行记录和报告。
4. 原价原则:会计学认为企业在购买资产、借款或者偿还债务时,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为基础进行记录和报告,而不是根据市场价格或者其他估算值。
5. 会计主体和客体的核算原则:会计学要求将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需要把握好会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各种经济事项之间的交易关系。
总之,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它规定了会计处
理和报告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为企业财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提供了基本指导。
会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会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判断题1、会计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只能以货币量度为计量尺度。
()3、企业的会计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4、会计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只要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就可以确认为资产。
()三、填空题1、宋代的“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具体分为、、、。
2、我国会计六要素是、、、、、。
3、资产按变现或耗用时间长短分为和。
4、所有者权益的大小,由和两要素的大小共同决定。
5、会计的直接目标是。
四、单项选择题1、会计以管理为基本内容。
A 实物B 质量C 价值D 生产2、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是。
A 会计科目B 会计要素C 会计账户 D会计恒等式3、下列会计要素中属于静态要素的有。
A 负债B 收入C 费用D 利润4、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A 预付账款B 应收账款C 预收账款D 应付债券5、下列资产中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的有。
A 无形资产B 应收票据C 原材料D 库存商品五、多项选择题1、会计核算具有。
A 连续性B 系统性C 综合性D 计划性2、下列项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
A 长期股权投资B 实收资本C 资本公积D 盈余公积E 未分配利润3、期间费用包括。
A 制造费用B 管理费用C 销售费用D 财务费用4、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
A 计划B 反映C 监督D 决策5、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 设置账户B 复式记账C 会计科目D 登记账簿 E编制会计报表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一、名词解释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法账户对应关系对应账户二、判断题1、工业企业资金运动表现为经营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2、为了全面地反映经济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越多越好。
()3、所有账户都是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4、在借贷记账法下,只要试算平衡了,说明账户记录就不会有差错。
()5、总分类账户运用货币计量单位和实物计量单位同时进行登记。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和简答
第一章总论1.会计:会计是通过专门的方法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货币单位计量标准来描述经济活动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以及协调、维系委托经济责任顺利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职能: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基本职能为核算和监督职能,还具有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等职能。
3.会计核算: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
4.会计监督: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评,使其达到预期目标。
5.会计目标:会计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基本目标是制定经济决策,总体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目标是提供决策信息,反映受托责任。
6.会计对象:特定主体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7.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对象进行的最基本的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
构成会计报表的骨架。
8.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9.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0.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股东价值的账面体现,表面企业归谁所有。
11.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增加股东价值的源泉。
12.费用: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增加股东价值的代价。
13.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的结果就是利润(负数为亏损)。
会计学原理是什么
会计学原理是什么会计学原理是指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是会计学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的基本依据。
它主要包括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分析等方面的原理。
首先,会计学原理包括会计确认原则。
会计确认原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会计要确认会计要素和会计事项的发生,并在会计记录中予以确认。
会计确认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要求会计要素和会计事项必须是能够确认的,即必须是实际发生的、有明确的证据支持的。
其次,会计学原理还包括会计计量原则。
会计计量原则是指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对确认的会计要素和会计事项进行计量。
会计计量原则要求会计要素和会计事项必须是可以计量的,即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表达的。
会计计量原则还要求会计计量必须是公允的,即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此外,会计学原理还包括会计记录原则。
会计记录原则是指在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上,对确认和计量的会计要素和会计事项进行记录。
会计记录原则要求会计记录必须是真实、完整、准确、清楚的,即要求会计记录必须能够反映会计要素和会计事项的真实情况,必须是完整的,不能遗漏任何重要信息,必须是准确的,不能有错误,必须是清楚的,不能含糊不清。
最后,会计学原理还包括会计报告原则。
会计报告原则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对确认、计量和记录的会计要素和会计事项进行报告。
会计报告原则要求会计报告必须是真实、公允、全面、及时的,即要求会计报告必须能够真实地反映会计要素和会计事项的情况,必须是公允的,不能歪曲事实,必须是全面的,不能遗漏任何重要信息,必须是及时的,不能拖延。
综上所述,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的基本依据,包括会计确认原则、会计计量原则、会计记录原则和会计报告原则。
这些原则对于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加强对会计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对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的规范化水平,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1、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单位建立的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会计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希望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达到的境地3、会计对象:会计工作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4、会计职能:会计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功能5、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设定,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是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
6、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指会计活动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假设是对会计活动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
7、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指如无明显证据说明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破产清算,就应当认为其能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假设是对会计主体活动时间范围所做的限定。
8、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相等期间,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9、货币计量:指会计主体在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
10、会计确认:根据一定标准,辨别经济业务数据能否、何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如何进行报告的过程。
11、会计计量:是对具体会计要素按货币量度进行量化的程序,主要解决计量尺度、计量属性问题。
