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学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医学模式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新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的改革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教育

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的医学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医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我们医生的要求。我们需要改革医学教育把学生培养为优秀的医学人才,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改变传统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医学的教育的现状,完善人文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加强人文社会实践、丰富人文教学方法、改革人文考核形式等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医学模式文人教育教学改革

前言

随着医疗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疾病研究的深入,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人类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已经势不可挡。新世纪的医疗卫生工作将面临着变革的挑战,为了加快变革的步伐,培养推动医学模式变革的年轻医学人才,如今的医科院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适当的心理素质、有爱心、同理心,责任心,良好的沟通技能,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医学教育改革,重点是加强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沟通学知识方面的能力。

一、新的医学模式对医生提出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分析问题,以及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广博的知识,对已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并且有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医学是一门增进人类健康的科学,通过预防和治疗疾病,减轻人们生命过程中的痛苦,延长人类的寿命。医学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一个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命体,。因此,对于人的生命的关注,既要关注人的生物性,也要关注人的社会性,特别是人的心理。在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被当成是一个没有思维和情感的生物体,医生只看症状,只根据症状用药和决定手术方式,而很少考虑患者对医疗方式的认同以及病因背后的社会因素或是心理因素,仅仅是在生物学水平上,缓解了病人的症状,却不懂得关心病人,帮助病人解决社会上、心理上的问题[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生活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如何了解患者的认知和情绪障碍,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是每一位医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功。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以及心理辅导能力,并且要从大学阶段开始培养。医学教育,也要从重点教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转变到教会学生掌握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并且熟练地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医学教育方法的不足

现阶段的高等医学教育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以学科为中心,分科教育为方法,逐阶段地施教。现在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伦理学已经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大三学生,一名亲历者,我觉得由

于学时的限制,这些学科主要介绍课程的概况,几乎没有实践活动,学生们对它们缺乏兴趣;由于学分较低,学生们很少重视它们,尽管有开课,但是学生们不是逃课,就是上课玩手机或是看其他的专业课来打发时间,在课上,学生们学到的东西屈指可数。这三个课程中,唯有医患沟通学有四次实践课,主要是角色扮演,根据同学们的反馈,大家一致觉得通过角色扮演以及老师的评价,我们能过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这比在课堂上听枯燥乏味的理论要有趣的多。往届学生,在考试结束后,书本就几乎被搁置了。如何在临床实践当中应用心理学,沟通学,伦理学的知识,提高和患者的沟通能力,老师很少教,更多的是不知如何教。心理学教研室一般是独立的教研室,教员只具有教学职能,而不具有医疗职能,缺乏临床经验,要教会学生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只能是纸上谈兵。其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学完这些课后仅对医学心理学的知识略知一二。在学生的整体素质当中,缺乏对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沟通学,伦理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只有对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沟通学,伦理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并掌握熟练的运用技巧,才能更好、更有效、更合理地采用生物学方法,进行有效的临床工作,为患者解除痛苦,做一个好医生。现阶段的医学模式培养下的医科大学生毕业后仍然只能够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当医生,尽管他们有重视患者社会心理的意识,但是他们却不懂得其中的技巧,他们的表现离现代社会对医生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新医学模式下医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医学的发展,从来都是和社会经济生活分不开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健康也成为了近几年的主旋律。程湘,陈正琼,谢荣凯在临床开展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治疗方式的认知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有自己的认知,对治疗方式也有自己的要求。有时,患者所提的要求,和教科书上所写的治疗原则不相符,有时,患者的病情,书本上并没有明确的写着该如何治疗,那么,如何想为患者所想,急为患者所急,为患者确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就成为临床医生要面对的问题[3]。因此,要求医生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以及信息整合处理能力,不但能够对患者的生物学症状进行检查诊断,还要能够对患者的认知和情绪充分知晓。在确定诊疗方案时,与患者进行足够有效的沟通交流,最大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个人治疗方案。医生的医疗工作也受患者经济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讲,其“性价比”不同。因此,在为患者确定治疗方法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使患者得到最高的“性价比”服务和满意的治疗结果。只有在诊疗过程当中,关注了患者的生物学症状、患者的认知和情绪状态、患者的社会经济状态,综合三方面的情况后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身心同治,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改革医学教育方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目前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符合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基础到l临床的规律,贯穿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绝大部分课程只介绍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新医学模式以人为本,身心同治,对医学教育提出了如下的要求:①更新教材。现有教材当中,介绍治疗方法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有何特点,包括效率多高、可能的并发症、复发率等等,缺乏相应的介绍,造成医生对患者介绍治疗方法时无据可依,不能够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②建立个性化治疗方法。患者的要求,也是确定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医疗模式在治疗方法的确定上,根据患者的生物学方面因素,而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满足患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