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十章醛和酮
合集下载
醛和酮幻灯片.pptx
R
R C O + NH2 OH 羟胺 OH
[R C NH OH] -H2O R C N OH
R
R
肟
R R C O + NH2 NH2
肼
R C N NH2
R
腙
第28页/共81页
R R C O + NH2 NHC6H5
苯肼
R C N NHC6H5
R
苯腙
R R C O + NH2 NHCONH2
氨基脲
R C N NHCONH2
3-甲基丁醛 3-methylbutanal
CH3CH2CCH2CH3 O
3-戊酮 3-pentanone
第6页/共81页
CH3CHCHO
CHO
2-苯基丙醛 2-phenylpropanal
COOH
对甲酰基苯甲酸 4-formylbenzoic acid
CH3CHCH2CHO OH
3-羟基丁醛 3-hydroxylbutanal
CHO
第41页/共81页
❖用金属氢化物加氢:LiAlH4或NaBH4,可以把羰基还原为醇羟基,反 应机理是提供负氢离子对羰基进行亲核加成。
-
O
-
OAlH3
OH
H AlH3
C
C
H2O
C
H
H
LiAlH4
CH3CH CHCH2CHO orNaBH4 CH3CH CHCH2CH2OH
第42页/共81页
❖Meerwein-Ponndorf-Verley还原法:在异丙醇铝的存在下,以异丙醇 为还原剂,反应中只还原醛或酮的羰基,而不影响分子中的其他基团。
CH CHO CH2O HOCH2 CH2OH
北大有机课件醛、酮
有机
2019/9/16
有机
O HO HOH2C H
CNH
CN-
CN
HO
H 水解
HO
H
CH2OH
COOH
HO
H
H
OH
CH2OH D-苏阿糖酸(60%)
CN
HO
H 水解
H
OH
CH2OH
COOH
H
OH
H
OH
CH2OH D-赤藓糖酸(40%)
2019/9/16
羰基平面不再是分子的对 称 面 , CN- 从 其 空 间 位 阻 较小的一边进攻羰基碳有 利。
第十章 醛、酮
Aldehyde
• 一、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 二、醛酮的结构 • 三、醛酮的物理性质
• 四、醛酮的化学性质
亲核加成反应
醛酮-活泼氢的反应
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 五、醛酮的制备 • 六、、-不饱和醛酮
2019/9/16
有机
Ketone
羰基 O
carbonyl group
醛羰基 O (RCHO〕 RH
平面构型对试剂进攻的位阻较小,这是羰基具有较
高反应活性的原因之一。
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大,成键电子,特别是p 电子偏向于氧原子一边,所以羰基具有较大的极性。
羰基的极性是使它具有高反应活性的又一重要原因。
2019/9/16
有机
注意:
羰基作为一种不饱和键,与碳碳双键一样,主 要的化学反应是加成。但羰基C=O与C=C在结构有 两个重要的差别:(1)氧原子带有孤对电子;(2)氧 的电负性比碳强。
RO + R ''M g X 无 水 乙 醚R C O g X M H 2 O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章醛酮1
2.5 与NaHSO3 加成
O HO S O
O C + NaHSO3
反应可逆
O
HO S O NaHSO3的亲核性
ONa C SO3H
H+(酸处理)
OH C SO3Na
白色结晶物
醛(芳香醛、脂肪醛) 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以下的环酮
应用:醛或甲基酮的 分析、纯化
3、醛酮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2)
❖ 分析:分子型亲核试剂的特点及与醛酮的加成
•特点分析
H Nu
水、醇、胺
•预测:直接与羰基加成
H OH H OR H NHR H NR2
