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药剂混悬剂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技术2-2模块二液体药剂专题二混悬剂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2-2模块二液体药剂专题二混悬剂制剂技术

电导率测定
通过测量混悬剂中离子的电导率,评估其稳 定性。
光学显微镜观察
通过观察混悬剂中粒子的分布和形态,评估 其稳定性。
稳定性试验方法
沉降实验
通过测量混悬剂中粒子沉降的速度或高度, 评估其稳定性。
流变学实验
通过测量混悬剂的粘度、剪切应力和弹性等 流变学性质,评估其稳定性。
电导率测定
通过测量混悬剂中离子的电导率,评估其稳 定性。
03
混悬剂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标准
粒度分布
混悬剂中的粒子大小应符合规定,粒度分布 均匀,以保证药效和稳定性。
粘度
混悬剂的粘度应适中,以确保良好的分散性 和稳定性。
沉降速度
混悬剂应具有适当的沉降速度,避免出现快 速沉降或分层现象。
稳定性
混悬剂应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保 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质。
附加剂的选择与作用
分散介质
选择适当的分散介质,如水、不同浓度的乙醇等,以调节药物的 溶解度和稳定性。
稳定剂
常用的稳定剂包括润湿剂、絮凝剂和反絮凝剂,用于改善混悬剂 的流变性和稳定性。
助悬剂
助悬剂可以增加混悬剂中颗粒间的粘附力,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
处方优化与验证
实验设计
采用实验设计方法,如 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 等,对处方进行优化。
密度与沉降速度
密度差异导致粒子间的相对运动,进而影响沉降速度,是影响混悬剂 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絮凝与反絮凝
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絮凝或反絮凝,影响混悬剂的稳定性。
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分散介质
选择适当的分散介质可以提高混悬剂的 稳定性,如选择高粘度介质或加入助悬
剂。

药剂学第2章第6节混悬剂PPT课件

药剂学第2章第6节混悬剂PPT课件

缺点
稳定性问题
由于药物颗粒较小,混悬剂的稳定性可能较 差,容易出现沉淀、分层等现象。
给药不便
由于混悬剂的颗粒较小,可能会增加给药的 难度,如注射时阻力增大等。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由于药物颗粒较小,可能会增加与生物体的 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
制备成本较高
制备混悬剂需要经过微粉化、分散、稳定等 步骤,成本相对较高。
01
水混悬剂和油混悬剂。
按分散相的状态
02
单相混悬剂和多相混悬剂。
按用途
03
口服混悬剂、外用混悬剂和注射用混悬剂等。
02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制备原则
确保药物分散度
为了确保药物在混悬剂中的分散度,应选择适当的分 散介质和分散剂,并控制粒度大小。
保持物理稳定性
混悬剂应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以防止粒子沉淀和 聚集。
符合用药要求
制备的混悬剂应符合用药要求,如合适的浓度、剂量 和给药方式等。
分散法
干法分散
将药物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宜的分散介质中搅拌至均匀 分散。
湿法分散
将药物与适量的分散介质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分散剂搅拌 至均匀分散。
凝聚法
化学凝聚
通过化学反应使药物粒子凝聚成团聚 体,然后加入适宜的分散介质中搅拌 至均匀分散。
分散介质
一般为水,也可为植物油。
性质
1 2
不稳定性
由于分散相的存在,混悬剂是多相分散体系,存 在着比胶体溶液更复杂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沉降与聚集
混悬剂中的微粒受重力作用产生沉降,导致微粒 聚集,使整个体系呈现不均匀状态。
3
分散相的粒度与分布
影响混悬剂的稳定性、溶解度、溶出速率和药效 等。

