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情处置报告 -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一、概述/10万以下〕。
二、应急处理要点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开展疑似病例的监测要求,一旦出现发热、出疹性症状病人,要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处理。
〔一〕相关定义1. 麻疹定义:发热、出疹或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麻疹疑似病例。
2. 麻疹疑似病例爆发:麻疹疑似病例爆发是指一定地区一定人群中,在短时间内〔一般指麻疹的最长潜伏期〕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其强度超过一般流行年的平均发病水平。
爆发的定义是相对的,随麻疹控制各阶段目标的不同可随之改变,只要麻疹发病超过期望水平即可认为是爆发。
具体定义如下:村〔街道居委会〕或一个集体单位10内发生2例或2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10内发生5例或5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即为爆发。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屯、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的麻疹病例。
〔二〕疫情发现1.在以下情况下,学校、托幼机构、自然村屯福利收容羁留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尽快向所在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符合麻疹疑似病例定义;〔2〕本单位诊断或接获校外医疗机构诊断,短期内出现多例发热、出疹性病例,调查发现其中有聚集性或有流行病学关联时;〔3〕监测发现麻疹样病例明显超过历史同期水平时;〔4〕学校、托幼机构等因病缺勤短期内异常增加;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定期开展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以早期发现疫情。
〔三〕疫情报告根据2003年卫生部第37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规定,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人员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后,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向发病地区的疾控机构报告。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屯、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标准》规定,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以内以或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
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

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引言概述:最近,某中学爆发了风疹疫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中学生作为一个密集的人群,易于传播疾病,因此中学风疹暴发疫情引起了公众的担忧。
本文将从疫情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疫情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疫情的传播途径1.1 风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传播到周围环境。
1.2 风疹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口腔、鼻腔分泌物、眼泪等传播,因此密切接触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1.3 风疹患者在发病初期即可传播病毒,因此在疫情期间应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二、症状特点2.1 风疹的潜伏期为14-21天,患者在潜伏期结束后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症状。
2.2 风疹病毒还会引起皮肤上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散,形成红色丘疹。
2.3 风疹患者还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脑炎、耳聋等并发症。
三、预防措施3.1 风疹疫苗是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方法,建议中学生接种风疹疫苗,形成免疫保护。
3.2 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口腔、鼻腔分泌物等,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3.3 学校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教室、公共场所,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控制措施。
四、治疗方法4.1 风疹一般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10天左右会自愈,但仍需注意休息、多饮水。
4.2 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根据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如退烧、抗病毒等药物。
4.3 风疹患者应避免与未感染者接触,以免传播疾病,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五、疫情防控措施5.1 学校应及时报告疫情情况,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控制。
5.2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及时发现并控制可能的传播源。
5.3 加强对风疹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结语: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方法,相信疫情很快就能得到控制。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一、引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由麻疹病毒引起。
为了有效应对麻疹疫情,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应对麻疹疫情的策略、措施和责任,为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病例报告,确保病例信息准确、完整。
2. 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后,医疗机构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部门。
同时,做好病例隔离、消毒工作,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三、预防措施1.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对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接种,确保疫苗覆盖率达到预期水平。
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3.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四、应急响应1. 各级政府应成立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疫情防控工作。
2.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动医疗资源,保障疫情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和传播途径。
