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一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
![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9aa8b2c4b35eefdc8d33381.png)
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蓄电池的基本构造;2、学会配置电解液;3、学会使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等检测仪器检查蓄电池的技术状况。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技术状况良好的普通蓄电池、有故障的普通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2、吸式密度计、温度计、玻璃棒、耐酸的容器、防护用品、10%的苏打溶液;3、相对密度为1.83~1.84的化学纯硫酸和合格的蒸馏水;4、高率放电计,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蓄电池构造认识1、蓄电池解体件的结构认识(如下图所示)2、分辨正、负接线柱(1)正负标记有的蓄电池上铸有“+”(或P)的接线柱为正接线柱,有“-”(或N)的接线柱为负接线柱。
(2)颜色标记有的蓄电池接线柱上涂有颜色,正接线柱涂红漆,负接线柱涂黑漆(见右图)。
(3)无标记无标记蓄电池的正负接线柱识别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1)看接线柱的粗细,粗一些的锥形接线柱为正极,细一些的为负极。
2)看接线柱的自然颜色,呈深褐色的为正接线柱,浅灰色的为负接线柱。
3)看接线柱的表面硬度,用螺丝刀在接线柱表面轻划,较坚硬的为正接线柱,反之为负接线柱。
4)用万用表检测。
有的蓄电池没有任何标记,或者蓄电池使用长久、标记被腐蚀损坏、辨别不清。
把万用表置直流电压20伏档,红表棒与黑表棒分别接触蓄电池的两个极桩,如果显示的数值是“+”值,则红表棒接触的是正极,黑表棒接触的是负极,如果显示的数值是“-”值,则红表棒接触的是负极,黑表棒接触的是正极(见右图)。
(二)配置电解液1、电解液的比重蓄电池电解液一般由纯净的硫酸和蒸馏水配置而成,电解液的配置可按质量比或体积比配置,配置比例如下表所示。
华东地区电解液的密度一般为1.24—1.30 g ∕cm 3。
电解液配置后应该用密度计检验密度。
电解液配制成分的质量比和体积比2、电解液的调配(1)按上表所列出的体积比或质量比,量取硫酸和蒸馏水。
(2)先将量取的蒸馏水倒入耐酸的的容器内,然后慢慢地将硫酸倒入蒸馏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禁止将蒸馏水倒入硫酸中。
蓄电池检测教案
![蓄电池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7d432310661ed9ad51f36c.png)
实训内容:
蓄电池检测
实训过程:
一、布置分析实训任务:(教师示范讲解)
1、液面高度检查方法
①通过外壳上的液面线检查。
②用玻璃管测量,10~15mm。
2、蓄电池放电程度
①通过观察孔判断蓄电池技术状况
绿色:良好;黑色:需充电;白色:不能使用
②测量电解液密度和温度
黄色:存足电;绿色:比较充足;红色:需充电
③用高率放电计测量放电电压。
电压小于12V,需充电
电压小于11V,需更换蓄电池
放电时,单体电池在1.5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
二、学生操作训练(教师现场指导)
1、观察蓄电池技术状况
2、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
3、检查电解液密度
用拇指压下吸式密度计橡胶球,插入电解液;缓慢松开橡皮球提起密度计;观察液面位置,练习读数;将电解液压回原处。
课时计划
实验(训)日期
月 日
星期
节次
序号
实验(训)项目
蓄电池充电
实
验
(训)
目
的
1、学会蓄电池
2、掌握蓄电池定压充电的过程
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技
能
要
求
1、蓄电池正负极性的识别
2、定压充电
实验(训)设备、工具、材料及软件平台
蓄电池、密度计
实验(训)内容及过程
组织教学:按实训小组进行考勤
安全教育: 1)学生着装检查 2)按顺序进行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实验(训)地点
汽车维修车间
实
验
(训)
效
果
评
价
实验一、蓄电池构造认识与技术检查、电解液配制与充电
![实验一、蓄电池构造认识与技术检查、电解液配制与充电](https://img.taocdn.com/s3/m/10a154c389eb172ded63b795.png)
蓄电池寿命。 (2).慢速充电 采用快速充电,很难使蓄电池完全充电。如果要使蓄电池完全充电,或者给
完全放电的蓄电池充电,必须使用小电流长时间慢速充电。 (3).跨接蓄电池起动充电方法 如果汽车停车后没有关闭车灯,使蓄电池过度放电,不能起动发动机时,可
a. 恒压充电时蓄电池的连接(如图 17 所示): 恒压充电时,充电机的正、负极连接到被充蓄电池的正、负极,被充蓄 电池采用并联连接方法,如图 12 所示,要求各蓄电池电压相等,但容量不 一定相同。并联蓄电池的数目必须按充电机的最大输出电流来决定; b. 恒流充电时蓄电池的连接(如图 18 所示): 恒流充电时,充电机的正、负极连接到被充蓄电池的正、负极,被充蓄 电池采用串联连接法,如图 13 所示,即把同容量的蓄电池串联起来接入充 电机。
5
6
正常
低于标准
高于标准
(2) 液面高度指示线检查法
正常 □
低于标准 □
高于标准 □
3、电荷情况检查
(1) 利用数字万用表对蓄电池进行检测(开路电压)
测量值:
正常 □
低于标准 □
(2) 利用高率放电计对蓄电池进行检测
以 20 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放电 5s,判断蓄电池的技术性能
测量值:
正常 □
需要充电 □
汽车电器实训教案
实验一、蓄电池的构造认识、技术检查与充电方法