混悬剂

混悬剂

四、混悬剂的制备:
(一)分散法
定义: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 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的方法。 方法:①亲水性药物:先粉碎再加液; ②疏水性药物:先加润湿剂,再加液研磨; ③质重、硬度大的药物:“水飞法”。 设备:大量生产用乳匀机、胶体磨等 小量制备用乳钵。·
加助悬剂的分散法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1、絮凝剂(flocculating agents)· 2、反絮凝剂(deflocculating agents)· 3、特点:同一电解质可因用量不同,既可是絮凝 剂也可是反絮凝剂。 4、常用絮凝剂与反絮凝剂:枸橼酸盐、枸橼酸氢 盐、酒石酸盐、酒石酸氢盐、磷酸盐及氯化物 等。·
反絮凝: · · 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 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这一过程称为反絮凝, 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絮凝混悬剂和反絮凝混悬剂性质对比
性质 沉降速度 上清液 絮凝混悬剂 快 清 反絮凝混悬剂 慢 浊
沉降物容积
沉降物性质
大 聚集体中微粒体保留完 整的结构,含有溶剂、 多孔、容易再分散
2、质量要求:
药物化学性质稳定,含量应符合要求
粒子大小的要求·
粒子沉降速度慢,沉降后不易结块,轻摇后可
迅速均匀分散·
有一定黏度·
外用混悬剂应易涂布·
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一)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微粒沉降速度可按Stockes定律计算:
2r 2 ( 1 2 ) g V 9
小 沉降物结块,微粒间无 空隙,不含溶剂,不易 再分散
DLVO理论:混悬剂的微粒间有 静电斥力,同时也存在范德华 引力。 V:位能 VT=VR+VA VT:微粒之间总位能。 VR:排斥力位能。 VA:吸引力位能。 • 当VR>VA时,不易聚集。 • 当VA 略>VR时,可形成疏松的聚 集体,振摇易分散。 • 当VA>>VR时,很快聚集在一起, 不易再分散。

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方法
[讲解注释]
②原理:改变溶剂
(2)化学凝聚法
<讲解>
①定义:用化学反应法使两种药物生成难溶性的药物微粒,再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制备混
悬剂的方法。
[讲解注释]
②原理:化学反应
<举例>
例 3、氢氧化铝凝胶
[处方] 明矾
401g
(主药)
碳酸钠
180g
(主药)
苯甲酸钠
5.1g
(防腐剂)
薄荷油
0.104g
(芳香剂)
不加或适量加助悬剂
加其他药物
亲水性药物----------------→研磨----------→混合
逐渐加分散剂至足够量。<举ຫໍສະໝຸດ >例 1、炉甘石洗剂
[处方]炉甘石
150g (主药)
氧化锌
50g
(主药)
甘油
50ml (润湿剂)
羟丙甲基纤维素 HPMC
2.5g
(助悬剂)
纯化水
适量
(分散介质)
共制
1000ml
粉 分散
药物

分散介质
混悬剂
<结合图示讲解>
3
定义:系将固体药物粉碎成所需大小的微粒,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而制成混悬剂的方法。
[讲解注释]结合粉碎章节,让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
a) 质硬或贵重药物:采用水飞法
b) 小量制备乳钵、大量主要胶体磨
c) 采用加液研磨法,使药物更易粉碎
(2) 操作要点
①亲水性药物的制 备
[制法讲解]此部分在课件以模拟实验流程进行讲解
取沉降硫置乳钵中,加甘油研磨成细腻糊状;硫酸锌溶于 200ml 水中;另将羧甲基纤

11-液体制剂溶胶剂与混悬剂

11-液体制剂溶胶剂与混悬剂
作业布置
1、降低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的方法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注重引导,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备注
授课记录
授课顺序及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场所
1
17级药学3班
20181015
S513
2
17级药学1班
20181015
S513
3

注:授课形式分为理论课、实验实训、理实一体化课、合堂课、集中复习等。
难点:1、溶胶剂的双电层与稳定性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教学辅助设备及资源
多媒体、ppt课件
参考资料
《药剂学》
教学设计(理论或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步骤、方法等)
组织形式:本次课组织学生在教室上理论课。
步骤:1、复习旧课
2、结合实例讲解本次课出现的概念
3、归纳总结
方法:讲授+多媒体药物展示
纤维素类—(MC;CMC—Na;0.1~1%)
(3)硅酸类
(4)触变胶
四、混悬剂的制备
(一)分散法
粗颗粒碎成符合粒度的微粒,分散于液体介质中
(二)凝聚法
1.化学凝聚法
2.微粒结晶法(物理凝聚法)
五、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1、混悬剂沉降体积比的测定
2、微粒大小的测定
3、重新分散实验
4、絮凝度的测定
重点难点
重点:1、混悬剂的定义与增加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
V—微粒沉降速度;r为微粒半径;
ρ1与ρ2分别为微粒和分散介质的密度;η为分散介质的粘度
2、混悬微粒的润湿
3、混悬微粒的电荷与水化
4、絮凝与反絮凝
絮凝: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双电层电位适当降低,减少微粒间的排斥力,当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微粒可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而沉降,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药剂学笔记(液体制剂全)

药剂学笔记(液体制剂全)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按分散系统分类: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1.内服液体药剂如合剂、糖浆剂、混悬剂、乳剂、滴剂等。

