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是指通过对图像、声音、文字等不同模态元素的分析,来理解和解释话语的意义和效果。
在城市旅游宣传片中,多模态话语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图像模态:城市旅游宣传片中的图像模态主要表现为城市景点的图像,包括著名建筑、自然风光、历史遗迹等。
这些图像通过不同的构图手法和色彩运用,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比如,一些景点的拍摄采用大角度镜头,营造出广阔的视野和令人震撼的氛围;而另一些景点采用特定的色彩处理方法,如高饱和度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度,营造出热情、活力和刺激的感觉。
2.声音模态:城市旅游宣传片中的声音模态主要表现为背景音乐和旁白声。
背景音乐常常选取动感、欢快的音乐,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而旁白声则常常采用柔和、自然的语调,与图像模态相协调,加强对城市旅游资源的介绍和引导。
3.文字模态:城市旅游宣传片中的文字模态主要表现为标题、字幕和标语等。
这些文字通常选取大字体、高对比度的形式出现,以增强观众对文字内容的关注度和记忆度。
同时,这些文字常常强调城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例如:“世界名城,不容错过”。
通过对这些多模态话语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城市旅游宣传片是一种多模态话语,其中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不同模态元素相互作用,共同传递信息和情感。
2.城市旅游宣传片中的图像模态通过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手法,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
3.声音模态通过背景音乐和旁白声等手段,加强对城市旅游资源的介绍和引导,同时为观众创造出一种愉悦、放松的感觉。
总之,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具有独特的营销效果,通过不同的模态元素相互作用,向公众展示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吸引力,促使观众感受到城市的美丽和魅力,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摘要】城市旅游宣传片是吸引游客关注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本文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城市旅游宣传片,从视觉、音频和文字元素等方面入手,探讨其特点和表现形式。
在情感与情绪分析中,揭示宣传片如何通过情感化的呈现方式引发观众的共鸣和好奇心。
结论部分将探讨多模态话语在城市旅游宣传中的作用,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研究结果。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制作要点和效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城市旅游、宣传片、多模态话语、视觉元素、音频元素、文字元素、情感分析、情绪分析、作用、发展方向、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城市旅游宣传片是城市旅游推广的重要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向观众传达城市的魅力和特色。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种综合利用视觉、听觉和语言等多种模态进行的话语分析方法,能够更全面地揭示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影响力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多模态话语的概念与特点入手,逐步分析城市旅游宣传片中的视觉元素、音频元素、文字元素等内容,同时结合情感与情绪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方式,为城市旅游推广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多模态话语的整合和创新,实现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更好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2. 正文2.1 多模态话语的概念与特点多模态话语是指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形式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话语形式。
在城市旅游宣传片中,多模态话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视觉、听觉和文字等多种元素的组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和兴趣。
多模态话语的特点包括多样性、互补性和交互性。
多样性指的是多模态话语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信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喜好;互补性表示各种感官形式之间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系统;交互性意味着观众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形式的交互获得更加生动和深入的体验,增强参与感和吸引力。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在引言中,背景介绍了城市旅游宣传片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意义在于加深对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理解。
在首先介绍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特点,包括图像分析、声音分析和文字分析。
结合这些分析,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城市旅游宣传片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城市旅游宣传片中多种模态的表达方式,为提升城市旅游宣传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城市旅游宣传片、多模态话语分析、图像分析、声音分析、文字分析、应用、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城市旅游宣传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从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个维度对话语进行深入分析,还可以揭示话语所传达的意义和信息。
通过对城市旅游宣传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表达方式、传播策略和影响效果,为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制作和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表达特点和传播规律,旨在为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制作和传播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通过对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城市旅游宣传片中的应用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可以为进一步深化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城市旅游宣传片是旅游推广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城市的风土人情,吸引游客的目光。
而多模态话语分析则是一种综合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语言信息来分析交流现象的方法。
