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货币需求【VIP专享】
第9章货币需求

经济体制对微观主体货币需求行为的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货币需求主要是规模变量的 函数,机会成本变量作用不大。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不同。 企业支配的货币资金也不同。
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适应物价 增减幅度在名义上增减的货币需求,亦即用货 币单位来表示的货币数量,通常以Md表示。 – 名义货币需求与价格的涨跌按同比例变动, 用公式表示:即Md=PQ/V
传统货币数量论
欧文•费雪1911年《货币的购买力》 中提出的交易方程式是货币数量 论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它 原本是一个恒等式,在一定条件 下反映了货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 系,体现了宏观货币需求量。
费雪方程式
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全部商品交易量。若M 为流通中的平均货币量,V为货币的平均流通 速度,则有交易方程式:
马克思
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
执行流通手段币 职量 能 的商货品价格总 同名货币的流
传统货币数量论
早期的传统货币数量论研究的是名义国民收 入和物价的关系,不是直接研究货币需求。
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和《赋税论》中均 关注过货币的多少对经济的影响;亚当•斯密 认为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每年所流通 的商品价值量;约翰•穆勒认为货币只不过是 便利交换的工具,货币的价值由其供求决定。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 收入的分配结构。
➢ 在收入量既定时, 收入的分配结构不 同,将影响持币者 的消费与储蓄行为。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 货币流通速度。一般而言,货币流通速度越快, 单位货币所实现或完成的交易量就越多,完成 一定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货币就越少;反之,则 越多。
➢ 信用的发达程度。一般情况下,一国信用的发 达程度与货币的需求成负相关变动。因此,信 用制度和信用工具越发达,对货币的需求量就 越少;反之,则越多。
第9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
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 关系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扩大资产业务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 行特有的权利。中央银行任何资产业务的扩张 均会有商业银行存款准备和通货发行与之相对 应。
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向银行体系提 供基础货币的途径
金额为1000元的中央银行支票委托A银行收款。 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00元, 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1000元。
信用货币派生倍数的推导
以ΔD表示派生存款增加总额(含原始存款) 以Δ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 以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
扩展模型:考虑活期和定期
这个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其中P的值取决 于M、V、T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不过费雪 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模型 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于制度性 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 T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 稳定的。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所以 ,P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Md = kPY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
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三种动机: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分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 有特色的部分。他论证,人们保有货币除去 为了交易需要和应付意外支出外,还是为了 储存价值或财富。
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
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 对于货币需求,弗雷德曼最具概括性的论断 是: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 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因而 货币需求也是比较稳定的。
9.1.3 中国对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
【2024版】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PPT课件

凯恩斯认为,人们愿意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余额主要取决于人们 对未来交易水平的预期,从而使得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 比,是收入的增函数。
(MV)。
将交易方程式的两边同时除以Q,重新写成:
M=(1/V)PQ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M就等于
货币需求量Md。用Md代替式中的M,用k表示式中的1/V,
可以将该方程式重新写成:
Md=kPQ
(9-2-2)
如果把各种商品交易量Q等同于总收入Y,则式(9-2-2)
说明,货币需求是名义国民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
⑶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同。Fisher方程式没有考微观主体动机 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从经济主体的理性决策出发, 首次将分析重点置于货币持有者的动机,强调微观主体在各种比较 中决定货币持有量。
(三)尚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经济学家所得出的名义国民收入仅仅受货币供 给变化影响的结论,是建立在货币流通速度为常量的假 设之上的。但是,货币流通速度是不是常量呢?传统经 济学家之所以没有发现他们的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还没有准确的GDP和货币供 给数据资料。传统经济学家遇到的这个问题,在凯恩斯 的理论中得到了解释,后来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提 供了和凯恩斯不一样的解释。
1.交易动机 (transaction motive)是指人们为进行正常的商品交易 而持有货币的愿望。 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主要由人们的交易 水平决定,而交易水平与收入成正比。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PPT课件