2.外用液体药剂✧皮肤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

✧五官科用液体药剂:如洗耳剂与滴耳剂、洗鼻剂与滴鼻剂。

✧口腔科用液体药剂:如含漱剂、涂剂、滴牙剂。

✧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药剂:如灌肠剂、灌洗剂等。

优良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无毒性、无刺激性,无不适的臭味;➢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应;➢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含量测定;具有防腐性且成本低。

溶剂的分类液体制剂的处方组成能破坏和杀灭微生物的物质称杀菌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防腐剂❖常用抑菌剂:酸碱及其盐类:苯酚、甲酚、麝香草酚、羟苯酯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硼酸及其盐类、戊二醛等;❖中性化合物类:苯甲醇、苯乙醇、三氯叔丁醇、氯已定、聚维酮碘、挥发油等;❖汞化合物类:硫柳汞、醋酸苯汞、硝酸苯汞等;❖季胺化合物类:氯化苯甲烃铵、溴化十六烷铵、度米芬等。

矫味剂与着色剂一.矫味剂1.甜味剂能掩盖药物的咸、涩和苦味。

包括天然和合成二大类。

2.芳香剂(香料与香精)天然香料包括植物性香料和动物性香料。

香精亦称调合香料,是在人工香料中添加溶剂调配而成。

植物性香料有柠檬、茴香、薄荷油等,以及此类挥发性物质制成的芳香水剂、酊剂、醑剂等3.胶浆剂:具有黏稠、缓和的性质,干扰味蕾的味觉。

4.泡腾剂:有机酸(如枸橼酸、酒石酸)、碳酸氢钠与适量香精、甜味剂等制成,遇水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能麻痹味蕾而矫味二,着色剂又称色素和染料,用以识别药剂浓度或区分应用方法,改善药剂外观,减少病人对服药的厌恶感。

特别是颜色与矫味剂协调。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1.概念: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2.附加剂:矫味剂、着色剂、助溶剂、抗氧剂、防腐剂等。

3.用法:以量代称取,服有方便。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混悬剂乳剂的制备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混悬剂乳剂的制备

II :将甲酚、软皂加入一起搅拌混溶,添加适量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3)注意事项:甲酚杀菌力较苯酚强,高浓度时对皮肤有刺激性,如粘到手上,用大量水冲洗。
(4)参考结果:处方I加水量很少,得到棕红色均匀液体,取1 滴至100ml水中,应无混浊和油 滴产生,增容效果较好。处方II得到淡棕黄色溶液,取1滴至100ml水中,应分散均匀,无混浊和 油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液体制剂的种类及其概念与特点; (2)掌握各种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混悬剂和乳剂的几种制备方法; (4)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以及乳剂稳定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1)定义: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2)分类: 1.按照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 ①低分子溶液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 粒子径<1 nm。 ②高分子溶液剂:是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粒子径难界定,热力学稳定。 ③溶胶型液体制剂:是指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粒子径1-100 nm 。 ④混悬型液体制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粒子 径0.5-10 μm 。 ⑤乳剂型液体制剂:是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 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分为普通乳(粒子径1-100 μm )、亚微乳(粒子径0.1-1.0 μ m )、纳米乳 (粒子径10-100 nm)。
临床应用:加香甲酚皂溶液 (来苏儿,来苏水)
•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透明液体,带有芳香气味,能与乙醇混合成澄清液体。 • 2适应症:本品用于器械、环境消毒及处理排泄物。 • 3规格:500ml/瓶甲酚皂溶液含甲酚42.5%-55% • 4用法用量:用其水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抹污染物体表面,使用浓度为2%-10%,作用时间为30-