在城市旅游宣传片中,多模态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深入挖掘城市旅游宣传片中的信息传递方式。
不同形式的语言信息相互配合,共同传达出对城市景观、文化特色的展示,而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宣传片中的宣传目的和策略。
《河南形象篇》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uoya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
Vol34 No1 F
诸葛湘君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多模态转喻与多模态隐喻联系密切。转喻基于 事物的相近性,是不同事物在同一域内的映射,而
12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34卷
隐喻基于事物的相似性,是不同事物在不同域中的 跨域映射。人们通常是借助转喻来识解隐喻,只是 转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太过于经常使用, 而为人们所忽视。实际上,转喻是隐喻的基础,转 喻激活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2]。在文本中使用多 模态隐喻和转喻,可以借助具体的事物认知抽象的 事物,有效传递信息,更好地传达内在含义,发挥 最佳交际作用。
《形象篇》 是由声音、文字、图像和音乐等四
种主要模态共同构成的多模态视频。该视频运用图 像的排列组合技巧、镜头手法再加上大气的配乐, 在视觉和听觉上给观者以强烈的冲击,触发观者的 心理联想,进而推理视频中画外义。
三、《形 象 篇 》中 的 多 模 态 隐 喻 和 转喻分析
《形象篇》 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主要体现在 文字和图像方面。该视频主要借助人的听觉和视觉 感官,在展示宣传图像时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背景音 乐,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这种冲击比单一 的、静止的图片模态更能激发观者的心理联想,使 观者在脑海中进行相关的图像和文字的概念整合, 最终理解视频所传递的隐含信息,理解抽象的、复 杂的河南形象概念。
当今信息社会,宣传方为让更多的读者及时了 解到最新的发展动态,往往借助于多种媒介进行宣 传,其中,尤以视频对人的冲击力最为直接[1]。视 频同时运用图像、声音和文字多模态符号,在短时 间内把大量所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而多模态 隐喻和转喻对构建文本和传递文本信息起着重要的 作用。使用多模态隐喻和转喻,一方面,能将所要 认识的抽象事物具体化,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所谈论 事物的特征;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传达意思,获得 好的交际效果[2]。笔者以多模态隐喻和转喻为理论 指导,结 合 《河 南 形 象 篇》 (以 下 简 称 《形 象 篇》 ) 语料,分析语篇中的语言理论对语篇内容、 主题和结构的推动作用。鉴于国内外研究多针对静 态画面分析,如广告和漫画,少有关于城市形象建 构宣传片视频研究[3],故笔者选用城市形象宣传片 为分析语篇,进而探讨视频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对 城市形象宣传的作用。
认知识解视角下多模态转喻的个案研究——以两则视频广告为例
认知识解视角下多模态转喻的个案研究———以两则视频广告为例■董 艺/东北师范大学摘 要:本文从识解视角出发,以两则网络视频广告为语料,探究多模态转喻如何在其中进行表征。
通过研究笔者总结出,第一,视频中的最佳突显往往与生活密切相关,经过具体化和聚焦使得所须广告的对象得以宣传;第二,各种模态当中,图像、口语、文字模态最常应用于转喻的实现当中。
关键词:多模态转喻 识解 视频广告一、多模态转喻多模态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态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模态主要包括图像、文字、口语、手势等九种(Forceville,2009)。
在多模态转喻中,标域可以通过以上多种模态的源域激活。
Guijarro(2013)发现儿童图画中的转喻可以表征事实并凸显张力;Alousque(2014)以漫画和广告为分析材料,得出图文结合可以使转喻成为可能的结论(金胜昔,林正军2017:22)。
林荫(2016)则在宝马视频广告中总结出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能够相辅相成进行信息的构建。
总的看来,国内多模态转喻研究起步较晚,尚为少数。
图1 多模态助力转喻实现广告功能的运作机制二、认知识解理论Langacker(2008)认为识解理论包含视角、突显、聚焦和详略度四个维度。
他认为一个表达式的突显就是在某个范畴内进行一定详略程度的注意力聚焦。
四个维度表面上看似无关,但实质上相互交叠。
本文从视角、突显、详略度和聚焦四维度出发,探究转喻如何通过多模态间的合作实现广告效果。
本文所选语料为两支宣传手机应用的网络视频广告:汽车之家、火山小视频。
分析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识别出每支视频的广告视角、最佳突显最终被细化的聚焦点,其次勾勒出多模态间的协同合作的过程。
通过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多次观看视频集中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协同质化分析的方法,以实现客观解析。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1)视角与突显。
认知主体描述特定的对象会采用特定的视角,其中相对突显的部分会被优先锁定。
广告的编排亦是如此。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是指在语言交流中,人们使用多种语言模态,如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模态来表达隐喻转喻意义,以达到更精准、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达和趣味性。
这种认知方式可以看做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交际和交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色彩、形状和空间隐喻转喻认知方式
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常常使用色彩、形状和空间隐喻转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比如我们会用红色来表达愤怒、危险等情绪;用三角形来表示尖锐、危险等含义;用圆形来表达和谐、完整等含义;用“上”来表达权力、地位等概念,用“下”来表示贬低等含义。
音乐、节奏也是表达隐喻转喻意义的重要方式。
比如,我们常常会说某件事情“如此轻松自如”,这里的“轻松自如”就用了一个弹奏钢琴的动作来表达情感含义。
再比如,我们可以用悲伤的音乐来表达悲伤、忧伤等情感。
体感和生动的隐喻转喻认知方式是通过运用动作、体感、感官和生物体的行为方式来表达意义。
比如我们可以用“让我来说两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用“心灵手巧”来表示一个人工作能力高、创造力强等含义;用“腰杆子粗”来说明一个人身体素质好、有力量等含义。
总之,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在我们的日常交际和交流中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增强交际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丰富人际交流的形式和内涵,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和进步。
多模态隐喻视阈下的高校宣传片研究
多模态隐喻视阈下的高校宣传片研究作者:贠晨张铭珉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5期摘要:本文从认知的视角出发,以一则宣传片为例,探析其开篇和结尾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动态构建作用,以期了解隐喻背后深层的认知机制和潜在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宣传片;多模态隐喻;认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中可接触到的交流媒介种类不断增多,如图像、书面语、手势、声音、气味等,这也要求我们对此类多模态语篇的解读能力有所提高。
