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3.2氮的循环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氮的循环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氮的循环

17.7%
26.2% 35% 21.2% 46.7%
白色结晶,吸湿性很 强,易潮解,溶于水,弱碱 性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吸湿 性,溶于水,酸性.
白色结晶,易潮解,结硬块, 溶于水,微酸性,
白色粒状结晶,吸湿性不大, 不易结块
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或小 颗粒,溶于水,中性
四、铵盐的性质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物理 性质
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加热

产生氨气 NH4Cl === △NH3↑ + HCl↑
NH4HCO3 === NH3↑+CO2 ↑
+ H2O
与碱 产生使湿润

反应 的红色石蕊 NH4+ +OH-=== NH3↑ + H2O
试纸变蓝的 气体
检验NH4+的方法!
五、氨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2NH4Cl+Ca(OH)2==
⑵硝酸与许多的非金属能反应 C+4HNO3=2H2O+4NO2 ↑ +CO2 ↑
返回
七、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 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NO2
NO
光化学烟雾
广 州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伦敦光化学烟雾
酸雨
酸雨的形成
酸雨的 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
被污染的河流
悲伤的海豚
结构特别稳定
概括·整合
氮的固定
游离态
化合态
如:N2+O2 放电 2NO
N2+3H2
2NH3
自然固氮
氮的固定
人工固氮
高能固氮 生物固氮
NO与NO2的比较
NO

高一化学氮的循环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氮的循环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氮的循环的知识点氮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在自然界中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占据了大气中的78%。

然而,氮气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是无法直接利用的。

为了满足生物体的需求,氮必须先被转化成可供利用的形式,进入生物体的食物链中。

这一过程被称为氮的循环。

氮的循环包括氮气固氮、氮的硝化和氮的脱氮。

在这三个过程中,氮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从而保持了地球上氮元素的平衡。

首先,我们来看氮气固氮这一过程。

氮气固氮是指将氮气转化成氨氮(NH3)或者铵盐(NH4+)的过程。

固氮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大气固氮和土壤固氮。

大气固氮是指氮气转化成氨氮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由氮气还原酶催化的。

这种酶存在于一些细菌和蓝藻中,它们能够利用氮气将其转化为氨氮。

这一过程中,固氮细菌通过吸附氮气分子并将其还原为两个氨气分子,然后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

此外,一些雷暴也可能通过闪电将氮气转化为硝酸盐,这也是大气中固氮的一种方式。

而土壤固氮是指氮气转化成铵盐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由土壤中一种叫做固氮细菌的微生物来完成。

这些细菌通常生活在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并与某些植物共生。

植物会分泌一些物质吸引这些细菌,然后细菌在植物的根附近将氮气固定为铵盐。

接下来,我们来看氮的硝化过程。

硝化是指将氨氮或铵盐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两个主要的微生物群落: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能够将氨氮或铵盐氧化成亚硝酸盐,然后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

这两个步骤分别由不同的细菌完成。

亚硝酸盐在水体中相对不稳定,容易被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

这种氮化细菌能够适应较低的温度和较酸性的环境。

与硝化细菌相对的是反硝化细菌。

这些细菌具有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将其还原为氮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这一过程是氮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维持地球大气中氮气的含量。

最后,我们来看氮的脱氮过程。

脱氮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氮转化为氨氮或氮气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土壤中,涉及到一些细菌和真菌。

在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会利用有机物中的氮,将其转化为无机形式的氮。

(完整word版)氮的循环 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氮的循环 知识点总结

第1讲氮的循环第二节氮的循环(1)氮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在空气中约占其体积的78%(2)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

反应方程式:(3)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氮的固定,简称固氮。

分为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

(4)氮的氧化物有六种:N2O、NO、N2O3、NO2、N2O4、N2O5 。

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2:______________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重要的反应有:(5)氨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而且能快速溶解,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700体积的氨气。

易液化,常作制冷剂。

(6)氨的喷泉实验要成功,需保证烧瓶和烧杯液体之间有足够大的压强差,为此需注意三方面:①氨气要收集满②氨和烧瓶都要干燥③气密性要良好(7)氨的化学性质:a、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显碱性。

b、与酸反应NH3+HCl==NH4Cl 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会有白烟产生,原因是挥发出来的HCl和NH3两气体相遇,生成了NH4Cl固体小颗粒。

