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题分类 正午太阳高度部分

合集下载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高考复习方法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高考复习方法
8 3 。 ,回答1 0  ̄ 1 1 题。

{ /
1 1 . 该 地 当天 太阳 高度 角达 到3 6 。 时,布宜诺斯 艾利
斯 (西四 区 )的 区时约为
A. 6 月2 1 日9 时
C. 6 l2 f 2日9 时
( 2 ) 地球上各地都是一天 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为 地方时l 2 点 ,日 影是一天中最短并且朝向正北或正南。 ( 3 ) 极圈以内地区出现极昼时 ,一天中太阳高度
C . 巴西 高原
D . 北美洲 五大湖 地 区
二 、正午太 阳 高度分布 规律 的应 用精解
1 . 利用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 ( 或区时 )
【 解题 】 从 图上看出该地一年 中正午太阳高度变
化幅度是4 6 。 5 2 ,可推知该地位于北温带地区 ,进而 便可以判定只有D 选项正确。 3 . 利用太 阳高度角判断 日影长短及方向
l 2 月2 2 日则相反 ,南 回归 线以南 地 区是一 年 中正午 太阳
高度角最大和 日影最短的一天 ,而赤道 以北至北极圈地
区是一年中正午太 阳高度角最小和 日影最长的一天。
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纬度差 ,两地纬度差多少度,正午
~ 线
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所 以, ( 1 ) 根据某地某 日( 二分
( 1 )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
日影最短 ,而且当地的地方时是l 2 时。根据这—特点 , 知道正午太阳高度角再配合当地当天的昼长条件 ,便可 以计算出当地当天各个时段的太阳高度角。即某时刻太
( 1 )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日影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
越小 日影越长 ,而且 日影方向始终背向太阳。如下图中
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 ÷l / 2 昼长 × ( 该时刻地方时 一日

2013届高考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题目

2013届高考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题目
下图为甲(30°N)、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1题 1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A
A.15°N
B.15°S
C.0°
D.23°26′N
读图,此图为位于海洋考察船上的人们于12月22日观测到的一天中的太阳高度的 变化情况,回答17-19题。
17.该船这天所处的纬度位置
A
A.66°34′S B.23°26′N C.23°26′S D.66°34′N 18.该考察船上的科学家这天记录到,这一天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是 北京时间18时,由此判断出该船的经度是 ( C) A.120°E B.120°W C.30°E D.30°W 19.根据该船的地理坐标,可知该船在北京 的 D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读①②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P和Q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2010· 安徽文综)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 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 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下图所示),在甲楼顶 层GPS测得纬度为31.8 366°、经度为117.2 179°、高程为96 m。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 D ) A.刚果盆地 C.巴西高原
的影响有(
B.撒哈拉沙漠南缘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 C )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点16分, 116,当天 °E 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_______ 6:16 日出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高度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地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经典题型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天津宁河二模]维加内拉是意大利的小村庄,大致位于40°N,该村庄坐落于深谷底部,四周高山林立,每年约三个月得不到阳光的照射。

后来村民们安装了巨大的反射镜,并采用阳光同步技术,控制镜面随太阳的移动调整倾斜角度和水平角度,让阳光向下照射村庄。

下图示意维加内拉小村反射镜工作原理。

据此完成1~2题。

1.与11月相比,12月该村庄反射镜()A.启动时间更早,正午倾斜角度更大B.启动时间更晚,正午倾斜角度更大C.启动时间更早,正午倾斜角度更小D.启动时间更晚,正午倾斜角度更小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在北半球,12月份昼长小于11月份,日出时间更晚,则该镜面启动时间更晚,排除A、C;图中显示,倾斜角是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该地位于北半球,11月正午太阳高度大于12月,根据镜面反射光线原理,12月镜面更向垂直方向偏移,即倾斜角变小,排除B。