✓有活泼 H ✓亲核性不强
羰基亲电 性较弱
亲核能 力不强
O C
NuH
可逆
O C NuH
较易离去
•结论:
分子型亲核 试剂难直接 与羰基加成
3、醛酮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2)
•预测: H+存在下与羰基加
成
H+
O
Jones 试剂
Oppenauer 氧化
二、醛酮的制备
❖氧化烯烃
例:
有合成意 义的反应
二、醛酮的制备
3、芳香酮的合成
芳香酮
三、醛、酮的化学性质
性质分析
羰基氧有弱碱性 可与酸结合
R1
R2
C
α碳有吸电子基
H
α氢有弱酸性
碳与氧相连
O
氢易被氧化
C H(R)
羰基碳有亲电性 可与亲核试剂结合
α氢与碱的反应
OR
OR
半缩醛(酮) 一般不稳定
例1:生成缩醛(酮)
CHO
2 CH3OH HCl
缩醛(酮) 碱性和中性中稳定
大学化学(有机物医学)第十章醛和酮.pptx(授课讲义)
H
C H
σ键
O
H
116.6°
sp2
C O
H H
C
δ
+
O
δ
-
H
平面分子
121.7°
甲醛的结构
三、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1. 沸点
正戊烷 乙醚 丁醛 丁酮 Mw 72 72 34.6 72 76 72 80 丁醇 丙酸 74 118 74 141
bp/℃ 36
羧酸 醇 醛、酮 烷烃、醚
氢键
极性
2. 溶解性
甲醛、乙醛、丙酮易溶于水 6个碳以上醛、酮不溶于水
3. 气味
用作香精、化妆品、食品 等,如 O
茉莉酮
福尔马林(40%的甲醛水溶液)
四、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分子中含有活泼的羰基,可以 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亲核加成
OdC C +
d
R (H)
H
α-C及α-H的反应
(一)亲核加成反应
—C=O 与烯键 —C=C— 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能发生 一系列加成反应。但烯烃的加成属于亲电加成;羰基的加 成属于亲核加成。亲核加成是醛酮最为特征的反应。
OH
HCN
R C R'(H) CN -氰醇(-羟基腈)
NaCN + H2SO4
毒性、危险性问题
反应物要求:醛、脂肪族甲基酮和8个碳以下的环酮
1
下列各化合物可否与HCN加成?
A. CH3(CH 2) 2CH O
B.
O
C. C6H 5CH O
O
D. CH3
C CH2C6H5
E. C6H 5COCH 3
实验 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
第十章-醛和酮PPT课件
(5) CH3CHC2CHH3 (6)
OH O
(8)
C CH3
CH3CHC3H OH
-
19
三、氧化和还原反应 1. 氧化反应
醛易被氧化,而酮难氧化。
R C + 2 H [ A g ( N H 3 O ) 2 ] O H R C4 O + 2 A g + O 3 N H 3 + N H 2 O
Tollens试剂——鉴别醛和酮
C3H
-
24
作业: P197 3(与丙酮反应), 8, 9/(1)(3), 12, 13/(1)(3)。 翻译 P16最后一段“If we take……the same carbon atom” P17最后二段 Aldol reaction
练习:鉴别
乙醛 异丙醇
I2/NaOH 淡黄 淡黄 —
2,4-二硝基苯肼 橙黄 — Tollens试剂 Ag Fehling试剂
一、亲核加成反应 nucleophilic addition
机理:R+ - N u-,慢 R O - A +,快
CO
C
R '
R ' Nu
负 氧 离 子 中 间 体
R OA C
R ' Nu
亲核加成反应的难易:
醛比酮活泼。
❖亲核试剂亲核性强弱——亲核性越强,越易反应。
❖醛、酮结构—— C=O所连R基越多,+I效应, 羰基C+;同时空间位阻。不利于亲核反应。
H
练习:如要制备2-甲基-2-丁醇,可用何种羰基化 合物和格氏试剂?