12、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3、负债: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4、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15、收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
16、费用: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所有者分配无关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流出。
17、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18、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可分为产品费用、期间费用。
19、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中以权利形成时间决定收入归属期间,以责任发生时间决定费用归属期间。
会计学原理
1.投资人张三投入设备一套,价值400000元;
2.向银行借人流动资金50000元存入银行存款账户;
3.向本市长兴公司购入原材料1000件,12元/件,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4.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8000元,投入生产过程,用于产品生产;
二,资料:某企业本月初有关总分类账户的余额如下表:
帐户
金额
帐户
金额
库存现金
300
短期借款
10000
银行存款
200000
应付账款
50000
原材料
4700
实收资本
320000
生产成本
15000
固定资产
160000
合计
380000
合计
380000
该企业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投资200000元,已存人银行;
C.成本计算D.登记帐簿与财产清查
E.编制会计报表
10.会计学科体系按会计主体分类可分为(AC)。
A.企业会计B.财务会计
C.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D.管理会计
E.审计
练习二
一、目的:熟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二、资料:南新公司2007年5月1日的有关资料如下:
1.机器设备、办公楼共计240000元;
2.库存各种原材料48000元;
3.各种机动车辆60000元;
4.从信托投资公司借入款项220000元;
5.国家投入的资本240000元;
6.应收购货单位货款85000元;
7.D公司投入的资本160000元
8.应付供货单位C公司货款85000元;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基础性理论,它用来解释会计实务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则。
下面是会计学原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解释:1.核算主体:核算主体也叫会计主体,指的是拥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组织、个人或其他经济单位。
核算主体可以是企业、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
2.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会计报告中所包含的主要元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这五个要素是会计报告的核心内容。
3.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原理,表达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关系。
会计等式的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反映了经济实体资源的来源和运用。
4.货币计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是会计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规定会计报告中的各种经济事项必须以货币单位来计量和表达。
这种计量方式能够确保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5.持续经营原则:持续经营原则也叫连续经营原则,是指会计假设中的一条基本假设,它规定核算主体将会持续经营并保持其活动的正常状态。
根据这一原则,会计报告应当基于持续经营的假设进行编制。
6.主体内容一致原则:主体内容一致原则是指会计报告应当展示核算主体的全部经济实质和财务状况,不能遗漏或夸大重要信息。
这一原则强调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7.成本原则:成本原则是会计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规定会计报告中的各种资产应当以其购置成本或成本价值进行核算和评估。
这种原则能够提供资产真实价值的信息。
8.分期核算原则:分期核算原则是指会计报告应当根据时间周期进行编制,即将长时间期限内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划分,确认为不同的会计期间进行核算和报告。
以上是会计学原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解释。
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会计学原理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知识。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会计学原理是指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会计实体:指企业、组织或个人等经济活动主体,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
2. 会计要素:指会计核算中具体反映会计实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3. 记账:指将经济交易和事项记录在会计簿中,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环节。
记账应遵循借贷规则,即每一笔交易都有相应的借方和贷方。
4. 会计凭证:指原始凭证和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制作的会计凭证,用于记载和证明经济交易的发生和真实性。
5. 会计账簿:指用来记载和分类会计凭证的簿册,包括总账、明细账和资产负债表等。
6. 会计报表:指会计核算结果的定期总结和呈现,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7. 会计原则:指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实体主体性原则、会计周期性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持续经营原则等。
8. 会计伦理: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包括诚信、保密、独立和专业行为等。
这些原理和概念构成了会计学的基本框架和规范,是进行会计核算和分析的基础。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4×5′)1.会计与会计学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系统。
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是用其特有的概念和逻辑形式,阐述如何对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规律性的科学。
即它是一门研究会计的科学或学问。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总分类账户:亦称一级账户或总账账户,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
明细账户:简称明细账户,根据明细科目设置、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户。
3.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它由具有专门格式而又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若干账页所组成。
4.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会计确认:是指把某个项目认定为某个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会计计量:是指对会计要素按货币量度进行量化的过程,即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5.利得与损失利得: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6.权债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权债发生制:是以款项的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基础。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标准来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基础。
7.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是指在账簿中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账面余额的盘存制度。
实地盘存制:是指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根据实地盘点的实存数来倒挤减少数,再据以登记有关账簿的盘存制度。
8.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1. 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它包括会计的基本假设、计量规则、会计核算方法等内容,以规范会计实践并提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 会计主体性原则:会计主体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当独立计算和报告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不混淆企业与所有者个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3. 会计货币性原则:会计货币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应当以货币计量,即所有经济交易和事件都以货币形式进行记录和报告。
4. 会计持续性假设:会计持续性假设是指企业将继续经营下去的假设,即财务报表编制时,假设企业将持续存在和运作,以此为基础进行资产评估和收入确认。
5. 会计收入确认原则:会计收入确认原则是指企业应当在实现收入的主要权益发生时确认相应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收到。
6. 会计成本原则:会计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应当以原始成本作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并在后续报告中以成本为基础进行披露,不以市场价值或其他估计值计量。
7. 会计披露原则:会计披露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8. 会计匹配原则:会计匹配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收入和相关成本发生的时期进行配比,即在财务报表上将各期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相对照,以达到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目的。