故选D。

2.该村庄将上述阳光同步技术用于光伏发电,春分日正午光伏面板倾斜角为() A.30° B.40°C.50° D.60°答案:C解析:该村庄将上述阳光同步技术用于光伏发电,为了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光伏面板应与正午太阳入射光线垂直,即光伏板倾斜角(光伏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40°-0°)=50°,光伏板倾斜角也为50°,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2·浙江6月]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

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A.甲至乙B.乙至丙C.丙至丁D.丁至戊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正确,A、B、C错误。

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母题十七: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母题来源】2016江苏卷卷地理9-10题。

【母题原题】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图5 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 题。

9.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①B.②C.③D.④10.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9.C 10.D【试题解析】9.图中住宅位于400N,从考虑阳光方面,夏季住宅以南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由于400N地区比较冷,且盛行偏北风,所以北方有常绿针叶树有利于阻挡北风有保暖作用,南方为落叶阔叶树,冬季没有树叶可以增加透射阳光。

10.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热水器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时下午太阳高度角为900-(400+23026/)=26034/,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大约为63026/,与④最接近,选D。

【命题意图】该题以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为材料,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判断热水器安装角度的大小,分析树对房屋的光照和风的影响。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读图分析和计算能力。

【名师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时太阳高度的公式。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此类问题经常出现,而且许多资料书上其公式的写法也不一样,解释也有差别,有些同学往往不知所从。

一、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H)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位于天顶时,它的高度为90°,称为直射;太阳高度小于90°,而大于0°时为斜射;太阳位于地平线时,它的高度为0°。

在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即当地地方时为12时)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H)。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º-|φ±δ|(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直射点的纬度,φ、δ永远取正值)“±”取法:同减异加(即φ、δ在同半球时两者相减,在不同半球时两者相加)由于公式中遵循的是同减异加,因此对于那些不要定量计算只要定性判断的题目无需通过取点计算进行比较,只需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上观察太阳直射点和某地所在纬线的直线距离的长度变化:直线距离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直线距离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大;两者相交,距离为零,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当地的全年最大值,为直射(9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10课时 太阳高度、四季和五带教学案(含解析)-人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10课时 太阳高度、四季和五带教学案(含解析)-人教

第10课时太阳高度、四季和五带1.正午太阳高度(1)由图可知,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01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冬至日,太阳直射□02南回归线,□0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04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两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

(4)夏至日,太阳直射□05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06极昼现象,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3°26′,此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70°。

(5)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08两次太阳直射。

2.四季更替(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0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2)我国传统天文四季(3)北半球气候统计四季3.五带的划分(1)五带成因:□01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有规律地减少。

(2)五带划分①在图中填写五带名称。

②五带划分的界线是□07南北回归线和□08南北极圈。

③热带地区有□09太阳直射现象,寒带地区有□10极昼极夜现象。

考点十二正午太阳高度为了冬季采光,我国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

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1)~(2)题。

(1)表中的4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2)根据表某某息,在修建南北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③④①。

(2)楼房间距取决于□0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1)冬至日,太阳直射□02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的纬度为40°N,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40°+23°26′),与④最接近。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高考题组)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高考题组)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高考题组)湖南衡南一中罗海飞、选择题(12*5=60 )2011年高考安徽卷)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1.该地可能是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B .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A.刚果盆地 B .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 D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A.①②③(2011年高考重庆卷)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

回答3、该地最可能是A、北京 B 、沈阳C、成都 D 、海口(2010年江苏卷地理)图2为6月22日与l2 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

4.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5.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 .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 D .甲、丙、乙、丁2010年浙江文综第6题)6.读图7,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A.3°N~3°SB.6°N~17.5°NC.3°N~17.5°N或3°S~17.5°SD.17.5°S~23.5°S或17.5°N~23.5°N(2010年安徽卷文综第29-30 题)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m。

完成7.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A.二层西部 B .四层东部 C .五层西部 D .七层东部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 MON的变化情况。