这也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一。

c、与O 2反应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8)氨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固——固反应加热装置(与制取O2装置相同)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干燥方法:用碱石灰、固体NaOH等检验方法: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产生白烟)棉花团的作用:防止NH3与空气形成对流,提高了收集NH3的纯度。

(9)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溶于水。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都能生成氨气,离子方程式为:,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一般用这个原理来检验铵盐。

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知识点总结一、氮气1. 氮元素的存在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它以双原子分子(N2)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或总质量的75%。

氮是生命物质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充足的氮肥使植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气的结构和性质(1)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稍小的气体,熔点为-209.86℃。

沸点为-195.8℃,难溶于水。

(思考N2的收集方法?)(2)结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结构式为___________,氮氮叁键的键能高达946kJ·mol-1,键能大,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3)化学性质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代替稀有气体做保护气,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条件下,N2能与H2、O2等发生化学反应。

①N2+3H22NH3(可逆反应)是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②与O2反应:③与Mg反应:N2 +3 MgMg3N2;Mg3N2 + 6H2O=3Mg(OH)2↓+ 2NH3↑3. 氮气的用途与工业制法(1)氮气的用途:合成氨;制硝酸;用作保护气;保护农副产品;液氮可作冷冻剂。

(2)氮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加以分离而制得氮气。

4. 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有三种途径:(1)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2)自然固氮:天空中打雷闪电时,N2转化为NO。

(3)工业固氮:在一定的条件下,N2和H2人工合成氨。

二、氮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NO: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

(2)化学性质NO:不与水反应,易被氧气氧化为NO2。

2NO+ O2=== 2NO2NO2:①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在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制取硝酸。

化学 必修1 3.2氮的循环

化学 必修1 3.2氮的循环
① 反应原理:
2NH4Cl+Ca(OH)2
固体 固体

2NH3 +CaCl2+2H2O
② 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 与实验室制O2相同 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③ 干燥: ④ 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⑤ 验满方法: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课堂小结】
一、氨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二、铵盐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NH4 + OH
NH3 + H2O
铵根离子的检验: 与碱共热,看产生的气体是否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交流· 研讨】
应当怎样合理地保存和使用铵态氮肥?
保存方法: 密封、阴凉通风处保存。 施肥注意事项: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并将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化学 性质
2NO+O2=2NO2
3NO2+H2O= 2HNO3+NO
闪电是雷雨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农村有句谚语 “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过后,人们发现庄稼的 长势非常好,叶子绿油油的,好像刚施过氮肥一样。 那么雷雨天,如何生成了肥料呢?
N2
O2
放电
NO
O2
NO2
H2O
HNO3
土壤 中的 矿物 质
① 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 + HCl
(NH3 +HCl
NH4Cl)
【实验2】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 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2
试管内壁有水 珠出现,石灰 NH4HCO3 △ NH3 + CO2 + H2O 水变浑浊

三-2-氮的循环知识点

三-2-氮的循环知识点

氮的循环一、氮在自然界中循环思考:氮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N元素的非金属性比较强,为什么能在空气中以单质的形式稳定存在呢?分析:这与N2的结构有关,N2的电子式为,存在氮氮三键,键能较大,破坏该键需要大量能量,故N2能稳定存在,若提供足量能量,N2可参与反应,如雷雨交加天气里,N2、O2在放电条件下可化合成NO,这就是氮的固定。

1、氮的固定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简称固氮。

正是通过氮的固定,开始了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氮的固定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方式。

2、自然固氮(1)生物固氮: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的根部含有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N2转变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故豆类植物不需要施用氮肥,这种固氮方式占整个自然固氮的90%。

(2)高能固氮:通过闪电等高能量途径把N2固定的方式为高能固氮。

涉及到的反应主要有: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可知,N2最终变成HNO3,即正常的雨水略呈酸性。

HNO3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得到硝酸盐,被植物吸收,这就是“雷雨发庄稼”的科学道理。

3、人工固氮人们在工业生产中把N2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为人工固氮,又叫工业固氮。

常见的方法有:(1)N2与H2合成NH3:,该反应为工业制HNO3的基础反应。

(2)仿生固氮:用某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做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固氮,这些金属有机物类似于根瘤菌,故又叫仿生固氮,这是目前科学界较为关注的研究性课题。