4.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和环境消毒工作,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五、医疗救治1.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麻疹病区,配备专业医护人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观察期间如出现症状,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排查和治疗。
3. 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防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同时,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
4. 对重症病例应组织专家会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减轻其心理负担。
六、社会支持与保障1. 政府应加大对麻疹疫情防控工作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同时,加强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物资的供应。
麻疹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一、前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麻疹防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麻疹防控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麻疹疫情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成立麻疹防控应急指挥部:由麻疹防控领导小组下设,负责麻疹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3. 成立麻疹防控专家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麻疹疫情的分析、评估和防控措施的建议。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监测。
2.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医疗机构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确诊病例,疾控中心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发现疑似麻疹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麻疹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分析疫情形势,制定防控措施。
2. 疫情调查(1)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采样检测: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检测,确诊麻疹病例。
3. 隔离治疗(1)隔离治疗:确诊麻疹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有症状,及时隔离治疗。
4. 防控措施(1)健康教育:加强麻疹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疫苗接种: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免费接种活动,提高疫苗接种率。
(3)环境消毒:对病例居住、工作、学习场所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4)交通管控:必要时对疫情发生地实行交通管控,减少人员流动。
5. 应急救援(1)物资保障: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设备及时到位。
(2)人员调配:根据疫情需要,合理调配医务人员、疾控人员等。
麻疹afp监测报告程序和相关工作制度

麻疹afp监测报告程序和相关工作制度
麻疹AFP监测报告程序及相关工作制度主要如下:
1. 疑似麻疹病例监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报告的疑似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了解病例的发病经过,详细询问病例的麻疹接触史、既往史和预防接种史,了解病例的就诊经过、治疗情况等。
2. 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 麻疹确诊病例报告: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发现麻疹确诊病例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 麻疹暴发疫情监测: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对辖区内发生的所有疑似麻疹病例进行调查,核实诊断,填写个案调查表,并按照规定报告。
5. 麻疹暴发疫情报告: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麻疹暴发疫情时,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6.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处理: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麻疹暴发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调查,核实诊断,了解病例的发病经过,详细询问病例的麻疹接触史、既往史和预防接种史,了解病例的就诊经过、治疗情况等。
7. 疑似麻疹暴发疫情监测和处理: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对辖区内发生的所有疑似麻疹病例进行调查,核实诊断,填写个案调查表,并按照规定报告。
8. 疑似麻疹暴发疫情报告: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疑似麻疹暴发疫情时,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 疑似麻疹暴发疫情调查处理: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麻疹暴发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调查核实。
如需了解更多内容,建议到当地卫生部门官网查询或咨询相关人员。
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总结

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1 背景麻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生,但以儿童多见。
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国家消除麻疹的目标: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控制麻疹爆发,是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
为提高我市对麻疹爆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发生的麻疹爆发疫情,能迅速查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阻断传播,有效控制麻疹的爆发和流行,现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2001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特编制本技术方案。
2 疫情分级和响应2.1 疫情分级根据麻疹流行严重程度及疫情变化情况,以发病范围、数量、病死率、是否发生爆发和流行为依据,分级实施临时紧急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2.1.1 蓝色疫情出现1个及以上麻疹爆发点(爆发点概念见附录2)。
2.1.2 黄色疫情3周内出现2个麻疹爆发点,或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疑似麻疹病例。