一、实验课时:4 学时 二、实验内容及目的
1、掌握蓄电池的结构、性能; 2、掌握蓄电池的检测方法; 3、掌握蓄电池的初充电、补充充电等方法。
汽车电气设备故障检修实训指导书任务22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
![汽车电气设备故障检修实训指导书任务22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fbbd0673b7360b4c2e3f64b0.png)
任务2.2: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一、实验内容及目的1、掌握蓄电池的结构、性能;2、掌握蓄电池的检测方法;3、掌握蓄电池的初充电、补充充电等方法。
二、技术标准及要求1、电解液相对密度如表1-1所示:表1-1 电解液相对密度(单位:g/cm3)气温充足电时电解液相对密度放电时电解液相对密度放电25%放电50%放电75%全放电冬季气温低于-40℃地区1.31 1.27 1.23 1.19 1.15冬季气温高于-40℃地区1.29 1.25 1.21 1.17 1.13冬季气温高于-20℃地区1.27 1.23 1.19 1.15 1.11 冬季气温高于0℃地区1.24 1.20 1.16 1.12 1.09 表中相对密度值是指温度为25℃时的值,环境温度每升高1℃,应在测得的密度值上加0.0007,每降低1℃则减0.0007。
2、蓄电池电压与放电程度如表1-2所示:表1-2 蓄电池电压与放电程度对照表蓄电池开路端电压(V)≥12.6 12.4 12.2 12.0 ≤11.7 高率放电计检测蓄电池电压(V)11.6~10.6 9.6~10.6 ≤9.6高率放电计(100A)检测单格电压(V)1.7~1.8 1.6~1.7 1.5~1.6 1.4~1.5 1.3~1.4放电程度0 25 50 75 1003、电解液配制成分百分表如图1-3所示:表1-3 电解液的配制15℃时的密度(克/厘米3)重量(%)体积(%)蒸馏水浓硫酸蒸馏水浓硫酸1.240 68.0 32.0 78.4 21.6 1.250 66.8 33.2 77.4 22.6 1.260 65.6 34.4 76.4 23.6 1.270 64.4 35.6 75.4 24.6 1.280 63.2 36.8 74.4 25.6 1.290 62.0 38.0 73.4 26.6 1.300 60.9 39.1 72.4 27.61.31059.740.371.328.7三、实验器材1、蓄电池N 个,发动机N 台、充电机N 台。
实训项目一铅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实训项目一铅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46b1a5919b6648d7c0c74652.png)
实训项目一铅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一、实训目的1、了解蓄电池的检测仪器2、掌握蓄电池的检测方法二、实训仪器和设备1、蓄电池若干个、电解液密度计、温度计、高率放电计、玻璃棒及玻璃管、盛水容器若干。
2、适量凡士林、润滑脂、蒸馏水、电解液、万用表。
三、实训步骤1、蓄电池外部检查①检查蓄电池封胶有无开裂和损害、极桩有无破损,壳体有无泄漏,否则应修复或更换。
②用温水清洗蓄电池外部的灰尘泥污,再用碱水清洗。
③疏通加液盖通气孔,用钢丝刷或极桩接头清洗器除去极桩和接头的氧化物,并涂一层薄薄的工业凡士林或润滑脂。
2、静止电动势(开路电压)检测若蓄电池刚充过电或车辆刚行驶过,应接通前照明远光30s, 消除“表面充电”现象,然后熄灭前照灯,切断所有负载,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根据表1 判断放电程度。
3、电解液液面高度检测如图 1 所示,用内径为4~6mm、长度约150mm的玻璃管检测电解液面高度。
要求液面高出隔板上沿 10~15mm。
对于半透明式蓄电池,液面应位于最高和最低液面标记之间。
液面过低时,应补加蒸馏水;液面过高时,应用密度计吸出部分电解液。
图 1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图 2 检查电解液密度4、电解液密度检测电解液密度的大小是判断蓄电池容量的重要标志。
测量蓄电池电解液密度时,蓄电池应处于稳定状态。
蓄电池充、放电或加注蒸馏水后,应静臵 0.5h后在测量。
①用吸式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其测量过程如图2所示。
首先,捏住密度计的橡胶球,将密度计下端的吸管插入单格电池的加液孔内,慢慢放开橡胶球,使电解液吸入到玻璃管中,吸入的电解液的量以能使密度计浮子浮起而不会顶住为宜。
然后,使密度计的浮子浮在玻璃管的中央(不要与管壁接触),慢慢将密度计提出液面,密度计不要离开蓄电池加液孔上方,读出电解液密度值。
要求读数时密度计刻度线与眼睛保持平齐,测得的密度值应换算至标准温度25℃时的密度(采用公式p25°=p t +B(t-25)校正),同时测量电解液温度。
5蓄电池的性能检测
![5蓄电池的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066529681711cc7931b71681.png)
单体电池电压(V) 1.7~1.8 1.6~1.7 1.5~1.6 1.4~1.5 1.3~1.4
放电程度(%) 0 25 50 75 100
一般技术状况良好的蓄电池,用高率放电计 测量时:单体电池电压应在1.5V以上,并在5s内 保持稳定;如果5s内电压迅速下降或某一单体电 池电压比其他单体电池低0.1V以上时,表示该单 体电池有故障,应进行修理(如图1-84所示)。
图1-77观察液面的高度
⑵对于不能通过外壳上的液 面线进行检测的蓄电池,可以用 玻璃管测量液面高度。
检测方法是:(参见图1-78)将 玻璃管垂直插入蓄电池的加液孔中, 直到与保护网或隔板上缘接触为止, 然后用手指堵紧管口并将管取出,管 内所吸取的电解液的高度即为液面高 度,其值应为10~15mm。
一、蓄电池性能测试
为了及时发现蓄电池的各种内在故障,汽 车每行驶1000km,或冬季行驶10天~15天, 夏季行驶5天~6天,需对蓄电池进行下列检查:
1、通过观察孔判断蓄电池技术状况 对于无加液孔的全密封型免维护蓄电池,由 于不能采用传统的密度计来测量电解液密度以 判断其技术状况,为此,在这种免维护蓄电池 内部一般装有一只小型密度计,通过顶端的检 查孔观察其颜色可判断蓄电池的技术状况,如 图1-76所示。
图1-83用蓄电池高功率放电计测量
高率放电计由一个3V电压表和一个定值负载电阻组成。测 量时应将两夹钳紧压在蓄电池的正、负极柱上,按测试开关历 时5s左右,观察大负荷放电情况下蓄电池所能保持的端电压。
A.如电压<12V,则需要对蓄电池进行维护; B.如电压<11V,则需更换蓄电池。
高率放电计测得的单体电池电压与放电程度对照如下表所示。
图1-79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
蓄电池电液密度测量:flash动画
蓄电池的检测与更换实训报告
![蓄电池的检测与更换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6a5d2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f.png)
步骤一:准备工作
关闭汽车发动机和所有电气设备,包括车灯、收音机等。
打开汽车发动机盖,找到蓄电池,确定正负极。
步骤二:连接检测仪
将检测仪的红色夹子连接到蓄电池正极,黑色夹子连接到蓄电池负极。
步骤三:检测结果
打开检测仪,选择正确的模式。检测仪会显示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内阻等参数。据检测结果,判断蓄电池是否良好。
六、实验总结
实训名称
蓄电池的检测与更换
实训地点
指导教师
专业
报告日期
年月日
组长姓名
班级
组员姓名
一、实训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使用蓄电池检测仪检测蓄电池是否良好的方法,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
蓄电池是汽车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启动和运行。蓄电池检测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蓄电池状态的工具,通过测量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内阻等参数,来判断蓄电池是否良好。
如果蓄电池状态不良好,则需要进行维护或更换。
四、检测数据
1、技术标准:
蓄电池电压:>12V;蓄电池内阻:0.05Ω;
蓄电池电电量:;蓄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寿命:>0.05mm;
2、检测数据:
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内阻:
蓄电池电电量:蓄电池寿命:
五、结果判断
蓄电池电压:合格()不合格()蓄电池内阻:合格()不合格()
蓄电池电电量:合格()不合格()蓄电池寿命:合格()不合格()
实训一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实训一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33b60ce1e009581b6bd9ebf8.png)
实训一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一、实训目的会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检测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会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并进行补充作业。
二、仪器、工具1.汽车用铅蓄电池2只;2.温度计2只;3.玻璃管2只;4.高率放电计(单格放电计、12V放电计)每组1只,共2只;5.密度计每组1只,共2只。
三、注意事项1.不要将电解液落到地面或其他物面上;2.密度计、温度计、玻璃管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以免造成服饰。
3.用高率放电计时,接通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四、考核要求蓄电池技术状况检测纪录填入表1-1表1-1 蓄电池技术状况五、考核时间:15分钟六、操作步骤1.蓄电池的外表检查1)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破损漏电解液;2)检查极桩是否有氧化物;3)加液孔盖是否损坏、通气孔是否畅通;4)蓄电池外表是否清洁。
2.液面高度的检查1) 用玻璃管测量法,见图1-1(a)。
①用一空心玻璃管插入蓄电池电解液内极片的上平面处。
②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与电池液面同高,用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
③提起玻璃管,测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即为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
标准值为10~15 mm高,过低应加入蒸馏水使之符合标准。
2) 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见图1-1(b)。
使用透明塑料容器的蓄电池,检查液面高度时,在容器壁上刻有两条高度指示线。
正常液面高度应介于两线之间的中线上,低于中线则为液面过低,应加入蒸馏水补充。
3) 从加液面孔观察判断法,见图1-1(c)。
部分轿车蓄电池在电解液加液孔内侧的标准液面位置处开有方视孔,检视液面高度,观察液面在方孔下面为液面过低;正好与方孔平并时为标准;液面满过方孔而充满加液口底部以上为过多。
3.检查电解液密度电解液的密度大小,是判断蓄电池容量的重要标志,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步骤如下:①打开蓄电池的加液盖。
②把密度计下端的橡皮管插入单格电池的加液孔内,如图1-2所示。
