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及副鼻窦病变影像诊断
头颈部影像诊断 (鼻、咽、喉)

62
鼻咽癌并双颈 淋巴结转移
63
鼻咽癌侵犯右侧眶 尖、颅底及斜坡
64
(鼻咽部)低分化鳞状 细胞癌伴大片坏死
65
女,55岁,右耳听力下降伴头痛1年
66
男,76岁,反复鼻塞、鼻衄3年
鼻咽癌累及颅底
67
咽部脓肿(pharyngeeal abscess)
咽部脓肿发生于咽旁或咽后间隙,前者多为化脓 性,后者为化脓性或结核性。
受侵,软组织广泛浸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
77
男,46岁,声嘶1年
声门型喉癌
78
79
80
声门上型侵犯声门区
81
82
喉癌
83
混合型
84
85
下咽癌
下咽部:位于口咽底部上方与声门上喉室的 前下之间的区域,向下直接延续为颈段食管。 下咽部分为三个亚区——
梨状窝 环状软骨后区(咽-食管连接部) 下咽后壁 下咽部鳞癌包括:梨状窝鳞癌、下咽后壁鳞
6
7
8
鼻与鼻窦正常CT表现
含气的鼻腔和鼻窦呈低密度区。 鼻甲、鼻中隔和窦壁为高密度区。 正常窦壁粘膜很薄,不能显示。 窦周软组织呈中等密度。 脂肪界面呈低密度负CT值。
9
鼻窦正常CT表现
10
11
12
鼻窦MRI
常规行横断面和冠状面T1WI和T2WI检查,层 厚3-5mm。疑为肿瘤或肿瘤窦外延伸时,宜 行GD-DTPA增强扫描。
下方基质内增生。 中鼻道软组织肿块,可引起局部骨质变形,
单侧通道阻塞。 大体形态为螺旋状,与大脑相似。 增强明显强化,呈分叶状,可延至上颌窦或
筛窦内,MR上颌窦内见卷曲的脑回样结构。
34
35
上皮性恶性肿瘤
鼻鼻窦炎的影像学表现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鼻窦炎的影像学概述 • 鼻窦炎的X线影像学表现 • 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 鼻窦炎的MRI影像学表现 • 鼻窦炎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 总结与展望
01
鼻窦炎的影像学概述
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02
03
X线检查
X线平片是鼻窦炎的初步 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 察鼻窦的骨质变化。
鼻窦积液
炎症导致鼻窦内液体聚集,形 成积液。
骨质破坏
严重鼻窦炎可能导致骨质破坏 ,表现为骨质密度降低或出现 骨质缺损。
邻近组织受累
鼻窦炎可能累及邻近组织,如 眼眶、颅内等,引起相应的症
状和体征。
CT检查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此外,CT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
鉴别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鼻窦炎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时, 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 征以及影像学表现,不能单纯依赖影 像学表现进行诊断。
在鉴别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排除 其他可能的疾病,避免误诊和漏诊的 发生。
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需要进行动 态观察或进一步检查,如增强扫描、 核磁共振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鼻窦炎需要与鼻腔异物、鼻窦囊肿、鼻窦真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鼻腔异物通常有异物进入鼻腔的病 史,影像学表现为鼻腔内高密度影;鼻窦囊肿表现为鼻窦内圆形或类圆形囊性病变,边缘清晰;鼻窦 真菌病则可能表现为鼻窦内不规则的钙化灶或高密度影。
此外,还需要与鼻窦骨折、鼻窦先天发育异常等疾病进行鉴别。鼻窦骨折可能伴有明显的外伤史,影 像学表现为鼻窦壁骨折和局部软组织肿胀;鼻窦先天发育异常则可能表现为鼻窦腔扩大、骨壁变薄等 。
鼻与鼻窦影像表现诊断护理课件

X线检查操作简单,价格相对较低, 但分辨率较低,对软组织病变的 诊断价值有限。
CT检查