在这个隐喻无所不在的世界中,宣传片中语言和图像通过隐喻或转喻构建和传达其诉求,从而与观看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达到宣传说服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结合起来具体例子,来探索多模态语篇中文字和图片在构建意义的互动协调作用及其潜在的认知文化因素。
一、理论基础隐喻最早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诗学》和《修辞学》的相关论述,当时隐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
直至1980年Lakoff&Johnson发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了隐喻的实质是人类感知、认识事物,对周围世界进行概念化的一种手段,是用一个概念域去理解另一不同的概念域,把隐喻提高到了思维和认知的高度上。
[1]Forceville 在1996年出版的《广告中的图画隐喻》,是多模态隐喻的奠基之作,开启了从认知角度研究多模态互动的序幕。
[2]此后,多模态隐喻研究范围扩展至广告、政治漫画、动画、讲座、电影等方面。
Forceville提出多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用不同的模态来呈现的隐喻。
由于多模态隐喻的动态性和叙事性特征,Foraceville&Urios-Aparisi认为把隐喻理解公式可概括为“正在进行的A是正在进行的B”。
[3]二、宣传片内容介绍6分15秒的宣传片包含113帧,除去开篇和结尾,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场景,分别是西安、西外的介绍和会议邀请。
介绍西安包括对西安的历史、发展、饮食、旅游及市民生活的概括。
介绍西外主要集中于对西外语言教育特色的描述,并对“英语写作中心”进行重点介绍。
商业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分析
208广告创意商业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分析——以苹果公司年度广告为例谷佩玲(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00)摘 要:从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视角,以苹果公司2018年年度广告为例,本研究通过分析视觉和语言模态分别解读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呈现方式,同时尝试探究其是如何对观众认知构建产生影响的。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商业广告;认知构建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3-0208-02一、引言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之一,“多模态”早已成为热门词,被大量地应用于宣传海报、影视化作品等创作上。
目前,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主要有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和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1]。
1996年,福尔切维尔首次提出了“多模态隐喻”,表示图像和文字有利于引导人们对于隐喻的构建。
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各类非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其中对广告类语料的研究最为丰富,但大多数学者停留在平面广告上,研究视频类商业广告中动态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构建较少[2]。
事实上,商业广告融合了丰富的图像、色彩、表情、动作等多种模态,对于一个企业的形象宣传、产品展示等方面都有关键性作用。
鉴于此,本文以苹果公司的年度广告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如何发挥概念建构作用,以达到宣传和推销的目的,并对认知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提出启示。
二、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一)多模态隐喻的定义传统的修辞学研究把隐喻看作是一种对语言的修饰,即修辞手法,用以解释各类语言现象。
而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3]。
也就是说,隐喻是人类理解事物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
由于人类的社会性,人们习惯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用熟悉的概念去理解相对陌生的概念,而隐喻就是建构这些概念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因素。
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下的整合
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下的整合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下的整合隐喻是一个广泛存在于语言中的概念,它通过以一种方式暗示另一种意义,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然而,对隐喻的认知和理解并不能只与语言单独存在,多模态语境对于隐喻的解析和意义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特别关注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的整合。
隐喻在传统语境中主要通过文字的暗示和隐晦表达。
而多模态语境则将多种感官信息融合,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对于隐喻的理解产生了新的影响。
多模态转喻是指通过两种或多种感官模态的转换来进行隐喻表达。
在多模态转喻中,不同的感官模态在表达隐喻时存在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
例如,在一幅画中,作者通过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将某个概念或情感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转换不仅增强了隐喻的表达力,也为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提供了新的认知方式。
除了多模态转喻,隐喻互动也是构建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关键要素。
隐喻互动是指在一个语境中多个隐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多模态语境中,不同的感官模态可以同时激活隐喻元素,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新的隐喻意义。
例如,在一场音乐会上,一段激昂的音乐配以精彩的舞蹈表演,观众可能会感受到强烈的自由、激情或欢快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构建正是通过音乐和舞蹈这两个感官模态的互动来实现的。
隐喻互动使得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在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构建过程中,认知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在认知隐喻时往往依赖于大脑中的认知处理系统,这一系统是一个包括感知、记忆、语言理解等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体。
当我们面对多模态隐喻时,大脑需要调动各种认知资源来理解并构建意义。
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的整合使得认知机制进一步复杂化和丰富化,使我们能够以多种感官模态的融合方式来理解和解读隐喻。