③用手将橡皮球捏瘪,再慢慢放开,电解液就会被吸到玻璃管中。
电动汽车蓄电池实训报告
![电动汽车蓄电池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03408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e.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蓄电池,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我们进行了电动汽车蓄电池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电动汽车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使用寿命及维护方法。
3. 学习蓄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技术。
4. 提高对电动汽车蓄电池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蓄电池基本结构蓄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电池壳等组成。
正极通常采用氧化钴锂等材料,负极采用碳材料,隔膜是一种特殊的复合膜,电解液则是一种有机溶液。
通过实训,我们了解了蓄电池的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蓄电池充放电特性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电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的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实训中,我们通过实验掌握了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如充放电曲线、容量、电压等参数。
3. 蓄电池使用寿命及维护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充放电次数、工作温度、充电电流等。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蓄电池的维护方法,如避免过充、过放、避免长时间放置、保持电池温度适宜等。
4. 蓄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技术蓄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BMS负责监控电池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等,保证电池安全可靠运行。
(2)电池组设计:根据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要求,设计合适的电池组。
(3)电池热管理:通过热管理系统,保证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提高电池性能和寿命。
5. 蓄电池故障诊断与维修蓄电池故障主要包括短路、漏液、鼓包等。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蓄电池故障的诊断方法,如电压测量、电流测量、温度测量等,并掌握了相应的维修技术。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我们首先学习了电动汽车蓄电池的基本知识,包括结构、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使用寿命、维护方法等。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b99f3b00242a8956bece4fb.png)
汽车电器实验指导书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2015年10月01实验项目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充电规范一、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一)实验内容:1.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二)实验目的: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蓄电池、高率放电计、密度计、玻璃管、充电机、万用表、试灯、常用工具。
(四)课时:2节必须学会:使用密度计、高率放电计,可以利用仪器检测蓄电池放电程度和电解液密度;(要过关考核)(五)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情况提问: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若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下降,其端电压如何变化?2、布置实验任务会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检测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会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并进行补充作业。
3、演示讲解1).仪器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玻璃管、高率放电计、密度计2).实验注意事项(1)不要将电解液落到地面或其他物面上;(2)密度计、温度计、玻璃管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3)用高率放电计时,接通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3).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1)外观直接检查(2)电解液液面检测(3)电解液密度检测(4)蓄电池端电压检测4、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解决操作中所遇到的疑问。