CT检查是鼻与鼻窦影像学检查的重 要手段,能够清晰显示鼻窦内部结构 及病变情况。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等优 点,能够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MRI检查
MRI检查主要用于观察鼻与鼻窦软组织病变,如肿瘤、炎 症等。
鼻窦炎的护理
鼻窦炎的护理
保持鼻腔通畅,定期清洗鼻腔。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等药 物治疗。如症状严重,可考虑手 术治疗。
鼻窦炎的预防
加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保持室 内空气湿度适中,减少过敏原的 暴露。避免长时间处于空气污染 的环境中。
鼻息肉的护理
鼻息肉的护理
定期进行鼻腔检查,如发现息肉应及 时处理。保持鼻腔通畅,定期清洗鼻 腔。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抗炎药、 抗过敏药等。
VS
鼻腔内部有重要的结构如鼻中隔、下 鼻甲和咽鼓管等,它们对维持鼻腔的 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鼻窦的解剖结构
鼻窦是鼻腔周围的空腔,共有四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 额窦和蝶窦。每个鼻窦都有开口与鼻腔相通,窦内衬有粘膜, 通过粘膜的分泌功能,帮助维持鼻腔湿润。
鼻窦的结构和功能与鼻腔相辅相成,共同维护鼻腔的正常生 理功能。
鼻与鼻窦的生理功能
鼻腔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和嗅觉, 它能够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同时通过嗅觉感知气味。
鼻窦的主要功能是共鸣和减轻头 部重量,它们能够增加语音的清 晰度和共鸣,同时减轻头部的重
量。
鼻腔和鼻窦的生理功能相互关联, 共同维护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02
鼻与鼻窦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01
X线检查是鼻与鼻窦影像学检查的 初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骨骼结 构和病变范围。
鼻窦影像学诊断

鼻窦影像学诊断鼻窦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影像学技术对鼻窦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本文将介绍鼻窦影像学诊断的相关内容,包括方法、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一、基本概念鼻窦影像学诊断是指利用影像学技术对鼻窦进行检查和观察的方法。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造影、CT扫描、MRI等。
通过这些方法,医生可以获取鼻窦的详细结构和病变情况,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
二、影像学方法1. X线造影X线造影是一种常用的鼻窦影像学诊断方法。
患者需要将造影剂注入鼻腔,然后进行X线拍片。
通过观察X线片上的鼻窦影像,医生可以检测鼻窦的异常情况,如鼻窦炎、息肉等。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更为精确的鼻窦影像学诊断方法。
患者需要躺在扫描床上,然后通过CT机的旋转扫描获取鼻窦的横断面图像。
CT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鼻窦的结构和病变,对于复杂情况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3. MRIMRI是一种通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鼻窦图像的影像学方法。
相比于X线和CT扫描,MRI对人体没有辐射,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的诊断更加准确。
三、影像学技术1. 鼻窦CT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鼻窦CT图像的观察与分析是鼻窦影像学诊断的核心步骤。
医生需要仔细解读CT图像,观察鼻窦的大小、形态、壁面结构等,并寻找病变的征象。