在多模态隐喻中,每个感官模态都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义构建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隐喻和转喻作为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对于人类语言和思维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多模态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入手,探讨其对人类认知过程的影响。
一、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概念隐喻是指用一种事物或概念来指代另一种事物或概念的修辞手法,通过暗示和比喻的方式来传达信息。
转喻是指用本来具有某种含义的词语或短语,来指代与其相类似或相联系的新概念或新词语,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信息。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则是指在多种感知模态下运用隐喻和转喻来传达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方式。
1. 视觉隐喻和转喻在视觉感知中,人们常常通过图像、图表和符号等形式来传达信息。
视觉隐喻和转喻通过视觉图像的比喻和暗示,来传达抽象概念和情感体验。
用火焰的形象来隐喻热情,用花朵的形象来转喻美丽。
在广告、设计和艺术作品中,视觉隐喻和转喻被广泛运用,通过视觉形象来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
这种形式的认知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和情感,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对于人类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可以丰富人们的认知体验。
通过不同感知模态的运用,隐喻和转喻可以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传达信息,使人们从多种感知角度来理解和感受抽象概念和情感体验,促进认知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可以提高人们的信息处理效率。
通过多种感知方式的联合运用,隐喻和转喻可以使信息更加直观、生动和易于理解,促进信息的记忆和传播。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可以促进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种感知方式的结合运用,隐喻和转喻可以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促进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随着城市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宣传推广。
其中,城市旅游宣传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销工具,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语言等多种方式向潜在游客传递城市的文化氛围、旅游资源、旅游体验等信息。
本文通过对一个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来探讨这种宣传形式的语言特点和营销策略。
首先,从视觉层面来看,该宣传片通过大量的画面展现了该城市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建筑等方面的特色。
在宣传片的开头,通过无人机俯瞰的方式展现了城市的整体风貌,随后又切换到了各个景点的实景画面,将游客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城市的美丽和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画面切换的过程中,配合着舒缓的音乐,展现了城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了潜在游客的注意力,同时也增强了宣传片的艺术感。
此外,宣传片还利用了特效技术来增强视觉冲击力,如在夜景场景中通过灯光等视觉效果来烘托气氛,让游客在短时间内深刻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
除了视觉上的表现,宣传片还通过声音的加入来增强感官体验。
在音乐方面,宣传片打破了传统旅游宣传片的套路,没有选用轻快的旅游曲调,而是选择了较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旨在向游客传递城市的文化底蕴。
此外,在配音方面,宣传片选用了男声配音的方式,让音频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在宣传片的叙事过程中,配音不断介绍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为潜在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旅游建议。
语言不仅仅是声音传递的内容,还包括片中的字幕和口号等。
在宣传片中,很多文字都是在画面中出现的,用来介绍特色景点、文化历史等相关背景知识,这种方式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
此外,宣传片还设置了多个口号,如“寻觅历史的足迹”、“尝遍最地道的味道”等等,这些口号既可以概括城市的特色旅游卖点,又可以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总体来说,城市旅游宣传片是一种多模态话语的形式,在视觉、听觉和语言等多个层面上向潜在游客传递城市的特色和价值。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隐喻和转喻是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通过比喻来表达抽象概念或者是情感,从而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隐喻和转喻可以说是表现人类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
在认知科学领域,隐喻和转喻也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文将重点讨论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以及它们在语言理解和认知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隐喻和转喻的定义。
隐喻是指用一个概念来说明另外一个概念,它隐藏或者隐晦地表达了一个观点。
“他是一颗明星”中的“明星”就是一个隐喻,它表示此人在某方面表现出了与明星相似的特质。
而转喻则是通过比喻将一个概念转换成另外一个概念,以表达作者或者说话者的情感和意图。
“他是一座山”中的“山”就是一个转喻,它表示此人在某方面表现出了与山相似的特质。
多模态隐喻转喻是指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利用多种感官的信息来进行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活动。
这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的信息,这些感官信息都可以用来构建隐喻和转喻的形象和场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在诗歌中作者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来表达情感,比如用“红色的夕阳”来表示爱情的美好,用“悠扬的琴声”来表示心灵的安宁。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在语言理解和认知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由于多模态隐喻转喻结合了多种感官的信息,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语言中隐喻和转喻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从而更加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些信息。