药剂学之液体制剂-混悬剂相关知识

药剂学之液体制剂-混悬剂相关知识

混悬剂相关知识简介1. 混悬剂(suspension):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2. 属于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体系;3. 药物微粒一般在0.5~10μm,小者可为0.1μm,大者可达50μm以上;4. 固体微粒一般是水不溶性的,也可以是水溶性的;分散介质多为水,也可用油;详细介绍1|制成混悬剂的条件1)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2) 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形式应用时;3) 制成水溶液后不稳定的药物时;4) 味道不适的药物;5) 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6) 为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2|混悬剂的质量要求1) 药物的化学性质稳定;2) 根据用途不同,混悬剂中微粒大小有不同要求;3) 粒子的沉降速度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4) 混悬剂有一定的粘度要求,外用混悬剂应易于涂布;3|干混悬剂1) 定义干混悬剂系指按混悬剂的要求将药物用适宜方法制成颗粒或粉末状制剂;2) 优点干混悬剂的设计可有效解决混悬剂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4|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 药物的性质●混悬剂的化学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存在主要包括液体中溶解的小部分药物和以固体微粒形式分散于液体中的大部分药物;2)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包括●微粒的沉降●微粒的成长●晶型转变●微粒间相互作用力3) 微粒的沉降●微粒沉降速度服从Stoke’定律:4) 微粒的成长●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大小不可能完全一致,在放置过程中,微粒的大小在不断的变化,即小微粒数目不断减少,大的微粒不断长大,使微粒的沉降速度加快,结果必然影响混悬剂的稳定性;5) 晶型转变●常见的药物晶型有稳定型和亚稳定型;●稳定型:溶解度小,体内吸收慢;●亚稳定型:溶解度大,体内吸收快;●制备过程中加入助悬剂以防止药物晶型转变;6) 微粒间相互作用力●一般选择絮凝剂和反絮凝剂来改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絮凝:是指降低微粒的ξ电位,减小微粒间的排斥力,使形成疏松的絮凝聚集体的过程。

药物制剂技术(于广华)2-2模块二液体药剂专题二 混悬剂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于广华)2-2模块二液体药剂专题二  混悬剂制剂技术
16
小结
稳定性 微粒的沉 降 Stokes定 律 2
V=
原理 与微径平方成正比 减小粒径
稳定方法
2r ( 1 2 ) g 9
与分散介质密度差 成正比
与分散介质的黏度 成反比 微粒的亲水性(疏 水性药物) 双电层结构 ζ-电位 小微粒减少,大微 粒增多;亚稳定型
助悬剂
助悬剂
高分子,阻碍微粒合 并和絮凝,
②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等变质现象 ③混悬物应分散均匀,放置后有沉降物经振摇应易再分散, 并应检查沉降体积比 ④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等
9
专题二 混悬剂制剂技术
1.混悬粒子的沉降 Stokes定律:
沉降 速度 微粒 密度 2 增加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 ①减小粒径; 介质 密度
稳定剂
15
专题二 混悬剂制剂技术
一、混悬剂的处方 润湿剂
↓界面张力,↑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
常用HLB值在7~11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类、 泊洛沙姆、聚氧乙烯蓖麻油类等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絮凝剂使混悬剂处于絮凝状态,以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反絮凝剂可增加混悬剂流动性,使之易于倾倒,方便使用 常用枸橼酸盐、酒石酸盐、磷酸盐及氯化物等
以固体粒子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界面,由 于聚结和重力而具有不稳定性。 以液滴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界面,由于聚 结和重力而具不稳定性。
5
专题二 混悬剂的制剂技术 【典型制剂】
处方: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 150g 氧化锌 50g 甘油 50ml CMC-Na 2.5g 纯化水 qs 共制 1000ml
处方:复方硫洗剂
17
专题二 混悬剂制剂技术 二、混悬剂的制备
关键:使混悬微粒具有适 当的分散度且粒度均匀, 以减小微粒的沉降速度。

药剂学笔记液体制剂全

药剂学笔记液体制剂全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按分散系统分类: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1.内服液体药剂如合剂、糖浆剂、混悬剂、乳剂、滴剂等。

2.外用液体药剂✧皮肤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

✧五官科用液体药剂:如洗耳剂与滴耳剂、洗鼻剂与滴鼻剂。

✧口腔科用液体药剂:如含漱剂、涂剂、滴牙剂。

✧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药剂:如灌肠剂、灌洗剂等。

优良溶剂:➢具有良好的溶化性和分散性;➢无毒性、无刺激性,无不适的臭味;➢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响;➢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含量测定;具有防腐性且本钱低。

溶剂的分类液体制剂的处方组成能破坏和杀灭微生物的物质称杀菌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防腐剂❖常用抑菌剂:酸碱及其盐类:苯酚、甲酚、麝香草酚、羟苯酯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硼酸及其盐类、戊二醛等;❖中性化合物类:苯甲醇、苯乙醇、三氯叔丁醇、氯已定、聚维酮碘、挥发油等;❖汞化合物类:硫柳汞、醋酸苯汞、硝酸苯汞等;❖季胺化合物类:氯化苯甲烃铵、溴化十六烷铵、度米芬等。