同时,还可以使用三维重建技术对鼻窦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医生对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影像学与临床的结合影像学诊断结果应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仅仅依靠影像学结果是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的,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详细病史和症状表现,才能最终确定诊断结果。
四、临床应用鼻窦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医生明确鼻窦疾病的类型和范围,如鼻窦炎、鼻息肉、鼻窦腺瘤等。
另一方面,鼻窦影像学诊断还可以评估鼻窦手术的疗效,并监测治疗后的复发情况。
在鼻窦炎的治疗中,鼻窦影像学诊断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鼻腔和鼻窦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鼻腔、鼻窦常见病鼻腔鼻窦解剖炎性病变: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息肉血管瘤上皮性恶性肿瘤真菌性炎症内翻性乳头状瘤骨瘤骨化性纤维瘤神经鞘瘤纤维血管瘤嗅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淋巴瘤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癌浆细胞瘤鼻腔鼻窦息肉✓炎性息肉✓出血坏死性息肉真菌性炎症✓真菌球✓中年以上男性多发✓炎性粘膜水肿形成息肉✓逐渐加重的持续性鼻塞、嗅觉障碍、流涕、喷嚏✓出血性鼻息肉:血管瘤型鼻息肉,以出血、坏死为特征炎性息肉✓CT:低密度影,密度均匀,周围骨质无明显膨胀性改变✓MRI:等或长T1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增强无强化出血坏死性鼻息肉✓CT:软组织肿块,病变呈膨胀性改变,骨质密度增高或破坏✓MRI:混杂T2信号,增强结节状、斑片状呈填充渐进性强化✓真菌球常见,病程长✓多单一鼻窦发病、上颌窦最常见✓鼻塞、血涕、脓性和恶性分泌物、面部疼痛真菌球✓CT:窦腔实变,伴钙化,骨质增生肥厚、破坏✓MRI:T1低或等、T2低信号,不强化✓血管瘤✓内翻性乳头状瘤✓骨瘤✓骨化性纤维瘤✓神经鞘瘤✓纤维血管瘤✓中青年✓分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前者好发于鼻中隔,后者好发于下鼻甲和上颌窦✓鼻塞、反复鼻出血血管瘤✓影像: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增强明显强化,周围骨质压迫性吸收或膨大✓男,40-70岁✓鼻腔外侧壁近中鼻道区,常侵入筛窦、上颌窦✓易复发,可侵犯骨质,可恶变✓鼻塞、流涕、鼻出血、失嗅内翻性乳头状瘤✓CT:乳头状软组织肿块,增强轻度强化,骨质压迫性吸收为主,也可骨质破坏✓MRI:T1等,T2混杂等高信号,增强呈“脑回样强化”骨瘤✓额筛交界,额窦发病最多✓增大后可致面部畸形,引起鼻塞、头痛,侵犯眼眶引起眼球突出移位、视力障碍✓C T:附着或起源于窦腔周围的骨性高密度影,边缘清晰✓M RI:T1、T2均低信号骨化性纤维瘤✓20-30岁,女性✓颅面骨,生长迅速,易复发✓CT:混杂高密度,内有片状软组织影,边缘完整或不完整的骨性包壳✓MRI:T2上纤维成分及骨性成分呈低信号,囊性部分高信号,增强不均匀强化神经鞘瘤✓少见于鼻腔鼻窦,筛窦>上颌窦>鼻腔>蝶窦>额窦, CT:边界较清,平扫密度均匀,增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周边骨质受压,较大病灶易向周围结构蔓延✓MRI:囊实性,增强囊性成分无明显强化✓青春期男性✓以鼻腔后外侧蝶腭孔为中心,向鼻腔、鼻咽及翼腭窝蔓延✓鼻塞、鼻出血,出血量多✓局部紫红色肿块,不做活检✓病理为良性,临床呈恶性过程血管纤维瘤✓CT:软组织肿块,密度似肌肉,见钙化斑,增强明显强化,周围骨质膨胀性破坏✓MRI:不均匀T1低T2高,血管流空影呈“胡椒盐症”,明显强化脑膜瘤✓多为颅内脑膜瘤延伸,位于鼻穹隆;或颅内肿瘤经筛板侵入鼻腔✓CT:形似息肉,等密度,可见钙化,周围骨质受压变形及增生✓MRI:信号与脑实质相近,可有或无脑膜尾征✓血管瘤:鼻中隔、明显强化✓内翻性乳头状瘤:鼻腔外侧壁近鼻中隔区,脑回样强化✓骨瘤:额筛交界✓骨化性纤维瘤:青中年女性,颅面骨、骨质及纤维密度✓神经鞘瘤:囊实性成分✓纤维血管瘤:青春期男性,鼻咽顶后壁,胡椒盐征✓上皮性恶性肿瘤✓嗅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