9.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学原理的具体规定,包括指导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披露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和政策规定的系统化体系。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会计准则,如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美国的《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等。
10. 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按照会计学原理和会计准则,将企业经济交易和事件的各项元素进行记录、分类、总结和报告的过程,以编制财务报表和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本一.名词解释1.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原则,是指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不问货币资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
也就是说,一切要素的时间确认,特别是收入和费用的时间确认,均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责任)已经发生为标准。
权责发生制是我国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2.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信息的载体。
3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实质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后必须偿还的经济债务,其偿还期或具体金额在它们发生或成立之时就已由合同、法规所规定与制约,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
4.期间费用(period cost)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5.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指任何公司、机构和个人拥有的任何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
资产的分类很多,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
二.1.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58800万——乙材料 8400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1424万贷:银行存款 78624万2.借:管理费用 1535.5贷:银行存款 1000.5 办公费用535.53.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实收资本——P公司 70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300004.借:广告费用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5.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实收资本——P公司 70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300006.借:银行存款 453000贷:营业外支出 453007.借:银行存款 24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008.借:应付账款 50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09.借:生产成本——A产品 76455——B产品 54741制造费用 1240管理费用 414贷:原材料——甲材料 82700——乙材料 5015010.借:应付职工薪酬 114000贷:库存现金 113033其他应付款 96711.借:生产成本——A产品 76455——B产品 54741制造费用 1240管理费用 414贷:原材料——甲材料 82700——乙材料 5015012.借:成本费用 3600贷:A产品制造费用 2520 B产品制造费用 108013.借:库存商品——A产品 101035——B产品 65361贷:生产成本——A产品 101035——B产品 6536114.借:主营业务成本52500贷:库存商品5250015.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10103.5——B产品 3268.05贷`:库存商品——A产品 10103.5——B产品 3268.05三.借:银行存款100000贷实收资本100000借:银行存款40000贷:短期借款40000四.1.财产清查后,固定资产和存货会出现盘盈或盘亏,分别处理:固定资产盘盈借:固定资产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累计折旧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固定资产盘亏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批准后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存货盘盈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管理费用—存货盘盈存货盘亏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批准后借:管理费用—存货盘亏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本回答2.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整理)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
会计学原理期末考试名词解释与简答名词解释1.资产与负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掌握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基础,是以款项的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收付基础,是按照款项的实际支付和实际收现来确认本期费用和收入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3.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
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由具有专门格式而又相互联接在一起的若干账页所组成。
4.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是指在账簿中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各项财产物资账面余额的一种盘存制度。
实地盘存制亦称盘存计耗制,是指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根据实地盘点的实存数来倒挤减少数,再据以登记有关账簿的一种盘存制度。
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会计确认是指把某个项目(交易或事项)认定为某个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会计计量就是对会计要素按货币量度进行量化的过程,即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6.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是指为取得当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如营业成本、各种期间费用等。
资本性支出是指为取得本期和以后各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支出等。
简答1.写出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并简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有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这七种会计核算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其相互关系是: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按照设置的账户,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进行成本计算;对于账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学原理练习及答案(名词简答略)
二、单项选择题正确1错误2,红色不确定四、判断题1.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1)2.会计以货币作为唯一计量单位。
( 2 )是主要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
( 2 )还有监督4.凡是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2 )因为有些特定对象不一定是会计主体,只有会计主体的能给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5.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现在、将来的事项和交易形成并由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2 )现在将来这几个字是多余的所以是错误的6.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构成的基本单位。
( 1 )7.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活动范围及内容的不断扩大,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改变。
(1 )8.会计主要以货币计量进行监督,不必进行实物监督。
( 2)五、简答题1.什么是会计?会计的本质和基本特点是什么?2.会计具有哪些职能?如何理解其基本职能?3.什么是会计对象?简述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内容。
4.财务状况要素包括哪些?各自包括哪些内容?5.经营成果要素包括哪些?各自包括哪些内容?四、判断题1.同一名称的会计科目与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一定相同。
( 2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并不反映经济内容2.在所有的账户中,左方均登记增加额,右方均登记减少额。
( 2 )所有账户左侧登记借方,右侧登记贷方。
至于借方增加还是贷方增加,要看该账户的性质。
3.任何账户的期末余额都等于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1)4.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一般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