【例1】(双选题)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工业合成氨B.NO与O2反应生成NO2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D.由NH3制碳铵和硫铵E.盛夏时节,雷雨肥田,植物茂盛4、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也涉及到了氮的循环,其中主要是利用N2与H2合成工业中重要的生产原料——NH3,即人工固氮。

涉及到两种很重要的物质:NH3、HNO3。

氮循环的知识点总结

氮循环的知识点总结

氮循环的知识点总结氮的来源氮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气体之一,占据大气的78%。

氮气并不容易被生物直接利用,只有少数植物和微生物能够将氧化氮还原成氨,然后再转化成有机氮化合物,以供生物利用。

除了大气中的氮气,氮也存在于土壤中、水体中和生物体内。

一般而言,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 大气中的氮气:氮气通过闪电活动和化石燃料燃烧等方式进入大气,形成氮氧化物和硝酸盐等氮化合物,随着降水和大气沉降进入土壤和水体中。

2. 土壤中的氮:土壤中的氮主要来源于植物残体的分解、微生物的转化以及大气的沉降。

土壤中氮的主要形式有有机氮和无机氮。

3. 水体中的氮:水体中的氮来源于大气的沉降、植物和动物的排泄物、腐殖质的分解以及人类活动等。

4. 生物体内的氮:生物体内的氮主要来自于食物链的转移和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

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指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

氮的固定主要是由一些植物和微生物完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大气固定:少数植物的根系中寄生着一种叫做根瘤菌的微生物,它们能够从大气中固定氮气,将其转化为植物能够利用的氨。

2. 人工固定:人类通过合成氨法等工业生产方式,固定了大量的氮气,用以生产化肥和其他化学品。

氮的转化氮的转化是指在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作用下,将氮从一种化合物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的过程。

氮的转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氮的硝化:氨和有机氮通过细菌的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2. 氮的还原: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通过一系列的还原反应,转化为氮气或氨。

3. 氮的铵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氨。

4. 氮的硝化:氨和有机氮通过细菌的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氮的循环氮的循环是指氮在地球上不同环境中的循环过程。

氮的循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植物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将其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供自身生长和繁殖所需。

2. 动物摄取: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氮元素,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

高一化学 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高一化学 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3.2 氮的循环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1.氮的存在形态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土壤和水体中。

2.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在自然界中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

➢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N2与O2化合生成NO,NO和O2迅速生成NO2并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再根据需要进一步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HNO3、氮肥等)。

二、氮气:1.物理性质➢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溶解性: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2.化学性质放电2NO➢与氧气:N2+O2=====➢与氢气:N2+3H22NH3➢与镁:N2+3Mg点燃Mg3N23.用途➢氮气是合成氨,制硝酸的重要原料➢氮气因为性质稳定,经常用作保护气,比如用于焊接金属➢液氮可用作冷冻剂,应用于医学领域4、氮的固定(1) 概念: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2) 分类:➢自然固氮:主要包括生物固氮和高能固氮➢人工固氮:主要包括合成氨固氮和仿生固氮三、氮的氧化物:12. 注意事项:➢酸酐的问题:N2O3是亚硝酸的酸酐,N2O5是硝酸的酸酐➢颜色的问题:只有NO2是红棕色气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污染的问题:氮的氧化物都具有毒性,而且都是大气污染物,3. NO和NO2(1)物理性质➢色味态:NO是无色无味气体,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解性:NO难溶于水,NO2易溶于水➢密度:NO比空气略小,NO2比空气大(2) 相互转换➢NO→NO2:2NO+O2====2NO2➢NO2→NO:3NO2+ H2O====2HNO3 + NO(3)影响➢NO:是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但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体缺氧。

➢NO2:能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

四、氨气:1.物理性质(1)NH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2.1氮的循环.ppt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2.1氮的循环.pptx