2.1.3 橙色疫情3周内出现5个及以上麻疹爆发点;或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疑似麻疹病例事件3起以上。
2.1.4 红色疫情3周内出现10个及以上麻疹爆发点。
2.2 疫情应急响应2.2.1 蓝色疫情的响应2.2.1.1 XX疾控中心启动应急技术方案,及时将疫情报告XX卫生局及上级疾控部门。
2.2.1.2XX疾控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包括实验室人员)24小时内赴现场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2.2.1.3 XX疾控中心提出应急接种方案,报XX卫生局,经XX人民政府批准,及时采取应急接种。
2.2.2 黄色疫情的响应在蓝色疫情响应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2.2.2.1 温州市疾控中心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温州市疾控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包括实验室人员)24小时内赶赴现场,XX疾控中心协助落实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传染病疫情流调报告案例一

传染病疫情流调报告案例一[案例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号签发人:× × ×关于×县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主送机关)我中心于×月×日接到×县卫生防疫站报告该县×镇发生麻疹局部暴发疫情后,非常重视,于×月×日派出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调查组深入疫区,协助×县开展疫情调查与控制工作。
经调查,证实为麻疹局部暴发,发病574例、住院×例,无死亡发生。
事件发生后,×及时开展调查处理工作,目前该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镇位于×县北部,属丘陵地区,离县城约75公里,207国道从其中通过,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频繁。
全镇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51426人,学龄前儿童4981人,小学生8122人。
镇卫生院在职职工93人,其中防保组6人。
全镇有村医生58人。
本次疫情从×月×日~×月×日共发病574例,住院治疗7例,无死亡。
疫情累及3个乡镇12个行政村。
二、疫情发现及报告:×年×月×日×市卫生防疫站接到×医院报告收治了1名来自×县×镇×村的麻疹患儿后,当即前往进行个案调查。
经调查,患儿邻居儿童也有类似病例,该信息当天被反馈到×县卫生防疫站。
×月×日×县防疫站业务人员到疫点及相邻村屯进行调查,并于×月×日向×市防疫站报告在3个行政村发生疑似麻疹病例7例,现已痊愈。
麻疹爆发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近年来,我国麻疹疫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麻疹疫情,迅速采取防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 确保麻疹疫苗接种率达标,提高人群免疫力。
3. 加强病例救治,降低麻疹病死率。
4. 保障疫情信息准确、及时、全面发布。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麻疹爆发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指挥部下设专家组,负责疫情评估、技术指导和决策建议。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密切监测麻疹疫情,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 疫情报告时限:疑似病例应在24小时内报告,确诊病例应在24小时内报告。
3. 疫情报告内容:病例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五、疫情处置1. 确诊病例隔离治疗(1)对确诊病例实行集中隔离治疗,防止疫情传播。
(2)确诊病例治愈后,需隔离观察7天,确保无传染性。
2. 密切接触者管理(1)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实施医学观察。
(2)密切接触者需居家隔离观察,期间不得外出。
3. 疫情调查与评估(1)开展疫情调查,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暴露史等。
(2)评估疫情风险,确定防控措施。
4. 预防接种(1)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降低易感人群。
(2)对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及时进行补种。
5. 公众健康教育(1)加强麻疹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引导公众正确对待麻疹疫情,不信谣、不传谣。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信息发布(1)及时、准确、全面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发布疫情通报。
2. 卫生保障(1)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物资保障。
(2)确保防疫物资、药品等充足供应。
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

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标题: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的暴发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最近,某中学爆发了风疹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该中学风疹暴发疫情进行报告,分析疫情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疫情原因1.1 学生疫苗接种率低:部分学生未按时接种风疹疫苗,导致免疫力不足。
1.2 学校卫生管理不严格:学校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有利于病毒传播。
1.3 学生集中生活:中学学生集中在校园内生活学习,易造成疫情传播。
二、疫情影响2.1 学生健康受损:感染风疹可能引发高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2.2 学校正常秩序受干扰:疫情爆发后,学校可能需要暂时停课,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2.3 家长社会恐慌:疫情传播可能引发家长和社会的恐慌情绪,影响社会稳定。
三、应对措施3.1 提高疫苗接种率: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督促学生按时接种。
3.2 严格学校卫生管理:学校应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3.3 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学校应建立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隐患。
四、预防措施4.1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加强对风疹等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认识。
4.2 定期健康体检:学生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4.3 加强个人卫生: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五、结语中学风疹暴发疫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疫情防控,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
希望通过本次疫情的报告,引起更多人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共同维护社会健康和安全。
小学风疹情况汇报