第一节 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没有着重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而是深入地
对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经济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他
从消费者选择理论出发,把货币看作是一种商品,认
为人们需要货币由三大类因素决定:财富、不同形式
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非收入因素,并建立了货币需求
函数模型:
Md p
=f(y,w;r
,r
,r
,1 p
✓ 2.预防动机。即人们为应付不测之需而产生的持有 货币的愿望。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为收入的递增函数 。
✓ 3.投机动机。即人们为选择有利的机会进行债券投 机活动从中获利的愿望或动机。货币的投机性需求 是利率的减函数。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模型
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货币需求与预防动机货币需求是收 入的正函数,收入越多,这两个动机货币需求会越多 ,反之则越少。而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 数,利率水平越低,为投机债券而持有货币的数量就 会越多,利率水平越高,则为投机债券而持有货币的 数量就会越少。并以此建立了货币需求函数式:
存款 + 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存款+隔夜回购协议 M3 = M2 + 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 + 定期回购协
议 M4 = M3 + 其他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如美国储蓄债券、
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短期政府债券等)
第二节 货币供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层次划分统计口径是:
M0 = 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和铸币 M1 = M0 +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 其他活期存款 M2 = M1 + 准货币(这里指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三)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企业、家庭、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需求

入则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是决定货币需
求的主要因素。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的区别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以利率的流动性偏好为 基础的,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 即对利率不敏感。
鲍莫尔模型(存货管理模型)
修正凯恩斯“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的观点
鲍莫尔认为: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递减 函数。
即使在交易动机之下,人们也不会完全持有现金,而是也 会持有非现金资产,待需要交易的时候再将非现金资产转 换成现金。 但这种安排会产生“转换成本”,或“经纪人费用”。
现金余额数量说结论
货币需求是人们希望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其财富
的愿望,因此取决于个人财富总额和人们以货币 形式保有财富的比例(K)。而个人财富又取决于 名义国民收入。因此在K被视为常数时,货币需 求量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MV=PT
研究方法不同
M=kPY
宏观视角,研究全 注重分析微观经济 社会的货币需求量 主体的持币动机
人力财富(human wealth)
人力财富转化为现实收入的条件是就业。 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是不稳定的。
总财富中扣除人力财富的部分,主要指物质性财富。 非人力财富同样具有获得收入的能力。 非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非人力财富(nonhuman wealth)
2、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一般地说,人力 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就 相对越多。 3、货币及其他资产的收益:其他资产的收益是人们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所以,其他资产的收益率 越高,货币需求就越少;反之,其他资产的收益 率越低,则货币需求就越多。在弗里德曼的货币 需求函数中,被作为机会成本变量的主要有债券 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及实物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即预期物价变动率)。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4
3、 两个货币需求方程式的比较 首先,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如果设剑
桥方程式中的Y代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的交易量T,那么, 不管人们保留货币是为了方便交易或是作为一种财富持有方 式,货币持有量总可以表示成交易量PT的某个份额。这时 M =KPY,同时MV=PT,所以有K=1/V。剑桥方程式中 的K不过是费雪方程式中V的倒数,即人们所保持的现金占 整个交易的比例。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7
(三)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货币数量说是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货币理论,特别是近代的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影响 巨大,它开创了研究货币需求的四个崭新视角: 第一,从货币对其持有者的效用来说,发展了研究经济主体
持币原因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第二,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角度,发展了货币需求决定与
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第三节中国的货币需求问题20188222返回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的是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和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
第九章 货币需求理论
本章重点问题
1、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 额数量说的内容和比较。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3
二、货币的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
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 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其一般形式为:
Md= fX 1,X2, X ,n其中 X1,X2,X代n 表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
第九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19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按照《通论》的分析,
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
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
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平、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周期形成的对执行流通手
段与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的需要量。又称货
币必要量。
3
货币需要量可区分为名义货币需要量和实际货币需
要量。
名义货币需要量:指按当前价格计算的货币需要量,
它以货币单位(如“元”)来表示。
实际货币需要量:剔除物价的影响,以货币实际对
应的社会资源即商品和劳务来表示。
通货数额称为“现金余额”。
16
(2)剑桥方程式
M d K PY
式中,
K:为人们意愿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财富
的比例;
Md :表示名义货币需求;
Y:名义国民收入;
P:为价格水平。
17
结论
由于剑桥方程式仍以充分就业为假设,即Y在短期
内不变;人们以通货形态保存财富以备购买的数
额是一定的;因此,如果流通中货币数量增加,
1、理论观点
十分重视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并不是货
币本身,而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满足人
们的欲望。即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的货币支出总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总值一定
相等。
11
2、现金交易方程式
MV PT
M: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第九章 货币需求