第一章 第四讲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典型例题

第一章 第四讲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典型例题

)
(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例3]
可获取计算时 间、日期的时 间依据。
(2012· 安徽高考)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
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 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1)~(2) 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 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 可获取“太阳直射 北半球,安徽昼长 夜短”的信息。
第(2)题,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影响在地面转动角度大小取决 于白昼的长短,昼越长转动的角度越大,四个选项中,7月1日
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安徽白昼最长,故选C。
[答案] (1)A (2)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 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 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例3]
(2012· 安徽高考)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
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 的树荫覆盖)”。完成(1)~(2)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 某日16:00~16:45该校某
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 C.③ 大的是( A.5月1日 ) B.② D.④
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获取和解读信息]————————

历届地理高考题分类-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

历届地理高考题分类-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

历届地理高考题分类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答案】C解析: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时间可能是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C项正确。

(2005年天津文综卷)2001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穿越北极的国际航线试飞成功,从上海(30°N,121°E)至芝加哥(42°N,88°W)仅用15小时35分钟。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2-4题。

2.若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20日5时55分从上海飞往芝加哥()A.一路上都是白天B.伦敦会位于飞机的正北方向C.北极星的高度保持不变D.经极点附近飞机罗盘不受干扰3.阳光直射图中曼萨尼约港口(19°N)那天,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A.66°34′S和38°B.66°34′N和38°C.71°S和0°D.71°N和0°4.在5月份,开普敦()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B.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C.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D.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答案】2.A 3.C 4.C解析:由于是穿越北极的航线,飞机在北极点时,伦敦在飞机的正南方,B项错误;在北半球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由于飞机在运动,所以,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也在变化,所以,C项错误;由于受磁暴现象的影响,飞机经极点附近,罗盘会受干扰,D项说法错误;排除B、C、D后,不用烦琐计算,便可推断A项正确。

阳光直射曼萨尼约港口(19°N)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90°-19°=71°,应该有两点,即北纬71°和南纬71°,由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纬71°以北出现极昼,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71°-19°)=38°,而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附答案解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下面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则A地经度为A.60°W B.60°E C.30°W D.30°E2.此时,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经度差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等于180°【答案】1.A2.B【解析】1.图中位于夜半球中间的经线时刻是0点,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可以计算出图中时刻为0点的经线度数是15°W。

结合图中的等份关系,一份是45°,则A地经度为60°W,A对。

2.结合前面分析,15°W时刻是0点,此时,赤道上与昏线的交点时间是18点,经度是105°W,与晨线的交点时间是6点,经度是75°E。

即从105°W向东到75°E是赤道上位于夜半球的范围。

东半球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

所以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范围是20°W向东到75°E,经度差约是95°,大于90°,B对。

3.下图为某地某日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的光照图,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S 12° 6° NA.87°NB.81 °NC.78° SD.84°S【答案】A【解析】一天中太阳位于正南、正北时对应的地方时为0点或12点,0点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上,说明该地出现极昼现象;太阳位于正南时太阳高度为12°,位于正北时太阳高度为6°,正南时为正午太阳高度,该地应位于北半球;直射点纬度=1/2(正午太阳高度+子夜太阳高度),可求出直射点位于9°N ;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与所求地纬度差),可算出当地纬度为87°N ,A正确。

2021高考地理(浙江卷19~20)——正午太阳高度角,日出、日落方位

2021高考地理(浙江卷19~20)——正午太阳高度角,日出、日落方位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指的是正午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计算公式为:α = 90° - | β - γ |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注意:|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当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图1 正午太阳高度角示意图例题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

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

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

完成下面小题。

19、甲地位于()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20、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A.重合B.聚拢,对称C.相切D.无法确定答案:A、B精讲精析:(1)分析该地的纬度。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午时旗竿长度=影子长度,即组成了一个等边直角三角形,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②旗竿的影子范围都位于旗竿的一侧,早上和晚上旗子的影子呈正东、正西方向,即该日的日出日落也是正东、正西,即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因此该日为春分或秋分,因此太阳直射赤道(0°);③太阳直射0°,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并且该地位于北半球,则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即45°=90°-当地纬度,因此该地纬度为45°N,因此该地位于东北平原,选项A正确。

