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
摘要:本文从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方面探求老舍小说独特的艺术个性。

分析了他对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二者有不同的侧重,传统文化批判重在对落后国民性的展示,西方文化批判重在对病态的市民性格作揭露。

关键词:老舍;小说;文化批判
引言
老舍传承新文学启蒙精神,继续弘扬鲁迅开拓的“国民性批判”的宏大主题,其小说最终精神指向落在“人”身上。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传统文化的丧失,老舍怀着复杂的心情,惋惜、无奈;但更多的是站在世界先进文化的高度,对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批判,另一方面,他也批判了西方文明中金钱、物欲对人的心灵的腐蚀。

老舍小说中的文化批判远远大于文化认同,从而使老舍小说文化批判力量远远大于其他作家。

老舍对市民的批判是通过发掘形成市民性格的文化系统来达到的,文化在老舍那里是充当精神批判的武器。

文化批判不过是手段,而通过批判揭示市民性格,并进而揭示国民的劣根性才是最终目的。

老舍的这种文化批判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即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但这两种文化批判的侧重点不同,传统文化批判重在对落后国民性的展示,西方文化批判重在对病态的市民性格作揭露。

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曾经哺育了生息在中华大地上的世世代代的人们,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并常常在民族、历史的严重危机关头转化为一种不可摧毁的力量。

但是,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断地利用自己掌握的话语权在传统文化中加进去许多糟粕。

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于封建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也毕竟显出“老相”,逐渐丧失阐释当代问题的能力。

老舍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可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加以审视:
(一)、饮食文化的弊端和病态
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

关于“饮食”的民情风俗颇具民族特色。

不仅“食”的制作方法繁多复杂,不厌其精,而且关于“食”的礼仪内容也十分讲究。

中国人的吃一直是老舍不吝笔墨之处,从老舍对北京人饮食风俗的一篇篇速写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食存在的种种弊端。

《老张的哲学》中,进饭馆吃饭要“过五关,斩六将”,“二簧唱罢,点酒要菜,价码小的吃着有益也不点,价钱大的吃了泻肚也非要不可。

酒要外买老字号的原封,茶要泡好镇在冰箱里。

冬天要吃鲜瓜绿豆,夏天要隔岁的炸年糕。

酒菜上来,先猜拳行令,迎面一掌,声如狮吼,入口三盃,气贯长虹。

请客的酒菜屡进,惟恐不足,作客的酒到盃干,烂醉如泥。

这是第四关。

押阵的烧鸡或闷鸡上来,饭碗举起不知往哪里送,羹匙倒拿,斜着往眉毛上插。

然后一阵恶心,几阵呕吐。

吃的时候没尝出什么滋味,吐的时候却节节回甘。

”[1]
老舍的描写揭示出了中国人在吃上的弊端:不卫生,死要面子活受罪,虚伪以及为口欲过旺而造成身心麻木。

但这还不是主要的,老舍在对吃这个问题上根本性要表达的,是“吃”的社会功能所产生的后果,老舍在他的作品中,差不多写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饭馆,在他笔下,请客吃饭不仅成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会交际手段,更成了宣泄无聊,策划阴谋的固定仪式,在老舍的一系列作品中,从瓜分权力到策划学潮到性变态发泄,无一不是在餐桌上进行的,不能把这些仅仅看做一种偶然,正是这类偶然频繁地出现,才真正体现了中国“民以食为天”的民生观,老子说过:治大国者曰烹小鲜。

吃在人类的生活中原本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需要,而在中国竟然独具巨大的社会政治功能,这种有关民族性格关系的奇观所暗示的问题并非那么简单。

老舍以极富幽默意味的笔调所展示的“食文化”,在其诱人的外衣下,掩盖着问题的另一面,即是把“民以食为天”的“食”,从自然的生存意义上分离出来,“食”的好坏高下,成了权力、地位、身份的标志,成了生命的价值体现,因此而不断被充实、完善、丰富、发扬。

这种被世世代代的智慧凝聚而成的享乐性文化的畸形发展,可能把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消磨在觥筹交错之中而不知自拔。

