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及心源性猝死抢救流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ppt课件

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ppt课件
1)肾上腺素 1mg iv 首次 心肺复苏首选药
2)利多卡因 50~100mg iv 普鲁卡因胺、溴苄胺、胺碘酮 阿托品 2mg iv 碳酸氢钠 适当使用 纳洛酮的应用
完整版课件
46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搏的处理
基础生命支持 临时床边人工心脏起搏 肾上腺素与异丙肾上腺素 去除诱因
完整版课件
47
后续生命维持(PLS)
心肺复苏后的处理
1.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
完整版课件
48
脑复苏在CPCR中的地位
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很差
临床上心肺复苏成功而脑死亡的例子屡 见不鲜
CPCR的最终目的是脑复苏
复苏早期就应严密监测脑功能并采取积 极的复苏措施
脑复苏的研究未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完整版课件
49
人的口腔轴与咽喉轴约成直线 , 既可防止舌 根、会厌阻塞气道口又方便气管插管。
操作者一般站在病人右侧,用左手置于病人前 额上,用力向后压,同时右手手指放在病人下頜 骨下缘 , 将頦部向上、前抬起 , 这样就完成 了仰头-抬頦法, 保持气道通畅。
完整版课件
33
口对口呼气,撑开病人的口 , 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 紧病人的鼻 孔 , 防止呼入的气逸出。
Support BLS)
完整版课件
23
心跳呼吸骤停1分钟内----复苏成功 率接近100%
4分钟内----约50% 4~6分钟开始----10% 超过6分钟开始----约4% 10分钟以上----几乎无存活的可能
心肺复苏开始得越早,成功率越高
完整版课件
24
呼救
判断
1min
体位
心肺复苏流程图
慢性心力衰竭经治疗后症状改善并不能改变病 人的长期预后,血流动力学已达稳定的心衰病

心源性猝死科普ppt课件

心源性猝死科普ppt课件
心源性猝死科普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与概述 • 心源性猝死的病理生理机制 • 心源性猝死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 心源性猝死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 心源性猝死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CHAPTER
01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与概述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总结词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通常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
引发昏迷、呼吸停止等严重症状。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快 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 室颤)和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
这些心律失常通常由心脏电信号的异常 引起,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如冠心病 、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或某些外部 因素(如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
电击等)所致。
心脏骤停的预警信号
即拨打急救电话。
心肺复苏(CPR)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之前,对 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生 命体征。
除颤器使用
如有条件,应尽快使用自动体 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转运患者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时 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心肺复苏(CPR)的正确操作方法
01
02
03
04
CPR操作步骤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 吸。
目前对心源性猝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病理生理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 因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最新发现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对心源性猝死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研究方向与潜在治疗策略
基因治疗
针对心源性猝死的基因突 变,研究基因治疗的方法 ,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疾 病。
心脏骤停通常没有明显的先兆症 状,但有些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出 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等症

心源性猝死与心脏骤停ppt课件

心源性猝死与心脏骤停ppt课件
• 长期危险因素: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 血压病,家族冠心病史、糖尿病、高脂血 症,吸烟、超重、酗酒、不运动、A型性格 等。
• 近期危险因素: 6个月内的心肌梗塞,梗塞 后心绞痛,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的心力 衰竭,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的分类
• 1.心律失常性猝死 • 是指无致死性循环衰竭情况下,骤然的意
心脏骤停和生物学死亡
• 心脏骤停:意识丧失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 生物学死亡:在心脏骤停的头4- -6分钟内未 予心肺复苏,则发生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的病因
• A心源性心跳骤停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心肌炎、心肌病、心瓣膜病 • 主动脉疾病 • B非心源性心跳骤停 • 呼吸停止 • 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 药物中毒或过敏 • 电击、雷击或溺水 • 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手术意外 • 其他原因
心源性猝死与心脏骤停
猝死概念
• 猝死( sudden death) : 6小时内发生的非创 伤性、不能预期的突然死亡(WHO定义)。 因多数发生在症状出现1小时之内,而更多 主张定义为发病后1小时死亡者为猝死。
• 猝死指生物学功能不可逆的停止,是自然 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
猝死的常见原因
• 心源性 • 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 药物中毒过敏 • 意外 • 雷击电击溺水 • 其他
时间就是生命
• 要尽可能早地进行CPCR,不要因为任何原 因而延误复苏时间。
•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50%被救活。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心源性猝死概念
• 心源性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 :突然 发生的由于心脏原因,以心脏骤停的特征 为基础,出现症状后一小时内未预料到的 心脏原因死亡。