O
OH
C3H CC3H+ C3H C2H MgX
CH 3CCH 2CH 3 CH 3
有机化学——醛、酮、醌ppt课件
醛、酮对氢氰酸的加成反应活性次序
H H
O
O C O > CH3 C H> R
O C H>
O C
H
> CH3CCH3
O
O
>
> CH3
O C
R
>
O R C
R' &g;
C
适用范围:只有醛、脂肪族甲基酮、八 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才能与氢氰酸反应。
练习题
将下列化合物与HCN反应的活性按由大到
小顺序排列:
OH
慢
C
+
C N
快
-
OH C-CN
哪种占优,主要取决于各自中间体的相对稳定性 。
实验事实
(1) 丙酮和氢氰酸反应3-4小时,仅有一半原 料起作用。 (2)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滴氢氧化钾溶液, 则反应可在几分钟内完成。 (3)若加入大量酸,则放置几周也不起反应 。
HCN
H +C N
+
-
实验事实说明羰基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是亲核加成。
RC H S O N a 3 O H
(3)与格氏试剂加成
格氏试剂是较强的亲核试剂,非常容易与醛、酮 进行加成反应,加成的产物不必分离便可直接水解生 成相应的醇,是制备醇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M g X R C O
R H O 2 C O M g X+ + M g ( O H ) C X O H H
R
格氏试剂与甲醛作用,可得到比格氏试剂多一个碳 原子的伯醇;与其它醛作用,可得到仲醇;与酮作用, 可得到叔醇。
反应是可逆的,必须加入过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 溶液,以促使平衡向右移动。 适用范围:只有醛、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原子 以下的环酮才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有机化学第十章醛酮PPT课件
注意事项
在醇氧化制备醛的过程中,应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催化剂 等,以避免过度氧化或其它副反应的发生。
通过醇的氧化制备酮
总结词
醇氧化是制备酮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 钾、硝酸、铬酸等。
详细描述
醇氧化制备酮的反应机理是醇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成羰基, 同时生成氢离子,常用的氧化剂可以将醇氧化成相应的酮, 同时生成水或其它相应的产物。
醛酮还可以用于合成生物活性分子,如激素、维生素等,对生命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05 醛酮的制备方法
通过醇的氧化制备醛
总结词
醇氧化是制备醛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硝酸、 铬酸等。
详细描述
醇氧化制备醛的反应机理是醇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成羰基,常用的 氧化剂可以将醇氧化成相应的醛,同时生成水或其它相应的产物。
亲核加成反应
与氢氰酸加成
酮在氢氰酸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生成相应的羟基腈。
与水加成
酮在水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 相应的醇。
与醇加成
酮在醇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 相应的酯。
亲电加成反应
与溴加成
01
酮在溴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溴代酮。
与硫酸加成
02 醛的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
还原成醇
还原成醇和烃的混合物
在催化剂存在下,醛基可被还原成醇, 如用氢化铝锂(LiAlH4)作为还原剂。
在某些条件下,醛基可被还原成醇和 烃的混合物,如用氢气作为还原剂。
还原成烃
在酸性条件下,醛基可被还原成烃, 如用硫酸铜和亚硫酸氢钠作为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成酸
在强氧化剂存在下,醛基可被氧化成羧基,如用高锰酸钾 (KMnO4)作为氧化剂。
在醇氧化制备醛的过程中,应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催化剂 等,以避免过度氧化或其它副反应的发生。
通过醇的氧化制备酮
总结词
醇氧化是制备酮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 钾、硝酸、铬酸等。