淋巴瘤✓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癌✓浆细胞瘤✓上颌窦>鼻腔>筛窦,额窦、蝶窦者少见✓病理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腺样囊性癌等,鳞癌最常见✓鼻塞、血涕、头痛、面部肿胀不适,晚期表现为面部畸形、肿胀上皮性恶性肿瘤✓CT:软组织肿块,侵袭性生长、虫噬状骨质破坏,中心常有液化坏死,增强中度或明显强化✓MRI:T1低-中等,T2等或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窦腔内潴留的分泌物或炎症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可不均匀强化✓10-20、50-60岁好发,男性多见✓源于嗅神经感觉上皮,以鼻腔顶部为中心向周围浸润✓早期症状隐匿,之后逐渐出现鼻塞、鼻出血、嗅觉减退等症状嗅神经母细胞瘤✓CT: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出现钙化,轻度强化,易侵犯前颅底致骨质破坏✓MRI:T1等低、T2略高,内部纤维网状结构呈分隔样低信号,增强呈玫瑰花环样不均匀强化横纹肌肉瘤✓70%<12岁,恶性度高✓最好发于头颈部,鼻窦以上颌窦最常见,易侵犯颅内造成蛛网膜下腔播散✓CT: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接近肌肉,周围骨质溶骨型破坏,增强不均匀强化✓MRI:T1近似肌肉信号,T2高于肌肉信号,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广泛侵犯临近结构✓中老年男性,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前庭区,常累及鼻背部及面颊部软组织,骨质破坏轻且局限 ✓鼻塞、鼻腔及面颊肿胀,晚期广泛骨破坏致面部变形淋巴瘤✓CT:相对高密度,密度均匀,均匀强化,可致骨变形或骨破坏,但无溶骨型骨质破坏✓MRI:信号及强化均匀,T2低信号黑色素瘤✓鼻腔多于鼻窦,好发于鼻中隔、鼻腔外侧壁、下鼻甲、上颌窦,易发生临近结构侵犯✓单侧鼻塞、涕中带血、嗅觉下降✓CT:软组织肿块伴骨变形,伴或不伴骨质破坏✓MRI:T1高T2低信号,有强化,伴或不伴局灶性出血✓肿瘤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出现激素升高,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gA、Syn)✓侵袭性强,早期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颈淋巴结转移✓鼻塞、脓涕、鼻出血、神经内分泌癌✓影像:无特异性,骨质破坏和病灶膨胀性生长同时出现✓80%发生于头颈部,常见于鼻腔、鼻窦旁、鼻咽部、扁桃体等✓膨胀性生长,突入相应腔隙,压迫相邻结构,边界较清,鼻咽部病变多在粘膜下生长致粘膜隆起 ✓鼻塞、声音嘶哑、咳血浆细胞瘤✓CT:均匀等密度,边界较清,增强呈均匀的中度强化✓MRI: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T1、T2呈较均匀的中等信号,增强中到明显强化✓嗅神经母细胞瘤:10-20、50-60岁,鼻咽顶,嗅觉减退,玫瑰花环样强化✓横纹肌肉瘤:近似肌肉信号✓淋巴瘤:鼻前庭,累及鼻背部及面颊部组织,T2低信号,无溶骨性骨破坏✓黑色素瘤:T1高T2低信号✓神经内分泌癌:激素升高✓浆细胞瘤:膨胀性、延腔隙生长谢谢。
鼻及鼻窦影像诊断

精品课件
正常上颌窦
窦腔内气体及窦壁骨皮 质均呈黑色,二者很难 区分。鼻窦主要由中等 信号的粘膜层衬托显示。
精品课件
正常鼻及鼻窦(冠状面)
冠状面显示鼻甲 与鼻道的关系、 眶底、筛窦及上 颌窦底清楚。
精品课件
鼻窦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上颌窦
上颌骨内,三角形,透光 清晰,窦内粘膜一般不能 见,厚度不超过1-2mm,窦 壁皮质锐利清晰。
sinusitis
概述 . 鼻窦炎为最常见的鼻疾病,分急性和慢性。
. 主要来源于鼻腔和齿根感染,外伤骨折。 . 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筛窦,常多发 . 一侧或双侧各鼻窦均发炎,称全组鼻窦炎
临床表现
鼻塞,流脓涕,局部压痛,甚至头疼。 急性期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等。
精品课件
化腔性鼻窦炎 Pyogenic
岁始发育,20岁完成 以中鼻甲附着处前下
方为界,前下方为前 组筛窦,开口于中鼻 道,后方为后组筛窦, 开口于上鼻道,后组 较前组气房大而少。