(2)分析该地的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

①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因此越向北,经线越聚拢(经线间距变小);②该地是从甲地上方,垂直向下看,因此甲地东西两侧的经线,应该是对称的,因此选项B正确。

总结日出、日落方位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该地的正午影子长度,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②根据影子范围,分析此时的季节,进而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③根据太阳高度角和太阳直射点纬度,计算该地的纬度;④根据该地的纬度,分析经线的形态;并根据观察的方位(正上方),分析甲地东西两侧经线的形态。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和五带经典试题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和五带经典试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经典试题(2017·河南六校调研)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

据图回答1~3题。

1.上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①正东②正南③正西④正北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③④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年一样B.正午比上午大C.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3.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 )A.四季分明B.出现极昼现象C.受寒流影响D.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解析:第1题,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位于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位于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

第2题,因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不可能全年一样;正午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所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是一天中最小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所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完全相同,所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也不完全一样。

第3题,当北京时间为17:00时,该地正好是12:00,由此可以求得该地的经度为45°E。

正午时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求得该地纬度为68.5°N或21.5°S,可见该地可能位于北半球的寒带地区或南半球的马达加斯加岛,结合洋流分布可知,二者均受暖流影响;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北寒带地区存在极昼现象。

答案: 1.C 2.C 3.B(2017·郑州一测)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

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下图所示。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含答案解析)

考点0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阿布辛拜勒神庙(如图1),位于尼罗河西岸(小神庙位于北岸),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3300多年前的神庙建筑师们,精确地运用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把神庙设计成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光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m深的庙廊,依次撒在神庙尽头的三座雕像上(如图2,走廊尽头有四座雕像,有一座雕像见不到阳光),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

由于修建阿斯旺水坝,阿布辛拜勒神庙不得不原样向上移位60m,以确保神庙不会被水淹没。

尽管竭力避免,阳光照射神像的神奇时刻还是被改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节”清晨的阳光依次照亮的三座神像是()A.冥界神太阳神天空神B.太阳神拉美西斯天空神C.天空神拉美西斯太阳神D.拉美西斯太阳神冥界神2.新址比原址海拔升高60m之后,太阳照到神像的日期最可能是()A.2月20日 10月20日B.2月20日 10月22日C.2月22日 10月22日D.2月22日 10月20日地处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的某地(10°N)当地建筑景观,窗帘多采用顶部半截(tan45°=1,tan60°≈1.732)。

在三明上学的小明暑假去该地旅行,某日傍晚在海边游玩随笔:红红的太阳只剩半个露在海平面上,月亮大约出现在此时太阳位置和头顶的平分天空中。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当地建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窗台与帘底高差1米,某日正午入室阳光深度约0.6米,该日最有可能在()A.8月B.10月C.12月D.2月4.小明去海边游玩的日期和月相最可能是()A.农历初四峨眉月B.农历初七上弦月C.农历十五满月D.农历二十三下弦月挪威小镇尤坎位于54°N,每年9月开始近半年整日不见太阳。

小镇政府在高于小镇450米的山腰上安装了3面超级反光镜,将阳光反射到镇中心广场上(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专题复习_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三)

专题复习_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三)

专题复习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三)作为地球运动的结果,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近几年上海、广东及江苏大综合卷都有所体现。

该类试题取材于人类生产、生活,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的能力,同时能进行科际的综合,代表高考命题方向——以能力立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在高三复习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难点磁场图3—1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2000年山西综合卷)1.★★★★★该地纬度可能为( )A.90°N ~23°26′N 之间B.90°S ~23°26′S 之间C.22°N 或22°SD.40°30′N 或40°30′S2.★★★★★该地气温及降水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夏热少雨,冬温多雨C.冬温少雨,夏热多雨D.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如图3—2所示的日期,下列地点:北京(39°54′N ),新加坡(1°N ),汕头(23°26′N ),海口(20°N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