矫味剂与着色剂一.矫味剂1.甜味剂能掩盖药物的咸、涩和苦味。

包含天然和合成二大类。

2.芳香剂〔香料与香精〕天然香料包含植物性香料和动物性香料。

香精亦称调合香料,是在人工香料中添加溶剂调配而成。

植物性香料有柠檬、茴香、薄荷油等,以及此类挥发性物质制成的芳香水剂、酊剂、醑剂等3.胶浆剂:具有黏稠、缓和的性质,干扰味蕾的味觉。

4.泡腾剂:有机酸〔如枸橼酸、酒石酸〕、碳酸氢钠与适量香精、甜味剂等制成,遇水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能麻痹味蕾而矫味二,着色剂又称色素和染料,用以识别药剂浓度或区分应用方法,改善药剂外观,减少病人对服药的厌反感。

特别是颜色与矫味剂协调。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1.概念:药物溶化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2.附加剂:矫味剂、着色剂、助溶剂、抗氧剂、防腐剂等。

3.用法:以量代称取,服有方便。

(医疗药品管理)工业药剂学实验

(医疗药品管理)工业药剂学实验

(医疗药品管理)工业药剂学实验实验一液体药剂液体药剂系指药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所制备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是其它剂型的基础剂型,药剂学上一些普通剂型如注射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均以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液体制剂为基础,所以液体制剂的应用具有普遍的意义。

按分散系统可将液体药剂分为:1均相液体制剂1)低分子溶液剂也称溶液剂,由低分子药物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药剂。

2)高分子溶液剂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药剂。

2非均相液体制剂1)1)溶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2)2)混悬剂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

3)乳剂由不溶性液体药物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

第一部分溶液型液体药剂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溶液性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掌握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中附加剂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溶剂中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常用溶媒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

溶液剂通常采用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制备。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等。

最常用的是溶液剂和糖浆剂。

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溶液,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其浓度为85%(g/ml)或64.7%(g/ml),不含任何药物,除供制备含药糖浆外,可作为矫味剂、助悬剂等。

在制备溶液型液体药剂时,常需采用一些方法,如成盐、增溶、助溶、潜溶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媒中的溶解度。

另外,根据需要还可加入抗氧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在制备流程中,一般先加入复合溶媒、助溶剂和稳定剂等附加剂。

为了加速溶解进程,可将药物粉碎,通常取溶媒处方量的1/2~3/4搅拌溶解,必要时可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加热。

三、仪器与材料仪器:烧杯(50ml)、玻璃漏斗(6cm、10cm)、量筒(100ml)、普通天平、玻璃棒、滤纸、电炉等。

(完整版)药剂学简答题汇总

(完整版)药剂学简答题汇总

1.液体药剂按分散系统分为:均相液体药剂和非均匀相液体药剂。

均相液体药剂包括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非均匀相液体药剂包括溶胶剂、混悬液剂、乳浊液剂。

2.液体药剂是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供内服过外用的液态制剂。

其特点是:分散度大、药效快;给药途径多,使用方便;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提高固体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水性药液容易霉变,携带、运输和储存都不方便。

3.液体药剂质量要求:浓度准确、质量稳定;均相液体药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药剂的药物微粒应分散均匀;口服液体药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包装容器应方便患者用药。

4.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其注意事项为:(1)溶解法:工艺流程:附加剂、药物称量→溶解→滤过→补足溶剂量→搅拌→质量检查→包装;(2)稀释法:先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使用时再用溶剂稀释至需要浓度。

挥发性药物浓度稀释过程中应注意挥发损失。

5.芳香水剂、酊剂、甘油剂的概念.芳香水剂是指挥发油或其他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

用水与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制备的含大量挥发油的溶液称为浓芳香水剂。

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供口服或外用。

醑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甘油剂系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用于口腔、耳鼻喉科疾病。

6.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多采用溶解法.高分子的溶解与低分子化合物的溶解不同,其过程缓慢。

7.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

混悬剂的质量要求:化学性质稳定;微粒大小符合规定要求;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8.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ζ-电势降低至一定程度而使混悬剂产生沉淀的过程称为絮凝,混悬剂絮凝后降低其稳定性。