学生在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1).密度计读数不准;2).高率放电计接通时间过长。
5、操作步骤1.蓄电池的外表检查1)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破损漏电解液;2)检查极桩是否有氧化物;3)加液孔盖是否损坏、通气孔是否畅通;4)蓄电池外表是否清洁。
2.液面高度的检查1) 用玻璃管测量法,见图1-1(a)。
①用一空心玻璃管插入蓄电池电解液内极片的上平面处。
②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与电池液面同高,用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
③提起玻璃管,测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即为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
标准值为10~15 mm高,过低应加入蒸馏水使之符合标准。
2) 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见图1-1(b)。
检测蓄电池的实训报告
![检测蓄电池的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e481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c.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蓄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检测方法以及维护保养知识,提高学生对蓄电池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实训原理与要求1. 实训原理: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UPS等领域。
蓄电池的检测主要包括电压检测、容量检测、内阻检测、放电率检测等。
2. 实训要求:(1)熟悉蓄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万用表、放电仪等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3)了解蓄电池的维护保养知识;(4)学会对蓄电池进行性能检测,并能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蓄电池的性能状态。
三、实训内容1. 蓄电池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蓄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等组成。
正负极板分别由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制成,电解液为酸性溶液。
当蓄电池放电时,活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子,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向负极,电解液中的离子在电极间移动,完成电流的闭合。
2. 检测仪器的使用:(1)万用表:用于测量蓄电池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2)放电仪:用于测量蓄电池的容量、内阻等参数。
3. 蓄电池性能检测:(1)电压检测:将万用表置于直流电压挡,正负极分别接蓄电池的正负极,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判断蓄电池的电压是否正常;(2)容量检测:将放电仪连接到蓄电池的正负极,设定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放电过程中记录放电电流和电压变化,根据放电曲线计算蓄电池的容量;(3)内阻检测:将放电仪连接到蓄电池的正负极,设定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放电过程中记录放电电流和电压变化,根据欧姆定律计算蓄电池的内阻;(4)放电率检测:将放电仪连接到蓄电池的正负极,设定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放电过程中记录放电电流和电压变化,根据放电曲线计算蓄电池的放电率。
4. 蓄电池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蓄电池的电压、容量、内阻等参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保持蓄电池的清洁,避免电解液泄漏;(3)避免蓄电池过充、过放;(4)存放蓄电池时,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高温、潮湿。
(完整版)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实训指导书
![(完整版)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ecabe48d15abe23482f4ddf.png)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实训指导书《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实训指导书实验一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高率放电计、比重计等仪器检查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方法及保养;二、实验设备1.蓄电池、吸式密度计,温度计,12V高率放电计、2.蒸馏水、电解液、自来水、抹布,砂皮,塑料尺等。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测量图1-2 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查(1)玻璃管测量法。