【解析】选C。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 逸出的气体为NO、CO2,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2,同时 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 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 O2恰好与NO反应生成NO2,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 钠反应生成O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NO2和O2。
③N2不与水反应,HCl完全溶于水,气体剩余体积为原 来的一半。 答案:V1>V3>V2
(2)若剩余的是O2,则有10mL-2mL=8mLNO2和O2的
混合气体按4NO2+O2+2H2O====4HNO3进行。所以NO2的 体积为8mL×=64.4+41mL,O2的体积为10mL-6.4mL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 9.2mL和0.8mL。 (2)若剩余的是O2,则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6.4mL和 3.6mL。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将空气中氮气转化成含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如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解析】选D。氮的固定是指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 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主要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 种方式。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属于自然固氮中 的高能固氮,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 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属于自然固氮中的生物固 氮。氨的工业合成原理为N2+3H22NH3,是 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 为2NaCl+2H2O2=N通=a=电O=H+Cl2↑+H2↑,与氮的固定无 关。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1∶4的体积比充满干燥 烧瓶中,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 设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___。

化学必修1 3-2氮的循环

化学必修1 3-2氮的循环
催化剂
汽车
尾气转化
2NO + 2CO
催化剂
N2 + 2CO2 5N2 + 6H2O
福安一中 陈强
6NO + 4NH3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问题
1、(1) 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 Fe + 4HNO3(稀、足量) = Fe(NO3)3 + 2NO↑+ 2H2O (2)足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3Fe (足量) + 8HNO3(稀) = 3Fe(NO3)2 + 2NO↑+ 4H2O
守恒法 酸性 Cu~Cu(NO.8 0.2mol 64
0.4mol
氧化性 n(HNO3) = n(NO) + n(NO2)
5.6 0.25 mol 22.4
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65 mol。
福安一中 陈强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问题
3、稀硝酸和铜片产生气体的探究
例2: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O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
并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试管的多少?
4NO 3O2 2H2 O 4HNO3
1 2
4 3 4NO ~ V 4 7
1 2 7 8

1 2
O 2过量
液面上升的高度为7 试管 8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 3O2 + 2H2O = 4HNO3
福安一中 陈强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问题
2、浓硝酸中放入足量的铜片
(1) 反应开始时: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2) 反应快要结束时: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3) 反应停止后,再加入稀硫酸: 又有气泡产生 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化学必修一3.2氮的循环

化学必修一3.2氮的循环
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二课时 铵盐与硝酸
探究一:铵盐的性质
分组实验:
1、2组做实验1:取少量(大约2药匙)NH4Cl固 体于试管中加热。
3、4组做实验2:取少量(大约2药匙) NH4HCO3 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少量 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5、6组做实验3:取少量(大约1药匙) NH4Cl固 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2滴管)NaOH溶液,加 热,将石蕊试纸(干燥和湿润)分别靠近试管口
欢迎指导!谢谢!
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在选择前,是要有一张真诚坚定的脸;在选择后,那么也就有一颗绝不改变的心。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 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有人能让你痛苦,说明你的修行还不够。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预先计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待改变我们的,首先要改变心的轨迹。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清·程允中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原来时光一直都在,只是我们在飞逝。
试纸变蓝的 检验NH4+的方法!
气体
实验室制取氨气示意图
原理
装置 收集 验满 方法 尾气 处理 干燥
氨的实验室制法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与制O2相同 向下排空气法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鲁科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鲁科版必修

3.下列过程中属于人工固氮的途径有( ) A.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 B.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并随降水进入土壤和 水体 C.工业上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含 氮化合物 D.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
化学方程式
试管中的红棕色气体逐渐变成无色 3NO2

气体,同时水进入试管,最后试管内 H2O===2HNO3
液面上升到整个试管容积的 2/3 处 +NO
2NO

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水进入试管并 O2===2NO2
最终充满试管,然后液面下降,试管 3NO2

中充满无色气体
H2O===2HNO3
+NO
(1)氮气与氢气反应:N2+3H2高温催、化高剂压2NH3,该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 理。
(2)氮气与氧气反应:N2+O2=放==电==2NO。 (3)氮气与镁反应:3Mg+N2=点==燃==Mg3N2。
3.工业制法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空气是工业制氮气的主要来源,生产方法主要是 分离液态空气,并制得液态氧。
【解析】 氮气是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使 得氮分子很稳定,在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 氮气能与氢气、氧气、镁等物质反应;纯净的氮气是不溶于水的无色无味无毒 气体,比空气略轻;一定条件下 N2 与 H2 化合生成 NH3 时,氮元素得到电子, 表现氧化性;因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常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2)相互转化 ①NO→NO2: 2NO+O2===2NO2 。
②NO2→NO: 3NO2+H2O===2HNO3+NO 。
实验室收集 NO 和 NO2 时,分别使用什么方法? 【提示】 用排水法收集 NO,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NO2。