精品课件
鼻窦
鼻窦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蝶窦
蝶骨体内
3岁开始发育,9岁 较明显,成年完全
气化较好可伸展至 蝶骨大翼、翼突基 底部,筛窦区,蝶 骨体、鞍背,枕骨 基底部
◆ 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 就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进而干扰鼻旁窦 的通风换气和引流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鼻 道 窦 口 复 合 体
精品课件
窦口鼻道复合体
钩突 筛漏斗 半月裂孔 中鼻道 上颌窦开口
鼻和副鼻窦肿瘤影像诊断

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包括体重、营养 状况、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影像 检查。
影像学检查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CT、MRI、X线等。
进行影像检查
做好检查前准备
01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检查前准备,如保持身体静止、避
免金属物品等。
影像学检查
02
按照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扫描或成像,获取相关图像。
对于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病理活检,以明 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4
鼻和副鼻窦肿瘤影像诊断的 案例分析
案例一:X线诊断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X线平片在鼻和副鼻窦肿瘤影像诊断中具 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显示肿瘤引起的 骨骼改变和钙化。
VS
详细描述
X线平片是鼻和副鼻窦肿瘤影像诊断的基 本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 发现较为困难。但是,X线平片可以显示 肿瘤引起的骨骼改变,如骨质破坏、骨膜 反应等,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肿瘤内部的钙 化。这些信息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 参考依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于深度学习 和机器学习的影像诊断技术将在鼻和副鼻窦肿瘤 的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THANK YOU.
案例三:MRI诊断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MRI成像可以显示鼻和副鼻窦肿瘤的软组 织和血管结构,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具有 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MRI成像是一种多参数、多方位的成像技 术,可以显示鼻和副鼻窦肿瘤的软组织和 血管结构。对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同时,MRI成像还可以显 示肿瘤的信号特征和扩散情况,为临床医 生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依据。
案例二:CT诊断的案例分析
副鼻窦炎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副鼻窦炎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摘要】目的探讨X线检查与CT检查对副鼻窦炎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方法对20例经X线平片与CT检查的副鼻窦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CT显示各窦腔炎性病变20例,X线显示15例,显示不全5例。