请读图3—3,运用以下公式回答4~5题。

(2002年大综合卷)图3—3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图3— 1 图3—2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②tan 35°≈0.7 tan 45°=1 tan 60°≈1.7324.★★★★★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图3—3),某个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5.★★★★★为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A.20米B.30米C.40米D.50米6.★★★★北纬3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新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不小于(1999年广东卷)()A.Htan(90°-38°)B.Htan(90°-38°-23.5°)C.Hcot(90°-38°)D.Hcot(90°-38°-23.5°)●案例探究[案例1]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其支架倾角,下列四幅日照图中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太阳高度角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命题趋向,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历届地理高考题分类汇编正午太阳高度

历届地理高考题分类汇编正午太阳高度

历届高考题分类正午太阳高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2003年江苏、广东地理卷)某学校(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右图,垂直竖起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a。

据此回答1-4题。

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2:00B、12:40C、11:20D、11:00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3.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①B、②C、③D、④4.该学校大约位于()A、21.5°NB、21.5°SC、45°ND、45°S【答案】1.B 2.B 3.D 4.A解析:本组题目要求学生认真审题,逐题计算求解。

1小题,小组测量时当地地方时是12时,本地是东经110度,北京时间的经度是东经120度,可知北京时间比本地要早,每隔15度早1个小时,两地差10度,所以北京比本地早40分钟。

2小题,3月21日全球昼夜等长,各地日出时间都是地方时6点钟,当本地12点时只要求出地方时是六点钟的经度就可以了,可知应为东经20度,B选项符合题意。

3小题,由图中可知1点太阳直射本地,3点本地影子最长,2、4两地应为3月21日和9月23 日,4点影子在变短,应为3月21日。

4题中由图中1点日影为0知本地应处南北回归线之间,而影子的方向主要向北,可知应处于北半球,答案应为A。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文综卷)读下图,回答5-8题。

5.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A.① B.② A.③ D.④6.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A.②③ B.③④C.②③④ D.③④⑤7.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A.12月22 日北极点 B.6月22日北极圈C.12月22日南极点 D.12月22日南极圈8.图中P表示北京某日情况,则此季节北京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大风沙暴 B.午后暴雨 C.春旱 D.寒潮【答案】5.B 6.B 7.C 8.B(2007年江苏地理卷)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正午太阳高度部分(含详细解析)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正午太阳高度部分(含详细解析)

历届高考题分类正午太阳高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2003年江苏、广东地理卷)某学校(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右图,垂直竖起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a。

据此回答1-4题。

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2:00B、12:40C、11:20D、11:00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3.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①B、②C、③D、④4.该学校大约位于()A、21.5°NB、21.5°SC、45°ND、45°S【答案】1.B 2.B 3.D 4.A解析:本组题目要求学生认真审题,逐题计算求解。

1小题,小组测量时当地地方时是12时,本地是东经110度,北京时间的经度是东经120度,可知北京时间比本地要早,每隔15度早1个小时,两地差10度,所以北京比本地早40分钟。

2小题,3月21日全球昼夜等长,各地日出时间都是地方时6点钟,当本地12点时只要求出地方时是六点钟的经度就可以了,可知应为东经20度,B选项符合题意。

3小题,由图中可知1点太阳直射本地,3点本地影子最长,2、4两地应为3月21日和9月23 日,4点影子在变短,应为3月21日。

4题中由图中1点日影为0知本地应处南北回归线之间,而影子的方向主要向北,可知应处于北半球,答案应为A。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文综卷)读下图,回答5-8题。

5.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A.① B.② A.③ D.④6.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A.②③ B.③④C.②③④ D.③④⑤7.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A.12月22 日北极点 B.6月22日北极圈C.12月22日南极点 D.12月22日南极圈8.图中P表示北京某日情况,则此季节北京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大风沙暴 B.午后暴雨 C.春旱 D.寒潮【答案】5.B 6.B 7.C 8.B(2007年江苏地理卷)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微专题系列(微专题五:正午太阳高度)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微专题系列(微专题五:正午太阳高度)