心源性猝死的急救ppt课件

心源性猝死的急救ppt课件
等症状。
不典型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肩颈 痛、下颌痛等不典型的症状,需
要仔细鉴别。
02
心源性猝死的急 救措施
识别症状
胸闷胸痛
胸闷、胸痛是心源Hale Waihona Puke 猝死的前兆症状之一。心跳加快
心源性猝死患者常常会感到心跳突然加快,且无法 控制。
晕厥
部分患者在心源性猝死前会出现晕厥症状,这可能 是由于心脏骤停导致的脑供血不足。
心肺复苏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中至关重要, 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存活率。
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急救措施
在心源性猝死发生时,应立即使用自动体外除 颤器(AED)进行除颤。AED能够快速准确地 分析心脏节律,并根据需要给予电击除颤,以
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AED的使用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心源
性猝死的风险。 01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
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03
控制血脂
通过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将血脂水
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02
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健康状况
01
预防心源性猝死 的方法
02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心脏问题,从而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等,也有助 于预防心源性猝死。
坚持适度锻炼和健康饮食
预防心源性猝死
坚持适度锻炼和健康饮食可以降低心源 性猝死的风险,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控制
体重、血压和血脂等危险因素。
适度锻炼
适度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健康,从而降低心源 性猝死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ppt教案-2024鲜版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ppt教案-2024鲜版

01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概述Chapter定义与发病机制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心源性猝死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在1小时内。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脉性心电活动以及心脏停搏。

发病率年龄与性别分布地域差异030201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及预警信号危险因素预警信号02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Chapter01020304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标准心电图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晕厥癫痫晕厥患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跌倒,但通常能够自行恢复,且心电图表现正常。

低血糖03心源性猝死的病理生理及病因学Chapter病理生理过程心脏电活动异常心肌收缩力下降血液循环障碍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易于发生心脏骤停。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引发心脏骤停。

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等,影响心脏血液流动,增加心脏负担,易引发心脏骤停。

常见病因分析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04急救措施与复苏技术Chapter现场急救措施识别心脏骤停呼叫急救电话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技术胸外按压01开放气道02人工呼吸03高级生命支持治疗药物治疗电复律与除颤机械通气循环支持05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策略Chapter一级预防策略识别高危人群针对有心脏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筛查和评估。

改善生活方式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措施降低心脏病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

二级预防策略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用药植入心脏除颤器患者家属教育和社会宣传家属培训社会宣传普及急救知识06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Chapter关键知识点总结01快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的重要性020304高质量CPR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意义合理应用AED和及时除颤对抢救成功的影响多学科协作在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关键作用临床实践经验分享010204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深入研究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探索心源性猝死的预测模型和预警系统,提高预防效果优化CPR操作流程和AED使用指南,提高抢救效率和质量加强公众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心脏骤停的认知和自救互救能力03THANKS。