老舍正是站在民族忧患立场来剖析“食文化”的负面危险的。

(二)怯懦、隐忍的思想观念和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四世同堂》不失为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检讨书。

祁老人是一个拥有四世同堂之家的老寿星,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深入到他的骨髓里,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于一身,在他身上明显地表现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他生活在既定的模式里,在这个传统的文化圈中,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他的经验,他的规矩。

当侵略者的炮火已经烧到中国大地时,他还说不清战争的根由,他认为芦沟桥事变不过是日本人看上了桥上的石狮子。

他没有反抗,而只是消极的防御:“只要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2],只消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足以消灾避祸。

即使整个民族都卷入战争,对于他,也不过像是一种遥远的市声。

这里,老舍给我们活画了一个灵魂,其一举一动是那么荒唐可笑,难道用口破缸堵住门就可以相安无事了吗?难道预备了三个月的粮食和咸菜
就可以抵抗侵略者了吗?无论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始终谨奉“知足保和”的古训。

这里,老舍把祁老人的不反抗的原因揭示得淋漓尽致,他生活在既定的封建伦理文化中,他与现实打交道,完全按照“传统”的模式和规范,不管时代发生了哪些变化,因此,才表现出这样的荒唐可笑之举。

老舍通过对祁老人的对传统的固守不放的愚昧守旧的性格的表现,揭示了中国近代时期封闭、贫困、落后的根源,具有重大的文化批判意义。

(三)无为混世、乐天知命的文化惰性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自然封闭的小农经济产生出了不紧不慢、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方式;加之在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又被奉为人格美学理想的极致,导致了安于现状、缺少竞争感、不思进取的意识出现。

《赵子曰》描写的就是北京钟鼓楼后面天台公寓的一群大学生荒废学业、爱慕虚荣、无所事事、沉溺酒色、不思进取的生活。

赵子曰是作家着力描写的主人公,他生活、学习没有确定的目的,在什么事上都不专心致志,性格软弱,没有主意,而且目光短浅、无能,对现实毫无能力。

五光十色的世界使他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而他又喜欢紧跟时代,在外表模仿一切外国东西。

他认为:“改造中国是件容易的事,只需大总统下一道命令:叫全国人民全吃洋饭,穿洋服,男女抱着跳舞。

”[3]赵子曰可谓是那个时代的“多余人”,他既是传统的纨绔子弟,又是仰慕西方又不懂西方文化的“闲人”,是个时代的落伍者。

《二马》中老马则懒散挥霍,卑琐怯懦,中庸迷信,整日得过且过,贪图舒适,成为伦敦的“第一个闲人”。

他不理解像伊牧师这样六十多岁的人完全可以十分充裕地依靠退休金生活,却还要写什么书。

与老马这样的老派市民相比,英国人则勤勉好学,独立务实,不断探索。

当然这与西方崇尚自由、民主与理性,强调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有关,而这正是中英两个民族文化人格的差异。

(四)官本位的文化终极关怀
在传统文化中,整个社会趋向于对权力的向往,所谓“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正是这种权利意识的反映。

长期以来,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已经把官本位思想积淀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意识中,这甚至作为一种文化语境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并在每一个适时的时候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系统展示出来。

于是,做官成为了许多中国人心中最终的生命追求,因为做官就意味着有许多特权,意味着地位显赫,可以光耀门楣。

《老张的哲学》中老张在聚敛了财富之后,开始懂得了不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他就不能取得统治地位。

他认为经商没意思,是用臭汗挣钱,而一当官不用下力气就什么都有了。

《赵子曰》中赵子曰也想做官。

《二马》中的马则仁也是个官迷,他觉得做官是最体面的事,能到衙门上班,是唯一能说得出口的工作。

“为什么活着?为作官!”[4]老舍借李子荣的口说出了:“中国人不把官迷打破,永远不会有出息!”[5]老舍清醒地看到这种官本位思想正是导致国家贫弱及遭人歧视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人也只有打破这种思想才能发展自己,振兴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