式中,L表示货币需求总量,Y表示国民收入,r表示市场利率
12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含义
四、剑桥方程式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从研究人们为何保存货币及保存
多少货币为适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即剑桥
方程式:
Md KPY
式中: 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收入 的比例,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
13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占货币供应量最大的是: ( ) A.纸币 B.硬币 C.存款货币 D.外汇 2、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认为,当市场利率无限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水平将: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都不对 3、货币预防动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 )关系。 A.同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相等 D.不确定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 A.交易性货市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C.投机性货币需求C.谨慎性的货币需求 5.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 ) ,货币 需求量( ) A..上升,增加 B.上升,减少 C.下跌,增加D.下跌,减少
11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含义
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 第一,交易 动机,即经济单位、个人及家庭为应付日常的交易支付,在 收入和支出的时间间隔内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第二, 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 紧急支付(储存货币)。 第三,投机动机,保存货币遇到有 利可图时进行投机活动(持有地产、债券、股票、黄金)。
财产或收入的一种需要的总和。也可理解为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
货币银行第九章货币需求

货币银行第九章货币需求引言货币是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换媒介,它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交易手段,并且具有储值和计量的功能。
货币需求是指个人、企业和政府等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总量。
了解和研究货币需求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状况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货币需求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进一步了解货币需求的本质和特点。
1. 定义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个人、企业和政府等经济主体为了实现购买商品和服务的目的而持有的货币总量。
货币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经济主体对货币的使用和期望,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2. 货币需求的形成原因货币需求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交易的目的、预防风险和投资动机。
2.1 交易的目的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进行日常的购买和交易活动。
个人和企业在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货币进行交换。
货币作为一种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方便了经济活动的进行,因此个人和企业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以满足交易需求。
2.2 预防风险个人和企业也会持有货币作为应对风险的手段。
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个人和企业可能面临各种风险,例如突发事件、经济衰退等。
持有适当的货币储备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安全感,以应对不确定的风险。
2.3 投资动机货币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投资工具。
在低风险和低收益的情况下,持有货币可以保值,并且具有流动性好的特点。
当其他投资渠道的收益率较低或存在较大的风险时,个人和企业可能会选择持有货币来获取保值和流动性。
3.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货币利率、通货膨胀预期和市场信心等。
3.1 收入水平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水平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提高了对货币的需求量。
因此,一般来说,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对货币的需求也越大。
3.2 货币利率货币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第一节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度量本节要点:什么是货币需求?影响货币需求的宏、微观因素是什么?(重点)一、货币需求的概念1.货币需求定义货币经济学中的货币需求是指有效的货币需求,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获得或持有货币的意愿;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货币需求是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结果。
2.货币需求分类就货币需求的主体而言,货币需求分为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是指有行为能力经济主体在一定财务约束下,持有货币的动机和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是一种财富分配行为。
宏观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制约束等),整个社会要有多少货币来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等功能。
二者关系:从数量意义上说,全部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即为相应的宏观货币需求。
3.货币需求统计指标货币需求理论表明,货币需求问题实际上是一种计量检验问题,因此,关键是如何从数量上来定义货币需求。
在计量技术发展早期(20世纪50-60年代),学术界往往在用M1还是M2作为货币需求的替代变量上存在争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货币需求研究中往往采用M1定义货币需求;目前,学术界分别用M1和M2定义货币需求。
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一定程度上讲,货币需求就是居民的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居民在各种资产之间选择过程改变货币需求。
资产系列:本币、外币、债券、股票、耐用消费品和房产等等。
资产选择目的:保值;生利影响资产选择的因素:收入水平、市场利率、预期和心理偏好、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和经济体制。
(一)收入状况1.收入大小:收入↑↓→货币需求↑↓2.收入间隔: 间隔↑↓→货币需求↑↓(二)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当前、客观因素)作为持币的机会成本与货币需求呈现负相关。
市场利率↑↓→持币机会成本↑↓→货币需求↓↑(三)预期与偏好主观心理因素也影响了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具体表现为预期与偏好。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 主观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欲望,具有无
限性,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 客观货币需求是各经济主体在一定的约
束条件下应该占有和可以占有的货币量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在不考虑 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货 币量。它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即物价水平上涨,名义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1.2.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首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 凯恩斯认为,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 可以鼓励企业家投资,并通过乘数作用,增加有效 需求,使就业量与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 其次,由于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 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是有限 的。但是,当利率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中央银 行通过发行货币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意图就会 失败,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倾向,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 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偏好
1.2货币需求理论
1.2.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即货币必要量公式,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的。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 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 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 来实现它;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 金却留在流通中,可使其他的商品得以出售,因此,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 流通速度,即M=PQ/V。
加,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减慢,物价下跌,币值上升;
反之亦然。M=kPY,其中,M代表货币量,即现金余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货币需求