多模态隐喻转喻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在隐喻和转喻中加入多种感官的信息,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和生动,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或者听众的情感和想象力。
多模态隐喻转喻也可以拓展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
通过将多种感官的信息融入隐喻和转喻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语言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从而使认知更加全面和丰富。
《喀什大学学报》2019年1—6期总目录
《喀什大学学报》2019年1—6期总目录政治、哲学研究论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人民本位……………………………………刘保国(1.1)习近平党建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和启示……刘国华,陈泽云(1.7)习近平集体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陈冬(1.12)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世界意义…………齐高龙(1.18)新浪微博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状与对策……………………曾耀农,张梦闪(1.23)习近平理论与哲学自觉的生成逻辑…………………………张秀峰,刘卓红(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化和发展………仇美荣(2.7)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童亚新(2.13)基于实践概念看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超越…………………………………张孝霞(2.18)新时代新疆多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问题探析…………………………………王喜莎(2.22)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吸引力的实践逻辑…………………………………陈姚(2.27)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陆鹏飞(4.1)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伏菲凌,冯开甫(4.8)论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底蕴及创新…………………………李宇萍,牛俊伟(4.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研究…………………………………包月强(4.2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文明:问题意识、历史逻辑与现实意义…………繆燚…晶(5.1)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品性……………………………………陈倩(5.7)人民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依归……………………王慢慢(5.12)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实践路径…………………………………吕若南(5.16)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语境下人性思想探析…………………………许杰,邓小明(5.21)经济、法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东欧陆海大通道建设路径研究………………梁振民,麦麦提依明(1.29)我国食品安全案件“行刑衔接”机制的困境与出路研究………………………刘珏(1.35)从电梯劝烟猝死案论公平责任原则之完善…………………………………张凤娟(1.41)“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喀什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考………………赵彤,孙钦明,李其垚(2.33)论认罪认罚协商中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的形式化———以辩护权主体理论为视角…………………………………刘妍(2.39)“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劳务合作优势、困境及实施途径…………………………………程静(4.27)基于新疆主体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江钦辉(4.33)论我国环境保护邻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化解策略……………………………苏韵涵(4.41)地方立法的实践困局及破解之策…………………………石东洋,逯恒纳(5.30)论被追诉人自愿认罪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鲍春晓(5.35)语言文字研究入场理论视域下的关系小句功能分析…………………………………吴勇(1.47)生态翻译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启示———以新疆喀什为例…………………………………钟安林(1.52)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唐璐璐(1.57)文化视野下的“竹”词群解读…………………………………王燕霞(2.45)训诂学上古今用字的含义和类别…………………………………康雨琦(2.50)dεjdu从引语到示证标记的跨语言考察…………………………………林青(4.47)“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务英语语言文化服务需求研究………………………李婉婉(4.5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比喻辞格的类型及维译形式………………………陈炜(5.41)语码转换顺应性的多维论析…………………………王跃平,杜敏(5.47)文学艺术研究资本视阈下的女性身体消费———以《雷雨》《山祭》为例…………………………………李丹(1.62)中国近代历史的别样书写———从李辉的《封面中国》说起…………………………………白鹤(1.68)印刷媒介视域下的现代通俗文学杂志———以《紫罗兰》的出版艺术为例…………………………………潘奔奔(1.73)大众传媒中的汉赋家群像与《汉书》作者崇文重赋的倾向…………………刘丹(2.54)传播的时间缠弈:时耗、时效与时机…………………………………张唐彪(2.59)趋近·逐远———试论“闲话”“独语”散文对读者的不同语境距离………………………敬晶晶(2.67)符号互动论视角下舞台民间舞的概念生成、创作理念及互动机制………………柴蓉(2.73)告庙与巡游:论《穆天子传》文本之“帝德”叙事———兼谈历代典籍贬低“穆王西巡”的原因…………………………………刘志强(4.57)以“形式的专制”反“理性的专制”———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之路…………………………………易飘(4.66)论莱辛戏剧美学的观众意识…………………………曾丽瑾,杨红旗(4.71)多元叙事下美国小说《杯酒留痕》的伦理结构与社会反思……………………陈晶晶(4.76)论李清照词时空艺术结构…………………………………雷晶晶(4.80)金庸修改王语嫣结局的合理性分析…………………………樊红玉,李田(4.86)皮埃尔·绿蒂的中国书写———《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的中国形象…………………………………张海燕(5.54)陕北民间文化在路遥作品中的艺术呈现———以《平凡的世界》《人生》为例…………………………………邱跃强(5.59)空间视阈下《天香》中女性的生存空间探析…………………………………郑倩倩(5.65)光影与现实的互动:从《熔炉》看电影的社会功能…………………………李大伟,高洋(5.70)泰国影视广告艺术的特点及表现手法研究…………………………………苏立(5.75)守护乡韵———民艺语境下的乡村视觉形象塑造探讨…………………………………郭艳(5.79)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信息体系建设…………………………………冯勇全(1.79)文化自信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探析……………………………杨利婷(1.86)角色扮演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