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PPT教学课件

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PPT教学课件
也可以用溴苄胺5mg/kg静注,5min后,再给10mg/kg。也可用胺碘酮150mg静 注。
根据酸碱平衡检验情况,有酸中毒的可用碳酸氢钠1mmol/kg,以后每10`15 分钟加50%的初始量。
运动:中等量运动可降低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的发 生率,剧烈运动则可能触发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 塞发生,有11%-17%的心脏骤停与剧烈运动有关,是普 通人的6倍多。
吸烟:增加血小板粘附,降低室颤阈值,升高血压, 诱发冠脉痉挛,同时,尼古丁诱发了儿茶酚胺释放。
病因: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很多,但是绝大数是有心脏结 构异常。心脏多种可以引起心脏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疾病, 如血管的病变、心肌病变、瓣膜病等。
病理:冠心:斑块脱脏 骤停。
病理生理: 心脏结构异常加上触发因素与功能性改变,影响了
心肌的稳定性,诱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而停跳。 心肌缺血后导致:心肌的电生理,机械功能、生化
代谢的异常,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电生理改变,最后出 现心电机械分离现象:(有持续的电节律性活动,但 无有效机械功能) 心脏骤停标志着临床死亡,但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 机体还没有真正死亡,机体的各种代谢还没有完全停 止,细胞仍有微弱的运动,这时候适当的及时的抢救, 病人还会有救活的可能,尤其是意外的猝死。
能否救活取决于:
判定心脏骤停:意识的突然丧失伴大动 脉搏动消失是主要标准。在成人中以心 音消失、血压测不出判定不可靠,瞳孔 缩小和散大均不能判定有无心跳骤停
心前区锤击复律:距离20-30CM,击打 胸骨下1/3处1-2次,看是否有复律,如仍 无复律,立即抢救。
呼叫病人,通过旁人和急症 救护系统联系。
心脏骤停和 心源性猝死
心脏骤停:
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 停止,极个别可自行恢复, 救治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搏心律等Hale Waihona Puke 致。完整最新版课件4
3、临床表现
以神经和循环 系统症状最明显
意识:突然丧失,可发生在任何场合。
大动脉搏动: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 测不到,心音消失
呼吸:微弱,呈叹息样,继而停止,多发生在 心脏骤停后30s内
瞳孔:散大,在心搏骤停30~40s出现瞳孔散 大
肤色: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其中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是最重要的 体征,是诊断心搏骤停的主要依据。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完整最新版课件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心电图检查示心室颤动心室停搏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节律或心脏无活动呈一直线立即进行就地抢救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步进行恢复循环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ppt学习交流1按压前要检查患者的呼吸咳嗽反射或对刺激的反应2按压部位要准确3用力要均匀适度4吹气力量要适度时间要短5施救者可用纱布覆盖患者口鼻6有条件时使用简易呼吸器或行气管插管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ppt学习交流10ppt学习交流
6
二、救护流程
1、病情判断:
(1)症状与体征: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或伴有 全身抽搐,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大动脉 (颈、股动脉)搏动消失,最突出的是深度昏迷 和触不到大动脉搏动,瞳孔散大也是最重要的体 征
(2)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示心室颤动、心室停
搏、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节律,或心脏无活动,
呈一直线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 急救与护理
心内科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一、概 念
1、心脏骤停:
(1)是指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预料 到的短时间内,受各种强烈刺激而突然发生的心 搏停止,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为意外性非 预期死亡,亦称猝死。它不同于任何慢性疾病晚 期或癌症患者因消耗至死亡的“心脏停搏”。