需求.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客观的货币必要 量理论上.
◆马克思认为金币流通条件下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 要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9.1).
◆金币流通规律及调节理论揭示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 流通的基本原理,但有条件的局限.
▲费雪方程式: MV=PT
▲剑桥方程式: Md=Kpy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式:
M=M1+M2=L1(Y)+L2(r)
▲平方根法则:
M
11
kY 2r 2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Md p
f
( y, w; rm , rb., re ,
1 p
dp ;u) dt
(四)如何看待“1:8”公式?
◆计划经济体制下,“1:8”公式是我国理论 与实际工作者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一个经验数据.曾作为行之有效的分析 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尺度来应用.
◆“1:8”公式失灵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体 制的改革及其运行机制的变化.
(五)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收入:与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动; ◆价格:与交易性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动; ◆利率: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动;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动; ◆金融资产收益率; ◆对未来的预期; ◆财政收支状况; ◆其他因素.
◎资产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收入、成本与风 险.
◎货币需求和金融资产存量结构是人们资 产选择的结果.
二、若干重要概念的识记
●恒久收入----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财富
在长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 ◎恒久收入等于过去收入加上现在和未来 已知的收入之和,若以年度为权数加权平 均,则相当于年度平均值.
第九章 货币需求

第九章货币需求本章主要内容货币需求的概念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目的研究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探讨预测货币需求量的模型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一、货币需求的概念(一)定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需要或要求.(二)对货币需求的理解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在一定时点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愿意而且能够,是现实需求,而非潜在需求。
当代货币需求包括了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包括了对执行不同职能的货币需求,交易媒介、储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货币需求有名义需求与实际需求两种从宏观、微观以及两者结合三方面展开分析货币需求是一个值域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一)分析的角度角度一:货币需求的分析有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宏观货币需求模型建立在微观货币需求分析基础之上;微观分析中也融入了宏观因素.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即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分析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研究一个社会经济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一类是规模变量,如收入和财富;一类是机会成本变量,如利率、物价变动率;其余类别可以划归为其他变量,如制度、偏好等。
所谓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是指以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对货币的需求,亦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都没有顾及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不考虑各种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主要是从市场供给、收入这类指标的变化来考察结合起来考察:并加入当局的心理预期角度二:应该区分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所谓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适应物价增减幅度在名义上增减的货币需求,亦即用货币单位来表示的货币数量,通常以Md表示。
名义货币需求与价格的涨跌按同比例变动,用公式表示:即Md=PQ/V,其中P为市场上商品与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Q为以货币形式交换的商品、劳务的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
第九章 货币需求

第九章货币需求第一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在这一章中,将学习货币需求及各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货币需求的研究随经济体制改革而发生的变化。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什么是货币需求?个人和社会对货币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是如何研究货币需求的?其结论如何?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货币需求研究的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梗概9 . 1 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货币需要用于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的货币数量。
9 . 2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9 . 2 . 1 现金交易学说—费雪的交易方程式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于 1911 年出版了《货币的购买力》一书,创立了现金交易学说,并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通过假定,费雪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货币数量 M 的变动将导致物价 P 的同比例同方向的变动。
货币数量的变动是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是果。
并推导出 Md=KPT因此,费雪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由于该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职能,故也被称之为现金交易说。
9 . 2 . 2 现金余额学说—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学说是以马歇尔和屁古为首的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创立的。
屁古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其著名的剑桥方程式:M=KY 或 M=Kpy从形式上来看,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之间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变形。
但是,从公式包含的经济意义角度来看,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9 . 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的。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编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原因——流动性偏好的动机 1、交易动机与交易性货币需求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
的动机。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都需要持有一部分货
币作为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
个人和家庭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房租水电等基本生活支出,需要在 手头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
(一)微观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1.收入状况 收入状况可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时间间隔两个方面: (1)在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比; (2)如果人们取得收入时间间隔延长,则人们的货币需求量
就会增大;反之则会越小。 2.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与货币需求负相关。原因: 持有货币意味着这部分货币不能转化为其他金融资产,而利息
为 第一,货币的功能。无非是履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交易功
什 么
能以及发挥储藏手段的价值储藏功能;
持 有
第二,持币动机。货币的功能决定货币的动机,人们的货币需
货 币
求决定于他们的各种持币动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大致可分为
? 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和对资产形式的需求;
第三,持币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四,持有多少货币。
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
类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则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表述如下:
MV=PT
交易方程式中右方为交易总值,左方为货币总值,双方必然相等。由于商
品和劳务交易总量的数据不易获得,人们往往更关注于国民收入,因此该
方程式通常改写为:
MV=PT=PY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 现金余额数量说首先由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提出。1917年剑
桥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经济学季刊》 上发表《货币的价值》一文,把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关 系数量化、公式化,系统提出了现金余额方程式,又叫“剑桥 方程式”。 剑桥学派研究货币需求时,重视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交易+ 储藏),重点考察的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第9章 货币需求

