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1.本词是自读课文,较之以前所学的一些古词,除了在背诵和把握全词的思想感情外,重点当放在通过语言来品味词中情景的况味,进一步分析词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等,从而引发学生对词章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潜心涵咏的诵读习惯。
2.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拟以诵读为主线,结合评议,抓住词义要旨,分组讨论意境构成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3.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了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补充以让学生能知人论世、置身诗境、吟咏诗韵。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理解词作的基本内容。
2.将自己融入特定的环境中,设身处地地感知词人的愁情愁绪,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吟咏诗韵,融入诗境,探究作者写“愁”的艺术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互动设计1] 典故引趣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道:“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这是蜀帝刘禅的故事,那么,是不是每一个帝王在沦为阶下囚时都能像他那般洒脱如果我们处于那样的位置,会有何思,有何想
南唐有个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互动设计2] 知人论世
他是谁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词人。他人生经历的不平凡和天赋敏感的纯真性情,对艺术的倾情造就了他的词的无穷魅力,在我国词史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词,无论前期还是后期,都能以真挚的态度面对人生。他的欢乐、他的忧伤,当他面对清纯人生的天真与惬意,当他被激流冲刷时的惶惑与悲哀,词人的这些感受,在他的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使人们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一颗真诚的心的跳动,给人们一份欣喜、一份沉思、一份美的感悟。他提升了词的艺术品质,深化了词的情感内涵,丰富了词的表现技巧。因此,他被誉为“一代词宗”。
作为一位失败的政治家。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国灭种的不幸命运。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
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创造了审美世界的最后辉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才子词人,绝命帝王的悲情世界——《虞美人》
[互动设计3] 因声求气
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
点拨: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古代诗词流行时期的语言氛围和文化环境,如果想通过古代诗词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就必须养成诵读的习惯。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够形成语感,达到和古人相感应相契合的境界。这种境界是默读所不能达到的。
对于《虞美人》,就是朗读前先想象李煜当时的状态、神态和心态,然后调节自己的状态与之类似,然后反复朗诵,推敲和拿捏感觉,仿佛《虞美人》是你所作的,在表达你的家仇国恨、哀婉凄绝的丝丝愁绪。
1.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
2.评价朗读。
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整体: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局部: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
月——明——中——
向——东——流——
3.学生朗读,试背。
4.再请学生朗读。
5.教师示范,加入朗读比赛。
6.评议师生朗读优劣,齐读。
[互动设计4] 吟咏诗韵
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1.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愁)
2.那么,根据这首词,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确: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愁”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那些层层叠叠、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问问大家,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明确:
(1)意境创设: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2)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3)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