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际冲突》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中的选项

——读《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五版)

一、本书简介

小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的《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是国际政治学的经典之作。至2005年,该书已经出版五版。本书要解答的中心问题是,世界政治中是否存在着永久的冲突逻辑。全书在阐述理论的同时,还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作者力图避免如政治家一样孤立与沉迷于抽象概念的迷津之中,也希望避免如历史学家那样在叙述事实的时候无法得出所遵循和隐藏的原则。作者试图往返于历史和理论之间,真正达到理论与历史对话。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章是对国际关系理论框架的建构。第二部分(三到五章)利用理论工具具体分析影响二十世纪的三次冲突:一战、二战、冷战。最后一部分,分析并预测了冷战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冲突。本书的亮点是作者对国际冲突三个层面的分析以及对反事实推理的应用。本文将选择性地对本书特色进行介绍。

二、对历史与选择的思考

国际政治从伯罗奔尼撒战争算起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国际政治确实有某些方面一直延续着。均势、同盟、战争、妥协、安全困境等一直存在于国际政治中。这些不变的因素会比较符合吉尔平(Robert Gilpin)的说法,“从根本上说,今天的国际政治同修昔底德所描述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区别”。国际政治的某些东西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毫无疑问,国际政治存在着一个冲突的逻辑,国际冲突的历史表现出延续性。但跳出这些因素之外,国际冲突的历史又会表现出变迁性。正如作者所说:“修昔底德不需要担心核武器、臭氧层或者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因此,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政治是一个由延续性和变迁性构成的奇异混合体。

历史发展的轨迹是否是不可改变的呢?我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崇信始终控制着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脚步。历史事件既然已经发生,就一定要被追根溯源。历史学家在记录历史的时候是将历史进行概括并总结原因,推导出历史的必然性。在对历史进行反思的时候,很多观点都不自主地陷入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最终结局的模式。而很多历史的结局并不是由一开始的情况决定的。对历史反思的无限追溯往往滥用了历史不可重复的性质。

约瑟夫·奈认为,历史在长线中是可以选择的,所谓的冲突不可避免,只是在冲突爆发前不久产生的现象。历史上的冲突双方往往都会陷入“囚徒困境”,双方对安全的追求就有如两个囚徒间的博弈。双方在彼此缺乏交流的情况下,很可能获得更多的“刑罚”。但这只

是极可能的情况。如果双方都做出对自己次优的选择,在博弈中达成合作,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就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如果不是雅典在关键的时候添加一些燃料的话,那么战争的火星也可能熄灭掉。战争和冲突并不是人为力量不可以左右的,而是人们一系列错误选择的结果。人创造历史,但并非随心所欲,选择的可能性正是自由主义思想的精髓。

小约瑟夫·奈继承了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Waltz)的层次分析法,从个人、国家、国际体系三方面来理解国际冲突。影响各国战略选择的因素在以上三个解释层面上都有分布,奈更重视将三个层次的分析结合起来。个人层面的分析是三个分析层次中最不确定性的。个人对国际形势的作用有时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在国家文化传统中专制独裁影响较大的地方。国家层面的选择是外在的国际体系变动的重要内在原因。国际体系则是分析层次的最外层,制约着前两个分析层次的解释。

为了更好地分析历史上是否存在永久的冲突逻辑,约瑟夫·奈用“反事实推理”进行剖析。反事实推理是一种确定因果关系的思维试验,将历史变为“不确定的历史”。反事实推理是国际政治研究的“实验室”。通过在思维中设定与历史事实相反的条件,假定某个因素没有发生,或者以相反的方式发生,事件将如何发展,以此来推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分析对不可重复发生的事件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但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在书中,作者设立了反事实推理的四个标准:合理性、相近性、理论性和真实性以保证反事实推理的严谨。历史在符合上述标准的情况下,可以恰当地进行类比。

奈在层次分析和反事实推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选择的漏斗”模型。如对一战起源的分析被应用在三个分析层面上。国际体系层面上的原因是德国的崛起和同盟体系的僵化。国内层面的原因是衰落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内部危机,德国的内部的政治问题。个人作用的原因被归结于领袖的平庸。但战争是否不可避免,作者将导致战争的原因根据时间上的远近放入深层原因、中层原因、突发原因。深层原因是均势结构的变化,国内政治体系的变化。中层原因是德国的政策、和平自满情绪及领导人的个性。突发原因就是费迪南大公遇刺。深层、中层原因无法避免,但突发事件是否一定产生。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事实推理。假设没有突发事件,一战就很有可能因为形势的变化而避免。对一战能否成为世界大战,作者也运用反事实推理,得出一战可能不会造成如此大破坏的结论。同样,反事实推理分析也被运用到对二战及冷战起源的分析。

作者认为,历史的发展不是沿着必然的路线前进的,历史的发展取决于道路的选择。正像一个漏斗一样,是双方的选择使双方的自由度发生变化。如果双方都陷入不可知的安全困境当中,双方选择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能做出的选择也就极可能使战争越来越近。如果出现可能避免战争和冲突的情况,那么双方就不会在漏斗的底端正面碰撞,而是会增大双方选择的自由度。

但在作者的冲突分析中,斗争双方为什么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了通向冲突的选项而没有选择一条可以避免冲突的道路?是什么因素推着他们一步步地走向冲突?冲突真的能避免

吗?这些问题只有从作者所说的“深层原因”和“中层原因”中去找。假如罗斯福活着,美苏的自由度就会变大,但能否让这两个大国避免冷战而实现合作呢?在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上,“一山不容二虎”的国际体系原因就成了主导原因,领导人的选择,国内的选择也会屈从于这个主因。但个人与国家层面的分析对冷战强度变化原因的解释起作用。漏斗模式的解释效力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是产生于特定于一点的选择的影响。再者“漏斗”中的选择也有困境。如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所说,“任何一个选择都会挤压其他选项的空间。”“选择余地最大时,能掌握的信息往往最少;等采集到足够的信息时,抉择的空间却已荡然无存。”理论并非万能,它只是给了我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结语

本书是一本国际政治教材,更关注理论的综合性,兼收并蓄。第五版新书增添了新材料、新内容,并深入分析了软权力。本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基于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补充以建构主义方法。现实主义重视历史延续性,而自由主义重视历史变迁性,建构主义的方法用于弥补理论解释历史的不足。

当今,现实主义的分析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理解国际冲突不能仅靠现实主义一种解释模式。约瑟夫·奈在书中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理论工具,但作者要让人们看到现实主义的不足,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当今的国际政治是一个自助体系,无政府状态实际是国家建构的,不是本来就有的。作者指出了国际交往中相互交流和信任的重要性。只有加强互信,才能真正地避免冲突。本书对理论和历史的结合做了有益的尝试,但理论和历史真正结合还有很多困难。作者把历史当成解释理论的工具,难以避免根据理论裁减历史。理论只是一种方法,并非万能。不管有多少理论的套合,理论都不能代替历史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