③在中国计划经济年代,中央银行主要是侧重对货 币需求面的调节和监管。当今世界,在市场成熟 和金融深化条件下,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应从货 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两方面的联系中加以考察。 ④本章先就货币需求问题即货币需求及其理论、货 币需求量的测量等问题加以阐述,为下面章节研 究货币供给、货币供求均衡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控 等作一理论铺垫。
Y——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收入
W——物质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
rm——预期的货币名义收益率
rb——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
re——非固定收益债券(股票)的收益率
1/P· dp/dt——预期的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名
义报酬率
U——货币的效用以及影响此效用的因素
3.这一公式认为:
(1)Y作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收入对货币需 求具有重要作用,进而推测货币存量与Y的比值(也 可称V)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 (2)W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揭示了决定货币需要量的本质
反映了货币需要量的基本原理
三、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决定人们货币需求行为的动机
凯恩斯把决定人们货币需求行为的动机归结为三个 方面:
交易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 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 预防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 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 用
图9-2 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 (2)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低点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
这时,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债券或其他资产,只愿意持有货币。 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 。图中,当利率降至r0时, 货币需求曲线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变得无限大。
第九章 货币需求

5.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 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___职能。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购买手段 D.贮藏手段 6.中央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的产生时间。 A.早于 B.晚于C.同时 D.有赖于 7.中央银行在经济衰退时,____法定存款准备率。 A.调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取消
• 货币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工资,但之所以能购买, 不是因为它是资本,而是因为它是货币,因此货币成为资 本,并不意味着失去货币的功能,而是与之相反,资本的 货币形态,其直接任务就是要用来购买和支付 • 从流通角度看,作为资本存在形态的货币和并非作为资本 存在形态的货币,都同样起购买和支付的作用,是没有区 别的。
2.发展二:凯恩斯在论证其投机性货币需求时设定: 投资者或选择货币,或选择债券。然而,即使社会 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现实生活中,微观 主体的选择往往是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变动 的只是两者的比例。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事实上并非只考 虑收益,而且还要考虑风险,等等。所以,微观主 体事实上不得不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并找出持有货 币和债券的最佳比例关系。从而引出了多样化资产 组合选择理论。
一战爆发不久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 管制、美国贷款等对外财务工作。1919年初作为 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同年6月, 因对赔偿委员会有关德国战败赔偿及其疆界方面 的建议愤然不平,辞职复归剑桥大学任教。 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 林会议,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 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并当选 为世 界银行第一任总裁。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在决定P值的M、V、T三个变量,M是外生变量,V由于制 度性因素决定,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T对 产出水平常保持固定的比例,故P值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 货币量具有一定比例关系,该比例为1/V 不足: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模块 宏观调控与政策分析
第三模块 宏观调控与政策分析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共计 6个考点
考点1、货币需求概述(备考指数:★★)
货币需求量(money ,demand for )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在特定利率下能够并愿意 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是一种心理上的欲望,而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当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这是一种客观需求。
考点2、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备考指数:★★★)
1、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先以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
2、公式:M=PQ/V 式中,P 是商品价格,Q 是待售商品数量,V 是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Md 是货币需求量。
公式表明: 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几个因素
3、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
【历年真题】
【单选】马克思货币必要量规律的理论基础是(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货币金属论 D.货币数量论答案:A
考点3、费雪方程式(备考指数:★★★)
1、欧文•费雪(Fisher)于1911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是 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作。
在该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 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即:MV=pT M :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平均数
模块名称
包含章节
考点数
第九章
货币需求
6个考点
第十章
货币供给4个考点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