(1)5.账户与会计科目的主要区别在于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可以记录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
( 1 )6.由于时间的连续性,本期的期末余额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1)7.账户的左方登记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右方登记会计要素的减少额。
(2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号左边账户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等号右边的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8.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下的各类别内容与六项会计要素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
会计学原理的名词解释
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而成若干个要素,统称为会计要素。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以会计主体继续存在并执行其预定的经营活动为前提。
除非有充分的相反证明,否则,都将认为每一个会计主体能无限期地连续经营下去。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如果假设一个会计主体应持续经营而无期限,在逻辑上就要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限。
这是会计这一信息系统的发挥作用的前提。
4. 客观性原则: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也叫真实性原则。
5. 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未来不确定的经济事项时必须持谨慎态度。
凡是没有绝对把握实现的收入,不能人为虚拟入账;凡是可以预见的,并且应列入本期成本的支出,都应列入本期损益。
所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面对的都是一个有风险的市场,其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处理未来不确定的经济事项时,必须持谨慎态度。
人为虚拟收入,下甩支出,必然形成泡沫经济,带来虚假繁荣。
6.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由于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所以会计要素是主观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会计要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7.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或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中断,并明确指出经营活动是会计主体的主要活动。
9责权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核算本期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计量基础,即在收入和费用应该发生时进行计量,而不必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实际支付现金时才计量。
20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现金或实际支付现金为标准来核算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计量基础,即在收入和费用实际收付现金时进行计量,而不必考虑是否应该收付。
20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规对经济活动进行核实与计算。
9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对象。
10货币计量: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尺度,并假定币值稳定,来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
13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根据计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一定的计量尺度和计量基础,采用规定的计量方法,确定应计入某一会计期的金额,是会计核算的定量阶段。
19复式记账: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22成本计算:是指记录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价值耗费,即对应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以确定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记录方法。
23编制会计报表:根据账簿记录,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综合地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23会计对象: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在企业可具体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货币形态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6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8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整个期间。
29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将要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29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一年)的有形资产。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
1、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对各种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和团体等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并进行有效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4、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5、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润的总流入。
6、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7、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核算基础。
8、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按照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并赋予标准的名称,也就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9、账户:具备一定的名称和结构,用于对于该名称相对应的特定的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化进行单独记录的工具。
10、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11、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12、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在登记账簿前,根据记账规则,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分析而确定的应记入账户的名称、方向及其金额的一个简明的记账公式。
13、试算平衡:所谓试算平衡,是指在期末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或)余额进行加总,以确定借贷是否相等,从而检查记账过程中是否存在差错的方法。
14、平行登记: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会计学原理答案
会计学原理答案一、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会计学原理是指在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中所遵循和应用的一系列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它是会计学研究的基础,是会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1. 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会计学原理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和方法,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核算原则、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以及会计报告的原则等。
2. 会计学原理的内涵会计学原理主要包括事物的实质与外在表现相一致、独立性、货币计量、历史成本、收入确认、费用分配、持续经营、谨慎性、完整性、真实性等原则。
二、会计学原理的基本假设1. 会计实体假设会计实体假设是指企业与企业所有人之间应分离开来,企业应看作是一种独立于其所有人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2. 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在会计报告期内将会按正常经营继续下去,不会被迫停业或破产。
三、会计的核算原则1. 负债计算原则负债计算原则是指会计应根据企业的负债成本或估计成本,确认和计量其负债。
2. 往来计算原则往来计算原则是指企业应根据贸易伙伴实际给付或应付的货币来确认和计量其应付或应收款项。
四、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原则1. 收入确认原则收入确认原则是指企业应确认在报告期内实现的收入,即收到货币或其他经济利益的权益增加。
2. 费用分配原则费用分配原则是指企业应按与其所产出的收入相对应的费用来分配费用。
五、会计报告的原则1. 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应坚持主动揭示企业的负债、损失和费用,不夸大资产和收益。
2. 完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是指会计报告应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所有的重要经济事项,并全面、真实地披露相关信息。
六、如何运用会计学原理1. 根据会计实体假设,将企业与企业所有人分离开来,以确保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和独立性。
2. 根据持续经营假设,进行长期投资和资产评估。
3. 根据负债计算原则和往来计算原则,对企业的负债和债权进行正确确认和计量。
