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低磷胁迫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低磷胁迫下水稻亲本及其后代遗传分析

低磷胁迫下水稻亲本及其后代遗传分析
维普资讯
第 l 5卷
第 2期
淮海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u n l fH u i a n tt t fTe h o o y N t r l ce c sE i o ) o r a a h iI siu eo c n l g ( a u a in e dt n o S i
V o .1 N o. 1 5 2
20 0 6年 6月
J n 0 u e 2 06
文 章 编 号 : 6 26 8 (0 6 0 — 0 1 5 1 7 — 6 5 2 0 )பைடு நூலகம்20 5 - 0
低 磷 胁 迫 下 水 稻 亲本 及 其 后 代 遗 传 分 析
丁 平 贺 立 源 李 华。 , , 德
Absr c :The he e t f t n e i s o ie a her Pl,P2,Fla d F23g ne a i ns w a ta t r diy o WO i br d lne f rc nd t i n e r to s

d to — o i a c - p s a i fe t- h li e e Th ea i e b o s f s o t h d t e ma n ii n d m n n e e it tc e f c 1 t e mu t— n . r g e r l tv i ma s o h o a h i
关键 词 : 水稻 ; 遗传 分析 ; 低磷 胁 迫 中图分 类号 : 5 1 Q9 4 4 ¥ 1 ; 4 .8 文献标 识码 : A
Re e r h o r d t n Ri e Pa e s a e r s a c f He e iy o c r nt nd Th i
a ie ef in y s ie i ln s u d量 c n r lo mao e e a dt n d mia c・ p sai tv fi e c p k n pa t wa 指 e 遗 to f 2 c n r o 的 j r g n d ii — o n n ee it t o‘ - c

植物根系形态对低磷胁迫应答的研究进展

植物根系形态对低磷胁迫应答的研究进展
高效利用品种具有较长的根系,较大的根体积、
根表面积以及根活跃吸收表面积(刘慧等,
1999)。小麦的根轴长度、侧根数量和根系长 度在缺磷条件下均显著增加,但是根轴数量和侧 根长度明显减小(孙海国和张福锁,2002)。低磷 胁迫下,白羽扇豆在根的末端形成侧生根和根毛 的簇生根,这是植物对缺磷反应的一种典型的适 应性变化(Shane
Niels,2004)。因此,发掘作物自身磷营养高效 利用的种质资源,改良作物磷营养性状,已成为 目前植物磷营养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严小龙等, 1992;廖红和严小龙,2000,2001)。本文综述了 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根系形态适应性变化特征
的矿物和有机物所固定,导致土壤中磷的有效陛
较低,从而成为作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赵明
412
23(4)
etrl、ein2、ein3、his和乙烯过量表达突变 体etol,结果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与乙 烯有关的突变体(除ctrl和etol外)在磷胁迫时
况,不受距离根系较远的磷状况的影嗡J(Mtiller
and
鹫拟南芥突变然根毛戆产生,在磷缺乏条l牛下,
乙烯抑制剂和乙烯合成前体诱导根的伸长生长 丽不诱浮侧校酶形成(Ma
and Baskin,2003)。
Schmidt,2004)。根系形态变化对养分缺乏
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根系摄取养分过程 中,这些参数的改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 根的生长状况对于主要借助扩散到达根表的磷 素的获取具有重要的意义。磷素养分的有效 性与根系形态的关系表现为:低有效磷时促进根
Brown,1997;Yves and and
Marcel,2002)。因而,研
究磷缺乏导致植物肉源激素永平静变化有鼹于 阐明在磷缺乏条件下根系形态改变的激素调控 作用(Jose and Esmeralda,2002)。

一氧化氮参与水稻低磷低氮调控的根系生长的机制研究

一氧化氮参与水稻低磷低氮调控的根系生长的机制研究

一氧化氮参与水稻低磷低氮调控的根系生长的机制研究摘要:植物根系对养分缺乏的反应的机制研究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关键。

一氧化氮被认为是调节根部生长的关键性因子,但在氮磷胁迫条件下一氧化氮调控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生理作用及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本实验通过研究在低氮低磷条件下水稻根部表型以及细胞遗传分析探讨一氧化氮在低氮、低磷条件下调节根系生长的作用,表明低氮和低磷条件下水稻根尖一氧化氮水平显著提高。

进一步研究表明L-精氨酸途径参与到低氮和低磷诱导一氧化氮的增加,而NR 途径只参与低氮诱导一氧化氮的增加,且一氧化氮参与到低氮、低磷诱导水稻根系伸长的过程。

30121毕业论文关键词:氮;一氧化氮;磷酸盐;水稻;根;Nitric oxide is involved in seminal root elongation in rice in response to nitrogen and phosphate deficiencyAbstract:The response of the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nutrient deficiencies is critical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Nitric oxide (NO) is considered a key regulator of root growth, although the mechanisms remain unknown. Phenotypic, cellular, andgenetic analyses were undertaken in ric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NO in regulating root growth under nitrogen- and phosphate-deficient conditions (LN and LP). Compared with control treatment, low-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eminal root elongation and the level of nitric oxide in rice root. Fur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synthetic pathway of NO in response to LN and LP includes L- arginine pathway, while the NR pathway is only involved in NO generation induced by LN condition.. is involved in increasing the low nitrogen induced nitric oxide, nitric oxide and process involved in low nitrogen, low phosphorus induced root elongation in rice.Key words:Nitrogen;nitric oxide;phosphate;rice;root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1材料和方法 21.1植物材料 21.2生长条件 21.3根系形态测量 21.4根尖NO的测量方式 21.5硝酸还原酶的测量方式 21.6水稻总RNA提取与qRT-PCR反应 21.7数据分析 32结果与分析 32.1NO参与水稻根的伸长 32.2低氮、低磷条件下水稻根尖一氧化氮合成途径 62.3低氮、低磷条件下NIA2突变体的响应 73讨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0附录 12引言:氮(N)和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主要养分,这两种元素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出现不足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作物的产量[1]。

综述PlantandSoil:植物响应低磷胁迫的根系有机酸分泌:研究进展、挑战和展望

综述PlantandSoil:植物响应低磷胁迫的根系有机酸分泌:研究进展、挑战和展望

综述PlantandSoil:植物响应低磷胁迫的根系有机酸分泌:研究进展、挑战和展望编译:阿昊,编辑:⼩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背景:为了提⾼植物磷(P)吸收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根际植物可直接吸收磷浓度是⼀个重要的问题。

根系分泌有机酸是活化⼟壤磷含量的⼀个关键策略。

范围:本⽂综述了有机酸对⼟壤磷活化作⽤和相关的研究⽅法。

然后讨论了低磷诱导的根系有机酸分泌及其对⼟壤磷活化和植物磷吸收的贡献,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影响、挑战和前景。