1个考点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6个考点
第十三章 通货紧缩3个考点第三模块
宏观调控与政策分析
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
6个考点
V:为货币流通速度
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特别注意:费雪方程式与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中字母的意义区别
2、贡献
MV=PT→P=MV/T
速度V、交易量T在短期内基本不变,可视为常数;所以公式中仅有P与M的关系是可变的,而且物价P的水平随货币量M的变化而变化
【历年真题】
【单选】费雪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为( )
A.MV=PT
B.Md=kpy
C.Md==L1(y)+L2(r)
D.Md/P=f(y,w,rm,,rb,,re ,1/p,dp/dt,u)
答案:A
解析:考查货币需求的方程式,B 剑桥方程式;C 凯恩斯;D 弗里德曼
【单选】费雪认为,从长期看,物价水平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动成( )。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平方
答案:A
考点4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方程式(备考指数:★★★)
1、提出者: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和庇古
2、贡献(重视微观主体行为的影响)
1)个人对货币的需求量,实质上是以怎样的方式持有自己的资产的问题
2)决定人们持有的货币多少的因素:个人财富水平、利率的变化、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
3)名义货币需求等于名义收入水平
3、剑桥方程式: Md=Kpy
Md—名义货币总需求;
P—价格水平;
Y—总收入,实际是生产总量
K—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即货币量与名义所得的比例。
4、剑桥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的区别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是两个意义大体相同的模型,但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一,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第二,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剑桥方程式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现金交易说vs现金余额说
第三,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宏观;剑桥——微观。
【历年真题】
【单选】剑桥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为( )
A.MV=PT
B.Md=kpy
C.Md==L1(y)+L2(r)
D.Md/P=f(y,w,rm,,rb,,re ,1/p,dp/dt,u)
答案:B
考点5.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备考指数:★★★)
1、观点:人们对货币需求的行为取决于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前两个称为消费性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总需求(M)=消费性货币需求(M1: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性货币需求(M2)
M= M1+ M2=L1(y)+L2(r)=L(y,r)
3、考试规律总结:
1)、L1消费性货币需求,包含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Y成正相关
2)L2投机性货币需求,与r利率成负相关。
3)货币总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与收入成正比、利率成反比。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特点
1)对货币需求的调节,可以通过调节物价和利率来实现。
2)经济不景气,政府面临有效需求不足时,可降低利率、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促进企业家投资、增加就业和产出,实现政府政策目标。
【历年真题】
【单选】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L2代表( )货币需求
A.投机性B.预防性
C.交易性D.恒久性
答案:A
解析:考查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方程式,在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中,L1代表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L2代表投机性货币需求,因此应选A。
D选项应是弗里德曼函数式中y的含义
【单选】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收入相关的货币需求有( )
A.投机性货币需求B.预防性货币需求
C.恒久性货币需求D.交易性货币需求
E.存款货币需求
答案:BD
解析:考查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方程式,在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中,L1代表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相关
【单选】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利率成负相关关系的货币需求为( )货币需求A.交易性B.预防性
C.消费性D.投机性
答案:D
解析:考查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方程式,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成负相关
考点6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备考指数:★★★)
1、公式
2、贡献:
1)提出实际货币需求量:左边表示货币的实际需求量
2)右边表示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按其性质又可分为三组:
①提出恒久性收入y和财富结构w
y表示实际的恒久性收入(即预期平均长期收入),它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成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认为非人力财富(物质财富)是稳定的,人力财富(赚钱的能力)是不稳定的。
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它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
②提出机会成本变量,可以衡量持有货币的潜在收益(或损失):
Rm代表货币的预期收益率
Rb代表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反比)
Re代表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反比)
代表预期的物价变动率,亦是保存实物的名义报酬率。
如其他条件不变,物价变动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反比)
③ u代表人们对货币的主观偏好、风尚和客观技术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函数。
3、总结: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考试的技巧
1、公式最长
2、表示的实际货币需求
3、恒久性收入、财富结构、机会成本变量
【历年真题】
【单选】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中,y指的是( )
A.短期收入
B.资产性收入
C.名义收入
D.恒久性收入
答案:D
解析: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中,y表示实际的恒久性收入(预期平均长期收入)
【多选】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中,属于机会成本的变量有( )
A.货币预期收益率
B.固定收益债券利率
C.预期物价变动率
D.实际恒久性收入变动流程
E.工资收入占总财富比率
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