小学风疹情况汇报近期,我校小学部出现了一起风疹疫情,为了及时控制疫情蔓延,特向上级部门和家长汇报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校小学部共有600名学生,其中有10名学生被确诊患有风疹。
这些学生分布在不同年级和班级,但都有接触史。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这些学生中有部分未接种风疹疫苗,而另一部分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
其次,校方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疫情的蔓延。
首先,对确诊学生进行隔离治疗,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医疗照顾。
同时,对与患病学生有密切接触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了排查和观察,确保及时发现症状。
另外,学校加强了卫生消毒工作,对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场所进行了全面消毒,以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此外,学校还向家长发布了风疹的预防知识,提醒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就医。
另外,学校还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学校与当地卫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他们报告疫情情况,并接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学校还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病例的追踪调查工作,帮助卫生部门找出疫情的传播途径,以便更好地控制疫情。
最后,学校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全力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学校也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醒他们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不随意接触可能传播疾病的人或物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总之,学校将以最大的努力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希望上级部门和家长能够给予我们充分的支持和理解,共同为防控疫情而努力。
谢谢!以上就是我校小学部风疹情况的汇报,请各位领导和家长放心,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为师生的健康安全而努力。
麻疹报告管理制度

麻疹报告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麻疹报告管理制度是确保人民健康和防止疫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重点畅谈麻疹报告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麻疹病例的报告范围1. 机构范围:包括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等各类公共场所,所有这些机构都必须建立麻疹病例的报告制度。
2. 人员范围:医生、护士、疾控人员、教师、保育员等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本地区居民。
如果这些人员发现或怀疑有麻疹病例,都必须立即按照规定进行报告。
二、麻疹病例的报告要求1. 报告时限:凡是发现麻疹病例,必须在24小时内向当地疾控机构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2. 报告内容:详细描述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疾病的初步诊断情况;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病例资料;此外,还应配合疾控部门开展的疫情调查工作,提供患者的活动轨迹以及与其密切接触者的情况。
三、麻疹报告的管理流程1. 报告接收:疾控机构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接收到麻疹病例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评估疫情风险,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2. 数据汇总:建立麻疹病例的数据库,对接收到的所有报告进行统一管理、汇总和分析,尽快了解疫情传播的趋势和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应急响应:针对疾病暴发,疾控机构应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鉴定,确认疫情暴发的范围和规模,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启动紧急处理措施。
四、麻疹病例的隔离和治疗1. 确诊病例隔离:对于临床确诊或可疑麻疹病例,要立即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尽快进行疾病诊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2. 病例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及时、精准的治疗,根据患者不同年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 密切接触者追踪:对麻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治疗,确保疫情不会继续传播。
五、麻疹病例的预防工作1. 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是防范麻疹传播的最有效手段,对本地区儿童实行全面接种计划,并定期进行补种。
麻疹防控工作汇报(共7篇)

麻疹防控工作汇报(共7篇)第1篇:麻疹防控工作汇报篇1:麻疹防控工作总结麻疹防控工作总结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和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的加速麻疹消除相关要求,针对我市麻疹疫情,为切实做好我市消灭麻疹工作,为了更加科学、规范、有序地做好我市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我中心制定相关实施方案,落实各项麻疹预防措施。
现把麻疹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及时部署麻疹防控工作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茂名市脊髓灰质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市卫生局召开全市医院和各镇区卫生院院长会议,会议要求各院长要高度重视疫苗接种,特别是麻疹疫苗;要求各院长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同时,根据茂名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中心召开各镇区防疫组人员会议,要求各防疫组落实好该通知要求,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二、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病意识各乡镇卫生院通过宣传墙报、标语、单张和宣传车等多渠道进行社会宣传动员活动,提高社会参与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为消除麻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工作我中心认真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和要求,做好麻疹疫苗的运输分发,并且做好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并做好相关设备的后勤保障,确保疫苗按质、按量分发到各个镇卫生院。
同时,于2021年5月22日至6月17日疾控免疫规划股相关人员对我市云潭等7个乡镇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其中各镇麻疹疫苗接种情况如下:1、基础接种率:仅有荷塘、谢鸡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云潭、平山、深镇、顿梭、沙田均未达到95%,其中顿梭接种率最低,为78.95%。