结论:在低磷条件下,有些植物的根系有机酸分泌量显著增加,也有⼀些植物根系分泌物增加量并不显著。

根际有机酸对提⾼植物速效磷有重要作⽤,但其贡献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改进根系分泌物取样和分析⽅法,利⽤成熟叶⽚锰(Mn)浓度或总14C分泌量作为根际有机酸含量的指⽰指标,不同⽥间个案试验,低磷条件下有机酸合成与分泌的分⼦调控机制值得进⼀步关注。

最后,在作物育种过程中应考虑植物不同适应策略之间的碳消耗并聚合多个有利根系性状(如多根⽑加⾼根系分泌物含量)以培育磷⾼效品种。

论⽂ID原名:Root-released organic anions in response to low phosphorus availability:recent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译名:植物响应低磷胁迫的根系有机酸分泌:研究进展、挑战和展望期刊:Plant and SoilIF:3.299发表时间:2020.2通讯作者:汪延良通讯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综述⽬录1.有机酸阴离⼦提⾼⼟壤磷有效性的机理探讨1.1 吸附位点的竞争1.2 配体促进矿物溶解1.3 与植物促⽣菌的相互作⽤2.研究⽅法2.1 植物栽培体系2.2 根际分泌物收集2.3 利⽤成熟叶⽚锰浓度或总14C分泌量作为根际有机阴离⼦含量的指⽰物3.低磷诱导的根系有机酸分泌4.有机酸分泌与⼟壤磷活化/植物磷吸收的关系4.1 向⼟壤中添加有机酸4.2 根际有机阴离⼦与磷吸收的相关性研究4.3 转基因植物增加有机酸分泌4.4 间作、轮作对有机酸分泌的影响5.分泌的有机酸是否总能促进磷的活化和吸收?6.根系分泌有机酸对⼟壤磷活化和植物磷吸收贡献的影响因素6.1 有机酸采样6.2 植物种类和基因型6.3 植物发育阶段和植物组织磷含量6.4 碳消费与平衡7.低磷条件下有机酸分泌研究的其它挑战7.1⽥间试验7.2 有机阴离⼦⽣物合成和分泌的分⼦调控机制7.3 根分泌物中的未知化合物7.4 育种主要内容1.有机酸阴离⼦提⾼⼟壤磷有效性的机理探讨有机酸或其阴离⼦是指⾄少具有⼀个羧基(COOH或COO-)的⼀类含碳化合物,本⽂主要关注低分⼦量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丙⼆酸和草酸。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不同磷营养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不同磷营养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P a a d d n o p t t r n p a t t g a d c n e t t n e e s t , 0 8 ,2 a d 6 k / m r s e t e yP a t w s d e i t o a t s l n sa e n P o c n r i lv l a 04 , 0 1 0 n 1 0 gh a ao e p ci l . ln v h ih ,p n c e n c e gh a il e g h r an f l g rt a d ye d w r iv s g td u d r l w t mp r t r t s . h eg t a il e k ln t ,p n ce l n t ,g i l n a e n il e e n e t ae n e o e e au e sr sT e i i i e

够 球 稻
V11 o o4N . . 5
孕穗期低 温胁迫 下不 同磷 营养 对水 稻生长发 育影响 的研 究
马 巍 ,侯 立 刚 ,赵 国 臣 ,齐 春 艳 ,刘 亮 ,孙 洪 娇
公 主 岭 16 0 ; 3 10 ( 吉 林 省 农 业科 学 院 水 稻 研 究 所 , 林 1 吉
低 温胁 迫 会 抑 制 吉 粳 8 1和 长 白 9植 株 生 长 , 致 穗 抽 出度 、 长 、 实 率 以及 产 量 下 降 , 对 非 耐 冷 型 品种 长 白 9的 影 响 导 穗 结 且 要 高 于 吉粳 8 。 温 胁 迫下 当施 磷 量 ≤ 10 k/m 时 , l低 2 g 随着 施 磷 量 的增 加 , 白 9和 吉粳 8 的 株 高 、 抽 出度 、 长 、 实 h 长 1 穗 穗 结 率 和单 穴产 量 均 明显 增 加 。 明 适 当 的增 施 磷 肥 可 提 高 低 温 胁 迫 下 水 稻 结 实 率 和 产量 , 缓 低 温 导致 的株 高矮 小 , 抽 出 表 延 穗

林木低磷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林木低磷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林木低磷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代谢、生物大分子合成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许多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效磷含量往往较低,限制了林木的生长和生产力。

因此,深入研究林木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机制,对于提高林木的磷利用效率、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林木根系形态和结构的适应性变化在低磷胁迫下,林木根系会通过形态和结构的改变来增加对磷的吸收。

常见的变化包括根系伸长、侧根增多、根毛密度增加等。

根系伸长可以使林木的根系在土壤中更广泛地搜索磷资源;侧根的增多有助于扩大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磷的吸收效率;根毛密度的增加则进一步增强了根系与土壤颗粒的接触,为磷的吸收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例如,一些树种在低磷条件下,主根生长受到抑制,而侧根的生长则相对旺盛。

这种根系形态的改变可以使林木更好地适应低磷环境。

此外,研究还发现,低磷胁迫会导致根系皮层细胞的层数减少,中柱直径增大,从而提高根系的输导能力,有利于磷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二、林木根系生理特性的改变林木根系在低磷胁迫下,其生理特性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根系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会显著提高。

酸性磷酸酶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磷分解为无机磷,从而增加磷的有效性。

同时,根系分泌有机酸的能力也会增强,有机酸可以与土壤中的难溶性磷结合,使其转化为可被吸收的形态。

另外,低磷胁迫还会影响根系的质子分泌。

质子的分泌可以降低根际土壤的 pH 值,促进难溶性磷的溶解,提高磷的可利用性。

此外,林木根系的细胞膜透性也会发生改变,以调节磷的吸收和转运。

三、林木体内磷的再分配和利用当面临低磷胁迫时,林木会通过体内磷的再分配和高效利用来维持生长。

一些非必需的生理过程会减少磷的消耗,而将有限的磷优先供应给关键的生长部位和生理过程。

例如,老叶中的磷会被转移到新叶和生长旺盛的部位,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林木会调整细胞内磷的代谢途径,提高磷的利用效率。

低磷胁迫对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低磷胁迫对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672 7983.2020.03.003低磷胁迫对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丁艳,朱兰保,盛 蒂,常晓梅(蚌埠学院土木与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00)摘要:以3种不同基因型水稻为材料,采用水培方式分别对水稻植株进行正常供磷(+P,0.323mmol·L-1)和低磷(-P,0.013mmol·L-1)培养。