践探索……………………朱清华(2.78)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分离与融合…………………………………邢盈盈(2.82)新媒体视野下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黄耀宽(2.87)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丛培兵,赵变弟(4.91)高校思政教育中党史教育的功能优势及实践途径…………………………………蒋沫沫(4.95)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的思维向度、价值彰显和时代传承……………………彭均(5.85)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路径选择…………………………………陈莹莹(5.91)数学及应用数学一类超线性Kirchhoff-方程的无穷多解……………………………………胡爱莲(3.1)对《关于矩阵族的一致相随性探讨》一文的注记……………………………………邓勇(3.5)广义Fibonacci和Lucas多项式的矩阵表示……………………………………魏静(3.7)图D(1,3)的H-cordial性…………陈丽娜(3.13)论无穷事物的定量认知(VI)———解决现有经典集合论及其“一一对应”定量认知工具基础理论中致命缺陷的新思路…………………………………欧阳耿(3.16)基于CAPM理论的A股投资策略研究…………………………蔡欣悦,朱家明(3.23)基于傅里叶定律的微分方程对高温防护服的优化研究…………魏天,周维俊,等(3.28)资金来源安排、地区市场化程度与会计稳健性探析…………………………周子艺(3.32)局部紧的Abel群上的平移等价谱测度的谱之间的关系…………买买提艾力·喀迪尔(6.1)有关包含Euler函数φ(n)的两方程的正整数解…………………………刘元琪,张四保(6.4)论“无穷事物”的定量认知(VII)……………………………………欧阳耿(6.8)包容性视角下双向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郑亚男,庄科俊(6.15)环境规制、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江艳婷(6.24)“新农合”背景下农民医疗就诊单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张钰铃,马成文(6.32)物理与电气工程基于短时交通状态预测的交叉口导向车道智能转换系统………许佳佳,许倩,潘立琼(3.39)基于LabVIEW和Proteus的直流电机控制实验仿真系统设计…………王玉香,张喜红(6.38)环境与生态科学模拟镉污染对小青菜和白萝卜生长及镉积累效应的研究……………………………韦良焕(3.44)芡河湖大银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环境质量评价………………张高遥,刘金,等(3.49)鹤峰县中营镇耕作层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木合塔尔·艾买提,布美热木·克力木,等(3.54)土木工程与建筑学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体掘进参数变化规律研究………………纳曼·麦麦提,李俊才,等(6.42)干湿循环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的研究进展………………韩国旗,何斌,等(6.48)综合考量“点亮”古城院落的改造设计………………夏雨,塞尔江·哈力克(6.53)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于形态学及小面核滤波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杜鹏(6.60)基于FPGA的AES数据加密算法的研究………………………郑玮,李小勇(6.64)基于ENSP的GRE VPN结合NAT的研究与实现…………………………陈利,王冠(6.68)基于CNN与GRU的文本情感分析研究………………………伊尔夏提·吐尔贡(6.76)体育科学民国时期体育视导政策的历史流变及启示…………………………………隋红(3.62)中国射箭运动东京奥运会取得突破的关键路径研究……………………王学峰,王三保(3.67)体育场馆建设对城市经济影响的研究………………马金宁,孙建飞,刘世磊(3.75)我国地方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研…………………………………秦卫斌(6.79)南疆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对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现实性研究……………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6.84)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张凤(6.88)教育教学研究社会转型中大学生的社会信任危机及对策研究———以中部M高校为例………………………曹聪敏,潘光莉(1.92)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赵云洁(1.99)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于宝华(1.103)建构主义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内容”单元教学设计…………………………周玉琴(1.108)新疆南疆地区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陈志其,李中英,刘健(2.92)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喀什地区为例………………………张朝霞,孟燕燕(2.98)早期阅读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内涵与实施………………谢小琴,郭琼,丁艳(2.104)新加坡“应用学习计划”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李阳,李田(2.109)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城乡建设专业集群———以喀什大学为例……米红林,何斌,周振鑫,赵晓文(3.81)基于HPM视角下的初等数论课例教学设计…………………………………张四保(3.84)基于案例驱动的Linux服务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张奎(3.87)“引、聚、用”:西北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曾建明(3.91)规训与自由:教学中身体操练的秩序意蕴…………………………………李文(3.94)健身市场快速发展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互动研究…………………张必瑶,宋平(3.99)欠发达地区开展体教结合模式的困境与对策…………………陈立松,王建,等(3.104)喀什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潘道雍(3.107)二语显性和隐性知识测量方法新进展………………………………李更春(4.100)智慧课堂环境下合作学习模式设计及实施策略探究———以新疆R中学高中英语…李玉婷,王文龙,杨晓玉,王园(4.107)借助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进行情感教育的问题与策略…………………周月霞(4.114)《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1992)》对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陈瑞华,郭秋生(5.96)对分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魏青松,李中英,李春艳(5.102)基于共同体的高校翻转课堂建构……………………闫新红,刘春艳(5.108)喀什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柳元丰(5.112)预科生国语教学中新词语课堂教学探究……………………王燕,贾圣驹(5.116)基于预约系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周申培,陈云,等(6.93)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郭亮,刘建(6.97)“核辐射探测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研究…………………………郝昕(6.101)基于SPOC的虚实结合的“路由与交换技术”实验教学设计………………王文龙(6.103)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喀什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周永强(6.107)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下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向………………………丛灿日,王志学(6.111)其他研究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问题与对策………………………………代玲(2.117)文化产业发展创新视阈下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能力问题及对策研究………龚永标(1.115)12个风信子品种的物候期及生长特性研究…………………赵智艳,杨萍萍,等(3.111)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服务研究………………………………潘国清(3.116)政务抖音短视频的创新特征探索———以@《圳能量》为例………………………曾丽红,徐妍妍(4.118)。