液体药剂

液体药剂

优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缺点
二、液体药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 (1)均相液体制剂 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 介质中。 (2)非均相液体制剂 药物以微粒或液滴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 介质中。
(二)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 (1)内服液体制剂:合剂、糖浆剂、 口服液、芳香水剂。 (2)外用液体制剂:洗剂、搽剂等。 五官科:滴鼻剂、洗耳剂、含漱剂等。 腔道:灌肠剂、灌洗剂等。
(二)液体制剂质量要求 (1)剂量准确,性质稳定,有一定 防腐能力。 ( 2 )均相液体应澄明,非均相粒子细小均 匀,易于分散。 ( 3 )口服型液体制剂分散介质最好是水, 其次可选择低毒性较低浓度的乙醇,特殊用 途的可选用液体石蜡和植物油。 ( 4 )口服制剂口感适宜,根据需要可添加 着色剂和防腐剂。 (5)包装容器易于携带使用。
⑧ 液体石蜡(liquid paraffin)




是从石油产品中分离得到的液态饱和烃的混合物, 为无色无嗅无味的粘性液体,有轻质和重质两种, 前者密度为0.828~0.860多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后 者密度为0.860~0.890,常用于软膏剂。 本品能溶解生物碱,挥发油及一些非极性药物, 但与水不能混溶。 化学性质稳定,但长期受热和光照会氧化,因此有 时添加维生素E作抗氧剂。 本品在肠管中不分解也不吸收,有润肠通便作用。 可作口服制剂和擦剂的溶剂。
非极性溶剂 ⑦ 脂肪油 (fatty oils)



为常用非极性溶剂,包括花生油、麻油、豆油、棉 籽油、茶油、橄榄油。 脂肪油能溶解固醇类激素、油溶性维生素、游离生 物碱、有机碱、挥发油和许多芳香族药物,不能与 水、乙醇等极性溶剂相混溶。 多用于外用制剂,如滴鼻剂、洗剂、擦剂等,也可 作为内服制剂的溶剂,如维生素A和D溶液剂。 脂肪油容易氧化酸败,也易与碱性物质发生皂化反 应而影响制剂的质量。

2-药剂学-液体制剂

2-药剂学-液体制剂
溶剂
称量药物
高浓度溶液 稀释
所需浓度溶液
注意事项
采用粉碎、搅拌、加热等措施加速溶剂 易氧化药物,可采用加热放冷溶剂,或加抗氧剂 易挥发药物最后加入 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溶解,再加其它药物 难溶性药物可加入适宜的助溶剂或增溶剂。
糖浆剂
糖浆剂(syrups)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 糖水溶液。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5%(g/ml)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成为单糖浆或糖浆, 浓度为 85%(g/ml)或64.7%(g/g)。 高浓度糖浆剂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低浓度糖浆剂 应加防腐剂。
其它液体制剂
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 或近饱和的水溶液。药物多数为挥发油。
醑剂(spirits):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内服或外 用。 甘油剂(glycerins):药物溶于甘油中的制剂。外用。 涂剂(paint):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擦皮肤、喉部粘 膜的液体制剂。 酊剂(tincture):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 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分散度与疗效
8 7 6 5 4 3 2 1 0 0 5 10 15 20 25 30 普通结晶 细微结晶
两种磺胺嘧啶口服混悬剂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一、液体制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分散体系 (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溶液 胶体溶液型 低分子溶液
分散体系
溶胶分散体系 非均相分散体系 (微粒或液滴) 粗分散体系 混悬剂 乳剂
常用的防腐剂
苯甲酸及其盐 水中溶解度为0.29%,乙醇中为43%,通常配成 20%醇溶液备用。用量一般为0.03%~0.1%。 苯甲酸未解离的分子抑菌作用强,所以在酸性 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 苯甲酸防霉效果作用<尼泊金类 防发酵能力>尼泊金类 二者合用防霉效果和防发酵最理想。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三)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三)