通过对植株的表型观察,根系形态的扫描,生物量及部分理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低磷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明确水稻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

结果表明,与正常供磷水稻植株相比,低磷处理的水稻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小,分蘖数及穗粒数减少;同时,根长增长,根系活力减弱,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增强,根系分泌酸(H+)增多;此外,低磷处理水稻植株相对含水率下降,地上部干质量下降,根部干质量增加,根冠比增大。

即在磷营养供应不足时,水稻通过改变根系形态、增加根系分泌酸和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等适应机制,增加对土壤中磷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以适应低磷环境。

关键词:水稻;低磷胁迫;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根系形态中图分类号:S511.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7983(2020)03 0013 07水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

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磷肥是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磷可增强植株体内活力,促进养分合成和转运,增强光合作用,延长叶的功能期,有益于水稻增产稳产[2,3]。

磷素供应不足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4,5]。

有研究表明,在低磷条件下,作物会从形态和生理等方面做出一些适应性反应,以适应低磷环境[6~8]。

刘文菊等[9]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型水稻在磷胁迫下其根系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根长、根冠比均呈增加趋势。

在低磷条件下,水稻植株分蘖数增减少,且每株根系相互之间有横向交织生长现象[10]。

低磷胁迫下水稻产量性状变化及其QTL定位

低磷胁迫下水稻产量性状变化及其QTL定位
维普资讯
作 物 学 报 A T R NO C I C 20 ,47: 7 14 C A AG O MI A SNIA 08 3 ( 13— 2 ) 1 1
I SSN 49 — 4 0; 0 6 3 9 CODEN TSHPA9
htp: ww w.h n c o .r / wxb t / / c i a r pso g z /
DH (o be a li)p p lt n icu ig 6 l e ,d r e rm r s ewe n p o p o s d fce c tlr trc d u ld h pod o ua o n ldn 1 i s e v d fo a co s b t e h s h r e iin y oea e i 1 n i u n i I T1 9a d p o p o sd fce c e st erc u f wa v l ae ryedp rpa t( )a d i o o e t icu ig RA 0 h s h r eiin y s n iv eY eu, se au tdf il e l n u i i o n YP n sc mp n ns n ldn t 1 0 一ri ih ( ) se —et gp re tg s ) p il u e e l t P , dg ann mb rp r a il GN) n e 0 0 gan weg t GW , ed stn ec na e( P , a cen mb r rpa ( N)a r u e e n ce( i n p n n i p udr
E ma : b w@c i j u n 1 e. — i xz l hn o ra. t a a n c
Do I 1 . 7 4S . .0 62 00 1 7

低磷胁迫对水稻不同基因型苗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低磷胁迫对水稻不同基因型苗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L I H u a — h u i ,G U Q i o n g - y a o , HU A N G P i n g 。 , T U J i a n , L I U X i a o - l i 。 , Z H A N G Ho n g — l i a n g 2 , L I Z i - c h a o ,
西
1 6 0





2 0 1 4年 2 7卷 1期
V0 1 . 2 7 N0 . 1
S o u t h we s t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文章编 号 : 1 0 0 1— 4 8 2 9 ( 2 0 1 4 ) 0 1 — 0 1 6 0一 O 6
株含 氮量 与氮效 率、 植株含磷量与磷效率、 植株含 钾量 与钾效率之 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根据植株 肥料利 用效率 ( 干重/ 合 肥量) 将
水稻 不同基 因型分 为4类 : I 增效型、 Ⅱ受抑制 型、 Ⅲ钝感型、 Ⅳ互作 型。在耐低磷基 因型筛选 时应选择肥效类 型属 I 型和Ⅳ 互作 型中磷肥利 用效 率较正 常磷处理下增加 的水稻基因型。
室, 北京 1 0 0 1 9 3 )

要: 从 营养 学角度 了解不 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在低磷胁迫时各基 因型对 氮、 磷、 钾 3大营养元 素的吸 收能力及利用 能力 的差
异 。结果表 明, 水稻各基 因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能力与氮肥、 钾肥的吸收量相 关不显著 , 与磷肥的吸收量达 显著 负相关 , 即低磷 胁 迫 下耐低磷基 因型吸收磷肥量较正常磷处理下明显增加 , 低磷敏感基因型吸收磷肥量较正常磷处 理下 明显减少 ; 水稻各基 因型植

植物对低温胁迫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对低温胁迫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240415026
全度过寒冷季节至关重要ꎮ 在低温条件下ꎬ 植物的生
引言
长会暂时停止ꎬ 光合作用和呼吸率减少ꎬ 同时积累抗
低温是一种 普 遍 的 非 生 物 胁 迫ꎬ 影 响 植 物 的 生
冻保护物ꎮ 一些植物能够在持续低温、 极端低温条件
长ꎬ 对于野生和农业作物的分布及其生产力带来了显
对这些关键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进行了综述ꎬ 这些
究的热门话题ꎮ 得益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ꎬ 科研
机制和通路在植物适应低温胁迫中发挥作用ꎬ 并指出
人员在揭示植物响应低温机制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
当前研究中的空缺ꎬ 提出通过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技
展ꎬ 尤其是在信号传递、 分子调节以及生理代谢调节
术提高作物耐冷性的未来研究思路ꎮ
提高导致不饱和脂肪酸的流失ꎬ 促进膜脂过氧化物的
形成ꎬ 从而增加丙二醛 ( MDA) 的含量
[15]
ꎮ 在金龙
飞等 [16] 对 9 个油棕 ( Elaeis guineensis) 品种进行的低
温胁迫研究中ꎬ 设置 10℃ 和 15℃ 的实验温度ꎬ 并以
25℃ 作为对照组ꎬ 研究显示ꎬ 低温胁迫导致油棕叶片
下ꎬ 甚至是体内结冰的情况下生存ꎮ 因此ꎬ 探究植物
著的影响
[1]
ꎬ 这种影响进一步对食品安全以及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2ꎬ3] ꎮ 鉴于此背景ꎬ 深入了解
在低温和冰冻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和分子机制ꎬ 不仅是
重要的科学问题ꎬ 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ꎮ 本文
植物是如何感知并应对低温胁迫的ꎬ 已经成为科学研
2 1 低温信号感知与传导
影响ꎬ 保护细胞避免 ROS 损害ꎬ 维持正常生长发育ꎮ