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1. 引言1.1 介绍城市旅游宣传片的重要性城市旅游宣传片是推广城市旅游的重要工具之一,其通过影像、声音、文字等多种方式来展示城市的风貌、文化、景点等特色,吸引游客的注意。
宣传片可以直观地展现城市的美丽景观、独特魅力,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兴趣,促使他们选择前往该城市旅游。
城市旅游宣传片还可以加强城市形象的塑造,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通过城市旅游宣传片,游客可以在短时间内领略到城市的风土人情,感受到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宣传片的制作精良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游客对城市的认知和印象,制作一部高质量的城市旅游宣传片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旅游宣传片在推广城市旅游、塑造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吸引游客、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重视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制作和效果评价,对于城市旅游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1.2 解释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概念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种综合了视觉、声音、文字和情感等多种元素的分析方法。
在城市旅游宣传片中,不仅仅是依靠画面和声音来传达信息,文字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也是至关重要的。
多模态话语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表达方式,揭示其中隐藏的意义和信息。
通过对不同元素之间的互动和协调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宣传片整体效果,让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内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和魔力。
多模态话语分析不仅仅是简单地解读画面或声音,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深入探究城市旅游宣传片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对各种要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宣传片的制作意图,以及如何更好地传达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来到这座城市,体验其独特的魅力。
2. 正文2.1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视觉要素分析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视觉要素是影响观众感知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视觉要素包括景点画面、色彩搭配、镜头运用、剪辑手法等多个方面。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作者:柳冰芬柳素芬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24期【摘要】近年来,多模态话语分析是语篇分析理论的研究热点,它通过考察研究对象的不同模态所体现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分析它们的协作机制。
本文以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和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对徐州形象宣传片《走遍五洲,难忘徐州》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由此探讨每种模态的意义和彼此间的协作互动作用。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徐州形象宣传片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089-02城市形象宣传片是利用电视、电影制作的表现手法,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定位和所触及的城市特色形象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意设计并制作而成的广告宣传片。
它利用全方位的视角,多样的表现形式,精心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呈现其独有的旅游景点、民俗文化和现代建筑等,诠释城市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达到推广城市形象以及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
城市形象宣传片作为城市的一张动感名片,集图像、文字、音乐等多种符号模态于一体,因此本文基于社会符号学角度,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通过对徐州形象宣传片《走遍五洲,难忘徐州》的解读,探讨图像、文字、音乐等每种模态的意义以及彼此间的协作互动作用。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及其适用性中国海洋大学张德禄教授认为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其理论出发点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除文字以外的其他社会符号也是意义的源泉,并把文字作为社会符号所具有的三大元语言功能扩展到文字之外其他社会符号(图像、科学象征、手势、动作、音乐和声音等),并总结了语言的三大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Kress & Van Leeuwen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同样图像、颜色等也可以视为社会符号,并对应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三大元功能,提出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肇庆城市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肇庆城市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作者:高攀来源:《今传媒》2021年第06期摘要:城市宣传片作为一类短小精悍的视听文本,不仅能够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也有助于推动城市旅游、招商、跨区域合作等的发展。