分散法
• 疏水性药物制备混悬剂时,若药物与水的接 触角>90°,不易被水润湿,很难制成混悬剂。 可加入润湿剂与药物共研,改善疏水性药物 的润湿性。
• 助悬剂、防腐剂、矫味剂等附加剂可先用溶 剂制成溶液,制备混悬剂时作液体使用。
(二)凝聚法
• 是借助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将离于或分 子状态的药物在分散介质中聚集制成混 悬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三)
复习回顾
1.混悬剂的稳定性
(一)混悬微粒的沉降
(二) 结晶增大与转型
(三) 混悬微粒的荷电与水 化
(四)絮凝与反絮凝
2.混悬剂的稳定剂
(一)助悬剂
(二)助湿剂(润湿 剂)
(五)混悬微粒的润湿 (三)絮凝剂 (六) 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四)反絮凝剂
四、混悬剂的制备
混悬剂的制备应使固体药物 有适当的分散度,微粒分散 均匀,混悬剂稳定,再悬性 好。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分 散法和凝聚法。
• 酊剂、流浸膏剂、醑剂等醇性制剂与水混合时, 由于乙醇浓度降低.使原来醇溶性成分析出而 形成混悬剂。配制时必须将醇性制剂缓缓注入 或滴加至水中,并边加边搅拌,不可将水加至 醇性药液中。
五、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方法
(一)微粒大小的测定:显微镜法、库尔特计数 法
(二)沉降容积比: 定义:沉降物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比。 F=Vu/V0=Hu/H0 0<F<1,F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3)炉甘石与氧化锌均为不溶于水的亲水 性药物,能被水润湿,故先加入甘油和少 量水研磨成糊状,再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水 溶液混合,使粉末周围形成水化膜.以阻 碍微粒的聚合,振摇时易再分散。
(二)复方硫洗剂
• 处方:硫酸锌 30g(主药) • 沉降硫 30g(主药) • 樟脑醑 250ml(主药) • 甘油 100ml(湿润剂、助悬剂) • 羧甲基纤维素钠 5g(助悬剂) • 纯化水 q ·s (分散介质) • 共制 1000ml

第七章-液体药剂

第七章-液体药剂

第七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液体药剂是:将药物(固、液、气体)以不同的分散方法(溶解、胶溶、乳化、混悬)和分散程度(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微粒或其混合形式)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

分类一、液体药剂的特点分散度高、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给药途径广(内、外、注射)便于分剂量与服用,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减少胃肠道刺激稳定性差(降解、霉变)携带、运输不便二、液体制剂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1)均相(单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真溶液)。

(2)非均相(多相)液体制剂;药物是以微粒或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

内服液体制剂: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部分溶液剂、滴剂等。

外用液体制剂:皮肤用液体制剂:洗剂、搽剂等。

五官科:洗耳剂、滴鼻剂、含漱剂等。

直肠、阴道、尿道:灌肠剂、灌洗剂等。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含义:能显著降低两相间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组成: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两亲性。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1.胶束的形成与结构胶束:在溶液内部多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油基团互相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亲油基团向内、亲水基团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集合体,称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CMC。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根据经验,将HLB值范围限定在0~40(表面活性剂亲水或亲油能力的大小),其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1~20之间。

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而HLB值越大则亲水性越强。

3.昙点:对于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致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由清变浊或分层,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

当温度降低到昙点以下时,有些溶液恢复澄明,有的则难以恢复。

因此需加热灭菌的这类制剂应格外注意。

吐温类有起昙现象,但某些聚氧乙烯类如泊洛沙姆188等水溶性极好,在常压下直至沸点也观察不到昙点。

混悬剂怎么服用方法

混悬剂怎么服用方法

混悬剂怎么服用方法
混悬剂是一种药物剂型,通常由固体药粉和液体药剂混合而成。

混悬剂的服用方法一般如下:
1. 摇匀:在使用混悬剂前,首先需要摇匀瓶中的药物,以保证药物的均匀分布。

2. 测量剂量:使用瓶盖上附带的测量器,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测量出正确的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测量器时要保持垂直状态,读取液面的底部。

3. 口服服用:将测量好的药剂直接倒入口中,尽量避免溅出,并尽量在服用前保持空腹。

4. 清洗:服用完毕后,用适量的水清洗测量器和瓶盖,以确保下次使用时药物的准确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服用方法和剂量应该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来进行。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剂师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巴比妥在不同浓度乙醇中的溶解度
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
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 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 是水)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之为助溶剂。
(1) 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 I2 + KI → KI3(络合物) 0.03%,5% (2) 形成复盐 咖啡因+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咖啡因 1:50,1:1.2 (3) 形成分子缔合物 茶碱+乙二胺→氨茶碱 1:120,1:5
增溶剂(solubilizer)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 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增溶/增溶剂/增溶质
影响增溶量的因素: (1)增溶剂的性质 (2)增溶质的性质
(3)增溶剂的加入顺序
(4)增溶剂的用量
液体制剂的溶剂
优良的溶剂应具备:
1、稳定性:对药物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溶剂的化学性质稳定 不与药物与附加剂反应 不影响药效的发挥和含量测定 2、安全性:溶剂毒性小; 无刺激性; 无不适 的臭味

第二节 溶剂和附加剂—矫味
矫味剂
甜味剂(sweeting agents) 天然 蔗糖、单糖浆、甜菊甙等 合成 糖精钠、阿司帕坦等 芳香剂 (spices flavers) 胶浆剂 泡腾剂 有机酸 + 碳酸氢钠

