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社会工作第二学期《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社会测量法:一种测定个体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数量指标的方法

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

二、简述题

1、维纳的归因理论

课本148页:“四、维纳的归因理论”三段

2、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a)社会文化

b)家庭

c)学校

d)同辈群体

e)大众传播媒介

f)计算机网络

3、自我增强及常用的方式

(1)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作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2)常用的自我增强有六种方式:

a)向下的社会比较

b)选择性遗忘

c)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d)缺陷补偿

e)自我防御性归因

f)自我设障

4、查容克的优势反应说

课本293页:“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下第一段和“图14-2”

5、如何消除侵犯行为

(1)宣泄

(2)习得的抑制

a) 社会规范的抑制

b) 痛苦线索的抑制

c) 对报复的畏惧

(3)置换

(4)寻找替罪羊

三、应用题

1、尝试用所学理论来说明怎样消除生活中的压力

参考课本376页:如何消除紧张状态

社会心理学2

一、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参照群体:是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去个性化: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感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角色冲突: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

二、简述题

1、归因过程中的归因偏差

(1)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2)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3)忽视一致性信息

(4)自我防御性归因

2、紧张缓释理论

课本181页倒数第二段:“该理论模型以……影响最大”

3、T小组训练法

(1)T小组训练法(又称“敏感性训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1946年创造的。其主要目的是让接受训练者学会怎样有效地交流,细心地倾听,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感情

(2)其通常的训练方式是把十几名受训练者集中到实验室,或者远离工作单位的地方,由心理学家来主持训练。时间为一二周或三四周。小组里,成员没有要解决任何特殊问题的意图,也不想控制任何人,人人赤诚相见,互相坦率的交谈,交谈的内容只限于“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

(3)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人们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了平时不易觉察到的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不安和愤怒情绪。另外,由于仔细倾听了别人的交谈,也能逐渐设身处地地体察别人、理解别人

4、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利他行为的唤起

(2)助人的得与失

(3)求助者的特点

(4)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情

(5)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

5、沟通网络的类型及优劣

课本251页:“六、轴型沟通、Y型沟通、链型沟通和圆型沟”下一段开始到252页“图11-4”

三、应用题

用所学理论解释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2)尽力记住别人的名字;

(3)做一个好听众而不是演说家;

(4)谈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5)经常让别人感觉到他很重要;

(6)避免当面伤害别人的感情;

(7)有错要主动承认,争辩要有分寸;

(8)不要总显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9)多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

社会心理学3

一、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由于他人在场而导致个体作业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前者称为社会促进,后者称为社会抑制

犯错误效应:犯错误导致了人们对有能力的人的更加喜欢

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二、简述题

1、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包括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状态、认知偏见

(2)认知对象因素。包括魅力、知名度、自我表演

(3)认知情境因素。包括空间距离、背景参考

2、增――减理论

(1)阿伦森和兰迪的研究证明,喜欢不仅与报答的量相关,更重要的是与报答是逐渐增加还是逐渐减少相联系

(2)阿伦森认为,人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并不是那些一贯喜欢和一贯不喜欢自己的人。人们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程度逐渐增加的人,即使这对自己递增的喜欢的总量没有一贯喜欢自己的总量大,情况也依然如此。同样,一个逐渐对我们减少喜欢程度的人,比一向就不喜欢我们的人更不受我们的喜欢。阿伦森将此成为“增-减”理论

(3)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并不对那些对我们很稳定地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人作出什么极端的反应

3、纽卡姆的沟通活动理论

(1)纽卡姆的沟通活动理论被称作“A-B-X”模式。A表示知觉主体,B表示另一主体,X表示与A、B都有关系的客体

(2)当A和B对X的关系相似或相同时,将产生A与B之间的依恋性。相反,这些关系的差别将产生A和B之间的不和睦。同样,A与B之间沟通的发展,也将导致他们对X关系的相似性

(3)纽卡姆的沟通活动理论的这一公式,对于人际关系改善的意义在于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