心脏猝死急救护理PPT课件

心脏猝死急救护理PPT课件

猝死的症状
猝死的症状
突然倒地或昏倒 意识丧失
猝死的症状
停止呼吸或气喘 没有脉搏
心脏猝死的急 救步骤
心脏猝死的急救步骤
第一步:紧急呼叫急救电话 第二步:开始胸外按压
心脏猝死的急救步骤
第三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第四步: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胸外按压的正 确方法
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
找到胸骨位置 使用手指交叉叠放,双手掌心叠加
总结
预防心脏猝死需要定期体检和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பைடு நூலகம்
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
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按压 胸骨 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
自动体外除颤 器(AED)的
使用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打开AED并按照指示操作 将AED电极贴附在患者胸部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确保人员安全,并按下电击按钮 按照AED的声音提示继续按压胸骨
等待急救人员 到达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继续按压胸骨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与急救人员配合,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 助
预防心脏猝死 的措施
预防心脏猝死的措施
定期体检和心脏健康监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 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预防心脏猝死的措施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及时治疗心脏疾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
总结
总结
心脏猝死是一种紧急情况,及时的 急救护理可以挽救生命。 紧急呼叫急救电话、胸外按压和使 用AED是心脏猝死急救的关键步骤 。
心脏猝死急救护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猝死的症状 心脏猝死的急救步骤 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预防心脏猝死的措施 总结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ppt课件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ppt课件
脉搏。
皮肤苍白或发绀
由于缺氧,患者的皮肤 可能变得苍白或出现青
紫色。
诊断标准
01
意识丧失
02
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
03
无法触及脉搏
04
皮肤苍白或发绀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心电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脏骤 停的特征性波形。
生命体征监测
使用心电监护仪等设备持续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
及时的急救措施和高质量的心脏骤停复苏是降低心源性 猝死的关键。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主要与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提高公众意识和加强健康 教育等。
研究展望
需要进一步研究心脏骤停与心 源性猝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科学依
地区流行病学
在不同地区,心脏骤 停和心源性猝死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差 异。
城市地区相对于农村 地区,发病率和死亡 率较低。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于 经济欠发达地区,发 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人群流行病学
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在特定 人群中更为常见,如老年人、 男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发病率较 高。
通过口对口或使用呼吸器 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必要 的氧气,并帮助排出二氧 化碳。
循环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 进行,以维持患者的生命 体征。
电除颤
原理
通过电击使心脏的异常电活动恢 复正常,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
律。
适应症
适用于心脏骤停且心律失常为原因 的患者。
使用方法

心脏骤停及心源性猝死抢救流程ppt课件

心脏骤停及心源性猝死抢救流程ppt课件

8
心脏骤停的病因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 急救指南》中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总结为: ①缺O2。②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其他的 电解质异常。③低温/体温过高。④低血容 量。⑤低血糖/高血糖。⑥药物。⑦心包填 塞。⑧肺栓塞。⑨冠状血管栓塞。⑩气胸, 哮喘。
ppt学习交流
9
如何进行有效的抢 救 • 1.患者突然发生心脏骤停 ,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anSocietyofCardiology,ESC) 将心源性猝死定义为明显健康的个体,症 状 发 作1h内发 生 的 非 创 伤性、意外致命事件;如果死亡未被见证,而事 件前24 h受害者健康状况良好
ppt学习交流
2
心脏骤停的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 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 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 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 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 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 骤停。
• 6.开放气道:观察口腔, 侧头取异物或假牙, 抢救者一手用小鱼际 至患 者前额, 手掌用力向后压, 使其头部后仰, 畅通气道, 下颌角 与水平面成 90°
ppt学习交流
10
• 8.人工呼吸:吹气(送气时间 1s ,呼气 2s ,潮气量 400600ml ),吹气的同时用眼 观看胸廓起伏 , 吹气 2次,继续胸 外按压
ppt学习交流
3
心源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与 联系
• 心脏性猝死(SCD)是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以急性症状 开
• 始发生后l h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不论是否知 道 病人已患有心脏病,其死亡的时间与方式是意外的和未 预期的。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所有生 物学功能不可逆 性的停止,而后者通过紧急治疗干预有逆 转的可能。

心脏骤停及心源性猝死抢救流程PPT课件

心脏骤停及心源性猝死抢救流程PPT课件

.
2
心脏骤停的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 (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 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 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 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 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 南》中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总结为:①缺O2。②低 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其他的电解质异常。③低温/体 温过高。④低血容量。⑤低血糖/高血糖。⑥药物。 ⑦心包填塞。⑧肺栓塞。⑨冠状血管栓塞。⑩气 胸,哮喘。
.
9
如何进行有效的抢救
1.患者突然发生心脏骤停 ,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给予患者抽血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全项心肺五项pct14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患者在病房突然意识丧失应迅速做出准确诊断第一发现患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及家属通知医护人员抢救中注意心肺脑复苏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心源性猝死及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
12
thank you
.
13
9.给予患者电除颤.
10.给氧治疗并使用心电监护
11.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
12.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推,间断3-5分钟间断给药
13.给予患者抽血(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全项、心肺五项、PCT)
14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
.
11
抢救黄金五四分钟
• 发现患者在病房突然意识丧失,应迅速做出准确诊断,第一发现患者不要离 开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 的患者及家属通知医护人员,抢救中注意心、肺、脑、复苏,建立静脉通路, 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其他医护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流程进行心肺 复苏。抢救过程种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 另一名护士打开急求车取出简易呼吸气囊站于患者头部,清除口腔分泌物, 打开气道,取呼吸气囊站于病人头侧辅助呼吸,有条件下连接储氧袋,必要 时行气管插管术,执行过程中及时记录用{药时间,药物名称‘,用法,剂量} 等