氮的循环完整课件

氮的循环完整课件
第2节 氮旳循环
氮元素除了以氮气旳形式存在空气中外, 还以哪些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一、氮在自然界中旳循环
图1 氮在自然界中旳循环示意图
二、氮循环中旳主要物质及其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氮气与氮旳固定 1、氮气旳性质
结构
化学性质 稳定,极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用途
2、氮旳氧化物 N2O、NO、N2O3、NO2、N2O4、N2O5
液氨
氨水
一水合氨
一水合氨是弱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氨水是弱碱,对吗? 氨水呈弱碱性
氨水旳密度都不大于1g/cm3 氨水越浓,密度越小
氨气是唯一旳碱性气体,能使湿润 旳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氨气)
产生喷泉旳原理:
两个容器经过连接管构成连通 器,装有液体旳容器压强远不 小于另一种容器旳压强(即产生 较大旳压强差),就会产生喷 泉
2HNO3+NO

2NO +O2
2NO2

上述两个反应屡次循环,综合① ②可得总反应关系式
4NO2 +O2 +2H2O
4HNO3
3、氮旳固定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1)概念:使空气中游离态旳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2)分类:
高能固氮
自然固氮 生物固氮
氮旳固定
人工固氮 合成氨 仿生固氮
练习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使少许旳气体飘进鼻孔。
3、NH3具有还原性
-3
催化剂 +2
4NH3+5O2=高=温= 4NO+6H2O
注①意反:应条(件NH:3催在化空剂气、中加反热应) ②是工业制硝酸中旳关键一步,
也叫氨旳催化氧化 ③C阐l2明、氨C有uO一等定氧旳化还原性,可被O2、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1氮的循环知识点难点梳理汇总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1氮的循环知识点难点梳理汇总

第2 节氮的循环三年 15 考高考指数:★★★★☆考纲考情 1.认识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认识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2.氮气:(1)氮气的性质。

写出相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合成氨原理 )③_____________【微点拨】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固,往常很难与其余物质发生反响,原由是氮分子的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三对电子,联合很坚固,损坏这类联合需要很高的能量。

(2)氮的固定。

3.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___、 ___、 ___、____、 N2O3、 N2O5等,此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2)NO 和 NO2的比较。

NO NO2颜色____________毒性__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毒性__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微点拨】(1)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根源于化石燃料的焚烧、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等。

氮氧化物的主要危害是形成酸雨和形成光化学烟雾。

(2)氮的氧化物都有毒,此中 NO2与 N2O4存在以下均衡: 2NO 2N2O4,所以实验测得NO2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

(3)NO 只好用排水法采集,不可以用排空气法采集;而NO2只好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不可以用排水法采集。

(4)考证某无色气体是 NO 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空气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二、氨和铵盐1.氨的性质与制备: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 700),易液化 (液氨常作制冷剂 )与水反响与酸反响与酸反响与浓盐酸反响: ________________,现象: ___________化学性质催化氧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反响与某些盐Al3+3234+,该反响用于实验室制备Al(OH)3溶液反响+3NH · H O====Al(OH) ↓ +3 NH制实验室制法取方法工业制法2.铵盐:(1)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氮的循环
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氮的存在形态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土壤和水体中。

2.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在自然界中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
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

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N2与O2化合生成NO,NO和
O2迅速生成NO2并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再根据需要进
一步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HNO3、氮肥等)。