水杨酸通过一氧化氮途径调控水稻缓解低磷胁迫

水杨酸通过一氧化氮途径调控水稻缓解低磷胁迫

中国水稻科学(Chin J Rice Sci), 2022, 36(5): 476-486 476 DOI: 10.16819/j.1001-7216.2022.210813 水杨酸通过一氧化氮途径调控水稻缓解低磷胁迫朱春权1, #魏倩倩1, 2, #党彩霞3黄晶1徐青山1潘林1朱练峰1曹小闯1孔亚丽1项兴佳2刘佳4金千瑜1张均华1,*(1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2安徽大学,合肥 230039;3 宜宾学院,湖北宜宾 644000;4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南昌 330200;#共同第一作者;*通信联系人,email:*******************)Salicylic Acid Alleviates Low Phosphorus Stress in Rice via a Nitric Oxide-dependent MannerZHU Chunquan1,#, WEI Qianqian1,2,#, DANG Caixia3, HUANG Jing1, XU Qingshan1, PAN Lin1, ZHU Lianfeng1, CAO Xiaochuang1, KONG Yali1, XIANG Xingjia2, LIU Jia4, JIN Qianyu1, ZHANG Junhua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ice Biology,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Hangzhou 310006, China; 2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China; 3 Yibin University, Yibin 644000, China; 4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chang 330200;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Abstract: 【Objective】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nalyze the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alicylic acid(SA) regulating the response of rice to phosphorus(P) stress. 【Method】The conventional rice cultivar Nipponbare was used in our experiment, and the total P content,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xylem P concentration, root parameters, expression levels of P transporter genes and nitric oxide (NO) content in rice were measured after exogenous SA application to explore the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that SA alleviates P deficiency stress in rice. 【Result】1) Application of 1 μmol/L S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otal P content in rice under low P conditions. However, 5μmol/L SA decreased the total P content in rice, indicating SA had a dose effect on the regulation of P absorption in rice.2) Application of 1 μmol/L S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acid phosphatase by 11.35%, total root length by20.90%, surface area by 11.86%, root volume by 15.38%, total root number by 23.55%, xylem P concentration by 22.6%.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1μmol/L S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 transporter genes, thereby increased the absorption of exogenous P and the transportation of internal P in rice under low P conditions. 3) SA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NO in rice roots by increasing the activity of nitrate reductase, so as to improve the absorption of P in rice under low phosphorus conditions via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P transporter genes. 【Conclusion】SA alleviates low phosphorus stress in rice by its interacting with the signal molecule of NO.Key words: rice; phosphorus; salicylic acid; absorption and transport; gene; nitric oxide摘要:【目的】深入剖析水杨酸调控水稻低磷胁迫响应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忍耐低磷胁迫机理的研究进展

植物忍耐低磷胁迫机理的研究进展

Abstract: Studies on physi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root morphology, root excretion, transportation of P across plasma membrane
and P translocation of plants under phosphorus deficiency stress were summarized. Researches 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biology re lated to excavation of plant s phosphorus high nutrition efficiency were also discussed. It would be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adaptation mechanisms of plants to phosphorus deficiency stress.
[ 8] [ 7] [ 5]
泌有机酸的 性能 看作是 数量 遗传性 状, 通常 采用 QTLs 技术来研究其分子遗传[ 10] 。Pyan 等[ 11] 发现不 同小麦细胞分泌苹果酸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质膜上阴 离子通道转运速率 , 而非细胞内苹果酸合成速度 , 发 现 ALT1 位点可能编码苹果酸通道或非专一性阴离 子通道, 但 ALT 1 位点编码产物的功能 目前尚未明 确 , 低磷和高铝胁迫都能诱导其表达。白羽扇豆常 作为研究根系分泌有机酸的模式植物, 其排根细胞 内积累的柠檬 酸通过质膜上的阴离子 通道转运出 来 , 释放量也主要受阴离子通道的调节, 合成柠檬酸 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来自非光合作用的碳固定途径, 其中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是这一碳供应途径的限 速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基因已经被成功克 隆 , 该基因在排根皮层细胞中表达, 并在低磷条件下 增强表达[ 12] 。

水稻根系中磷高效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对低磷胁迫的应答

水稻根系中磷高效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对低磷胁迫的应答

水稻根系中磷高效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对低磷胁迫的应答胡训霞;史春阳;丁艳;张萍;葛永胜;刘玉金;王泽港;葛才林【期刊名称】《中国水稻科学》【年(卷),期】2016(030)006【摘要】研究水稻耐低磷机制,对高效利用土壤磷的水稻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基因芯片和 qRT-PCR 技术,分析了耐低磷水稻品种仪2434和低磷敏感品种通粳981根系中磷高效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对低磷胁迫的应答.水稻叶片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仪2434的叶片磷含量较对照降幅小,这表明仪2434较通粳981具有更强的磷素吸收利用能力.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下的仪2434根系中,P HR1、osa-miR399 s 和 SP Xs 基因的表达诱导、激活磷饥饿信号途径;APA 、PAPs 、MPE 、PA 、PEPC 和 VDAC1、C 4-DT/MAT 等基因的表达诱导,增强有机磷水解酶和有机酸的合成和分泌,促进介质中难溶性磷的活化;OsPT 2、OsPT6基因的表达诱导,促进仪2434根系对磷的高效吸收.qRT-PCR 检测结果表明,仪2434根系中与磷饥饿信号转导、磷活化、磷高效吸收相关的8个代表性基因(P HR1、SP X 、PAP 、APA 、PEPC 、MFS 、OsPT2、OsPT6)的表达水平均随低磷处理时间的延长呈逐步增高的趋势;经低磷处理后,所检测的8个基因在仪2434根系中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在通粳981根系中的转录水平,P HR1、APA 、OsPT 2在通粳981根系中的表达诱导作用不明显,且仪2434根系组织和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较通粳981增强更显著,这可能是仪2434较通粳981对低磷胁迫有较高耐性的主要机制之一.%It is important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low phosphorus tolerance in ri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soil phosphorus.With two different ricevarieties,low-P tolerant variety Yi 2434 and low-P sensitive variety Tongjing 981 ,the gene expression related to phosphorus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in rice seedling root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gene chip and qRT-PCR technology.The phosphorus content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phosphorus content in the leaves of Yi 2434 decreased by a less percentage than that in Tongjing 981 under low-Pstress,indicating that Yi 2434 had a high efficiency in phosphorus absorption from low phosphorus medium compared with Tongjing981 .The gene chip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P HR1 , osa-miR399 s and SP Xs triggered the phosphorus starvation signal pathway,and the induced gene expressions of APA ,PAPs ,MPE ,PA ,PEPC and VDAC1 ,C4-DT/MAT enhanced the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hydrolase and organic acid,promoted the reactivation of insoluble phosphorus in media,and the induced gene expressions of OsPT2 and OsPT6 accelerated the absorption of phosphorus in Yi 2434 roots under low-P stress. qRT-PC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s of the eight key genes (P HR1 ,SP X ,PAP ,APA ,PEPC , MFS ,OsPT 2,OsPT6 )related to phosphorus starvation signal transduction,phosphorus activation and efficient absorption were continuousl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low-P treatment in Yi 2434 roots.Furthermore,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s of these eight genes in Yi 2434 roo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ongjing 981 roots under the low-P stress and the induced expression of P HR1 ,APA ,OsPT2 genes in Tongjing 981 roots was very low under low-P stress.Additionally,the activities of both acid phosphatase (APA)in thetissues of roots and secreted by roots in Yi 2434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Tongjing 981 ,which is possibly one of the key pathway to confer Yi 2434 higher tolerance to the low-P stress than Tongjing 981 .【总页数】10页(P567-576)【作者】胡训霞;史春阳;丁艳;张萍;葛永胜;刘玉金;王泽港;葛才林【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江苏润扬种业有限公司,江苏仪征 211400;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2;S511.01【相关文献】1.低磷胁迫对水稻不同基因型苗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J], 李华慧;辜琼瑶;黄平;涂建;刘晓利;张洪亮;李自超;陈忆昆;张云2.低磷胁迫下谷子的磷吸收利用效率 [J], 邱双;刘利军;闫双堆;李娜;任倩;王林芳3.磷胁迫对烤烟高亲和磷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王艳丽;王京;刘国顺;丁松爽;李建华4.低磷胁迫下五种苹果砧木的磷吸收与利用特性 [J], 季萌萌;许海港;彭玲;任饴华;葛顺峰;姜远茂5.低磷胁迫下嫁接对西瓜生长早期磷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J], 张莉;孟祥祥;刘娜;杨景华;张明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磷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生长和磷效率的影响