测量时,用一根直径为3~5mm的空心玻璃管,垂直插入蓄电池加液孔内极板的上平面处,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然后提起玻璃管,迅速用尺测量管内的液面高度,或用浅色的干木条垂直插入孔内极板的上平面处,然后取出用尺量取痕迹的高度。
高度标准应在10~15mm之间(见图1-2)。
若液面过高,用吸管吸至标准液面。
若液面过低,一般应添加蒸馏水至标准液面。
(2)观察液面高度指示法。
对透明塑壳封装的蓄电池,可通过观察容器壁上的两条高低指示线,判断液面的高度。
正常的液面高度应在两指示线之间,如过高或过低应予调整,调整的方法同上(1)。
2.密度计测量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及蓄电池放电程度判断(1)将一定量的电解液吸入密度计内,使密度计浮子处于吸管的中部,不能触及吸管的顶部、底部及玻璃壁,液面所在的刻度即为相对密度值。
或根据浮子上的红、绿、黄三色标签,粗略判断密度值,红色区域为1.1~1.15g/cm3,绿色区域为1.15~1.25g/cm3,黄色区域为1.25~1.30g/cm3。
如图1-3所示。
图1-3 吸管式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2)在测量电解液密度值时,应同时测量电解液的温度,并将测得的电解液相对密度值按公式γ25。
c = γt + β( t—25)换算成25°C时的密度(我国以25°C为标准)。
式中:γ25。
c — 25°C时的电解液相对密度。
γt —实测电解液密度。
t —实测电解液温度。
β—密度温度系数为0.00075,即温度每上升1°,相对密度下降0.00075。
蓄电池实验报告
![蓄电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2607d0a8956bec0875e374.png)
蓄电池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 2篇二:蓄电池测试报告蓄电池测试报告使用单位:凯翔电池型号:产品名称:制造厂商:测试单位:凯翔测试人员:测试日期:打印日期:测试站点:凯翔05 XX-11-10 XX-02-20电流曲线图:特性比较图:单体条形图:容量分析:篇三:实验报告01--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实验一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实验时间:XX年9月29日实验地点:A-08 107 指导教师:亢凤林一、实验目的1、认识铅酸免维护蓄电池2、高效放电计在检测蓄电池技术状况中的正确使用;3、认识和正确使用蓄电池充电机。
二、实验设备蓄电池、12V高率放电计;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观察6-QW-54蓄电池外观;记录:可以看到两个接线柱:红色的一个标有“+”,另一个黑色标有”—”两个都是螺栓接线柱,一个蓄电池技术状态观察窗口,从外边可以看到蓝色的圆点2、观察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记录:看到蓝色的圆环中间位黑色的圆点记录分析:说明技术状态良好存电充足3、12V高率放电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正负极方法步骤:把高效放电计两个接线端接在蓄电池的两极,要保证两个接线柱都与电极接触完好,通过观察高效放电计的只是灯判定蓄电池的正负极。
(2)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技术状态方法步骤:保持高效放电计的两个接线端接通蓄电池的两极,通过观察放电计上的电压表示数,观察时间最好不超过五秒。
测量数据:11.2V数据分析:11—12V技术状态良好,9-11V技术状态较好,小于9V技术状态不好。
通过本次测量电压表示数为11.2V 说明技术状态较好4、观察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的外观记录:直观上看到一个电源总开关,上边是档位旋钮,电流表有2,4,6,8四个档位。
电压有最上边是电压表和电流表。
后边有一个外接电源插口,两个电源输出接口(鳄鱼夹)5、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使用正确充电步骤方法:1、检查充电机技术状态是否正常2、接线,无论是接电源端还是接输出端电源开关和档位都处于关闭状态。
蓄电池验收检验标准蓄电池质量检测报告
![蓄电池验收检验标准蓄电池质量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ae5c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a.png)
蓄电池验收检验标准蓄电池质量检测报告引言概述: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能够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装置。
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太阳能电池、应急电源等领域。
为了确保蓄电池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对于蓄电池的验收检验标准和质量检测报告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文内容:1.蓄电池外观检查检查蓄电池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变形或破损。
检查蓄电池外壳材料及接口是否无锈蚀、腐蚀或损坏。