二、氮气:
1.物理性质
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
与氧气:N2+O2=====
放电2NO
与氢气:N2+3H2 2NH3
与镁:N2+3Mg 点燃
Mg3N2
3.用途
氮气是合成氨,制硝酸的重要原料
氮气因为性质稳定,经常用作保护气,比如用于焊接金属
液氮可用作冷冻剂,应用于医学领域
4、氮的固定
(1) 概念: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2) 分类:
自然固氮:主要包括生物固氮和高能固氮
人工固氮:主要包括合成氨固氮和仿生固氮
三、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的种类:
化合价+1 +2 +3 +4 +5
对应氧化物N2O NO N2O3NO2、
N2O4
N2O5
2. 注意事项:
酸酐的问题:N2O3是亚硝酸的酸酐,N2O5是硝酸的酸酐
颜色的问题:只有NO2是红棕色气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污染的问题:氮的氧化物都具有毒性,而且都是大气污染物,
3. NO和NO2
(1) 物理性质
色味态:NO是无色无味气体,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溶解性:NO难溶于水,NO2易溶于水
密度:NO比空气略小,NO2比空气大
(2) 相互转换
NO→NO2 :2NO+O2==== 2NO 2
NO2→NO:3NO2 + H2O====2HNO3 + NO
(3)影响
NO:是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但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
人体缺氧。

NO2:能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腐蚀
作用。

四、氨气:
1.物理性质
(1) NH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常温时,1体积
水大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氨易液化,常作制冷剂。

(2)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
①打开活塞,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氨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注意事项:喷泉实验必须要有压力差,压力差的原因可能有气体溶解,或者
气体反应,或者温度变化而引起压力变化等
(1) 实验可证明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17时,即可形成喷泉实验
(2) CO2,H2S,Cl2等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但是把水改成碱溶液,也
可以形成喷泉
(3) 当烧瓶内的气体温度降低,而烧杯内的温度不变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
压强变化,从而也可以形成喷泉
2.化学性质
(1)氨气与水的反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②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2O=====NH3↑+H2O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NH3·H2O NH4++OH-
(2) 氨气与酸的反应
①实验现象: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会看到
有白烟生成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可应用检验NH3)
(3) 氨气与氧气的反应(即氨的催化氧化或接触氧化)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实验室中常用铵盐与碱共热的方法制取氨。

如:
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2) 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加热。

装置如右图。

(3)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 验满: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醮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白烟
(5) 干燥
通常使用碱石灰,不能使用P 2O 5或浓H 2SO 4。

(6) 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

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

常采用的装置有:
(7) 注意事项:
原料一般选用固体,不能用溶液,防止生成的氨气溶于水中,另外固体一般采用NH 4Cl 或者(NH 4)2SO 4 ,而不采用NH 4HCO 3或者NH 4NO 3 ,因为均产生其它气体,而且后者容易爆炸
Ca(OH)2不能用KOH 或者NaOH 代替,因为后两者容易吸湿,易结块,不利用氨气的产生,而且高温时,会腐蚀试管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试管口必须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
制取氨气时,导管口应略伸出试管口,以便气体更好的排出,而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到试管的底部,以使空气排除干净,
4NH
3+5O 2
4NO + 6H
2O
高温
催化剂
化学方程式为:
另外应在收集的试管口处加一团棉花,以防止氨气和空气发生对流,使收集的氨气不存
干燥氨气,应使用碱石灰,不能使用P 2O 5或浓H 2SO 4 ,或者
CaCl 2
4、氨气的其它制法:
(1) 实验室固液加热型装置:实验室如果要快速制取氨气,也可以将浓
氨水滴入NaOH 固体中,其装置如下:
(2) 工业制法:
N 2+3H 2
2NH 3
五、硝酸:
1.物理性质
色味态: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挥发的液体
(因此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且放在阴凉处
)
溶解性: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密度:比水大
2.化学性质(1) 酸性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碱、碱性氧化物、部分盐等反应。

(2) 不稳定性
HNO 3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4HNO 3=====受热或见光
4NO 2↑+O 2↑+2H 2O
(3) 强氧化性①与金属反应
浓HNO 3与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稀HNO 3与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②与非金属反应
浓HNO 3与木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4HNO 3(浓)=====△
CO 2↑+4NO 2↑+2H 2O ③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Fe 、Al 钝化。

④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
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能使不溶于硝
酸的金、铂等溶解。

3、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 含氮物质的来源
化石燃料燃烧植物体焚烧土壤和动物排泄物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
――→产物氮氧化物
(2) 危害:
与碳氢化合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与水形成硝酸或者亚硝酸,形成酸雨另外,水中过量的氮,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六、铵盐:
1、物理性质: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 与碱共热,产生氨气:↑NH 4+
+OH
-NH 3 +H
2O 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