低磷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生长和磷效率的影响

高 , 植物 可吸收 的有 效磷却 很低 , 但 因此 作 物表 现 缺磷 。作物 磷 营 养基 因型差 异早 在 13 94年 S i mt h
就有报 道 , 种基 因型 差异 不仅存 在于 不同 的植 物 种类 之 间 , 这 也存 在 于 同一植 物的不 同品种 之 间 , 通 过开发 利用 能充 分吸 收利用 土壤 磷素 的作 物 品种是解 决磷素 障碍最 经济有 效 的途 径之一 。 水 稻是 对缺磷 很敏 感 的作 物 , 缺磷 时 . 幼苗 的绿 叶数 、 龄 、 高 、 茎 宽都 会下 降 , 蘖 滞缓 , 畸 苗 基 分 分 蘖力减 弱 , 株矮 小 , 量下 降 植 产 本研究 以耐低 磷和低 磷敏 感 的两 类 品种 为材料 , 讨低磷 胁 迫对 不 探 同水 稻 品种幼苗 生长 和磷效 率 的影 响 , 旨在为进 一 步研究 水稻对低 磷 的耐性机 理提供基础 。
维普资讯
第2 4卷第 3期
20 0 2年 6月
江西农 业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Aca Ag lu t re Un v r i t in x e s t rc l a i est i J g in i u as a s
Vo . 4. . 1 2 NO 3
Ke od : ie 0 staL ) o yw r s r ( .ai . ;l c v w—p op o s p op o s fc n y; r t h shr ; h sh r ii c go h u u e e w
磷 是植 物生 长发 育的 必 需 元 素 , 土壤 缺磷 而 限制 作 物增 产 仅次 于 氮… 。实际 上 土 壤 中全 磷 量 很
Jn ,0 2 u e 2 0
文 章 编 号 :O0 28{020 — 27 0 l — 26 20 )3 09 — 4 O

植物高效吸收和利用磷营养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植物高效吸收和利用磷营养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 : R##R,9: !"R W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SS) 。 作者简介: 段海燕, 女,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在读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分子遗 TS$! 年生,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传学, 目前正在从事甘蓝型磷高效分子机制的研究, P0A./?: ;./@.2D5.2U (B;5M =BA。王运华,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责任编辑: 刘 晖 R##T0#$0RQ R##R0#"0TV
! 植物中的磷调控系统
对磷胁迫诱导的调控系统的研究最早是在微生物上进行的。早在 @A 世纪 BA C 3A 年 代, 人们就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受介质中磷水平控制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大多为磷饥 饿诱导基因 ( !12 ) , 编码跨膜转运蛋白或者将有机磷分解成无机磷的酶。以后进一步发现 D/) 基因系统是受控于同一调节蛋白的多个操纵子。在大肠杆菌中至少有 @A C @E 个这样 的操纵子, 如分泌性碱性磷酸酶基因 &"34 及 !) 高效跨膜转运基因 !1+ , 后来在酵母中也 发现与大肠杆菌相似的 &’3 操纵子 ( $%-?, *+ ,- , , 主要包括: ( 1) 编码结构蛋 122@; 122F) 白如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基因 ( &’35 , ; ( @) 高亲合力 !) 转运子基 &’36 , &’3%7 , &’3%% ) (9) ; 正调控因子 ( &’3: , ; (8) 负调控因子 ( &’367 , 。 因 ( &’368 ) &’38 , &’36% ) &’365 ) 其中, ( G04D,H.(8 &’368 转运子似乎和 &’36; , &’36< , &’366 的基因产物有一定的关联 , 而且 &’368 转运子的合成及活性受一种 IG! 结合蛋白调控, 该蛋白的编码 *+ ,- , 122F) 基因恰恰在 &’368 的上游 ( $%-?, *+ ,- , 。近来又发现另一高亲合力 !) 转运基因 122@) 编码一种 6, J 偶联的 !) 转运子。 &’38 编码一转录激活蛋白, 能结合并激活每个 &’36= , 也有证据表明 &’38 蛋白在核内的分布是随磷水平而改变的。 &’3: ( >45: ) &’3 基因, 的蛋白产物是一种广谱的蛋白活化剂, 也与除 &’36 之外的所有 &’3 基因的表达有关。 正向调控基因 &’36% 则编码一种缺磷时限制 &’367 ? &’365 功能的蛋白, 有磷时 &’36% 产物失活, 合成有所降低, 在这一过程中, 充当直 &’36% 感应 !) 水平或代谢产物的变化, 接效应分子的角色。 &’367 与 &’365 的基因产物则使 &’38 激活蛋白过磷酸化来共同 阻遏 !"# 基因的转录, 为 &’367 发挥阻遏功能所必需。总之, &’365 编码一蛋白激酶, !"# 操纵子的调控非常复杂。 现有资料表明: 缺磷时植物会产生类似于酵母 &’3 操纵子的多基因协同表达, 象一 个高度协作的分子网络, 以减轻缺磷造成的影响。植物中 1AA 多个基因参与对缺磷条件 的适应过程, 其中许多基因可使植物特异性高效吸收和利用 !, 而其它基因则参与调控缺 磷诱导的多基因表达。世界 967 测序小组在植物中得到的 KLG 克隆和基因序列正日益 增多, 也进一步发现植物带有和酵母 !"# 操纵基因相似的序列。有些植物在磷饥饿诱导 下表达的基因启动子具顺式激活序列 ( $%&’()*+ *+ ,- , , 在油菜悬浮细 1223; M)% *+ ,- , 1223) 胞中就发现缺磷时特异多肽的磷酸化过程加剧 ( N,&/O(’’ *+ ,- , , 这些现象表明植物 122B)