检查蓄电池标签信息是否清晰完整,包括型号、容量、生产日期等。
2.蓄电池容量测试根据蓄电池型号和标准要求,使用专业设备测试蓄电池的容量。
测试条件包括充电时间、充电电流、放电时间、放电负载等。
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蓄电池容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蓄电池内阻测试使用专业设备测试蓄电池的内阻。
内阻测试可以反映蓄电池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和活性物质含量。
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蓄电池的内阻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4.蓄电池循环寿命测试使用特定的充放电工作循环模式,对蓄电池进行循环寿命测试。
测试条件包括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充放电时间等。
根据经过多次循环后蓄电池的容量衰减情况评估其循环寿命。
5.蓄电池安全性能测试进行蓄电池的过充、过放、短路等安全性能测试。
测试条件包括温度、电流、时间等。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蓄电池的安全性能。
总结:蓄电池验收检验标准和质量检测报告是保证蓄电池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外观检查、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循环寿命测试和安全性能测试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准确判断蓄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蓄电池供应商和使用者应当合作,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验收检验,并在检测报告中详细记录测试结果,以便后续使用。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才能保证蓄电池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提高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汽车电器实训教案
![汽车电器实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c1fb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2.png)
课题实训一铅蓄电池的构造研究与技术状况检查时课型实训班级第一周星期第节间导1.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的关于蓄电池的构造、技术状况检查、蓄电池的充学电、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等的印像。
目2.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标作风、良好的实训习惯,以及对本门课程的兴趣等。
重点蓄电池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充电。
难点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电方法。
教学讨论、提问、操作。
方法本实训为2 学时,每组4~5 人。
手段导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准备工作:各型蓄电池若干、比重8′计、高率放电计、温度计、玻璃管、充电器等二.清点学生人数,明确本次实验的任务,宣布实训室纪律管理三.蓄电池的构造研究1.随机的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检验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回答所提的问题如实的反映对本门课程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学法,师生共同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30′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间2.组织学生认识蓄电池:外壳、端盖、极桩、排气塞、单格、内联条、正负极板、隔板、标识等;免维护蓄电池结构认识。
3.元件特征认识。
三.蓄电池的技术状况检查1.外观直接检查2.电解液量检查3.密度测试注意每一种检查方法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学生自己进行动手操作。
30′4. 容量检查回答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四.蓄电池的充电1.蓄电池技术状况检查。
2.充电方法:定压充电、定流充电和多蓄电池充电。
15′重点:设备的使用以及电压、电流的选择和调整方法。
汇报自己的实训效果并动手进五.抽查3~5 名学生的实验情况并做详行操作演示。
细的记录。
30′六.总结本次实训课10′目标测试题目:课后完成实训报告册中实训项目二的内容。
课题实训二、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构造研究与检测班课型实训级时第周星期第节间第周星期第节1.巩固课堂上所学的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构造知识、检测知识;导2.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实训管理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汽车电器实训报告蓄电池