结论 CT检查较X线平片更能清楚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结构、病变部位、影像学特征,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副鼻窦炎性病变 CT检查 X线平片副鼻窦炎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副鼻窦炎和慢性副鼻窦炎;按发生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上颌窦炎、额窦炎、筛窦炎、蝶窦炎和全组副鼻窦炎。
副鼻窦炎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在临床上诊断副鼻窦炎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是X线平片water位检查和CT横断轴扫和/或冠状扫描。
X线平片water位检查是最基础的检查,它能诊断上颌窦和额窦的一般炎性病变,但不全面,对后组筛窦和蝶窦的炎性病变的诊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CT不仅敏感性高,而且能更好、更全面地诊断病变的范围、形态、组织密度以及骨性窦壁的形态。
现就我院2009~2010年20例经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确诊为副鼻窦炎性病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副鼻窦疾病的认识。
1 材料和方法20例病例中男性12例,占60%;女性8例,占40%。
年龄从1岁~52岁,平均年龄为32.7岁,其中40岁以下16例,占80%;40岁以上4例,占20%。
病史最长12年,最短5天。
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疼者17例;鼻塞者14例;流粘性或脓性鼻涕者15例;嗅觉减退1例;小儿咳嗽者2例;无明显症状者1例。
20例病例全部行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8例静注60%泛影葡胺100ml,以观察增强后的形态及CT值变化。
其中X线平片检查发现阳性征象的为15例,CT的阳性率为100%,X线平片检查未发现阳性征象的病变均发生在后组筛窦和蝶窦。
20例病人均有不同部位的炎性病变。
2 结果1、病变部位及范围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颌窦较为均匀的密度增高影,本组13例,占65%;表现为单侧额窦密度增高影,本组1例,占5%;表现为全组筛窦一侧或双侧密度增高影,本组4例,占20%;表现为全组副鼻窦窦腔密度增高的本组5例,占25%。
眼耳鼻喉常见疾病CT影像诊断

17
2022年4月5日星期二
17
2、连续性仔细观察该部位多层图像的解剖结构、形态、 密度变化等情况;
3、如发现异常结构或密度改变,注意以下几点: ► 是否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 ► 病变的位置、数量、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周围组
织或器官的毗邻关系(良性or恶性?)。
18
20► 位于额骨眉弓后方的内外骨板间 ► 多不对称,常有骨性间隔,可缺损 ► 前壁:额骨鳞部外板,坚厚 ► 后壁:额骨鳞部内板,较薄,与前颅
窝相邻,常有骨裂隙与之相通,有导 静脉通硬脑膜下腔 ► 下壁:眶上壁,最薄 ► 内壁:骨性间隔
外伤
副鼻窦骨折, 视神经管\颧弓骨折
副鼻窦骨折
副鼻窦骨折, 视神经管\颧弓骨折
三维重建成像
鼻骨、鼻中隔骨折
眼外伤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冠状面薄层CT检查 ►可显示颅底骨折部位,但常难以直接显示瘘
8
2022年4月5日星期二
8
(四)、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特点:是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辐射 剂量较大,且费用高,有一定创伤性。
9
2022年4月5日星期二
9
(五)、CT( Computed Tomography )
(一)成像原理:利用了X线
的原理。是经过不同方式的计算 方法使每个像素数字化(立体化、 数字化的线成像)。
(三)、超声诊断学(B超);
(四)、核磁共振成像(MRI);
(五)、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六)、SPECT及PET
3
2022年4月5日星期二
3
(一)、DR(Digital radiography)