水稻品种耐低磷胁迫特性研究进展

水稻品种耐低磷胁迫特性研究进展
与鉴 定研 究进 展 , 磷 胁迫 对水稻 品种 根 系的影 响研 究进展 。 低 关键 词 :水 稻品 种 ;低磷 胁迫 ; 究进 展 研
中 图分类 号 :S 5 1 1 1 .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0 2 2 6 ( 0 6 O 一O 9 -0 1 0 - 7 7 2 0 )4 O 1 5
L a jn c uT u s i rr me f i s. i j n k u . eAgiutr e i e tro ina g o o n hpGoen wl a o J mu iLa i g o ;3 Th rc l sS nc cne f na u e P n a o uo imu iJ mu i 0 4 ig n In f a s.i s 1 4 2 ) J a 5
张淑 华 .潘 国君 刘 传霄 刘 乃 生 . . .张兰 民。 .张 云江 .褚 国江。
(1 黑龙 江省 农科 院水 稻研 究所 , . 佳木 斯 14 2 ; .佳木 斯 郊 区莲 江 口 乡政 府 , 50 1 2 莲江 口; .佳 木斯 3
郊 区平 安 乡农服 中心 ,佳木 斯 1 4 2 ) 5 0 4 摘 要 : 是作 物 生 长发 育不 可缺 少的 营养元 素 之 一 , 而土 壤 中可利 用磷 的含 量 却很 少 能 满足 作 磷 然 物 的需要 , 因而作 物磷 素 营养与磷 肥施 用 长期 以来成 为 国 内外广泛研 究的课 题 。在 此 , 简述 了世 界 和我 国土壤 磷 资 源供 给 概 况 , 水稻 品种 耐低磷 胁 迫特 性研 究进展 , 耐低 磷胁 迫 水稻 品种 ( 的 筛选 系)
Ad a e o w - ph s o u t e sTo e a v nc fLo o ph r sS r s l r nt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水稻低温胁迫关键基因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水稻低温胁迫关键基因

阮先乐.基于GEO数据库分析水稻低温胁迫关键基因[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3):61-66.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4.03.009基于GEO数据库分析水稻低温胁迫关键基因阮先乐(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摘要:为了筛选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的关键基因,从GEO数据库下载水稻4个数据集中的70个样本。

利用在线分析程序GEO2R进行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对关键基因构建热图。

结果表明,获得共同差异表达基因51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个,下调表达基因50个。

上述基因的GO分析结果表明,其细胞组成主要集中在细胞、细胞要素和细胞器上;在分子功能上,上述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结合、催化活性上;在生物过程中,上述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生物调控上。

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

在构建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网络中,有29个节点。

另外,得到10个关键基因、2个关键子网络。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低温胁迫关键基因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水稻低温育种。

关键词:水稻;GEO数据库;低温胁迫;共同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KEGG信号通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01;S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4)03-0061-06收稿日期:2023-04-10作者简介:阮先乐(1977—),男,河南淮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育种和生物信息学研究。

E-mail:ruanxianle@126.com。

水稻(OryzasativaL.)起源于热带与亚热带,是低温敏感型作物。

低温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限制了水稻向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扩展[1]。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有24个国家约1500万hm2的水稻受到低温影响,在亚洲南部、东南部,约700万hm2的土地由于受到低温影响而无法种植水稻[2]。

水稻低磷胁迫研究进展

水稻低磷胁迫研究进展

达等 。本文 主要对 近 年来水 稻低磷 胁 迫的研究 进展
做一简 要 回顾 。
水 稻对 土 壤 中磷 的利 用率 较低 , 以施 入 土 壤 中 的 所
磷 肥大部 分转 变 为无 效态而 进入 土壤 磷库 。 此外 , 水
l 磷 在 土 壤 中 的存 在 形 式
磷 是作 物 生 长 的必 需 营 养元 素 。 仅是 植 物体 不 的组 成成 分 , 是 植 物 体 内能 量 载体 的主要 组 分 和 也
A s a t T e l k o h s h r si i n ft ema rc n tans t i i d i a r ut r l r d c b t c : h c f o p o u n r e i o e o h j o srit o r e ye g i l a po u — r a p c s o c l n c u
中 图分 类 号 : 5 10 ¥ 1.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 8 6 (0 6 0 - 0 7 —0 1 0- 1 1 2 0 )6 6 1 5
Ad a e n l w ho ph r t e s o i e v nc s i o p s o us s r s n r c
稻 是 对 缺 磷 很 敏感 的作 物 , ( 是 水 稻 生 长 发 育 磷 P)
的必 需元 素 , 因此 缺 磷 就 成为 限制 水稻 产 量 的一 个 重 要 因子 。 如何解 决水 稻磷 素营养 、 既保持 水稻 高产
又保 护环 境 并提 高 资 源利 用率 , 为 国 内外 众 多学 成 者 研究 的焦 点之 一 。 着 生物技术 的迅 速发 展 , 们 随 人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低磷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低磷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第52卷第2期52(2):79~862021年2月February 2021低磷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研究进展蔡银美1,赵庆霞2*,张成富1(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2.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贵阳550025)摘要:磷是植物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通常情况下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且施入土壤的磷肥易被吸附固定为难溶性有机磷,无法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根系分泌物在土壤磷素转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植物低磷适应的一项重要策略。

低磷条件下植物根系通过分泌有机酸、酸性磷酸酶、质子及糖类等物质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磷素转化,提高土壤磷有效性。