2、加强接种率:荷塘、沙田均达到100.00%,其余镇均未达到95%,其中深镇接种率最低,仅有37.04%。
对未达到95%以上镇区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全市各镇区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督导根据茂名市《关于开展2021年茂名市脊髓灰质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市卫生局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导小组,于3月13日至21日对全市脊髓灰质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以及接种率快速评估,领导小组以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龚小炎为组长,卫生局副局长邹胜源、疾控中心主任李志式为副组长,组员由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相关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

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引言概述:近期,一起中学风疹暴发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本文将从疫情背景、病例分析、疫情防控、社会影响和建议措施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学风疹暴发疫情的情况。
一、疫情背景:1.1 疫情爆发时间和地点:我市一所中学于近期发生了风疹疫情,疫情暴发时间为X月X日,地点为该中学的学生宿舍区。
1.2 疫情规模:据初步统计,该中学共有X名学生感染风疹病毒,其中男生X 人,女生X人。
1.3 疫情传播途径:初步调查显示,该疫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飞沫传播途径传播,如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
二、病例分析:2.1 病例特征:感染风疹病毒后,患者通常会浮现发热、皮疹、咳嗽、流涕等症状。
部份患者可能伴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2 病例分布情况:根据病例调查,感染风疹病毒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学生宿舍区,其中X楼层感染人数最多。
2.3 病例处理措施:学校即将采取了隔离患者、消毒宿舍和教室等措施,并通知了学生家长,要求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三、疫情防控:3.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风疹防控知识宣传,提醒他们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3.2 配合卫生部门:学校应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的调查和防控工作,提供疫情相关信息,并配合疫苗接种等工作。
3.3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学校应加强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四、社会影响:4.1 学校影响:中学风疹暴发疫情对该中学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为了一定影响,学校需要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
4.2 家长关注:该疫情引起了家长的广泛关注,他们耽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受到感染,对学校的防控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3 社会关注:媒体对该疫情进行了报导,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了公众对风疹病毒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五、建议措施:5.1 疫苗接种: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风疹疫苗接种,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报告2013年3月27日上午,县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员在网络巡查时发现我县玉溪镇二完小2013年3月17日~3月21日发生2例麻疹病例,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暴发疫情判定标准被定为暴发疫情,发现疫情后,县疾控中心及时向市CDC、县卫生局报告了疫情,为及时了解其流行程度与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县疾控中心李龙贤副主任立即组织周建湘、李志清于2013年3月27日上午10时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3月28日上午市CDC中心副主任欧社祥、免规科陈伟华科长、应急办刘晓峰科长来我县指导防控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1.1病例定义时间:2013年3月9日~3月29日;地点:宜章县玉溪镇二完小;人群:玉溪镇二完小学生和教工、学校周围居民;疑似病例:发热、咳嗽、流鼻涕、结膜炎、皮疹等症状之一者;可能病例: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结膜炎、皮疹、麻疹粘膜斑(KopLik斑)者;确诊病例:疑似或可能病例+麻疹抗体检测阳性者。
1.2病例搜索对班主任进行了统一培训,由各班主任负责收集本班级学生发病情况;学校指定校医收集老师发病情况;查阅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以及学校附近两家私人诊所门诊记录;入户走访学校附近所有居民。
1.3病例访谈按照麻疹个案调查的内容对疑似病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逐一走访面谈。
1.4调查对象二完小所有麻疹病例及健康人群。
1.5流行病学调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逐班调查,核实诊断病例。
2 调查结果2.1二完小基本情况二完小位于宜章县玉溪镇,在城区中心地段,交通便利,建筑面积约18680平方米,四周有围墙,该校建有教学楼3栋,教师楼1栋;学校环境卫生状况较好,为公立学校。
全校共设7个年级(各年级人数见表1),共有教学班41个,学前班1个,有学生86人,一、四、五、六年级各6个班,二、三年级各8个班,每班约60人,共有学生2818余人;无在校寄宿生。
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xxx市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中心各科室: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等为主要特征。
麻疹容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并发症,并且年龄越大,危害越严重。
为了控制麻疹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发生麻疹病例或爆发疫情时,我中心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三、组织管理为做好我市的麻疹防控工作,加强麻疹监测管理和疫情报告,疫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应急措施,控制麻疹疫情的传播蔓延,中心成立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组长:xx 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疾控科,xxx兼任办公室主任职责:组织领导中心麻疹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监督检查及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小组依据我中心下发的《xxx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x发〔2012〕59号)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1)流调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2)消杀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3)检验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4)保障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5)网络报告:王爱龙四、监测与报告1、监测(1)实验室监测:中心检验科应对送检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及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疾控科,以便采取及早的防控措施。