“心脏骤停的急救课件”

“心脏骤停的急救课件”
1 急救口对口呼吸
保持气道畅通,进行人工呼吸
2 使用面罩和手法
正确覆盖面罩,施行急救呼吸
使用AED进行电击治疗的步骤
1
准备AED
打开设备,准备贴心电图贴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贴心电图贴片
2
按贴片指示贴附于患者胸部
3
分析心律
按设备指示分析心律
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
1 明确责任
安排人员负责不同任务
2 培训救援人员
提供急救培训,加强技能
明确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的联系方式
医疗机构
急诊电话、医院地址等
急救人员
急救队伍联系方式
防止心脏骤停再次发生的措施
1 健康饮食
减少盐分和饱和脂肪摄入
2 定期锻炼
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
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健康生活方 式的建议
1 戒烟和限制饮酒
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2 保持健康体重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
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 应对策略
心脏骤停的急救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心脏骤停的急救流程,包括心肺复苏基本流程、症状、急救前 的准备工作、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等。
心脏骤停的症状和原因
1 症状
昏迷、无脉搏、呼吸困难等
2 原因
心脏病、心肌梗塞、麻醉反应等
心肺复苏的基本流程
1
呼叫急救
2
立即拨打救护电话
3
判断
确认患者没有反应
心肺复苏
开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1 患者家属情绪激动
安抚家属,保持沟通
2 呼吸道阻塞
进行呼吸道管理技巧
急救前需准备的工具和检查步骤
急救工具
急救箱、面罩、手套等
检查步骤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治疗
治疗原则:立即恢复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防治并发症和原发病。要争分夺秒进行复苏,不要等待,谁见谁上。
治疗:心肺复苏术
Basic Life Support(BLS)基本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高级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长程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最关注的重点。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苏”部分)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金匮要略》 (公元2世纪): 对自缢者的抢救方法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张仲景所采用的这种“以手按胸上,数动之”的急救法,就是今天所说的胸外心脏按摩术的最早记载。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80年代认识到所谓心三联针是错误的。并强调CPR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而必须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后者更为重要,将CPR的全过程称为CPCR,即心肺脑复苏。
美国心脏病协会后将CPR的标准改为指南,不断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起并组织在Dallas举行数次国际会议,将指南修订成心脏病紧急救治和CPR国际指南(《International Gaidelines 2000 for ECC and CPR 》),2000年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对规范和统一CPR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提高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新的修订指南出炉 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救治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3
10
心脏骤停的病因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 南》中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总结为:①缺O2。②低 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其他的电解质异常。③低温/体 温过高。④低血容量。⑤低血糖/高血糖。⑥药物。 ⑦心包填塞。⑧肺栓塞。⑨冠状血管栓塞。⑩气 胸,哮喘。
2020/11/13
9.给予患者电除颤.
10.给氧治疗并使用心电监护
11.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
12.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推,间断3-5分钟间断给药
13.给予患者抽血(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全项、心肺五项、PCT)
14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
2020/11/13
13
抢救黄金五四分钟