文章通过综述低磷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变化及不同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磷素转化作用机制,揭示低磷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磷素转化影响机制,对进一步认识植物低磷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土壤磷;低磷;有机酸中图分类号:S1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9369(2021)02-0079-08蔡银美,赵庆霞,张成富.低磷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52(2):79-86.DOI :10.19720/ki.issn.1005-9369.2021.02.10.Cai Yinmei,Zhao Qingxia,Zhang Chengfu.Effect of plant root exudates on soil phosphorus transformation under low phos-phorus:A review[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21,52(2):79-8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DOI :10.19720/ki.issn.1005-9369.2021.02.10.Effect of plant root exudates on soil phosphorus transformation under lowphosphorus:A review/CAI Yinmei 1,ZHAO Qingxia 2,ZHANG Chengfu 1(1.School of Agri-cultur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2.Institute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Abstract:Phosphorus is an essential mineral nutrient element for plants.It plays an importantrole in the growth of plants.However,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the effective phosphorus content in the soil is low.And the phosphate fertilizer applied to the soil is easily adsorbed and fixed as insoluble organic phosphorus.So the phosphorus cannot be directly absorbed by plants.Root exudates are vital in soil phosphorus transformation and it'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plants to adapt to low phosphorus.Under low-phosphorus conditions,plant roots ca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conversion of soil phosphorus by secreting organic acids,acid phosphatase,protons and sugars,and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soil phosphorus.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hanges of root exudates under low phosphorus conditions.Then summed up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ifferent root exudates on soil phosphorus transformation.Through the above means,reveale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root exudates on soil phosphorus transformation under low phosphorus conditions.Thes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plant low-phosphorus adaptation strategies.Key words:root exudate;soil phosphorus;low phosphorus;organic acid基金项目:贵州省林业青年项目(黔林科合J (2018)06号);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H 字[2017]7277);贵州省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开放基金(GNYL[2017]009)作者简介:蔡银美(199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云南稻核心种质磷高效研究进展

云南稻核心种质磷高效研究进展

6 7 尿素 1 g +氯化 钾 7 5k ; 、 后 1 6m 施 Ok . g 抛 插 O一 1 壮蘖 肥 , 67 2d施 每 6 m 施尿 素 5k +复合 肥 75 g . k。穗肥 : 晒 田后 禾苗 开 始 园秆 时 , 施 钾肥 , g 在 重 视
时 视晒 田标准 回水 。
笔者综述 了水稻磷高效的概念 、 耐性机理 和评价指标 , 并基 于云南是世 界上 最大的稻 种遗传 和生态多 样性 中心之

关键词 : 云南稻 ; 磷高效 ; 机理 , 指标 ; 基因源
中 图分 类 号 :5 1 S5 . 1 ¥ 1 ;13 6
土壤 有效磷 匮 缺 已成 为 限制作物 产量 的关键 因 子 … 。2 O世纪 5 O年代 以来 , 肥 的 大 规 模 施 用 使 化 粮食 增产 显著 , 造 成 遗 传 多样 性 丧 失 、 效 降低 、 但 肥 环境 污染 和 农 业 生 产 成 本 增 加 等 问题 , , 其 施 2 尤 3 J
病虫 防治 以预 防为 主 , 防为 辅 , 别是 注意 纹 化 特 枯病 和稻 瘟病 的 防治 。 3 6 不 要在水 浸 田、 泥 田种 植 。 . 烂 注意 防止倒 伏
该品种穗 大粒多 , 增产潜 力大 , 易造成后期倒 伏 。栽培 上 除在 苗期 喷 施 多 效 唑 和 大 田重 施 钾 肥 外, 中期应 特别 注意 晒好 田 , 议尽 量不要 在 排水 晒 建 田困难 的深脚 田等 田块 种植 。
土壤难溶磷 的活化吸收。综合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 水稻 以减小 根半 径 、 加根 长 , 大 根冠 比和 根表 面 增 增
积 , 加根 毛数 量 、 善根 构 型 , 成 侧 根 、 根 、 增 改 形 排 簇 生根 , 菌根 侵染 , 分泌 有机 酸 和酸性磷 酸 酶及 表达高 亲 和磷 转运 蛋 白等策 略¨ -1 。1来应 对低 磷胁 迫 , 磷 ] 其 高效特 性是 水稻对 磷 的吸 收效率 、 运效 率 和利用 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615作者简介:戴高兴(1975),男,理学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生理。

水稻低磷胁迫研究进展戴高兴, 邓国富, 周 萌(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南宁 53007)摘要:缺磷是农业生产中限制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

通过对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低磷胁迫对水稻根系、光合作用、磷亲和力的影响,以及水稻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和耐低磷基因分子定位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水稻低磷胁迫的研究趋势作出预测,以期为水稻耐低磷研究及磷高效水稻品种改良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低磷胁迫;根系;耐低磷中图分类号:S 5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61(2006)06-0671-05Advances i n low phosphorus stress on r iceDA I Gao 2x ing ,D EN G Guo 2fu ,ZHOU M eng(R ice R esearch Institu te ,Guang x i A cad e m y of A g ricu ltu ral S ciences ,N anning 53007,Ch ina )Abstract :T he lack of pho spho rus in rice is one of the m aj o r constraints to rice yield in agricultural p roduc 2ti on .T he p rogresses on the existed fo r m s of pho spho rus in so il ,and the effects of low pho spho rus stress on rice roo t ,pho to synthesis and affinity of pho spho rus w ere summ arized ,as w ell as the screening of rice geno type to ler 2ance to low pho spho rus and its gene mo lecular m app ing .M o reover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 on low pho spho rous stress on rice w ere p redicted and it w ould offer a new idea and reference fo r studying rice to lerance to low pho spho 2rous and i m p roving rice varieties w ith h igh efficiency of pho spho rus .Key words :rice ;low pho spho rus stress ;roo t ;to lerance to low pho spho rus 水稻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物来源[1],水稻栽培环境多种多样,从坡地到低洼地,从富氧的土壤环境到淹水环境,从温带到赤道都有种植。

由于水稻对土壤中磷的利用率较低,所以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大部分转变为无效态而进入土壤磷库。

此外,水稻是对缺磷很敏感的作物,磷(P )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因此缺磷就成为限制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

如何解决水稻磷素营养、既保持水稻高产又保护环境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水稻磷素代谢的本质有了较清楚的了解,特别是在作物耐低磷资源筛选及品种选育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水稻吸收利用土壤磷的基因型差异的机制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水稻在磷亏缺条件下会在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发生适应性改变,包括根构型、碳代谢、膜结构的调整,低分子量有机酸、质子和酶的分泌以及提高低磷响应基因的表达等。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水稻低磷胁迫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回顾。

1 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磷是作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不仅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也是植物体内能量载体的主要组分和提供者。

磷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理生化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

一般土壤中全磷含量都比较充足,但植物可吸收的有效磷却很低,只有110Λm o l L 左右,明显低于许多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这就是所谓的“遗传学缺乏”[3],而非“土壤学缺磷”。

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差,主要借助扩散方式迁移到根表,其扩散距离只有1~2mm ,且磷在土壤中的扩散系数很小(约为3×10~14m o l c m ・s )。