成像原理:数字化的X 线成像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性副鼻窦炎
霉菌性副鼻窦炎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和鼻窦息肉
临床:荔枝样改变 CT表现:双侧性填满鼻腔,可长入鼻 咽,不入翼腭窝,鼻窦息肉常伴炎症 (粘膜增厚)
鼻和鼻窦息肉
鼻和鼻窦息肉
鼻和鼻窦息肉
鼻窦炎与鼻窦囊肿
鼻窦炎 CT表现: ①鼻窦均匀性密度增高 ②窦腔内见气-液平面 ③窦腔粘膜增厚 ④合并骨炎或骨髓炎时,窦壁骨质吸收 模糊、硬化或有骨质破坏
鼻腔及副鼻窦病变图像观察基本 原理
分辨组织密度改变:
骨 软组织 空气 液体 出血 脂肪 组织密度
CT
值 以上
500HU
30---80HU -1000HU 0-10HU 60-80HU -40—80HU
CT扫描方法对病变显示能力
横断位
冠状位
螺旋CT容积扫描重建图像(二维及三维
图像) 薄层(薄骨板显示) 窗位技术(窗位与窗宽调整)
恶性肿瘤
上颌窦癌
恶性肿瘤
上颌窦癌
恶性肿瘤
•上颌窦腺癌
恶性肿瘤
上颌窦腺样囊性癌
恶性肿瘤
篩窦腺癌
间叶来源恶性肿瘤
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间叶来源恶性肿瘤
上颌窦间叶肉瘤
间叶来源恶性肿瘤
左颧颌骨骨肉瘤
右 上 颌 骨 恶 性 间 叶 瘤
间叶来源恶性肿瘤
鼻腔、筛上颌窦横纹肌肉瘤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炎症
双额篩窦过度气化(包括上颌窦)
恶性肿瘤
鼻腔和副鼻窦恶性肿瘤可分原发和继发,在原
发肿瘤中有起源于上皮组织的,也有起源于间 质的。大体可作如下分类。 (1)上皮起源的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囊 腺癌,黑色素瘤。 (2) 起源于间质的肉瘤有:横纹肌肉瘤,软 骨肉瘤,成骨肉瘤,网织细胞肉瘤,恶性纤维 组织细胞瘤,淋巴瘤,成感觉神经细胞瘤或鼻 腔神经胶质瘤(Esthesioneuroblastoma),嗅神 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 (3)继发肿瘤,包括口腔内和齿源性肿瘤的直 接蔓延和来自远隔部位的转移瘤。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鼻窦粘液囊肿
软组织良性肿瘤
乳头状瘤 腺瘤 血管瘤 神经鞘瘤
骨良性肿瘤和病变 骨瘤(象牙型、松质骨 型、混合型) 软骨瘤 骨化纤维瘤 骨纤维 异常增殖症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特点: ①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光滑 ②鼻腔和窦腔扩大膨隆 ③腔壁、窦壁为压迫性变薄,无侵蚀性 骨质破坏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CT表现] 肿瘤主要在鼻腔内生长时,显示为软组织肿块,常引 起鼻腔外侧壁向外变形移位,可以有鼻甲或窦壁骨质 破坏。 肿瘤若累及副鼻窦,常呈甸行性生长,沿窦腔粘膜表 面蔓延。注射造影剂后,肿瘤部分增强。 乳头状瘤多位于中鼻甲附近,筛窦和上颌窦较易受累。 手术后易复发。肿瘤若引起副鼻窦口梗阻,可以继发 粘液囊肿。CT的主要作用是明确病变范围,特异性诊 断需要病理检查。当表现骨质破坏时,单凭影像很难 与恶性肿瘤鉴别。
鼻腔及副鼻窦影像学方法评价
MR: 优点: ①从信号差别上可较好区分炎症与肿瘤部位和 范围; ②增强后可更清楚显示颅底颅内侵犯细节; ③比较增强前后信号表现可较好区分肿瘤复发 与治疗后纤维化改变。故在鼻窦肿瘤病例中常 需加MRI配合检查,以深入诊断。 缺点:但由于MRI不能显示钙化、骨组织与气 体等低信号异常,阻塞性炎症因分泌物浓度而 有信号变化,故此对鼻窦炎症和骨折应用受限。
横 断 位
鼻窦冠状位
鼻窦冠状位扫描有下述优点: ①清楚显示鼻腔鼻道与鼻窦开口的复合
结构,最适合于鼻窦炎病例,可配合内 窥镜诊治前观察。 ②冠状面可直接观察上、下结构关系, 对眶顶、底、鼻底牙腭和颅底显示较清 楚,可补充配合检查
鼻 窦 冠 状 位
螺旋CT容积扫描
3D重建、直观立体显示颅面部表面形态
软骨瘤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血管瘤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神经纤维瘤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ing Papilloma) 这种肿瘤的发生与粘膜的浆液性或粘液性 腺体内管道系统鳞状细胞化生有关,是一种 转化的或内生的肿瘤,虽然在组织学上是良 性的,但是具有局部浸润性,可以引起骨破 坏,在影像学上可以与恶性肿瘤混淆。 本病多累及20-40岁男性。肿瘤常起源 于上颌窦和筛窦交界处,沿鼻腔外侧壁生长。 就诊时,肿瘤体积常已很大并引起窦腔变形 或已侵入邻近的副鼻窦腔。