本研究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2018年《魅力中国城》肇庆城市宣传片为研究对象,探讨动态语篇中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的互动方式,并提出了该宣传片制作的可改进之处,期望可以为同类型宣传片的制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肇庆;城市宣传片;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6-0102-03城市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类短小精悍的视听文本,是城市文化的缩影,更是城市对外宣传和展示的窗口。
宣传片的推广不仅有助于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也对旅游、招商、跨区域经济发展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肇庆市于2018年参与《魅力中国城》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竞演节目,为此设计了城市宣传片,以期达到宣传推广的效果。
从多模态文本视角切入,针对肇庆城市形象宣传片开展研究,有助于完善城市的对外宣传策略,从而推动城市的未来发展。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综述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得益于韩礼德的语言功能观,Kress与Van Leeuwen(克瑞斯与范勒文)在语言概念功能、交互功能、组篇功能的启发之下,提出图像的三大意义,即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念意义[1]。
随后,Van Leeuwen(范勒文)继续探究听觉模态,将动态文本中的声音细分为角色音、地面音和场景音。
此外,中国语言学者张德禄将多种模态间的互动关系分为互补关系和非互补关系[2]。
其中,互补关系包括强化关系和非强化关系。
而非互补关系意味着第二种模态对第一种模态在意义构建层面并未做出突出贡献,但仍作为一种模态出现。
目前,基于城市宣传片的研究角度各异:王龙从语言三大功能观视角探讨兰州城市宣传片中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如何协作以构建意义[3];邱敏运用视觉语法和视觉叙事框架,从图像三大意义层面揭示赣州城市宣传片的表意机制[4];姚银燕认为通过特定模态的选择以及不同模态间的協作,可以构建并营销广州城市的品牌形象[5];黄书君针对G20峰会杭州宣传片中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展开优劣探讨[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ceville 把“ 模 态 ”简 单 定 义 为“ 利 用 具 体 的 感 知 过 程 可 阐 释 的 符 号 系 统 ”[4]。 为 了 便 于 研 究 ,他 进 一 步 把 模 态 分 为 图 像 符 号 、书 面 符 号 、口 头 符 号 、手 势 、声 音 、音 乐 、气 味 、味 道 和 接 触 等 九 类 。 [5] 在 此 基 础 之 上 ,Forceville 又 界 定 了“ 单 模 态 隐 喻 ”和“ 多 模 态 隐 喻 ”[4]。“ 单 模 态隐喻是目标域和源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 态 来 呈 现 的 隐 喻 ”[4]。“多模 态 隐 喻 指 源 域 和 目
认 知 语 言 学 认 为 ,隐 喻 和 转 喻 是 人 类 基 本 的 认 知 机 制 ,是 人 们 认 识 世 界 、表 达 情 感 和 组 织 意 义 的 重 要 载 体。[1]隐 喻 和 转 喻 现 象 不 仅 仅 存在于语言模态等单模态中,还存在于声音、 图 像 、文 字 等 其 他 模 态 中 。 [2] 与 单 纯 的 文 字 相 比 ,多 模 态 语 篇 通 过 语 言 、图 像 和 声 音 等 各 种 模态 之间的 相互作 用,能够更加 生动形象 地传 递信 息、交 流情感。随 着现代科 学 技术的飞 速 发 展 ,语 言 、图 像 、声 音 、文 字 等 符 号 已 成 为 重 要的 资源,共同作 用建 构语篇的意 义。城 市 形 象宣 传片作为一 种多媒体 传 播 方 式,“ 是 一 种 灵 活 地 应 用 声 音 、图 像 、文 字 等 多 模 态 符 号 准 确生 动地传达城 市独特魅 力,向 全世界展 现 城 市 形 象 的 宣 传 片 ”[3] 。 宣 传 片 通 过 图 像 、声 音 、 文字 等跨模态元 素 之间的互 动配合,将抽象 的 理念 转化为生动 可感的具 体 形像,其中蕴含 大 量的 概念隐喻和 转喻,属于多 模态 语篇研究 范 畴。但是目前 关于城市 形象宣 传片 的研究大多 是探 讨城市形象 的建构,缺乏 深层 的认知依 据 分析 。随着认知 语言学的 不断 发展,越来越 多
唐璐璐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隐 喻 和 转 喻 是 人 类 重 要 的 思 维 认 知 方 式 ,存 在 于 语 言 模 态 和 声 音 、图 像 、文 字 等 非 语 言 模 态 之 中 ,并 通 过 相互 作 用构 成 多 模 态 语 篇 的 衔 接 与 连 贯 。 文 章 从 多 模 态 转 喻 和 隐 喻 理 论 视 角 出 发 ,以 2018 年 河 南 宣 传 片 为 例 ,分 析 宣 传 语 篇 中 的 多 模 态 转 喻 和 隐 喻 现 象 以 及 二 者 之 间 的 互 动 关 系 ,从 而 阐 释 了 多 模 态宣 传 语篇 的 认知 机 制。 结 果 表明 不 同类 型 的转 喻 和隐 喻 在语 篇 推进 过 程中 具 有不 同 的功 能,二 者 相 互 作 用 ,实 现 了 多 模 态 语 篇 内 部 的 衔 接 与 主 题 的 连 贯 ,达 到 了 宣 传 片 的 目 的 。 关键词:多 模 态 语 篇 ;转 喻 ;隐 喻 ;认 知 机 制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134(2019)01-0057-05
第 40 卷第 1 期 2019 年 2 月
DOI:10.13933/ki.2096-2134.2019.01.011
喀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Kashi University
Vol.40 No.1 Feb. 2019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
———以 2018 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研究 大多关注隐 喻与转喻 之 间的互动 关系、隐 现 了 河 南 丰 富 的 历 史 文 化 和 现 代 化 文 明 的 发
喻与 转喻的区别 性特征和 表 征方式上 ,且研 究 展 ,利 用多种模 态的组合 建 构了许多 隐喻和转
语 类 多 为 电 视 广 告 、漫 画 、音 乐 、电 影 等 ,从 认 喻 ,画 面 被 赋 予 了 新 的 积 极 的 含 义 ,整 个 宣 传
收稿日期:2018-12-18 作者简介:唐璐璐(1993-),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 究。
Hale Waihona Puke · 57 ·标域分别用或主要用不同的模态来呈现的隐 语料。
喻 ”[6]。多 模 态 隐 喻 综 合 了 图 像 、声 音 等 其 他 资
本 文 所 选 取 的 语 料 是 2018 年 4 月 13 日
源的 特点,比抽 象的语言 符号 更有感 染力,加 在外交部 河南全球 推介活动 上,一 部以中华文
强了 信息的传 达和 情感的交 流,更 容易被 受众 明之源开 篇的河南 主题宣传 片。这部近 8 分钟
接受 。但是目 前学界对 于多模 态隐 喻与转喻的 的 宣 传 片 通 过 图 像 、声 音 、文 字 等 多 种 模 态 展
的研究开始从隐喻方面对多模态语篇进行认 知分析。
基 于 此 ,本 文 从 认 知 视 角 出 发 ,以 2018 年 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上的城市宣传片为 例 ,分 析城市形 象宣传片 中的 多模态 转 喻 和 隐 喻表征及 其 认知机制 ,希 望可以丰 富多 模态的 研 究 领 域 ,加 深 对 宣 传 片 的 认 知 解 读 ,同 时 为 城市宣传 片的 研究提 供有利参 考,加大 对 城市 形象的宣传,建立城市在大众心中的良好形 象 ,更 好地展现 城 市魅力,促进 各方面发 展 。
知角度对城市宣传片的多模态研究相对较少, 片向世界呈现了一幅美丽壮阔的河南图景。
对宣传片的认知机制分析力度不够。
三 、多 模 态 宣 传 语 篇的 认 知 机 制
二、宣 传 片 的 界 定 及 其 多 模 态 化
城 市 宣 传 片 中 包 含 大 量 的 动 态 影 像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