• 发现患者在病房突然意识丧失,应迅速做出准确诊断,第一发现患者不要离 开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 的患者及家属通知医护人员,抢救中注意心、肺、脑、复苏,建立静脉通路, 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其他医护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流程进行心肺 复苏。抢救过程种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 另一名护士打开急求车取出简易呼吸气囊站于患者头部,清除口腔分泌物, 打开气道,取呼吸气囊站于病人头侧辅助呼吸,有条件下连接储氧袋,必要 时行气管插管术,执行过程中及时记录用{药时间,药物名称‘,用法,剂量} 等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2
7.开放气道:观察口腔, 侧头取异物或假牙, 抢救者一手用小鱼际至
患 者前额, 手掌用力向后压, 使其头部后仰, 另一手食指, 中指抬下颌, 畅通气道, 下颌角与水平面成 90° 8.人工呼吸:吹气(送气时间 1s ,呼气 2s ,潮气量 400-600ml ),吹气的 同时用眼 观看胸廓起伏 , 吹气 2次,继续胸外按压
心脏骤停的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 (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 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 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 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 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2020/11/13
心脏性猝死(SCD)是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 始发生后l h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不论是否知 道 病人已患有心脏病,其死亡的时间与方式是意外的和未预 期的。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所有生物学 功能不可逆 性的停止,而后者通过紧急治疗干预有逆转的可 能。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几乎均发生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 人,其中约80%的基本病因是冠心病。
2020/11/13
9
如何诊断心脏骤停?
1.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血压测不出。 2.晕厥,抽搐,昏迷状态。 3.呼吸断续停止。 4.瞳孔散大。 5.皮肤苍白、紫绀
6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7颈、股动脉搏动消失。 8呼吸断续,呈叹气样,以至停 止。 9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 10心音消失。
5.胸外按压:双手叠加, 手指翘起, 双臂垂直于胸壁, 肘关节伸直, 用掌根按压 30次,频率至少 100次 /分,深度最少 5厘米
6.开放气道:观察口腔, 侧头取异物或假牙, 抢救者一手用小鱼际至 患 者前额, 手掌用力向后压, 使其头部后仰, 畅通气道, 下颌角与水 平面成 90°
2020/11/13
11
如何进行有效的抢救
1.患者突然发生心脏骤停 ,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2.报告医生并通知急诊科、麻醉科及相关临床科室进行急会诊
3.迅速检查 Bp 、 P 、 R ,评价生命体征,判断意识(触摸颈动脉搏 动, 时间不超过 10秒)
4.摆放患者为复苏体位:去枕平卧,解上衣、腰带,使患者头、颈、 躯干平直无弯 曲,双臂放于躯干两侧。
2020/11/13
7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年 龄、性 别、糖尿病、高血压、猝死家族史、负面情绪刺激、 肥胖、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吸烟、饮酒、严重电解质紊乱 等。 最新危险因素: 1. 肥胖 2. 癫痫 3. 气温 4. 身高 5. 甲状腺激素
2020/11/13
8
心源性猝死的防治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 io- verterdefibrillator,ICD) 被 认 为 是 目 前 治 疗 和 降 低 SCD发生率最好的预防方 法,但是对于ICD的投入 使用方面,国内外还存在一定差 距。美国每年猝死30 万人,其ICD 的年植入量高达20 万台,我国心脏性猝 死总人数为55万人,每年新植入的I CD 仅1000台, 是美国植入量的1/400,其应用远 未到位。
2020/11/13
6
如何诊断心源性猝死
SCD诊断标准为:无明显原因的、突然意识丧失、 心跳呼 吸 骤 停、颈 动 脉 搏 动 消 失、瞳 孔 放 大 6h 内死 亡, 具 有 突 发 性、难预测性的特点,进 展 迅 速、病 死 率 高, 对心血管病人及其家属危害极大。因此,越来越 多的医疗工 作者和科研人员投入到相关研究中,如何 评估和筛选出高危 人群,有效降低猝死的发生率和致 残率,是未来猝死研究的 重点。
心源性猝死及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汇报人:安露露
2020/11/13
1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 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979年国际心脏病 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 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 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其特 点有三,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 力死亡。2015年欧洲心脏 病协会(EuropeanS ocietyofCardiology,ESC)将心源 性猝死定义为明显健康的个体,症 状 发 作1h内发 生 的 非 创 伤性、意外致命事件;如果死亡未被见证,而事件前24 h受害者健康状况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