详细描述
醇氧化制备酮的反应机理是醇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成羰基, 同时生成氢离子,常用的氧化剂可以将醇氧化成相应的酮, 同时生成水或其它相应的产物。
醛酮还可以用于合成生物活性分子,如激素、维生素等,对生命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05 醛酮的制备方法
通过醇的氧化制备醛
总结词
醇氧化是制备醛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硝酸、 铬酸等。
详细描述
醇氧化制备醛的反应机理是醇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成羰基,常用的 氧化剂可以将醇氧化成相应的醛,同时生成水或其它相应的产物。
亲核加成反应
与氢氰酸加成
酮在氢氰酸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生成相应的羟基腈。
与水加成
酮在水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 相应的醇。
与醇加成
酮在醇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 相应的酯。
亲电加成反应
与溴加成
01
酮在溴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溴代酮。
与硫酸加成
02 醛的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
还原成醇
还原成醇和烃的混合物
在催化剂存在下,醛基可被还原成醇, 如用氢化铝锂(LiAlH4)作为还原剂。
在某些条件下,醛基可被还原成醇和 烃的混合物,如用氢气作为还原剂。
还原成烃
在酸性条件下,醛基可被还原成烃, 如用硫酸铜和亚硫酸氢钠作为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成酸
在强氧化剂存在下,醛基可被氧化成羧基,如用高锰酸钾 (KMnO4)作为氧化剂。
醛和酮—醛和酮(药学有机化学课件)
+ COCH3
Br2
COCH2Br + HBr
卤仿反应
卤仿反应:如果醛、酮α-碳上有三个氢,三个氢被卤素原子
取代,使得碳碳键极性增大,发生碳碳键的断裂,生成三卤
甲烷和羧酸盐的反应。
O
O
CH3C-R(H)+ 3X2
NaOH
OH CX3-C-R(H)
O
CHX3 + R(H)-C-O
O
O
CH3 C CH3 I2 + NaOH CI3 C CH3 NaOH CH3COONa + CHI3
有机化学/ 醛和酮
醛的特征反应
醛基上氢原子由于受羰基 的影响变得比较活泼,因此醛 具有不同于酮的特殊的反应。 醛能被弱氧化剂——托伦试剂、 斐林试剂氧化为羧酸。
一、托伦反应
托伦(Tollens)试剂是AgNO3与氨水生成的一种无色的 银氨配合物溶液,其中Ag+ 起着氧化剂作用,当它与醛共热时, 醛被氧化为羧酸,而它则被还原为金属银,附着在试管内壁上, 形成光亮的银镜,因此该反应也称为银镜反应。
或浓H2SO4
H
或浓H2SO4 H
半缩醛
缩醛
➢ 半缩醛不稳定,很难分离。 ➢ 缩醛具有双醚的结构,对碱、氧化剂、还原剂稳定,可
以分离出来。
➢ 缩醛在稀酸中易水解转变为原来的醛,合成中可利用此 反应来保护醛基。
一、加成反应
与醇加成 分子内也能形成半缩醛、缩醛。
CH O
干 HCl
OH
H OH O
环状半缩醛(稳定) 在糖类化合物中多见
O
C5 H3C4 H2C3 C2 HC1 H3
CH3 2-甲基-3-戊酮
C H3
有机化学第10章醛酮ppt课件
• 醛酮加成反应的难易主要取决于羰基碳原子上正电 荷的多少以及所连接的烃基的空间位阻的大小。
• 脂肪族酮有两个给电子烷基,同时酮的两个烷基对亲核试剂进攻羰 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比醛的一个烷基大,因而醛比酮更易起亲核加 成反应。
• 在芳香族醛酮分子中,羰基和芳环共轭,使羰基碳原子上的正电荷 部分分散到芳环上,同时芳环一般有较大体积,空间位阻较大,因 而脂肪族比芳香族容易起加成反应。
• 如:丙酮与氢氰酸在无机碱存在下反应,3-4h内只有50%的丙 酮反应,加入少量无机酸,则需几周时间才能建立平衡。但如 果加入少量碱,反应瞬时即可完成。
• 说明亲核加成反应的速度与CN-的浓度有关,进攻羰基碳原子来自 试剂是CN - ,不是HCN
HCN+OH
快
CN+ H2O
质子转移反应
NC + C O
们的通式为CnH2nO,含有一个不饱和度。
一、醛酮的结构
• 羰基是官能团。羰基碳原子为sp2杂化,其三个σ键共 平面,键角接近120°,羰基碳原子和氧原子上的p轨 道在侧面互相重叠生成π键,氧原子上含有两对未共 用电子对。
C
O
CO
• 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大,氧原子周 围的电子云密度比碳原子周围的电子云 密度大,所以羰基是个极性官能团。
C O +HC N C N
慢
CO
决速步
CN
快 C O H+O H 质子转移反应 C N
2.与格氏试剂的加成