第二节 溶剂和附加剂—着色
着色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然色素 合成色素 内服: 外用: 相互配色可多样化

第二节 溶剂和附加剂—半极性溶剂
半极性溶剂
乙醇(alcohol) 丙二醇(propyleneglycol) 聚
乙 二 醇 类 (polyethyleneglycol , PEG)
第二节 溶剂和附加剂—非极性溶剂
非极性溶剂
脂肪油(fattyoils) 液状石蜡(1iquidparaffin) 醋酸乙酯(ethyloleate) 肉豆蔻酸异丙酯

第三节 低分子溶液剂----芳香水剂

芳香水剂(aromatic,waters)


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 水溶液。 浓度较低,可作矫味剂、分散剂 用水与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可制成挥发油含 量较高的溶液,称为浓芳香水剂。芳香性植 物药材用蒸馏法制成的含芳香性成分的澄明 溶液,在中药中常称为药露或露剂。
3、价廉易得。
第二节 溶剂和附加剂—常用附加剂
(四 )
防腐剂 (perservative) 防腐的重要性 防腐措施
防止环境污染 防止原辅料的污染 添加防腐剂
防腐剂的要求:
(1)在抑菌浓度范围内对人体无害、无刺激性、内服 者应无特殊臭味
(2)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能达到防腐需要的浓度

第一节 概述----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准则)
溶液型液体制剂应澄明,乳浊液型或混悬液型 制剂应保证其分散相粒子小而均匀,振摇时可 均匀分散。 浓度准确。 口服制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应无 刺激性。 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久贮不变。 包装容器大小适宜,便于病人服用。

第一节 概述----分类

其他:抗氧剂、络合剂、等渗调节剂、
pH调节剂等
第三节 低分子溶液剂
定义
小分子药物分散在溶剂中制成的均匀 分散的液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溶液剂
溶液剂 (solution) 系指化学药物(非挥发性药 注意事项:溶解慢的药物,采用粉碎、 物)搅拌、加热等措施;易氧化药物可加抗 的内服或外用的均相澄明溶液。 制法 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氧剂;挥发性药物在最后加;溶解度小 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再加其他药物; 例:复方碘溶液(碘化钾的作用,加入顺序) 难溶性药物可加助溶剂等。 注意事项(考虑药物的溶解性能、稳定性等)
(3)不影响制剂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也不受制剂中 药物的影响
(4)对大多数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防腐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和抗微生物性质稳定,不易 受热和PH值的影响,
(6)长期贮存应稳定,不与包装材料起作用。
第二节 溶剂和附加剂—防腐
常用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 苯甲酸及其盐 山梨酸及其盐 苯扎溴铵 醋酸氯己定 其他
第一节 概述
定义
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 制剂,可以供内服或外用。
分散相----固体、液体或气体药物
分散介质 ---- 液体(水、乙醇、油
等)
第一节 概述----特点
特点(与固体制剂(散剂、片剂等)相比):
分散度大,吸收快,迅速 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皮肤、粘膜和腔 道给药。 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 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缺点:化学稳定性差;以水为溶剂者易发生水 解或霉败;非水溶剂的生理作用大、成本高, 且有携带、运输、贮存不便等缺点。
低分子溶液剂----分 子或离子分散
高分子溶液剂----高 分子化合物分散 溶胶分散体系
胶体溶液型液体 制剂
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粗分散体系 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溶剂----分散介质
常用溶剂
化学性质稳定、不影响主药的作用和含量测定、 毒性小、成本低、无臭味且具有防腐性等。 极性溶剂 水(water) 甘油(glycerin) 二甲基亚砜(DMSO)
(isopropylmyristate)
第二节 溶剂和附加剂—常用附加剂
(一 )
增溶剂 (solubilizer) (二) 助溶剂 (hydrotropy agent) (三) 潜溶剂 (cosolvent)
潜溶剂(cosolvent)
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 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 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 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氯霉素+水=0.25% 20% 水 +25% 乙醇 +55% 甘油 + 氯霉素 =12.5% 氯霉素溶液。
按分散系统分(见下页) 按给药途径分
内服: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混悬剂等。 外用:

皮肤用:洗剂、搽剂等 五官科用:洗耳剂、滴鼻剂、含漱剂、
滴牙剂、涂剂等 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制剂:灌肠 剂、灌洗剂等
分 散 体 系
子均 或相 离分 子散 分体 散系 )( 分 或非 液均 滴相 分分 散散 )体 系 ( 微 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