微专题五:正午太阳高度一、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子午线时的太阳高度。

如图所示:【典型例题】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A.47°B.43°C.23.5°D.21.5°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点纬度差。

【关键】找“两点”即观测点、太阳直射点、纬度差。

【典型例题】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一)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即:近大远小)【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纬线。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即:来增去减)在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过程中,对于全球任何一个地点而言,直射点移向该地点,则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大;反之,则逐日变小。

直射点与该地点间的纬度距越近,该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直射点与该地点间纬度差距(纬度差)的变化。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ΔH=23°26′+Φ(Φ为当地纬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恒为46°52′;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任一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ΔH=90°-Φ+23°26′。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正午太阳高度角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考纲透析1.通过读图能正确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2.牢记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的公式;3.能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确定楼间距、调整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等。

二、体验高考(2011年高考文综)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能源消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07年文综)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向绘成简图(图3)。

回答3~4题。

3.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4.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三、自建基础1.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与之间的夹角。

昼半球的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2)某日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由向递减,直至晨昏圈上为°,呈分布。

(3)某日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日出时,太阳高度为;日出以后,太阳高度;(地时点),太阳高度达最大;正午以后,太阳高度;日落时,太阳高度为。

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极夜除外)。

2.正午太阳高度角(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值出现在,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2)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冬至日从向南北两侧递减。

(3)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及其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半球达年最小值。

冬至日,及其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半球达年最小值。

即什么时间离太阳直射点,什么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就;什么时间太阳直射点向该地接近,什么时间该地太阳高度就;反之,则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高考题分类正午太阳高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2003年江苏、广东地理卷)某学校(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右图,垂直竖起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a。

据此回答1-4题。

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3.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
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N
B、21.5°S
C、45°N
D、45°S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文综卷)读下图,回答5-8题。

5.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
A.① B.② A.③ D.④
6.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
A.②③ B.③④C.②③④ D.③④⑤
7.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
A.12月22 日北极点 B.6月22日北极圈
C.12月22日南极点 D.12月22日南极圈
8.图中P表示北京某日情况,则此季节北京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大风沙暴 B.午后暴雨 C.春旱 D.寒潮
(2007年江苏地理卷)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图1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

读图回答9-10题:
9.该地位于( )
A.450N,1100E B.21034'N,1100E C.450N,1300E D.21034'N,1300E 10.这一天( )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 2007年宁夏文综地理)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方向绘成图(图3)。

回答11-12题:
11.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2.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D.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13.(2005年广东卷)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右图所示)。

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

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A.36°34′N,90°E B.60°N,150°E
C.30°N,90°E D.53°26′N,150°E
(2008年重庆文综卷)甲、乙、丙、丁分别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径的4个城市。

读表1,回答14~15题。

表1
城市附近洋流代号位置火炬传递活动日期(当地时间)
及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甲①37°45′N122°27′W 4月9日α
乙②34°40′S58°30′W4月11日β
丙③23°37′N58°35′E4月14日γ
丁④35°17′S149°08′E4月24日δ
14.流经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为寒流
D.④为暖流
15.地处广阔平源之中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火炬传递活动当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A.α<β
B. β>δ
C.γ<δ
D. δ>β
三、综合题
19.(2006年广东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日晷(guī)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

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

赤道日晷晷应与地球赤道平行。

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

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

某科技馆(29°36′N,106°100′E)拟建造一座赤道日晷。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此科技馆位于。

(填写正确项的字母)
A.兰州市B.重庆市C.贵阳市D.武汉市(2)在安装日晷时,首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安放日晷底座。

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3)当晷针影恰好在晷针在征下当时间为时。

(4)冬至日,当晷针影恰好与晷针正下方的刻度线重合时,此地的太阳高度角是。

20.(2005年江苏卷)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该地的纬度是( ),经度是( )。

(2)上图是四幅该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与当地情况相符的图是(填代号)( )。

(3)北京时间下午3时,该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

下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填代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