• 在格氏试剂的分子中,由于Mg的电正性, 使与其相连的碳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极 易与羰基化合物起亲核加成反应。
CO RM g X
CO M g XH 3 O R
CO H +M g X
• 脂肪族酮有两个给电子烷基,同时酮的两个烷基对亲核试剂进攻羰 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比醛的一个烷基大,因而醛比酮更易起亲核加 成反应。
• 在芳香族醛酮分子中,羰基和芳环共轭,使羰基碳原子上的正电荷 部分分散到芳环上,同时芳环一般有较大体积,空间位阻较大,因 而脂肪族比芳香族容易起加成反应。
• 如:丙酮与氢氰酸在无机碱存在下反应,3-4h内只有50%的丙 酮反应,加入少量无机酸,则需几周时间才能建立平衡。但如 果加入少量碱,反应瞬时即可完成。
• 说明亲核加成反应的速度与CN-的浓度有关,进攻羰基碳原子来自 试剂是CN - ,不是HCN
HCN+OH
快
CN+ H2O
质子转移反应
NC + C O
们的通式为CnH2nO,含有一个不饱和度。
一、醛酮的结构
• 羰基是官能团。羰基碳原子为sp2杂化,其三个σ键共 平面,键角接近120°,羰基碳原子和氧原子上的p轨 道在侧面互相重叠生成π键,氧原子上含有两对未共 用电子对。
C
O
CO
• 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大,氧原子周 围的电子云密度比碳原子周围的电子云 密度大,所以羰基是个极性官能团。
C O +HC N C N
慢
CO
决速步
CN
快 C O H+O H 质子转移反应 C N
2.与格氏试剂的加成
• 在格氏试剂的分子中,由于Mg的电正性, 使与其相连的碳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极 易与羰基化合物起亲核加成反应。
CO RM g X
CO M g XH 3 O R
CO H +M g X
有机化学(下)课件10.4醛和酮的保护和去保护
+ O2
V2O5
O
O
9,10-蒽醌
本节重点及作业
1、α,β-不饱和醛酮的1,4加成
2 、醛和酮的制法
作业:10-10; 10-11; 10-12; 10-14 10-15
CH2=dC+
O + HA
d-
CH2=C-OH A
O 烯醇式重排 CH3-C-A
O 以上反应相当于在HA中引入了 CH3C,-
所以乙烯酮是一个很好的乙酰化剂。
乙烯酮与格氏试剂反应还可以得到甲基酮
R CH2=C=O + RMgX 干醚 CH2=C-OMgX H2O/H+
R 烯醇式重排 CH3-C=O (甲基酮)
2CH3OH
CHO dry HCl
HOH2C
K2Cr2O7 H+
OOC
OCH3 CH
OCH3
H2O
H+
OCH3 CH
OCH3
HOOC
CHO
10.6 不饱和醛、酮
不饱和醛、酮一般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醛和酮
乙烯酮
α,β-不饱和醛 α,β-不饱和酮
10.6.1 乙烯 酮
乙烯酮(ketene) 是低沸点 的无色有毒气体, 能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
制反应条件,可以使氧化停留在生成芳醛或芳酮的阶段。如: 可以用二氧化锰及硫酸作催化剂。
CH3 MnO2
65 % H2SO4
CHO
由于醛比烃更容易氧化,故氧化剂不能过量,分批加入且迅速搅拌
也可以用氧化铬和乙酐或五氧化二钒作为氧化剂:
CH3 + O2
V2O5
CHO + H2O
CH3
-H,易被氧化
醛和酮PPT课件
醛的氧化: 醛容易被氧化为羧酸。
[O] RCHO
RCO2H
氧化剂:KMnO4, K2Cr2O7 , H2Cr2O7 , H2CrO4 RCO3H , Ag2O , H2O2, Br2-H2O ,
07:07:19
第13页/共58页
被Tollens 试剂氧化(银镜反应)
RCHO + Ag(NH3)2+OH
§9-1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CH3CH2CH2CHO 脂肪醛
CHO
脂环醛
CHO
芳香醛
CH3CH=CHCHO 不饱和醛
CH2CHO CH2CHO
二元醛
O CH3CH2-C-CH3
脂肪酮
O O C-CH3
O CH3CH=CH-C-CH3
O
脂环酮 芳香酮
不饱和酮
OO CH3-C-CH2-C-CH3
CH2OH + HCOONa
07:07:19
O CHO
第17页/共58页
醛和酮的还原: 利用不同的条件,可将醛、酮还原成醇、
烃
: 1.2.1 用金属氢化物还原成醇
氢化锂铝或硼氢化钠还原醛得到伯醇,还原酮得到仲醇 (1)LiAlH4还原 LiAlH4是强还原剂,但①选择性差,除不还原C=C、C≡C外,其它不饱和 键都可被其还原;②不稳定,遇水剧烈反应,通常只能在无水醚或THF 中 使用 。
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用途
O
RCH2MgX
无水乙醚
OMgX C
R
H2O
OH C
R
07:07:19
第26页/共58页
此反应是制备结构复杂的醇的重要方法
CH3
CH3
C OH
[O] RCHO
RCO2H