4. 根据收入确认原则和费用分配原则,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确认和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题
1、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对各种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和团体等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并进行有效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4、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5、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润的总流入。
6、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7、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核算基础。
8、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按照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并赋予标准的名称,也就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9、账户:具备一定的名称和结构,用于对于该名称相对应的特定的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化进行单独记录的工具。
10、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11、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12、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在登记账簿前,根据记账规则,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分析而确定的应记入账户的名称、方向及其金额的一个简明的记账公式。
13、试算平衡:所谓试算平衡,是指在期末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或)余额进行加总,以确定借贷是否相等,从而检查记账过程中是否存在差错的方法。
14、平行登记: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15、期间费用:所谓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的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16、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凭证。
17、账簿:会计账簿,简称账簿,它是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帐页所组成的,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用以全面、系统、序时、分类地记录和反映企业、事业等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18、日记账:序时账簿也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19、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财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报告文件。
20、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21、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问答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监督和核算。
(其中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
)
2)、简述会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由这一职能派生的。
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相比,这种核算职能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的监督职能寓于会计的核算职能之中,是在核算过程中的监督。
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职能,才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按预期的要求进行,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3)、简述会计核算的方法: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4)、简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5)、简述会计账户和科目的关系(联系与区别):会计账户与科目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它们的联系在于,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应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会计科目只是对于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是为了统一各会计主体的核算内容、口径和核算方法而规定的,是对特定经济项目赋予的标准称谓,本身没有什么结构,账户则是会计主体按照会计科目开设在账簿中,具有一定的结构,具体反映资金运动状况的户头。
因此,账户与科目相比,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6)、简述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和平行登记:总分类账户和他下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之间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
明细账户是对总分类账户的细化和补充;总分类账户所反映的数据与明细分类账户所反映的数据的总额相一致,两者相互补充,既总括又详细地说明同一事物。
平行登记:(一)、登记的依据相同;(二)、登记的方向相同;(三)、登记的期间相同;(四)、登记的金额相等。
7)、简述收入确认的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有效的控制。
3、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4、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收。
8)、简述利润分配的内容与顺序: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9)、简述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1、原始凭证的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
3、接收凭证单位的名称。
4、经济业务的内容(包括实物数量和金额)。
5、填制单位和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
6、凭证的编号。
10)、简述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2、……真实性。
3、……合理性。
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11)、简述原始凭证审核后的处理方法:1、对于合理、合法、真实可靠、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按照规定办理会计手续,,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有关账簿,并将原始凭证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加以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损坏。
2、对于业务真实,只是内容不完整、手续不齐备,或计算上、文字上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予以退回,解释制度要求,督促有关人员补办手续,更正错误,然后按正常情况处理。
3,、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不合法或不合理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要拒绝接受,不予以报销付款;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如有伪造或涂改凭证、虚报冒领的行为,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坚决抵制,严肃处理。
12)、简述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1记账凭证的名称。
2、记账凭证的填制日期和编号。
3、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摘要(及简要说明)。
4、应记的会计科目及金额。
5、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5、会计主管、审核、填证以及记账人员的签章。
13)、简述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1、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是否同所附的原始凭证的内容相符合。
2、会计科目的使用是否正确。
凭证上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和核算内容必须前后一致,以保证核算口径的一致性,取得正确的汇总指标。
3、记账方向和金额的确定是否正确。
4、凭证格式中有关项目的填列是否完备,有关人员是否已签名盖章。
14)、列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
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15)、错账更正法及适用范围:(一)划线更正法: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其所依据的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及纯属记账时文字或数字的笔误,应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
(二)红字更正法:1、根据记账凭证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方向、科目有错误时,可采用红字更正法。
2、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都没有错,只是记账金额大于正确的应记金额,应采用红字更正法。
(三)补充登记法: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没有错误,但所填金额小于正确的金额,可采用补充登记法。
16)、简述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1、年度财务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组成部分:①资产负债表②利润表③现金流量表④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⑤附注。
2、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