![汽车电器实训报告蓄电池](https://img.taocdn.com/s3/m/52e33f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7.png)
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器系统在汽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蓄电池作为汽车电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启动、照明、动力供应等关键功能。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蓄电池的深入了解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汽车电器系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二、实训目的1. 掌握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 学会使用仪器设备检测蓄电池的技术状况。
3. 掌握蓄电池的拆装、充电和维护方法。
4. 提高学生对汽车电器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三、实训内容(一)蓄电池的基本知识1. 蓄电池的结构: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由铅和铅的氧化物制成,隔板由微孔塑料或玻璃纤维制成,电解液由硫酸和水混合而成。
2.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蓄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当蓄电池放电时,硫酸中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分别从负极板迁移到正极板,与正极板上的铅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电能。
3. 蓄电池的性能特点:蓄电池具有电压稳定、容量大、寿命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自放电、过充、过放等缺点。
(二)蓄电池的检测1. 外观检查:检查蓄电池外壳是否有裂纹、漏液、鼓包等现象。
2. 电解液液面检查:用玻璃棒或吸管将电解液液面调整到规定的高度。
3. 端电压检测:使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正常电压应在12V左右。
4. 放电试验:使用放电仪或负载电阻对蓄电池进行放电试验,根据放电曲线判断蓄电池的性能。
(三)蓄电池的拆装与充电1. 拆装:拆卸蓄电池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损坏电极和电解液。
2. 充电:使用充电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应注意充电电流和电压,避免过充。
(四)蓄电池的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蓄电池的外观、电解液液面和端电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清洁电极:定期清洁蓄电池电极,去除氧化物。
3. 避免过充:避免长时间过充蓄电池,以免缩短其使用寿命。
四、实训过程本次实训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了解蓄电池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一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一、实训名称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二、实训目的
1.掌握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检测方法。
2.掌握蓄电池电解液高度的检查方法。
3.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方法。
三、实训设备
蓄电池、万用表、电解液密度计、温度计、高率放电计和玻璃管。
四、有关的技术标准
1.电解液相对密度如表1所示。
表中相对密度值是指温度为25℃时的值,记为ρ25℃,实测密度ρT与相对密度ρ25℃之间的关系是:ρ25℃=ρT+β(T-25)
T:实测电解液温度(℃);
β:密度温度系数,β=0.0007。
2.蓄电池电压与放电程度如表2所示。
五、实训操作步骤
1.静止电动势(开路电压)检测
若蓄电池刚充过电或车辆刚行驶过,应接通前照灯远光30s,消除“表面充电”现象,然后熄灭前照灯,切断所有负载,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根据表2判断放电程度。
2.电解液液面高度检测
用内径为4~6mm、长度约150mm的玻璃管检测电解液液面高度。
要求液面高出隔板上沿10~15mm。
对于半透明式蓄电池,液面应位于最高和最低液面标记之间。
液面过低时,应补加蒸馏水;液面过高时,应用密度计吸出部分电解液。
3.电解液相对密度检测
(1)用密度计测量相对密度。
对于普通的铅蓄电池,用密度计测量蓄电池的密度,再根据表1判断放电程度。
(2)观察充电状态指示器。
对于免维护蓄电池多数均设有内装式密度计(充电状态指示器),根据指示器的颜色判定。
绿色表示充足电;当变黑和深绿色时,说明存电不足,应予以充电;当显示浅黄色或者无色透明时,必须更换蓄电池。
4.测量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1)用高率放电计测试:用高率放电计将两放电针压在蓄电池正负极柱上,保持15s,若电压稳定,根据表2判断放电程度;若电压迅速下降,说明蓄电池已损坏。
(2)车上起动测试
拔下分电器中央线并搭铁,将万用表接在蓄电池正负极柱上,接通起动机15s,电压应不低于9.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