氧化剂:KMnO4, K2Cr2O7 , H2Cr2O7 , H2CrO4 RCO3H , Ag2O , H2O2, Br2-H2O ,
07:07:19
第13页/共58页
被Tollens 试剂氧化(银镜反应)
RCHO + Ag(NH3)2+OH
§9-1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CH3CH2CH2CHO 脂肪醛
CHO
脂环醛
CHO
芳香醛
CH3CH=CHCHO 不饱和醛
CH2CHO CH2CHO
二元醛
O CH3CH2-C-CH3
脂肪酮
O O C-CH3
O CH3CH=CH-C-CH3
O
脂环酮 芳香酮
不饱和酮
OO CH3-C-CH2-C-CH3
CH2OH + HCOONa
07:07:19
O CHO
第17页/共58页
醛和酮的还原: 利用不同的条件,可将醛、酮还原成醇、
烃
: 1.2.1 用金属氢化物还原成醇
氢化锂铝或硼氢化钠还原醛得到伯醇,还原酮得到仲醇 (1)LiAlH4还原 LiAlH4是强还原剂,但①选择性差,除不还原C=C、C≡C外,其它不饱和 键都可被其还原;②不稳定,遇水剧烈反应,通常只能在无水醚或THF 中 使用 。
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用途
O
RCH2MgX
无水乙醚
OMgX C
R
H2O
OH C
R
07:07:19
第26页/共58页
此反应是制备结构复杂的醇的重要方法
CH3
CH3
C OH
有机化学第10章醛、酮及亲核加成反应
CH3
CH3 OC2H5
C
+
CH3 OC2H5
O HCOC2H5
O MeC
HOCH2CH2OH
CO2H
H+,
O O
Me
O O
Me
CH2OH
H2O HCl
O MeC
CO2H
1. LiAlH4 2. H2O
CH2OH
二、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醛或活泼的酮(脂肪族甲基酮及少于8个碳原子的脂环酮) 在室温下与过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40%水溶液)溶液一 起振荡,不需加任何催化剂反应即可生成-羟基磺酸钠 盐.
第一节 醛、酮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醛、酮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C=O)
O R
H
醛
-CHO 醛基
O
R
R'
酮
>C=O 酮基
分子中的烃基(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醛、酮分子 中的烃基可以是直链的或是环状的,脂肪的或芳香的。
一、羰基的结构
CO
CO
碳原子SP2杂化轨道与另外三个原子以键结合的,所以这 三个键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键角约为120°。
=O + HNO 3 V2O5 HOOC(CH 2)4COOH
二、坎尼扎罗反应
不含-H的醛在浓碱作用下,一分子醛被氧化成酸, 而另一分子醛则被还原为醇,这是自氧化还原反应,也 叫歧化反应或康尼查罗(Cannizzaro)反应。
Cl
R
C=O
R
> Ph CH3
C=O
> Ph Ph
C=O
一、与醇的加成
醛在干燥氯化氢气体的存在下,可与醇发生加成反 应,生成半缩醛,半缩醛不稳定,会分解为原来的 醛,若有另一分子醇存在,半缩醛将与之失水生成
《醛和酮教学》课件
醛和酮具有致癌性,长期接触可 能导致癌症
醛和酮具有挥发性,容易扩散到 空气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危害
醛和酮的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前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和 口罩等防护用品
操作过程中保持通风,避免吸入 有害气体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醛和酮,如有 接触应及时清洗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确 保安全无隐患
醛和酮的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眼镜和口 罩,避免直接接触
保持通风,避免长 时间接触
使用防护手套和防 护服,避免皮肤接 触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
醛和酮的应急处理方法
立即离开事故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
皮肤接触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后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酮的还原反应: 在催化剂作用下, 酮被还原为醇
反应条件:催化 剂、加热、加压 等