恶性肿瘤
CT对于鼻腔和副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
值是能够发现轻微的骨质破坏。而骨质 破坏是诊断恶性的重要根据。 CT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明确病变范围, 脂肪间隙的显示对恶性肿瘤侵犯有直接 意义。
恶性肿瘤
在检查技术上需要强调以下几点:①因为组成
副鼻窦的骨质菲薄。为了显示轻微的骨质破坏, 需要高分辨率的CT技术,即层厚3mm,(层距 5mm ),骨算法,512矩阵和靶扫描。②若重 点要了解颅内和眶内是否受累,或筛板、筛隐 窝或眶底骨质有无破坏,需增加直接冠状位扫 描。③增强扫描,有助于明确颅内脑膜和脑实 质受肿瘤浸润的范围;明确眼眶内肿瘤侵犯范 围,鉴别正常的眶内软组织和肿瘤组织;鉴别 液体与实性组织或坏死。
鼻腔及副鼻窦病变影像诊断
广医二院放射科 唐志伟
鼻腔及副鼻窦病变影像检查目的
了解鼻腔及副鼻窦解剖结构 确定病变位置和良恶性鉴别
鼻腔及副鼻窦影像学方法评价
– 平片:结构重叠、软组织分辨率低
鼻腔及副鼻窦影像学方法评价
CT:能兼顾显示骨及软组织,对钙化与
出血敏感,最常为临床应用。其突出效 果有: ①显示软组织改变,较早发现鼻窦病变。 ②清晰显示钙化,显著提高真菌病的诊 断率。 ③从密度上差别和形态表现可较好区别 囊性与实质性占位病变,帮助鉴别肿瘤 的良、恶性。 ④全面显示病变侵犯范围和深在结构受 累细节,有利于计划治疗。
间叶来源恶性肿瘤
双鼻腔上颌窦恶性淋巴瘤
鼻腔及副鼻窦肿瘤良恶性鉴别
良性
生长方式
恶性
浸润性,可侵及眼眶 和颅底,脂肪线消失
肿瘤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边界
密度 骨质改变 淋巴转移
膨胀性 脂肪线清楚 规则,清晰
不规则,不清晰
较均匀,少数瘤体 不均匀,多数瘤体有 有钙化或坏死 钙化坏死或残骨碎片 局部受压、膨胀、 溶骨性骨质破坏、残 骨质破坏少见 骨碎片 无 可有
恶性肿瘤
CT 在判断副鼻窦壁有无骨质破坏时,需
要注意两侧对比,有时骨壁太薄,因为 部分容积效应而不能显示,有的是属于 正常变异,即膜性骨质缺损。 典型的骨破坏除表现骨质缺如或骨壁的 白线中断外,常伴有骨壁外周围脂肪的 消失以及肿瘤的异常软组织增厚。
恶性肿瘤
特点: 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规 整,有腔壁、窦壁侵蚀性骨质破坏,向 周围组织侵犯。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巨大筛窦粘液囊肿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左额窦粘液囊肿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骨瘤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骨纤维瘤 影 像 学 表 现 取 确 于 钙 化 程 度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骨 化 纤 维 瘤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右筛骨、上颌骨、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良性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窗位与窗宽
骨窗与软组织窗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炎症
鼻腔鼻窦生长发育变异,会影响鼻
窦窦口鼻道区通气引流,容易发生 鼻窦炎症,并常反复发作。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炎症
鼻中隔弯曲及嵴突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炎症
中鼻甲气房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炎症
–眶下气房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炎症
• 双上颌窦骨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