(2)流行病学监测:流调组对所有报告的发热、出疹性病例或麻疹病例和中心检测的阳性病例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3)主动监测:疾控科要定期到全市各综合医疗机构,对发热、出疹性病例进行主动搜索,督促各综合医疗机构对可疑就诊者进行样本采集,以早期发现疫情,及时开展控制措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附件: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置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的基础上,科学、规范地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尤显重要。
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置麻疹疫情的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一、相关定义麻疹疑似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麻疹病例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
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麻疹暴发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
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
1.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麻疹暴发疫情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内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
在对麻疹疑似病例调查过程中,应根据病例及其接触者的追踪情况,判断是否构成疑似麻疹暴发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麻疹暴发疫情后,应立即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将同属一起暴发疫情的病例赋予相同的“暴发编码”进行病例关联,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疾控发〔2015〕48号
麻疹疫情处置报告
卫生局;
2015年5月28日—6月22日,我县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9例,经市实验室确诊病例18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暴发疫情判定标准,我县两所学校属于麻疹暴发疫情,经报市疾控中心和县卫生局,启动了应急预案。
史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现将处置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截止6月22日12时我县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9例(外地报告本地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8例,本地报告18例(县医院7例、中医院11例),外地报告1例。
本地报告18例疑似病例均采集了双份样,并送市疾控中心进行实验室判定,样品采集率100%。
同时对18例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率100%。
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时间分布:5月28日——6月22日发病累计报告18例。
病例主要集中在实验小学,共报告7例。
二完小3例,其余7例为散发儿童,1例成人。
发病时间分布图:
(二)、人间分布
散居儿童8例,托幼机构学生2例,在校小学生8例,成人1例。
(三)、地区分布
19例病例,其中8例散居儿童分布在4个乡镇,8个行政村;成人1例,一个乡镇一个村;托幼机构、学校10例,分布在实验小学7
散居儿童42%
托幼儿童11%
在校生42%
成年人
5%
子洲县麻疹疫情人间分布
例,二完小3例,
(四) 、传染病疫情分析
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我县这起麻疹疫情属于输入性。
首例病例既往无免疫史(属于过敏体质),病人姓名:李萱嘉、女 ,是子洲县二完小托幼儿童,本儿童曾在榆林一院儿科和父母看望朋友小孩,回家后出现麻疹相关症状和体征,发病后在后马台个人诊所就医。
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8例病例中,除外地报本地1例,1例散发病例,1例输入性病例,其余15例病例存在相互关联性(见附件1)。
二、 疫情控制措施
我疾控中心接到第一例病例后,就立即向县卫生局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启动了应预案,开展了相应的控制工作。
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对确诊病例进行了隔离治疗。
防止疫情扩散,对现症病人入院隔离治疗和居家休息治疗,治愈后隔离21天后,由县疾控中心出具
城关60%
马蹄沟20%
子洲县麻疹疫情地区分布
实验小学
二完小
驼耳巷
砖庙
相关证明可返校上课。
(2)、对发生暴发疫情的两所学校进行了消毒。
(3)、对发生暴发疫情的两所学校进行了含麻疹类疫苗应急接种。
(4)、对全县的托幼机构、小学进行了查漏补种。
(5)、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和进行麻疹强化。
(6)、对学校每日组织开展对学生晨检、午检,强化请假和登记管理制度。
(7)、大力开展了健康教育宣传,向学校、家长发放了“告家长书”,并通过电视滚动屏幕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宣传。
(8)、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含麻疹类疫苗的查漏补种。
四、效果评估及总结
通过以上防控措施的落实,截止2015年7月12我县在无新增病例,我县麻疹暴发疫情得到控制。
最后一例麻疹报告病人是2015年6月22日,同时我县对此次查漏补种进行了快速评估,通过评估我们了解到,此次查漏补种的接种率是:麻风疫苗应种599人,实种574人,接种率95.83%;麻腮风疫苗应种868人,实种840人,接种率96.77%。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县共报告病例19例,本地报告18例,外地报告1例。
涉及8个乡镇,两所学校。
18例病人中,只有2例病人接种过一剂次麻疹疫苗,其余16例病人麻疹接种剂次均为0。
此次暴发让我们看出,我县各乡镇麻疹接种率存在虚报情况,儿童摸底调查做的不够扎实等,从而并未建立强大的免疫屏障,从而使未接种过疫苗的或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很轻易的被感染,引起暴发。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中心会严格督促各乡镇卫生院:加强规范接种,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提高含麻疹类疫苗接种及时率,每月及时查找未按时接种儿童,并打电话督导。
各乡镇卫生院接到麻疹确诊病例报告后,按照《陕西省麻疹疫情控制方案》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源地消毒、病例隔离治疗、以及查漏补种和麻疹病例的主动搜索。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7月12日
抄送:市卫生局市CDC 档(二)。