反应产物:醇
应用:合成有机 化合物、药物合 成等
氧化反应
酮的氧化反应: 酮在空气中可 以被氧化为羧
酸
氧化剂:常用 的氧化剂包括 氧气、过氧化
氢等
反应条件:通 常在加热或光 照条件下进行
产物:酮的氧 化产物为羧酸, 如丙酮氧化为
亲核加成反应
反应类型:亲核加成反应
反应条件:碱性条件下
反应产物:加成产物
反应机理:亲核试剂进攻羰基碳,形成碳负离子,然后与亲核试剂结合生成加成 产物。
醛的亲电加成反应:醛与亲电试剂 (如HCN、H2O、HBr等)发生 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亲电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条件:醛的亲电加成反应 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以促进羰 基碳原子的亲核性。
醛的化学性质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课件10
(1)醛、酮与格氏试剂的加成
*1 两个副反应。
不发生正
常反应的 酮主要发 生“烯醇 化”和 “还原”
两个副反 应。
O
== =
(CH3)3CCC(CH3)3 + C2H5MgBr O
加成产物 80%
(CH3)3CCC(CH3)3 + CH3CH2CH2MgBr
加成产物 30%
O
(CH3)3CCC(CH3)3 + (CH3)2CHMgBr
加成产物 0%
若用烷基 锂代替格 氏试剂, 可以发生 正常的加 成反应。
O (CH3)2CHCCH(CH3)2 + (CH3)2CHLi
[(CH3)2CH]3C-OLi H2O
[(CH3)2CH]3C-OH
*2 醛、酮的极限构象式
O M
S L
R
(1)交叉式
O
M
L
SR
(2) R-S重叠
O L
M
S R
醛的氧化
C=C–C=O
(1)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 (2)碳氧双键的亲核加成 (3),-不饱和醛酮的共轭加成 (4)还原
二 羰基的亲核加成
1 总述 2 羰基与含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3 羰基与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 4 羰基与含氧亲核试剂的加成 5 羰基与含硫亲核试剂的加成
1 总述 (1)反应机理
碱催化的 反应机理
与羟基或氨基的氢原子以氢键缔合,倾向于以重叠 式为优势构象形式存在。
第三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
由于羰基的偶极矩,增加了分子间的吸引 力,因此,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 烷烃高,但比醇低。醛酮的氧原子可以与水形 成氢键,因此低级醛酮能与水混溶。脂肪族 醛酮相对密度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 于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金属化合物反应
O NaCCR RCC CR'
O 1R'MgX 2 H2O RC R'
O
C6H5CdCl or (C6H5)2Cd RCC6H5
R’2CuLi
O RC R'
O
O
-H+
+ CR
AlCl3 低温
Cl-
CR Cl O
CR
2 由羧酸制备
ArCOOH
H2O
R’Li
O
R’Li
ArC-OLi
OL i Ar -C -OL i
二 系统命名法(参见第一章)
O CH 3CC H 2CH 2CH O
4-氧代戊醛
OO CH 3CC H CCH 3
CH 2CH =CH 2
3-烯丙基-2,4-戊二酮
O
环己酮
O
CH O
2’-氧代环己基甲醛
第二节 醛酮的结构
1 C=O双键是由一个键和一个键组成的。 2 C=O是一个极性基团,具有偶极矩。 3 当羰基的位有羟基或氨基存在时,羰基氧原子可
OS
L
M R
(5)交叉式
O L
M
S R
(3)交叉式
O
S
M
LR
(6) R-L重叠
R与L、M、S 之间的相互作 用大于羰基氧 与L、M、S 之间的相互作 用。所以,三 个交叉式中 (3)最稳定。 三个重叠式中 (6)最不稳 定。
OO (C H 3)2CH 2C C 2C H C H (2)H 2CO 2H 5C
四 异丙苯氧化重排-重要的工业制法
+ CH3CH=CH2 AlCl3
CH(HC3)2
O2
自动氧化
C(CH3)2 H+ O OH
C(CH3)2 -H2O O OH2
+
C(CH3)2 O+
重排
+ O CC ( H 3)2
亲核加成 氢化还原
一 醛酮的结构与反应
O
CCH
H
-活泼H的反应 (1)烯醇化 (2) -卤代(卤仿反应) (3)醇醛缩合反应
醛的氧化
C=C–C=O
(1)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 (2)碳氧双键的亲核加成 (3),-不饱和醛酮的共轭加成 试剂的加成 3 羰基与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 4 羰基与含氧亲核试剂的加成 5 羰基与含硫亲核试剂的加成