植物一般仅能吸收距根表面1~4mm 根际土壤中的磷。

土壤中的磷主要以PO 3-3、H PO 2-3和H 2PO -3等无机可溶态形式被吸收,而绝大部分的磷是以难溶・176・广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37卷第6期态的矿质磷或束缚态的有机磷形式存在的。

在某些土壤的表层,有机束缚态磷有时可占全磷的90%左右。

许多研究表明,磷肥当季利用率一般只有5%~10%,加上作物的后效也不超过25%[4]。

据估计,全世界43%耕地面积缺磷[5],我国有2 3农田磷短缺[6]。

2 低磷胁迫对水稻根系的影响2.1 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根系是作物生长所需矿质营养的主要吸收部位,其发育是植物遗传系统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7],具有很大的可塑性[8]。

在低磷胁迫时,植物常常会通过改变根系的形态来提高对土壤中潜在磷的吸收能力,包括根伸长、根轴变细、根毛数量和密度增大、侧根幼根数量增加,进而增加土壤中磷素的可利用性。

李海波等人研究表明:水稻在低磷介质中生长25d后,单位侧根长度增加1.1~2.0倍,单位侧根数量增加1.1~1.4倍,二者都存在基因型差异;单位侧根长度的增加与单位根表面积的增大呈极显著相关,根系总表面积与磷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侧根总长度和侧根总量都与植株磷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9]。

曹黎明研究结果表明:缺磷时,水稻根毛更长、更密,耐低磷基因型品种大粒稻比敏感基因型新三百粒、沪占七具有更长的根系和更大的根体积[10]。

其中根毛长度、密度的增加,侧根长度及数量在低磷条件下发生的显著改变被认为是耐低磷胁迫基因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特征[9]。

郭再华等通过多个磷浓度梯度营养液培养试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0.081~0.323mm o l L),磷浓度降低可促进水稻根系迅速伸长;当磷浓度继续降低时,根长开始受到抑制,尤其是某些磷敏感基因型受抑制程度更大;当磷浓度降低到01016mm o l L时,磷敏感基因型的根长已明显低于对照[11]。

此外,在低磷胁迫下,水稻的根重也有明显的增加,根冠比也增大[12]。

2.2 对水稻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在低磷胁迫下,根系作为感受养分胁迫信号并对这一逆境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和传递的原初部位,其生理生化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植物通过改变对养分的需求维持自身代谢和改变根系形态、生理机能来增强自身活化和吸收养分的强度。

李锋等研究表明:低磷胁迫能使水稻根系M DA含量增加,保护酶()说明低磷引起了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积累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剧,但低磷引起耐低磷品种M DA的增量明显小于低磷敏感品种,从而认为M DA也是作物耐低磷基因型的指标之一[13]。

而潘晓华等发现在低磷胁迫下[14],水稻叶片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这说明根系和叶片保护酶活性可能受不同的基因调节。

郭玉春等发现低磷胁迫下,各不同基因型水稻的酸性磷酸酯酶(A Pase)和核糖核酸酶(RN ase)活性均有增加[15]。

在磷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植物根系通常会改变分泌有机酸、质子或酶类等来活化难溶性磷,以提高根际有效磷浓度供作物吸收利用。

不同基因型之间不但分泌物的数量有差异,而且分泌物对不同形态难溶性磷的活化能力也不同[11],凡主动活化吸收能力较强的品种就有可能获得较多的磷素。

有研究发现,水稻耐低磷和磷敏感基因型在低磷胁迫时对难溶性铝磷和磷矿粉都表现一定的活化能力,增加根际有效磷供植株吸收利用,但A l-P更有利于植株生长[11]。

明凤等研究表明:低磷胁迫下水稻根系有机酸相对分泌量增加,且磷高效基因型J×17根分泌总有机酸明显高于敏感型ZYQ8,因而认为根系分泌有机酸是水稻利用土壤难溶性磷的指标[16]。

李德华等检测到低磷胁迫下的水稻根系分泌物中具有苹果酸、乙酸、琥珀酸和柠檬酸等四种有机酸[17]。

3 低磷胁迫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在许多作物中,磷亏缺会造成光合碳固定率即光合速率的降低[18],其原因可能与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或氧化酶活力、核酮糖1,5-二磷酸再生、CO2羧化、气孔导度及叶肉抗性增强有关[19]。

光合速率还能被叶肉细胞质内的无机磷浓度通过磷酸盐转运子调控,也能被磷酸蔗糖中磷酸释放率以及磷酸化的中间产物向淀粉的转变调控[20]。

低磷胁迫下,水稻叶片的无机磷含量、光合速率、R uB P羧化酶活性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下降,低磷敏感品种沪占七比耐低磷品种大粒稻无机磷含量、R uB P羧化酶活性下降的幅度更小[21]。

有研究表明:耐低磷水稻品种生长量受低磷胁迫的影响要小于低磷敏感品种,这与耐低磷品种在低磷胁迫下具较高的光合速率和被同化碳在蔗糖和淀粉合成间合理的分配有关[10]。

水稻在缺磷胁迫早期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向根系运输,使根冠比增加[16]。

根冠比提高可能是作物对逆境的一种主动适应机制,根冠比是影响作物・276・广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37卷第6期养分吸收效率的重要因子,也是高效基因型根系形态特征的主要筛选指标[12]。

4 低磷胁迫对水稻磷亲和力的影响除了通过根系分泌物来提高根际磷的有效性外,植物还可通过增加根系对有效磷的亲和力来提高对土壤磷的吸收效率。

磷吸收的动力学分析表明,植物不仅有一个高亲和力吸收系统,还有一个低亲和力吸收系统。

高亲和力吸收系统是受磷亏缺诱导的,而低亲和力吸收系统在植物体内是普遍存在的。

在磷亏缺条件下,植物通过高亲和力吸收系统获取磷,通常有一个明显波动于3~10Λm的Km;而在磷充足条件下,作物则凭借低亲和力吸收系统获取磷,并具有一个变化于50~300Λm的Km[22]。

可见作物吸磷动力学参数中I m ax、Km及Cm in是反映作物对磷营养库利用效率的重要参数,也是衡量基因型差异的重要指标。

磷高效基因型通常具有较小的Cm in 及Km和较大的I m ax,即较大的亲和力[23]。

有人曾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磷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发现磷胁迫下J×17比ZYQ8可以吸收更多的磷,同时具有较高的有机酸、酸性磷酸酶及质子分泌能力,说明活化难溶性磷的潜力较强;但根系却相对较小,从而推测J×H可能具有根系吸磷能力强的特点;低磷胁迫下,J×17在与ZYQ8竞争溶液中的有限磷源中具有优势,可以比单独培养吸收更多的磷,这些磷被充分利用后,使得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得到改善,生物量增加,反过来更加强了其竞争能力,使ZYQ8受到更重的磷胁迫[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