+ O
CC ( H3)2 H2O
亲核加成
+OH2 -H+
O CC ( H3)2
OH O CH(HC3)2 C-O键断裂
_
+
O+
(CH3)2C=OH
质子转移
OH + (CH3)2C=O
第六节 醛酮的反应 一 醛酮的结构与反应 二 羰基的亲核加成 三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四 共轭不饱和醛酮的加成和还原 五 -活泼氢的反应 六 醛酮的氧化
R'CH=HCCR'
H+
*4
OH
-H2O
SOCl2
(n-C4H9)2CuLi
KMnO4
OO HOC(CH 2)4COH
OO n-C 4H 9CC (2H )4C4C H 9-n
O
O
*5
O
C2H5OH
OC 2 H 5
SOCl2
OH
O
O
OO ClC C(H 2)2COC2H5
[(CH3)2CHCH2CH2]2Cd 无水乙醚
炔烃
1 氧化 3 傅氏酰基化
芳烃
2 卤化-水解 4 加特曼-科赫反应
醇
1 氧化 2 频哪醇重排
醛 酮 氧化
取代
羧酸
羧酸衍生物
还原
乙醛和丙酮的工业制备
二 用羧酸、羧酸衍生物制备
1 由酰 卤制备
还原
H2/Pd-BaSO4硫-喹啉(罗森孟法)
LiAlH(OBu-t)3
RCHO
RCHO + HCl
O RC Cl
(1)醛、酮与格氏试剂的加成
*1 两个副反应。
不发生正
常反应的 酮主要发 生“烯醇 化”和 “还原”
两个副反 应。
O
== =
(CH3)3CCC(CH3)3 + C2H5MgBr O
加成产物 80%
(CH3)3CCC(CH3)3 + CH3CH2CH2MgBr
加成产物 30%
O
(CH3)3CCC(CH3)3 + (CH3)2CHMgBr
加成产物 0%
若用烷基 锂代替格 氏试剂, 可以发生 正常的加 成反应。
O (CH3)2CHCCH(CH3)2 + (CH3)2CHLi
[(CH3)2CH]3C-OLi H2O
[(CH3)2CH]3C-OH
*2 醛、酮的极限构象式
O M
S L
R
(1)交叉式
O
M
L
SR
(2) R-S重叠
O
L
S
MR
(4) R-M重叠
R
OH Ar -C -OH
-H2O
O Ar C- R
R
ArCOOH + R’MgX
ArCOOMgX + R’ H
3 由酰胺和腈制备
ArCN -H2O
O Ar CN H2
NMgBr
NH
-C10H7MgBr ArCC10H7-n H2O ArCC10H7-n H+
H2O
Cl
HCl
SnCl2
ArC=NH
本章提纲
第一节 醛酮的命名 第二节 醛酮的结构 第三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醛酮的光谱特征 第五节 醛酮的制备 第六节 醛酮的反应
第一节 醛酮的命名 一 普通命名法
醛按氧化后生成的羧酸命名,酮看作是甲酮的衍生物。
CH3CH2CHO 丙醛
CH2=CHCHO 丙烯醛
O CH3CCH2CH3
甲基乙基甲酮 (甲乙酮)
第四节 醛酮的光谱特征
羰基的红外光谱在1750-1680 cm-1之间有一个非常强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CHO中的C-H键在2720 cm-1区域有 一个非常特征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当羰基与双键共轭, 吸收向低波数位移。
其它参见第八章
第五节 醛酮的制备
一 制备概貌
1氧化 2直接醛基化
烯烃
1 水合 2 硼氢化-氧化
ArCH=NH
H2O
O ArCC10H7-n
ArCH=O
OH
PCl5
ArC=NH
三 醛酮制备实例
*1 CH3
CN SnCl2/HCl CH 3
无水醚
*2
COOH + 2CH3Li
H2O
CH=NH
CH3
H2O
CHO
O CCH3
O
Cl O
O
*3
Lewis酸 R'ClC+RCHH =2C
R'CH-HC2CR' Na2CO3/H2O
与羟基或氨基的氢原子以氢键缔合,倾向于以重叠 式为优势构象形式存在。
第三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
由于羰基的偶极矩,增加了分子间的吸引 力,因此,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 烷烃高,但比醇低。醛酮的氧原子可以与水形 成氢键,因此低级醛酮能与水混溶。脂肪族 醛酮相对密度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 于1。
1 总述 (1)反应机理
碱催化的 反应机理
C = O N u -
N u H + CO -
N u C
OH
酸催化的 反应机理
C=O + H+
Nu C
OH
[
+ C=OH
+ CO - H
Nu-
(2)醛、酮的反应活性
R C=O > R C=O > Ar C=O
H
R'
R'
2 羰基与含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1)与格氏试剂的加成 (2)与HCN的加成 (3)与炔化钠的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